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散步》教學設計優秀

設計1.44W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爲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散步》教學設計優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散步》教學設計優秀

《散步》教學設計優秀1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單元課文主題爲親情,所選課文都是圍繞着有關親情和家庭生活,《散步》正是體現着濃濃親情一篇,記敘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生活細節”,表現出一家人之間互敬互愛真摯感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傳統美德。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進入牧歌式情景,從中受到啓示和教育。因此,本文在全套教材中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整體感知課文;繼續練習朗讀和圈點勾畫,積累語言;鍛鍊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抓住關鍵語句精讀課文,自主、合作、探究,領悟課文深長意味。同時借鑑舉輕若重、以小見大寫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字裏行間親情與責任感,形成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思想感情。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七年級學生正處於發展獨立思維重要階段,他們主動性和求知慾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但同時缺乏良好觀察生活品質,對生活缺少體驗,對散文知識瞭解知之甚少,而且由於受社會上許多不良因素影響和家庭誤導,許多學生沒有形成正確家庭道德倫理準則。

因此,我通過引導學生去自讀自悟,運用自主探究方法學習,通過朗讀、圈畫、質疑、小組討論、比較研究與拓展強化,從中對散文有初步瞭解和鑑賞;體會課文濃濃親情,並從中感悟出正確家庭倫理道德準則。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渲染親情

我們的父母爲了撫育我們成長,爲了生活付出了艱辛的代價和勞動,有道是,沒有衰老的殘酷怎會有青春的亮麗?父母終有衰老的一天,孱弱的身軀再也擔不起生活的重擔。作爲兒女,我們有責任和義務贍養老人。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莫懷戚看他們一家攙扶母親走進暖暖的春日,去進行一次心靈的散步!(大屏)

二、讀文生情,整體感知

1、師配樂朗誦,學生初步感受親情。

⑴標出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

⑵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搶答文中六要素。(大屏)

3、自讀課文,理解親情;另擬標題,說明理由。(鮮花獻給可敬的人,準備事物鮮花,小組交流後指名學生手握鮮花到講臺回答。)(大屏)

4、請爲文中的人物戴上合適的修飾“帽子”。(指名回答,大屏)

三、品讀課文,感悟親情

學生自己找出認爲文中最美、最能表現親情、最有深意的句子讀一讀。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你是怎樣理解“慢慢地,穩穩地”這兩個詞的意境的?(大屏,指名答)

四、小組討論問題:

1、爲什麼“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是整個世界”?齊讀體會一下句子的含義

(從字面上看他們走得很小心,很仔細,害怕母親摔跌,這個形象很有象徵意義,中年人既要善待衰老的生命,又要愛護幼小的生命這樣承前啓後的責任。也表現我國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整個世界”是否大詞小用?表現我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屏,指名答)

2、你認爲文章的主旨是什麼?(大屏,指名答。師板書:孝)

3、師小結:

(1)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我一家四口人或者祖孫三代;

(2)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裏散步後發生分歧,結果我的母親順從我的兒子走小路,體現一家人的和睦互敬互愛以及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大屏,中心,齊讀)

師:過渡語:這樣的畫面美不美?讓我們也融進這個溫馨和睦的家庭,去感受它美,好不好?

五、小組合作,品讀課文,美點尋蹤,師通過大屏點撥。(大屏,指名答)

《散步》,美在......爲什麼?友情提示:美在語言、景物、行動、親情......

師:提要求前後四人一組,討論交流,把討論結果寫下來,每組推薦組長髮言、點評)

1、小組討論,教師參與,點評討論情況。

2、明確:人性美,親情美如:和睦溫馨美

如第四段,齊讀體會指導朗讀(大屏)

爲什麼美在寫景?與前文寫母親有沒有關係?

