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傳統文化議論文(集合15篇)

文化5.79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傳統文化議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文化議論文(集合15篇)

傳統文化議論文1

中國傳統文化是反映民族風貌的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華傳統文化有書法,對聯,燈謎,詩歌,民族音樂,民族舞蹈……

在我們陽泉,對傳統文化比較重視。像春節,端午節,元宵節都用不同的方式來慶祝。

下面,我詳細地介紹一下我們這裏是怎樣過元宵節的。

這一天,我們本地人早飯吃元宵,元宵很好吃,包的餡不同,味道也不同。這時街上已經掛滿了彩燈和大紅燈籠。道路兩旁的樹上掛滿了一閃一閃的小彩燈。

上午,蔭營廣場上有扭秧歌比賽。每個村都有自己的秧歌隊。他們穿着花花綠綠的衣服,在舞臺上快樂地跟着音樂扭來扭去,都想爲自己村裏爭光。

最熱鬧的地方是一中門口的黃河陣。傳說是諸葛亮擺得陣法。在我們這裏成了元宵節必須去得地方。奶奶說:“轉黃河陣可以祛百病,轉得快就一年順利。”

所以,每年全家人都要去轉一圈,以求平安和順利。

這就是我們這裏過元宵節的傳統文化,體現出蔭營人民的精神風貌。

傳統文化議論文2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是五千年曆史長河沉澱的最耀眼的明珠。它們久經打磨而更加韻味悠長。行走在過去和現在,我從地上拾起一顆美麗的珍寶——詩詞。

很小很小的時候,我便在媽媽的影響下接觸了唐詩。它們比兒歌更加朗朗上口,比音樂更加婉轉動聽。手捧一本《唐詩三百首》,我喜歡指尖劃過書頁上帶有淡淡墨香的詩句,喜歡從脣間輕輕吟出兩句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我與詩詞的緣分,大概就是那時結下的。

現在,我仍然喜歡詩詞,那份最初的,純粹的愛。學業壓力漸漸增大,我讀詩、寫詩的時間少了,我便愈加珍惜地品味我與它一起的時光。

獨坐牀邊,拿起一本詩詞翻閱。比起詩,我更喜歡詞,因爲律詩雖然工整,但總給我一種束縛感,而且相似的句式與詞相比,略顯乏味。特別喜歡宋朝女詞人李清照的詞,婉轉柔美,淡淡的,淡淡的,引起千絲萬縷的愁緒。“悽悽慘慘慼戚”幾個疊字就傾盡心頭所有的愁,“載不動,許多愁”,愁重舟輕,舴艋舟都載不動的愁,這痛苦該多大,哀愁該多深啊!李清照的詞多是傷感的,這與她的經歷密切相關。她國破家亡的悲傷,通過哀婉悽苦的詩句直抵人心。多數時候,我讀詩並不完全懂其中之意,但這並不影響我對它的喜愛。像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不需多言,一切盡在不言中。對於唐詩,我最喜歡的一是那句“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雖然後來得知作者的人品與詩句不符不免失望,但對詩本身仍十分喜愛。二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些詩句引起了我內心深處的感動與震撼,又難以言表。或許我與詩詞就是這樣,一切盡在不言中,心靈的感觸勝過了千言萬語。

詩詞,是無比美麗動人的,它是一種情感的美麗載體。把它傳承下去,不僅僅是這樣一種形式的學習,而是學會如何用最美的方式表述內心的情感。我有時有了靈感,便常常寫些詩保留下來。往後再看時,回味無窮。我們都應傳承這種美好的文化,讓它們永久在歷史長河中閃耀。

傳統文化議論文3

作爲華夏兒女,中國的文化想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知曉一些。作爲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中國的文化可以說是現存的歷史最久的國家。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從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就能體現出來,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中國的飲食文化。

中國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其飲食文化可大有講究。首先是人們對食材的講究。對於北方人來說,他們以麪食爲主,肉食爲輔。由於地理環境的因素,北方的氣候條件更適合豬、牛等牲畜的生長,所以他們做菜以牛羊肉居多。而南方的居民們則偏向於水產品、家禽等。南方人以米飯爲主食,因爲南方氣候條件溫和,適合水稻種植和魚類養殖。除了南北地域的劃分,沿海地區的人們世代居住在海邊,以海產品爲主,所以當地人們大多都吃海鮮。這些便是對於食材的考究。

