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傳統文化議論文彙編15篇

文化3.18W

現如今,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議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統文化議論文彙編15篇

傳統文化議論文1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是五千年曆史長河沉澱的最耀眼的明珠。它們久經打磨而更加韻味悠長。行走在過去和現在,我從地上拾起一顆美麗的珍寶——詩詞。

很小很小的時候,我便在媽媽的影響下接觸了唐詩。它們比兒歌更加朗朗上口,比音樂更加婉轉動聽。手捧一本《唐詩三百首》,我喜歡指尖劃過書頁上帶有淡淡墨香的詩句,喜歡從脣間輕輕吟出兩句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我與詩詞的緣分,大概就是那時結下的。

現在,我仍然喜歡詩詞,那份最初的,純粹的愛。學業壓力漸漸增大,我讀詩、寫詩的時間少了,我便愈加珍惜地品味我與它一起的時光。

獨坐牀邊,拿起一本詩詞翻閱。比起詩,我更喜歡詞,因爲律詩雖然工整,但總給我一種束縛感,而且相似的句式與詞相比,略顯乏味。特別喜歡宋朝女詞人李清照的詞,婉轉柔美,淡淡的,淡淡的,引起千絲萬縷的愁緒。“悽悽慘慘慼戚”幾個疊字就傾盡心頭所有的愁,“載不動,許多愁”,愁重舟輕,舴艋舟都載不動的愁,這痛苦該多大,哀愁該多深啊!李清照的詞多是傷感的,這與她的經歷密切相關。她國破家亡的悲傷,通過哀婉悽苦的詩句直抵人心。多數時候,我讀詩並不完全懂其中之意,但這並不影響我對它的喜愛。像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不需多言,一切盡在不言中。對於唐詩,我最喜歡的一是那句“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雖然後來得知作者的人品與詩句不符不免失望,但對詩本身仍十分喜愛。二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些詩句引起了我內心深處的感動與震撼,又難以言表。或許我與詩詞就是這樣,一切盡在不言中,心靈的感觸勝過了千言萬語。

詩詞,是無比美麗動人的,它是一種情感的美麗載體。把它傳承下去,不僅僅是這樣一種形式的學習,而是學會如何用最美的方式表述內心的情感。我有時有了靈感,便常常寫些詩保留下來。往後再看時,回味無窮。我們都應傳承這種美好的文化,讓它們永久在歷史長河中閃耀。

傳統文化議論文2

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中國面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越來越冷落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

我國的傳統文化可說是豐富多彩,上到節日下到名勝古蹟。這麼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我們怎麼去繼承和弘揚呢?首先,我認爲可以建立一個網站,然後寫上中國的傳統文化之類的一些文章,這樣可以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

其次,想要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先要請全中國人注意,我們可以適當的去了解別的國家的傳統文化,但是不能丟掉了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打個比方吧,比如大家都對聖誕節比較感興趣,而卻越來越冷落了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等中國的傳統節日,以至於端午節的申遺產文化權給了韓國江陵,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所以,要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請所有的國人多瞭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很好的繼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最後請大家一起行動起來,爲了繼承和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多多宣傳,多多瞭解一下我國的傳統文化,千萬不要冷落了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議論文3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民間工藝,獨特的風俗習慣,古老的民族藝術,這些,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它表現出中國人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憂國憂民、以德化人的精神。

民間工藝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獨具特色、內容豐富、歷史悠久,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民間工藝品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如剪紙、陶瓷、刺繡、年畫、皮影、風箏、等等,內容大多寓意着吉祥如意、長命健康、富貴有餘、兒孫滿堂等。這些民間工藝品流傳廣泛,生動有趣,代表了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和日常活動。

風俗習慣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百花園。滲透着豐富的歷史、政治、社會、科學、天文、地理等知識。如端午節的龍舟、糉子,元宵節賞花燈和猜謎,中秋節的月餅……這些風俗已成爲全民性的娛樂活動。它們像大河流水中翻滾的波浪,是中國人的瑰寶,並籠罩着中華大地,使人感到驕傲。

民族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國民族藝術博大精深、絢麗多彩。如京劇,國畫等等,各地優美動聽的民歌、千姿百態的民間舞蹈、風韻別緻的民樂、情趣盎然的畫面,都盛開中華民族的文明之花,點綴我們的生活。

作者從“民間工藝”對人類巨大作用引出中心論點:民族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然後用事例從不同角度論證,事例真實,極富說服力。結尾段的議論深化了中心論點,給人以向上的力量。

傳統文化議論文4

傳統代化,形成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發展歷史當中,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優秀的傳統代化,就更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然而,人類進入21世紀以後,工業與商業的全球化正逐漸改變着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爲方式,消解着傳統代化的精髓,傳統代化瀕臨消失。

首先是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是傳統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繼承與發揚傳統代化的一種良好方式。然而在現在,隨着西方聖誕節,情人節等一系列節日的廣泛傳播,傳統節日卻漸漸被淡化了。鮮少有人在端午節賽龍舟,吃糉子;在重陽節登高插茱萸;在中秋節賞月,慶團圓;在臘月初八熬一鍋熱騰騰的臘八粥祈平安。在西方節日被人們熱火朝天的慶祝之時,誰還會想起這些內涵豐富,意義非凡的傳統節日,與習俗呢?恐怕,早已將它們拋之腦後了吧?