有,因爲母親戰勝了寒冬,戰勝了疾病,我希望母親也像這春天的萬物一樣充滿生命的活力,作者觸景生情,聯想到生命,感悟到生命(大屏)

告訴我們人生的哲理----要珍愛生命

菜花桑樹魚塘(第七段熱愛生活)指導讀(大屏)

小結:

所以作者選擇初春有生命力的季節去散步,可見文中的景物描寫也不單是爲寫景而寫景,也包含我對母親的愛,對母親的一片孝心。

語言樸實美,特別是語句的形式顯得整齊勻稱,讀起來連貫流暢,富有形式美,增強了表達效果。

板書:人性美??景物美??語言美

幻燈展示:教師示範語言對稱美,將書寫美結合,並由學生抄寫積累

小結:

《散步》這篇散文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悅而高尚的旅行,所寫的是散步,這樣一件小事,作者卻讓我們感受到了那份濃濃的親情。

六、討論:本文的寫作特點(大屏:以小見大?一波三折尺水興波?借景抒情)

師過渡語:

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溫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細節也滲透着濃濃的親情,真切感人的關愛。它不僅在莫懷戚的家中,它也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家中,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七十多位諾貝爾獲得者在聯合國會議中達成共識:拯救21世紀全人類最好的方法:在中華傳統文化儒釋道當中那裏纔是全人類的希望,因爲它符合人性——人類的天性: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可把人類帶到和平﹑幸福﹑安樂,21世紀必定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世紀!“孝悌”排在了首位,可見,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意義深遠!

英國哲學家培根也曾說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纔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中國人做得最好。”願同學們把這種我們民族引以爲豪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平時身體力行,把它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體諒他們的每一份苦心。

齊讀:《如果愛是左右手》

親愛的同學們: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每個人用責任來擔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

七、聽歌曲感悟親情(大屏)

__

《散步》教學設計優秀2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整體感悟課文內容,通過比較閱讀提高審美情趣。

2、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語句。

【課前準備】

學生:強調課文預習,自讀課文,圈點生字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

教師:準備課前說話訓練的資料(尊老愛幼的故事),安排學生作準備。

【教學內容】

1、整體感悟課文內容。

2、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體現着人世間美好的情感──親情。其實,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沐浴着親情。哪位同學能聯繫生活實際,說說你都感受到了哪些親情?(學生舉例回答,教師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也能體現出濃濃的親情。《散步》這篇課文就爲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

二、感知課文內容

1、檢查生字詞。

2、教師可配樂範讀課文,學生體驗作品的語感和情感。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或仿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4、帶問題朗讀課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1、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物?主人公是誰?

2、在散步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用文中的語言也可以)

三、交流感受,把握作者的感情

出示問題:讀了這篇文章,你從中感受到什麼? 請幾位同學談談個人的感受。

肯定個性化的發現。(這問題比較寬泛,目的是希望學生能注童個體的體驗。)

進一步研究文本:作者表達的感情是什麼?(回到文本研究,文本本身始終是研究的主要對象,這一個環節也是探究本課語言特點的思維中國)

總結:散步是日常生活,既輕鬆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作者筆下變得那麼重要。作者從中三、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

四、小組學習,圈畫交流

出示要求:在前面學生自己閱讀、發現的基礎上,圈畫後面幾節文字中比較特殊的句式與詞語,進一步探究語言。

(小組活動,全員參與,教師適當幫助有疑問的小組,到一定時候教師要提醒小組及時總結,準備交流。這一階段也可以將文章分成幾部分,分別交給不同的學習小組探討,這樣有利於深入推敲每一部分文字。)

五、班級交流,共享發現

每個小組派代表把最重要的發現與全班共享擇一個句子、一個詞語。

可能有的句子與詞語: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我的母親老了,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就是整個世界。

太遲、總算、熬、分歧、委屈、水波粼粼、慢慢地、穩穩地、仔細

教師在交流中適當引導。

(分享學生的發現有助於培養學生的信心與興趣,把學習的樂趣、發現的樂趣還給學生。教學目標的真正達成在於學生自主的發現與交流中。)

六、拓展,展開想像

體驗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兒子走小路,那麼,母親會怎樣想?

