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生物

生物課堂反思集合15篇

生物3.01W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麼優秀的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生物課堂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物課堂反思集合15篇

生物課堂反思1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新形勢下,我們每位教師都必須思索的現實問題。

教學反思一:夯實基礎,注重學科內的知識聯繫,形成知識網絡

近幾年來大學聯考試題強調以能力立意、加強能力測試,但不是說我們可以忽視和放鬆基本知識的教學,恰恰相反,生物學的基本概念、規律和原理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爲離開了知識的積累,能力是很難形成的。

在基礎知識的複習中教師要注重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學科的主體知識,注重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繫,要引導學生及時歸納總結,構建生物學知識的網絡體系。在複習課中,不少教師喜歡用括號的形式把知識點的有關內容括起來,認爲這就是知識網絡,我認爲那只是概括了一個知識點的內涵,是某個知識點或某方面知識的具體化而已。要把它擴展爲一個知識網,應該是以一個知識點爲中心儘量聯繫與此有關的知識點,並使它們有機地連成一體。例如光合作用是一個知識點,它的內涵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條件、場所、意義和過程、反應式等。把光合作用與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與呼吸作用、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水分代謝及礦質代謝(從光合作用的原料、酶的組成、ATP的組成等方面看)等知識有機地聯繫起來纔是一個知識網。這個網還可以進一步擴展與農業生產中作物增產、社會熱點問題(如溫室效應)等聯繫起來。

教學反思二:注重改革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重在準備,做到有備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學設計要堅持“以學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較強的預見性。

1、能預測學生在學習某一教學內容時,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

2、能設想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這就對教學計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行思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①對象分析。只有全面瞭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自我反思,才能科學地切合實際地確定教學的起點、深度和廣度。②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覽教材,鳥瞰全局;其次,精讀教材,把握重點和難點;再次,泛讀教材,多涉獵。這樣才能對一些內容進行必要的刪減、調換和補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現的排列順序能否直接作爲教學順序。在教學重、難點上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有否差異等。如在制定學期教學進度計劃時,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順序做適當的調整。如“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結合,“減數分裂”再與“遺傳的基本規律”結合,選修本的“光合作用”與必修本的“光合作用”結合等。③教學組織,包括提問設計、組織形式,反饋策略。④總體評價。教學特色、教學效果、教學困惑與改進方案。這種反思能使教學成爲一種自覺的實踐。

教學反思三:課中反思

1.應該多做練習,這樣能迅速把握重點、難點和常考點。

2.每節課都給學生布置一道開放性練習,比如,講到生物的特徵時,就要求學生課後討論:結合本節知識,人作爲生物,具有哪些特徵?提高學生的興趣。

3.每節課講完後可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把相關重點知識背下來。

4.對平時不認真聽講、不做筆記本、不帶課本的同學及時補救。可以讓他們在放學後留下來抄筆記或課本,或者背課本。

5.想盡辦法尋找實物讓學生形象地瞭解知識。比如“做細胞的模型”時,可用月餅盒、硬紙板、玻璃片等等向學生展示實驗用具;講到種子植物時可多帶幾樣種子觀察,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我們學的知識就在身邊運用。

6.多舉例子讓學生更明白。比如講到“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時,課本上是這樣舉例的:如果草原上放養的`牲畜太多,就會嚴重破壞草場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場就很難恢復原樣了。學生對於“太多”“過多”“十分”“非常”之類的程度詞能基本理解,但如果老師在講課時把這個例子改爲:如果適合放牧1000只羊的草場,你放了20xx只將會怎麼樣?這樣學生就加深了理解和記憶。

教學反思四:加強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

連續幾年的大學聯考試題都十分強調考生的實驗能力。有的題目是改正錯誤的實驗步驟、有的是要求設計實驗步驟、有的要求預測實驗結果或分析實驗現象等。這些題目從方案到結果的分析都是開放的,給學生以更大的思維空間,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創新精神,真正是在考能力。它給我們一個導向:教師講實驗,學生背實驗肯定不行;照着教材的實驗設計依樣畫葫蘆做實驗也不行。在實驗教學中我們必須讓學生真正弄懂實驗原理,弄清實驗中每一步設計的科學依據。要讓學生掌握整個中學階段生物學實驗所涉及到的一些科學實驗的基本方法,如對比實驗法、單因子實驗法等。同時應增加一些探索性的、開放性的實驗,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方案、動手操作,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總之,在生物教學中教師經常進行換位思考能求得與學生思維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鳴,使教學過程得到優化,從而能扮演好“教”和“學”的雙重角色,達到教學的預期目的。

生物課堂反思2

高中化學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化學課程學習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離開了科學、正確的化學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無法形成化學核心素養。學生只有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才能在學習過程中自主獲取化學學科知識、形成化學學科觀念、體驗化學實驗探究的過程、運用化學特徵的思維方式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認同和踐行化學學習價值追求。

新課程改革中,如何在教學中貫徹和實施新課標的理念?結合以往經驗,談談我的思考。

一、對本節教學使用的主要方式和方法的分析

本節教學中注意貫徹落實新課標理念,轉變傳統的教師角色,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靈活改變知識的呈現方式,倡導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多元評價,課堂上收到較好的效果。

1、運用探究學習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倡導探究式學習”是化學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探究式教學是指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到發現問題,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以培養學生思考、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活動。引導並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有助於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教學中以體驗探究學習教學模式,讓學生重溫科學家的實驗,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科學史中沿着科學家探索化學世界的道路,體會科學實驗的一般過程,體會科學家發現問題的思維方法。在實驗中怎樣控制實驗條件和檢測實驗結果?怎樣設計對照實驗等。實驗過程中注意指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記錄,在交流和討論中重視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和思考。學生通過開展探究性實驗,爲下面對科學概念的學習和理解奠定了基礎。

2、利用問題解決式開展教學,重視學生對概念獲得的主動構建過程

問題解決式是指在系列問題導引下,在教師主導下的以生生、師生互動討論爲主要教學手段的教學方法。採用問題解決式,通過對所呈遞信息的加工,學生主動獲得概念。如在教學中藉助於多媒體動畫課件,展示相關的`動態過程,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分析爲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

問題解決式能有效地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從而充分地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爲解決問題對資料的閱讀和分析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發展、開放的動態探究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是被動地接受他人的觀點,而是不斷地提取材料中的信息與自己原有知識的整合,主動地獲得有關的知識,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從而形成主動體驗和探究知識的品質。

