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生物

生物課堂反思(精選22篇)

生物8.59K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那麼優秀的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生物課堂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生物課堂反思(精選22篇)

生物課堂反思 篇1

我的第一節生物實驗課總的來說還是比較順利的,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差錯。

上課前十分鐘我大概的講授了一下是按所要進行的內容,實驗儀器的使用以及需要強調的一些重點內容和注意的地方,然後就是學生們的自主實驗進行時間,當然最後實驗結束要有教師對本次實驗的總結。

我認爲對於課前實驗內容的講授一定要簡潔明瞭,最好是把大概的實驗步驟寫在黑板上或者以PPT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們的實驗能夠按部就班的順利進行。在學生們自主實驗期間教師不能閒着的在實驗室內進行監督指導,防止學生破壞實驗儀器,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實驗的正確進行。我在觀看學生們自己做實驗的時候發現了許多問題,一些學習認真細心的學生基本能將實驗順利完成並得到比較滿意的實驗結果,而對於一些學習馬虎,做事浮躁的學生往往出現較多問題,在進行詢問的時候他們往往是認爲自己的實驗步驟沒有問題而得不到正確的實驗結構,當我讓他們重新做一遍我在一旁觀察的時候他們卻狀況百出:實驗儀器的用法不規範,實驗材料的取捨不正確,實驗步驟不是缺一步就是顛倒順序……對於這樣的現象教師應有一定的批評與懲罰措施,否則下次實驗同樣的學生同樣的`問題依然會出現。最後的環節是總結,這一步是非常必要的,因爲對於學生們實驗過程所出現的問題不及時解決就會延續到下一次實驗,不規範的操作也會影響學生理論知識的準確學習。

以上是我在上完一節實驗課後的所有課堂總結反思,希望我的實驗課教學在以後的教學中能夠有所提升。

生物課堂反思 篇2

近年來,隨着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爲一種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正在被廣泛的運用於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較早的將CAI教學應用到藥學分子生物學的教學中,有利於抽象知識的具體化、形象化。

一、新的教學模式下,進一步加強備課環節

由於課件對教學內容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個別教師往往忽視了備課的要求,備課不認真,內容編排混亂,內容不熟悉,對於講什麼、如何講,無法做到心中有數。講課時,只能是機械的跟着課件內容走,內容空洞無味,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我們認爲不管是傳統的教學模式,還是現代教學模式,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由於CAI是提前製作的電子文稿,機動性差,不宜隨課堂和學生的情況而任意變更,這就需要我們精心準備教學,精心準備所講內容,包括重點、難點、思考題、課堂的引言、過渡、於學生的互動內容,備課時都要認真準備,精心安排,做到心中有數,運用自如。只有充分準備課堂內容,才能輕鬆駕馭課堂教學,更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抽象與具體相結合

在教學中輔助教學手段使用得當,常常可以吧原來抽象難懂的知識變成具象化、形象化、從而化難爲易,便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目前,在我校的“藥學生物學”教學中,主要的教學手段是CAI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收集到的動畫、文本、圖片等組合製作成課件,變原來的靜態爲動態、抽象爲具體、瞬間過程爲定格分析,全方位、多視角的進行演示,使教學內容更加具體、直觀、形象。比如在學習基因調控中乳糖操縱子時,我們特別選用了乳糖操縱子的動畫模型,通過演示基因調控時各類蛋白的相互作用,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使原本抽象的概念變得形象具體,使同學們更好地瞭解到基因正負調控的原理,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助於提高教學效果。

三、結合教學實際,製作高質量的課件

好的課件對提高教學質量的意義已毫無疑問。但在保證教學效果的前提下,在具體制作課件時,主要應着重注意以下兩方面。

1、文字精煉,畫面簡潔

由於藥學分子生物學多而雜,知識抽象難懂,有的教師爲了做到全面,往往會使CAI課件的內容多而繁複,缺少重點,缺少創新,給人一種照搬照抄的感覺。同時由於課件的內容過多,而版面容量有限,造成字體密集,影響文字的清晰度,影響學生的視覺效果,導致學生做筆記困難,難以跟上老師的進度,更難以消化知識重點。所以,輸入量要適當,畫面要簡潔,重點要突出,層次要分明。

2、色彩、圖片運用要適度

多媒體教學最大的優勢在於內容豐富、多種媒體交互、圖文並茂、生動直觀。例如,在講蛋白質運轉時,涉及到線粒體的結構、外膜、內膜、高爾基體的結構、細胞膜等各種成分,教師可邊講解、邊操控,逐步體現各種器官的相對位置,相互關係,學生既感興趣又印象深刻。這些圖片、動畫運用合理,技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又有利於對問題的理解,確實能起到教學的輔導作用。不過,色彩、圖片使用不當或過度,則會適得其反。如果文字色彩過多,圖片過於閃爍,動畫過於花哨,就會給人眼花繚亂的感覺。而學生由於忙着看新鮮的動畫,而往往就會忽略了內容要表述的本質,分散了學習的注意力,結果造成喧賓奪主,淹沒了重點。因此,儘管多媒體教學有其形象生動的特點,但不能完全取代教師的主導地位,我們應根據課程的重點,合理使用CAI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四、在引入現代教育技術的情況下,教師的講解仍是教學中的主導力量

現代教育認爲,教師是情境的創設者、問題的設置者、學習的引導者、活動的組織者,CAI技術再先進,他也只是掌握在人手中的工具,只是我們教學活動的補充,處於支配地位的仍是教師,切記過分依賴多媒體技術而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目前隨着CAI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教師在教學中的“講”似乎有所退化,其原因是:課程本身的特點。由於藥學分子生物學是近代發展起來的一門描述性的課程,教師自由發揮的空間小,如核酸分子的結構是固定的,很難給教師發揮創造的空間,容易出現照本宣科的現象;由於課件內容形象生動,較適合學生的注意力往往都被吸引到課件上,有時會不由自主的跟着課件的節奏一路走下去,結果使講課變成了朗讀課件內容。這種照“本”宣科的講課,使教師失去了自己,只起了錄音機的作用,與學生看教材沒有多少區別。因此,課堂教學還是要強調“講”,因爲“講”包含着一個再創造的過程,通過老師的講解,可以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直觀化,繁雜的問題簡單化,把難以理解的文字變得通俗易懂。