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在班裏談感受。

(過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得當,就會產生家庭矛盾。通過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麼道理?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教師小結:不管做什麼事情應先考慮老人的感受,先照顧他們。他們辛苦了一輩子,不容易。之中的我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孩子,原則是一個孝字。當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時,應該顧老的一頭。這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過渡)設想一下:晚飯後,全家人在一起看電視,爺爺奶奶喜歡看戲曲節目,爸爸媽媽喜歡看時事報道,你喜歡看動畫片,而遙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該怎麼辦?

學生討論歸納:教師對於學生的回答要給予肯定和完善,並希望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繼續遵循這個道德準則。

(過渡)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親走大路,母親同時也爲兒子解決了這個難題,改變主意,走小路。你從中感受到什麼?

1、我們可以感受到母親對小孫子的什麼感情?

2、作者爲我們展示了什麼樣的家庭?

3、分別用兩個字概括出母親、妻子、我是什麼樣的人?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言之成理即可)。

重點研讀:

(過渡):我和妻子是如何揹着母親、兒子走過那條小路的?爲什麼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後一段,體會這段話的深刻含義。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互相交流探討一下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這部分討論旨在讓學生自主探究,通過交流合作,最終挖掘出課文主旨。對於學生的討論和作答,教師應鼓勵、肯定,積極引導,適時點拔。)

教師小結: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養孩子,肩負着承前啓後的責任,體現了我對生活的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這樣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說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着,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隻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

(這部分是對課文的咀嚼和消化階段,也是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最佳時機,所以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用暗示等方式鼓勵學生,適時啓發。儘可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重點研讀後,全班學生齊聲朗讀最後一段。

七、比較閱讀

請同學們速讀課後短文《三代》,思考問題:

1、這篇短文寫了什麼事?

2、《三代人》、《散步》相互比較,哪個故事更感動你,說說你的理由?

教師引導:學生讀後,小組交流,教師鼓勵,並因勢引導:編者爲何把《散步》作爲本文的範文呢?肯定《散步》有比《三代》更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可以把兩篇文章通過比較,體會《散步》寫的精彩之處,可以從語言、寫作方法等進行比較。(學生答案會多種多樣,所以要求學生舉例說明緣由,只要說得有道理即可。)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歸納:

1、《散步》比《三代》多一些景色描寫。文中有兩處對初春的'描寫,這段描寫在全文中起到襯托的作用。第一處是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大塊小塊的新綠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裏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這新綠、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氣息的透露,它顯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機,這是對生命的高歌,對生命的禮讚。第三處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水波粼粼的魚塘。這些都寫出春的氣息,春天在召喚,生命在呼喚。字裏行間留露的正是一種對生活的酷愛,對生命的珍愛。

2、在散步中兩兩對稱的句子很多。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子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作者運用對稱的句子,互相映襯,使我們讀起來很有情趣。語言樸實,但蘊含着豐富的思想內涵。

3、以小見大的寫法:通過描寫生活中的小事情散步,反映出尊老愛幼這個社會大主題。

教師小結:同學們通過比較閱讀,能夠初步對文章進行鑑賞,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寫作中,嘗試運用這幾種寫作方法,一定會給你的文章增添光彩。

反思: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都學到了什麼?在思想上感悟到什麼?