更爲重要的還是餐桌禮儀。餐桌禮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相當完善是在周代,中國向來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古人對於這些禮儀是十分注重的。在古代,爲了更好地體現長幼、尊卑之分,餐桌禮儀就顯得尤爲重要了。首先便是入座,請別人吃飯時應先請客人入座上席,這是對客人的尊重。再請家中的長輩入座客人旁邊的座位,這是對長輩的尊重。最後纔是自己。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入座時不能發出太大的聲響,並且入座之後不要隨便動碗筷。吃飯時,先請客人動筷子然後請老人動筷子,夾菜的時候要少夾一些。這才能體現出作爲主人的文化素養。還有一些必須要注意的行爲舉止,如不要隨意打嗝,吃魚或骨頭的時候應將魚刺和骨頭輕放在自己碟子或一張紙巾上。作爲主人,可適當調節一下氣氛,多和客人談笑。作爲客人,在離席是要向主人表示感謝,並且表示下次請他吃飯。這些餐桌禮儀是十分重要的,這不僅僅體現了自己的禮貌禮儀,還展現了自己的文化之風,使別人對你印象良好。

對於餐具的考究,我國的文化也是很久遠的。簡單說一下筷子,作爲東方的大國,與西方國家有着明顯的差異,西方國家的人吃東西慣用刀叉,而國人更偏向於使用筷子。筷子的歷史十分久遠的,在古代,筷子叫做“箸”,箸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而刀叉的廣泛使用卻是在11世紀的意大利塔斯卡地區,刀叉的歷史僅僅只有1000多年,而筷子比它久遠得多。在古代,筷子作爲方便夾菜的餐具開始廣泛使用。到了後來,筷子還成爲了一種象徵性的物件。裝飾豪華精美的筷子,常常象徵了高貴的權利和豐厚的財力。到近後代,筷子已然成爲了百姓們的餐具,一直流傳到現在。

最後便是食物的做法,中國人對於食品的做法多達幾十種。而不同的做法做出的菜品又不同,所以根據不同的做法就誕生了八大菜系。分別是魯、川、粵、蘇、閩、浙、湘、徽八個菜系。做法可簡單地分爲煎、炒、燒、煮、蒸、烤等幾種方式。魯菜作爲八大菜系之首,其獨特的做法可以稱爲一絕,菜式中正大氣,平和養生,滋補身體,令人叫好。川菜是我國菜式最多的菜系,一般以炒和燒爲主四川人善用麻辣辛香的調味料,吃起來又麻又辣,使人充滿激情。川菜始於秦漢年代,是特色的民間菜系,有着“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說法。而蘇菜和閩菜都傾向於調湯調味,這兩種菜的共同點都是口味平和,令人舒適。八大菜系的誕生,將中國的飲食文化推到了頂峯,各種民間美食層出不窮,實乃大國文化。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但我們不能忘記祖先們留下來的東西,更應該將其永遠地傳承下去。

傳統文化議論文4

隨着社會的變革,一個嚴峻的現實是,我們很多傳統節日都被冷落了,誠然,聖誕節、復活節等“洋節”的到來帶給了我們新鮮活躍的西方文化,拓寬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見聞,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如今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似乎對“洋節”過分偏愛從而忽視了我們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這個農業文明向城市文明、工業文明轉化的時代,傳統節日儀式上的淡化雖難以避免,但節日若是被人們淡忘,甚至尋覓不到一息對傳統節日的記憶,那將是危險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需要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不尊重不善待傳統文化,難免逐漸喪失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在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如何堅守傳統文化,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重視的課題。

每一個佳節都寄託着華夏兒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願。在中國,每個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寓意,每個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都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裏面所蘊含的是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人類智慧的結晶。當下,只要我們記住傳統節日內涵,牢記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深刻韻味,改變傳統節日的慶祝方式未嘗不可。

當然,堅守傳統文化內涵意在守住民族文化的深刻內涵,這並不意味着墨守陳規或固步自封,而應是呼應時代、順應發展要求、創新形式和突破。

傳統文化議論文5

要說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處,無疑是指古典文化,其中蘊涵的禮教與智慧,是我們現代人不能比擬的。

《世說新語箋疏》中有一文名曰《孔融讓梨》。

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歲時,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一盤酥梨,置於壽臺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問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故?融從容對曰: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爲人之道也!父大喜。

孔融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

《三字經》中亦有云:“香九歲,能溫席。”

昔漢時黃香,每當夏日炎熱之時,則扇父母帷帳,令枕清涼,蚊蚋遠避,以待親之安寢;至於冬日嚴寒,則以身暖其親之衾,以待親之暖臥。於是名播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如此之孝心,焉能使人無感否?

