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畫楊桃教學設計15篇

設計9.5K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畫楊桃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畫楊桃教學設計15篇

畫楊桃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從課文的重點句、段發現並提出問題,培養質疑能力。

2.引導自主學習,抓住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3.理解老師說的話,弄懂句與句之間的聯繫,學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教學重點:

1.引導提問,培養質疑能力。

2.理解老師的話,弄懂句與句的聯繫。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課文寫的是作者發生在國小四年級一次圖畫課上畫楊桃的事。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文。

2.昨天,有同學向老師提出,爲什麼用《畫楊桃》來做課題?那如果讓你把課題換一個,你打算怎麼說?

(一件難忘的事;一件耐人尋味的事;發生在課上的一件事;……)

同學們能換成這樣的課題,說明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瞭解,不錯。

二.引導質疑:

導:昨天老師佈置同學們認真讀課文,大膽提問題,現在老師來了解一下,讀課文之後,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你有什麼問題或想法?

1.引導質疑。

2.同桌相互交流討論。

3.指名交流。

4.結合學生回答,梳理板書一些問題:

(1)父親、老師的話相似在哪?作者爲什麼說“一生受用”?

(2)老師的'神情爲什麼變了?老師爲什麼不直接說明?

(3)這件事爲什麼這麼難忘?

5.師小結:同學們通過自己認真讀書思考,提出自己感興趣的想法、問題,說明你們已經在主動的學習了。你們提的問題不錯。涉及了文中的重點句段,你們能從重點句段中發現並提出自己不明白、不懂的問題,很好,老師先不解答這些問題,希望在互相交流討論過程中,自己弄懂。這樣記得更牢,印象更深,對嗎?

三.抓重點,理解課文:

1.第二自然段:

(1)圖畫課上,我看到的楊桃是什麼樣的?爲什麼會畫成這樣?文中哪一自然段寫到?(第二自然段)

(2)默讀第二自然段:

(用“——————”劃出我畫的楊桃是什麼樣的句子。用“~~~~”劃出爲什麼會畫成這樣的句子。)

(3)把劃“——”和“~~~~”的句子連起來讀一讀,體會一下它們之間內在的聯繫。(因果關係)

(4)試着用“因爲……所以……”連句,加深理解。

2.第三至十七自然段:

(1)看了我畫的楊桃,同學們的態度怎樣?(哈哈大笑、嘲笑)老師聽了幾個同學的笑聲和他們的對話後,態度怎樣?老師做了幾件事?

(2)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讀後交流討論。

(3)師生交流歸納:a

審視楊桃

b提出“像不像”“好笑麼”的問題

c請同學們輪流坐我的座位,並問他們“像什麼”

d對同學們說了一段話

(4)相機引導學生自己解答剛纔提出的問題“爲什麼老師的神情變了?老師爲什麼不直接回答?”

3.第十八自然段:

(1)自由讀,認真讀懂每句話。

(2)指導分層。

(3)指導朗讀:a

指名讀b

評一評他讀的怎樣c

引導抓住“不要……要……相信……是什麼樣的……就畫成……”

(4)齊讀這一段話

(5)讀了老師這段話,你懂得了什麼?

(6)解答“老師、父親的話相似在哪?”(找出父親的話,師生分讀父親、老師的話,加深理解)

四、老師過渡總結:

他們的話告訴了作者深刻的道理:畫畫,看到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別人畫的與自己不同,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來畫。同學們想想,他們的話是不是僅僅講了畫畫的道理?

他們的話還講了做人的道理。當別人的看法、做法和自己的不同時,不要急於下結論,認爲別人的錯了,很可能別人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去想的。我們做事不能想當然,應該實事求是。

作者把這些話牢記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這種科學的思想方法,一生都得到幫助,得到好處,所以,他說“他們的教悔使我一生受用”。這件事也因此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指導背誦:

(1)說說可以用什麼方法背誦?

(2)自由練習背誦。

(3)指名背誦。

板書設計:

畫楊桃

從重點句段提問:

實事求是

父親

叮囑

不要想當然

印象深刻?

終生受用

老師

和顏悅色

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似在哪?

一生受用?

神情變了?

直接說明?

畫楊桃教學設計2

1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學習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學會本課生字詞語,理解“叮囑”、“教誨”、“受用”等詞語。

2、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體驗,自主閱讀,合作學習,體會出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

3、情感和態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事實,尊重他人的好習慣。

2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國小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應訓練他們圍繞課文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另外,在畫楊桃這件事中,爸爸和老師教會了“我”怎樣面對同學們的嘲笑。這樣的經歷,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能遇到類似的事情。應怎樣面對他人的誤解,學會尊重他人,這是很值得學生去探討的問題。當然,要使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懂得看問題或做事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從中受到科學思想的薰陶。

3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

難點是從課文內容體會做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一、創設情境,真實體驗

1、同學們,在美術課上,我們畫過很多東西。今天的語文課上,老師也要請同學們來畫畫。

2、(教師出示楊桃)誰知道這種水果叫什麼?觀察一下,它有什麼特點。

3、請同學們在自己的座位上觀察楊桃,把你看到的楊桃實事求是地畫下來。

4、展示中間與前排旁邊同學的畫,看看有什麼不同。或者讓同學從前排靠邊的座位上實際觀察一下,使學生增加感性認識,並激發閱讀與思考的興趣。

活動2【講授】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本文作者小時候也畫過一次楊桃,並給他留下深刻印象。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你已經讀懂了什麼?

2、學生交流,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脈絡層次與立意主旨

3、檢查生字情況。

1)指讀生字詞。

2)你理解了哪些新詞意思?怎麼理解的?(交流)

3)指導學生抄寫生字(注意以下字形)。

“級”字不要丟了最後一筆“丶”。

“肅”字下面的書寫規則是先中間後兩邊。

“晌”字與時間有關,是“日”字旁,不要寫成“口”字旁。

“悉”字中間是“米”不要看成“■”字頭。

活動3【講授】三、研讀課文,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理清第二大段的小脈絡。以楊桃爲主線,寫“我”、老師和同學三看楊桃。不同的人物在看楊桃時候,體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2、請同學們仔細研讀第二大段,選擇其中一個人物研究一下。我們可以怎樣研究?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變化來研究。

3、學生尋找研究同一人物的學習夥伴,合作學習,共同研究。

(二)學生交流,相機引導

(三)引導學生抓住“我”的動作,神態,體會“我”的實事求是與情感變化。

1、“我”之所以把楊桃畫成了“五個角的什麼東西。”,是因爲____________。

(1)、我的座位在前排的地方.

(2)、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麼東西.

(3)、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2、自由輕讀,體會我的情感變化。我遵從父親的教誨,認真地看,老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滿以爲能夠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讚揚,但我怎麼也想不到會被同學們誤解和嘲笑。在老師的教育下,同學們又理解了我。課文,沒有直接描寫“我”被同學們嘲笑與誤解時的迷惑不解,傷心委屈;得到同學們理解時的輕鬆愉快與欣慰滿足。但是可以引導學生設身處地與“我”感同身受,深刻體會“我”的思想感情,從而體會以事實爲依據的重要性。

(四)引導學生抓住“同學們”的語言變化,體會“同學們”從誤解“我”到理解“我”的變化過程。

1、對比朗讀教師與同學們的兩次對話,體會“同學們”態度的變化。

(1)出示兩段對話,學生自由對比讀兩段對話。你有什麼發現?(第一段話中同學們的答句後面都是感嘆號,表示想當然不假思索的語氣;第二段話語中多了兩處省略號,說明同學們的回答支支吾吾,結結巴巴,遲遲疑疑。)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

“它像什麼?”“像五角星!”

“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不……像。”

“那麼,像什麼呢?”“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個。”

(2)補充提示語,在體驗中表情朗讀同學們嘲笑我的話語。鼓勵學生個性化朗讀,可以用肢體語言,如神態,手勢,抓重點詞、標點、語勢等,同時說說爲什麼要這麼朗讀?學生互相評價。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同學們___________。(不假思索地大聲說)

“它像什麼?”“像五角星!”大家____________。(異口同聲地回答)

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不……像。”________。(那個同學發現他這時候看到的楊桃真像個五角星,有點難以置信)

“那麼,像什麼呢?”“像……五……五角星。”___________。(他遲遲疑疑地說)

“好,下一個。”

2、想象說話。老師請同學們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楊桃,是老師巧妙設計的教育學生的時機。請你想象當時的情景,同學們這一看,看出了怎樣的結果?

這一看,________;這一看,_______;這一看,_________。

(1)這一看,同學們發現從“我”的角度看楊桃,它確實像個五角星。

(2)這一看,同學們知道嘲笑“我”是錯的。他們的神態發生了變化,一個個臉色通紅,說話結結巴巴。(學生表演朗讀)

(3)這一看,同學們都不好意思了,一個個臉羞得紅紅的。他們請求我的原諒。他們說:“對不起,我們不應該嘲笑你。你能實事求是地畫出你看到的,是多麼不容易。原諒我們吧!”。

(4)這一看,同學們懂得不能想當然地嘲笑別人。要實事求是,設身處地,尊重別人的看法。

(5)這一看,同學們理解了我。他們嘲笑我的時候,我沒有流淚,而這時候,我卻熱淚盈眶,我的心裏感到暖融融的,因爲我得到了同學們的理解和尊重。

………………………………

“我”從被誤解到被理解,同學們從誤解我到理解我,這個過程的變化,起主導作用的是老師的教育。誰來說說你們對“老師”的研究?

(四)抓住教師的神態變化,體會“老師”的循循善誘。

老師的神態爲什麼從嚴肅變得和顏悅色?

1、出示課文,讀“審視”句:“

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後回到講臺,舉起我的畫問大家: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理解“審視”和老師爲什麼審視。“審視”是指審慎地觀察。老師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講桌上的楊桃,是因爲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對我的圖畫感到有點驚訝,也想看個究竟。

(2)想保護“我”的自尊心。

(3)對同學們的嘲笑感到不滿,想考證後教育孩子們。

(4)他是一個嚴謹認真的教師,不想當然地評價學生,他要根據事實進行評價。

2、理解“嚴肅”。同學們的嘲笑像一根根鞭子抽打着我幼小而敏感的心靈,我感到傷心極了。我開始迷惑不解,對爸爸的話語產生了懷疑。我多麼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我的神情引起老師的注意,他的神情變得嚴肅,他沉沒了“半晌”。同學們,你們能猜測一下,在這半晌的時間裏,老師在想什麼嗎?(對隨意嘲笑別人的孩子的不滿,想辦法要教育他們)。

3、理解“和顏悅色”。老師和顏悅色,是因爲()。

4、出示教師和父親的話語。讀後討論,教師和父親的話語那麼相似。他們相同的地方是什麼?(要實事求是地表現自己的角度看到的東西。)他們不同之處又是什麼呢?(老師的話語中又提到要尊重別人的看法。)

5、爲什麼老師沒有在審視楊桃後就用這段話語來教育我們?(這是個循循善誘的好老師,他要創設機會,既保護我幼小的心靈不受傷害,又要讓其他學生自己發現錯誤,自己教育自己,讓學生心悅誠服。)

6、同學們,“楊桃”風波結束了,但美術課繼續上下去,孩子們繼續畫羊桃,你猜想一下,這時他們的楊桃會畫成什麼樣子呢?

活動4【活動】四、聯繫生活,想像拓展。

1、同學們,我們已經在這節畫楊桃的美術課上認識了這個班級的老師、同學,還有那個畫畫特別認真的“我”,也瞭解了發生在他們中間的故事。現在,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呢?請選擇其中一個人物,對他說幾句話。

我想對作者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對曾經嘲笑過“我”的孩子們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對循循善誘的老師說:

2、美術課也結束了,但畫楊桃這件事讓作者和他的同學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那麼在日常生活中你聽到或遇到過像畫楊桃這樣的事情嗎?通過學習和聯繫生活實際你都有哪些體會、感受,從中你明白了什麼道理。請你也拿起筆用概括性的語言寫一寫你的這些體會、感受和明白的道理,把它寫在大家準備好的小書籤上。寫後讓學生讀一讀把書籤送給老師或自己的好朋友,讓他們與你共同分享。

活動5【活動】教學反思

第一:把思想教育貫穿於課文教學的全過程。這篇課文以父親"經常""叮囑"我的話起筆,以圖畫老師對同學們和顏悅色的教誨落筆,按照順逆的方法安排情節,文章起伏波瀾,感染力強,可信度高。全文字裏行間無不蘊含着"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父親叮囑我的話"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否則會產生脫離實際、不實事求是的結果。我牢記父親的話,以"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爲宗旨,"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自己畫得很準確"。當同學"想當然"地認爲我畫得不對時,老師並沒急於作答,而是"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觀察楊桃的外形,最後批評同學"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並教育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其意思也是要我們從小養成"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態度。筆者順着這條思路進行教學,讓學生對"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這一科學態度由模糊到認同,最後在學生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明白了無論做什麼事都應有"實事求是"態度的道理。

第二:把思想教育熔於品詞析句之中。在語言文字訓練中,筆者在引導學生品味用詞妙處的同時,還注重體會詞句中蘊含的思想道理,藉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比如:在體會我是怎樣畫楊桃時,筆者用CAI出示了兩個句子"①我一邊看,一邊畫。""②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第一句中用了一組關聯詞"一邊……一邊",將"看"和"畫"這兩個動詞串連起來,寫出了我是怎樣畫楊桃的;第二句用了"認認真真"和"老老實實"這兩個表示程度的修飾詞,不僅寫出了我畫楊桃時的樣子,而且描繪出了我畫楊桃時專心的程度。讓學生在比較讀中體會出我嚴謹、誠實的態度和我實事求是的精神,生怕畫"走了樣",畫變了形,讓學生從品和讀中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再如,當同學笑我楊桃畫得不對時,"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作者這裏爲什麼用"審視"而不用"看"和"注視"呢?課中引導學生比較討論後得知:"審視"在這裏是集中注意力去看,並且邊看邊比較,桌上的楊桃是怎樣的形狀,與平時看到的楊桃是不是一樣。說明老師尊重事實,實事求是,對同學提出的質疑從實際出發加以觀察判斷,並非人云亦云,"想當然"。加上老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的這種做法本身就是"從實際出發",學生就在這品詞讀句中,感悟到做任何事都要相信自己,都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第三:把思想教育置於實踐活動之中。毛澤東同志曾說:"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多次反覆才能完成。"國小生學習語言,接受思想教育,要讓他們在親自體驗下,得出他們的認識,再由這個認識去指導他們的實踐。在本課的教學中,筆者設境讓學生親身實踐,在思想上牢固樹立"辦什麼事都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觀念。比如:在教學第二自然段寫我怎樣畫楊桃時,筆者就在講桌上放一個楊桃,讓學生下位從正面、側面去觀察,知道觀察的角度不同,所看物體形狀也完全不一樣。再讓學生坐在相應位置演演我畫楊桃時的樣子,體會我認真的態度。從而懂得,做任何事都不能想當然,要眼見爲實,實事求是。再如,爲了讓學生充分體驗同學因爲"想當然"而最終懊悔的心情變化,課中安排了一個環節帶領學生進入角色,反覆練讀三次對話,從較輕的嘲笑到程度很重的嘲笑,最後到自知錯了,異常懊悔。練讀中明白我把楊桃畫得"像五角星"符合實事求是的思想,而同學們的發笑,是對楊桃的"很熟悉"就會"想當然",以爲別人看到都和自己看到的一樣,這樣就違背了"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精神,從文中同學的教訓中受到了啓迪。

當今社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至關重要,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責無旁貸。以上正是本人憑藉課例進行教學的一點嘗試。由於課中容量太大,課尾學生結合自己暢談感想,聯繫自身實際寫片段材料來深化"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科學態度這一認識還未能完成,需要對課中時間加以調控,力求圓滿,讓"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這一科學態度真正成爲學生的行爲準則。

11畫楊桃

課時設計課堂實錄

11畫楊桃

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一、創設情境,真實體驗

1、同學們,在美術課上,我們畫過很多東西。今天的語文課上,老師也要請同學們來畫畫。

2、(教師出示楊桃)誰知道這種水果叫什麼?觀察一下,它有什麼特點。

3、請同學們在自己的座位上觀察楊桃,把你看到的楊桃實事求是地畫下來。

4、展示中間與前排旁邊同學的畫,看看有什麼不同。或者讓同學從前排靠邊的座位上實際觀察一下,使學生增加感性認識,並激發閱讀與思考的興趣。

活動2【講授】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本文作者小時候也畫過一次楊桃,並給他留下深刻印象。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你已經讀懂了什麼?