其次是傳統的歌舞。鳳陽花鼓,雲南花燈,東北秧歌等早已被人們認爲是俗不可耐,在公園中看到老年人扭秧歌時,還有許多的年輕人加以嘲諷,而西方傳入的街舞,雷鬼等舞蹈卻被年輕人大加追捧,成爲他們的心頭大愛。而在一些搖滾,Rap等流行歌曲廣爲傳唱的同時,中國的一些民間音樂以及國粹京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落。隨着時代的發展,許多人拋棄了傳統歌舞,轉而奔向了流行音樂與舞蹈的懷抱。

不僅如此,曾經在民間大放異彩的民間藝術也面臨着失傳的危險;傳統的繪畫書法也受到了一定的衝擊;傳統思想道德正在被人遺棄。這許許多多的社會現象,不禁令人堪憂。傳統代化瀕臨消失,而我們卻不加以挽救,而還是爲了各種外來的代化,節日,興奮不已。在我看來,在這樣下去,不用多久,傳統代化就會完全消失,不復存在。

爲了不使我們中國人遺憾,後悔,我們每個人應該成爲傳統代化的傳播者和建設者,努力使傳統代化重新綻放光彩,恢復生機與活力,爲我們將來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傳統代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爲了傳統代化的恢復與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使其重新發出奪目的光芒。

傳統文化議論文5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之集萃,蘊含着華夏智慧,使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我們心中,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行爲,潤物無聲地陪伴着我們的成長。

還記得兒時媽媽讓我背《三字經》、《弟子規》,那個時候什麼也不懂,只知死記硬背,不久便都忘了,後來大些了,經過學習慢慢了解了其中蘊含的很多道理,以前覺得繁冗的文句變得淺顯易懂,就連那些晦澀的段落,也可以輕易記下。

讀四大名著時,就是被其中細緻的刻畫和蘊含的深刻思想所吸引,即使有些內容不能看得很懂,卻也能感受到其中承載着的無數文化精華,再來品讀倒又是一番滋味。比如說《西遊記》,最初只是覺得這本書看得很有意思,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使我深深嚮往。現在來看這本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才發覺作者在寫作的時候,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不過比起名著、學術之類的,我更喜歡的還是詩詞,那凝練的語言、綿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實屬令人陶醉。一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國家的衰敗,國都的淪陷,是何等的荒涼悽慘。一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這又是誰的孤單淒涼?一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今樽空對月“,是屬於李白的狂放不羈,這種語言的音樂美是何人可以抵擋的?

還有”四書五經“,在其中我最瞭解的大概就是《論語》,這裏面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可謂是使人受益一生。”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告訴我們作爲一個士人,一個君子,必須要有寬廣堅韌的品質,因爲自己責任重大,道路遙遠。”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告訴我們人一直沒有長遠的考慮,那憂患一定近在眼前。

這些國學金典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陪伴我們成長,我們一定要去學習、去理解、去學會運用,它將會成爲我們的財富。

傳統文化議論文6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就是我喜愛的傳統佳節——元宵節,人們都還沉浸在過年的歡樂氣氛中。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漢族傳統的元宵節始於20xx多年前的秦朝。傳說,平定“諸呂之亂”後,衆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爲與民同樂日。

元宵節有賞燈、猜燈謎、耍龍燈等節日活動。其中,最讓我興奮的就是包湯圓了。一看見媽媽拿出糯米粉,我就眼疾手快地拉住媽媽,請她讓我也來包湯圓,媽媽欣然答應了,我跟着她來到廚房,只見她把糯米粉倒進一個盆裏,讓我往裏面倒些水,我往裏面撒了一些水後,她便用勺子攪拌着,並不時用手揉,過了一會兒,糯米粉變成了黏黏的糯米糰……我疑惑地問媽媽:“這樣就可以加餡了?”“是的。”媽媽回答。我對自己包湯圓的技術充滿信心,所以我和媽媽比賽起了包湯圓:我先將糯米糰搓成一個球,然後急忙用拇指在糯米球中間用力按了一下,接着我高興地舀了一大勺豆沙放在糯米球裏作爲餡料,再把糯米球合上,邊搓邊不時偷看媽媽,心裏喊着:快呀!千萬不能比媽媽慢。比賽結束了,雖然我包的湯圓比媽媽包的多,可卻沒有她包的那麼圓。最後,媽媽把已經包好的湯圓倒進鍋裏煮。不一會兒,我們全家都嚐到了香噴噴的湯圓,我一邊津津有味地吃着,一邊想着媽媽說過的話:元宵節吃湯圓,就象徵家庭團團圓圓……

元宵節是我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我真期待下一個元宵節趕快到來呀!

傳統文化議論文7

就在暑期旅遊時。我隨着父親來到北京遊玩,在旅行的路途中我們二人到訪了老舍茶館。於是也就對這裏的發展歷程略有耳聞。老舍茶館能夠從一個經營困難的露天茶攤,逐漸發展成爲現在這個有着巨大的國際影響力的聲名顯赫的大茶館。這樣巨大的變化不僅僅只是凝聚了尹勝喜和尹志軍兩代人的偉大追求與刻苦努力,更是因爲他們敏銳的跟隨着時代發展的需要,發現挖掘出了中囯傳統文化的魅力。而這些,也就是傳統文化的復興歷程。傳統文化的復興,必須順應着當今時代發展潮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隨着時代的不斷髮展與近幾年來經濟水平的不斷上漲,許許多多曾經小衆無人問津的事物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並不陌生。這也與現在的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比如說在前幾年前還不算太流行的漢服,如今你甚至是可以在出門逛街的時候看到有人穿着長袍大袖,衣袂飄飄地漫步在車水馬龍的街市中,這似乎也不違和。這也能體現出傳統文化的復興的其中一種方式。同樣的,也因爲傳統漢服過於繁瑣厚重,衆多商家們也抓住了時代發展潮流的商業契機,在原有的歷史基礎上進行改良與加工,漢元素類服飾也應運而生。有些同袍們卻是對漢元素嗤之以鼻,認爲這樣的服飾裝扮已經改變了傳統,與歷史真實的那樣已經背離,變得是不倫不類。