五、合理運用CAI教學,注重師生互動環節

在傳統的.黑板、粉筆教學模式中,由於內容、色彩、形式的單調,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因素少,學生往往會把注意力放在教師身上,傾聽教師的講解,貫徹教師的表情、動作,介以領會教學內容。教師也會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來傳達教學意圖。而在應用CAI教學的同時,雖然內容上做到了形象生動,然而師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課件的播放,從而使師生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少,教師往往會忽視學生對內容的掌握程度,學生也忽略了教師講解的內容,是師生之間距離變得越發遙遠,師生的瞭解也越來越少。因此,教師不要只盯着屏幕和機器,要面對學生,落落大方,儀態自然,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在教學過程中,時刻注意與學生的互動環節,比如向學生提問,利用板書進行知識總結,增強師生課堂交流,瞭解學生的掌握程度,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使學生跟着教師的節奏走,以便教師真正成爲學習的引導者。

總之,藥學分子生物學是一門前沿的、應用廣泛的新興學科,教師應積極採用先進的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多媒體教學具有許多優勢,是先進的輔助手段,但多媒體教學並不意味着計算機取代教師。我們應該根據課程特點,結合課堂實際,取其長,避其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求獲得好的教學效果。

生物課堂反思 篇3

生物課,對於七年級的同學來說是比較陌生的一門課程,但從同學們的觀念上來講已經把他定性爲副課。針對這兩個情況,爲了讓同學們能認真學習生物知識,上好課,我一開始就做了相應的努力。

作爲生物老師,我首先認真學習了教學大綱,刻苦鑽研了課本教材,做到對教學心中有數。對於學生來講,既陌生又枯燥的東西,學起來肯定沒有興趣,也就學不好知識。所以我備課時充分考慮到這些情況。上課前我總要花大量的時間來做好準備。如在網上搜索相關資料和圖片、去田野採集生物標本,或者親手拍攝或錄製一些動植物素材,精心製作,編輯到教案中去,創設了形象直觀的`課堂教學環境,每次實驗都要在課前親自做一做,使課堂氣氛活躍,生動有趣,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覺到自己身邊的許多生命現象就是自己正在學習的生物科學,從而增添了學生學習信心和探索神奇奧妙的生物世界的求知慾。

要提高教學效果,還有很多不足。首先我自己的業務水平非常需要提高,除了向有經驗的老師取經,平時要努力學習。同時要進一步分析教材,分散知識難點,讓不常發言的同學也踊躍參與。對於每節課的重點知識要及時鞏固,讓每個學生都真正理解和掌握。還要做到及時獲取授課的反饋信息,對於部分後進同學要常交流和給予鼓勵、關愛,真正做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生物課堂反思 篇4

教書十多年以後,愈發覺得“講——教——授”三者有區別。尤其學校在推行使用師生共用講學稿以後,這樣的感覺就更加強烈了。還聽過這樣一句話:“糊塗講,明白學”比“明白講,糊塗學”要有效的多,更是給了我這個語言表達能力還不錯的老師一個新的思考:就算你妙語連珠,充其量就是老師的個人表演秀而也,關鍵的學習效果並不僅僅建立在教師的“講”之上。剛剛又看到了這樣一句話:學到了知識是謂“教”,學會了思考方爲“授”。

“講”對於任何一個教師來說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初登講臺的新老師,總是擔心自己沒有講完課,沒有完成教學目標,很想抓住重難點卻偏偏暴露了老師對重難點掌握不到位的硬傷。對很多孩子來說,老師似乎什麼都講到了,但結果自己卻不見得可以很好掌握——單向發送的大量信息對絕大部分學生真的是個負擔。這樣的一節課,基本就屬於老師的滿堂灌,“講者”顧得了講,自然顧及不了其他更多的東西,例如學生的學習狀態的調動等等,這種做法其實也屬於自欺欺人地完成講課任務的表現。

其實,尊重和遵循教材的編寫流程,教師圍繞教學目標,盡力的展示自己的口才,自然流暢,水到渠成,肯定是每一個教師教學成長路上必經的.一個過程,我也不例外。由此帶給自己的直接顯見的後果就是嗓子越來越不好使,乃至發展成我們的職業病——慢性咽炎。

隨着教學經驗和教訓的積累,還有新課標的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自己能講的基礎上,我們要朝精講的方向努力。不講廢話、不講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還可以放手讓學生彼此之間“兵教兵”,當老師的學會傾聽,逐漸學會照顧學生的信息接收能力和效果。“教與學”這兩條腿終於可以一起走路了,但二者的關係其實還沒有協調好,該怎樣走、方向在哪裏,可以說“結構與功能”還未能真正相適應,有點象剛學會走路的小孩子,走得搖搖晃晃不說,還特別容易摔跤。

學校在實施以講學稿爲載體的教學改革試驗以來,把許多的教師教學語言轉化成了文字以紙質形式印發到學生手上,提前讓學生介入學習。學生的學習困難可以顯性地在講學稿上暴露出來。也使得老師可以通過二次備課掌握學生的已知與未知,對於學生自主學習已經掌握了的知識敢於放手,對真正存在困難的部分重挖、深挖,真正的爲學生的學習服務,拋棄一切的花拳秀腿。

因此說,以講學稿爲依託,尊重學生的學習困難、遵循學生知識獲得的規律,“講、教、授”都是爲了學生的學習而服務的,找到“三合一”的突破點,一定可以用好寶貴的45分鐘,創造高效和實效的課堂。

想想自己,估計勉強可以達到“教”的層次,革命尚未成功,我仍需努力。

生物課堂反思 篇5

國中生物科學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它的目的並要培養生物學家、培養生物人材,國中生物教學的目的是所有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培養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環境的情操,對生物科學的興趣,爲一今後要從事生物事業的人打下最的基礎。從我接觸學生的那一刻開始,我一直以培養對生物學科的興趣爲主要目的的。我的`每課堂設計、每活動安排以學生爲中心,並且以培養學生素質爲中心的。