3、通過案例教學法指導“資料分析”,加強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生產實踐問題的能力

“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繫”也是《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指出,教師應注意結合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開展相關的調查、討論和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社會責任感。

案例教學法是指通過對一個具體實際情境的描述(即案例),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境進行討論的教學方法,通過課本資料呈現的具體事例幫助學生認識生物科學與社會發展的緊密聯繫。學生還通過各自的生活經歷,列舉生活實踐中的事例,如家裏蒸饅頭或做肉包時要搓麪糰,媽媽在麪粉里加進酵母粉的原理是什麼?煮糯米飯釀酒時酵母的作用又是什麼,爲何有時候會失敗?恆溫箱裏做酸牛奶時加蓋的原因是什麼?等等。通過學生列舉的案例,課堂上,教師引導討論,讓學生之間不同的觀點和解決問題的方案在課堂上交鋒,使學生在交流中增進對問題的認識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形成學以致用的思維方式。

4、教學中注意評價方式的改變,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新課程的理念是爲了每位學生的發展,爲他們的終生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因此,評價的目的應是爲了學生的發展和完善。對學生的評價應該具有發展性的眼光,注意評價方式的的多元化。評價不光重視學習的結果,更要重視學習過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重視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評價的方式以正面鼓勵和表揚爲主,注意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如在探究實驗設計中構思獨特的學生及時給予肯定。重視與學生的情感交流,爲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如對於實驗設計不夠嚴謹的學生既讚揚其積極性,又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注意多用情趣化、關愛性導語。

二、注意的問題

1、由於課堂時間的限制和學生水平的差異,學生在探究實驗的設計和開展活動中存在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前對學生有更多的指導,而學生則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較好地完成探究實驗,因此,如何完成實驗的探究活動還有待進一步的探討和完善。

2、要提高課堂實效,課堂上教師要及時注意課堂的信息反饋,教師要根據學生課堂上具體的反映精講少講,甚至不講。設置問題要注意質量,不能流於形式,否則,不僅花費時間多,還會導致學生思維膚淺,獲得知識少,課堂效益差。認真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否則很容易會熱熱鬧鬧流於形式,不能最大限度發揮每一個學生的主動性。學生之間可能礙於面子,造成懶惰的學生更加懶惰,小組學習可能演變爲只是某些甚至是某個同學的學習,評價時就會欠缺客觀和公正,不利於全體學生的發展。

總之,如何貫徹實施新課標的理念,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需要我們今後不斷地實踐和思考。

生物課堂反思3

學生、老師和家長習慣把國中的各學科分爲主科和副科,這無疑是從升學的角度來分的.而國中的生物學,自然被列爲副科當中。既是副科,被重視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在這種情況下,怎樣讓學生願意學生物、學好生物,就成爲我常常思考的問題。在實踐中我感受到,採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組織學生探究性學習等都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我還發現,把生物課教學同學生們的日常生活聯繫在一起,幫助學生們從生活中學習生物,更會取得意外的收穫。

爲此,我在教學活動中,特別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把生物教學與學生們的生活聯繫在一起,努力開創教與學的新局面。

一、走進大自然,讓學生體驗生物學的樂趣

二、把生活知識帶進課堂

三、動手動腦,在生活中探究、運用生物學知識

四、組織開展“生物與生活”小型知識競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總之,通過各種方式,努力把生物教學與學生們的生活聯繫起來,實現了從生物到生活,從生活到社會的跨越。學生們會把在生物課中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提高生活質量,也會用生物學知識參與社會活動,爲創建文明、和諧的社會施展出他們的聰明和智慧,做出他們的貢獻。這既是我所期待的,也是我正在努力的。

生物課堂反思4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逐步實施,人們的目光進一步聚焦教育的主陣地——課堂,課堂教學改革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這是相當可喜的。但是,認真審視新課程改革下的課堂教學,也有一些現象值得我們深思。

1、學習方式提倡“探究式”,還要不要“接受式”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特徵,以“自主”、“合作”、“探究”爲主要特徵的“探究式”學習越來越爲人們所關注,並逐漸成爲佔主流地位的學習方式。這種方式對於改變過去機械的、被動的“注入式”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具有重要意義。但是,“探究式”是萬能的嗎?沒有“探究”就不是教學嗎?

我們知道,學習方式的選擇運用,要受到教學內容、學生水平、個性特點等多種因素的制約。我們認爲:第一,並不是所有的學習內容都適合讓學生通過探究去解決。第二,“探究式”適合智力好、主動性強的學生,而學生的智力發展、知識水平不平衡是客觀現實,如果一味地追求“探究”,就會嚴重脫離一些學生的實際,挫傷他們的積極性。第三,學生個性不同,“探究式”也好,“接受式”也罷,適合學生個體特點的學習方式纔是最有效的。

另外,“探究式”學習有優勢,也有弱點;“接受式”學習有弱點,但也有優勢。機械的“探究”會束縛學生的思維,而有意義的“接受”也能促進學生的發展,關鍵在於教師的運用之妙。如果不顧實際,對於明明是簡單而不需探究的,或者學生沒有能力探究的那些知識,也去搞形式,追求探究的“時髦”,就會事倍功半,得不償失。事實上,“接受學習與探究學習的取中、平衡、按本國傳統來整合”,“搞理論要走一點極端,搞實踐應用必須‘執其兩端而用之’,真理往往在兩個極端的中間。”顧泠沅先生的這段話可以說是對“探究式”與“接受式”關係的最好詮釋。

2、教學注重“過程”,還要不要“結果”

“結果”與“過程”的關係實質上是“知識”與“方法”、“能力”的關係。倡導教學應該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這對糾正過去傳統教學重“結果”、輕“過程”的弊端,無疑具有積極的作用。所以,教學“重在過程”也已成爲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但是,隨之而來,有一種聲音似乎越來越流行,認爲知識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

知識真的不重要了嗎?真變成第二位了嗎?不!從知識與方法、能力的關係來看,知識是基礎。沒有知識,何談方法與能力。如果只讓學生追求形式上的“過程”,而不論“結果”,甚至不論“是非”,到頭來學生獲得的是什麼?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能使教學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有明確的評價標準,這是我們的長處,是我國教育的特色。我們應當做的是改變過去輕“過程”甚至無“過程”的現象,不僅使學生“孤零零地掌握、記憶、再現”知識,而且使學生弄清知識發生過程的“來龍去脈”,促使學生深入地“理解、重構、質疑、批判”知識。“結果”與“過程”並非是對立的關係,而是一種統一的關係。