2、學生交流,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脈絡層次與立意主旨

3、檢查生字情況。

1)指讀生字詞。

2)你理解了哪些新詞意思?怎麼理解的?(交流)

3)指導學生抄寫生字(注意以下字形)。

“級”字不要丟了最後一筆“丶”。

“肅”字下面的書寫規則是先中間後兩邊。

“晌”字與時間有關,是“日”字旁,不要寫成“口”字旁。

“悉”字中間是“米”不要看成“■”字頭。

活動3【講授】三、研讀課文,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理清第二大段的小脈絡。以楊桃爲主線,寫“我”、老師和同學三看楊桃。不同的人物在看楊桃時候,體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2、請同學們仔細研讀第二大段,選擇其中一個人物研究一下。我們可以怎樣研究?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變化來研究。

3、學生尋找研究同一人物的學習夥伴,合作學習,共同研究。

(二)學生交流,相機引導

(三)引導學生抓住“我”的動作,神態,體會“我”的實事求是與情感變化。

1、“我”之所以把楊桃畫成了“五個角的什麼東西。”,是因爲____________。

(1)、我的座位在前排的地方.

(2)、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麼東西.

(3)、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2、自由輕讀,體會我的情感變化。我遵從父親的教誨,認真地看,老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滿以爲能夠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讚揚,但我怎麼也想不到會被同學們誤解和嘲笑。在老師的教育下,同學們又理解了我。課文,沒有直接描寫“我”被同學們嘲笑與誤解時的迷惑不解,傷心委屈;得到同學們理解時的輕鬆愉快與欣慰滿足。但是可以引導學生設身處地與“我”感同身受,深刻體會“我”的思想感情,從而體會以事實爲依據的重要性。

(四)引導學生抓住“同學們”的語言變化,體會“同學們”從誤解“我”到理解“我”的變化過程。

1、對比朗讀教師與同學們的兩次對話,體會“同學們”態度的變化。

(1)出示兩段對話,學生自由對比讀兩段對話。你有什麼發現?(第一段話中同學們的答句後面都是感嘆號,表示想當然不假思索的語氣;第二段話語中多了兩處省略號,說明同學們的回答支支吾吾,結結巴巴,遲遲疑疑。)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

“它像什麼?”“像五角星!”

“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不……像。”

“那麼,像什麼呢?”“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個。”

(2)補充提示語,在體驗中表情朗讀同學們嘲笑我的話語。鼓勵學生個性化朗讀,可以用肢體語言,如神態,手勢,抓重點詞、標點、語勢等,同時說說爲什麼要這麼朗讀?學生互相評價。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同學們___________。(不假思索地大聲說)

“它像什麼?”“像五角星!”大家____________。(異口同聲地回答)

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不……像。”________。(那個同學發現他這時候看到的楊桃真像個五角星,有點難以置信)

“那麼,像什麼呢?”“像……五……五角星。”___________。(他遲遲疑疑地說)

“好,下一個。”

2、想象說話。老師請同學們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楊桃,是老師巧妙設計的教育學生的時機。請你想象當時的情景,同學們這一看,看出了怎樣的結果?

這一看,________;這一看,_______;這一看,_________。

(1)這一看,同學們發現從“我”的角度看楊桃,它確實像個五角星。

(2)這一看,同學們知道嘲笑“我”是錯的。他們的神態發生了變化,一個個臉色通紅,說話結結巴巴。(學生表演朗讀)

(3)這一看,同學們都不好意思了,一個個臉羞得紅紅的。他們請求我的原諒。他們說:“對不起,我們不應該嘲笑你。你能實事求是地畫出你看到的,是多麼不容易。原諒我們吧!”。

(4)這一看,同學們懂得不能想當然地嘲笑別人。要實事求是,設身處地,尊重別人的看法。

(5)這一看,同學們理解了我。他們嘲笑我的時候,我沒有流淚,而這時候,我卻熱淚盈眶,我的心裏感到暖融融的,因爲我得到了同學們的理解和尊重。

………………………………

“我”從被誤解到被理解,同學們從誤解我到理解我,這個過程的變化,起主導作用的是老師的教育。誰來說說你們對“老師”的研究?

(四)抓住教師的神態變化,體會“老師”的循循善誘。

老師的神態爲什麼從嚴肅變得和顏悅色?

1、出示課文,讀“審視”句:“

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後回到講臺,舉起我的畫問大家: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理解“審視”和老師爲什麼審視。“審視”是指審慎地觀察。老師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講桌上的楊桃,是因爲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對我的圖畫感到有點驚訝,也想看個究竟。

(2)想保護“我”的自尊心。

(3)對同學們的嘲笑感到不滿,想考證後教育孩子們。

(4)他是一個嚴謹認真的教師,不想當然地評價學生,他要根據事實進行評價。

2、理解“嚴肅”。同學們的嘲笑像一根根鞭子抽打着我幼小而敏感的心靈,我感到傷心極了。我開始迷惑不解,對爸爸的話語產生了懷疑。我多麼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我的神情引起老師的注意,他的神情變得嚴肅,他沉沒了“半晌”。同學們,你們能猜測一下,在這半晌的時間裏,老師在想什麼嗎?(對隨意嘲笑別人的孩子的不滿,想辦法要教育他們)。

3、理解“和顏悅色”。老師和顏悅色,是因爲()。

4、出示教師和父親的話語。讀後討論,教師和父親的話語那麼相似。他們相同的地方是什麼?(要實事求是地表現自己的角度看到的東西。)他們不同之處又是什麼呢?(老師的話語中又提到要尊重別人的看法。)

5、爲什麼老師沒有在審視楊桃後就用這段話語來教育我們?(這是個循循善誘的好老師,他要創設機會,既保護我幼小的心靈不受傷害,又要讓其他學生自己發現錯誤,自己教育自己,讓學生心悅誠服。)

6、同學們,“楊桃”風波結束了,但美術課繼續上下去,孩子們繼續畫羊桃,你猜想一下,這時他們的楊桃會畫成什麼樣子呢?

活動4【活動】四、聯繫生活,想像拓展。

1、同學們,我們已經在這節畫楊桃的美術課上認識了這個班級的老師、同學,還有那個畫畫特別認真的“我”,也瞭解了發生在他們中間的故事。現在,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呢?請選擇其中一個人物,對他說幾句話。

我想對作者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對曾經嘲笑過“我”的孩子們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對循循善誘的老師說:

2、美術課也結束了,但畫楊桃這件事讓作者和他的同學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那麼在日常生活中你聽到或遇到過像畫楊桃這樣的事情嗎?通過學習和聯繫生活實際你都有哪些體會、感受,從中你明白了什麼道理。請你也拿起筆用概括性的語言寫一寫你的這些體會、感受和明白的道理,把它寫在大家準備好的小書籤上。寫後讓學生讀一讀把書籤送給老師或自己的好朋友,讓他們與你共同分享。

活動5【活動】教學反思

第一:把思想教育貫穿於課文教學的全過程。這篇課文以父親"經常""叮囑"我的話起筆,以圖畫老師對同學們和顏悅色的教誨落筆,按照順逆的方法安排情節,文章起伏波瀾,感染力強,可信度高。全文字裏行間無不蘊含着"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父親叮囑我的話"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否則會產生脫離實際、不實事求是的結果。我牢記父親的話,以"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爲宗旨,"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自己畫得很準確"。當同學"想當然"地認爲我畫得不對時,老師並沒急於作答,而是"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觀察楊桃的外形,最後批評同學"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並教育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其意思也是要我們從小養成"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態度。筆者順着這條思路進行教學,讓學生對"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這一科學態度由模糊到認同,最後在學生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明白了無論做什麼事都應有"實事求是"態度的道理。

第二:把思想教育熔於品詞析句之中。在語言文字訓練中,筆者在引導學生品味用詞妙處的同時,還注重體會詞句中蘊含的思想道理,藉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比如:在體會我是怎樣畫楊桃時,筆者用CAI出示了兩個句子"①我一邊看,一邊畫。""②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第一句中用了一組關聯詞"一邊……一邊",將"看"和"畫"這兩個動詞串連起來,寫出了我是怎樣畫楊桃的;第二句用了"認認真真"和"老老實實"這兩個表示程度的修飾詞,不僅寫出了我畫楊桃時的樣子,而且描繪出了我畫楊桃時專心的程度。讓學生在比較讀中體會出我嚴謹、誠實的態度和我實事求是的精神,生怕畫"走了樣",畫變了形,讓學生從品和讀中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再如,當同學笑我楊桃畫得不對時,"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作者這裏爲什麼用"審視"而不用"看"和"注視"呢?課中引導學生比較討論後得知:"審視"在這裏是集中注意力去看,並且邊看邊比較,桌上的楊桃是怎樣的形狀,與平時看到的楊桃是不是一樣。說明老師尊重事實,實事求是,對同學提出的質疑從實際出發加以觀察判斷,並非人云亦云,"想當然"。加上老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的這種做法本身就是"從實際出發",學生就在這品詞讀句中,感悟到做任何事都要相信自己,都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第三:把思想教育置於實踐活動之中。毛澤東同志曾說:"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多次反覆才能完成。"國小生學習語言,接受思想教育,要讓他們在親自體驗下,得出他們的認識,再由這個認識去指導他們的實踐。在本課的教學中,筆者設境讓學生親身實踐,在思想上牢固樹立"辦什麼事都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觀念。比如:在教學第二自然段寫我怎樣畫楊桃時,筆者就在講桌上放一個楊桃,讓學生下位從正面、側面去觀察,知道觀察的角度不同,所看物體形狀也完全不一樣。再讓學生坐在相應位置演演我畫楊桃時的樣子,體會我認真的態度。從而懂得,做任何事都不能想當然,要眼見爲實,實事求是。再如,爲了讓學生充分體驗同學因爲"想當然"而最終懊悔的心情變化,課中安排了一個環節帶領學生進入角色,反覆練讀三次對話,從較輕的嘲笑到程度很重的嘲笑,最後到自知錯了,異常懊悔。練讀中明白我把楊桃畫得"像五角星"符合實事求是的思想,而同學們的發笑,是對楊桃的"很熟悉"就會"想當然",以爲別人看到都和自己看到的一樣,這樣就違背了"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精神,從文中同學的教訓中受到了啓迪。

當今社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至關重要,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責無旁貸。以上正是本人憑藉課例進行教學的一點嘗試。由於課中容量太大,課尾學生結合自己暢談感想,聯繫自身實際寫片段材料來深化"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科學態度這一認識還未能完成,需要對課中時間加以調控,力求圓滿,讓"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這一科學態度真正成爲學生的行爲準則。

畫楊桃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前排、靠邊、準確、審視、神情、講臺、嚴肅、半晌、輪渡、和顏悅色、熟悉、角度、相似、教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體會文中道理: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重點難點:

1、掌握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重點詞句,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教學用具:

小黑板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喜歡畫畫嗎?誰畫得最漂亮?要畫的漂亮首先要畫得像,要畫得像就要做到:“一個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對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畫畫的文章。(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生齊讀課題,並思考提問。師相機引導。

如:(1)、誰畫楊桃?

(2)、他是怎樣畫楊桃的?

(3)、畫得怎麼樣?

2、生齊讀課文,要求:讀準確、流暢、注意以情帶聲。邊讀邊思考剛纔提出的問題。

(1)、請用橫線標出生字詞並自學。

(2)、標出自然段。

小結:請你說說你讀懂了什麼?(生自由彙報讀書結果,引導學生說出對文中字詞的`認識,對內容理解。)

3、出示小黑板,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1)、指認讀(全懂的舉手)

(2)、找出難讀或難寫的寫,共同研究學習

(3)、自由讀,開火車讀等方法鞏固生字。

三、抓住重點詞,學習第一自然段

全文19個自然段,我們先來學習第一自然段。哪一位同學自告奮勇來讀一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得流暢、還得讀得明白。

1、生讀完後提問: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從哪看出爸爸對“我”作畫的要求很嚴?

3、齊讀爸爸的話,要示讀得“叮囑”的語氣。

4、“叮囑”是什麼意思?

小結:爸爸對“我”的叮囑也是對“我”的要求,可用10個字來概括,誰來說說。(出示小黑板,生齊讀)

過渡:第一自然段有沒有寫到畫楊桃?(沒有)哪些自然段寫畫楊桃這件事呢?

四、抓住重點詞,學習第2~18自然段

1、生自由讀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第2~18自然段,並試着回答老師提出的三個問題:

2、出示小黑板,展示問題。

(1)、“我坐在什麼位置畫楊桃?

(2)、“我”畫畫的態度怎樣,從哪個詞句可以看出來?

(3)、結果“我”把楊桃畫成了什麼樣子?用“我畫的楊桃像________,不像________”句式來回答。

3、“我”畫了楊桃像五角星,不像楊桃。同學們看了有什麼表現?老師又有什麼不同的表現?

(1)、請找出寫老師動作的句子。相機指導理解“審視”(仔細看)。

(2)、老師的神情有兩次變化?請分別用一個詞來形容。第一次是__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______。請生上臺表演“嚴肅”與“和顏悅色”。相機引導學生理解“半晌”老師嚴肅的表情了好一會兒,文中哪個詞是好一會兒的意思? 小結:嚴肅與和顏悅色兩種神情剛好相反,爲什麼老師會這樣?