可是我卻不這麼認爲,漢元素類服飾與這樣的老舍茶館從某種意味上的程度上來看並無不同。二者都是傳統文化在與時代發展中的有機結合,是一種相互交融互補的關係,究其本質的初衷都是爲了傳統文化的復興,這是好事。漢元素保留了漢服的版型,款式,只是讓它本身更加符合現代的日常生活罷了。若是所有人都一味地去復興漢服,不創新也不改革,只是守着歷史物料墨守成規原樣複製,這與復古又有什麼區別呢?發展的腳步是不會停止的,傳統文化也將會在將來的原有基礎上變得更好。畢竟,傳統文化的復興重點在一個“興”字上,而不是單純地生搬硬套。

曾經在網上衝浪時看到了一個新聞,令我是啼笑皆非。某地一處有一所女德學院,說是要讓傳統文化,傳統美德復興,“三從四德”的教育理念要重新被提起來遵守。我對此不以爲然,這完全就是違背了好時代的發展趨勢。男女平等本來就是時代的大勢所趨,而像“女德”這種陳舊迂腐的思想早就已經不合時宜了。這種傳統文化”是完全沒有必要去復興的,我們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傳統文化,時刻謹記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這樣,復興纔有它本事存在的真正意義。

對傳統文化的復興之路是十分漫長的。我們要利用好其自身深厚的魅力,同時也要抓住時代發展的契機。復興是變得更好,而不是固守封建。

讓我們用自己的力量,努力奮鬥,將那些流傳下來的美好的傳統文化復興傳承下來吧!

傳統文化議論文8

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在主持歡迎親民黨宋楚瑜先生到校發表演講儀式上,以詩贈送宋楚瑜先生,卻在讀詩時,在“侉”字上卡了殼,引起了人們的激烈討論,在我看來,我覺得這是一種不負責的行爲,還體現了現代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不重視。

顧校長既然已經知道會有歡迎儀式,就連贊詩都已經準備好了,可他卻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如此重要的儀式上卡了殼,這是一種不尊重、不負責的行爲。原本只要查字典就可以避免的這種低級錯誤,可他卻在這種場合上“尷尬”了一把,引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細細想來,這件事不同時也表現了現代人對中國傳統文化上的不重視嗎?漢字是迄今爲止連續使用最長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而我國是以漢字爲主的官方文字,可見其重要性。可現在人們卻對其越來越忽視,連清華顧校長都讀錯了字,或許有人會說這是一個生僻字,還是篆體,就算不知道也正常。對啊!現在人早就習慣了使用一些簡單的字詞,早已經把當初的文化拋之腦後了。

在此,我們應該反思下,也許是科技發展,現代人都用智能打字,而很少拿起手中的那支筆,導致字體有時都不認識或者寫錯的情況,而這情況不也在暗示着人們對其忽視。

上海一男子爲顯誠意手寫求職信,不料其投遞的公司發現信中有錯字數個後,拒絕錄取了他。這一件小事在網上走紅,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如今社會,因科技強國,而文化就因此容易被人所輕視,人文精神隨之慢慢消失。

由此可見,顧校長讀錯的那個“侉”字,不應該只引起人們關注,更應該敲響人們心裏的警鐘!這在提醒着被人們所忽略的中國傳統文化正在日益消怠。科技以“理”爲重,文化以“文”爲重,我們不該重理輕文,我國有優秀傳統文化,我們更應該對其繼承以及發揚光大。

在高速發展的現代,顧校長這一類的尷尬事件,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文化教育,注重國家的軟實力發展,望社會進行反思,進而對其改進。

以一字引起的重視,以科技強國,以文化興國,兩者都不可或缺,相輔相成,建設更完美的社會主義國家。

傳統文化議論文9

作爲華夏兒女,中國的文化想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知曉一些。作爲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中國的文化可以說是現存的歷史最久的國家。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從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就能體現出來,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中國的飲食文化。

中國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其飲食文化可大有講究。首先是人們對食材的講究。對於北方人來說,他們以麪食爲主,肉食爲輔。由於地理環境的因素,北方的氣候條件更適合豬、牛等牲畜的生長,所以他們做菜以牛羊肉居多。而南方的居民們則偏向於水產品、家禽等。南方人以米飯爲主食,因爲南方氣候條件溫和,適合水稻種植和魚類養殖。除了南北地域的劃分,沿海地區的人們世代居住在海邊,以海產品爲主,所以當地人們大多都吃海鮮。這些便是對於食材的考究。

更爲重要的還是餐桌禮儀。餐桌禮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相當完善是在周代,中國向來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古人對於這些禮儀是十分注重的。在古代,爲了更好地體現長幼、尊卑之分,餐桌禮儀就顯得尤爲重要了。首先便是入座,請別人吃飯時應先請客人入座上席,這是對客人的尊重。再請家中的長輩入座客人旁邊的座位,這是對長輩的尊重。最後纔是自己。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入座時不能發出太大的聲響,並且入座之後不要隨便動碗筷。吃飯時,先請客人動筷子然後請老人動筷子,夾菜的時候要少夾一些。這才能體現出作爲主人的文化素養。還有一些必須要注意的行爲舉止,如不要隨意打嗝,吃魚或骨頭的時候應將魚刺和骨頭輕放在自己碟子或一張紙巾上。作爲主人,可適當調節一下氣氛,多和客人談笑。作爲客人,在離席是要向主人表示感謝,並且表示下次請他吃飯。這些餐桌禮儀是十分重要的,這不僅僅體現了自己的禮貌禮儀,還展現了自己的文化之風,使別人對你印象良好。

對於餐具的考究,我國的文化也是很久遠的。簡單說一下筷子,作爲東方的大國,與西方國家有着明顯的差異,西方國家的人吃東西慣用刀叉,而國人更偏向於使用筷子。筷子的歷史十分久遠的,在古代,筷子叫做“箸”,箸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而刀叉的廣泛使用卻是在11世紀的意大利塔斯卡地區,刀叉的歷史僅僅只有1000多年,而筷子比它久遠得多。在古代,筷子作爲方便夾菜的餐具開始廣泛使用。到了後來,筷子還成爲了一種象徵性的物件。裝飾豪華精美的筷子,常常象徵了高貴的權利和豐厚的財力。到近後代,筷子已然成爲了百姓們的餐具,一直流傳到現在。

