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中華文化教學設計10篇

文化2.64W

作爲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中華文化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華文化教學設計10篇

中華文化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第三單元第六課第二框題。

主要內容簡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1)中華文化曾長期居於世界文化發展的前列。

(2)中華文化表現爲各具風采的地方文化。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徵。

(3)中華文化又表現爲異彩紛呈的各民族文化。它們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文化的驕傲。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其認知起點絕大多數都是由歷史書本所得,有一定的學習興趣。但對於學生來說,對中華文化的瞭解只是只鱗片甲,要學會分析傳統文化,辨析中華文化的區域特徵,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延續和發展的重要標識這一課標的要求還有難度。再則學生從感性到理性的思維的跳躍也有一定障礙。同時學生辨識社會現象、合作、表達能力等方面也有待加強。

三、學法和教法分析

1、學法:討論探究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全身性的參與,在“交流討論”“ 欣賞感悟”等環節中充分地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讓學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

2、教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引導啓發教學法(通過設計再現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這一情境,提出要求,引導同學動腦,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聯繫實際教學方法 注意書本知識與實際的結合,以小見大,由表及裏,使抽象的知識易於被學生理解。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使學生能理解中華文化的各種成就在世界文化寶庫中的重要位置;

②理解不同區域的文化既漸趨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爲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過程與方法

①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充分利用演示、討論、講授等方法,並設置易於讓學生接受的教學情境。

②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討論、並進行歸納總結,引導學生通過“由表及裏、由此及彼”進行綜合分析,形成觀點,加深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幫助學生充分認識中華文化的特徵,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②辨析中華文化的區域特徵,說明中華文化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

③展現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延續和發展的重要標識,讓學生懂得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共創中華民族的未來輝煌。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中華文化獨特性、區域性、民族性

難點: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六、教學方法與手段

問題研討教學法、自主探究學習法 多媒體展示

七、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背景音樂:SHE的“中國話”)

(引言) 今天觀看了巴西里約奧運會的開幕式,在感嘆桑巴熱情的同時,我又想起了我們北京舉辦的2008年第29屆夏季奧運會。讓我們通過視頻再來品味那激動人心的一幕。(播放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國元素)

提問:這些“中國元素”說明了中華文化具有什麼特徵?

板書: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引導過渡]提到中華文化你首先能想到的是什麼?

[課件展示]

看到這些視頻資料告訴我你的感受是什麼?

[引導過渡]

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他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觀,外國有嗎?外國人稱我們中國爲china ,因爲只有我們有china ,這就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魅力 首先體現在他的獨特性,既在世界的文化史上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板書:一、博大精神的中華文化之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中華文化的特色及其對世界文化發展的貢獻表現在許多方面,其中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是兩個主要方面下面我們就從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上來體會博大精神的中華文化

板書:1、獨樹一幟的文學藝術

中華民族文化,像一塊巨大的磁石,緊緊地將世界的目光吸住。她那燦爛的成就,對推動人類文明的起步,作出了十分傑出的貢獻。中國文學藝術你知道多少?

[課件展示]

中國古代文學、書法藝術、瓷器藝術

[問題探究]

根據剛纔的分析,你能概括文學藝術的地位作用特點嗎?

[課件展示]

1.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獨樹一幟

(1)作用:文學藝術對於反映人們的精神生活、展示人們的精神世界有獨特的作用。

(2)中華文化的文學藝術風格:輝煌而歷史悠久、內涵豐富而絢麗、風格鮮明而獨特。

(3)文學藝術的重要地位:展現中華民族的精神嚮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獨樹一幟的風格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有重要位置。

[引導過渡]

剛纔我們品味中華文學藝術的味道,如果說中華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寶庫中堪稱獨樹一幟,那麼我們的古代的科學技術在世界科學技術史更是當之無愧的“獨領風騷‘

板書: 2、獨領風騷的科學技術

[問題探究]:科學技術知多少?

(1)列舉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一口氣能說多少?

(2)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有那些?

(3)對世界的影響如何?

[合作學習]請學生代表回答問題,並分析科學技術的地位

播放視頻:《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全世界僅存的一項古代“生態工程:都江堰

[合作學習]請總結歸納科學技術的地位、特點和意義。

(幻燈片)2、獨領風騷的科學技術

(1)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之一。

(2)中國的科學技術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①地位:在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長期處於世界的前列,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②特點:總的來說,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注重實際運用,具有行實用性和整體性的特點。③意義:中華民族在認識、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創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國人民勤勞、

智慧和艱苦奮鬥精神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的生動體現。

[引導過渡]

(展示地圖)在華夏大地上誕生的中華文化受特定的地理歷史經濟政治等因素的影響,各地方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色

板書二、博大精神的中華文化之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觀看視頻:山東煎餅

[交流討論] 1、山東煎餅和其他地方飲食有什麼不同?

2、不同區域文化之間的關係?

[學生活動] 分成四小組,請學生代表回答問題

[問題探究](1)分析區域文化各具特色的原因,

[老師總結] (1)成因: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徵。

[問題探究] (2)不同區域文化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呢?

[學生回答]不同區域文化之問的關係:不同區域的文化,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鑑、相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各區域文化都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帶有明顯自然環境特色和社會人文特點的地方文化,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借鑑、相互吸收,共同推動着中華文化的發展,成爲中華文化寶庫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引導過渡]

在這片華夏熱土上生活的是一個大家庭,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各民族既分裂又融合,形成了今天的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板書三、博大精神的中華文化之中華之瑰寶 民族之驕傲

56個民族56朵花,在中華文化的百花園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爲中華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生活動]你所知道的民族服飾 飲食 歌舞 文字

(實際操作中的活動環節是:我來表演你來猜。即一個學生表演某個民族的禮節動作或描述服飾、語言等,讓另一個同學猜。)

[問題探究](1)說說某民族文化爲中華文化作出的貢獻(例如:旗袍,薩其瑪)

[老師總結]

1.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爲中華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既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但同時又有中華文化的共性,都是民族的瑰寶中華的驕傲

2.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共同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

終上所述。絢麗多姿的區域文化,精彩紛呈的民族文化不僅增添了中華文化的亮麗色彩。而且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同時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各區域文化、民族文化既相互碰撞、交融借鑑共同推動了中華文化的發展。

[合作探究]中華文化與區域文化民族文化的關係。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都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②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

③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老師總結]:中華之所以爲中華,已不是一個地域的概念,他章顯了各族人民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引導過渡]爲什麼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學生歸納]

①中華文化包容性,包括兩方面:

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

兼收幷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鑑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

③ 包容性的作用:有利於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係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對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八:本課小結

九:板書設計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一) 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1、 獨樹一幟的文學藝術

2、獨領風騷的科學技術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三)、中華之瑰寶 民族之驕傲

十:教學反思

由於本地的文化特色並不是非常明顯,所以,如能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家鄉文化的特徵,這樣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貼近生活,課堂效果會更好。同時,“我來表演你來猜”課堂活動還是比較成功的,使課的進行非常順利。 然而,這一堂課還有一些有待完善之處,比如,對課堂的時間把握到不夠準,使後面的課堂略顯倉促,浪費了一些時間,也使得整堂課有點前鬆後緊。

中華文化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中華文化的基本內容、特點、影響,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代代傳承的中華美德。

2、能力目標:把握中華文化特點的能力;以實際行動弘揚中華文化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瞭解中華美德的基礎上,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並轉化爲實際行動。

二、教學重點: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三、教學難點:代代傳承的傳統美德。

四、教學方法:講授法、探究法、事例法等。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用具:多媒體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請同學們欣賞歌曲《中國話》,邊欣賞邊思考:在歌曲中都介紹了哪些內容?

(學生認真聽,並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導入新課。)

(二)新授

(板書課題)燦爛的中華文化

師:通過聽歌曲我們感受了中華文化的魅力,接下來我們就“話一話”中華文化。

 【話文化】

1、你還了解哪些中華文化?

2、你喜歡哪種形式的中華文化?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補充總結。)

師:通過學生列舉中華文化的實例,我們發現中華文化豐富多彩、包羅萬象,那麼具體來說中華文化的基本內容是什麼?請同學生閱讀教材65頁末段。

(教師點名學生回答。)

師:以上我們瞭解了中華文化的`基本內容,請同學們根據基本內容概括一下中華文化的特點、特點的標誌語是什麼?

(學生根據教材回答教師問題,教師提示總結。教師使用多媒體展示材料,向學生講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師:博大精深是中華文化的一方面特點,下面我們來看教材64頁上的探究,通過探究活動總結一下中華文化的另一特點。

 【比一比】

將學生分成兩個小組,每小組的同學分別回答探究上的問題,看哪一組回答得好,然後每組推薦一名同學概括中華文化的另一特點。

學生總結出:源遠流長。

(教師解釋源遠流長的原因。)

師:下面我們來看“相關鏈接”。

【相關鏈接】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上的相關鏈接,進一步證實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綿延不絕。

師: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知道中華文化不僅博大精深,而且源遠流長,那麼如此輝煌燦爛的文化是由誰創造的呢,是漢族人民創造的嗎?還是少數民族人民創造的呢?

(學生否認,異口同聲回答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

教師點撥:既然各民族爲中華文化都做出了貢獻,那麼各民族之間就要平等、團結、共同繁榮,彼此不要歧視欺壓。

師: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充滿哲理的諺語或格言,同學們知道有哪些諺語或格言嗎?這些諺語或格言對我們做人做事有什麼影響?

 【說一說】

學生列舉一些格言,並說說對做人做事的影響。教師由探究活動引出中華文化的深遠影響。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傳統文化有哪些深遠影響。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例子,進一步證明中華文化的影響深遠。

師:我們中華民族在創造燦爛文化的同時,也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那麼中華文化和中華傳統美德之間是什麼關係呢?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談一談】

同學們講述蘇武牧羊、負荊請罪、徙木爲信的歷史故事。並說出這些故事所蘊含的傳統美德對我們今天生活有什麼影響?

(學生講述故事並回答問題,教師根據探究活動得出結論:既然傳統美德影響我們的一言一行,影響我們的生活,影響着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那麼我們對傳統美德,就要薪火相傳。)

師:那麼代代傳承的美德有哪些?(學生回答)

師:中華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隨着時代的變化和實踐的發展,其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豐富和發展,那麼,請同學們想一想與時俱進的傳統美德有哪些呢?我們先來完成一個連線題,根據連線題解決我們的問題。(學生完成連線題,教師總結補充)

 【做一做】

作爲中華兒女,你打算爲傳承中華文化做點什麼?學生各抒己見,教師補充。

(三)總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中華文化的基本內容、特點、影響,以及中華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在創造中華文化的同時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對於中華文化,我們不僅要繼承,而且要不斷的進行創新,這樣中華文化才能更具生命力和凝聚力。請同學們看板書,像不像一朵花?如果它是一朵花,那我們就共同祝願中華文化這朵璀璨的奇葩,越開越芬芳,越開越美麗!

師:下面到了我們每節課的輕鬆驛站時間。

 【輕鬆驛站】

請三名同學講幽默笑話。

(四)鞏固練習

多媒體展示習題,學生思考並完成。

(五)佈置作業

同學們課後根據自己的喜好創作或收集一個文學小作品。(備註:可以是詩歌、對聯、繞口令、快板、寓言故事、名言警句、諺語等等)

八、板書設計

中華文化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體,知道漢字的演變;瞭解夏朝和商朝的歷法、戰國的24節氣;知道扁鵲的成就;瞭解屈原和編鐘。

(2)通過分析史料和蒐集資料,培養學生收集、處理、運用資料的能力,培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列表歸納本課基本知識,以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本課基本知識。

(2)引導學生探索和研究。如:分析常見漢字的構成方法,探究中國古代樂器的演進過程等。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勞動人民在古代就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過詳細瞭解古代科技成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嚴謹的治學態度;通過學習詩人屈原,對學生進行道德情操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甲骨文、商朝曆法和詩人屈原。

難點:甲骨文的字型結構、古代曆法和《離騷》的藝術成就。

教學過程

[教學策略]

1、教法選擇:直觀法、比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歸納法、討論法等。

2、學法選擇:觀察法、對比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歸納法、討論法等。

3、課堂組織形式:分組討論。

4、教具媒體組合應用:多媒體展示。

5、課程資料開發利用:教材插圖和史料、網上下載的`部分資料等。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板書設計

一、文字的演變

1、商朝的文字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稱爲甲骨文

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3、商周的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叫金文

4、西周晚期出現了大篆

二、天文、曆法和醫學的成就

1、天文:日食、月食、彗星的記錄

2、曆法產生於夏朝,完善於商朝,戰國時測出24節氣。

3、名醫扁鵲,望、聞、問、切四診法。

三、屈原和“鐘鼓之樂”

1、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創造出一種新的詩歌體裁,稱爲楚辭。

2、戰國時期盛行鐘鼓之樂

中華文化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人教版九年級《思想品德》第五課第一框《燦爛的中華文化》。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自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2、能力目標:具有把握中華文化基本特點的能力、感受中華文化的能力和以實際行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統美德的能力。

3、知識目標:知道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總的特點、地位及其影響,瞭解中華傳統美德的主要表現,明確中華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

2、教學難點:中華文化特點和作用。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仰韶文化遺址和大汶口文化遺址的圖片。

教師: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1921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被發現故被命名爲仰韶文化,但仰韶文化的中心是陝西華山。大汶口文化是中國黃河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於1959年首次發現並進行發掘,考定爲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是中國最重要的原始文化。燦爛的中華文化正是從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發展而來的。那麼,中華文化有何特點和作用?中華傳統美德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燦爛的中華文化》。

多媒體顯示:燦爛的中華文化

合作探究

多媒體顯示:七嘴八舌:提到中華文化,你還會想到什麼?