古有“四書五經”爲儒生學子的必讀之書,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代科興選仕,試卷命題無他,必出自“四書五經”,足見其對爲官從政之道、爲人處世之道的重要程度。如果說今日學子不知“四書五經”爲何物,恐怕會是件難堪的事了。

中華傳統古典文化另一個耀眼之處就集中在唐宋明清四朝。

唐詩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唐詩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的傳統,並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並且發展爲敘事言情的長篇鉅製。近體詩中的律詩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由於它有嚴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詩的內容受到束縛,不能自由創造和發揮,這是它的長處帶來的一個很大的缺陷。

但杜甫的律詩卻擴大了律詩的表現範圍。他不僅以律詩寫應酬、詠懷、羈旅、宴遊,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詩寫時事。杜甫把律詩寫得縱橫恣肆,極盡變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聲律的束縛,對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對仗的痕跡。如被楊倫稱爲“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這樣一首詩:“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律詩的最高成就,就是把律詩寫得渾融流轉,無跡可尋,寫來若不經意,使人忘其爲律詩。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上四句用流水對,把春雨神韻一氣寫下,無聲無息不期然而來,末聯寫一種驟然回首的驚喜,格律嚴謹而渾然一氣。

而宋詞則打破了律詩的格式,相較之於唐詩,宋詞的長短句形式更便於抒發感情,所以有人說“詩言志,詞抒情。”

宋詞,大體上可分類爲婉約派和豪放派。婉約派的詞,其風格是典雅涪婉、曲盡情態;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幾道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名句。豪放詞作是從蘇軾開始的。山川勝蹟、農舍風光、悠遊放懷、報國壯志,在他手裏都成爲詞的題材,使詞從花間月下走向了廣闊的社會生活。

除了唐詩宋詞之外還有明清小說也值得一觀。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這四部著作歷久不衰,是古典文學中不可多得的作品。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開篇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中的諸路英雄便如此詞般陳述着他們的一生。有着七巧玲瓏心且善於計算的劉備,終前將後主劉禪交與諸葛亮等三員大將,力保蜀漢江山不沒落。但後主昏庸,江山從此不姓劉。或許,劉備在九泉之下得知此事,定會嘆息吧。生前算盡一切,但算不到生後。

《水滸傳》又譜吟了一曲蕩氣迴腸的英雄之歌:試看書林隱處,幾多俊逸儒流。虛名薄利不關愁,裁冰及剪雪,談笑看吳鉤。評議前王,並后帝,分真僞,佔據中州,七雄繞繞亂春秋。興亡如脆柳,身世類虛舟。見成名無數,圖名無數,更有那逃名無數。剎時新月下長川,江湖桑田變古路。訝求魚櫞木,擬窮猿擇木,恐傷,弓遠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聽取新聲曲度。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覆載羣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這是《西遊記》的引首,在書中,人們彷彿看到聰明機智的孫悟空,彷彿看到好吃懶做但又不失忠勇正義的豬悟能,彷彿看到善良一如初的唐三藏,彷彿看到樸實厚道的沙悟淨。如似幻非幻的感受自由出入天地的美好,又如身臨其境般感受妖魔鬼怪之險惡,師徒四人齊心協力克服重重難關,終修成正果。

而《紅樓夢》則抒寫了一場癡愛怨恨,賈寶玉與林黛玉一對無緣之人的相愛,榮國府由興到衰的過程,以至於作者在開篇中寫道:“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這些滿載着古人智慧的書籍啊,難道不應該是我們後人所珍惜的嗎?

我記得有一次,我的腦海裏突然浮現出之前學過的一首詩,開頭是“獨憐幽草澗邊生”,我絞盡腦汁的想要找出下句,但卻腦如空空,不知所以。頓時,我爲我自己感到羞愧,我居然連學過的都忘記了,何談閱羣書,學五車?何談吾自強,國將強?先前的壯志酬籌啊,今都付諸煙雲,隨滾滾長河,遠漂去罷。孔子曾說:“溫故而知新。”現在看來也並非全無道理,中華文化的博大深邃,並非囫圇吞棗就儘可祥知的。

我想我們需要反思:時下國人之言行粗鄙低俗,文化教養之令人失望,毀壞文物之不以爲然,污染環境之屢屢發生。種種劣跡,是一個自古就講究道義的文明古國所能做的事情嗎?

所以我呼籲:傳統文化,不可棄也!

傳統文化議論文6

隨着《中國詩詞大會》的熱播,關於古詩背誦競賽的形式是否有助於傳統文化的傳播,衆說紛紜。然而,這種只存活於娛樂秀場上的文化能夠弘揚中華民族積澱千年的傳統文化的觀點,我不敢苟同。

《中國詩詞大會》火爆的收視效應羨煞諸多媒體特別是許多電視娛樂節目製作團隊。而後,《中國成語大會》《中國好詩詞》等等披着“弘揚傳統文化”外衣的娛樂節目猶如雨後春筍般攻佔了各大衛視的黃金檔。可是這些節目的製作人是本着對傳動文化的弘揚,帶着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而去製作這幾檔節目嗎?顯然不是,他們只不過是發現了現如今傳統文化這塊上好的熱點材料,所以抓緊時機對其肆意消費。從其單一的背誦,填空的節目內容,多人同臺競爭的節目形式中就不難看出這些節目是沒有靈魂的,松竹梅傲人的風骨在這些節目中被娛樂油膩的脂粉所掩蓋。這樣隨意消費傳統文化的作秀與《我愛記歌詞》這種世俗到最終被世俗拋棄的節目又有何區別?