老師,教材是要的,教材老師來說只是承載知識的工具,而教學的依賴。一名教師,要所教年級的教材,還整個中學階段的教材。要知道在整個國中階段,生物課程都需要學生些知識,知識體系是怎樣安排的,學生在每學習階段需要學習哪些知識,那些能力需要培養和等等。在我的教學中,通常我把教材中的知識的安排糅合成專題,然後再學生的學情安排教學進度。並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的活動,例如課堂小遊戲、調查、競賽等等,讓學生在鬆的學習中知識。

生物學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生命和生命活動規律的學科,很強的實踐性和嚴謹的科學性。生物學以技術應用、知識創新快的特點,的應用性和的創新性。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的,每一位生物老師應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的基礎知識、科學求實的、靈活多變的思維和強烈的創新意識。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應牢牢把握"求實、求活、求新"的教學三原則,新的教學成 果。

在教學中,要搞清生物要領的過程,講清生物概念的定義、含義及特性等,有時需要舉例、作圖等手段讓學生對抽象生物要領的理解。對生物規律的講解中,要注意學生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歸納等思維活動得出結論,要講清生物規律的適用條件和範圍及生物規律中各生物量之間的關係,必要時對其的概念規律要區別,消除學生對生物概念規律的模糊感。在習題講析中,要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的學習習慣。

生物課堂反思 篇6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生物教學工作,從考試情況來看,成績不算理想。認真回顧這半年的教學工作,做如下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國中學習處處有困難,在多次面對失敗之後心中的天平失衡,學習的熱情、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在學心上就不見進步。基於此,在教學中我試着運用了失敗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這一問題。學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很好的培養、提高。只要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心理訓練,養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煩、不怕失敗、敢於挑戰,定能使學生學有所成。

我長期細心觀察了學習吃力、成績始終不能有較大進步的學生,我發現他們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習是一個努力、嘗試、多次失敗的'過程。優越感使他們養成怕麻煩--急於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敗,不敢面對失敗的心理。

總之,整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針對情況,我準備採取如下措施:

第一、加強課堂管理,提高課堂效率。要改革自己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願意學,樂意學,積極主動地學。在每節課上,每次作業都要培養學生的審題意識與能力。在夯實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綜合能力以及工整的書寫。培養學生仔細審題的能力,防止馬虎出錯。

第二、轉變學生學習態度。針對一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我要拉近與他們的關係,走進他們的心理,找出根源,轉變學生對學習的錯誤認識,消除學習中的消極情緒。給予他們學習方法的指導。

第三、努力提高自己。平時多看一些有關教學方面的資料,特別是與自己所教年級有關的。多聽課,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

第四、虛心向其他老師請教,進一步提高教學成績,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實現優生成績的提高。

第五、加強課堂教學的靈活性,用書要源於教材又不拘於教材;要服務於學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尋求規律的教學。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知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探究規律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

第六、認真備課,精選試題保證學生學足,學精。

第七、誠實守信,嚴傳身教,教書育人。

生物課堂反思 篇7

傳統的教學中主要以教師的講解爲主,隨着教學的改革不斷深入,爲適應時代要求,教師應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在課堂中要扮演好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就必須設計好每一堂課,而課堂中學生的活動形式就顯得尤爲重要,經過研究和考證,我認爲在課堂中採用以下活動效果較好。

一、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是最常見也是最簡單易行的課堂活動形式。教師需要在課前精心設計好要討論的問題。要想通過學生的討論明晰知識就必須把每一個問題設計好,這樣才能起到引導的作用。問題的設計不能太簡單,否則沒有討論的價值。也不能太難,否則學生無處下手,打消了學生討論的積極性。所以問題的設計是討論成功與否的關鍵。

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討論,不但可以發現學生對知識的疑惑點還可以引導學生不偏離正確的思維方向。討論結束後,學生應及時反饋討論的結果以及討論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問題得到及時的解決。經過學生一番討論,不但可以明確知識,而且還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在討論過程中還可能會生成預料之外的問題,有助於對課堂的昇華。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以學生爲主體,教師提前創設好情境,讓學生對知識進行編排、整合及創新性演繹,這既是對知識的實踐應用,也是對學生自身綜合素養的鍛鍊。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學生由於要在“舞臺”上表演,所以一定會精心準備。因此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對知識能夠有深入的理解,並且能夠對所扮演的角色記憶深刻。在表演結束後安排學生之間相互點評、質疑。通過思維碰撞、問題辨析使學生的探究趨向深入、完整。例如,在講到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時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各個內分泌腺,讓學生學習內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激素的化學本質、激素的作用等。

三、模型構建

在生物學中,有物理模型和數學模型。模型建構首先要收集生物學現象和事實,然後進行抽象與概括。

例如,講到有絲分裂時學生對分裂的過程不能很好的記憶和理解,用橡皮泥構建出染色體的模型,並且模擬分裂的具體過程相互講解,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突破生物學中的重難點。又如,在講解分裂中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的'數量變化時,學生經常會混淆三者之間的關係。如果讓學生用數學曲線圖構建數學模型,更有助於學生學習這部分知識。

四、模擬實驗

生物的學習很多都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在近些年的大學聯考題目中實驗題所涉及的比列逐年加大。這就要求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加強實驗的訓練。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進行模擬試驗,這樣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物學知識來源於生活亦可應用於生活。

例如,在講到受精作用時可以用兩個小桶模擬雌雄生殖器官,桶內放入標註了基因的乒乓球模擬配子,學生從桶內分別取出兩個小球放在一起模擬受精作用,並且統計組合的類型及數量。通過這樣的一個模擬實驗,讓學生直觀的看到受精作用產生的受精卵種類及比例。

綜上所述,在教學中使用多種教學活動可以豐富課堂教學,並且可以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儘可能的創造課堂活動以實現預設目標。