最後便是食物的做法,中國人對於食品的做法多達幾十種。而不同的做法做出的菜品又不同,所以根據不同的做法就誕生了八大菜系。分別是魯、川、粵、蘇、閩、浙、湘、徽八個菜系。做法可簡單地分爲煎、炒、燒、煮、蒸、烤等幾種方式。魯菜作爲八大菜系之首,其獨特的做法可以稱爲一絕,菜式中正大氣,平和養生,滋補身體,令人叫好。川菜是我國菜式最多的菜系,一般以炒和燒爲主四川人善用麻辣辛香的調味料,吃起來又麻又辣,使人充滿激情。川菜始於秦漢年代,是特色的民間菜系,有着“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說法。而蘇菜和閩菜都傾向於調湯調味,這兩種菜的共同點都是口味平和,令人舒適。八大菜系的誕生,將中國的飲食文化推到了頂峯,各種民間美食層出不窮,實乃大國文化。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但我們不能忘記祖先們留下來的東西,更應該將其永遠地傳承下去。

傳統文化議論文10

淺談中國傳統文化發展

摘要: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不僅對中華民族的歷史和 現實產生着深刻的影響,也對世界文化的發展起着重要的推動作用,足以使中國人、海外華人引以榮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關鍵詞:傳統文化 發展 文明 精神

正文: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不僅對中華民族的歷史和現實產生着深刻的影響,也對世界文化的發展起着重要的推動作用,足以使中國人、海外華人引以榮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近代落伍了的中國正在走向現代化,雖然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思維、行爲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着重大的變化,中國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轉換和發展,但是這種轉換和發展本身就是從傳統開始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爲一種文化形態,本身具備文化科學價值,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但是現在不少人有這樣一個幻覺,以爲只要中國還在,中國人還在,普通話還在,關於中國的學問和文化遺產還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就還安安穩穩地存在着,甚至是發展着,不管是令人欣喜地還是令人討厭地。所以我們會同時聽到“二十一世紀將是中國文化的世紀”和“走向開放的中國仍然面臨剷除封建主義的重任”的聲音。可是現在的問題恰恰在於,這兩種似乎對立的說法的共同前提,即中國傳統文化的活生生的存在,幾乎快要消失了。

如果把中國的傳統文化比喻成漂亮的羽毛,那麼倫理道德就是皮,羽毛是根植在皮中。如果我們連自己的根本都做不到,又怎麼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羽毛的風采呢?如果我們自己連賴以生存的傳統倫理道德都拋棄了,何以將傳統文化繼承下去呢?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儒家乃至傳統文化中的獨特是否還活在人們心中呢?情況似乎是:儘管還有殘存,但已岌岌可危。經過白話文運動和以拼音文字爲目標的簡化字異變,再加上民國後禁止在學校中讀經,以及語文教學中的西式“科學化”的影響,當今的

年輕人極少能夠直接進入傳統文化的語言世界,即能夠直接閱讀傳統經典並能用古文寫作散文和詩詞。傳統語言目前只能以“成語”、“引語”一類形式殘存於人們的話語。看看他國的做法吧,印度人在建國後,花大氣力復活梵文這個早已死去的古代文字,法國政府爲了維護純潔法語、對抗英語的話語霸權也是不惜工本,而中國人何以對維繫祖宗文化的語言龍脈就如此絕情?在成年累月地閱讀和體會通俗文和英文之後,偶一讀到古文,那種領會的透亮、親切和理解的豐富入微讓人如飲仙釀。中文的悠久、豐厚和靈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無與倫比的,摧殘它真比砍伐原始森林、變草原爲沙漠還充滿罪過。

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不能僅僅做一個博物館或者只是

把傳統文化用聲音和影像保存起來。而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和行爲準則,是一種活生生的東西。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並不是讓其凝固而無法變遷,這樣做的後果事實上是讓傳統文化失去應有的生命力。同時傳統文化的保護也不是對其進行隔離,跨文化的接觸和族際之間的互動也是一個文化自身發展的必須。因此那種認爲傳統文化的保護就是將其一切傳統都原封不動的保留,甚而採用與外界隔絕的方式,人爲地阻絕其文化的變遷的思想是不妥當的。無論是流於形式或刻板的“仿古”現象,還是僅僅加以保存和記錄,都不是真正的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正確認識和理解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讓傳統文化得到順利的發展。有些人一提到傳統文化就會想到那些封建習俗和生活方式,比如穿長袍、留長辮、讀文言文和繁縟的禮節,傳統文化更不是裹小腳、童養媳、一夫多妻、三從四德等封建習俗;當然也不僅僅只是民風民俗、民間工藝、傳統節日、戲劇文學、園林建築、琴棋書畫等外在的表現形式,其實更重要的是傳統文化所體現出來的那種一種信仰、精神和一種價值觀。

就拿中國的傳統節日來說吧,“清明節”表面上看祭掃和修整祖墓,其實更是一種對祖先的懷念;還有“重陽節”,古代是要祭饗天帝和謝祖先恩德的,之後又添加了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內涵,這兩個節日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孝文化”。還比如“端午節”難道僅僅是吃糉子、賽龍舟嗎?“端午節”體現的是一種愛國的精神和對愛國人士的一種敬仰和尊重。春節民間有祭竈神、放鞭炮、大掃除等風俗習慣;祭竈神是對賜予我們食物的竈王爺表達感恩之情,而放鞭炮和大掃除則是寓意驅趕災難和破舊立新的願望以及辭舊迎新的祈求。另外中