換個角度去思考,爲什麼這樣拿傳統文化作秀的形式都能引起羣衆的一片叫好和陣陣掌聲,歸根到底是因爲古詩詞這樣的傳統文化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逐漸淡去,甚至可以說是日益消亡。在中國,除了中國小的課程及專業的學術研究,古詩詞在這個大數據快節奏時代的作用越來越小;日常場合身着一襲漢服,難免也會令人側目;書信也多用打印甚至通過網絡傳輸的形式進行,文房四寶卻難覓蹤跡……當今社會,傳統文化大多數出現的時候僅是一副失去了風骨的軀殼,用於表演,甚至是用於作秀來博人眼球等刻意而爲之。有多少人在觀看《中國詩詞大會》的時候僅僅是對自己學生時代的回憶,莫不因那是他們記憶力,學習能力的時候。

正因如此,讓傳統文化怎樣能在除了娛樂的秀場之外的更廣闊的方面重煥生機成了必須要攻克的難題。而現代詩人鄭愁予則給出了我們答案,他最擅長於將古詩詞的措詞和意境與現代詩自由隨意的風格融合起來,讓讀者在現代詩的形式之中亦能品味到傳統文化的韻味。他也曾說過“讓傳統文化煥發第二春就是要令她在更現實的層面產生影響,具有真正的現實意義”。但這並不意味着人人都要去做鄭愁予,而是嘗試在日常表達中試着將其融入,這樣不僅裝飾了你的言語,更雍容了你的精神。

弘揚文化必先要尊重文化,而把傳統文化作爲可以任意消費從而獲得利益的搖錢樹,把傳統文化搬上娛樂的秀場作秀的行爲,在我看來就是對傳統文化的極不尊重。傳統文化,更應該在書香的課堂中傳遞,在老少之談中傳承,在日常生活中弘揚。通過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同是也是風靡全球的歌手的鮑勃?迪倫的例子更是證明了只要尊重文化,傳遞文化而非利用文化作秀,公共媒體同樣能真正的對文化起到弘揚的作用。

讓傳統文化遠離虛假的秀場,融入真正的生活,在一言一行中弘揚傳統文化,在一舉一動中弘揚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不需要作秀!

傳統文化議論文7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民間工藝,獨特的風俗習慣,古老的民族藝術,這些,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它表現出中國人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憂國憂民、以德化人的精神。

民間工藝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獨具特色、內容豐富、歷史悠久,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民間工藝品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如剪紙、陶瓷、刺繡、年畫、皮影、風箏、等等,內容大多寓意着吉祥如意、長命健康、富貴有餘、兒孫滿堂等。這些民間工藝品流傳廣泛,生動有趣,代表了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和日常活動。

風俗習慣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百花園。滲透着豐富的歷史、政治、社會、科學、天文、地理等知識。如端午節的龍舟、糉子,元宵節賞花燈和猜謎,中秋節的月餅……這些風俗已成爲全民性的娛樂活動。它們像大河流水中翻滾的波浪,是中國人的瑰寶,並籠罩着中華大地,使人感到驕傲。

民族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國民族藝術博大精深、絢麗多彩。如京劇,國畫等等,各地優美動聽的民歌、千姿百態的民間舞蹈、風韻別緻的民樂、情趣盎然的畫面,都盛開中華民族的文明之花,點綴我們的生活。

作者從“民間工藝”對人類巨大作用引出中心論點:民族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然後用事例從不同角度論證,事例真實,極富說服力。結尾段的議論深化了中心論點,給人以向上的力量。

傳統文化議論文8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之集萃,蘊含着華夏智慧,使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我們心中,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行爲,潤物無聲地陪伴着我們的成長。

還記得兒時媽媽讓我背《三字經》、《弟子規》,那個時候什麼也不懂,只知死記硬背,不久便都忘了,後來大些了,經過學習慢慢了解了其中蘊含的很多道理,以前覺得繁冗的文句變得淺顯易懂,就連那些晦澀的段落,也可以輕易記下。

讀四大名著時,就是被其中細緻的刻畫和蘊含的深刻思想所吸引,即使有些內容不能看得很懂,卻也能感受到其中承載着的無數文化精華,再來品讀倒又是一番滋味。比如說《西遊記》,最初只是覺得這本書看得很有意思,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使我深深嚮往。現在來看這本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才發覺作者在寫作的時候,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不過比起名著、學術之類的,我更喜歡的還是詩詞,那凝練的語言、綿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實屬令人陶醉。一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國家的衰敗,國都的淪陷,是何等的荒涼悽慘。一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這又是誰的孤單淒涼?一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今樽空對月“,是屬於李白的狂放不羈,這種語言的音樂美是何人可以抵擋的?