4、生讀第18自然段中老師說的話與開頭爸爸說的話,並說理解。

五、指導讀寫生字,鞏固生字

重點指導生寫“肅”與“囑”,“熟悉”“誨”等,注意筆畫筆順,關鍵部分與易錯筆畫。

六、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附板書:

畫楊桃

是什麼樣,畫成什麼樣

畫楊桃教學設計4

【課時目標】

1、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樣子,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2、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叮囑”“教誨”等詞語的意思。

3、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最後兩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能聯繫課文內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通過學習,基本上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了,還初步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現在誰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在圖畫課上,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受到了同學們的嘲笑,老師教育我們“看到什麼樣就畫成什麼樣,使我受到很大的啓發。)

二、引導學習課文第二段

1、是的,課文講的就是一次圖畫課上畫楊桃引發的事情。課文的第二大段以畫楊桃爲主線,寫了哪幾個人物?(老師、我、同學)不同的人物在看楊桃時候,有不同的表現。

2、請同學們仔細研讀第二大段,選擇其中一個人物仔細研究一下。我們可以怎樣研究人物?(抓住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變化來研究。)

3、先自己獨立讀課文,仔細思考你研究的人物是個怎樣的人,然後和你的同桌交流討論,共同研究。

三、交流彙報

(一)“我”是個做事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的人。

1、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2、“我”之所以把楊桃畫成了“五個角的什麼東西。”,是因爲____________。

(1)我的座位在前排*邊的地方。

(2)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麼東西。

(3)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3、“我”知道楊桃的樣子嗎?那爲什麼還要把它畫成五角星呢?我受到了誰的影響?(父親)(出示父親的話)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什麼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指名讀父親的話,父親的話怎麼理解?(理解想當然)

是圓的就——,是方的就——,不要把圓的畫成——,也不要把方的畫成——,否則就是——。

練讀父親的話,指名讀讀,評議。(注意抓住提示語,讀出父親的嚴肅、語重心長)

(二)引導學生抓住“同學們”的語言變化,體會“同學們”從誤解“我”到理解“我”的變化過程。

1、對比朗讀教師與同學們的兩次對話,體會“同學們”態度的變化。(嘲笑、誤解、自以爲是)

(1)出示兩段對話,學生自由對比讀兩段對話。你有什麼發現?(第一段話中同學們的答句後面都是感嘆號,表示想當然不假思索的語氣;第二段話語中多了兩處省略號,說明同學們的回答支支吾吾,結結巴巴,遲遲疑疑。)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

“它像什麼?”“像五角星!”

“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不……像。”

“那麼,像什麼呢?”“像……五……五角星。”

(2)補充提示語,在體驗中表情朗讀同學們嘲笑我的話語。鼓勵學生個性化朗讀,可以用肢體語言,如神態,手勢,抓重點詞、標點、語勢等,同時說說爲什麼要這麼朗讀?學生互相評價。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同學們___________地說。(不假思索地大聲說)

“它像什麼?”“像五角星!”大家____________地說。(異口同聲)

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不……像。”他________地說。(結結巴巴)

“那麼,像什麼呢?”“像……五……五角星。”他___________地說。(他遲遲疑疑)

(3)小結,不同的標點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這就是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2、想象說話。爲什麼同學們的態度會有這樣的變化呢?(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觀察楊桃)

這一看,________;這一看,_______;這一看,_________。

(1)這一看,同學們發現從“我”的角度看楊桃,它確實像個五角星。

(2)這一看,同學們知道嘲笑“我”是錯的。他們的神態發生了變化,一個個臉色通紅,說話結結巴巴。(學生表演朗讀)

(3)這一看,同學們懂得不能想當然地嘲笑別人。要實事求是,設身處地,尊重別人的看法。

(4)這一看,同學們理解了我。他們嘲笑我的時候,我沒有流淚,而這時候,我卻熱淚盈眶,我的心裏感到暖融融的,因爲我得到了同學們的理解和尊重。

“我”從被誤解到被理解,同學們從誤解我到理解我,這個過程的變化,起主導作用的是老師的教育。誰來說說你們對“老師”的研究?

(三)抓住教師的神態變化,體會“老師”的循循善誘。

1、老師的神態爲什麼從嚴肅變得和顏悅色?

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後回到講臺,舉起我的畫問大家: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理解“審視”和老師爲什麼審視。“審視”是指審慎地觀察。老師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講桌上的楊桃,是因爲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對我的圖畫感到有點驚訝,也想看個究竟。

(2)對同學們的嘲笑感到不滿,想考證後教育孩子們。

(3)他是一個嚴謹認真的教師,不想當然地評價學生,他要根據事實進行評價。

2、理解“嚴肅”。同學們的嘲笑像一根根鞭子抽打着我幼小而敏感的心靈,我感到傷心極了。我開始迷惑不解,對爸爸的話語產生了懷疑。我多麼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我的神情引起老師的注意,他的神情變得嚴肅,他沉默了“半晌”。通過剛纔的學習,現在同學們肯定知道老師的神情爲什麼變的嚴肅的原因了。

a、憑想當然說“我”畫得不像;

b、沒弄清事實真相就取笑人;

c、老師從“我”的角度去看楊桃,知道就像五角星。

3、同學們,你們能猜測一下,在這半晌的時間裏,老師在想什麼嗎?(對隨意嘲笑別人的孩子的不滿,想辦法要教育他們)。

4、課件出示老師的話。

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

5、老師的話說得多好啊!誰來讀一讀?應該讀出怎樣的語氣來?(和顏悅色、語重心長)指名讀。

能談談你的理解嗎?

a、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去看就有所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b、要尊重事實,實事求是。

6、爲什麼老師沒有在審視楊桃後就用這段話語來教育我們?(這是個循循善誘的好老師,他要創設機會,既保護我幼小的心靈不受傷害,又要讓其他學生自己發現錯誤,自己教育自己,讓學生心悅誠服。)

7、出示教師和父親的話語。讀後討論,教師和父親的話語那麼相似。他們相同的地方是什麼?(要實事求是地表現自己的角度看到的東西。)他們不同之處又是什麼呢?(老師的話語中又提到要尊重別人的看法。)

三、提升

1、同學們說得很好,確實,在父親和老師的影響下,作者最終成長爲一個作家。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情況。

岑桑,生於1926年,廣東順德人,我國當代著名作家。1942年開始發表作品。1949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社會學系。1950年參加工作, 196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5年當選中國作家協會廣東分會副主席。著有散文集《當你還是一朵花》、《在大海那邊》、《岑桑散文選》,詩集《眼睛和橄欖》等20餘種。評論集《美的追尋》獲第二屆廣東魯迅文學獎,《岑桑作品選》獲首屆冰心兒童圖書獎等。

岑桑說:“多年來,我一直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地做人、做事,這是從小時候老師、父親對我的教誨。幾十年來在文學上我自己留下的卻只有幾行腳印,那些淺淺的腳印爲時間隨着時間的流逝,便將不留半點痕跡了。”

2、讀了這段文字材料,你又有什麼體會?(學生談)

3、看來小時侯父親和老師的教誨對作者岑桑的一生產生了多大的影響,真的使他一生受用。讓我們再好好地來讀讀課文中老師、父親的那段話。(課件出示)

齊讀,再一次感受。

一、談話引入

二、講讀課文。

1、從課文第3部分入手,達到牽動全文之目的。

(1)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理解“受用”是什麼意思,“一生受用”呢?

(2)使作者“一生受用”的教誨一定是使作者終生不忘的。是誰的教導使作者終生不忘呢?

(3)請同學們找出父親與老師的話輕聲讀一讀。自己體會一下相同點是什麼。

2、學習課文第1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父親的話。

(2)齊讀並思考:父親的話有幾層意思? 每一層各說的是什麼意思?

(3)小結

3、學習課文第2部分。

(1)分析“老師”說的話的第一層意思。

(1)指名讀課文中倒數第2自然段“老師”說的一段話。

(2)“老師”說的這段話共有幾句?

(3)引導分析“老師”說的一段話中前三句話的意思。

a. 第一句說大家對楊桃“都非常熟悉”,能說明什麼呢?

b. 第二句話中的“但是”在這段話中起什麼作用?

c. 第三句話中的“真像”是什麼意思?(特別像。)“有時候”指什麼時候?

d. 這三句話以畫楊桃爲例,要說明一個什麼道理呢?

小結:

(4)齊讀“老師”說的前三句話,加深理解。

4、講讀課文第2自然段。

(1)作者在一次圖畫課上,就把楊桃真的畫成了五角星的樣子,課文的哪一自然段寫了這個意思?(指名讀)

(2)作者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有幾個?第一個原因是什麼呢?這能說明什麼?也就是前面學的“老師”說的哪句話?

(3)楊桃畫成五角星的第二個原因又是什麼呢?

(4)小結

5、導讀分析第3至5自然段。

(1)“有幾個同學”看到作者的畫爲什麼哈哈大笑?

(2)課文中寫了兩個學生的兩句話。一句末尾用了問號,另一句用了歎號,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a.第一句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如果把它改成陳述句,表達的語氣變了沒有?

b.指導學生朗讀這兩句話,要讀出嘲笑和嘰諷的語氣。

(3)“有幾個同學”看了作者的畫“哈哈大笑”,說明什麼?

6、講讀課文第6至12自然段。

(1)“老師”聽了“幾個同學”的議論,又看了作者的畫,與“這幾個同學”的態度一樣嗎?用先後順序的詞說說老師是怎麼樣做的。

(2)“老師”審視了之後,爲什麼沒有直接告訴大家畫得像不像,而是舉起作者的畫去問大家像不像?

(3)聽了學生的回答,“老師”的態度變得怎樣了?爲什麼要變呢?從文中的哪一個詞能看出“老師”嚴肅的神情延續了很久?他是怎樣考慮呢?

(4)指導學生朗讀“好——笑”,這裏的破折號表示幾個同學故意拉長聲回答,要讀得聲調高些,聲音長些。

7、、指導學生學習第13至17自然段。

(1)對於認爲“好笑”的同學,“老師”沒有去批評責備,而是“請他們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目的何在呢?

(2)第一個同學看後,在回答“老師”的問話時,爲什麼中間加了省略號?

(3)指導朗讀,聲調、聲音都要低,讀出不好意思承認錯誤的語調。與剛纔“好——笑”的讀法恰恰相反。

(4)引導學生找出有關詞語,體會作者只寫“第一個”同學的對話,而省略其他同學對話和經過這種抓住重點,敘述的好處。

8、繼續剖析“老師”說的話。

(1)“老師”從學生回答的語氣中,已經知道同學們的態度轉變了,他抓住這件事因勢利導,要啓發同學們從中懂得一個道理。所以老師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他是以什麼樣的態度說下面一番話的?“和顏悅色”是什麼意思?

(2)默讀“老師”的話。找一找第幾句是說應該怎樣看別人的畫這個意思。並指名讀這一句。這句話實際是對哪些同學的批評?

(3)“老師”說的話中,哪一句話是對作者繪畫態度的肯定?找出來讀一讀。

(4)小結:我們把“老師”說的後兩句話的意思連起來分析,不難看出這是“老師”借畫楊桃這件事告訴學生: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樣子,要學會這種看問題的方法。

(5)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總體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的含義。

教學反思:

本堂課我用課文結尾的一句話“這位老師的話同父親講的是那麼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直奔中心,層層深入,用一個支點,支撐起整個課堂教學。我知道在課堂上,教師是知識的指導者、引導者.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把握教材,機智地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靈活地加以引導,課堂上教師能夠機智的處理問題,會讓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在教學《畫楊桃》一課時,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的機智是課堂的靈魂.在教學中由於自己的教學不夠機敏,引的太多,放的不夠開,致使課堂上的許多亮點沒有爆發出來.通過上《畫楊桃》一課,我認爲自己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自我提高:

1、深入鑽研、挖掘教材,靈活地處理教材.

2、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機智.

3、深入地研究自己的薄弱之處,提高評價的能力.

評陳錦雲老師的《畫楊桃》一課

《畫楊桃》課文語言淺顯,但是文章的內在聯繫緊密,故事也有吸引學生的較不曲折的情節,同時,文章還蘊含着一個深刻的道理。如何把握文本,讓學生在課堂投入到文本呈現的語言材料中去,並且又出乎其中,這是這一堂課的難點。

陳老師在這一節課我認爲以下幾方面處理得較好,值得學習和借鑑。

一、把握入點:

陳老師以“父親的話讓我一生受用”入文,展開教學,“受用是什麼意思?父親的話是哪一句?”這兩個問題的討論,自然地將學生引到了文本中,繼而對課文產生興趣。

二、適時比較:

在教學過程中,陳老師以父親的話爲經,以畫楊桃中的插曲爲緯,引導學生深入地解剖課文,在學生理解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掏出老師的話,並與父親的話進行比較,使學生在比較中感悟其中蘊含的道理:觀察仔細,做事踏實,相信自己!

三、順勢拓展:

教育即生活,課堂教學要聯繫生活。入文是其一,出文便是其二。陳老師在學生感悟課文的內在意蘊的基礎上,順勢將學生面前的文本材料與學生的生活聯繫起來,“畫楊桃是這樣,那麼做其它事呢?”將引向學生的生活。

討論:

1.課堂中教師的引導,層層剝筍,條理清晰,但是過多細小的問題引導,導致課堂上學生主動質疑能力的削弱和探究主動性的弱化。

2.學生的角色轉移沒有做好,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處在被動地認識他人(文中的主人公和其他學生)的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創設像觀察事物那種情景,讓學生體驗文中主人公或其他學生的感受和反應,或許課堂還會精彩的多,這樣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假如是你,你會怎麼做,怎麼想?”就行。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叮囑、準確、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背誦最後兩個自然段。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習發現與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養成讀書畫出重點詞句的習慣。

(三)情感與態度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2、從課文內容中體會做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是難點。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是重點,從課文內容中體會做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是難點。

三、教學準備:

準備幾隻楊桃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設計

(一)親身實踐,思考體驗。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大家對課文有了初步的理解,究竟理解到什麼程度,我下面開始考試。願不願意接受?