生物課堂反思 篇8

《表裏的生物》是一篇記敘文,敘述了作者小時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經歷。他認爲“凡能發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聽到父親的懷錶發出清脆的聲音,就認爲裏面也是一定有一個小生物。一次父親打開表蓋讓他看,並說這擺來擺去的小東西是蠍子尾巴,他信以爲真,見人就說父親有一個小蠍子在表裏。文章敘述質樸,就像與人傾心交談自己童年的一件難忘的趣事。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逐步培養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本節課,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培養閱讀能力。

要求學生默讀課文,說出文章大意。由於本文不是典型的記敘文結構,雖然我提示了要找到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但是還有很多學生概括不出來。一個學生概括的很詳細,很明顯沒有掌握住概括大意的要領。說明學生的閱讀理解力不好。理解是對閱讀的基本要求,是閱讀能力的核心。真正的理解是特定語境中的理解和理清思路。比如本文出現這樣一句話:這樣的話我不知說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麼時候纔不說了。聯繫上文,這句話的意思是作者長大後知道了懷錶的運行原理,不再說裏面有一隻小蠍子了。學生不理解這句話的真實含義,就不能在概括大意時說出結果。

在這個環節中,學生說不出文章大意,我就引導讓找出文章表示時間的詞語,從而幫助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但是大部分學生劃出的'是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描述的與不同生物相關的時間“早晨、夜裏、夏天、秋晚”等。應該劃出的是作者在不同成長階段的時間“小時候、一天、過了許多天、此後、後來”這些詞卻沒有被學生找到。這顯示出學生的閱讀理解力有待提高。因此,我重新迴歸原問題,啓發學生文章寫的是作者成長中的一件事,顯示文章脈絡的時間詞一定是與作者的成長有關,而不是作者在成長中的某一個時間點提及的時間詞。當講透了這一點,學生通過關鍵詞語理解文章大意的能力就提高了一些。以後再遇到這樣類似的文章,學生就能通過找時間詞來理解大意。當解決了這個難題後,整節課就進展得很順利了。

這節課給我的啓發就是,要想通過自主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老師需要找到學生在閱讀中的癥結所在,而不是給學生現成的答案。只有真正經歷過閱讀體驗,閱讀能力才能逐漸提高。

生物課堂反思 篇9

《生物羣落》是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二節的內容,本節在學生已瞭解種羣有關知識的基礎上,介紹了生物羣落的有關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在知識的構建上保持了連續性。

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在於讓學生掌握生物羣落的相關概念,能夠進行物種豐富度的調查研究。要求學生在能夠理解物種豐富度的基礎上,觀察識別常見的土壤動物並能夠設計研究方法,調查物種豐富度,最終在獲得生物羣落相關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實驗設計和分析能力。

本節課仍採用1+1教學模式,學生先利用一節自主學習課獨立完成學案內容,教師進行批閱。在批閱過程中,我發現學生都能理解生物羣落的基本概念,但仍有一些問題出現。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羣落中起主導作用的組成成分;

(2)優勢種的'概念,出錯的原因是書上沒有相關敘述,學生不能正確理解。

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我對課堂教學進行了設計。

在課堂上,我首先針對學案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了糾正,對書上沒有的、而學生需要掌握的內容進行了補充,並留出2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整理記憶。然後對羣落與種羣的概念進行了區分,此環節我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概念——比較區別——練習理解,讓學生當堂掌握。比如通過《贏在課堂》上的相關習題,讓學生進行分析,判斷哪個屬於羣落,哪個屬於種羣,在做題——分析的過程中掌握種羣和羣落的區別與關係。

本節課我着重引導學生突破核心知識的內容,即調查某一地區土壤動物的豐富度。由於時間限制,該環節主要採用通過觀看實驗視頻,學習小組合作討論,共同完成核心知識突破的題目。學生的參與性高,絕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思考,熱烈討論。通過討論,學生能夠自主解決大多數問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於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不夠,不能立即找出關鍵信息點,因此有些題目仍然需要通過老師引導來完成。可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到自己的角色地位,既不能完全主宰課堂,也不能完全放手課堂,而是做一個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最後通過當堂檢測,幫助學生回顧整節內容,梳理知識,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整體來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基本完成,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仍需要進行改進:

1、對物種豐富度的調查活動可以採用視頻與實際調查相結合,可以提前佈置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實地調查,課堂上結合視頻尋找實驗設計上的不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

2、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時應注意方式與角度,防止因爲引導不正確導致課堂時間浪費。

生物課堂反思 篇10

通過自己的精心設計,最後比較順利完成了本節《輸血和血型》的教學任務,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得到了許多反思,具體如下:

一、解放自己,讓學生成爲主演者,新課文、新理念就是要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動者,教師只是輔導者、引導者、穿針引線。從而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在整個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儘可能的表現機會。處在身心發展黃金時期的青少年,大部分都好表現自己,因而,在課堂上,無論是新知識點的介紹,還是探究活動的設計,我均是由學生來完成。比如在血量介紹方面,通過學生的相互交流和探討使學懂得失血量的多少對人體的影響以及應該怎樣處理。又如在傳授血型的發現時,我讓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後,讓學生來進行介紹,再通過課件來介紹整個血型的發現及相關的`信息,課堂活躍了,信息也獲得了。

二、榜樣教學最容易感化學生,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在講授義務獻血時,我在網上搜集到許多關於義務獻血的例子,從中選擇了兩個較好的榜樣作爲信息提供給同學們,起到了較好的效果。最後,我又以自己參加兩次義務獻血的事情向同學進行介紹,並談了自己的一些體會,並向同學們展示了自己的義務獻血證書。些時,同學向我投來了敬佩的目光,從而也感化了學生,許多同學都表達了自己長大後要參加義務獻血,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從中我也體會到了教師的榜樣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三、採取一些知識競賽的方式對學生鞏固知識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爭強好勝是青少年心理髮育的一個特點,學生都有表現欲、好勝欲,榮譽感也是十分強的,因此,在傳授一些新知識或掌握某些知識時,採取比一比的方式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掌握,在比一比的過程中,可分男生、女生進行,也可以分小組或其他形勢進行。

比如在《輸血和血型》這節課的教學中,在知識點的鞏固環節,我將全班分成兩個大組來進行競賽,有必答題和搶答題,即是活動又是競賽,學生的主動性,學生的學習興趣都被激發出來,最後也收到了較好的結果。