國古典戲劇文學大多是宣傳懲惡揚善、體現仁義道德和真善美的傳統思想。中國傳統文化所具有的強調客觀以及包容的理性精神,與西方傳統文化所擁有的科學和寬容的精神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它們都符合人類社會的文明和思想進步。因此,我們根本不必對中國傳統文化抱有一種失望乃至鄙視甚至徹底擯棄的悲觀態度。西方文化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原來就具有的寶貴之處。 文化與文明是有着本質不同的。前者是人類社會在進化過程積累起來的一種自然意識,有着顯著的時空侷限性;後者是人類社會對自身文化進行反省反思後形成的一種自覺意識,具有跨越時空的普遍性。任何傳統文化,都有着其自身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歷史理由,但也有着進一步按照科學和理性的精神加以改造和提升的必要。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以現代文明的眼光來重新審視它,並引入科學和理性的方法來改造它、提升它,使之更加符合人類文明進步的大趨勢,並更好地爲人類社會和世界文明的進步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和貢獻。

傳統文化議論文11

當衆人被“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撩撥起續詩的興致時,有人卻嗤之以鼻:“參加接龍的很多人對詩的用韻一竅不通,折射出大衆對真正傳統文化的外行。在任何時代,真正的詩人都是寂寞的,詩歌都是小衆的”,使不少網友“詩情酒興漸闌珊”。

這一觀點體現出當今一些人在傳統文化的傳承中存在的一大弊病:總是端着架子,否認羣衆基礎,擺出一副盛氣凌人的高姿態,充分顯示其狹隘性。而這,也恰恰是他們相對落寞的原因之一。傳統文化的發揚,當有“大足以容衆”之胸懷,有“海納百川”之氣度,而不能在自我設限中孤芳自賞。

那些文采斐然、炳炳烺烺的詩歌流傳至今,固然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結晶,但我們不能因爲只看到絢爛奪目的金字塔尖,就忽略歷史中已被風化埋葬的金字塔底的大量作品。從某種角度看,那些在歷史長河中淘洗沉澱無痕的平庸之作,何嘗不體現了詩歌所擁有的廣泛羣衆基礎?事實上,當吟詩作賦成爲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文人特定的炫耀手段,文化創作才能具有活力,涌現佳作。

從《詩經》中的不少作品採自民間,到白居易寫詩但求“老嫗能解”,再到“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詩詞的興盛從來不是小衆的,而是在讓普通百姓怡情養性中根植了其勃發的生命,正所謂“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那些傳世的佳作,恰恰是文人賢士從普通百姓中汲取養料,佐以自己的才華而揮就的。詩歌有陽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詩歌從來不排斥普通百姓對它的唱和吟詠與逸興遣懷。

作爲“戲曲之母”,崑曲經歷時代的變遷而一度奄奄一息。戲曲工作者們意識到,崑曲從家喻戶曉走向沒落,不是因爲崑曲名家的離世,而是因爲崑曲在大衆市場中找不到一席之地而漸失羣衆基礎。於是他們開始引入歌劇、交響樂等流行元素,打造青春版《牡丹亭》,吸引更多受衆,而不再曲高和寡。當崑曲再次走進人們視野時,也走進了新的時代舞臺,臺下仍是一羣不懂得“良辰美景”“似水流年”的癡情戲迷,臺上是大師在演繹傳統的精髓。這時我們懂得,沒有一個文化可以將自己封閉起來,沒有一個文化有資本篩選受衆羣體,多一分包容,多一分謙遜,才能換來更長壽的生命和更精彩的未來。

以精英品位爲藉口故步自封,最終只會日薄西山,上演一羣聖賢大師在文化的墓碑旁落寞弔唁的悲劇。唯有敞開胸襟,接受不同文化水平的智慧,才能得到繼承與發展,促成文化繁榮進步。時代需要包容,傳統文化亦需包容。無論何時何地,傳統文化止於獨行,而盛於大衆。

傳統文化議論文12

中華,是一條金光閃閃的巨龍,她孕育了所有的炎黃子孫,而經歷過千百年時間的洗禮後,又傳承給炎黃子孫許多精神上的文化!

愛國詩人陸游說“位卑未敢望憂國”。是啊,從古至今,有許多人,他們熱愛祖國,爲祖國而奮鬥。岳飛是一名抗金英雄,正是由他帶領的岳家軍,使金軍發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而詩人文天祥面對元軍寧死不屈,以身殉國,表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他的偉大精神將永垂不朽!

孝悌友愛,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孝順父母,尊敬長輩,更是一件首要的事。例如東漢時期的孝子黃香,他幫助父親料理家事,還在寒冷的夜晚用體溫溫暖父親冰冷的牀。而黃香的孝行讓我在感動之餘多了幾分敬佩。

當然,孝悌友愛很重要,尊師重教卻也不可缺少,老師教給我們知識,也幫我們養成使我們終身受益的好習慣。他很敬重他的老師徐特立,不僅請徐老吃飯,還送給徐老在當時很珍貴的呢子大衣和暖水瓶,正是對徐老無微不至地關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講誠信,上學後,老師也要求我們誠實守信,不欺騙他人。一個人,如果沒有誠信,甚至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由此可見,誠信是多麼重要!

“中國信義媽媽”李雪英,她打工7年爲兒子還債75萬!有人說她傻,兒子欠的債務,母親沒必要承擔。她卻堅定地說:“怎麼可以欠人家的債呢?咱一定要還!“李雪英四處找工作,一干就是7年,她最終還清了欠款。她的事蹟一經傳出,便感動和影響了無數人!

“外甥有理打得舅”講得是包公的故事,他便是明禮守法的典範,他斷案時務求公正,不畏強權,不徇私情,包拯的從舅仗勢霸佔田產,不僅被包拯沒收了田產,還被包拯打了一頓。所以,我們要積極學習他剛正不阿,執法嚴明的精神!