師拿出楊桃,讓學生各自畫自己所看到的楊桃。要求:仔細觀察,按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去畫,不會畫的,再讀課文,邊看、邊讀、邊畫;只畫輪廓,不必細描。

(二)相互評價,深入領悟。

1、同學們的作品,讓老師想起了一首詩《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現在老師收集了幾幅典型性的作品,請同學們“以作品的作者讀沒讀懂課文爲題,對作品的作者進行評價。”

2、畫得正確的,要求用課文中的語句來說明爲什麼畫得正確。畫得不正確的作品的評價,則重點讓學生聯繫課文中的父親和老師的話,來認識畫錯的原因。

(三)把握重點,跳出課文

1、剛纔作畫和評價時,大家發現沒有,我們引用的課文語句,大多在哪些段落?(1、2、18、19自然段。)

2、請同學們再次朗讀這些段落,指出,讀一篇文章,要抓住它的重點段落章節,在重點段落章節中再抓住它的重點語句,就能較深入而準確地把握文章的內容和思想,這是一個普遍有用的閱讀方法。

3、日常生活中你聽到或遇到過像畫楊桃那樣的事情嗎?如果有,請講給同學們聽。

如果學生髮言有困難,教師可舉例引導:如,寒假時,因爲貪玩,作業沒按時完成,應該怎樣跟老師說。

(四)總結

課文講的是“畫楊桃”的事,我們把它擴大到一切事情了,現在,同學們是不是知道得更多一些了?說說看。

總結:對了,認認真真,老老實實。要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辦事。實事求是。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抓住重點詞句的朗讀理解,引導學生了解由於老師的仔細觀察、善於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從而懂得看問題或做事都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進一步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獨立思考,善於從事物中得到啓發,進行認真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2、完成相關的作業。

教學重、難點:

重點:1、理解重點詞句,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老師通過練習畫楊桃的.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難點:1、聯繫課文內容,懂得老師和父親所講的道理。

2、理解“我”從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楊桃的樣子。

教學準備: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課件出示課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畫楊桃》,齊讀課題。

2、談話引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一次美術課上,作者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受到了同學們的嘲笑,那麼我爲什麼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呢?老師又是怎樣對待的呢?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來研究上節課提出的這兩個問題。

二、學習第1、2自然段。(找原因)

1、自由輕聲讀課文,思考剛纔的第一個問題:我爲什麼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用“~~~~”劃出有關句子,再認真讀讀。

2、集體討論交流:

(1)我爲什麼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

指名說——指導朗讀

(2)我是怎樣畫楊桃的?

課件出示句子:“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指名讀——體會——再讀——用幾個詞概括(師板書:我的畫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3)我爲什麼會這麼畫呢?(引入學習第1段,體會父親的話的含義)

課件出示父親的話: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指名讀——理解體會——指導朗讀——也用幾個詞概括(師板書:父親的話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三、學習第13—18自然段。(明結果)

小結:老師學完這篇課文也有一些體會和大家一起分享,老師讀自己寫的話。

當別人的想法、看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妄下結論,要認真分析,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要實事求是。

三、實踐練習:

1、當作者看到同學們的反應後,他有怎樣的表現,心裏會想些什麼?

2、你喜歡文中的老師嗎,爲什麼?

3、聯繫生活實際寫一寫《畫楊桃》的讀後體會。

1、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第13—18自然段:

(1)、讀:小組內用平時喜歡的方式讀。

(2)、議:老師怎麼做?怎麼說?“——”劃出有關句子再認真讀並談體會。

(3)、做:完成《作業本》第4題,小組內交流檢查。

(4)、說:每個小組派代表準備發言。

2、討論交流:

(1)老師是怎麼做?怎麼說的?

根據學生回答的內容隨機組織學習。

課件出示學生的變化理解:

“不像!”“不……像。”

“像五角星!”“像……五……五角星。”

(指導朗讀——體會)

(2)老師還怎麼說?

課件出示句子:“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

這段話中哪句話給你的啓發最大?爲什麼?

引導理解:【1】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2】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同。(自己站在教室中間演示、看課件上楊桃圖片)

【3】說一說。(課件出示:“當我們看見別人()的時候,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

指導朗讀——再用幾個詞概括(師板書:老師的話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四、總結提升。

1、看作者長大後的資料:(課件出示)

2、聽了這些,你又有什麼體會?

3、再讀課文中父親和老師的話!(課件出示、齊讀)

4、總結提升:我們從畫楊桃中跳出來,今天所講的道理可用一個什麼詞來表示?(隨機板書:實事求是)

五、寫格言。

導入:通過這堂課的討論交流,我們真是深有啓發,讓我們拿起筆把我們心裏最想說的,感受最深的用一句話寫下來,作爲我們的格言。(有困難的同學可以摘錄課文中的語言作爲格言)

1、學生寫話。

2、集體交流。

板書: 23、畫楊桃

父親的話 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我的畫 認認真真 老老實實 實事求是

老師的話 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目標預設

1、學會本課5個生字,能工整、規範、美觀地書寫;通過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教誨”、“受用”、“想當然”等詞語的意思,並能在生活實踐中學着運用。

2、通過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大膽質疑,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道理,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從中受到科學思想的薰陶。

3、帶着自己的獨特感受,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把課文片段的內容加以複述。

學習重難點

1、重點:理解重點詞句,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老師通過練習畫楊桃的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課前準備

本課重點段及楊桃的不同角度的樣子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通過學習,基本上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了,我們還知道了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下面誰來說說課文都講了些什麼?展開閱讀全文

指名回答,教師作簡要小結。

二、引導學習課文第二段

導:是的,課文講的就是一次美術課上畫楊桃引發的事情。課文第2—18小節就寫了畫楊桃的事情,我們先來看看。

(一)請同學們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讀課文,要求:

1、用筆勾畫課文當中你認爲最值得琢磨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2、提提自己真正不懂的問題。

(二)彙報交流。

1、說說自己讀懂的地方。(根據學生所談,教師適當點撥,引導學習相關的詞語,再讀讀有關章節等)

2、提提自己真正不懂的問題。

預計涉及課文內容理解方面的有——(請學生在黑板上寫問題,抓住關鍵詞語)

**我是怎麼畫楊桃的?

**老師的神情爲什麼變得嚴肅?後來爲什麼又和顏悅色了?

**什麼是審視?老師爲什麼要審視?

**同學們有什麼變化?

(三)深究

1、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參加小組討論。

2、彙報:通過探討,你們解決了哪些問題?彙報時可綜合小組意見,也可是個人看法。

(1)重點抓住學生的變化。

“不像!”“不……像。”

“像五角星!”“像……五……角星。”

**聯繫上下文讀這兩組句子。

**分別體會到了什麼?學生討論、交流。

**爲什麼同學們的態度會發生變化呢?

(2)結合理解“我是怎樣畫楊桃”課件展示:從不同角度去看楊桃的不同樣子。(或出示楊桃實物讓學生仔細觀察,體會角度不同,看到的樣子也不同。)

①我的座位是前排*邊的地方,在我那裏看,楊桃的確像個五角星。

②我怎樣畫楊桃,出示句子。

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指名讀,體會到了什麼?

**學生談。(可以想象我當時是如何觀察,如何落筆的。)

**相機引進學習課文第一段,體會父親的話的含義。

導:剛纔我們同學都說到了作者畫楊桃的事情,的確作者是在父親的影響下認真畫的,下面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找出文中“父親”的話。

出示“父親”的話。

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什麼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指名讀“父親”的話,父親的話怎麼理解?

**是圓的就——,是方的就——,不要把圓的畫成——,也不要把方的畫成——,否則就是——。

**練讀父親的話,指名讀讀,評議。(注意抓住提示語,讀出父親的嚴肅、語重心長)

(3)結合理解老師的神情。通過剛纔的學習,現在同學們肯定知道老師的神情爲什麼變的嚴肅的原因了。

a、憑想當然說“我”畫得不像;

b、沒弄清事實真相就取笑人;

c、老師從“我”的角度去看楊桃,知道就像五角星。

(4)讀好同學當時說的話,讀出難過、內疚、慚愧。指名讀,比讀,齊讀。

(5)小結,不同的標點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這就是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6)課件出示老師的話。

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

(7)老師的話說得多好啊!誰來讀一讀?能談談你的理解嗎?

a、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去看就有所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b、要尊重事實,實事求是。

(8)指導讀。老師的教誨同樣是語重心長的,誰能把這個語氣表達出來?先自己練一練,看看那些地方應該重讀,體會體會。a、抽讀評價;b、男女同學分雖競爭賽讀。

(9)引導,課件出示父親的話和老師的話,明白其中相似之處。總結歸納,板書: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四、提升

1、同學們說得很好,確實,在父親和老師的影響下,作者最終成長爲一個作家。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情況。

岑桑,生於1926年,筆名岑桑、端木橋,廣東順德人,我國當代著名作家。1949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社會學系。1950年參加工作,1985年當選中國作家協會廣東分會副主席。1942年開始發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散文集《當你還是一朵花》、《在大海那邊》、《岑桑散文選》,詩集《眼睛和橄欖》等20餘種。評論集《美的追尋》獲第二屆廣東魯迅文學獎,《岑桑作品選》獲首屆冰心兒童圖書獎等。

岑桑說:“多年來,我一直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地做人、做事,這是從小時候老師、父親對我的教誨。幾十年來在文學上我自己留下的卻只有幾行腳印,那些淺淺的腳印爲時間隨着時間的流逝,便將不留半點痕跡了。”

2、讀了這段文字材料,你又有什麼體會?(學生談)

3、看來小時侯父親和老師的教誨對作者岑桑的一生產生了多大的影響,真的使他一生受用。讓我們再好好地來讀讀課文中老師、父親的那段話。(課件出示)

4、同學們,通過大家充分地考慮、討論,我們真是深有啓發,讓我們拿起筆把我們心裏的想法寫下來,作爲我們的格言。(有困難的同學可以摘錄課文中的語言作爲格言)

(1)學生寫話。

(2)集體交流。

五、延伸。課外閱讀《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睛

搜狐網站總裁 張朝陽

一個人要使有很強烈的成功願望,除了奮鬥之外,得不停息地去思考,忍受內心的煉獄和折磨,能夠從灰燼中站起來,反敗爲勝。

我走到今天這一步,並不是我念書念得有多好,雖然書我也念得不錯,但我認爲,事業的成功是應該首先歸因於一個人心理上的自我觀察和文化感受。

我喜歡從人的本原心理上去思考問題,這樣能不斷地醫治自己心靈上的創傷,在內心深處做一個勇敢者,做一個成功的人,最後就會有許多機會向你走來。

學會觀照內心,獨立思考,經常體會自己本原的東西是什麼,學會以第三隻眼睛看自己,通過每件事情來了解內心。

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一個人想獲得成功,首先要相信自己。世間的道理沒有任何規矩可言,沒有成套的既定的說法。也許某種既定的說法是對的,但未必適合你,一定要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

你也許目前是弱小的,對某些事情內心感到很恐懼、很不安,沒有信心,你會聽到別人對你的評論和批評,但你必須告訴自己:你自己對你纔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從自己出發,這樣你才能不斷設計出一條適合你自己的道路。

2、正確理解課文的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3、學習發現與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養成讀書時畫出重點詞句的習慣.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5課齊讀課題《畫楊桃》。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請同學們翻開書快速瀏覽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請同學們回想課文中作者提到了哪些人物?(教師板書:“我”、同學們、父親、老師)這篇課文的題目《畫楊桃》那麼他們對畫楊桃這件事各自都有怎樣的看法。請同學們自學課文。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物內容進行學習。並採用聯繫上下文和聯繫生活實際的方法說說自己的理解和體會。請大家自學。

二、自學彙報

1、當學生彙報到“我”畫楊桃的內容時,說一說“我”是怎樣畫的?(抓住“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的內容進行分析。)老師問:小作者爲什麼這樣畫?生答:因爲父親對他要求很嚴,叮囑他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板書:叮囑)你能說一說你是怎樣理解父親的話的?教師提示:你能舉例子說說怎麼叫“想當然”?

過渡:小作者正是牢記父親的話,所以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那麼怎樣讀父親的話。指導讀父親的話。你還喜歡哪個人物的內容請彙報。

2當學生彙報到老師的內容時。指導重點分析老師的話。

出示老師的話提問:老師說了幾句話,每句話什麼意思,你讀懂了哪句話?學生彙報。

學生講到“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是不是這樣,老師拿出一個楊桃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說一說你看到的楊桃是什麼樣的?爲什麼同樣的一個楊桃大家看到的卻不一樣呢?剛纔同學們理解的非常好。你還理解了哪句話。

學生講到“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請你用“不要……要……”練習說話,說的時候最好要有一個前提。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老師最後一句話的意思。老師的話很樸實但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麼應該怎樣讀老師的話?“和顏悅色”是什麼意思。請大家用這樣的語氣試着讀讀老師的話。讀後找生講評讀的情況。大家讀的很好那麼你能用最短的時間把這段話背下來嗎。給時間背誦。

3、當學生沒有彙報同學們的看法時,老師引導:剛纔同學們彙報了我和老師對畫楊桃這件事的看法,沒有人選同學們的看法,爲什麼不喜歡這個內容呢?學生說明理由(教師板書:嘲笑)那麼小作者看到同學們的這一反應他會有怎樣的表現,心裏又會想些什麼?練習說一說。同學們說的非常好,當時小作者心裏是很難受。讀到這你想對這些同學說些什麼?小作者聽了你的話一定會高興的。老師看到同學們的這一反應對他們進行耐心的教育,他的話不僅教育了小作者,也教育了同學們,這種教育用課文中一個詞概括是什麼“教誨”(板書:教誨)所以正像小作者最後寫到的“這位老師的話同我父親的話是那麼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一起讀最後一段,請大家快速把這一段背下來。

過渡:畫楊桃這件事讓作者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那麼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聽到或遇到過像畫楊桃這樣的事情。請你把這樣的事講給同學聽一聽。通過學習和聯繫生活實際你都有哪些體會、感受,從中你明白了什麼道理。請你也拿起筆用概括性的語言寫一寫你的這些體會、感受和明白的道理。把它寫在大家準備好的小書籤上。寫後讓學生讀一讀把書籤送給老師或自己的好朋友,讓他們與你共同分享。

畫楊桃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

1、培養學生讀中感悟的能力, 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使學生從中受到科學思維方法的教育。

3、理解老師的話,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類似畫楊桃的事,並指導學生運用恰當的神態、動作、心理、語言描寫,把一段話說清楚。

4、朗讀課文,背誦第18自然段老師說的話。

教學重點:

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運用恰當的神態、動作、心理、語言描寫,怎樣把一段話說清楚。

教學準備:

製作多媒體課件、實物楊桃、五角星形的楊桃圖畫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設疑激趣

1、導入:

通過前面的學習,大家已初步認識了楊桃,這節課我們繼續來探討一下“我”是怎樣畫楊桃的,這件事對“我”產生了什麼影響?在學習新課之前,先檢查一下上節課學習的內容。請大家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詞語

2、談話: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小作者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這是怎麼回事兒?

3、學生回答後教師過渡:是的,“我”是這樣做的,而且“我”是認認真真的看,老老實實地畫生: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大屏幕出示這句話)

從“認認真真”和“老老實實”這兩個詞你體會到了什麼?

我畫完以後是什麼樣的心情?

結果“我”把這幅畫交上去時,同學們是怎樣的反應呢?

二、感受嘲笑 體會做法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3—5自然段,看看有什麼發現?