提示: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教師總結:我們學習這篇文章,就是想讓同學們懂得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互愛,這樣才能使你的家庭穩定、幸福!同時也讓我們珍愛親情,珍愛生命!最後我們一起唱首歌,來感受這人間最美好的感情──親情。教師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學生齊唱。

小結:《散步》是一篇秀美雋永、蘊藉豐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頌歌。它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悅而高尚的旅行。所以,在這節課上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得到潛移默化地薰陶感染。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給學生理解課文豐富的內涵提供了學習的廣泛空間。引導學生品味揣摩語言,也增強了語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板書設計】

散步

莫懷戚

母親 走大路 ↑承上

散步 分歧→{我 妻子 責任重大→使命感

兒子 走小路 ↓啓下

《散步》教學設計優秀3

【課文說明】

《散步》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三篇課文,作者莫懷戚,是一篇文質兼美、歌頌親情的散文,在文章的字裏行間,無不流淌着濃濃的親情——其中包括長輩對兒孫的體恤,子女對長輩的敬愛。親情是人世間最永恆、最美好的情感,最能打動人心。課文采用“以小見大”的手法,敘身邊事,訴心中情,課文寫了一家三代人散步的小事,體現出濃濃的親情,唱出了一曲尊老愛幼的讚歌,讓人體驗到“生活之美”。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讀課文中含義豐富的語句,提高審美情趣。

2.過程和方法:通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深入思索,領悟課文中濃濃的親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薰陶感染潛移默化,着重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探究文章和交流感受,體會濃濃親情。

【教學難點】

深入領悟課文中的語句和片段所體現出的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教學法、點撥法、品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讓愛住我家”,是我們每個人的心聲。家,是一個溫馨的字眼,它是一個避風港,它給了我們無盡的關愛和溫情。今天,就讓我們大家攙扶着家人,一起走近暖暖的春日,去進行一次心靈的散步!(板書課題)

二、聽讀課文,認識親情:

1、聽課文朗讀,瞭解文章內容,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容。

師:請同學們認真聽課文朗讀,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容。

2、找生概括文章內容。

師:課文已經聽完了,下面誰來概括一下文章的內容。

生:在一個春天,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一起出去散步,在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最終我同意跟隨母親走大路,而母親卻按照孫子的意思走小路,這一家人非常的和諧。

師:誰能概括的在簡練一些?

生:我們一家四口在春天的田野裏散步。

師: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呢?請用一個詞語來概括。

生:和諧。

生:幸福。

生:溫馨……

三、品讀課文,享受親情:

1、學生自讀課文。

師:現在讓我們也融入到這個和美的家庭,隨着舒緩的音樂,放聲讀起來。並畫出你認爲文中比較美的句子來。

2、小組內進行“美點尋蹤”。

師:剛纔有很多同學畫了很多優美的語句,我們給你們所畫的起一個名字,就叫“美點尋蹤”。什麼是“美點尋蹤”呢?

師:所謂“美點尋蹤”就是找出課文中自己認爲寫得最恰當、最生動、最形象的,給人強烈的美感、給人有力的感染、給人深刻的教育等等內容。美的角度:人物形象美;精神美;修辭美;句式美;用詞精當美;景物美;文章結構美;句子含義深刻美……(出示幻燈片)現在就請四人小組談論一下你們小組所找到的美點,並說一說美的角度?

生:文章第四段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的句子很美。

師:那麼還有其它景物描寫嗎?

生:文章第七段寫母親看到小路的遠處的景物。

師:那我們給它歸納成爲四個字:美在景物。請其他小組再來找一找其他方面的美點。

生: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生: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我的兒子雖然很小,然而很胖。

生:我們把它歸納爲句子美。

師:其實文章中這樣的句子還有很多,你能一一找到嗎?我們給這樣的句子起個名字,你們覺得應該叫什麼?對,就叫對稱句,它的形式對稱、音韻和諧、相映成趣。

生:老師我還認爲這一家人很美。

師:我們應該把它概括爲美在溫馨的一家,你們認爲呢?

四、研討課文,擁抱親情:

1、合作探究:在散步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兒?在解決分歧過程中,誰的權利最大?

師:課文中美的地方很多,但是在這樣美的環境下卻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插曲?