3、突出學生的“主體”,還要不要教師的“主導”

傳統的課堂教學過分強調了教師的傳承作用,教學以課堂、教師、教材爲中心,學生只是作爲知識的“容器”、“倉庫”。學生的學習沒有主動性可言,也就談不上處於主體地位了。新課程改革強調轉變教師的角色,突出學生這一主體,這是絕對正確的。但有些教師似乎沒有在新課程中找到準確的角色定位,他們由過去的“一切都管”變爲“一切不管”,課堂上教師不講授,完全是學生的活動,還美其名曰“敢於放手”,教師的作用被淡化,漸漸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

其實,教學作爲一個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交互作用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合作進行的。任何一個教學目標的實現既離不開學生,也離不開教師,師生雙方都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兩者缺一不可。在某種程度上,學生的行爲還取決於教師的態度和行爲,因爲,學生正處於認知、情感、價值觀的發展階段,他們的知識水平和社會閱歷都有限,大部分學生對於自主學習還有一個適應過程,他們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教學過程的發展、教學節奏的調控、教學效果的評價都離不開教師的主導。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新課程改革後的課堂教學已不再是教師所能預設的,而是呈現出雙邊共時、動態生成的特性。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教師做什麼、怎樣做,也對其自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廣大教師在豐富的教學活動中創造出新的教育經驗,產生出更多的教育智慧。

生物課堂反思5

應該說,通過這節課的講解,我又一次感受了理化生組的熱情和領導的重視。在評課過程中,各位同仁的點評既熱情洋溢又恰到好處。在這裏一併表示感謝。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優點:

1、讓學生練得很充分而且有學生主動參與非常難得。

2、學生聽課、講解的狀態很自然,有疑義能馬上提出來。

二、不足:

1、仿生可以由學生講解並舉例,聯繫實際。

2、應該讓學生多說說答題時語言組織的技巧,讓學生表述更準確。

聽了這麼多的意見和建議,心裏感到特別溫暖。要不是她們一次次誠懇的幫助,我就不會有一丁點兒的進步,哪敢嘗試課改的講解?發現自己有許多不足:課堂的藝術不高,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方面等還需加強。

生物課堂反思12

這節課後學生們都非常激動,許多同學跟我說:“生物課太有趣了”,聽了學生們真誠的話語,我也很興奮。這使我想起了一句話:“孩子都是在遊戲中學習長大的”,對於中學生來說,何嘗不是如此呢?

教師爲學生搭建一個學習遊戲的平臺,學生們在整個學習活動中,通過小組合作、親自作出計劃,參與調查、收集資料、討論交流,相互學習,汲取並互補了各自的經驗,從被動的“知識容器”變成了主動學習的參與者,學習資源的開拓者,合作的意識、自主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發展。在學習體驗中生成新的問題,在爭論中解決問題,這讓他們感到了學習的快樂。

在教學中我也發現學生的能力差異較大,比如在進行調查時,第一組調查校園內的生物,爲了快速有序地調查,他們在組內又劃分出了三個小組,一個小組調查樹木,一個小組調查花壇中生物,另一個小組調查動物。第四組同學調查了龍沙公園內的生物,在時間的分配上就沒有第一組計劃得周到,但他們也有聰明之處,參觀動物園時,他們爲了得到確切的數據,走訪了園長。

這些也啓示我們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各個方面,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很

的挑戰,教師的知識水平和能力都需要提高。

生物課堂反思6

在實際教學中,課堂教學中遇到的“頑固不化”的學生是令人頭痛的事,他們有的的確態度不好,自我控制力差,有的甚至在課堂上搗亂。剛開始遇到這些學生我也無計可使,無非是訓斥一頓,數落他們的不是,一方面教師火冒三丈,另一方面學生也有牴觸情緒,效果不佳。

有一次,在實驗課上,有位學生在“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實驗,用牙籤在牙縫裏挑起一塊菜在那裏擺弄,我制止了他,可轉眼間又見他在繼續觀那塊菜,我改變了對他的態度,表揚他積極觀察,勇於創新,結果那位學生改變了以住不屑一顧的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直線上升。

反思近幾段時間的生物教學,自己慢慢欣慰起來,因爲自己越來越順手了,同學們的'學習舉越來越濃了,課堂效果越來越好了。

一、改變對學生的態度

王紅星同學上課老是偷懶,學習成績很差,每次考試生物成績一般只有20分左右,並且這位學生基礎差,大有“破罐子破摔”之勢。開始,我對他也是束手無策,找他談心,軟硬兼使了也沒有什麼效果。後來,我發現他比較喜歡體育,就開展“班級體育之星活動”創造條件讓他充分展示自己,並大力表揚他,另外在課堂上,我也提問他一些簡單問題,他回答上來後,我便及時讚賞他有潛力,有進步,從而樹立了該生的自信心,培養了學習的興趣,生物成績直線上升。在教學中我力爭做到以下幾點:

1.尊重學生:尊重學生意味着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1).不體罰學生(2).不侮辱學生(3).不大聲訓斥學生(4).不冷落學生(5)不羞辱學生

2.教師不僅要尊重學生,還要讚賞學生

(1).讚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讚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微小的成績。 (2).讚賞每位學生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的善意。(3).讚賞每位學生教科書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

二、做好觀察、實驗,加強直觀教學,上出生物課堂教學特色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觀察和實驗是生物學基本的研究方法。我在教學中,充分發動學生,克服困難,創造條件,做好每項觀察和實驗教學,通過觀察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客觀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生物課堂上,我合理地選擇掛圖、模型、錄像等直觀手段,展示和再現不同的生物及生命活動的情況,不僅可以直觀、形象地學習生物知識,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增加課堂信息容量。據統計常運用直觀教學的老師,學生的學習熱情極高,課堂教學效果很好,教學成績不錯。

三、練習到位,當堂檢測、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生物課堂教學中安排學生練習的時間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需要靈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剛上課的複習鞏固時,可以穿插在新知識的傳授中,也可以在教學內容完成後,教師及時進行矯正,這對確保生物課堂教學優質、高效率十分必要。