2、體會同學們第一次的嘲笑。

(1)學生交流後讓學生讀讀文中同學們嘲笑的句子。

(2)體會同學們嘲笑的語氣。

a、引導:你們什麼時候會哈哈大笑過?你們的這種笑和文中的哈哈大笑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b、學生回答後板書。(嘲笑)

(3)指導朗讀:有了這樣的體會,誰來讀讀這兩句話?

(燈片出示句子)“楊桃是這個樣子嗎”

“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

(方式:指名讀——體會——評價——再讀——齊讀)

3、理解老師的態度和做法

(1)聽到同學們的嘲笑,老師沒有笑,他是怎麼做的?

(2)學生交流文中的那段話。

(3)指導學生理解“審視”。

在老師這一連串的動作中,哪個詞最能體現老師和同學們的態度截然不同?(審視)讓學生把老師當作楊桃做做審視的動作,其他學生觀察後描述並評價。

(4)同學們想想:老師這一看,會有什麼發現?

三、深入研讀 悟情明理

1、教師引入:是的,正因爲有了這一發現,所以,老師舉起了“我”的這幅畫,(師舉起畫成五角星的楊桃圖畫),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2、同學們拿起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7——17自然段,邊讀邊做上記號。

3、同學交流,瞭解同學態度的變化。

(1)出示兩次對話,學生交流。

(2)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段對話,細心的同學一定會發現什麼?

(3)引導學生體會、交流後小結:前一段對話回答得很簡單,很乾脆,很堅定,同學們還在嘲笑;後一段對話裏有很多省略號,同學們的語氣支支吾吾、吞吞吐吐(板書:吞吞吐吐),是知道自己錯了的表現。

(4)指導朗讀,學生評價。

(5)教師舉起畫和一名同學合作讀後,同學分角色朗讀。

4、朗讀、理解老師神情的變化

(1)指名讀文中的語句。

(2)思考討論:

a、當老師審視了講桌上的楊桃,聽見同學們還在嘲笑“我”,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爲什麼變得嚴肅呢?

b、這段話中哪個詞說明了老師嚴肅的神情延續了一會兒?(半晌)半晌的時間有多長?在這半晌的時間裏,老師既沒說什麼,也沒做什麼,如果你就是文中這位老師,你在考慮什麼呢?

c、老師想出的一個好辦法是什麼?

(3)出示楊桃實物,讓學生從楊桃的一端仔細觀察,並把看到的結果跟同位交流。

(4)想象:如果你們就是這些嘲笑別人的同學,看到剛纔的這一幕,你們想說些什麼?

(過渡語:聽了你們真情的話語,我分明感受到你們心中的那一份歉意。看到同學們都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老師的神情也變得和顏悅色了。)

(5)(課件出示老師對學生說的那番話)教師用嚴厲的語氣讀其中的一句話給同學們聽,學生評價,從而引導學生對“和顏悅色”一詞的'理解。

(6)指導朗讀。(指名朗讀—齊讀)

(7)引導理解:這段話中哪句話給你的啓發最大?爲什麼?

(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同;不要隨意嘲笑別人。)

(8)指導背誦。(過渡:老師的話樸實而深刻,讓我們試着把它記下來吧!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裏記住它?)

a、練習背誦。

b、集體背誦。

5、理解“教誨”一詞。

(師:雖然楊桃風波結束了,但老師的話帶給了我們深刻的教育。這種教育用文中的一詞概括叫做教誨。)

四、口頭說話以讀促寫

1、師述:從作者岑桑小時候畫楊桃這麼簡單的事情中,我們明白瞭如此深刻的道理。(播放音樂)其實生活中,我們也有嘲笑別人或被別人嘲笑的時候,也有誤解別人或被別人誤解的時候,當時,我們是怎麼想的?怎麼說的?怎麼做的?

2、同學先想想,想好了再說說。看誰能把自己的經歷說成一段完整的話。

3、同位相互練習說話。

4、口頭習作訓練,教師相機指導和評價。

五、積累語言拓展延伸

1、師述:岑桑在老師和父親的影響下,最後成了一名作家,聽了你們剛纔的話,我相信你們將來也一定很有出息。最後,我把岑桑的一句話送給大家(投影出示“你自己纔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從自己出發,這樣你才能不斷設計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並希望同學們永遠記住。

2、學生齊讀。

畫楊桃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2、通過理解教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的聯繫,培養學生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

4、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學生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5、培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背誦最後兩個自然段。

重點、難點

1、聯繫全文內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2、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的聯繫,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學生自學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出示楊桃實物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果實嗎?今天,我們要學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板書:畫楊桃)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麼?(板書:畫楊桃)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1)誰畫楊桃?

(2)怎樣畫楊桃?

(3)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

(4)作者爲什麼要寫畫楊桃這件事?

二、初步感知,瞭解內容

投影出示思考題: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

2、利用,聯繫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來。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指讀生字詞。

2、指讀課文。

本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詞意思?怎麼理解的?(交流)

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想當然:憑主觀想象,認爲事物應該是這樣。聯繫課文內容,父親經常叮囑“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憑主觀想象,畫走了樣。

四、質疑

提出不懂的問題。(常識性問題師生當堂解決。有關課文內容理解的問題師生梳理歸納。)

五、佈置作業

l、熟記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由於老師的仔細觀察,善於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從而懂得看問題或做事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獨立思考,善於從事物中得到啓發,進行認真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2、練習“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3、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作者在畫楊桃時發生了什麼事,其中包含着一個道理,究竟是什麼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逐段深入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提問:

(1)這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麼?(板書是……就……不要)

(2)“想當然”是什麼意思?你能不能舉個例子說說什麼叫“想當然”?

(3)指導朗讀。

2、學習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讀。

提問:

這兩個自然段講了什麼?討論:

(1)第二自然段分爲幾層?

(2)找一找哪幾層是回答“我”爲什麼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重點理解作者爲什麼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①老師根據桌上的楊桃講解現在看到的楊桃就象五角星一樣。

②出示投影片,一橢圓形帶棱的楊桃。

③實物演示,讓從不同角度看的學生說出自己看到的樣子。(讓學生親自實踐看一看從不同的角度看楊桃是什麼樣子,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內容。)

④說出作者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⑤“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是否還有其他原因?結合父親的話講一講什麼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是通過提示,幫助學生理解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第二個原因。)

讓學生把兩個原因結合起來講。(再一次加深理解。)

3、學習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讀第四至六自然段。

(1)出示討論題:

①開始同學們認爲這幅畫畫得怎麼樣?後來又有什麼變化?

②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

(2)指導朗讀,注意語氣的變化。

(3)用上“因爲……所以……”說一說同學們的`。認識爲什麼發生了變化?(進一步明確學生態度發生變化的原因。)

4、學習第七自然段,自由讀這一自然段。

提問:

(l)老師的話裏共有幾句話?

(2)前兩句告訴了我們什麼?

(3)舉例子說說怎麼就叫角度不同,樣子不一。(板書角度不同,樣子不一。)

(4)同一事物,當別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時,應該怎樣做?

(5)什麼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不要受別人影響。)

在逐句分析這一自然段的基礎上,再讀並試背誦。

5、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齊讀。

提問:

(1)老師和父親的話哪些地方相似?

(2)爲什麼說老師和父親的話對我來說一生受用?(板書:一生受用)

(3)父親和老師所講的畫畫上的事。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應當怎麼做?(板書要……不要,是……就)

誰能用“要……不要”說一句話?

三、總結全文

1、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先認爲別人錯了,要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能使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2、齊讀例數第一、二自然段並試背誦。

畫楊桃教學設計7

教材解讀:

《畫楊桃》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圖畫課上,對楊桃進行寫生練習,“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通過這件事,既啓發我們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結果,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時又教育我們要尊重他人的多元理解,要設身處地地去看待事物。

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課文內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

3、學會本課生字詞語,理解“叮囑”、“教誨”、“半晌”等詞語。

4、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過程和方法

1、讓學生親身體驗,自主閱讀,合作學習。

2、體會出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事實,尊重他人的好習慣。

學習任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2、朗讀課文,背誦最後兩個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

難點:從課文內容體會做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教學時間:兩課時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習者情況分析:

國小三年級剛好是個過渡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學習的自覺、自律性差。而他們的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剛剛起步,有待增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知識的培養,還要貫穿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1、採用直觀的教學手段我們這裏的學生都沒有見過楊桃,多媒體教學的運用,讓學生親眼看見楊桃,明白“我”畫的楊桃爲什麼會是像五角星。這樣教學,非常直觀,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勞逸結合一節課的前半節,是學生接受知識的最佳時間。到後半節,學生注意力分散。這時,教師就不要繼續講課,給予學生一定的休息時間,讓他們動一動、說一說,既讓孩子疲勞的大腦得到適當休息,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教學過程

一、釋題導入,感知楊桃。

1、板書課題,讀課題。

2、課件出示楊桃的圖片。播放課件《畫楊桃》的“視頻欣賞”部分,引導學生描述,加深對楊桃的認識。

理由:通過學習楊桃的資料,讓學生對楊桃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拉近學生與文本間的距離,激發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聽課件中範讀課文部分,注意辨析“我”、“同學們”及“老師”說話時不同的語氣、語調,並注意生字的發音。

2、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這篇課文寫的是“我”國小四年級一次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

理由:播放配有悠揚的背景音樂的課文朗讀,主要是幫助學生注意生字的發音以及注意辨析“我”、“同學們”及“老師”說話時不同的語氣、語調

三、探究原因

1、出示課件:

父親: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2、出示課件:

有一次學校上圖畫課,老師把兩個楊桃擺在講桌上,讓同學們畫。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講桌上那兩個楊桃的一端正對着我。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麼東西。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理由:我對父親的話的理解及我畫畫的態度。“認認真真地看”說明他不憑想當然,既相信實際,也相信自己的眼睛。“老老實實地畫”就是作者遵照“爸爸”所叮囑那樣去畫。

四、研讀同學們看到我的畫之後的語言、態度

抓住“同學們”的語言變化,體會“同學們”從誤解“我”到理解“我”的變化過程。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找出有關句子。出示文中兩段對話

理由:朗讀中促進理解,理解中深化朗讀。

讀好同學說的話,第一部分

(1)讀出嘲笑、輕蔑的語氣,第二部分讀出難過、內疚、慚愧的語氣。指名讀,對比讀,齊讀。

(2)學生自由對比讀兩段對話。你有什麼發現?問題一樣,學生的回答也一樣。不一樣是第一段話中同學們的答句後面都是感嘆號,表示嘲笑的語氣;第二段話語中多了兩處省略號,說明同學們的回答支支吾吾,結結巴巴,遲遲疑疑。

理由:這個環節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找出有關詞句,感受同學們的內心變化。

小結:相同的文字,不同的標點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這就是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師追問:文中的兩個“不像”意思一樣嗎?(第一個“不像”是嘲笑“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第二個“不像”是同學們坐到“我”的位置看了之後發現楊桃確實像五角星,覺得“我”畫的是對的。同學們對“我”的畫評價不一樣。)

五、抓老師的神情變化,體會老師的教育機智

同學們的態度爲什麼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呢?看到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聽到同學們的嘲笑,老師是怎樣做的呢?讀課文6——18自然段,找出有關句子。

反饋:生讀句子,師板書:坐下審視,輪流地看,和顏悅色地教育

a、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後回到講臺,舉起我的畫問大家:“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審視”什麼意思?(帶着懷疑的態度,仔細地看,慎重地看。)

從“審視”這個詞,你猜猜此時老師心裏是怎麼想的?(老師爲什麼要審視楊桃呢?)

(1)對我的圖畫感到有點驚訝,也想看個究竟。

(2)想保護“我”的自尊心。

(3)對同學們的嘲笑感到不滿,想考證後教育孩子們。

(4)他是一個嚴謹認真的教師,不想當然地評價學生,他要根據事實進行評價。

b、於是,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對第一個坐下的同學說:“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老師請同學們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楊桃,是老師巧妙設計的教育學生的時機。同學們這一看,看出了怎樣的結果?請你們同桌討論一下,要聯繫上下文。

理由:此教學環節中,教師並不是語言說教,而是通過親身體驗來教育學生,也爲理解本文的中心埋下伏筆

(1)這一看,同學們發現從“我”的角度看楊桃,它確實像個五角星。

(2)這一看,同學們知道嘲笑“我”是錯的。他們的神態發生了變化,一個個臉色通紅,說話結結巴巴。

(3)這一看,同學們都不好意思了,一個個臉羞得紅紅的。他們請求我的原諒。他們說:“對不起,我們不應該嘲笑你。你能實事求是地畫出你看到的,是多麼不容易。原諒我們吧!”。(4)這一看,同學們懂得不能想當然地嘲笑別人。要實事求是,設身處地,尊重別人的'看法。

(5)這一看,同學們理解了我。他們嘲笑我的時候,我沒有流淚,而這時候,我卻熱淚盈眶,我的心裏感到暖融融的,因爲我得到了同學們的理解和尊重。

師小結:這一看,同學們發現楊桃確實像個五角星。這一看,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要實事求是。這一看,我得到了同學們的理解和尊重。

生齊讀:“提起楊桃…………”

“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

(1)讀讀這段話,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預設:

a、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去看就有所不同;(師評:是呀,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b、要尊重事實,實事求是。

C、第一句是批評同學的,第二句是鼓勵、肯定我的做法。

(2)第一句是批評教育同學的,第二句是肯定、支持我的做法。現在你就是老師,你能和顏悅色地對同學們說說這個道理嗎?讀出和顏悅色的語氣。(語調柔和,表情笑眯眯,和藹可親。)

(3)指導讀。老師的教誨同樣是語重心長的,誰能讀出語重心長的語氣?先自己練一練,看看哪些地方應該重讀,體會體會。

a、抽讀評價;b、男女同學分雖競爭賽讀。

(4)老師這樣教育學生的方法,好不好?好在哪裏?

理由:此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放手讓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合作學習理解文章的中心。學生通過自學,不僅積極主動地獲取了知識,而且還培養了創新意識和自我探究能力。在小組探究討論、交流、辯解、練習、彙報的過程中,養成了勤於動手動腦,善於發表自己獨特見解的好習慣。

六、指導背誦課文的後兩個自然段理由:是學生積累更多的好詞好句

七、佈置作業(講故事)

這堂美術課給每個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收益不淺。請你選擇一個人物“我”或同學或老師,將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鄰居或辦公室的老師聽。

理由: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在複述的過程中再次記憶全文。

八、總結全文

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的不一樣時,不要先認爲別人錯了,要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我們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實事求是。

理由:提煉本文主要觀點

九、板書設計:

11、畫楊桃

“父親”是什麼樣就畫成什麼樣

教誨“我”認認真真看老老實實畫

“老師”相信自己的眼睛

理由:方便學生記憶重點

畫楊桃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出示實物,導入新課

1、師出示楊桃實物,並請學生讀“資料袋”。

2、師談話導入:今天我們學習《畫楊桃》這篇課文,看看課文中的我從畫楊桃這件事中明白了什麼道理。

二、初讀課文,認記生字

1、自由輕聲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出示小黑板,認讀生詞(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記生字):

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

指名讀,正音:“囑”讀 zhǔ,不要讀成 shǔ;“審”是翹舌音又是前鼻音;“肅”是平舌音;“晌”讀 shǎng,不要讀成 xiǎng。

三、自讀自悟,彙報交流

1、默讀思考:“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同學們怎樣評價“我”的畫?老師怎樣做怎樣說的?(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2、交流課文內容: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3、提出自己的疑問(簡單問題當堂解決,解決不了留待進一步讀書解決。)

四、朗讀感悟

1、默讀課文,找找哪幾段具體寫了畫楊桃的事。(邊讀邊用筆做記號)

2、練習朗讀2~18段:

指導朗讀要點:

⑴我”是怎樣畫楊桃的?“我”認爲畫得怎樣?