學生回答。

多媒體顯示穿着旗袍的女孩子、一羣人打太極拳、萬里長城、京劇劇照、故宮博物院的圖片。

教師:中華文化並不神祕,它其實就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之中,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風俗習慣、語言文字、民居建築等。那麼,中華文化是由誰創造的呢?

多媒體顯示:各抒己見:有人認爲,燦爛的中華文化是由英雄人物創造的。這種觀點是否正確?爲什麼?

學生討論並回答上述問題。

多媒體顯示:中國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教師:大家能說出中華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嗎?

學生回答。

多媒體顯示:

中華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代表人物主要成就思想家孔子整理《詩》《書》,編訂《春秋》軍事家孫武著有《孫子兵法》文學家曹雪芹著有《紅樓夢》教師:由此可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那麼,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多媒體顯示:說一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表現在哪些方面?

學生回答。

多媒體分別顯示: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配甲骨文和中國書法圖片)、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配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典籍的圖片)、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配地動儀、編鐘等圖片)、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配《全唐詩》《西遊記》等書的封面圖片)、充滿智慧的中國哲學(配老子的畫像和《中國哲學史》的封面圖片)、完備而深刻的道德倫理(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內容)。

教師:中華文化既是博大精深的,也是源遠流長的。

多媒體顯示:說一說:爲什麼說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學生回答。

多媒體顯示:幾千年來,中華文明雖歷經滄桑,飽受磨難,卻綿延不絕,歷久彌新。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而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

教師:現在,我們就能歸納出中華文化總的特點。

多媒體顯示:說一說:中華文化總的特點是什麼?

學生回答。

多媒體顯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教師:大家知道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儲藏影響嗎?

多媒體顯示:說一說: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影響如何?

學生回答:

多媒體顯示: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中華文化不僅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響,而且對推動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教師:下面,我們來看幾個歷史典故。

多媒體顯示“蘇武牧羊”的圖片,並顯示以下文字:蘇武牧羊的典故蘊含了什麼傳統美德?

學生:熱愛祖國。

多媒體顯示“徙木爲信”的圖片,並顯示以下文字:徙木爲信的典故蘊含了什麼傳統美德?

學生:誠實守信。

多媒體顯示“負荊請罪”的圖片,並顯示以下文字:負荊請罪的典故蘊含了什麼傳統美德?

學生:寬以待人。

教師:我們中華民族在自己的發展歷程中,在創造燦爛的中華文化的同時,也形成了代代相傳的美德。同學們能說一說中華傳統美德表現在哪些方面嗎?

多媒體顯示:七嘴八舌:列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學生回答。

多媒體顯示:敬業樂羣、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志趣;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昂揚銳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爲政風範;厚德載物、道濟天下的廣闊胸襟;奮不顧身、捨生取義的英雄氣概;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的社會理想等。

教師:我們來看一些體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名言警句。

多媒體顯示:

體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名言警句: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崇尚氣節)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熱愛祖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

滿招損,謙受益。(謙虛謹慎)

歷覽前賢國與事,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

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爲先。(爲人正直)

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勤奮學習)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誠實守信)

教師:我們不僅要了解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容,還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

多媒體顯示:說一說:我們爲什麼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

學生回答。

多媒體顯示:因爲中華傳統美德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誌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教師: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容是一成不變的嗎?

多媒體顯示:議一議:有人認爲,中華傳統美德是傳統道德的精華,它的內容和形式永遠也不會發生變化。這種觀點是否正確?簡述理由。

學生討論並回答上述問題。

多媒體顯示:中華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隨着時代和實踐的發展,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容形式會更加豐富。

課堂小結

教師:請大家將今天學習的內容進行小結。

多媒體顯示:

課堂小結

中華文化總的特點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中華文化的地位及其影響: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園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它不但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響,而且對人類進步和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華傳統美德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誌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因此,我們要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

中華文化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識記 :

(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主要見證是文字和史學典籍

(2)文字的作用、意義

(3)史學典籍

(4)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5)文學藝術對中華文化的意義

(6)科學技術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標誌

(7)不同區域的文化

(8)各民族文化

◇理解:

(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發展過程,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

(2)漢字與史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

(3)如何再創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4)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表現

(5)文學藝術、科學技術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見證,是中華文化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6)不同的區域文化形成原因、關係及對中華文化的意義

(7)各民族文化特徵、關係及對中華文化的意義

◇分析

(1)聯繫實際說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是當今世界一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

(2)透過現象把握本質,說明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的原因

(3)聯繫我國各地實際說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內涵說明我國民族文化是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

2、能力目標

(1)培養同學們綜合思維能力,全面、辯證、歷史地分析中華文化

(2)培養同學們理論聯繫實際能力,運用中華文化發展的典型事例,說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培養同學們辯證分析能力,辨析中華文化的區域特徵,說明中華文化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展現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延續和發展的'重要標識

3、情感、態度、值觀目標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理解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人類文明史上唯一沒有中斷的古老文明。不同區域的文化和各個民族的獨特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彰顯着中華民族的文化標識。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愛國主義情感,爲將來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二、【課程標準】:

3.9運用中華文化發展的典型事例,說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10辨析中華文化的區域特徵,說明中華文化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展現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延續和發展的重要標識。

三、【整體感知】: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同學們將瞭解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瞭解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相比的突出特徵: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理解中華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創造的,各民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四、【相關知識】:

(1)回顧以前歷史課中所學的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部分內容。

(2)回顧地理課本中我國不同民族和區域的特點。

中華文化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綿延不絕的原因;中華文化的特點、地位及影響;中華傳統美德的主要表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品質。

2、能力目標:

具有把握中華文化基本特點的能力;具有以實際行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統美德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自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中華文化的力量、特點和影響;中華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

難點:弘揚和傳承中華文化、中華傳統美德。

三、教學方法

例舉法、合作探究法、講練結合法

四、教學用具

多媒體

五、板書設計:

燦爛的中華文化

(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1、中華文化的產生:

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

2、中華文化歷久彌新的原因: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中華文化的特點:

橫向看:博大精深

縱向看:源遠流長

4、中華文化的地位:

世界文化大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5、中華文化的影響:

(二)傳統美德 薪火相傳

1、代代相承的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容

2、中華傳統美德的品質和對青年的要求

六、教學過程:

(一) 新課導入:

通過歌曲中國話和中國舉辦奧運會和世博會的圖片導入,引導學生思考:中國成功申辦奧運會和世博會,靠的是什麼?除了今非昔比的強大國力、良好的國際形象和日益增長的國際影響力等因素外,是5000多年燦爛瑰麗的中華文明、文化魅力、民族精神,讓中國走向世界。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感受燦爛的中華文化。

(二)推進新課:

活動一:提起中華文化,除了上圖中三個人提到的之外,你又會想到什麼?

生:積極回答

之後展示一些中華文化的圖片如故宮、長城、中國畫、京劇、旗袍、瓷器、玉器、木雕等。使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理解更形象化。

想一想:那麼是誰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呢?

生:中華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活動二:你認爲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人物有哪些?他們的主要成就是什麼?

思想家:

孔子

孟子

老子

軍事家:

孫武《孫子兵法》

孫斌《孫斌兵法》

文學家:

李白

蘇軾

曹雪芹

魯迅

科學家:

張衡

祖沖之

蔡倫

醫藥學家: 華佗

麻沸散

李時珍《本草綱目》

說一說:看了以上資料你認爲中華文化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生總結分析及朗讀:中華文化的內容: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的中國哲學,完備而深刻的道德倫理等,共同組成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圖片展示)

瞭解了中華文化的內容,接下來我們放眼世界古代文明,大家知道四大文明古國是哪些?

生:回答

師:展示圖片資料 你知道嗎?

巴比倫文化最悠久,但巴比倫國家早已夭折;

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

埃及的文化淵源甚古,但歷經希臘化、羅馬化,伊斯蘭化,已與古代面目全非。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它們都曾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文化,但都因歷史(災害、入侵、內亂等)的中斷沒能延續至今,成爲世界古代文明發展史上的遺憾!

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華文化是一直沒有中斷而延續至今的偉大文明。 展示圖片資料:河南省安陽縣漁洋村

想一想:爲什麼中華文化歷經滄桑,飽受磨難,卻綿延不絕,歷久彌新? 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感受總結:中華文化的總特徵 生:博大精深

源遠流長

中華文化的地位:世界文化大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感受文化的力量: 活動三:暢所欲言:

列舉諺語或格言對爲人做事的影響:

1、吃一塹,長一智

2、車到山前必有路

3、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4、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5、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生:結合生活實際回答 材料一:四大發明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四大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 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世界文明發展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材料二:《孫子兵法》一書被翻成英、俄、德、日等20多種語言文字,全世界有數千種刊印本。美國的西點軍校和哈佛商學院高級管理人才培訓必讀教材,被譽爲中華千古奇書。

閱讀上述兩則材料,你得到什麼樣的啓示? 中華文化的深遠影響: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中華文化不但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響,而且對人類的進步和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過渡:我們中華民族在自己的發展歷程中,在創造燦爛的中華文化的同時,也形成了代代相承的傳統美德。

傳統美德

薪火相傳

活動四:講故事

蘇武牧羊、負荊請罪、徙木爲信

1、請說出上面三個歷史故事

2、這些故事蘊含了哪些傳統美德

以此引出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容(生朗讀)並讓學生做書上的連線練習 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性:中華傳統美德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誌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過渡:因而我們也要繼承和發揚傳統美德,不過在繼承與發揚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些什麼呢?

展示材料:南京路上好八連“三件寶”到“新三件”“五個一”到“五個一點”這些說明什麼?

生:回答

說明了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

而我們同學們作爲祖國的希望和未來,應該如何繼承傳統美德? 結合時代和實踐的要求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是我們青年一代肩負的光榮使命。

七、本課小結和堂上練習

八、結束語和播放歌曲龍文

九、教學反思

中華文化這個概念對於剛剛接觸的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模糊,課堂中借鑑一些圖片資料、歌曲、格言警句等,喚起學生對她的瞭解和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前也讓學生準備相關資料,尤其是在講故事的環節,部分同學表現的非常好,效果不錯。教學的基本要求基本達到,但是還是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說在列舉格言諺語對爲人做事的影響時,沒能較好的調動學生,這需在以後的教學中注意,提高和把握駕馭課堂的能力;另外本堂課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仍不夠,教學目標體現的不夠到位,以後應該更加註重目標教學。

中華文化教學設計7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第三單元第六課第二框題。本框題分爲三個目。

主要內容簡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1)中華文化曾長期居於世界文化發展的前列。我國的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佔有重要位置。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成就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中華文化表現爲各具風采的地方文化。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徵。各地文化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鑑、相互吸收,即漸趨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華文化又表現爲異彩紛呈的各民族文化。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着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們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文化的驕傲。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

二、學情分析

我們的學生在全市屬於中下水平,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太好,注意力不集中,分析問題的能力不強,所以學習時需要從學生身邊案例入手,舉例要生動、具體、貼切,要多開展一些活動,引導學生分析事例,培養他們勤思考、深分析的好習慣。對於本節課而言,學生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其認知起點絕大多數都是由歷史書本所得,有一定的學習興趣。但大多數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瞭解,只是只鱗片甲,要學會分析傳統文化,辨析中華文化的區域特徵,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延續和發展的重要標識這一課標的要求還有難度。再則,學生從感性到理性的思維的跳躍也有一定障礙。同時學生辨識社會現象、合作、表達能力等方面也有待加強。

三、學法和教法分析

①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全身性的參與,在小組“交流討論”“欣賞感悟”等環節中充分地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讓學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

②教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引導啓發教學法(通過設計關東文化這一情境,提出要求,引導學生動腦,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聯繫實際教學方法 ,注意書本知識與實際的結合,把閩南文化、閩臺文化作爲了解中華文化的一個契入點,以小見大,由表及裏,使抽象的知識易於被學生理解。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使學生能理解中華文化的各種成就在世界文化寶庫中的重要位置