例如:在講解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概念時,例舉嬰兒吮奶,寒冷使人哆嗦,望梅止渴等反射活動請同學們辨別等,其檢測和鞏固效果都非常好。

另外,在生物習題中,我採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聯,一題多變,一題 多問,訓練學生的了散思維能力,聯想能力。

總之,在教學活動中,我採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利用多種教學形式和手段,通過讓學生動手、動腦,形成師生間、學生間的多向交流和互動,促進學生在操作、運算、表達等活動中理解、鞏固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練習到位,當堂檢測鞏固課堂教學效果是實現生物效率的有力保證。

四、提供動手機會、而應將所學知識用於實踐中來,教師要提供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其人人蔘與、人人動手把想法付諸實踐,只有人人投入身心試一試,才能使所學知識更牢固,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用廢舊飲料桶培植蘑菇、栽培花卉,實踐無土栽培等,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學習生物產興趣,又使學生創造萌芽一天天長大,同時,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以上是我在生物課堂教學的幾點反思,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教師指正。

生物課堂反思7

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認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爲實現教學目標,對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教學過程(活動)以及支持這些教學活動的觀念、假設進行的積極、持續、周密、深入的自我調節性思考。教師經過教學反思,擴大自己的專業和理論視野,促成自身專業化發展和個人教學風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斷成長,儘快從經驗的迷宮走向智慧的殿堂。以下我將結合自己從教一年來的教學體會來談談我對教學反思的幾點見解和體會。

一、對教學目標的反思

首先,知識、能力、情意三類教學目標的全面落實。對基礎知識的講解要透徹,分析要細膩,否則直接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不紮實,併爲以後的繼續學習埋下禍根。譬如,教師在講解“生命系統的層次”時,如果對“種羣、羣落、生態系統”等等講解的不透徹,例題訓練不到位,學生在後來的學習中就經常出現定義和概念的判斷錯誤的現象;對學生能力的訓練意識要加強,爲了增加課堂容量,教師往往注重自己一個人總是在滔滔不絕的講,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訓練,導致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下降;還有一個就是要善於創設情景,發揮學生的想象空間。如果僅僅侷限於對生物知識的生硬講解,一方面讓學生感覺到生物離生活很遠,另一方面導致學生對生物產生畏難情緒,導致其學習能力的下降。課堂上要也給學生創設暴露思維過程的情境,使他們大膽地想、充分的問、多方位的交流,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從一個知識的傳播者自覺轉變爲與學生一起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所以教師要科學地、系統地、合理地組織生物教學,正確認識學生的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層次,採用良好地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地觀察,實驗,思維等實踐活動,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一體的課堂教學。

其次,對重點、難點要把握準確。教學重點、難點正確與否,決定着教學過程的意義。若不正確,教學過程就失去了意義;若不明確,教學過程就失去了方向。在生物教學活動開始之前,首先要明確教學活動的方向和結果,即所要達到的質量標準。因此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是教學活動中所採取的教學方式方法的依據,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學目標中一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如果已經非常明確,但具體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往往出現對重點的知識沒有重點的講,或是誤將僅僅是“難點”的知識當成了“重點”講。這種失衡直接導致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的下降。

最後,師生的達標意識要強,達成度要高。對一些知識,教師不要自以爲很容易,或者是滿以爲自己講解的清晰到位,沒有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映,從而一筆帶過,但學生的認知是需要一個過程,並不是馬上就接受。所以我們要隨時獲取學生反饋的信息,調整教學方式和思路,準確流暢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達到共識。

二、對教學技能的反思

其一,講授正確,語言規範簡練。良好的語言功底對一名生物教師非常重要。生物學是有着嚴密邏輯性的科學學科,首先不能講錯,推導流暢,過度自然。其次,語言(普通話)要規範簡練,表達清晰,語氣抑揚頓挫,充滿熱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其二,板書精當,書寫工整。好的板書有助於將教學內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於學生掌握教學內容的體系、重點。所以板書要佈局合理、提綱挈領、層次清楚、端莊大方。作爲一名新教師,我在剛開始上課時缺乏些粉筆字的經驗,沒有考慮到讓全班學生都看清楚,特別是沒有考慮到要合理地使用面板,往往板書小、草、亂,以致影響了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情緒。有的時候爲了強調某個感念或它的某個特徵,往往重複在一些字句下面加點、加圈、加波紋線,“五彩繽紛”,致使版面很不整潔,有損於美育教育。此外,板書難免有錯漏。所以我覺得,我們在寫好板書後要復看一遍,有錯的能及時修改,錯的地方不要用手掌隨便一抹,否則黑板就成了“花臉”。如何又快又好的寫出板書,是我今後需要努力的目標。同時我認爲,作爲一名生物老師也要練就一些作圖的基本功,譬如能熟練地畫出細胞的結構圖,某些生物體的結構簡圖等等。

其三,教具的使用、實驗操作熟練,規範。教師在上課之前應對教具和實驗儀器功能瞭如指掌、使用輕車熟路、操作規範得當,避免在演示實驗時操作不熟練,或是操作錯誤。在學生實驗之前,教師自己一定要熟悉各種實驗的要領、操作規範。

三、對教學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

班級授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能照顧到絕大多數同學的因“班”施教,課後還要因人施教,對學習能力強的同學要提優,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加強課後輔導。記得有人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教師對好學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養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有意無意地將太多的精力和榮譽給予成績好的學生,教學的重心向成績好的學生傾斜,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視爲差生,對他們關注的太少,教師缺乏對他們的鼓勵和幫助,好像他們就是來“陪讀”的,從而使得好的學生昂首闊步,越學越好;有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信心不足,越來越差,直接導致整體成績兩級分化,對後進生也是一種損失,所以教師要特別注意不要讓所謂的差生成爲被“遺忘的角落”。

第二,常言說得好,學無定法,貴在得法。

高中學生的參與意識強,主體作用明顯,有充分的動手、動口、動腦的時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和教材的內容有針對性地指導學法,力求使學生由“學會”到“會學”。教師不僅要重視對教師教法的研究,對改善學生學法的探討也更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

1、指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這是指導學生自學的前提。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向學生提出明確的學習目標,讓每個學生明確學習的任務和要求,以使其有針對性地閱讀、實驗與討論,尋求答案,盡力達標,其自學能力的培養也就此拉開了帷幕。