生:發生了分歧。

師:在解決分歧過程中,誰做的最好,誰的權利最大呢?請大家各抒己見。

生:我認爲文章中的我的權力最大,因爲一家人都聽我的。

生:我認爲我的母親的權力最大,因爲兒子聽從母親的話要走大路。

生:我認爲我的兒子的權力最大,因爲最終我們一家人走了小路。

生:我同意他的看法,我也認爲我的兒子的權力大。

生:我認爲在這個家庭中,人人都是平等的,不分權利的大小。

師:是這樣的,這一種循環關係,彷彿讓我們看到了一條親情鏈,他始終是鏈在一起的,確確實實一個家庭不存在着權力的大小,他們的互相尊重、互相關愛,於是就營造了一個和諧的家庭。

2、齊讀文章的最後一段,學生質疑。

師:現在就讓我們帶着我們心中涌動的這份深情齊讀最後一段。說一說你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生:爲什麼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就是整個世界。”

師:誰能替他來解決這個問題?

生:我認爲我的母親是撫養我的人,我的兒子是我要撫養的人,母親和兒子同樣重要,所以說,他們兩個就是整個世界。

師:這句話表達了文章主旨。從字面上看,這是形容他們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閃失,特別是母親,是經不起摔跌的。這個形象有象徵意義,人到中年,肩上負着的是承前啓後的責任,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更突出了一個“孝”字,表現了一家的`和諧。

3、深化主題。

師:同學們,你們是家的一份子,也是世界的一份子,學了這篇文章之後,你懂得了什麼?

生:我們要尊老愛幼。

生:我們要關心、理解父母,要孝敬父母。

師:文章體現了尊老愛幼這樣一個主題。

4、歸納寫作手法。

師: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兒,作者卻能反映出一個重大的主題,這樣的寫法就是“以小

見大”,也可以叫“小中見大”。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寫作中能運用到這樣的寫作手法。

師: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尊老是人類高尚的情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其實孝順父母是古來有之的,孟子曾經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英國的學者培根說:“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纔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中國人做得最好。”(出示幻燈片,學生齊讀)

師:我聽出來了,大家讀最後一句時充滿了自豪感,一個外國人如此欣賞我們的傳統美德,作爲一名中國人,我們更應該繼承和發揚。

五、拓展延伸,感悟親情:

1、觀看幻燈片,談感受:

師:其實當我們慢慢的閉上眼睛的時候,頭腦中肯定會閃現過很多很多感人的畫面――到底是誰在日落昏黃的時候倚在窗口焦急的盼我們歸家呢?又是誰在我們出門時細聲的叮嚀呢?當然是我們的父母。現在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並談一談你的感受。

生:我們應該多陪陪父母,多幫父母幹一些及所能及的活,爲父母分憂。

生:我們應該聽父母的話,在家裏尊敬他們,孝敬他們。

生:父母是生我們養我們的最親的人,我們應該報答他們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2、教師小結:

師:不管你身在何方,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都不要忘記你的父母。生活中親情的體現,並不是轟轟烈烈、驚天憾地,而是點點滴滴,如春雨悄悄滋潤我們的生命。

師:愛是責任,親情是忍讓與付出。一個和諧與溫馨的家庭,需要每一個家庭成員共同用愛心來營造,當彼此的利益和願望發生衝突時,同學們應該學會理解和體諒,學會忍讓和寬容,要有一種保護幼小,善待老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六、佈置作業:

師:今天的作業就是

1、比較閱讀《三代》;

2、請以“親情”爲主題,寫一段50字以內的溫馨語句,寫在賀卡上,把這份厚重的、特殊的禮物送給你的父母。

七、總結全文,表達祝福:

師:親愛的同學們:尊老愛幼是人類的文明之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最後老師也送給大家一份禮物——一幅對聯:

橫批:相親相愛

上聯: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謙讓下聯:祖孫三代風雨人生相依偎

師:把這副對聯送給大家,希望我們所有的家都永遠充滿愛,永遠洋溢着濃濃的親情。最

後請同學們和我共唱一首《相親相愛》。

【板書】

散步莫懷戚

《散步》教學設計優秀4

教學目標:

1、讀課文後,學生能基本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輔目標)。

2、學生默讀討論後,找出一兩處精美的詞句,能說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主目標)。

3、背誦最後幾句(機動目標)。

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確定目標(5分)

1、摸學情。同學們自學了嗎?都學到些什麼?這節課打算探究點什麼內容?