②理解不同區域的文化既漸趨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爲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過程與方法

①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充分利用演示、小組合作探究、講授等方法,並設置易於讓學生接受的教學情境。

②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討論、並進行歸納總結,引導學生通過“由表及裏、由此及彼”進行綜合分析,形成觀點,加深認識,培養學生全面的、歷史的分析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幫助學生充分認識中華文化的特徵,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②辨析中華文化的區域特徵,說明中華文化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

③展現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延續和發展的重要標識,讓學生懂得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共創中華民族的未來輝煌。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中華文化獨特性、區域性、民族性

難點: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六、【教學方法與手段】

問題研討教學法、小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法、多媒體展示

七、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引言) 1650年,西方國家出現了一股“中國潮”。 “中國潮”表現在社會物質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從高深玄妙的哲學、嚴肅沉重的政治到輕鬆愉快的藝術與娛樂。 “中國潮”的發起人主要是商人與傳教士。商人們販運來的絲綢瓷器、茶葉漆器,在歐洲生活中掀起一股“中國潮”; 傳教士們販運回來的孔夫子的哲學與中國的道德神學,在歐洲的思想界掀起了另一種熱情,中國思想與制度,成爲精英階層的文化時尚。在歐洲社會面前,中國形象爲他們展示了“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前景”。 提問:

(1)中國潮影響了歐洲各國哪些方面?

(2)這些影響說明了中華文化具有什麼特徵?

板書: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引導過渡]提到中華文化你首先能想到的是什麼? [課件展示]看到這些圖片告訴我你的感受是什麼?

[引導過渡]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他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觀,外國有嗎?外國人稱我們中國爲china ,因爲只有我們有china ,這就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魅力 首先體現在他的獨特性,既在世界的文化史上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板書:

一、博大精神的中華文化之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中華文化的特色及其對世界文化發展的貢獻表現在許多方面,其中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是兩個主要方面下面我們就從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上來體會博大精神的中華文化

板書:

1、獨樹一幟的文學藝術

中華民族文化,像一塊巨大的磁石,緊緊地將世界的目光吸住。她那燦爛的成就,對推動人類文明的'起步,作出了十分傑出的貢獻。中國文學藝術你知道多少?

[課件展示]中國古代文學、書法藝術、瓷器藝術

[問題探究]根據剛纔的分析,你能概括文學藝術的地位作用特點嗎?

[課件展示]1.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獨樹一幟

(1)作用:文學藝術對於反映人們的精神生活、展示人們的精神世界有獨特的作用。

(2)中華文化的文學藝術風格:輝煌而歷史悠久、內涵豐富而絢麗、風格鮮明而獨特。

(3)文學藝術的重要地位:展現中華民族的精神嚮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獨樹一幟的風格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有重要位置。

[引導過渡]剛纔我們品味中華文學藝術的味道,如果說中華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寶庫中堪稱獨樹一幟,那麼我們的古代的科學技術在世界科學技術史更是當之無愧的“獨領風騷‘

板書:

2、獨領風騷的科學技術 [問題探究]:科學技術知多少?

(1)列舉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一口氣能說多少?

(2)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有那些?

(3)對世界的影響如何?

[合作學習]請學生代表回答問題,並分析科學技術的地位

播放視頻:《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全世界僅存的一項古代“生態工程:都江堰 [合作學習]請總結歸納科學技術的地位、特點和意義。

(幻燈片)2、獨領風騷的科學技術

(1)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之一。

(2)中國的科學技術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①地位:在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長期處於世界的前列,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②特點:總的來說,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注重實際運用,具有行實用性和整體性的特點。

③意義:中華民族在認識、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創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和艱苦奮鬥精神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的生動體現。

[引導過渡](展示地圖)在華夏大地上誕生的中華文化受特定的地理歷史經濟政治等因素的影響,各地方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色

板書二、博大精神的中華文化之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觀看視頻:開平碉樓

[交流討論] 1、開平碉樓和其他地方碉樓有什麼不同?

2、不同區域文化之間的關係? [學生活動] 分成四小組,請學生代表回答問題 [問題探究]

(1)分析區域文化各具特色的原因,

[老師總結] (1)成因: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徵。 [問題探究] (2)不同區域文化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呢? [學生回答](2)不同區域文化之問的關係:不同區域的文化,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鑑、相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各區域文化都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和諧共處與中華文化之中,題材豐富、風格多樣的各地民歌,共同組成了中國民歌的寶庫.如果沒有各具特色的菜系也就沒有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正因爲各個區域文化的存在和發展,才使得中華文化寶庫的內容豐富多彩,博大精深。帶有明顯自然環境特色和社會人文特點的地方文化,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借鑑、相互吸收,共同推動着中華文化的發展,成爲中華文化寶庫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引導過渡]在這片華夏熱土上生活的是一個大家庭,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各民族既分裂又融合,形成了今天的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板書三、博大精神的中華文化之中華之瑰寶 民族之驕傲

56個民族56朵花,在中華文化的百花園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爲中華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合作探究] 我班同學都是哪個民族的?介紹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學生活動]介紹回族服飾 飲食 歌舞

[問題探究](1)說說回族文化爲中華文化作出的貢獻 (2)你知道其他民族的服裝 舞蹈和樂器嗎?請表演 [學生活動]說民族特色的文化,表演民族服飾

[提示]蒙古的舞蹈奔放,豪情,爽朗流暢;苗族的舞蹈,質樸,濃郁,風情再現;新疆的舞姿自由舒展,絢麗而精彩;彝族的銅鼓舞柔和而細膩;藏族的舞姿宗教色彩濃郁,長袖善舞;高山族的舞步簡單而盡興;朝鮮族跳舞是輕快,典雅,動中有靜,如朝鮮族的筒簫、哈薩克族的冬不拉、高山族的鼻簫、維吾爾族的手鼓、滿族的八角鼓、傣族的象腳鼓、瑤族的長鼓、藏族的手抓鼓蒙古族的馬頭琴,哈薩克族的柯布斯等。

[老師總結] 1.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爲中華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既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但同時又有中華文化的共性,都是民族的瑰寶中華的驕傲 2.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共同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

終上所述。絢麗多姿的區域文化,精彩紛呈的民族文化不僅增添了中華文化的亮麗色彩。而且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同時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各區域文化、民族文化既相互碰撞、交融借鑑共同推動了中華文化的發展。 [合作探究]中華文化與區域文化民族文化的關係。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都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②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