2、指導學生進行三級預習。三級預習即指學期前預習、周預習和課前預習,其中課前預習最爲重要。

預習中要求學生:

(1)劃出概念和名詞術語,以防模糊或混淆;

(2)記下疑點難點,以便課堂上有針對性的聽課,達到是釋疑的目的;

(3)嘗試記憶教材的基本知識,識記生物簡圖,爲課堂檢測做準備。

3、指導學生課堂閱讀。

4、指導學生觀察實驗。在實驗中,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實驗技能的指導上,以此培養學生的思維、分析和創造能力。

5、對學習效果進行當堂檢測,作爲督促學生自學的手段。

6、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記憶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第三,教學方式形式多樣,恰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科技的發展,爲新時代的教育提供了現代化的教學平臺,爲“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加墨水”的傳統教學模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老師除了採用對學生提問,分組討論,要求學生查資料,寫小論文等等傳統的教學方式之外,還可以適當的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如網絡、投影儀、錄音錄像、製作多媒體課件,特別是製作生物結構和生物現象的演示動畫等視聽設備和手段,它除了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視覺上的衝擊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現客觀事物和各種生物現象,爲學生提供大量而豐富的感性材料,突破傳統教學手段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能將傳統教學手段不能表現的許多現象和過程進行形象而生動的模擬表現,它是傳統教學手段的補充和延伸,兩者協調配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因而廣泛地被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採用。在新形勢下,教師也要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師的科學素養和教學技能,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特別是加強一些常用教學軟件的學習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最後,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向學生滲透生物的常用研究方法和思想。學生如果對生物問題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將對生物知識領會的更加深刻,同時也學到了一些研究生物問題的思維方法,增強了學習能力。

生物課堂反思8

課程改革在我校已深入開展,那麼課改究竟改的是什麼?我深刻學習課改精神,認識到課改是基於我國基礎教育的現狀而進行的,目的是揚長避短。我們的“短”是什麼呢?專家指出,我們基礎教育的主要問題是培養出來的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弱。形成這一原因有諸多因素,但以“灌輸—接受”爲主的教學方式和以“聽講—記憶—練習—知識再現”爲主的教學方式是造成上述結果的主要原因。

聽完馮麗美老師這節課後我充分感受到:

在生物課堂中應這樣去做:

一、注重教材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繫。

二、如何發揮學生主體地位。

三、在實驗課中應用探究性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注意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進行富有個性的活動,從中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多是在課堂進行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改變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成爲我在課改中研究的重點。

1、首先教學轉變觀念,積極探討新的教學方式

我本着教學方式應當服務於學生的學習方式這一教學思想,教學中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通過全組教師參與式的研討,運用課改的理念,對課例進行分析、模仿、借鑑,從中領悟一些新穎的教學方式,啓迪自己的課堂教學。加強集體備課,取得共識。發揮羣體效應,全面挖掘教材,探討教學方法,教師間的合作、交流,使教學方式呈現出個性化、多樣化。課堂教學,大膽嘗試。教改的過程,是在學校領導支持和教師共同參與、同步提高的過程。教師的課堂教學改革,在自己的課堂上嘗試操作合理的教學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分專題進行聽課,課後及時組織評課,傾聽教師的意見,通過聽課、交談等途徑將教師一些好的教學方式進行梳理、小結,並及時反饋,並運用課改的理念,進行評析,教學理念能及時更新,教學方式得以轉變。

2、我在新課改教學當中運用多種教學方式。

1)在學習過程中,利用學生的視覺感知,讓學生去看、去想、去畫。

學生記憶材料是以視覺加工爲主,孩子更喜歡生動直觀、色彩繽紛的知識。課堂教學中,實驗教師首先較爲深刻地領會了教材的編寫意圖,以活動增趣,爲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將學習和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其次,合理地運用多種手段,爲教學服務。第三是鼓勵學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描述自己心目中多彩的生物世界。

2)在學習過程中,調動學生的語言積累,讓他們去說、去讀、去講。

3)在學習過程中,營造開放的空間,讓學生去玩、去動、去演。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課堂教學應順應孩子的天性,從孩子的愛好和興趣出發,設計教學方法。

4)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感受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魅力。

媒體課件的應用,極大地豐富了教學手段。實驗立足於解決教學的實際問題,開發、設計出具有個性化的課件。絢麗的色彩、清晰的畫面、美妙的音樂,將乾巴巴的說教變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變得具體,靜的變成動的,虛幻的變成真實的,既可以爲學生創設真實的情景,又能將學生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活”起來,使課堂也“活”起來。

3、勇於實踐,實現學習方式多樣化

教學應着眼於學生潛能的發揮,促進學生有特色的發展、可持續的發展,使學生富有探究新知,不斷進取的精神,這一切,迫切需要教師勇於實踐,改變學生原有的學習方式。

1)從內容入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具有幾方面的特徵,對國小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習過程有內在的動力支持,學生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我從教學內容入手,在教學中堅持兩個原則,即學生能自己說出來的,教師不引,學生能自己學會的,教師不教。課堂教學中,教師將方法交給學生,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學,學生談出自己的觀點後,教師再進行點撥。我從知識傳授者轉變爲課堂教學的引導着和組織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充滿成就感,有了自信心,這一切,又激發他們投入到新的學習活動中。

2)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和習慣。

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學生自主探索,主動獲取,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爲了完成共同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如何在課堂上落實呢?我加大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探討,使生生合作進行討論交流較普遍地在教學活動中應用。老師參與其中,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況給予必要的提示與點撥。這樣,使學生相互瞭解彼此的見解,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同時對其他同學的發言做出思考,教學過程即是學習的過程,同時又是學生交往的過程,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較好的培養。

不僅如此,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合作也得到充分運用,尤其在數學課上,老師常常運用師生合作的方式進行歸納,形成概念,得出結論。

生物課堂反思9

一、國中生物的教育對象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他的目的並不是要培養生物學家培養生物人材,國中生物教學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環境的情操,提高他們對生物科學的興趣,爲一部分今後要從事生物事業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礎。也就是說,國中生物教學的目的是全面、基礎、科學素養教育,從這一觀點出發,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從我接觸學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就是一直以培養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爲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個課堂設計、每一個活動安排都是以學生爲中心,並且以培養學生基本素質爲中心思想。在課堂教學的準備中,我會多注意選擇與書本知識相關的課外知識,例如在講生態環境時做關於生物圈二號計劃,絕毒品時會讓學生觀看中國拒絕毒品的宣傳片等。總之,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培養他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是教學理念的中心。