2、定目標。(出示目標略)同學們說合適不合適?有什麼改動?

●預設說明:

1、調查學生自學的情況,以確定目標。指名一兩個學生談收穫,並徵詢他們對本節課的打算,這就爲調整目標打下了基礎。

2、調查後以簡明的語言展示目標,並徵得學生的同意。

3、學生是陌生的,通過這種談話接近學生,以拉近距離。

第二板塊:換標題、說內容(15分)

1、讀課文。請同學用簡明的語言說說文章內容。

2、換標題。題目“散步”是從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來確定的,你覺得這個標題好嗎?請你換一個角度爲本文擬一個標題,並說說你的理由。

●預設說明:

1、第1題,可以概括爲“一家祖孫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或“寫了一家三代在田野上散步中,發生分歧與消解分歧的.故事”。第2題,預設所換標題爲:分歧、責任、整個世界、走得很仔細、我蹲下身來,背起母親、走大路、走小路等。

2、換標題目的之一是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即落實目標“1”,不強加給學生什麼,但教師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交流。

第三板塊:探究與欣賞

1、朗讀課文。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品味咀嚼其精美句子。

2、品味語言。家庭倫理的內涵在字裏行間流淌,一個簡單的小故事,作者寫來卻那樣細膩、深刻、優美、耐人尋味,值得我們好好的揣摩,請找出你最欣賞的一個詞、一句話或者一段話,並作簡要賞析。

●預設說明:

1、學生可能涉及到的內容預設如下:

(1)詞語。如“熬(母親痛苦、我心痛與慶幸)”“鋪(多、密、矮,春意盎然)”“委屈(有歉意、孝爲先)”“慢慢地(鄭重小心情態)”等。

(2)句子,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以初春的生機來渲染生命的可貴與散步的愉快氛圍)描寫母親所看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襯托母親在選擇小路後的愉快心情)。

(3)對稱的句式,“有的濃,有的淡”“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兩兩對稱,整齊和諧,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4)“分歧”最終是如何解決的?這個細節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倫理原則?孝字化解,孝優先原則。“尊老”更可貴。

(5)“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的深刻含義。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我”和妻子是主心骨,上面有風燭殘年的母親,下面是未成年的孩子,他們都需要照顧和關心,中年人肩負着養老撫幼的人生責任。從深層看,這裏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母親”代表着過去,“兒子”代表着未來,所以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則象徵着中年人肩負承前啓後、繼往開來的歷史責任。文章的結尾,用象徵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境界,意蘊更深刻,把親情推及到更廣泛的境界。

2、這是本節課的主目標,要引導學生充分討論,但不強迫學生都答出來。

第四板塊:讀背欣賞,歸納所得

1、讀最後一段,背最後一句。集體讀最後一段,反覆朗讀背誦最後一句。

2、檢測回顧。提示學生,按照學習目標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效。

●預設說明:“1”一項機動內容,根據進度取捨。“2”這篇課言寫了我們一家三代在田野裏散步,中途產生了分歧,而後以孝化解,一家人和和美美,相親相愛,其樂融融的故事。“我”委屈兒子而先滿足母親的心願,反映了“我做人孝當頭”的倫理思想。我揹着老,妻揹着幼,像是整個世界,這是在“做人先盡孝”理念基礎上的深化,言中年人的責任重大,小而言之關係到家庭的和美,大而言之是民族社會穩定的砥柱。在寫法上,尺水興波,一波三折,語言對稱淡雅,餘味嫋嫋。