③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老師總結]:中華之所以爲中華,已不是一個地域的概念,他章顯了各族人民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引導過渡]爲什麼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學生歸納] ①中華文化包容性,包括兩方面:

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

兼收幷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鑑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

②包容性的作用:有利於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係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對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八、本課小結(略)

九、隨堂訓練

1、吳越文化是典型的水鄉文化,流動性和開放性強,“水性使人通”。滇黔文化具有邊陲山寨文化特徵,內斂性強,“山性使人塞”。吳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差異性的表現有

①吳越文化開放,滇黔文化內斂 ②吳越文化精緻淡雅,滇黔文化熱情奔放 ③滇黔文化更具有多樣性 ④吳越文化文明,滇黔文化野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吳越文化是典型的水鄉文化,滇黔文化具有邊陲山寨文化特徵。這說明 A.中華文化具有明顯的區域特徵 B.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C.中華文化是各地區文化的鬆散集合 D.我國各地區文化各具特色,互不相容

十、板書設計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一、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1、獨樹一幟的文學藝術 2、獨領風騷的科學技術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三、中華之瑰寶 民族之驕傲

十一、教學反思

在講授“一方水土,一方文化”這個知識點的時候,又能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家鄉回族文化的特徵,這樣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貼近生活。同時,課堂所選用教學材料典型豐富,在重要知識點中穿插適量練習,注重講練結合,能對解題思路和方法作點撥。 然而,這一堂課還有一些有待完善之處,比如,對課堂的時間把握到不夠準,使後面的教學略顯倉促,因爲在後面還有一個知識點是“中華文化的包容性”,這也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由於時間不多,我在講授這個知識點時候未能深入透徹,也沒作適度的延伸。另外,本節課件中還準備有一個課堂知識小結,由於時間不夠,也沒作總結。其實,要完成這節課的教學任務,一節堂四十五分鐘的時間是足夠的,主要是我在講授我國民族文化的時候所用的材料與教材的相重複,浪費了一些時間,也使得整堂課有點前鬆後緊。

中華文化教學設計8

一、設計理念

課前學生收集資料,課上進行活動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播放奧運會火炬宣傳片視頻引出新課,增強學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認同感;通過列舉生活實例,培養學生體驗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二、課標依據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感受個人情感與民族文化之間的關係,提高文化認同感;瞭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教材分析

1.基本內容分析:本課由“燦爛的中華文化”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兩框組成。第一框主要讓學生了解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認識到中華文化是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共同創造的,體會中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之中,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聲聲不息的強大精神動力。瞭解薪火相傳的中華傳統美德是傳統道德的精華,認識到中華傳統美德是隨着時代和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和發展的。

2.橫縱向聯繫: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的集中體現。離開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和創造力。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文化精華的集中體現,民族精神又促進了優秀民族文化的不斷髮展,二者相輔相成,彼此促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教學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到中華文化的歷史發展。

3.教育價值: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髮展,文化特別是民族精神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學生面對各種各樣的文化,這些文化呈現出相互交織和激盪之勢。一些中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傳統美德、中華民族精神的認同感有所減弱,而對西方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盲目認同,因此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文化的特點及其內在力量,要引導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以提高學生對中華文化和中華傳統美德的認同感。

四、學情分析:

通過學習《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五課《多元文化“地球村”》,學生對文化的多樣性、正確對待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已有所瞭解,這爲本課的學習起到了一定的鋪墊作用。但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比較抽象,距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對於學生來說,提高個體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有一些難度。如何在當今時代堅持和發展傳統美德也是學生踐行過程中的難點。

五、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燦爛的中華文化”的學習,能夠描述中華文化的特點及力量,列舉中華文化的內容,訓練觀察、思考、分析的能力;能列舉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容,訓練從典型材料出發經對比、思考、分析得出相關結論的能力;培養思考、分析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燦爛的中華文化”的學習,在對涉及四大文明古國文化和縱觀中華文化的兩個表格材料的對比、分析中,學會採用對比和歸納的方法獲得中華文化的特點、力量等知識;在學習涉及小悅悅事件的典型材料,列舉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容之後,學會在對比、思考中,獲得要堅持和發展中華傳統美德的知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燦爛的中華文化”的學習,在學習“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之後,認同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和對個體、人類及世界的深遠影響;在學習“傳統美德,薪火相傳”之後,初步感受傳統美德的精神魅力,願意爲保護民族文化做出努力。

六、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瞭解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而且學生缺乏對中華文化和傳統美德內容的深刻了解,因此,本課把教學重點設定爲:中華文化和傳統美德的內容。

2.教學難點: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比較抽象,距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對於學生來說,提高個體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有一些難度。如何在當今時代堅持和發展傳統美德也是學生踐行過程中的難點,因此,本課把教學難點設定爲:瞭解中華文化的特點等,感受個人情感與民族文化間的關係,提高文化認同感;在當今時代,如何堅持和發展傳統美德。

七、教法與學法

1.教法:情境體驗法,活動教學法,講授法

2.學法: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歸納學習法

八、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課前蒐集資料,查找中華文化的相關知識,準備兩個體現中華傳統美德的歷史小故事

2.教師準備:查閱資料、蒐集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

九、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新課

講授新課

課堂小結

教師

寄語

多媒體出示視頻:《北京奧運會火炬宣傳片》,指導觀察並提問。

第一環節:文化名城說文化

多媒體出示陝西曆史文化遺蹟的圖片,指導學生觀察並思考列舉陝西還有哪些特色文化?

第二環節:文明古國比文化

1.多媒體出示圖片:“四大文明古國文化對比”,指導觀察,提出問題,引導歸納。

2.多媒體出示:中華文化的力量。

第三環節:文化知識知多少

1.文化知識搶答賽

多媒體出示文化知識題

2.多媒體出示:中華文化的組成

3.引導學生列舉中華文化的一些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4.多媒體出示:中華文化的特點,提問並引導歸納。

第四環節:文化影響我來說

1.多媒體出示材料:中國哲學名言警句,指導觀察,提出問題,引導歸納。

2.多媒體出示:中華文化的影響

3.連線題:中華文化影響連線題

第五環節:美德故事大家講

1.學生講述美德歷史小故事

(臥冰求鯉、孔融讓梨等)

2.多媒體出示視頻:“西安最美女孩”並提出一系列問題。對比分析古代司馬遷與現代西安最美女孩,引導學生理解傳統美德是與時俱進、歷久彌新的。

3.引導列舉其它的傳統美德。

第六環節:文化之歌齊傳唱

指導學生集體朗誦《中華文化之歌》(內容見資源包)