還有”四書五經“,在其中我最瞭解的大概就是《論語》,這裏面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可謂是使人受益一生。”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告訴我們作爲一個士人,一個君子,必須要有寬廣堅韌的品質,因爲自己責任重大,道路遙遠。”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告訴我們人一直沒有長遠的考慮,那憂患一定近在眼前。

這些國學金典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陪伴我們成長,我們一定要去學習、去理解、去學會運用,它將會成爲我們的財富。

傳統文化議論文9

在中韓端午節相爭韓國最終申遺成功後,舉國感到忿忿不平,國人們紛紛指責韓國卑鄙,一,無恥,抄襲中國申遺項目的人各有人在。但是,又有多少國人能夠反思自身呢?與其說是韓國搶走中國的端午節,不如說是國人自己扔掉它罷了。

其實,韓國申報成功並非是壞事,恰恰相反,還是件好事。何解?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魁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韓國申遺成功對我們的端午文化不會有什麼衝擊,無形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享的財富,我們的文化傳統被別國認同,我個人認爲不是一件壞事。”是的,正是因爲這次事件,讓那些忽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國人們打響了警鐘;給以那在背後罵罵咧咧,指責韓國過錯的無知國人們一記響亮的耳光;讓我們不得不對這件事件進行深刻反思。

時常在一些電視節目中看見被歲月給塵封,被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所掩蓋的傳統建築,傳統文藝,甚至傳統習俗。面對燈紅酒綠,層樓疊榭的摩天大樓,誰會甘願住在那破舊,老土的四合院,窯洞,吊腳樓,過着原始土着民般的生活呢?誰還會對那傳統的造物技術——簡單粗糙的物件和純手工高強度勞力而放棄學習更先進的機械製造技術從而獲得更好的物質生活?在眼球經濟,泡沫經濟盛行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夠保留住中國的國粹——京劇……少之又少罷了。

今天,大多數80後,90後,00後不過傳統節日而喜歡過洋節。在一次國小生問卷調查中,有專門“按重視程度,給傳統節日”排序的題目,結果幾乎所有學生都填寫了“春節、中秋、清明、端午”的順序,端午竟成爲孩子們眼裏最不受重視的傳統節日。和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相比,學生們更願意過聖誕節等洋節。“我最喜歡過聖誕節了,能收禮物和賀卡,大家還能一起玩,很開心。端午節就很平淡了,唯一盼頭就是放假,就連吃糉子也是平時就能吃到。”某國小生回答說。班上大部分學生都喜歡過聖誕節,覺得中國的傳統節日過於單調和嚴肅,都不如聖誕節般輕鬆有趣、充滿幻想。

而當問到屈原是哪國人,是幹什麼的,學生回答的也是五花八門,離奇搞怪。而在幾十年前,即使目不識丁的老人們都能謹記屈原的生平事例和對國家君王的忠貞,還有每年的划龍舟是爲了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包糉子扔進河裏這是爲了紀念屈原,屈原投江自盡後,人們爲了使江魚不要吃了屈原的身體,特包了糉子投入江中餵魚後演變爲吃糉子了。

何其悲哀,端午節竟成爲學生眼裏最不重視的傳統節日,而吃糉子竟是大多數學生們的唯一項目,端午節難道就將成爲糉子節了嗎?最後只能用吃糉子來苟且地維持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嗎?

爲何我們就不能夠直視韓國申遺成功背後的默默付出呢?其實韓國端午節跟我國的端午節大相徑庭,甚至起源和各種項目都無一相同。我們輸就輸在沒有象韓國一樣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形式主義的東西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重形式輕內容,重口號輕行動,重數量輕質量,重眼前輕長遠。何其相似,與當今被我們罵罵咧咧的政府官員那樣只注重面子工程,表面說的冠冕堂皇,而實際做的卻不盡如人意,其實我們又好到哪兒去呢?