板書設計

散步(莫懷戚)

分 歧(大路-小路) 孝順 愛幼更尊老對稱

整個世界(家庭-社會) 養老撫幼承前啓後象徵

板書設計說明:

展示給學生的學習目標是:

1、簡明概括文章內容。

2、找出一兩處精美詞句並說說你的理解。

3、背誦最後一句。

《散步》教學設計優秀5

【教學目的】

1、在朗讀中品味文章內容的寫法。

2、學習課文優美的語言。

3、結合自身實際,理解、感悟文章的人性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在朗讀中品味文章內容的寫法。

2、學習課文優美的語言。

難點:

3、結合自身實際,理解、感悟文章的人性美。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有許多平凡小事,然而就這些平凡的小事透露出父母祖輩濃濃的關愛,傳達出溫馨的親情。讓人回味,令人感動,請同學們回味這些美好的時刻,並講出來大家分享。

導入對《散步》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錄音朗讀課文,完成下面兩項任務:

⑴ 用一個詞概括本文事件。

⑵ 簡述文章內容。

⑶ 這一家人在散步過程中哪些細節打動了你。

2、聽讀後,抽生用一個詞慨括本文的事件,並簡述本文內容。談談課文哪些細節打動了你。

注:散步。這是一家四口散步的過程。開始我讓母親去散步,母親很順從地服從了我。後來產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最後母親改變了主意要走小路,走不過去的時候,我揹着母親,妻子揹着兒子。

體現了尊老愛幼、溫馨和睦、互敬互愛。

三、再讀課文,合作探究

1、討論:

⑴ 散步的過程中出現了分歧,作者是如何選擇的,請談談他爲什麼要這樣選擇?

⑵ 找出你認爲最能夠打動你的段落或最有價值的語句,然後把你的感受與同學交流一下。

2、交流:

注:

⑴ 我選擇了走大路。在尊老和愛幼的天平上,作者傾向了尊老。因爲母親老了,剩下的時日已經不多了,兒子還小,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從中可以看出我是孝子。妻子善良、賢惠。母親慈愛,兒子活潑可愛。家庭成員之間互敬互愛,溫馨和睦。

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纔是人類特有的文化之舉──(英)培根。

⑵ 談一談你認爲最能夠打動你的段落或最有價值的語句,然後把你的感受說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注:

⑴ “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明確: 包含着老人對子女的依賴如同子女幼小時對父母的依賴這樣的人生哲理。體會母子之間“互相尊重,相處和諧”。

⑵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明確:兒子發現奇趣:兩對母子走在田野上,表現了兒子天真可愛、聰明活潑。

⑶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明確:母親老了,兒子成長了,挑起了生活的擔子,這樣母親自然聽從於兒子;而我的兒子還年幼,現在一切也要依靠父母。我身上的責任重大。我們應該理解父母,關心父母,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⑷ “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爲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

明確:爲選擇行走路線形成分歧,但能相互體諒達到和諧統一,反映了家庭成員之間真摯的愛。

⑸ 文中作者簡潔地描寫了南方初春的美好景色,巧妙地襯托了一幅充滿情趣的生活畫面。請找出描寫景色的語句朗讀並談談你的感受。

提示:春的氣息,充滿生機,高歌生命。

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水波粼粼的魚塘,看出春天是美的,有意思的。

生活幸福,其樂融融。

體會到課文的語言美、描寫的景物美、體現的人情、人性美。

四、重點研讀,深化主旨

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穩穩的,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明確:

“世界“這是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說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着,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

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

可見,本文寫了一件“散步”的小事,卻表現了“尊老愛幼”的大主題,這就是“以小見大”的寫法。

五、創維空間,拓展練習

1、消息:

老師曾在看到報紙上有一則消息:“國慶節放假前,有許多人往養老院打電話,想在黃金週期間把老人送去託養。這樣,他們便能安心地帶着孩子出遊,因爲養老院有人照顧自己的老人。”請結合課文內容,談談你如何看待這件事情的。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尊老是人類高尚的情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我們應該大力的傳承和發揚,這樣讓中華民族的這一奪奇琶在在世界民族之林中開得最豔、開得最美。

2、課堂調查:

⑴ 每年在你過生日的時候,只要爸爸媽媽在身邊,他們是否都爲你過了生日?