總而言之,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反思,我得到了許多體會,從而也爲我今後的教學指明瞭一個更好的方向,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以學生爲主體,通過多種手段和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更加輕鬆地收穫知識。

生物課堂反思 篇11

導入技能是教師採用各種教學媒體和各種教學方式,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產生學習動機、明確學習方向和建立知識聯繫的一類教學行爲技能。在中學生物教學中,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使教學內容緊扣學生心絃,激發學生求知動力,使其自覺地學習,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手段。而教師對新課內容的巧妙導入,對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能動性,進而創設和諧的教學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那麼,如何做到成功地導入呢?本文就教學導入方式問題,談談自己的一些教學體會。

1、採用多媒體手段導入 這種方式主要是先讓學生觀看一段錄像或影片,甚至聽一段解說等等,由此創設一定的情境,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熱情,在一種和諧、愉悅的氛圍中轉入正題。

2、借教具導入 授課前,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教具,諸如:掛圖、模型、實物等等,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事物、圖畫等,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對於不熟悉的教具,馬上就會提出疑問:“這是什麼東西呀?”由此,教師可以很自然地導入新課。

3、通過設問導入 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使貯存在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由靜息狀態轉變成動作狀態(即活躍狀態),減少新知識輸入的阻抗,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創造一定的“心智緊張度”。例如,在講授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時,教師設問:“爲什麼我們家裏陽臺上種植的花卉總是朝着光源方向彎曲生長呢?”在學生初步討論之後,教師進一步設問:“爲什麼生長素與這種現象有關呢?”通過設問,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對新知識強烈渴求,這樣就爲教學活動的展開創造了前提條件。

4、通過練習導入 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練習,讓學生在課前訓練,注意練習中要包含上節課所學的知識,也要穿插一些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這樣,在師生共同解題時,學生就可以發現自己所欠缺的知識點,上課時便會集中精力聽講,教師也可以有針對性地引出新課內容。當然,新課的導入方式很多,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如師生問候、教師直接板書、講故事、講新聞、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甚至一句無聲的體態語言,等等,都有值得借鑑之處。

總之,任何一種的導入方式都要圍繞一個目標,那就是努力去創造一個愉悅、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做到願學、善學、樂學。

生物課堂反思 篇12

過去的生物教學忽視了學生的需求和興趣,一爲地完成大綱任務,這樣的做法扼殺了學生創造力和學習積極性。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的基礎。那麼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操作呢?

一、觀察是前提,活動是載體,體驗是歸宿。

學生的情感一般來自於直接的體驗,觀察是最根本的。沒有觀察就沒有感受,就不能表現出那麼高的激情,就沒有想參與的衝動,就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大膽創設觀察的素材。學生不是封閉的個體,他們的認知、情感、價值觀念需要相互的交流、相互促進、相互彌補,所以參與是教學的核心。身體活動始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廣泛提供活動的空間。有活動就有體驗,體驗是自然生成的,教師是無法代替的,所以必須以尊重學生爲前提,鼓勵學生有獨特的見解,有規範的肢體表達。只有讓學生去大膽的嘗試,纔會有親身的體驗,有了體驗纔會有新的追求,有了追求才會有創新。多方位的營造體驗的氛圍。

二、聯繫生活,關注學生的需求

不要限制學生的想象和追求,充分了解學生,增加師生交流的頻度,增進師生接觸的密度,關注學生的需求,力爭去滿足她們,激勵她們,幫助她們達到目標。

三、師生互動合作,不拘一格,盡情表達。

過去的教學是單一的信息交流,學生只有聽教師的,現在主張信息的立體交叉,學生要全員的參與教學過程,老師是學生的朋友,學生也可以是老師的老師,平等互動的關係,促成了民主氛圍,瞭解學生,關愛學生,學生的主體精神和創新意識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和諧、寬鬆、愉快的課堂氛圍能使學生真正接受到生物教學的全過程。

四、教師調控,創設情境,滲透學法。

學生的學並不等於弱化教師的教,教師的主導,自由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教師的指導、調控是讓學生掌握技術、技能的前提,如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環節的展開,教學活動的組織,教學評價的激勵,這都應是教師主導的。

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利用現有的教學手段、場景、資源創設情境,使學生在愉快中得到真實的體驗。

不講學習形式不等於不滲透學習方法,只不過不是強加給學生的,給學生選擇的權利,教師要引導學生怎樣學習,學會學習的方法,使學生自己生成生物學習的策略,這是學生自己建構的,符合生物教學規律的。

生物課堂反思 篇13

第二輪專題複習時,知識量大,內容多,知識網絡不易構建,因此,有的同學在一輪知識點的複習時下了很多功夫,但在二輪綜合訓練中,成績卻提高不明顯,這主要是複習思路不對,針對這節專題複習課,我反思如下:

一、按照課程標準,指導學生看書

進入專題複習後,把許多時間用在了做題上,而忽略了看書,這種複習思路是不對的。考試考什麼?是考教材,考試內容絕不會脫離書本,脫離課程標準,所以,在第一輪複習中一定要緊抓住教材,把沒弄清楚的基礎知識弄清楚,在這個基礎上,通過作習題進行檢測和查缺補漏。另外,看書容易形成知識的系統性,這是無論做多少題都不可能做到的。因此,迴歸課本。以書爲主!做題爲輔!