抓住重點句:“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體會“我”的一絲不苟。

⑵通過對比體會人物心情,把握準感情:

①同學們看到“我”畫的`楊桃時認爲畫得怎樣?態度是怎樣的?老師的態度又是怎樣?

(找出老師的動作,分角色朗讀,老師、同學們的對話,體現兩者態度的不同。)

②當老師讓學生坐到“我”的座位觀察後,學生的態度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第一次老師問“畫像不像楊桃”時,同學們嘲笑的語氣;第二次老師問“楊桃像不像平時看到的楊桃”,同學支支吾吾的語氣。(對比體會讀好這部分內容)

抓住“和顏悅色”一詞,指導老師耐心和誠懇地批評這部分。

五、昇華領悟

1、出示父親和老師的兩段話:

⑴朗讀思考:他們的話相似在哪裏?都說的什麼意思?明白“教誨”的意思嗎?

通過反覆讀,學生能體會出父親和老師都是教育“我”要實事求是,不能想當然。

⑵再讀,老師的話哪幾句和父親的不相似,是什麼意思?(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⑶師總結:父親和老師教“我”做人實事求是,不能想當然,這是做人的根本!從畫楊桃一事中,“我”還明白了從不同角度去貫徹,會看到不同的結果,這種科學的思想方法,怎能不讓“我”終身受益呢?

2、背誦老師講的一段話。

3、齊讀,交流體會:讀後想到了什麼?可引導聯繫《題西林壁》一詩、《畫雞蛋》一文,進一步理解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有不同結果的道理。

《畫楊桃》原文閱讀推薦:

我讀國小四年級的時候,父親開始教我畫畫。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有一次學校上圖畫課,老師把兩個楊桃擺在講桌上,要同學們畫。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講桌上那兩個楊桃的一端正對着我。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麼東西。

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當我把這幅畫交出去的時候,有幾個同學看見了,卻哈哈大笑起來。

“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

“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

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後回到講臺,舉起我的畫問大家: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麼?”

“像五角星!”

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半晌,他又問道:“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好笑麼?”

“好—笑!”有幾個同學搶着答道,同時發出嘻嘻的笑聲。

於是,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對第一個坐下的同學說:“現在你看看那楊桃,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

“不……像。”

“那麼,像什麼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個。”

老師讓這幾個同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後和顏悅色地說:“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當我們看見別的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

這位老師的話同我父親講的是那麼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畫楊桃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由於老師的仔細觀察,善於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從而懂得看問題或做事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獨立思考,善於從事物中得到啓發,進行認真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學習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教學流程:

一、出示書中的兩段對話,朗讀

1、不像!

它像什麼?

像五角星!

2、不……像。

那麼,像什麼呢?

像……五……五角星。

師:讀讀這兩段話你發現了什麼?指讀,聽出了什麼?這兩段話是從畫楊桃文中節選的,同學們體會的對嗎?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板書課題:畫楊桃

二、透過這兩段對話,可以讓我們再次回想到文中的場景,

那節圖畫課上(出示: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指讀,師:怎麼看就是認認真真地看?位置、角度?(正對着我)板書:看(認認真真)

師:怎麼畫就是老老實實地畫?(看到的根本不象平時看到的那樣)板書:畫(老老實實)既然這樣爲什麼還那麼畫呢?

出示: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師;父親說的話在哪?讀讀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麼?什麼是叮囑?你來叮囑讀這段話,你來叮囑…你來叮囑…你要強調什麼?(是…就…不要想當然)怎麼就是想當然?想當然會怎麼樣?父親這樣叮囑我,我又是如何做的?再讀那句話

三、當老師看了我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畫的`楊桃之後怎麼做的?老師的做法與同學們有何不同?

指讀(生讀)審視?會怎麼審視呢?審視之後神情嚴肅了有時爲什麼?

老師讓同學們也輪流看了,能形容他們眼中的楊桃嗎?

出示實物,能形容你們眼中的楊桃嗎?

出示:1、不像!

它像什麼?

像五角星!

2、不……像。

那麼,像什麼呢?

像……五……五角星。

讀讀說說,此時再讀這句話你能瞭解他們想法嗎?

四、剛纔表情嚴肅的老師現在又如何呢?(和顏悅色地說)你認爲老師說這段話了時候會是怎麼樣?(和藹地、親切地、面帶微笑地)對了,這就是和顏悅色。誰來學着老師和顏悅色地讀讀,指讀

師:你想告訴同學們什麼?(生說)老師是很條理地說的,我們一個一個地看

a、角度不同我們回顧課文找文中,我畫楊桃時的角度。讀讀,不由讓我想起了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確角度不同看到的樣子也不同。

b、不忙着發笑什麼是忙着?(想都沒想,沒有站到別人的角度去審視)

c、看到…就…聽聽是否很很熟悉(爸爸說過)的確真的很像

出示:老師的話和父親的話對比讀讀,你覺得哪像(做事情要事實一致、與事實相符,不能想當然)

師:是啊,老師的話與父親的話是那麼相似,他教我們做事要與事實相符這些教誨怎能不使我受益終身呢?

板書:

(認認真真)看

畫楊桃

畫楊桃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9個生字,會認本課14個生字。

2.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話的語氣。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識記生字,積累詞語。

2.聯繫課文內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出示楊桃實物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水果嗎?(讓學生自由舉手說一說)今天,我們要學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板書:畫楊桃)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麼?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1)誰畫楊桃?怎樣畫楊桃?

(2)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

(3)作者爲什麼要寫畫楊桃這件事?它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二、檢查預習情況,交流重點字詞

1.指讀生字詞,同桌互讀,開火車讀。

2.交流易讀錯生字,教師重點指導。

而:零聲母音節,念“ér”。肅:平舌音,念“sù”。

晌:念“shǎnɡ”,與“響”要區分字形。

嘻:念一聲,“xī”。誨:念四聲,“huì”。

3.學習多音字“倒”,做組詞練習。

4.指導書寫,教學重難點字。

擺:扌+四+去,注意左窄右寬,“四”字中間是兩豎。

嘻:注意右邊“喜”的寫法,“士”不要寫成“土”,第三橫要長。

5.讀“讀一讀,記一記”中的詞語。

三、初步感知,瞭解內容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標出自然段序號。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課文主要講“我”和同學們在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的樣子,引起了同學們的譏笑。老師通過讓學生輪流到“我”的座位上去看看,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明白了做事應從實際出發。)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來,全班交流解決。

問題預設:

(1)課文中老師怎樣提的問題?

(2)提的是什麼樣的問題?

(3)同樣是楊桃,爲什麼畫出了不同的樣子?

(4)老師爲什麼不直接把道理告訴學生,而是反覆地提出問題?

(5)爲什麼課文最後說“老師的教誨讓我終生難忘”?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1.看到“我”畫的楊桃,老師和同學們的做法有什麼不同?

2.作者在畫楊桃時發生了什麼事?其中包含着一個道理,究竟是什麼道理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深入理解課文,感悟文義

1.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聆聽並思考:

①這個自然段講的是什麼?(“我”畫楊桃的過程)

②“我”是怎樣畫楊桃的?(理解“認認真真”“老老實實”“準確”等詞語)

③猜測“我”把楊桃畫成了什麼?

(2)同學們仔細找一找,“我”爲什麼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

(從“我”坐的角度看楊桃,楊桃就像個五角星。)

(3)老師出示楊桃實物,請同學們觀察。

(學生親自實踐,從不同的'角度看楊桃是什麼樣子的,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2.學習第2~17自然段。

(1)朗讀課文,並思考:

①開始同學們認爲“我”的這幅畫畫得怎麼樣?後來又有什麼變化?老師有什麼反應?

②爲什麼有這樣的變化?把有關的句子畫出來。

③用“因爲……所以……”的句式說一說同學們的認識爲什麼發生了變化。

④舉例子說說爲什麼角度不同,看到的樣子不一樣。(板書:角度不同,樣子不一樣)

⑤同一事物,當別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時,應該怎樣做?(當別人看到的或看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忙着嘲笑別人,要學會尊重別人,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

(2)分角色朗讀課文,指導讀出對話時不同的語氣。

①讀出同學一開始嘲笑的語氣,以及後來不好意思、尷尬的情緒。

②讀出老師一開始嚴肅的語氣,以及後來和顏悅色的態度。

3.學習第18自然段。

(1)爲什麼說老師的教誨對“我”來說終生難忘?(板書:終生難忘)

(2)討論:老師的話只適用於畫畫嗎?(老師的話表明了一個道理:要實事求是,要以不同的角度看問題。這個道理不僅僅適用於畫畫,還適用於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3)按照老師所講的,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應當怎麼做?(板書:不要……要……,要……要……)

誰能用“不要……要……”說一句話?4.老師親自來到“我”的座位上去看楊桃,是想知道()

①從“我”的角度去看,楊桃是不是“我”畫出來的樣子。

②是不是“我”的位置有點偏,因此沒有把楊桃畫準確。

三、總結全文

1.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先不要認爲別人錯了,要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那麼,我們每個人一生都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2.齊讀老師說的那段話。7.說說自己從這篇課文中懂得的道理。

畫楊桃教學設計11

一、以唱引讀,激起興趣

1、大家會唱歌嗎?你知道有哪些唱歌的形式?(板書:齊唱——獨唱——輪唱——合唱——伴唱——快唱)

用搶答的形式瞭解唱歌的形式:

請聽題,以下六種唱法分別是什麼唱?

(1)大家一齊開始,速度一致,一齊結束。

(2)一個人放開聲音唱。

(3)分兩三批,一批先唱,兩拍後第二批唱,再兩拍後第三批唱。

(4)一個人唱得比較響,其他人聲音唱得比較輕。

(5)有些地方一齊唱,有些地方部分人唱。

(6)唱的速度很快。

2、其實讀書也一樣,也可以有不同的讀。(板書:讀)(板書:畫楊桃)

3、用圖片介紹楊桃。

設計意圖:朗讀不僅僅是理解課文的一種手段,各種不同方式的朗讀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享受。而唱歌正好與語文朗讀有許多共同之處,各種不同唱法可以給朗讀作借鑑。

二、快速讀——感知內容

1.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畫楊桃是哪一部分?比賽快讀。

3、這一段,我們可以用兩個詞來說明“我”畫畫的態度。(板書:我的畫——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三、表演讀——引起思考

過渡:正因爲父親說得很有道理,我才聽從了父親的教誨——認認真真、老老實實地畫。但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當我把這幅畫交出去的時候,發生了怎樣的事情呢?

1、分配角色,演讀課文。指名一朗讀較好的同學作“我”讀課文的介紹性語言。老師做“老師”,其他同學自由作另外角色,並自選文中的臺詞和各種笑。注意文中規定的動作神態都要表現出來。

2、角色交換再演讀。

設計意圖:表演讀是學生“喜聞樂動”的好形式,又是潛移默化理解詞句意思的好途徑。通過兩次演讀,兩次情境再現,學生對各種對象的表現有了真切的感受。

四、填空讀——語態想象

1、引入:議論畫畫是哪一部分?這些話大部分沒有交待誰說的,如,“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到底是誰問的?請說理由。

2、區分角色。後面這些對話又是誰說的呢?(在對話的後面註明角色。)

3、語態想象。這篇課文的對話很有特點,既沒有交代說話人,更沒有描寫說話人的動作神態,但是,我們可以想象出當時的.情景,說話人是怎樣的動作神態。請繼續在話語後面註明神態動作的詞語。例:

4、領悟寫法。寫人物的對話有多種方法,省略說話的對象和說話時的動作神態,有時效果會更好。但有個前提:讀者不會誤解。因此,還可以用分行排列的形式來區分。

設計意圖:省略說話的對象和說話時的動作神態,是本文寫法上的一個重要特點。以上安排,一方面是領會課文意思的需要,一方面也是訓練學生的多元想象,同時爲學習寫人物的對話打一個基礎。

五、背誦讀——主旨領會

在議論楊桃畫得像不像的過程中,老師的神情態度值得我們注意。

1、重點解讀“嚴肅”“半晌”:想象一下,老師爲什麼神情嚴肅?在這“半晌”沉默的時間裏,老師心裏會有些什麼想法?(對隨意嘲笑別人的孩子的不滿;要想辦法教育孩子;知道這些同學沒從“我”這個角度來看楊桃……)

2、理解老師說的那段話。老師的神情有了怎樣的變化?這段話中你覺得最重要的是哪句話?

板書:老師的教誨——是什麼樣,畫成什麼樣

3、朗讀、背誦這段話。

4、主旨領會:老師是個善於用小事來教育學生的人,還有誰也是這樣的人,他是怎樣說的?(齊讀第一段。)

板書:爸爸的叮囑——是什麼樣,畫成什麼樣

5、加深印象。齊讀最後一段話,理解“教誨”“受用”的意思。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的話與父親的話的對比出現,運用背誦的手段,讓學生明白話中重要語句的教育意義,感知課文前後呼應的特點。

六、多元拓展,深化意義

1、學了這篇課文,你讀懂了些什麼?請交流。(學生可能會從以下方面交流:詞語意思;課文寫法;教育意義。)

2、道具遷移。當有學生交流到畫畫要“看到的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時,順勢遷移,用茶杯、眼鏡、手指等作爲道具,畫成特別角度的簡筆畫讓學生猜,然後實物觀察。

設計意圖:這一設計應該成爲本節課的一個高潮。交流讀懂了什麼,沒有限制,可激發學生的獨特體驗;超越常規的由畫猜物,學生會倍感興趣。經歷這一過程,學生對課文的教育意義有了更深的感悟。

張田若先生說得好:“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在本節課設計中,我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產生靈感,在讀中自我感悟,在讀中放飛個性。打開學生思接千載的想象通道,使其才思敏捷,讓其個性得到最大限度的飛揚。

畫楊桃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及新詞。

2、瞭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後兩個自然段。

4、能用“叮囑”、“嚴肅”造句。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課文第18自然段老師的話,明白“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的道理。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利用各種方式,學會10個生字及新詞,結合課文理解字義。

2、熟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的生字,結合課文理解字義。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選擇字義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大家見過楊桃嗎?老師這裏有幾幅關於楊桃的圖片,欣賞一下。

二、新授: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不丟字,不加字。)

2、指名讀。(糾正學生的字音,指導三個多音字的讀音,能夠讀出自己的語氣。)。

3、小組互相讀一讀,進行評議。

4、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5、說一說,“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同學們對“我”畫的楊桃是怎麼看的?