二、教材是必須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對於老師來說只是一個承載知識的工具,而不能作爲教學的依賴。我認爲,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處去看才能覺得清澈見底,也就是說,要站在一個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作爲一名教師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僅是研究所教年級的教材,還要把整個中學階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個國中階段,生物課程都需要學生掌握些什麼知識,知識體系是怎樣安排的,學生在每一個學習階段需要學習哪些知識,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養和提高等等。在我的教學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個一個專題,然後再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合理安排教學進度。並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很多的活動,例如一些課堂小遊戲、調查、競賽等等,讓學生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

三、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貫穿探究式活動。生物科學是一個日新月異的科學,我在課堂中會一直給學生強調一個觀念,老師在課堂中講述的甚至與書本中所寫的知識都不一定是正確的,相反,對於生物學科來說,有可能目前我們所學習到的一些理論會在今後的科學探究中發現是錯誤的。在教學中,學生所學習的知識都是前人通過科學探究發現的,因此,我認爲教學並不是把知識死板的教給學生。相反,我的課堂設計大多都是將學生置身於當時科學家們所處的環境,讓他們通過體會科學家們的探究過程,引導他們找到隱藏在各種生物現象下的本質規律。同時也鼓勵學生對老師、對書本提出質疑,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去證實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對於學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作爲老師要給予肯定,保持孩子的一顆創造心是最可貴的。並且作爲老師,要給學生提供一個適合創造的平臺,例如,我可以通過演講比賽、寫保護動物的倡議書、辦手抄報、知識競賽等方式,鼓勵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肯定他們在這些活動中的一些創新,我相信,在這樣一個輕鬆、愉快又充滿鼓勵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學生,無論在知識、能力、創新各方面都將會全面發展。

四、在教學中融入一點生活味,把“死知識”變爲“興趣生活”實際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產生力量而成爲真正的'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也說過:“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或用眼睛看科學。”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好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既有經驗及社會實踐爲基礎展開,創設一種學生能夠獨立探究的情境,讓學生在“動手做”和“動腦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動中體驗、感悟,乃至發現和解決問題。例如,在講到“光對鼠婦的影響”時,學生提出疑問,爲什麼平常在有陽光或是大白天時見不到鼠婦由此提出問題:光對鼠婦有影響。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自己動手抓鼠婦,設計對照實驗:除了光照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經過反覆實驗,查閱資料,驗證了鼠婦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中。這樣的教學既抓到了學生的好奇心理,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綴入一點文學味,讓“課本劇”化爲“教育詩”優秀的文學作品無不閃耀着作者的思想和人格的光輝,而且蘊涵一定的科學道理。如在講到“動物的發育”時可引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若根據所學的生物知識,可將其改爲“春蠶化蛹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此外還可引用成語、諺語來說明生物學道理。同時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學生潛在的情感,調動學生探求知識的心理需求,能使他們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識。

生物課堂反思10

課程改革在我校已深入開展,那麼課改究竟改的是什麼?我深刻學習課改精神,認識到課改是基於我國基礎教育的現狀而進行的,目的是揚長避短。我們的“短”是什麼呢?

專家指出,我們基礎教育的主要問題是培養出來的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弱。形成這一原因有諸多因素,但以“灌輸—接受”爲主的教學方式和以“聽講—記憶—練習—知識再現”爲主的教學方式是造成上述結果的主要原因。聽完xx老師這節課後我充分感受到:

在生物課堂中應這樣去做:

1、注重教材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繫。

2、如何發揮學生主體地位。

3、在實驗課中應用探究性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注意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進行富有個性的活動,從中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多是在課堂進行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改變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成爲我在課改中研究的重點。

1、首先教學轉變觀念,積極探討新的教學方式。

我本着教學方式應當服務於學生的學習方式這一教學思想,教學中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通過全組教師參與式的研討,運用課改的理念,對課例進行分析、模仿、借鑑,從中領悟一些新穎的教學方式,啓迪自己的課堂教學。加強集體備課,取得共識。發揮羣體效應,全面挖掘教材,探討教學方法,教師間的合作、交流,使教學方式呈現出個性化、多樣化。課堂教學,大膽嘗試。教改的過程,是在學校領導支持和教師共同參與、同步提高的過程。教師的課堂教學改革,在自己的課堂上嘗試操作合理的教學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分專題進行聽課,課後及時組織評課,傾聽教師的意見,通過聽課、交談等途徑將教師一些好的`教學方式進行梳理、小結,並及時反饋,並運用課改的理念,進行評析,教學理念能及時更新,教學方式得以轉變。

2、我在新課改教學當中運用多種教學方式。。

(1)在學習過程中,利用學生的視覺感知,讓學生去看、去想、去畫。

學生記憶材料是以視覺加工爲主,孩子更喜歡生動直觀、色彩繽紛的知識。課堂教學中,實驗教師首先較爲深刻地領會了教材的編寫意圖,以活動增趣,爲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將學習和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其次,合理地運用多種手段,爲教學服務。第三是鼓勵學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描述自己心目中多彩的生物世界。

(2)在學習過程中,調動學生的語言積累,讓他們去說、去讀、去講。

(3)在學習過程中,營造開放的空間,讓學生去玩、去動、去演。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課堂教學應順應孩子的天性,從孩子的愛好和興趣出發,設計教學方法。

(4)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感受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魅力。

多媒體課件的應用,極大地豐富了教學手段。實驗立足於解決教學的實際問題,開發、設計出具有個性化的課件。絢麗的色彩、清晰的畫面、美妙的音樂,將乾巴巴的說教變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變得具體,靜的變成動的,虛幻的變成真實的,既可以爲學生創設真實的情景,又能將學生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活”起來,使課堂也“活”起來。