二、指導學生打牢基礎,進行全面複習

會考試題既重視基礎知識的考查,也注重對能力的考查。而能力離不開知識的載體作用,即能力的形成需要紮實、牢固的基礎知識。只有系統化、結構化的知識,纔有助於能力的提高,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從而在解答綜合能力試題時遊刃有餘。所以在作題時不要好高騖遠,簡單題,基礎題要保證得分率,這當然需要基礎知識相當地牢固,而牢固的基礎則來源於第一輪複習的看書情況和二輪複習的知識內容的相互串聯。

三、讓學生重視記憶,理解,思考

對於生物學科,記憶和理解同樣重要,也就是說,既要理解也要記憶,因爲,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是在大量的研究基礎上總結和概括出來的,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只有深入理解、融會貫通,抓住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繫,學懂學透,記憶起來才容易,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原理才能容易區分。但有的`概念太長,光理解了記不住也不行,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有時記熟練了,也能幫助理解。另外,在理解和記憶的同時,要勤于思考,做到尋根問底,從而加深了理解和記憶。因此,在帶領學生進行生物總複習時,對於每個概念不但要學生記住,而且要教會學生怎樣去記憶,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

四、弄清知識內在聯繫,“瞻前顧後”

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後,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來了。這時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羣體之間的聯繫,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

生物課堂反思 篇14

生物學作爲一門以實驗爲基礎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科學的嚴謹性。國中生物的教育對象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其教學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我是一名剛剛走上教師崗位的老師,對教材還不是很熟悉,特別是對知識的系統性還不是很瞭解。但是我知道作爲老師,教材是必須要了解掌握的,教材對於老師來說只是一個承載知識的工具,不能作爲教學的絕對依賴。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僅是所教年級的教材,還要把整個中學階段的教材都要系統地進行研究,要知道在整個國中階段,生物課程都需要學生掌握些什麼知識,知識體系是怎樣安排的,學生在每一個學習階段需要學習哪些知識,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養和提高等等。在以後的.教學中,通把教材中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個一個專題,然後再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合理安排教學。

另一方面,通過日常聽課和學習,我也認識到自己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生物課堂是和生活緊密聯繫的一門學科,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能得出很多的結論,他本身就是一門研究自然的學科,所以要求我們生物老師要注意觀察身邊的各種現象,更重要的是也要培養學生這種能力。生物教學是靈活的,課堂上,學生應該是活躍的,我們要把握整個課堂,適當地激發學生的思維,多讓學生來用身邊的例子進行討論,自己得出結論。紮紮實實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規律等基礎知識的教學,在具體教學中,要講清生物的各個概念、含義、特性等,充分利用課件、實物。

教學方法上,應儘量靈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根據課程結構設置內容特點、課型特徵以及學生的基礎、興趣情況和實際教學環境,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知識方法教育要靈活,在課堂上,應根據不同的課型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思維方法訓練要靈活,在解決生物問題過程中,引導學生,從不角度、不同側面去分析問題,做到有目的對學生進行各種思維訓練。

綜上所述,是我進校短時間內的一些反思。今後我將從以上各方面入手,多向各位同仁學習,還要向學生學習。使自己的教學進行得有條不紊,自己各方面都能取得進步。

生物課堂反思 篇15

我作爲今年剛調入洋浦實驗學校的新教師,對於新課改不甚瞭解。第一次面對新教材,第一次面對新課改,以前的老經驗有些顯得過時了,所以我從開學一直在努力學習有關理論。儘可能找時間去聽觀摩研討課,學習同事們的優點,吸取他們的長處,同時自己也上了兩堂研討課,得到了吳主任和夏組長的悉心指導,給我提了很多指導性的建議。在後來的教學中,我經常想起兩位名師的指導,盡最大的努力在自己的備課、授課中貫穿新課改的`理念。比如在引入新課的環節上,我改變了過去單一提問複習的方式,做了一些改變。如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出現的現象入手,分析其發生的原因而引入新課,讓學生感到學有可用,或通過一個科學家對某項研究的艱難歷程引入新課,讓學生感到科學研究的樂趣與艱辛,或讓學生先做試驗,埋下伏筆,然後從分析試驗中的疑問入手,疑問解決了,新知識也掌握了。

我在教學中努力貫穿着這樣一個理念,就是讓學生多自學,獨立思考,然後輔以討論、交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資料,但資料後設置的問題,對我們的學生來說較難,所以我將原有的題目簡化,分解爲更簡單的小問題,小問題解決了,大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這對以後學生無論面對大學聯考,還是面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的解決都大有裨益。

在實驗教學中,以往的做法是先講步驟,演示過程,學生依着做。這樣做,學生只是機械的重複,沒有思考爲什麼要這樣做,不能到達實驗的目的。我在這方面做了一點嘗試,實驗前只交代實驗要達到的目的及注意安全的問題,其餘的均由學生去學、去做,放手讓學生操作。當然,實驗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我及時地與學生溝通、探討,最後師生共同總結實驗中存在的問題。這樣更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好的挖掘學生的靈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對於新課改,我只是一個學生,還在學習理論、摸索教學的過程中,有些疑惑,敬請指導:

1、“以讀代講、以練代講、以討論代講”能給學生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嗎?

2、學生的層次不一,自學自讀、討論學習,能培養所有同學的自學能力嗎?

3、對教師和學生的評價,學校開始傾向過程性評價,社會、家長認可嗎?

生物課堂反思 篇16

我從事國中生物教學已經有幾個年頭了,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然後在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經過這幾年的磨練,我對國中的生物教學有一些心得,現表述如下。

一、國中生物科學的教學對象是面向全體中學生的,他的目的並不是要培養生物學家,培養生物人材,國中生物教學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環境的情操,提高他們對生物科學的興趣,爲一部分今後要從事生物事業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礎。也就是說,國中生物教學的目的是全面、基礎、科學素養教育,從這一觀點出發,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從我接觸學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就是一直以培養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爲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個課堂設計、每一個活動安排都是以學生爲中心,並且以培養學生基本素質爲中心。在課堂教學的`準備中,我會多注意選擇與書本知識相關的課外知識,例如在講生態環境時做關於生物圈二號計劃的專題講座,在拒絕毒品時會讓學生觀看中國拒絕毒品的宣傳片等。總之,在國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要進行不斷的教學反思,一切以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培養他們的生物科學素養的教學理念爲指導。

二、作爲老師,教材是必須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對於老師來說只是一個承載知識的工具,而不能作爲教學的依賴。我認爲,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處去看才能覺得清澈見底,也就是說,要站在一個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

作爲一名教師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僅是研究所教年級的教材,還要把整個中學階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個國中階段,生物課程都需要學生掌握些什麼知識,知識體系是怎樣安排的,學生在每一個學習階段需要學習哪些知識,哪些能力需要得到培養和提高等等。