不要讓眼淚成爲地球的最後一滴水。同樣,不要讓傳統文化過了許多年後只能成爲我們腦海裏僅存的模糊的記憶啊。韓國申遺端午節成功這不是一件小事,不能在我們罵罵咧咧之後逐漸淡忘,消失。我們應該進行深刻反思,畢竟這件事不僅折射出國人對傳統文化的忽視,還反映深藏在我們骨子裏對自身文化的傲慢和不屑及崇洋一的劣根品性。

傳統文化議論文10

中華民族很早就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遙遙數千年前。上至皇親國戚、三公九卿。下至黎民百姓、士農工商都深受等級森嚴的封建禮教制度的束縛。那麼傳統文化禮儀究竟意味着什麼呢?

古代三綱五常、三從四得、九禮等等都從不同的角度闡述着社會各個階層的交流方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種封建思想有極大的弊端。繁瑣的條條框框呆板的禁錮着人們的思想。扼殺着人們相往自由、追求浪漫的靈魂。當然其中也不乏值得人們稱訟的精髓部分。那就是尊師重教、孝敬父母、檢點行爲等。新時期的道德關念大抵也是數千年來約定俗成形成結果。正確、全面的審視文化的魅力就是在於看功大於過、還是利大於弊。縱貫中國古代歷史就是壓迫與被壓迫的交替、演變、進化。較爲嚴格的上下級關係違揹着人人生而平等的意念。甚至能註定世世代代爲奴爲婢的命運。他們處於金字塔的底層行使着受壓迫被奴役的權利。顯然這種現象從總體上來說不利於國民整體素質的提升。卻大大抑制了社會的向前發展。對於這些不利於時代特色的文化只有捨棄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而對於一些精要之處則要吸取併爲社會生活服務,譬如孔融讓梨、緹縈救父、香九齡溫席等一些婦儒皆知、傳承至今的歷史典故都是值得發揚廣大的。糟粕的文化就該塵封在史料中,畢竟它們在歷史舞臺上留下過“美”的痕跡。提供價值依據參考、熟讀歷史考實錄無疑是通曉古今、知道興衰的最好方式!精華是要繼承的而糟粕也不是要徹底遺棄的!遺棄的方式有多種,其一、存而不用,明曉一二。其二、不存不用,消失淨盡。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竊以爲後者做法更好一些。借用中庸思想來講萬物的興衰存無都是有規律的。全盤否定與肯定都不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糟粕的東西知而不爲是最好的辦法!難道不正是由於在舊的基礎上才推出的新麼?不能正面面對自己民族歷史的民族算不的上是優等會民族,忘記糟粕有時也等同於凌空而建的空中樓閣。糟粕難道不是堆砌成功、再鑄輝煌的基石麼!糟粕、精華、落後、進步這不正是一個民族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標誌嗎!

綜上所述包括處理方式在內的一切行動能力都有其變通的餘地!理智的保留、盲目的捨棄給人來相差萬里的感覺!理智者、理性也。權衡利弊。發覆推敲的結果讓人更加信服。盲目者、胡做也。數典忘祖。不計後果的行爲難以服衆!

傳統文化議論文11

“精忠報國”四個大字,產生了如此巨大的震撼力量,因爲,它不光鐫刻於岳飛光輝的一生,更深深鐫刻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之中,鐫刻在這五千年曆史所鑄造和積澱的民族心理之中。

一、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公元前327年春天,鄭國商人弦高趕着一羣牛去做買賣,突然發現秦國軍隊正開過來偷襲。它知道鄭國毫無準備,靈機一動,一面讓人飛報國內,一面自稱是鄭國的使臣趕去求見。

秦軍將領聽說鄭國使臣來了,大吃一驚,趕忙召見想探探虛實。弦高不慌不忙地說:我們國軍聽說貴軍要來敝國,特派我送上四張熟牛皮和十二頭肥牛來犒勞您。

秦將一聽,以爲鄭國有了準備,只好撤軍回國了。

這個故事,就叫“弦高犒師救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明末清初傑出愛國思想家顧炎武(1613年至1682年)的名言。“匹夫”,即弦高這樣無官無貴的普通老百姓。顧炎武的名言,就是對歷史上無數這樣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蹟的高度概括。

在弦高所在的春秋時代,“國”與“天下”還不是一個概念。“國”是指周王朝分封的各個諸侯國,它們名義上都受周天子統轄。“國”字繁寫爲“國”,是“口”和“戈”被一個大方框封閉而成,“口”代表人口、人民,“戈”代表兵器、軍隊。不過,最早那個大框是在“口”和“戈”的外面,大概是城牆的意思;可見那時的“國”表示諸侯國,或其都城。後來,“方框”把“口”、“戈”封在裏面,就有了邊界的意思;這說明,“國”已經有了不可侵犯的含義,即現在所說的“主權”。反映這種變化,春秋時有個叫趙子文的說過“臨患不忘國,忠也”,戰國時又有“國軍豈能無國”的說法,弦高犒師救國,就是較早的“愛”諸侯國的例子。《左傳》中還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晉國君主在軍器庫看到一個戴着南方式樣帽子的囚犯,問他是誰,原來是鄭國獻來的俘虜。晉侯放了他,讓他奏樂,“楚囚”只奏楚國樂曲。晉侯很感動,說他不忘故國,是個君子,就把他放了。