3、勇於實踐,實現學習方式多樣化。

課堂教學應着眼於學生潛能的發揮,促進學生有特色的發展、可持續的發展,使學生富有探究新知,不斷進取的精神,這一切,迫切需要教師勇於實踐,改變學生原有的學習方式。

從內容入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具有幾方面的特徵,對國小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習過程有內在的動力支持,學生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我從教學內容入手,在教學中堅持兩個原則,即學生能自己說出來的,教師不引,學生能自己學會的,教師不教。課堂教學中,教師將方法交給學生,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學,學生談出自己的觀點後,教師再進行點撥。我從知識傳授者轉變爲課堂教學的引導着和組織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充滿成就感,有了自信心,這一切,又激發他們投入到新的學習活動中。

生物課堂反思11

本課是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自讀說明文。我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特點,設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1.瞭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2.學習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3.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從實際上課情況來看,我覺得《生物入侵者》這一課合理之處有:

一、新課標多處提到“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本課正是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的好課文。新課標也強調學習生活中 “合作、探究”,本課正可以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在本課教學中,我嘗試使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在“體驗反思”環節中設置了以下三個思考題:1.你還知道哪些“生物入侵者”?2.我們該怎麼做?3、人與自然如何相處?就此擬寫一則宣傳標語。合作學習的方式是班上同學組成4人一學習小組,相互協作,合理分工,共同完成這項學習任務。這種學習方式既可以使我們獲得豐富的學習材料,又可以吸取他人良好的學習方法。通過這一環節,也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合理運用教學媒體,整合教學。本課的說明對象是生物入侵者,在導入新課之後,我安排了一個環節,取名爲“你認識我嗎”?其中展示了文中提到的生物,請同學們認出來,這既

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調動了課堂氣氛,在此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效果不錯。

三、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由於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多次接觸說明文,對說明文的特質有了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學中我不是告訴學生們,這節課我要教給你們什麼,而是讓學生自己思索,這篇課文我可以學到什麼。事實證明,大部分學生已經理解了說明文學習的精髓,即說明內容、方法和順序。

當然,教學是遺憾的藝術,在感覺有些值得肯定的同時,也有不少遺憾 :

一、 由於時間關係,課堂上容量很大,但無形中也產生了腳步匆匆地感覺,像體驗反思部分,假如時間允許,同學們的討論可以更充分些,對課文的理解會更深入些。

二、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很差。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回答問題或表達看法時,出現無法用準確的語言進行描繪的現象,究其原因,一是對生物入侵者缺乏瞭解,二是學生語言比較蒼白。這也是今後教學應該努力的方向。

三、教學設計與學生的表現和理想相距仍有一段距離,自己期待的`高潮和精彩往往難以出現,這說明教師自身應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教育機智。

總之,聯繫《生物入侵者》這篇課文的教學,學生面對這篇課文只是一個文本,其意義是多樣的,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

千個哈姆雷特”。教師的責職並不在於對教材、教參或某種觀點的詮釋,關鍵在於引導學生從繼承性學習轉向到創新性學習,引導學生從自己的情感體驗出發去實現與文本的視角融合,獲得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從而激發創新慾望。我真心地希望經過探究和剖析,發現不足,並在日後的教學中使自己更上一層樓。

生物課堂反思12

國中生物科學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它的目的並要培養生物學家、培養生物人材,國中生物教學的目的是所有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培養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環境的情操,對生物科學的興趣,爲一今後要從事生物事業的人打下最的基礎.從我接觸學生的那一刻開始,我一直以培養對生物學科的興趣爲主要目的的.我的每課堂設計、每活動

安排以學生爲中心,並且以培養學生素質爲中心的.

老師,教材是要的,教材老師來說只是承載知識的工具,而教學的依賴.一名教師,要所教年級的教材,還整個中學階段的`教材.要知道在整個國中階段,生物課程都需要學生些知識,知識體系是怎樣安排的,學生在每學習階段需要學習哪些知識,那些能力需要培養和等等.在我的教學中,通常我把教材中的知識的安排糅合成專題,然後再學生的學情安排教學進度.並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的活動,例如課堂小遊戲、調查、競賽等等,讓學生在鬆的學習中知識.

生物學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生命和生命活動規律的學科,很強的實踐性和嚴謹的科學性.生物學以技術應用、知識創新快的特點,的應用性和的創新性.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的,每一位生物老師應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的基礎知識、科學求實的、靈活多變的思維和強烈的創新意識.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應牢牢把握"求實、求活、求新"的教學三原則,新的教學成 果.

在教學中,要搞清生物要領的過程,講清生物概念的定義、含義及特性等,有時需要舉例、作圖等手段讓學生對抽象生物要領的理解.對生物規律的講解中,要注意學生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歸納等思維活動得出結論,要講清生物規律的適用條件和範圍及生物規律中各生物量之間的關係,必要時對其的概念規律要區別,消除學生對生物概念規律的模糊感.在習題講析中,要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的學習習慣.

生物課堂反思13

我的第一節生物實驗課總的來說還是比較順利的,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差錯。

上課前十分鐘我大概的講授了一下是按所要進行的內容,實驗儀器的使用以及需要強調的一些重點內容和注意的地方,然後就是學生們的自主實驗進行時間,當然最後實驗結束要有教師對本次實驗的總結。

我認爲對於課前實驗內容的講授一定要簡潔明瞭,最好是把大概的實驗步驟寫在黑板上或者以PPT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們的`實驗能夠按部就班的順利進行。在學生們自主實驗期間教師不能閒着的在實驗室內進行監督指導,防止學生破壞實驗儀器,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實驗的正確進行。我在觀看學生們自己做實驗的時候發現了許多問題,一些學習認真細心的學生基本能將實驗順利完成並得到比較滿意的實驗結果,而對於一些學習馬虎,做事浮躁的學生往往出現較多問題,在進行詢問的時候他們往往是認爲自己的實驗步驟沒有問題而得不到正確的實驗結構,當我讓他們重新做一遍我在一旁觀察的時候他們卻狀況百出:實驗儀器的用法不規範,實驗材料的取捨不正確,實驗步驟不是缺一步就是顛倒順序……對於這樣的現象教師應有一定的批評與懲罰措施,否則下次實驗同樣的學生同樣的問題依然會出現。最後的環節是總結,這一步是非常必要的,因爲對於學生們實驗過程所出現的問題不及時解決就會延續到下一次實驗,不規範的操作也會影響學生理論知識的準確學習。