在我的教學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個一個專題,然後再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合理安排教學進度。並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很多的活動,例如一些課堂小遊戲、調查、競賽等等,讓學生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

生物課堂反思 篇17

本節主要講述了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和與人類生活的關係。本節課的設計以鯨生活在水中但屬於哺乳動物爲起點。通過視頻觀察了鯨的生殖過程,學生的好奇心被充分的調動起來。設計了三個小組合作分別探究了胎生哺乳的特點,牙齒分化的意義和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充分發揮了學生之間互幫互助的力量,鍛鍊了學生的表達交流能力。學生分析資料,總結概括的能力在合作學習中也得到了提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有以下問題需要進一步優化調整。

1、加強板書的能力。在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同時,還要合理規劃板書,幫助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一個總體的概括。讓學生在課堂和課後都能對本節課的知識框架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有利於理解和複習。同時,還要練好粉筆字,抓好基本功。

2、新知學習要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之上。在舉例說明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時,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從學生常見的貓、狗等哺乳動物入手觀察總結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鯨魚的例子雖然很好的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但離學生的生活較遠。作爲導入可以,但在最終總結時應換成學生更熟悉的哺乳動物,方便學生理解記憶。

3、規範生物學用語。在講解鼠害爆發的原因時,描述老鼠的生活環境所用的“亂七八糟”不不恰當。可換成“隱蔽的空間”。在教學過程中的語言表達要精煉準確,因爲這都是學生模仿的例子。不準確的語言也不利於學生理解和舉一反三。

4、老師講的好不如學生學的好。一節課的最終目的不是老師講的多透徹,而是學生理解的是否到位,是否能夠利用新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類似的問題。通過各種小組合作學生已經總結了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但學生能不能準確的舉例說明還需要檢測。在選擇題的基礎上,還要增加簡答題來檢測學生的掌握度。特別是班級內的學困生的掌握程度是否達標。

5、課堂要留白。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問題,尋找答案,整理錯誤。有時間去充分的消化,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應用。學生會的,教師不講。學生積極主動的自學,教師負責釋疑和檢測。這纔是一堂課應有的模樣。

生物課堂反思 篇18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一課,教參中建議2課時完成,本課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較多,而且都比較抽象。如何在1課時的前提下,讓學生將學習的內容理解和消化呢?課前,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我進行了精心的準備和充分的預設。課上,隨着下課鈴聲的響起,我結束了本課的教學。整體看來,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

一、課前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是節省時間的前提。

本節課,我設計了一個活動之一就是讓學生相互觀察自己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自己有酒窩還是無酒窩。但是據我的調查,大部分學生不知道如何區分,因此我提前一節課對學生進行了培訓,這樣就爲學生的`現場調查節約了時間,爲整節課的順利完成爭取了寶貴時間。

二、導入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解決學生的疑惑。

課前,我讓學生調查自己和父母的相像之處和不像之處;課上,由學生彙報。教師適時點出遺傳和變異的話題。這樣的導入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還能解決學生的疑惑,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三、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

本節課,教師能引導學生以導學案爲依託進行分階段的自主學習,然後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相互交流,解決問題,最後在全班進行展示。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

本節課,在進行小組展示時,一般都是小組長進行彙報。爲了讓更多的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我在課堂中激勵學生。在我的動員下,平時不愛表達的學生進行積極地展示。當時,我特別感動,真正感悟到賞識教育的重要性。

5五及時檢測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在教學中,我適時穿插習題測試,及時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這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與進度。

縱觀本節課,雖然有可取之處,但同時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教師的語言應再少些;轉基因超級鼠獲得的過程,如果用多媒體進行展示,效果會更好。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反思自己,不斷完善本課,爭取把本課上得更加精彩!

生物課堂反思 篇19

在本週的學習中,我看到了學生們的很多優點,他們有了很多的進步!我看到了學生們對期會考試有了緊迫感,看到了學生們的激情,看到了學生們學習的勁頭!這周講的裸子植物和珍稀植物這一課,在課上只有一名學生沒聽講沒有寫,其餘的全部在自學,在填導學案!而且在課上學生總是積極、踊躍、爭着回答問題,學生們的這種狀態,看得我很欣慰!而且在展示時竟然一個後進生跟我說讓他展示下一題!當時都給我震住了,我就馬上答應了他!作爲一個實習生我很擔心他們不好好配合我,我也擔心他們的成績,而在課上竟出現這種情況,我還擔心什麼呢?即使後進生他們的成績不會迅速提升,但他們的學習勁頭讓我看的很舒服!我也很感謝他們這樣積極的配合我!

雖然學生有了很大的進步,但畢竟人無完人,他們身上也存在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1、學生的導學案整理得不夠全面、不夠好,有待提高導學案的質量

2、糾錯本不能好好利用,總是馬馬虎虎的寫上,也不能很好地利用雙色筆

3、還是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寫作業的熱情還是不夠高

4、有的生物小組長還不能做好自己的職責,不能及時的收作業判作業!

針對學生出現的缺點,我初步設想了一下改進措施:

1、在課上一定要讓39名學生都動起來,慢慢的那一名他就會有觸動,慢慢地會被感染,達到全動!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很重要,大家擁有一個這麼好的'學習環境,希望他們珍惜吧!

2、糾錯本要每天堅持,這是項作業,但更是一種習慣,這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開始!

3、小組長一定要負起責任來,認真檢查作業,督促組員認真完成作業!

七五班是一個優秀的班集體,他們有着一個認真負責,嚴格要求學生,關心學生,處處爲他人着想的優秀班主任!在這樣的班主任的帶領下,培養出了一批很懂事的孩子,一批優秀的學子!期會考試就要來了,寄語五班的學生們:每位老師都很喜歡你們,用你們的努力,發揮出你們自己最出色的成績來吧!

加油吧,相信通過一步步改進努力,我們會越來越好的!