那時楚國偏出長江中游,走了一條與中原諸國不同的發展道路,有自己王正的歷史文獻和圖特的文化風俗。所以楚國人愛“國”情緒特別強烈。屈原(公園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就是一個傑出的代表。他出身楚國貴族,主張聯合齊國,提抗當時強大的秦國侵略。被奸臣排斥後,有人勸他道別國去一展才華,他堅決拒絕,始終不離開楚國。他在長江以南流浪,寫下了《離騷》、《國殤》等偉大的愛國主義詩篇,而且皆“書楚語、用楚聲、記楚地、名楚物”,故名《楚辭》屈原的作品是楚國人民愛國主義的最強音。

二、“家國同構”與中國人民愛國主義傳統的文化特徵

“位卑未敢忘憂國”、“匈奴未滅,何以爲家”、“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振興中華,從我做起”… 世界文明史上,有哪一個民族創造出這麼多類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樣把國家、民族與個人、家庭如此緊密聯繫起來的名言警句?

愛國是世界各民族共通的思想情感,存在於各民族歷史文化遺產之中,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不但有這十分悠久的歷史,而且有着獨特的人文文化的特質。這一點,可以從我們咿呀學語起來就無數次重複過的兩個常用詞彙—國家、祖國—忠挖掘出來。

“家”,從字形上看,是代表屋頂的“ 宀”下面有一頭豬(古作是豕);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農業家庭。“祖”是指祖先、祖宗,則屬於“家庭”在歷史方向上的追溯。“國”與“家”、“祖”與“國”的頻繁連用以至成爲現代最常用的合成詞,再清楚不過地說明:在中國,國與家之間,有着任何民族都難以比擬的最緊密的聯繫。

正因爲在中國古代社會忠“家”與“國”存在着這種天然的緊密的聯繫,所以,到戰國時代,孟子等思想家就開始“國”“家”兩詞連用,並出現“親民如子、愛國如家”的觀念,由此發展處“家國一體”的獨特的中國政治倫理。

“岳飛刺字”就是家喻戶曉的一個典型例子。

岳飛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他從小參加農業勞動,很孝敬父母。當時國家有難,他立下報國壯志,練習武藝,研讀兵書。參軍前,母親爲了堅定他的鬥志,用鋼針在他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在以後的戎馬生涯中,岳飛時時刻刻牢記着四個字,終於成爲一代名將。

我們知道,愛國主義貝萊是古今中外人皆有之的最樸素、最自然地情感,而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它長生於(和服務於)“家國同構”的社會基礎,把這種樸素的情感倫理化、道德化,而且自幼培養,成爲一條規範化的人生道路,成爲一種全民族的思維定式。着在世界各民族忠實第一無二的。所以沒贏過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說:“幾千年來,中國人比歷史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衆從政治上團結起來。”

家國一體,同祖同宗,成爲五千年來維繫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中華民族具有無比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她很早就形成民族大融合的大一統國家,而且分久必合、屢挫屢起,最深刻的原因就在這裏。近代以來,中國落伍了,亡國滅種的危機沉重地壓在炎黃子孫的心頭,但是作爲19世紀末唯一未被完全殖民化的古老民族,中國人的反抗和鬥爭,一次又一次打碎了西方列強的瓜分夢想。中國、中華民族,是世界上任何力量也整固不了、滅亡不了的。世界史上的這個奇蹟,同樣離不開中國愛國主義的獨特傳統和深厚根基。

傳統文化議論文12

“很有feeling!”“好歡型啊!”目前,像這樣將英文直接嵌入漢語,似乎已成爲國人的一種習慣,而漢英夾雜再遇上網絡,就形成更爲荒誕的語言風格。因此,我們應該淨化漢語,重視漢語發展,傳承中華文化。

語言不僅僅是交流工具,更是一個民族思維方式的載體,語言的純潔性事關一國的凝聚力及軟實力。我們最初是太想與國際接軌了,可過多地接“英語”的軌,卻並未搭上真正的“國際”班車,就像“邯鄲學步”的壽陵子,非但沒有學好,還忘了自己的本真。

文化是民族發展的命脈,國亡了,可以復;文化消失了,這個民族就很難在世上立足。猶太民族在歷遭受了那麼多的苦難,卻依然生生不息,就是因爲他們一直捍衛着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古國古巴比倫的消失,吉普賽民族的消亡,關鍵原因就是民族文化的喪失。

漢語表達英語化,漢字書寫錯字連篇,作爲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漢語的沒落,已經嚴重影響了國學的傳承。假如有一天,我們再不能感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遼闊;假如有一天,我們再無法欣賞“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雄渾;假如有一天,我們再不能理解“仁義禮智信”——那就叫做“數典忘祖”!