我們每個人也都應該勤學勵志,歷史學家司馬光少時好學,他做了一個“警枕”,只要晚上讀書枕在“警枕”上一睡着,他就會馬上驚醒。還有西漢時的匡衡,鑿壁借光只爲了讀書,那麼微弱的燈光卻使匡衡讀得津津有味,我們現在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難道不應該好好學習嗎?

我們應該讓這些沉澱在時空中的傳統文化重新復甦,散發耀眼的光芒!讓我們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吧!

傳統文化議論文13

這個學期我選修了古代神話傳說與藝術這門課,經過這一個學期的學習以及老師精彩的講授,我對古代神話所具有的特殊魅力有了初步的認識,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中國神話傳說是中國文化與歷史的瑰寶,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傳承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過口耳相傳或者文字記載等各種形式流傳。神話故事主要是由於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古代人們對一些自然現象無法做出合理解釋,於是通過自己的想象誇張的虛構了一些諸如創世的神仙、破壞人間的鬼怪之類的形象,並且把自然力擬人化。

中國神話與西方神話是不同的,他的不同之處就在於西方神話則是嚴密體系,而中國神話是零散體系。中國神話往往表現了古代人民對自然力的鬥爭和對理想的追求,其中絕大部分的神話具有極爲鮮明的尚德精神,還有對人間美好愛情的嚮往,這些題材內容和各種神話人物對歷代文學創作及各民族的史詩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響,對後世作家的藝術虛構及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淵源關係。同樣,不少神話故事直接引發了作家和藝術家們的創作靈感,爲他們提供了藝術創作素材。同樣,藝術家們諸如《精衛填海》《白蛇傳》《嫦娥奔月》之類的歷史神話傳說作品問世,也能更好的宣傳我們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道德情操。

中國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同樣也積澱了代代傳承的中國神話,中國神話傳說不僅有對藝術家的靈感的啓迪引導,同樣爲藝術創作提供了寶貴的藝術素材,由此可見,神話傳說和藝術創作存在着緊密的聯繫。現以徐悲鴻的作品《愚公移山》爲例,分析中國神話傳說與當代藝術創作的關係。

愚公移山是我們中國家喻戶曉的勵志神話故事。它宣揚的是一種不畏艱難,有恆心,有毅力的品格,通過這個神話傳說,我們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固有的英雄氣概、崇高的理想、博大的智慧、美好的追求以及爲真、善、美獻身的精神。我國著名作家、評論家茅盾就曾說過:“神話是一種流行於上古時代的民間故事,所敘述的是超乎人類能力以上的神的行事,雖然荒唐無稽,可是古代人民相互傳頌,卻確信以爲是真的。”愚公的精神堅定不屈,堅持不懈,歷來爲人們所稱頌,人們堅信神話中愚公精神的現實存在,這也引發了正處在抗戰時期的徐悲鴻的藝術創作源泉。

《愚公移山圖》極具現實意義。它作於1940年正值中國人民抗日的危急時刻,畫家意在以形象生動的藝術語言表達抗日民衆的決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衆去爭取最後的勝利。1940年,徐悲鴻應印度詩哲泰戈爾之邀,赴印度國際大學講學,並在加爾各答舉行畫展。在印度,他創作了3幅《愚公移山》。徐悲鴻之所以鍾情於愚公移山這個傳說,可以說這是源於他的抗日情結。幾幅《愚公移山》的畫面以艱苦卓絕的精神和必勝信念震撼人心。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徐悲鴻是想以自己的畫筆爲堅強不屈的同胞寫下無愧於時代的偉大形象。因爲徐悲鴻相信,中國人民以愚公移山精神經過艱苦奮鬥,一定能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畫家徐悲鴻在處理這個故事時,着重以宏大的氣勢,震人心魄的力度來傳達一個古老民族的決心和毅力。從他的畫面空間佈局來看,

他做了數十幅小稿反覆修改,最終以從右至左,從前往後的格局展開畫面。畫面右端有幾個高大健壯、魁梧結實的壯年男子,手持釘耙奮力砸向黑土。其姿勢不一,或瞠目,或吶喊,或蹲地,或挺腹,動態都呈蓄力待發之狀,有雷霆萬鈞之勢。這羣呈弧形分佈的人物佔據畫面大部分空間,人物頂天立地,有撐破畫面之感。根據構圖需要,左側畫面的人物排列較爲鬆散,人物或高或低,樹叢小景置於其間。老翁似乎正語重心長的對下一代人敘述自己的願望和信心,描繪着未來的美好景象,這組人物顯得神情自然逼真,姿態生動自如。

愚公移山這個古代神話故事不僅激發了畫家家徐悲鴻的藝術創作靈感,而且在戲劇上也給衆多藝術家很多創作靈感。

“愚公移山”這樣一個流傳久遠極富傳奇色彩的故事,過去從未在戲曲舞臺上有所呈現,豫劇《愚公移山》恰好填補了這一不該空缺的空白。大型抒情寓言豫劇《愚公移山》以其磅礴的氣勢、震撼人心的力量,獲河南省第十一屆戲劇大賽文華獎。今年8月,《愚公移山》又參加了“向祖國獻禮――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河南省優秀劇目北京展演月”活動,於8月20日、21日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行了兩場演出,得到首都觀衆的歡迎和專家的好評。豫劇《愚公移山》的藝術家們馳騁想象的翅膀,運用寓情於理、寓真於幻的'手法,對寓言的情節格局、人物關係進行了大膽的豐富和非凡的改造,設置出堅實而鮮明的戲劇衝突,確立了最高任務、總體懸念和鮮明的動作線。全劇沒有停留在是“移山”還是“搬家”之類的概念層面的爭論上,甚至沒有多少移山場景的正面展現,而着重於展示描摹移山過程中以愚爲主的各類人物的心靈、精神、情感、命運的圖景,編織出衝突強烈、情感沸騰、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好戲。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當代的藝術創作可以藉助中國古代神話爲依託,使得藝術作品通俗明瞭,增添內在精神氣質,並適時宣揚自古積澱的傳統美德,以激勵他人。同時,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也借當代藝術的創作更爲世人所熟知併發揚光大,成爲神話傳承的另一種方式。