(1)同學們開始是怎麼看的?

(2)後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3)結合上述兩方面理解。

(二)學習生字。

1、指名讀一讀本課的生字、詞語。

2、在預習中,你認爲哪些字比較難,記起來有困難?自由發言。

3、指導“肅”的書寫。

4、試着把本課的生字都寫一寫,着重練習寫“肅”。

(三)聽寫本課生字。加強生字的掌握。

(四)練習朗讀課文。多種形式讀:小組讀,評出好的讀,自選段落讀……

(練習朗讀的同時,小組互相交流不理解的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從而進一步瞭解課文。)

三、作業: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抄寫詞語。

教學反思:“肅”字的處理被老師忽略,結果部分學生寫錯。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2、在理解課文的內容的基礎上,背誦最後兩個自然段。

3、能夠用“叮囑”、“嚴肅”造句。

教學重點: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教學難點: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作者在畫楊桃時發生了什麼事,其中包含着一個道理,究竟是什麼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逐段深入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困)

(1)這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麼?(板書是……就……不要)

(2)“想當然”是什麼意思?你能不能舉個例子說說什麼叫“想當然”?

(3)指導朗讀。

2、學習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讀。

提問:這兩個自然段講了什麼?

討論:“我”爲什麼把楊桃畫成五角星?(重點理解作者爲什麼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1)老師根據桌上的楊桃講解現在看到的.楊桃就象五角星一樣。

(2)出示投影片,一橢圓形帶棱的楊桃。

(3)說出作者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4)“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是否還有其他原因?結合父親的話講一講什麼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是通過提示,幫助學生理解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第二個原因。)

讓學生把兩個原因結合起來講。(再一次加深理解。)

3、學習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讀第四至九自然段。

(1)討論:開始同學們認爲這幅畫畫得怎麼樣?後來又有什麼變化?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

(2)指導朗讀,注意語氣的變化。

(3)用上“因爲……所以……”說一說同學們的認識爲什麼發生了變化?(進一步明確學生態度發生變化的原因。)

4、學習第十自然段,自由讀這一自然段。

(l)老師的話裏共有幾句話?

(2)前兩句告訴了我們什麼?

(3)舉例子說說怎麼就叫角度不同,樣子不一。(板書角度不同,樣子不一。)

(4)同一事物,當別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時,應該怎樣做?

(5)什麼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不要受別人影響。)

在逐句分析這一自然段的基礎上,再讀,並試着背誦。

5、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齊讀。

(1)老師和父親的話哪些地方相似?

(2)爲什麼說老師和父親的話對我來說一生受用?(板書:一生受用)

(3)父親和老師所講的畫畫上的事。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應當怎麼做?(板書要……不要,是……就)

三、總結全文

1、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先認爲別人錯了,要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能使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2、齊讀倒數第一、二自然段並試背誦。

四、探究:在你身邊每天會發生很多事,你遇到過類似的事嗎?講給同學們聽。要把事情經過說清楚,重點地方說具體,語句要連貫。要把從中明白的道理說出來。(說話訓練)

板書設計:

6、畫楊桃

父親:是……就……

老師:角度不同樣子不一

要……不要……是……就……

我:一生受用

畫楊桃教學設計13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教師應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情境,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與創造,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課文。同時,作爲新課程改革之一的國小語文課堂教學,還應該關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針對本文敘事性強、含義深刻的特點,從文本的整體性出發,師生形成一個閱讀話題——如何理解“實事求是”?用心研讀文本,纔會發現:課文通過“我”的作畫態度、“同學們”的心理轉變、“老師”的言行舉動這“三大板塊”,逐層挖掘了“實事求是”的內涵——學會老老實實做事、學會實實在在做人、學會用“實事求是”的眼光去評價別人。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從課文內容中體會做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中 句與句的聯繫,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自學生字、詞,理解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引言激趣:

同學們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樣禮物,(出示楊桃)

這是——楊桃,楊桃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果,還能生津止渴、止血止痛呢!真正的楊桃是在秋季和冬季才成熟的。看,有趣嗎?

課本上也向我們做了介紹呢,請大家翻開課本44頁,咱們來看一下“資料袋”中告訴了我們些什麼?

(設計意圖:北方的孩子對楊桃不太熟悉,教師準備幾個楊桃,觀察中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先讀讀課文後面資料袋的內容,自然而然地拉近了與文本的距離。)

2、老師寫一位很了不起的作家、出版家的名字,是---------板書:岑桑

在著名作家岑桑的心中,這個楊桃可不僅僅是有趣,已步入晚年的他,直到現在還清楚地記得上國小時“畫楊桃”的經歷,你們想知道其中的故事嗎?

好,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跟隨作者去——(板書課題)11、畫楊桃 生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們頭腦中也許產生了一些疑問,說說看,你們想知道什麼?學貴有疑,會讀書,會思考,就一定能有更多的收穫。

(設計意圖:一位年過半百的著名的作家、出版家,竟對國小四年級一節美術課上的一事銘刻在心,這到底是爲什麼呢?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自然也就在質疑中拿起書本主動求知了教師和學生一起梳理問題,把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進行簡單板書,這些問題激活了學生的閱讀期待,誘發了學生和文本以及師生、生生之間對話的渴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努力把課文讀通順。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

幾次。看看,剛纔你們自己提出的問題,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呢?

(生自由讀課文)

課堂是最動聽的聲音,是同學們朗朗的讀書聲,剛纔大家讀得真不錯。誰來說說自己的讀書所得?

2、會讀書,愛思考,你們可真是會學習的好孩子。再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到生字,開動腦筋,看能不能自己把課文中的生字學會?

3、檢查讀書情況:

老師考考大家,怎麼樣?

1)看,老師把課文中難讀的這些“攔路虎”請到大屏幕上來了,你們認識麼?

認讀生字 囑 審 肅 晌 悅 誨

指名讀,正音:“囑”讀 zhǔ,不要讀成 shǔ;“審”是翹舌音又是前鼻音;“肅”是平舌音;“晌”讀 shǎng,不要讀成 xiǎng。

2)給生字找個好朋友吧,讀讀看,怎麼樣?

叮囑、前排、靠邊、準確、審視、講臺、神情、嚴肅、半晌、輪流、和顏悅色、熟悉、角度、相似、教誨、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3)下面這關,可就考你的眼力了,比比看,誰記得最快,誰寫得最好!你們覺得哪個字最難寫,最難記?咱們先一起來練一練

師在田字格中板書學生提出的'字,邊寫邊記,口頭組詞語。

說話容易做好難。很多時候,覺得寫這個字很簡單,可真正寫起來,寫好還真的不容易呢。怎麼樣?自己拿起筆練寫一個吧!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邊記邊在課本上的田字格里描紅。

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提醒書寫姿勢要正確,書寫要規範。

4、攔路虎被你們制服了,再讀書就更容易了。畫楊桃,怎麼畫成五角星呢?感興趣麼?你再讀讀這篇文章。過一會兒,咱們來個讀書比賽。

怎麼樣?誰願意發起挑戰,把自己認爲讀得最好的段落大聲地讀給同學們聽?

5、指名接讀課文。正音,評價

6、同學們可真了不起,這麼短的時間,就將文章讀得通順流利了,從你們津津有味的表情中,我發現你們還若有所思呢。的確,只有細細地品讀,才能品出其中的味來!那麼,這節圖畫課留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呢?

學生交流。

看來,圖畫課上的嘲笑聲、大家的討論、老師的教誨都是因爲我那幅畫得象五角星的楊桃圖而引起的,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那堂圖畫課,目睹我的那幅楊桃圖。

(設計意圖: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對話的過程,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對話,是現代教學論倡導的一種嶄新的教學理念,一種新型的教學文化,即在教學過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礎上的人、文本和環境之間激盪起的心靈共振和呼應。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三、引導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我究竟是怎樣畫楊桃的呢?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寫出了我畫楊桃的經過?

1、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邊讀邊用筆畫出我“畫楊桃”的句子

1)自己讀讀這段話,你讀懂了什麼?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2)你是怎麼理解“我”這種“老老實實”的作畫態度的呢?(生讀書思考)

你能把那份認真讀出來麼?學生練習讀句子。

2、說出作者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1)明明是普普通通的楊桃,可在作者的眼裏卻像是五個角的什麼東西,這是爲什麼呢?咱們班裏誰坐的位置和岑桑在教室裏的位置一樣?在他的位置上觀察和你的位置上觀察,一樣麼?觀察點不同,觀察到的結果會?

2)作者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有觀察點的原因,還有別原因麼?把1、2自然段結合在一起,認真讀讀看。

3)原來在我這樣的舉動背後,老老實實地遵從了父親的叮囑。讀讀這位父親的話,你讀懂了什麼?

(課件出示)

誰知道“叮囑”是什麼意思?從父親的叮囑裏,你明白了什麼?

是圓的就──,是方的就──,不要把圓的畫成──,也不要把方的畫成──,否則就是──。練讀父親的話,

畫成“腦子裏想象的那樣”,用文中的一個詞來說,就是——“想當然” 你能不能舉個例子說說什麼叫“想當然”?

還是在那個前排靠邊的座位,如果我想當然地去畫,也許會把楊桃畫成什麼樣呢? 還可能畫成什麼樣?不管是把它畫成蘋果,畫成香蕉,還是畫成平時最常見的那樣,結果都——

4)、在我開始要畫畫的時候,我的耳畔總會想起父親嚴肅地說:——

指名讀:

在我粗心大意、畫得想當然的時候,父親彷彿在跟我語重心長地說:——

指名讀:

3、我正是抱着這種老老實實、實事求是的態度去畫楊桃的,(對照板書)儘管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我自己覺得還是——

請把那種自信、滿意讀出來。

(設計意圖:“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沒有多樣性的啓迪就不可能有創新思維。“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明確研究的方向和重點之後,教師及時組織學生進行讀、評等形式的對話,在對話中,學生思考,行動、探究,爭論,提高了交流、溝通的能力,同時,也使知識在對話中生成。)

四、課堂小結

對於這幅畫,作者自己認爲--------------------,交上作品的那一刻,他一定會在心裏想--------------------------------------------------------------------------------------------------------------------

可是,同學們又是如何看待我的這幅畫的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在課文中尋找答案。

附:課堂檢測:

課堂檢測題答案:

讀一讀,選一選:略

讀一讀,填一填:嚴格 嚴肅 教育 教誨

教學課件:多媒體課件

楊桃,果實形狀特殊,顏色呈翠綠鵝黃色,皮薄如膜,肉脆,滑汁多,甜酸可口。除含糖10%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C對於人體有助消化,滋養,保健功能,果汁能促進食慾,幫助消化、治療皮膚病的功效。

第二課時

(熟讀理解,懂得看問題或做事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一、複習導入:

1、認讀詞語:叮囑、想當然靠邊、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

2、父親是怎樣教育我學畫畫的?美術課上,我是怎樣畫楊桃的?

二、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探究“同學們”的心理轉變,豐富“實事求是”

1)同學們又是如何看待我的這幅畫的呢?學生讀書,找出相關的句子

2)哪組同桌願意來嘗試着讀一讀?(同桌對讀,說說自己這樣讀的理由:哈哈大笑) 同學們會怎樣地笑呢?就帶着這種譏諷的笑、輕蔑的笑、諷刺的笑,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則對話。

3)從你們異口同聲的話語中、從課堂上傳出的嘻嘻的笑聲中,我聽出了你們對這幅畫的嘲笑。自己認認真真地畫出的畫,竟無端地受到大家這樣的嘲笑,此時的我,心裏有多麼難受!老師的態度又是怎樣的呢?課文中的哪一句話寫出了老師的態度?找出來,讀讀看。

畫楊桃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認識“室、靠”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倒”,會寫“圖、課”等10個字,會寫“圖畫、老師”等12個詞語。

2、能積累“靠、而”等生字拓展的詞語。

3、朗讀課文,能讀出對話的語氣。

4、能說出看到“我”畫的楊桃,老師和同學們的做法有什麼不同,並說說自己受到了什麼啓示。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室、靠”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倒”,會寫“圖、課”等10個字,會寫“圖畫、老師”等12個詞語。

2、能積累“靠、而”等生字擴展的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課前準備好的楊桃實物或圖片,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2、教師簡介楊桃,學生認識楊桃。

楊桃學名五斂子,又名陽桃、洋桃,因其橫切面呈五角星,故在國外又稱“星梨”。楊桃未成熟時爲綠色或淡綠色,成熟時爲黃綠色至鮮黃色。

3、揭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板書課題。(板書:畫楊桃)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過渡:課文以“畫楊桃”爲題,爲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快去讀一讀課文吧。

1、出示自讀提示,學生自由讀課文。

(1)藉助拼音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標出課文自然段序號。

(3)把帶拼音的生字多讀幾遍,並圈出帶生字的詞語,再讀一讀。

2、檢測字詞預習情況。

(1)(課件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2)教師重點指導,去掉拼音齊讀生字。

①易讀錯的字:“室、審、晌”是翹舌音,“肅”是平舌音;“審”是前鼻音,“晌、搶”是後鼻音。

②多音字:“倒”在“倒不如”中讀“dào”,它還有一個讀音“dǎo”,可以通過組詞來區別這兩個讀音。

(3)交流識字方法,識記字形,理解字義。

①與熟字比較識記:室—寶;晌—響;誨—悔;搶—槍;悅—說;審—嬸。

以上幾組生字可以藉助偏旁來理解字義,如“晌”,可聯繫詞語“半晌”,明白“晌”與時間有關,所以是日字旁。再如“搶”,可聯繫詞語“搶奪”,明白“搶”與動作有關,所以是提手旁。

②偏旁歸類識記:“哈哈”“嘻嘻”都形容笑聲,“哈、嘻”都是口字旁。

③聯繫生活識記:“班、頁”可結合學校的班級指示牌和課本的頁碼來識記。

④擴詞識記:(出示課後習題第三題“讀一讀,記一記”中的詞語)想一想詞語的意思,再和同桌互讀,互相正音,記住“靠、而、搶、悅”,最後熟讀詞語。

A、指名讀,讀得好的學生當小老師在全班領讀。

B、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想一想詞語的意思,有不懂的可以問問同桌或老師,也可以自己查一查詞典。