生物課堂反思 篇20

本週,我們學校舉辦了一個物理化學實驗教學大賽,作爲生物教師,參加了教學大賽,也聽到了其他生物教師實驗班,我完成了實驗班的這一節,有很多反思。

首先,作爲第一年的學生,他們的實驗班很奇怪,他們對實驗的理解只是從老師那裏聽說,他沒有進入實驗室,沒有接觸實驗設備,我們的生物實驗許多基本的儀器學生不明白,如試管,量筒,燒杯,塑料滴管,砂漿等,我在這一節的實驗班教導學生使用這些基本儀器,而且他們強調畢竟,玻璃器材對學生來說很奇怪,很新鮮,他們不可避免地有好奇心理,因爲我也是一箇中學生,你可以明白他們做什麼。當我把一個實驗儀器放在學生面前時,他們充滿了好奇心和好奇心。學生也非常認真。當學生做自己的實驗,我走在學生的中間,有些學生對我說:老師,這樣做嗎?我說,做得很好。後來,學生告訴我:老師,你可以幫我丟下嗎?我說:實驗課是運用自己的實踐能力,你必須相信自己,你也可以。在我眼裏的學生,高錳酸鉀溶液滴落到試管中,每滴都很好滴,沒有遇到試管壁。他們的實驗組做得很好,結果也很不錯。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問我操作的具體細節,我一個一個告訴學生。實驗結束後,學生們就足夠了。

在這個實驗課後,我覺得有很多地方我需要改進,如講座,我可能對學生來說太高了,當然,我不能問我爲學生,畢竟我比他們大知識比他們更多。作爲老師,你可以更耐心地教學,所以我相信他們會學到更好,更好。此外,對學生來說,瞭解新知識可能不容易。我必須反思自己未來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多一點時間來了解新的知識。也許他們起初不會明白,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有越來越多的知識,對於奇怪點的原始知識就會明白了。同時,對於實驗班教學,要合理在課堂的教學上更多地預期各種學生活動,以及設備,設備,準備,必須周到,還要準備好備用實驗用品,以防止損壞玻璃設備,使用玻璃設備,而且考慮到學生的初始操作或缺乏經驗,可能會破壞儀器或削減自己,作爲一名生物老師,還有一些項目如Band-Aid可以準備好,這樣一個很好的實驗課。

實驗課不是很成功,但他是我前進道路的基石,有了這些經驗,老師的道路走得更遠。

生物課堂反思 篇21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課堂教學發生重大轉變,已經由以往的“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發展爲今天的“積極參與,互動交往,共同發展”,更多地強調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課堂提問作爲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已經演變爲實現師生交往互動、溝通交流、理解與對話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徑。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已經成爲提高新課程下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主渠道之一。

《生物進化的原因》一節課的教學,教師是從讓學生在體驗中自主發展出發,讓學生在體驗中深化認識,體會生物進化的原因,而並非將理論知識強加給學生。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首先從生物的變異是廣泛存在的舉例,引出變異的原因,從而引發認知衝突生物的進化與變異之間是否存在聯繫?通過視頻讓學生了解達爾文的故事,提問達爾文根據什麼提出生物是不斷進化的?引導學生從科學家的角度去思考認識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通過分析變異的原因以及保護色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將已知的知識和探究實驗的結論遷移到生物進化的原因上去,能夠理解或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具體表現、學生的思維狀況,動態地生成新的問題,而不僅僅是使用教案中已預設好的現成問題。

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認爲,人的認知結構可劃分爲三個層次:“已知區”、“最近發展區”和“未知區”。人的認知水平就是在這三個層次之間循環往復,不斷轉化,螺旋式上升的。因此問題提問應該在學生“最近發展區”以內,切實地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鞏固和發展。其次,調控提問的頻度,有時從表面上看似熱鬧的“滿堂問”師生的“互動”似乎多了,其實許多問題是不必要的,問題不能誘發學生深入思考,問題與問題之間的關聯不強,不能形成“問題串”,不能形成與課堂教學目標密切相關的應有問題系統。

總而言之,相對提問的等候時間、提問頻度、問題域設計等環節來說,對於課堂提問沉默率的反思,主要表現爲課堂中的反思,更接近課堂教學藝術的範疇。

生物課堂反思 篇22

經過課後和老師們的交流和反思,我認爲教學中仍然存在幾點可以改進之處:

1、課堂引入可嘗試其他方式,如由達爾文的所見所聞開始引導學生思考,學生能不能得出和達爾文一樣的認識呢?讓學生體驗到自己也能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問題,可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對保護色的動物舉例如能借助多媒體效果應該更好,在實驗室缺少了這個有利條件,僅能借助圖片和標本,深感美中不足。

3、教學的主線應更明確一些,由於有將近25分鐘的時間要花在模擬保護色的形成實驗上,學生只是爲了保護色而實驗,可能忽視了前提是對生物進化原因的探究,容易讓學生認爲所有生物對環境的適應都只有保護色這一種方式。通過我對這一節課的教學反思,我覺得收穫頗多,我相信作爲一名教師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通過自身的`努力,加上最新的理念纔可以進步。我會把這次活動當成自己的一個新的起點,在教學中不斷的總結,不斷的積累,使自己的教學有更大的進步。

儘管是第二次教這節課,但是還是感覺難度很大,備課過程中不斷地對教材進行分析對比,但是對於生物進化的原因似乎我自己都模糊,再看過不同的資料以及通過查看相關的書籍對比之後,我才確定生物進化的原因有兩個:內因是遺傳和變異,外因是自然選擇。

遺傳和變異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而變異同樣也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代都存在變異,沒有兩個生物個體是完全相同的,變異是隨機產生的。變異的類型有兩種,一種是可遺傳變異,另一種是不可遺傳變異。不可遺傳變異是由環境引起的,遺傳物質不改變。可遺傳變異是遺傳物質改變,可以遺傳給下一代,引起可遺傳變異的原因是: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在遺傳和變異的基礎上經過自然選擇,留下一些適應環境的生物,一代一代繁殖,於是生物就有了現代各式各樣的生物。這麼一想確實是這樣,我也把生物進化的原因理清楚了,只有這樣,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才能讓學生理解。

這節課可以先給學生介紹一些自然選擇的例子,然後再介紹保護色,這樣效果會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