總結歸納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引導學生做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弘揚者、創新者

觀察材料、

思考、回答

觀察圖片,思考、回答

觀察圖片、思考回答、

歸納發言

思考回答

歸納發言

觀察、思考、討論、歸納總結

觀察

思考、回答

歸納發言

閱讀朗誦材料、體會

思考發言

總結歸納

聆聽、體會

激發學習興趣,啓迪思維,自然過渡。

在觀看視頻中欣賞中華文化,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瞭解家鄉文化,增強文化的自豪感,培養熱愛家鄉文化的情感,有助於有助於深刻了解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特點。

在對比、列舉、思考中,增進對中華文化力量的準確理解。小結中華文化的力量,加深認識。

學會對比分析的方法,培養辯證思維能力。培養思考分析、語言表達能力、辯證思維能力。

增強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瞭解,有助於深刻了解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特點和中華文化的組成。

培養學生思考分析、語言表達能力

小結中華文化的特點,加深認識。

引導學生理解中華文化的深遠影響,通過連線題及時檢測學習效果,鞏固所學知識

有助於明確中華傳統美德的具體內容。

學會對比分析的方法,培養辯證思維能力。培養思考分析、語言表達能力、辯證思維能力。

引導學生理解傳統美德與時俱進的特點,並能在實際行動中踐行傳統美德。

情感昇華,增強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及時檢測教學效果。

及時總結所學內容,加深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

引導學生樹立傳承文化的意識,增強學生踐行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能力

十、板書設計

中華文化教學設計9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學設計是試講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個好的試講離不開一篇好的教學設計,然而,在實際備考過程中,許多考生對教學設計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教學設計到底應該包括哪些環節。因此,今天老師特意爲大家準備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這一框題的教學設計,希望對考生有所啓發,有所收穫。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識記:文學藝術對中華文化的意義;科學技術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標誌。

理解:文學藝術、科學技術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見證,是中華文化對世界文化的貢獻;不同區域的文化形成原因、關係及對中華文化的意義;各民族文化特徵、關係及對中華文化的意義。

能力目標

提高理論聯繫實際能力,運用中華文化發展的典型事例,說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理解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人類文明史上古老文明;不同區域的文化和各個民族的獨特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彰顯着中華民族的文化標識;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愛國主義情感,爲將來投射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的表現。

難點

各民族文化對於中華文化的意義,以及如何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法、情景設置法、討論法、講授法

四、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回憶上一框題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知識導入,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而且博大精深。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我國千古未絕、唯我無雙的中華文化的特徵之一源遠流長,這節課我將帶領同學們繼續領略華夏神韻,走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板書: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環節二:新課講授

課件展示幻燈片展示中國的瓷器、茶文化、戲曲、書法、武術等文化,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文化不僅源遠流長,而且博大精深,從而激發他們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教師活動我們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不僅源遠流長,而且博大精深,他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觀,這是外國沒有的,這也正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獨特的魅力。

思考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是如何表現出來的?

總結這首先表現在他在世界的文化史上的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板書:一、獨樹一幟 獨領風騷(獨特性)

中華文化形式多樣豐富多樣,內容博大精深,思想、教育、宗教、典章制度、文化藝術、天文地理、科學技術、文化典籍、民俗風情以及衣食住行等,無不在其中。其中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是兩個主要方面,下面我們就從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上來體會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獨特性。

板書:1.獨樹一幟的文學藝術

教師活動課件展示《外國人眼中的中國》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盛讚中國文化,尤其崇拜孔子,他大聲疾呼,歐洲人對中國“應該讚美,應該慚愧,尤其應該效仿”。

1988年1月,世界各地75位諾貝爾得獎者在巴黎集會通過的《巴黎宣言》開宗明義地呼籲: 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思想。

據說日本企業成功靠的是《論語》加算盤。

新加坡的繁榮得益於重視儒學教育,那裏的中國小普遍設有儒學課,講授“四書、五經”。

問題探究

從外國人的眼中可以看出我們的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寶庫中佔有什麼位置呢?

中華文學藝術有何魅力讓外國爲之傾倒呢?

你能概括文學藝術的地位作用特點嗎?

課件展示

1.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獨樹一幟

(1)作用:文學藝術對於反映人們的精神生活、展示人們的精神世界有獨特的作用。

(2)特點:中華文化的文學藝術,輝煌而歷史悠久、內涵豐富而絢麗、風格鮮明而獨特。

(3)地位:展現中華民族的精神嚮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有重要位置。

老師總結《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此起彼伏,高潮迭起,連綿數千年,中國文學藝術歷史悠久而且有獨特的魅力。

(過渡)在世界上佔有重要位置的不但有文學藝術,還有我國的古代科技。如果說中華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寶庫中堪稱獨樹一幟,那麼我們的古代的科學技術在世界科學技術史更是當之無愧的“獨領風騷”。

板書:2.獨領風騷的科學技術

教師活動多媒體展示紀錄片《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

問題探究都江堰是中華文明程度的集中體現,在一般人看來可能會覺得平平常常、簡簡單單,殊不知其中蘊藏着巨大的科學價值,它內含的系統工程學、流體力學等,在今天仍然處在科技的前沿。正因爲有都江堰,成都才成爲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請歸納我國古代的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它的特點是什麼?有什麼意義?

課件展示

①地位:從一般意義上論述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之一。

②中國古代科學技術

A.地位:長期處於世界前列(長達兩千年)

B.貢獻:對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C.特點:注重實際運用,具有實用性和整體性。

③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的生動體現。

引導過渡(展示地圖)在華夏大地上誕生的中華文化受特定的地理 、歷史經濟政治等因素的影響,各地方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色

板書二、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課件展示幻燈片展示不同地域飲食文化。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水土也孕育不同飲食文化,中國是一個餐飲文化大國,經過漫長曆史演變而形成的一整套烹飪技藝和風味而且得到全國各地所公認八大地方菜餚,如山東地區的魯菜,廣東地區的粵菜,四川地區的川菜,湖南地區的湘菜等。這些菜餚各具特色爲當地老百姓所喜愛,在當地產生了很大影響。

情景探究爲什麼不同菜餚又有明顯的地域特徵?不同地域文化之間有什麼關係?