因此,重視漢語發展,傳承中華文化,勢在必行。

值得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這些,開始嘗試改變:“漢字聽寫”“大學聯考加大語文權重”“學校開設國學課”,一時之間,在弘揚傳統文化的旗幟下,“國學熱”成爲一道獨特的風景,讓我們看到了傳統文化復興的希望。

但“熱”這個詞讓我又有些隱憂。因爲“熱”就意味“一時”,意味“潮流”,意味“盲從”,而復興傳統文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辦幾所國學院、讀幾本經典書籍就能做到的。中國小中,引導學生“讀經”成爲時尚,30所學校引進臺灣教材,卻都未考慮是否適用。作爲教育者,我們不能在“老路”上翻撿“寶貝”,到別人家借傢俱用,應該放出眼光運用智慧,尋求一條適合我們自己的國學發展之路。

有人曾說,文化是國家發展的根系,根深才能葉茂。爲這棵樹施肥澆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們動腦、用心,幫助人們重溫經典,擁抱中華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議論文13

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中國面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越來越冷落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

我國的傳統文化可說是豐富多彩,上到節日下到名勝古蹟。這麼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我們怎麼去繼承和弘揚呢?首先,我認爲可以建立一個網站,然後寫上中國的傳統文化之類的一些文章,這樣可以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

其次,想要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先要請全中國人注意,我們可以適當的去了解別的國家的傳統文化,但是不能丟掉了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打個比方吧,比如大家都對聖誕節比較感興趣,而卻越來越冷落了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等中國的傳統節日,以至於端午節的申遺產文化權給了韓國江陵,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所以,要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請所有的國人多瞭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很好的繼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最後請大家一起行動起來,爲了繼承和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多多宣傳,多多瞭解一下我國的傳統文化,千萬不要冷落了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議論文14

關於清明的來歷: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着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雨是清明最真的代表,它承載着思念;承載着淚水;承載着一切。

在以前,掃墓時的情景。我拿來一些水果和一些豬肉,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水果和豬肉平鋪在裏面。最後,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還拿了些鞭炮、香、等等。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後備箱中的佳餚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我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前輩們的墳前,我拿出水果和一些貢品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老前輩們請了安。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希望老前輩們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辦完後,叔叔們拿了一些竹子,把一些紙錢插在竹子的一端,另一端插在墳上。

在這一天裏,雨,撒滿了大地,似乎天公也在哭泣,我仔細搜尋着腦海中記憶拼圖不完整的殘片,發覺這場大雨是一場及時雨啊!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傳統文化議論文15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它不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好的文化遺產也是流傳了下來,戲曲無疑是其中最爲引人注目的瑰寶。

彈指中華文化的歷史成就許多人便會想到四大發明——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印刷術,的確這些給當時的世界帶來了深刻影響,可以說是極大的促進了世界的發展。

而中華文化不單單隻有四大發明,各種傳統優秀文化交相輝映。這些絢麗的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已經變得豐富多彩,融入我們生活之中,而在衆多的傳統文化中無疑是能夠很好的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精神和特色的一項文化。

戲曲是中國傳統戲劇的藝術形式,似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的社會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長髮展的過程中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正是因爲戲曲從古代便逐漸發展到如今,經過不斷地傳播和各區域各民族文化相結合,戲曲儼然成爲了一個龐大的整體。據網絡數據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360多種,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川劇、崑劇、豫劇、黃梅戲等等劇種。可以說中國各地都有戲曲,老一輩的藝術家熱衷於戲曲,並將這項中華璀璨文化的瑰寶發揚光大。

然而這項瑰寶也遇到了非常大的問題。現代文化的衝擊,老一輩藝術家的逐漸衰老,現代文化受到了大多數年輕人的追捧,戲曲也慢慢衰落。

現代文化的發展固然是好事,但傳統文化絕不能夠拋棄。傳統文化是根本,戲曲也是這其中最爲重要的一種,更是幾千年中華文化的見證。而唯有保住根基,才能讓未來中華文化的發展有保證,促進中華文化的繁榮昌盛。

如今,國家也着重於傳統文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華傳統文化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獨特的文化,正在被更多的人瞭解喜愛。璀璨的戲曲藝術將會在世界放出光芒。

標籤: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