以上是我在上完一節實驗課後的所有課堂總結反思,希望我的實驗課教學在以後的教學中能夠有所提升。

生物課堂反思14

評講試卷失敗的案例

講評試卷的答案時,原本爲了節省時間,把正確的答案先讓學生對照了一遍並改正了過來,然後我問學生:哪一題不懂?請針對你不懂的題目說出題號來。於是一個學生就說第5題不懂。我便認真地講解了一遍,又接着問:還有哪一道題不懂?需要我講解的請舉手。結果又有一位學生站了起來說:第8題、第12題、第15題、18題都不懂,我都做錯了。我又將這些題目講解了一遍,然後再問:還有哪些題目需要我講解的?於是,又有一些同學提出了問題。如此這般,一堂課下來,我發現我中途的問來問去,耽誤了很多時間,實質是說了很多費話,看起來學生在主動地找錯誤,主動地詢問老師,尋求正確答案,但卻效率不高,真是欲速則不達。倒不如直接從頭到尾把試卷講評一遍,只要根據題目的難易,顧及重點,講透難點就沒有問題了。

教學活動中成功案例的反思

1 課堂導入成功案例分析

在教學《先天性行爲和學習行爲》一節時,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首先播放視頻:一隻剛出生的小狗依偎在狗媽媽的懷裏吃奶,隨着小狗的長大,慢慢地經過主人的訓練學會了到指定的地點進行大小便,還學會了一些簡單的算術計算。學生極爲投入地觀看視頻,被小狗可愛的表情逗得大笑不止。一分多鐘的視頻一放完,我抓住時機及時提問:爲什麼小狗一出生就會吃奶?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行爲呢?爲什麼小狗要經過訓練才能學會到指定的地點進行大小便呢?聰明的小狗經過訓練學會做算術是一種什麼樣的行爲呢?一連幾個問題馬上引起了學生的.思考,並試圖猜測答案。接着我便引入到我們將要學習的新內容。這種通過有趣而又與我們所需要的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短片導入新課的方法,在多媒體教學中使用得較爲常見,這樣導入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意中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有所瞭解,增強了感性認識,激發了求知的慾望,另一方面又省去了教師課前組織教學的時間,讓精彩的視頻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謂一舉兩得,確實提高了教學效率。經過反思,我認識到,作爲教師,在選擇視頻內容上要注意兩個原則:其一,趣味性原則,視頻內容要適合學生胃口,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其二,相關性原則,所選取的視頻要能呈現出與將要學習的內容相關連,能夠激發學生思考。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新課導入的效率。又如我在教學《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一節中,一走進教室,見到學生的紀律還可以,就隨便問了一句:同學們,你們見過別人家養的寵物狗嗎?(學生答:見過,我還很喜歡呢。)另一學生還補充說:我們家也有一隻。我又問:你們有誰不吃肉的嗎?有學生就說:那不成了和尚了嗎?接着學生的興趣被激發起來了,一個一個不停爭着發言。我見氣氛被調動起來就轉入正題:看來你們在生活中與動物接觸的機會還真多,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動物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於是開始進入第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活動。這種問題情景導入法,能夠儘快切入主題,設置學生熟悉的話題進入課堂,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產生興趣,被老師牽引着進入學習內容,融入課堂情景中,用時短,效率高。同樣的道理,在學習《植物的蒸騰作用》時,由一句俗語引入: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同學們想知道這裏麪包含有什麼生物學原理嗎?由此展開新課的教學;在學習《血液的組成及功能》時,在課前出示了一張血常規化驗單,並提出問題:同學們知道這張血常規化驗單上各數據分別代表什麼?各有什麼功能?怎樣判斷這些數據是否正常?這樣的導入法,都是從學生身邊的現象、事實入手,通過設置疑問,創造了學生思維上的矛盾衝突,給學生留有思維上的“空白”,從而激起學生通過學習來填補“空白”的慾望,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實現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 講授新課中成功案例分析

我在教學七年級《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一節時,我便利用從人教版下載的課件根據自己的教學設想和流程,對課件進行了修改,添加了一些染色體和基因方面的圖片,補充了“小羊多莉的身世”的視頻,同進將課件中的字體加大加粗,更爲美觀大方,教學中還輔以幾根木棍做成的染色體和實驗室提供的DNA模型加以演示,使得學生更容易理解細胞核中遺傳物質的結構特點,在一節課中很愉快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帶着成功的喜悅,讓我想到幾點:在多媒體教學已經普及的今天,利用課件上課已成常態,課件的好壞對教學的有效性有顯著的影響,但課件不應該成爲我們的唯一教學手段。新課教學是一堂課的主要環節,也是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的主途徑,應該保證新授課有30分鐘的時間,而且應該讓學生全力參與,不管用什麼教學方法和手段,都應該時刻想着如何讓學生主動地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生物課堂反思15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生物教學工作,從考試情況來看,成績不算理想。認真回顧這半年的教學工作,做如下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國中學習處處有困難,在多次面對失敗之後心中的天平失衡,學習的熱情、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在學心上就不見進步。基於此,在教學中我試着運用了失敗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這一問題。學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很好的培養、提高。只要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心理訓練,養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煩、不怕失敗、敢於挑戰,定能使學生學有所成。

我長期細心觀察了學習吃力、成績始終不能有較大進步的學生,我發現他們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習是一個努力、嘗試、多次失敗的過程。優越感使他們養成怕麻煩——急於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敗,不敢面對失敗的心理。

總之,整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針對情況,我準備採取如下措施:

第一、加強課堂管理,提高課堂效率。要改革自己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願意學,樂意學,積極主動地學。在每節課上,每次作業都要培養學生的審題意識與能力。在夯實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綜合能力以及工整的書寫。培養學生仔細審題的能力,防止馬虎出錯。

第二、轉變學生學習態度。針對一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我要拉近與他們的關係,走進他們的心理,找出根源,轉變學生對學習的錯誤認識,消除學習中的消極情緒。給予他們學習方法的指導。

第三、努力提高自己。平時多看一些有關教學方面的資料,特別是與自己所教年級有關的。多聽課,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

第四、虛心向其他老師請教,進一步提高教學成績,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實現優生成績的提高。

第五、加強課堂教學的靈活性,用書要源於教材又不拘於教材;要服務於學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尋求規律的教學。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知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探究規律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

第六、認真備課,精選試題保證學生學足,學精。

第七、誠實守信,嚴傳身教,教書育人。

標籤:課堂 反思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