傳統文化議論文14

孔子學院與中國文化的傳播

作爲國際漢語推廣和中國文化傳播的平臺,孔子學院最重要的任務是介紹中國文化和歷史,向世界展示中國是一個推崇文化、追求和平發展的國家。在目前的起步階段,應先完善孔子學院的中國文化教育和傳播模式,增強中國文化傳播的深度,這就要求在課程體系、教材、多樣化教學手段和傳播內容等方面不斷探索改進,把我們自己的文化特色挖掘出來、傳播出去。

孔子學院,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大學,而是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與國學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機構,是一個非營利性的社會公益機構,一般都是下設在國外的大學和研究院之類的教育機構裏。孔子學院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給世界各地的漢語學習者提供規範、權威的現代漢語教材;提供最正規、最主要的漢語教學渠道。從20xx年創立到20xx年底,我國已經在88個國家建立了282所孔子學院和274所孔子課堂,還有50多個國家的260所機構提出了開辦申請。

在世界文化逐漸趨同的大環境背景下,保持本國文化的獨立性也顯得尤爲重要。西方文化不斷地滲透,使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意識到保護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孔子學院的興起象徵着中國傳播中國文化的戰略以及提升軟實力的決心。孔子學院是國際漢語推廣和中國文化傳播的平臺。

漢辦主任許琳在《漢語國際推廣的形勢和任務》(《世界漢語教學》20xx年第2期)中指出,孔子學院最重要的任務是介紹中國文化和歷史,孔子學院應該向世界展示中國是一個推崇文化、追求和平發展的國家。孔子學院運作的這些年一直在貫徹這一任務,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這麼短的時間建立五百多所而且運轉良好,這是國家漢辦和各高校對外漢語教學界努力的結果。當然,孔子學院還處於起步階段,各方面建設和教學模式有待於今後不斷完善。

孔子學院爲傳播中國文化提供了載體,促進我國文化外交。語言是文化的基礎,是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孔子學院”以漢語教學爲渠道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讓世界各國人民更直接地接觸中國文化,更有效地瞭解中國文化。經過幾年的建設,孔子學院已基本形成了以和而不同爲前提,多元共處的和諧世界爲目標,以漢語和中國文化教育爲內容,聯絡漢學家,開展廣泛文化交流和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的基本模式。我們要在課程體系、教材、多樣化教學手段和傳播內容等方面不斷推進這一模式的發展。

在課程體系和教材方面,孔子學院有初級、中級、高級漢語語言課,有商務漢語、少兒漢語等,有中國文化課,還舉辦中國文化講座200多場次。近幾年編譯了45個語種的漢語教材,如多語種的《中國文化常識》、《中國歷史常識》、《中國地理常識》、《快樂漢語》等。各國孔子學院主動編寫的適合當地需要的教材有500多種。總的看來,漢語中初級課程較爲完整,中國文化課則薄弱得多。

一門籠統的“中國文化”是無法涵蓋國中高級各階段文化教學和中國文化諸多內容的。尤其是傳播中國文化的價值觀、倫理道德等內容的課程,如孔子的思想、中國哲學、中國宗教等課是欠缺的。這固然和孔子學院中初級漢語教學的大量需求有關,也反映了對此重視得不夠。實際上,外國人很希望瞭解中國儒學、道教、佛教和中國獨特的價值觀。應該邀請國外漢學家和國內的文史哲專家共同承擔這些課程的教學任務,並拍攝精品課程播出。 實際上,《論語》的全譯本在很多國家都有,我們要做的是怎樣把它引入孔子學院教學當中。編寫適合於不同國家文化背景的人易學易理解的、篇幅較小、淺顯易懂的國別化《論語》教材是非常急迫的和重要的。其他像《大學》、《中庸》、老子的《道德經》等中國文化經典,也應早日走進孔子學院的課堂。 我們建議增設電視孔子學院,電視的感染力和傳播效果會更強,可以由中央電視臺專門開設一個孔子學院衛星頻道,並與各國聯合播出。電視節目更加豐富多彩,既可以有漢語與中國文化精品課程,也可以有中國各地的文化、國情介紹,中央電視臺拍攝的《中國的世界遺產》、《敦煌》等大型紀錄片也可以在此播出。

最後,孔子學院中國文化的傳播內容還需要進一步拓展和深化。孔子學院的中國文化傳播應展現中國文化獨特的魅力,增強文化的吸引力,培養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熱情,使其心悅誠服地認同中國文化。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整體觀的思維方式、身心健康和諧的人學生命觀都是應重點宣講的中國文化精髓。孔子的仁愛和老子的道德思想具有超越民族、超越宗教的思想特點,是建立世界普世倫理的基礎。

1990年在意大利召開的世界普世倫理/大會一致認爲,只有一條法則可以共同遵守,那就是《論語》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孔子愛他人就是愛自己的仁愛的大善德和老子的人與世界萬物生生不息的道德關懷,可以提升人的道德涵養、陶冶性情、擴大心胸和增進智慧。這是和諧世界、和諧自然、和諧身心的思想基礎,而整體觀則是和諧思想的思維方式。不僅要大力宣傳我們的文化中的這些傳統思想,還要大力推廣建立在這些思想基礎上的中醫、太極拳、美學、藝術等。

