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生物

作爲生物的社會教學反思

生物3.03W

生物的社會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 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身具體教學工作的檢查與評定,是教師整理課堂教學,反饋信息、適時總結經驗教訓,找出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的重要過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作爲生物的社會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作爲生物的社會教學反思

  作爲生物的社會教學反思1

11月4日,我在北京師範大學南山附屬學校高二(2)班上了二節課,我上的是人教版必修⑤閱讀鑑賞第四單元第二課《作爲生物的社會》。該文選自美國生物學家、醫學家托馬斯·劉易斯的科學散文著作《細胞生命的禮讚》。《細胞生命的禮讚》是一部關於生命、人生、社會乃至宇宙的思考的著作。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龐雜而新奇,批評文明,嘲弄愚見,開闊眼界、激發思索。而其文筆又是少見的優美、清新、幽默、含蓄,無愧當今科學散文中的大家手筆。該書自1974年出版後,立即引起美國讀書界和評論界的巨大反響和熱烈歡呼,獲得當年美國國家圖書獎。此書亦受到我國大學聯考命題人員的青睞,2008年廣東大學聯考語文現代文選考閱讀材料《絕妙的錯誤》即選自該書。

而《作爲生物的社會》這篇自然科學“小論文”論述的是生物的社會行爲。無論從生物學角度,還是文學角度看,它都是一篇佳作,它融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閱讀這篇文章,既可得到科學知識的啓迪,又可得到科學美感的陶冶。學習此文的目的即在於通過把握生物與人類社會的聯繫,瞭解人類唯有尊重生物,借鑑生物社會羣體性生活的智慧才能最大程度地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

基於此,我設計的學習目標重在引導學生積累科學知識,把握作者觀點;引起學生對科學的關注,弘揚科學精神;引導學生體會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品味優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爲了達成目標,我設計以下幾個問題:

1、作者是如何分別描述人和螞蟻的行爲的?

2、作者觀察的幾種生物(主要的),它們密集時有哪些行爲?

3、作者爲我們介紹了許多小生物的一些行爲現象,是要告訴我們一些什麼呢?

4、作者談論生物的社會性,有什麼深意嗎?

5、作者爲了表達自己的觀點,主要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這幾個問題設計目的,一是考查學生篩選主要信息的能力,二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多年的高三教學,使我總自覺把平時的閱讀課與大學聯考接軌。事實上,大學聯考實用類文章重點考查的就是篩選主要信息的,鑑賞語言特色,分析表現手法,評價作者觀點態度和探究文本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等能力。我認爲上述問題設計環環相扣,?i步深入,切會考點,相當精巧。

但上課效果並未如我所料,也許是學生整體程度較低,也許是我引導不得法,總之感覺和之前上課的幾位老師一樣,學生未能積極投入,氣氛沉悶,師生都未能體會到酣暢淋漓之感,留下了不少遺憾,也留下了許多思考。

思考一:都說一年大學聯考三年抓,在大學聯考指揮棒下,我們都希望學生早點了解大學聯考,早點進入狀態,所謂“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但如果我們無視學生的審美情趣,在高一高二時就把一篇篇富於文學性、知識性和趣味的文學作品當考題來分析,是否太枯燥太功利?進而扼殺學生閱讀的興趣?

思考二:一節課完全以教師爲中心,自始至終按教師課前精心設計的步驟進行,引學生跟自己的思路,請君入甕,用北師大深圳南山附中楊先武老師的話來說是“師生共唱‘同一首歌’”,這樣的教學有沒有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會不會扼殺學生的創造性?

思考三:我們都希望課內有問題的生成,但面對基礎不太好的學生,我們又該如何鼓勵他們大膽質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而不至於在課堂上浪費其他學生的寶貴時間呢?

課雖上完了,但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還很多很多。

  作爲生物的社會教學反思2

本文是一篇論述生物社會行爲的文章。作者選取了獨特的視角,將一些羣居性生物的行爲與人類進行比較,描述了它們在集體行動中所表現出來的高度智慧,提出了多個單獨的低等動物合併成一個類似高等生物的現象。作者由此對人類進行反思,雖然人類“無論如何也是所有羣居性動物中最具社會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賴,聯繫更密切,行爲上更不可分”,但是,“卻並不經常感到我們的聯合智慧”。作者指出人類如果想“對於如何前進有個清楚的概念”,就必須建立“人類社會信息積累機制”,藉以聯合人類的智慧。

本文選自《細胞生命的禮讚》,語言幽默風趣,表現出一個科普大家的睿智和哲思。《細胞生命的禮讚》一書的副標題爲“一個生物學觀察者的手記”,作者以細緻的觀察,入微的思考,揭示了“作爲生物的社會”中一些值得讓我們探討的生命現象,從而反思我們人類自身的行爲方式和組織形式,表現出深厚的人文關懷精神。

學習本文,建議採用如下的方法:

(1)抓文章思路研讀課文。“文章有思路,遵路斯得真”,這是研讀課文的基本方法。文章分兩大部分,先說明生物的社會性,然後由此反思人類的社會行爲。而在說明生物的社會性時,先說明人類的社會行爲類似生物,接着反過來又說明生物的社會行爲類似人類。那麼生物的社會行爲在哪些方面類似人類呢?作者不是泛泛而談,而是緊緊抓住“多個單獨的動物合併成一個生物的現象”,列舉多種事例說明低等的生物羣居時可以表現出高等的智慧,在此基礎上反思人類對於自己的聯合智慧的忽視,說明人類聯合智慧的極端重要性,併爲解決這個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設想。

(2)用創新意識賞讀課文。這是一篇科技說明文,科學的本質是創新,這篇文章通篇都充滿了創新精神。作者論述昆蟲、魚類、鳥類等生物的社會行爲,證明它們也有集體協作精神,而且隨着羣體數量的增加,智慧也隨之增長,這些都是他對自然界中社會性生物細心觀察和思考後得出的新見解。把這些生物的羣體看成是一個龐大的生物體,更是作者的創見。而且作者談論生物的社會性,焦點還是在反思人類行爲,指出人類聯合智慧的重要性,並且爲解決這個問題提出了一個創造性的設想:“科學中使用的通訊系統應能爲研究人類社會信息積累機制提供簡潔而易操作的模型”。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因特網的興起,證明了作者這一設想的前瞻性。

標籤:反思 教學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