任何一種文化的產生、演變、豐富和發展都有一定的生存環境。受特定的地理和歷史環境、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和社會政治結構影響,我國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文化,它們既漸趨合一,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課件展示中華文化具有明顯的區域特徵

(1)形成原因

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通同;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

(2)不同區域的文化的關係

不同區域的文化,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鑑、相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活學活用探究課本吳越文化與滇黔文化的差異,並結合本地文化談談自己的特色。

引導過渡(背景音樂《愛我中華》)在這片華夏熱土上生活的是一個大家庭,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各民族既分裂又融合,形成了今天的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板書三、中華之瑰寶 民族之驕傲

學生探究:我國各民族文化在中華文化中處於什麼地位?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課件展示1.中華文化異彩紛呈(多媒體顯示圖片和資料)

(1)聞名中外的石窟文化

(2)優秀的民族文化

(3)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

2.中華民族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

(1)各民族文化的地位

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2)各民族文化的關係

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間相互交融、借鑑、吸收,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

(3)多民族文化的意義

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環節三:鞏固提高

根據本堂課的內容,依據課後大學聯考試題進行練習、講解。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提問學生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並進行補充和完善。佈置作業:根據自己的民族蒐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內容和標誌。

五、板書設計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一、獨樹一幟 獨領風騷(獨特性)

1.獨樹一幟的文學藝術

2.獨領風騷的科學技術

二、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三、中華之瑰寶 民族之驕傲

中華文化教學設計10

學習目標

1、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瞭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軍事家的主張。

2、學會歸納知識的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新的能力。

3、學習孔子的教育成就,樹立良好的學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1、孔子的政治主張及教育成就。

2、諸子百家的思想觀點。

教學難點

諸子百家的思想主張。

學習方法

合作探究法、採取暢所欲言的主動搶答式、七嘴八舌的分組討論式情感體驗的對話表演式、百家爭鳴的自由發揮式,使學生眼、耳、口、手都動起來,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各有所得。

教學方法

巧用材料、哲理名言,成語故事,創設情境導學法、講解法、聯想法歸納法、圖表法、綱要信號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孔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引起共鳴。

放錄像:“百家爭鳴”使學生了解有哪些思想家及所屬學派。

導語連接:“春秋戰國時期,政治風雲變幻,經濟不斷髮展,社會經歷着巨大變革。許多有思想的人紛紛發表自己的主張,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大好局面。今天讓我們穿越時光隧道,去領略大思想家們的風采”。出示第9課課題。出示要完成的學習目標。

身臨其境,感受歷史,

第一板塊

孔子思想教育成就

(活動):請給孔子先生做一個名片,那我們該如何介紹呢?

⑴介紹孔子生平。孔子生於前551年,死於前479年,姓孔名丘因排行老二字仲尼。51歲前,主要以教書爲業,後來做了魯國的司寇,使魯國強大起來。但因魯定公聽信齊國挑撥,孔子遭受冷落。55歲開始周遊列國,XX年走訪了7個國家,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孔子的政治主張是什麼呢?

第一步:學習思想政治主張

1、講故事:“苛政猛於虎也”什麼意思?考查學生。

2、教師補充: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解釋。

由此引出孔子的政治主張:提出“仁”的學說;“爲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並補充:孔子的仁包含“忠孝寬惠”等一切美德。至今是我們做人的最高標準,也是我們創建和諧社會的基礎。

他的思想自西漢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成爲了我國XX多年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孔子不僅是偉大的思想家還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

第二步學習教育成就。

1、首先提問:你知道孔子的那些教育言論?(國小學過)教師補充“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指導看書,完成討論題:孔子有哪些教育思想成就?對我們的學習有什麼幫助或指導?四人小組討論。

教育對象:有教無類

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2、最後出示國畫:孔子“逝者如斯夫”提醒學生珍惜今天的學習生活。

第三步知識拓展:

展示與孔子有關的各種圖片回答已有知識。瞭解孔子生平。

看書自瀆培養自學能力。展開想象回答問題。結合做人的道德,進一步認識孔子思想,增強崇敬感。

合作討論集體探究

發揮羣體智慧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歷史與現實結合,認識孔子的偉大之處。

第二板塊

老子思想

孔子如此偉大還經常向一個人請教問題,孔子說他是能上天入地的人,他是誰?引出老子。

第一步材料展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讓學生快速看書後回答:

①引文反映了誰的學說?出自他的著作_____。

②引文中包含着什麼思想?

總結:這是樸素辨證的思想。舉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講故事。

第二步展示老子主張“以柔克剛”。說成語“滴水穿石”。提問:老子辨證的.思想對我們有何啓發?

教師總結:老子思想奠定了我國古代哲學的基礎。在他思想基礎上興起的道教與儒教、佛教一起成爲影響的我國三大宗教。但他也有消極的一面。如清靜無爲,萬事不要去爭。“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學會快速閱讀課文

快速提煉知識,快速記憶的能力。

開動腦筋

回答問題

加深對老子思想的認識。

第三板塊百家爭鳴

除了老子、孔子以外,還有哪些思想家呢?引出百家爭鳴。

第一步學生活動:“百家爭鳴”

1、百家爭鳴有哪些代表人物?其思想主張是什麼?全班同學分爲五組,每組代表其中的一個學派,抽籤決定派別,後由小組推薦代表闡述本學派論點,其它小組可指出其不足之處,形成全班“百家爭鳴”的局面

2、交流完成圖表:時代/代表/學派/主張。(附後)。採取空當接龍形式,完成表格。

第二步學生活動:完成找對子

墨子改革法治

孟子知己知彼

莊子無爲而治

韓非兼愛非攻

孫子仁政

第三步判斷題。兩種觀點那個正確⑴諸子百家辯論爭鳴,觀點完全是對立的,吵的可熱鬧啦!⑵百家爭鳴的觀點,不可能都是對立的,但他們都踊躍發表看法,當然熱鬧!引導學生質疑。

學生自讀總結,小組交流,培養自學能力

檢查自我探究的結果,提高記憶與分辨能力,學會分析解決問題

課堂小結

綱要信號圖表總結本課的內容,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附後)

師生共同完成

第一步:百家爭鳴:運用所學知識各抒己見:諸子百家的思想有哪些積極的東西值得現代社會吸收、利用?也可以辯論。

第二步:遷移應用

1、你最喜歡的是哪家的學法?爲什麼?

2、哪家的學法更適合當時社會的需要?

3、如果你是一國之君,一校之長,一班之長,你認爲應該如何治理國家、學校、班級

結束語:

諸子百家的思想如巍巍泰山,是祖先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中華文化繼續發揚光大!

鍛鍊創新思維及語言表達能力。

課後活動

1、蒐集有關諸子百家德哲理名言、成語故事。

2、學習了諸子百家思想,寫一篇小論文,談談自己的看法。

標籤:中華文化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