⑵ 你能準確地說出爸爸媽媽的生日嗎?

⑶ 假如今天是爸爸或者媽媽的生日,請你編輯一條短信發送給他們,爲他們獻上生日的祝福!(要求寫50字以內的溫馨短語)

注:從剛纔的調查結果看,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對父母關心太少、理解不夠)

(學生交流短信)

課堂總結:其實,生活中親情無處不在,生活的細枝末節無不體現出父母對我們的關愛,讓我們用心觀察生活,用心靈感受親情、珍愛親情。讓我們一起用愛擔起家庭的責任,用情擔起社會的責任,爲美好的明天唱出最動聽、最優美的旋律吧。最後老師把這一首《讓愛住我家》送給大家。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惜自己的家庭,珍惜得來不易的團圓。

六、親情放送,課後作業

1、(多媒體播放 flash《讓愛住我家》)

謹以此片獻給那些熱愛家庭的人們,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惜自己的家庭,珍惜得來不易的團圓。

2、課後作業:

學習了本文,你一定有萬千感慨吧,請掬捧起你腦海那思維的浪花,拿起你手中的筆,以“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爲題,寫下你現在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

【附】《散步》課文解讀

莫懷戚的《散步》是一篇秀美雋永、玲瓏剔透、含蓄蘊藉的精美散文,它像一首動人心絃的詩,一支感人肺腑的歌,品讀這篇文章,如同在做一次愉悅而高尚的美的旅行。

一、以小見大的構思美。

本文在構思上頗有特色,採用了“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選取家庭生活中一個美麗而平凡的鏡頭——散步,來揭示親情、生命、倫理的重大主題。“一粒沙裏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這樣以小題材來表現大主題,爲我們的寫作提供了一個極佳的範例。

二、蘊含詩意的畫面美。

本文的景物描寫着墨不多,只有兩處:第一處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透露出春的氣息和生機;第二處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景物,字裏行間流露的是一種對生活的酷愛,對生命的珍惜。兩處景物互相呼應,如同兩幅美麗的畫面,充滿了濃郁的詩情畫意和盎然的生機,爲常見的散步提供了一個美妙的背景。

三、耐人尋味的樸實美。

縱觀整個行文,除文末有幾分含蓄外,其餘則明白如話,樸實但卻耐人尋味。如:“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突然大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這兩句話充滿生活情趣,既表現了小傢伙的天真、聰穎,又表現了家庭的幸福、溫馨。

四、搖曳多姿的對稱美。

本文兩兩對稱的句子很多,互相映襯,搖曳多姿,很有情趣。如:“有的濃,有的淡。”“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等。仔細揣摩這些對稱的句子,卻大有意味:一邊是長輩,一邊是後代,這樣寫既表現了作者強烈的責任感,又體現了作者摯愛生活,品嚐人生甜美的無窮韻味。

五、意蘊豐富的主題美。

本文雖然寫了一件小事,但卻意蘊豐富,主題深刻。文中一家人互相關懷、愛護、體貼,譜寫了一首動人的親情之歌。文中一個“慈母”,一個“孝子”,一個真誠的理解,一個絕對的信任,孫子受其影響,懂事、孝順,這種良性的因果循環正反映了古樸的尊老愛幼的倫理道德之美。文中“我”和妻子是中年人的代表,這個形象具豐富的象徵意義:人到中年,肩上負着的是承前啓後的責任,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