C、教師重點指導理解詞語“視而不見”“賞心悅目”。

視而不見:儘管睜着眼睛看,卻什麼也沒看見,指不重視或不注意。

賞心悅目:指因欣賞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暢。

D、多形式朗讀詞語:齊讀、分小組讀、師生對讀、同桌賽讀、自由讀等。

3、學生將會認字帶入課文中,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三、指導書寫,鞏固提高

1、(課件出示會寫字)學生認讀並口頭組詞,再引導學生觀察會寫字的筆順及其各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範寫並講解書寫要領,學生書空。

課注意“果”的筆順。撇穿插到“訁”下。

擺“扌”的提勢陡;“罷”中“罒”上部低於“扌”上部,較扁,“去”的第二橫寬於“罒”。

哈右邊“合”的撇、捺舒展,蓋住下部。撇在豎中線上起筆,穿插到口字旁下面。

搶右邊“倉”的“人”蓋住下部,橫折鉤從田字格中心起筆,豎彎鉤的豎段沿豎中線行筆。

嘻“喜”的各部分寫緊湊,中間的“口”小且扁,第九筆橫長,最下部的“口”寫得扁。

圖第二筆是橫折鉤,後面的筆畫按先裏頭再封口的順序書寫,最後一筆是橫。裏面的“冬”字的兩點寫在豎中線上。

座廣字旁的撇寫得稍長,護住“坐”;“坐”的兩個“人”的捺筆都變成了點,最後寫“土”,末橫超出上部。

室首點在豎中線上,第三筆橫鉤的橫段寫長些;“至”的最後一筆橫長。

交上部“六”稍小,處上半格;下部撇、捺要舒展。

頁起筆橫寫在田字格上格的中間位置;第二筆撇的長短、角度要適當;最後一筆是點,不要寫成捺。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練寫情況,進行個別指導。

4、挑選優秀的學生書寫作品投影,師生共議,學生互評再練寫。

5、鼓勵學生用會寫字和熟字組成常用詞,再結合“詞語表”中本課詞語,同桌之間互報聽寫。

四、整體感知,作業設計

1、學生自由讀課文,再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教師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並總結本課時教學內容。

3、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朗讀課文,能讀出對話的語氣。

2、能說出看到“我”畫的楊桃後,老師和同學們的做法有什麼不同,並說說自己受到了什麼啓示。

3、理解文章內涵,懂得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玩“摘楊桃”遊戲。

教師將本課13個會認字分別寫在楊桃形的字卡上,再將字卡貼在一張樹形卡片上。教師隨意摘取字卡,學生搶讀字音。讀對了,教師將字卡送給該學生並讓其口頭組詞;讀錯了,其餘學生再搶讀。

2、同桌合作,用多種形式複習會認字、多音字、會寫字,鞏固知識。

3、教師談話,導入新課。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學習第1~4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第1自然段,思考:

(1)“我”看到的楊桃是什麼樣子的?(用“”畫出相關句子,讀一讀)

(2)“我”看到的楊桃爲什麼會是這個樣子?(同桌互相說一說)

(3)“我”是怎樣看的,又是怎樣畫的?“我”畫得怎麼樣?(找出相關句子,用“﹏﹏﹏”畫出來)

①(課件出示)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麼東西。

A、抓住“根本不像……而像……”體會人物內心想法。

B、“我”眼中的楊桃爲什麼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楊桃在講桌上,“我”的座位在教室前排靠邊的地方,楊桃的一端正對着“我”。)

C、指導朗讀:重讀“根本不像”“而像”,並在此處稍作停頓,讀出“我”當時奇怪、猶豫的心情。

②(課件出示)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A、指名讀句子,邊讀邊想象“我”看楊桃、畫楊桃時的情景。

B、抓住“認認真真”“老老實實”體會“我”的一絲不苟、實事求是。

2、學生自由讀第2~4自然段,思考:同學們看了“我”的畫後,有什麼樣的反應?

(1)“哈哈大笑”在這裏是怎樣的笑?(嘲笑。)誰來笑給大家看一下?

(2)“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這句話是用什麼語氣說的?(反問、指責。)誰來讀讀這句話?

(3)“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這句話又是怎樣的語氣?(嘲笑、否定。)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4)同桌互讀第3、4自然段,注意讀出說話的語氣,語調稍高。

過渡:同學們看到“我”畫的楊桃後,公然地嘲笑“我”、否定“我”,那麼,老師又是什麼反應呢?

學習第5~18自然段

1、學習第5~11自然段,瞭解老師的反應,體會同學心情的變化。

(1)學生自由讀第5~11自然段,想想老師看到“我”畫的楊桃時,是怎麼做的,畫出有關句子。

(課件出示)老師看了看這幅畫,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後回到講桌前,舉起我的那頁畫紙,問大家……

①找出描寫老師動作的詞語,再讀一讀句子,體會老師的做法。

②理解“審視”。(仔細看。)

③說一說:老師爲什麼要到“我”的座位上,“審視”講桌上的楊桃呢?這體現了什麼?(老師並沒有依據固有的生活經驗而武斷地下結論,而是從“我”的角度去觀察,體現了他嚴肅、認真的態度。)

④想一想:當時老師會想些什麼呢?(指多名學生交流)

(2)分角色朗讀第6~11自然段描寫對話的句子,注意讀好說話的語氣。

指導朗讀:老師的前兩句問話要讀出詢問的語氣,最後一句問話要用嚴肅的語氣來讀。“不像!”“像五角星!”這兩句要讀得果斷、有力。“好——笑!”一句中的破折號表示語氣延長,表現同學故意延長聲調,嘲笑“我”。

(3)從同學們的回答中,你讀出了什麼?(他們都非常肯定“我”把楊桃畫錯了。)

(4)老師的神情爲什麼變得嚴肅了?(“嚴肅”寫出了老師對同學們嘲笑別人的行爲所表現出的否定態度。老師認爲這不但是畫畫的問題,也是關係到學生學習、做事是否認真、實事求是的問題。)“半晌”是什麼意思?(半天。)老師“半晌”才又問道,說明老師在想什麼?(怎樣改變學生錯誤的做法。)

2、學習第12~16自然段,理解老師讓發笑的同學到“我”的座位上看楊桃的意圖。

(1)學生自由讀第12~16自然段,說說老師是怎樣做的,老師爲什麼要這樣做。(讓這幾個同學從“我”的角度去觀察,讓同學清楚“我”看楊桃的角度。)

(2)老師讓同學們坐到“我”的座位觀察後,同學們的態度發生了什麼變化?你是從哪裏體會到的?

①指導朗讀:“不……像。”“像……五……五角星。”這兩句,讀時語調稍低,讀出斷斷續續、吞吞吐吐的語氣,表現出同學們難爲情的心理,反映出他們認識的變化,與之前的`嘲笑形成強烈的反差。

②對比朗讀同學們看畫時和看楊桃時說的話,體會其看法及心情的變化。(兩次回答的內容一樣,但表達的意思完全不一樣。)

③思考:爲什麼學生的態度前後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因爲他們經歷了坐在“我”的座位上看楊桃後,再來評價“我”的畫,從另一個角度看到楊桃像五角星,表明“我”畫的楊桃沒有問題。)

④同學們坐在“我”的座位觀察楊桃後,心裏會想些什麼?他們又會對“我”說些什麼呢?(學生自由交流)

⑤師生合作讀第12~16自然段,讀好人物語氣。

3、學習第17自然段,理解文章內涵。

(1)指名讀,其餘學生邊聽邊畫出寫老師神態的詞語。(和顏悅色。)

(2)理解“和顏悅色”。(形容態度和藹可親。)老師的神色從“嚴肅”到“和顏悅色”,爲什麼會有這一變化?

(3)理解重點句子。

(課件出示)大家發現了嗎?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

①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用親切、誠懇的語氣朗讀,表現出老師的耐心和談心的親切。

②說一說老師要求“我們”怎樣畫畫,當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時,要求“我們”怎麼做。

③引導:你同意老師說的話嗎?把你的看法說一說。再引導學生思考,老師的這段話有哪些含義?

明確:一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二是要學會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三是不能隨便嘲笑別人。

4、學習第18自然段,理解內容。

(1)齊讀第18自然段,想一想:“教誨”是什麼意思?“教誨”在文中指什麼?

(2)拓展:在生活中,如果“我”看到別人說的、做的與“我”想的不一樣,“我”會怎麼辦?5、分角色朗讀全文,讀好對話。

三、總結全文,課後擴展

1、學生分小組說一說。

看見“我”畫的楊桃,老師和同學們的做法有什麼不同?從他們不同的做法中,你懂得了什麼?

2、教師小結本課時教學內容,學生交流學習體會。

3、拓展活動。

(1)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類似於“畫楊桃”這樣的事,你能舉例說說嗎?

(2)讀下面這首詩,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

題西林壁

[北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峯,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4、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教學反思:

本文取材於兒童的真實生活,貼近兒童心理,內容鮮活有趣,語言生動活潑,於平常的小事中寄寓深刻的道理。教學中,我主要通過畫一畫、讀一讀等方法讓學生找出老師和同學們在看到“我”的畫後各自的反應,側重於找出他們的動作、神情和說的話,進行對比閱讀,在對比中體會同學前後認識和心情的變化,從而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詞句,領悟道理。

畫楊桃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叮囑”、“審視”、“和顏悅色”、“教誨”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3、知道做人、做事都要實事求是。

二、教學設計

(一)、自讀自悟初步理解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課前談話:請自我介紹一下,說說你的名字、愛好,也請告訴我你的好朋友是誰?

(2)“畫”字導入,書空一遍

(3)板書“楊”字和“桃”字,學生認讀;出示楊桃;然後,齊讀課題。

2、讀通課文,說說收穫

(1)過渡:大家一定都仔細認真地讀過課文了,現在想再讀一遍嗎?請自己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大聲朗讀,可以無聲默讀,可以兩個人讀,可以小組讀,可以找好朋友一起讀,不會的讀的地方,請同學幫幫忙,讀不通的地方,請多讀幾遍,開始!

(2)再讀一遍課文。

(3)當時的我坐在什麼地方?請大家齊讀那句話。

(4)誰來說說,按咱們現在的座位,我可以是咱們班的誰?

(5)咱們繼續往下讀3——18自然段,這一回,我們要分角色朗讀,三個同學或四個同學一組,請把角色分清楚,合作開始。

(6)檢查一個小組。其他小組一定要認真聽,看看他們讀得怎麼樣?

(7)咱們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8)默讀課文,要求邊讀邊想,邊讀邊劃,邊讀邊寫,做到有所收穫。

(11)交流學習體會或提出不同的問題。

3,前後對比,瞭解內容

(1)這篇課文,寫得非常的巧妙,前後對比非常強烈,大家想把它的巧妙對比之處找出來嗎?什麼是對比,黑與白、對與錯、得意洋洋與滿臉慚愧就是對比。本文有3處對比,請大家找一找,找到一處,了不起!找到兩處,不簡單,找到三處就ok!

(2)老師給點提示:當我畫好楊桃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畫得怎樣?而同學卻認爲怎樣?老師的前後態度有什麼變化?同學的前後態度有什麼變化?

(3)理解嚴肅與和顏悅色,請用臉部表情來告訴大家你理解了這兩個詞語。

(4)理解下面一段話:

【齊讀】

老師回到講臺,舉起我的畫問大家: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麼?”

“像五角星!”

老師對第一個坐下的同學說:

“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

“不……像。”

“那麼,像什麼呢?”

“像……五……五角星。”

【練習】

同學們( )地說:“不像!”

同學們( )地說:“像五角星!”

那個同學( )地說:“不……像。”

那個同學( )地說:“像……五……五角星。”

詞語庫

七嘴八舌 指手畫腳 有聲有色 繪聲繪色 理直氣壯 得意洋洋

神氣十足 自以爲是 脫口而出 喜笑顏開 搖頭晃腦 吞吞吐吐

結結巴巴 支支吾吾 難爲情 不好意思 慚愧 羞愧 羞怯 ……

【體會】

同學們的前後態度變化。

【感悟】

這裏省略號的作用。

3、再讀課文,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通過一堂課的'學習,大家對我有點熟悉了嗎?請告訴我,在你心中我是怎樣一個老師?

(二)、親身實踐思考體會

過渡:上午我們反反覆覆地讀了課文,我聽到了教室的朗朗書聲,看到了大家高舉的小手,燦爛的笑臉,放光的兩眼,還有挺會說話的小嘴。這一切都告訴我,大家已經把書讀懂了,對不對?對!那,咱們考試,大家敢不敢?別怕,咱們今天考畫畫。咱們畫楊桃。你畫正確了,就表明你讀懂課文了,課文中講的道理你也讀懂了。畫畫時間5分鐘,只畫輪廓,不必細描,但要仔細觀察。開始。

學生畫畫。請大家寫上自己的大名。

(三)相互評價深入領悟

1、現在,我們來看幾位同學畫的楊桃,我們不管他畫的技術好不好,只是通過他的畫評價他讀懂課文沒有。聽懂了嗎?大家在評價的時候請引用課文的有關語句,用課文中的話來說他理解了,或沒有理解。

2、想要正確評論人家的畫,應該怎麼辦?【老師爲什麼要走到那個畫楊桃的同學的位置上?】

3、理解“審視”

4、評價另一張畫。【問:你爲什麼畫得這麼準確?請引用課文的話來說】

5、再評價一張畫。

6、出示教師自己的畫:請同學們用課文中的話指出這幅畫錯在哪?

(四)把握重點跳出課文

〖小結〗這次考試大家都優秀。願不願再考一次?這一次,咱們不考畫畫,而考大家的發現、概括能力。我們讀書學習,必須抓住重點,概括要點。

1、出重點段落

本文有三個自然段最重要,請大家火速找出來,並用圓點標出。

第一自然段寫什麼?【父親的話】

第二自然段寫什麼?【我畫畫】

第十八自然段寫什麼?【老師的話】

2、理解重點句子,概括重點詞語。

理解了重點段還不夠,還需要找出重點句子,概括重點詞語。請大家劃出每一自然段的重點句,點出重點詞語。

3、邊說邊板書。〖小結〗真了不起!咱們第二次考試又是全優!

4、看板書,問:老師的話與父親的話爲什麼會如此相似?

5、是啊!因爲他們說的是同一個道理啊!這個道理是什麼呢?【咱們進行第三次考試,請聽故事,然後回答問題】

6、跳出課文,感悟哲理。

教師講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事,請大家說:孔子會怎麼說?引出“做人、做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問:怎樣才能做到實事求是?】

7、請大家說一說,我們的身邊的人是怎樣做到實事求是的?

8、非常不錯,我們又通過了一次考試,因爲我們都知道了課文講的道理。小作者知道了嗎?課文是怎麼說的?請齊讀最後一段。【問:爲什麼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讀懂爲什麼他們的教誨使小作者一生受用了嗎?

【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

老師有一個美好的心願:願今天的兩堂課使大家一生受用!老師的願望能實現嗎?謝謝!

標籤:楊桃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