孔子學院在這方面的教學和宣傳還是相對薄弱的。具體來講,比如中醫裏情緒和精神活動對人生命的影響等。又如太極拳的意念專注身體動作的形神結合的特點,對人集中專一的意識活動有明顯地增強作用,而專一的能力有益於智能的開發和道德的涵養。中醫和太極拳可以使人通過實踐真正改變自身的意識狀況、生命狀況,這些體會尤爲重要,這是在傳播中國文化中比較關鍵的內容。從理論到實踐,中國文化“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我們要把自己的這種文化特色教出來、傳播出去。

孔子學院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給世界各地的漢語學習者提供規範、權威的現代漢語教材;提供最正規、最主要的漢語教學渠道。

孔子學院爲傳播中國文化提供了載體,促進我國文化外交。語言是文化的基礎,是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 “孔子學院”以漢語教學爲渠道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讓世界各國人民更直接地接觸中國文化,更有效地瞭解中國文化。

傳統文化議論文15

要說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處,無疑是指古典文化,其中蘊涵的禮教與智慧,是我們現代人不能比擬的。

《世說新語箋疏》中有一文名曰《孔融讓梨》。

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歲時,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一盤酥梨,置於壽臺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問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故?融從容對曰: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爲人之道也!父大喜。

孔融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

《三字經》中亦有云:“香九歲,能溫席。”

昔漢時黃香,每當夏日炎熱之時,則扇父母帷帳,令枕清涼,蚊蚋遠避,以待親之安寢;至於冬日嚴寒,則以身暖其親之衾,以待親之暖臥。於是名播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如此之孝心,焉能使人無感否?

古有“四書五經”爲儒生學子的必讀之書,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代科興選仕,試卷命題無他,必出自“四書五經”,足見其對爲官從政之道、爲人處世之道的重要程度。如果說今日學子不知“四書五經”爲何物,恐怕會是件難堪的事了。

中華傳統古典文化另一個耀眼之處就集中在唐宋明清四朝。

唐詩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唐詩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的傳統,並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並且發展爲敘事言情的長篇鉅製。近體詩中的律詩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由於它有嚴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詩的內容受到束縛,不能自由創造和發揮,這是它的長處帶來的一個很大的缺陷。

但杜甫的律詩卻擴大了律詩的表現範圍。他不僅以律詩寫應酬、詠懷、羈旅、宴遊,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詩寫時事。杜甫把律詩寫得縱橫恣肆,極盡變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聲律的束縛,對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對仗的痕跡。如被楊倫稱爲“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這樣一首詩:“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律詩的最高成就,就是把律詩寫得渾融流轉,無跡可尋,寫來若不經意,使人忘其爲律詩。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上四句用流水對,把春雨神韻一氣寫下,無聲無息不期然而來,末聯寫一種驟然回首的驚喜,格律嚴謹而渾然一氣。

而宋詞則打破了律詩的格式,相較之於唐詩,宋詞的長短句形式更便於抒發感情,所以有人說“詩言志,詞抒情。”

宋詞,大體上可分類爲婉約派和豪放派。婉約派的詞,其風格是典雅涪婉、曲盡情態;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幾道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名句。豪放詞作是從蘇軾開始的。山川勝蹟、農舍風光、悠遊放懷、報國壯志,在他手裏都成爲詞的題材,使詞從花間月下走向了廣闊的社會生活。

除了唐詩宋詞之外還有明清小說也值得一觀。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這四部著作歷久不衰,是古典文學中不可多得的作品。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開篇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中的諸路英雄便如此詞般陳述着他們的一生。有着七巧玲瓏心且善於計算的劉備,終前將後主劉禪交與諸葛亮等三員大將,力保蜀漢江山不沒落。但後主昏庸,江山從此不姓劉。或許,劉備在九泉之下得知此事,定會嘆息吧。生前算盡一切,但算不到生後。

《水滸傳》又譜吟了一曲蕩氣迴腸的英雄之歌:試看書林隱處,幾多俊逸儒流。虛名薄利不關愁,裁冰及剪雪,談笑看吳鉤。評議前王,並后帝,分真僞,佔據中州,七雄繞繞亂春秋。興亡如脆柳,身世類虛舟。見成名無數,圖名無數,更有那逃名無數。剎時新月下長川,江湖桑田變古路。訝求魚櫞木,擬窮猿擇木,恐傷,弓遠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聽取新聲曲度。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覆載羣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這是《西遊記》的引首,在書中,人們彷彿看到聰明機智的孫悟空,彷彿看到好吃懶做但又不失忠勇正義的豬悟能,彷彿看到善良一如初的唐三藏,彷彿看到樸實厚道的沙悟淨。如似幻非幻的感受自由出入天地的美好,又如身臨其境般感受妖魔鬼怪之險惡,師徒四人齊心協力克服重重難關,終修成正果。

而《紅樓夢》則抒寫了一場癡愛怨恨,賈寶玉與林黛玉一對無緣之人的相愛,榮國府由興到衰的過程,以至於作者在開篇中寫道:“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這些滿載着古人智慧的書籍啊,難道不應該是我們後人所珍惜的嗎?

我記得有一次,我的腦海裏突然浮現出之前學過的一首詩,開頭是“獨憐幽草澗邊生”,我絞盡腦汁的想要找出下句,但卻腦如空空,不知所以。頓時,我爲我自己感到羞愧,我居然連學過的都忘記了,何談閱羣書,學五車?何談吾自強,國將強?先前的壯志酬籌啊,今都付諸煙雲,隨滾滾長河,遠漂去罷。孔子曾說:“溫故而知新。”現在看來也並非全無道理,中華文化的博大深邃,並非囫圇吞棗就儘可祥知的。

我想我們需要反思:時下國人之言行粗鄙低俗,文化教養之令人失望,毀壞文物之不以爲然,污染環境之屢屢發生。種種劣跡,是一個自古就講究道義的文明古國所能做的事情嗎?

所以我呼籲:傳統文化,不可棄也!

標籤:議論文 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