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15篇

設計1.73W

作爲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15篇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1

第一節

教學目標

(1)結合“熱力環流”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這兩部分內容,在教師指導下,知道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

(2)在知道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的基礎上,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分佈,並會繪製全球氣壓帶、風帶分佈示意圖。

(3)瞭解氣壓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

(4)掌握並能說出氣壓帶、風帶的移動規律。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氣壓帶、風帶的分佈;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規律。

2.教學難點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原因及其分佈示意圖的繪製;氣壓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

教學過程

1、引入唐代詩人崔護的詩《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引出本課主題“風”。

2、風的概念。風是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氣由高壓區指向低壓區的水平運動。

回顧熱力環流的知識,並舉例說明什麼是水平氣壓梯度力。

3、風的方向。分三種情況歸納。

(1)只受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影響時,風向垂直於等壓線(理想情況);

(2)受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時風向垂直於地轉偏向力(高空);

(3)受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同時作用時,風向與等壓線呈 一定夾角(近地面)。

小結。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和風有關的詩詞或成語。播放《風之谷》主題曲。

過渡:(1)給出材料“二戰期間日本向美國發出的風戰”,思考氫氣球炸彈是如何從日本漂洋過海到達美國的?(2)講解小故事---“馬緯度”問題和咆哮西風帶的出現,讓學生思考原因。引出課題----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5、大氣環流:全球性有規律的大氣運動。

6、利用三個假設來分析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

(1)假設1:地表均勻、不考慮地球自轉(地轉偏向力)和公轉

引起大氣運動的因素是高低緯度之間的受熱不均。

形成單圈環流

(2)假設2:地表均勻、考慮自轉、不考慮公轉

引起大氣運動的因素是高低緯之間的受熱不均+地轉偏向力

形成三圈環流

視頻播放:“新聞--全球高溫都是副熱帶高壓帶惹的禍”

重點講解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和全球7個氣壓帶6個風帶。

思考:赤道低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的成因有何不同?極地高氣壓帶與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成因有何差異?

前者由於冷熱不均引起的空氣運動而形成的,所以是熱力原因形成的。後者是大氣運動引起空氣質量的變化而形成的,因此這兩個氣壓帶是動力原因形成的。

(3)假設3:地表均勻、考慮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太陽直射點隨季節南北移動-----氣壓帶風帶在一年內也作週期性季節移動。

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規律:在北半球,與兩分日相比,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課堂小結

假設一:單圈環流。

假設二:三圈環流。

假設三: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

思考假設四:條件更換爲考慮地表海陸性質的差異,自轉和公轉?

課後習題

探究地中海氣候的特點

結合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規律和氣壓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探索地中海地區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的氣候特徵是怎樣形成的,並以Flash動畫的形式加以解釋。

教案網權威發佈高中地理教案:常見天氣系統。

第二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高壓、低壓系統的活動規律與天氣特點。

2、過程與方法:會運用簡易天氣形勢圖分析各地天氣系統及天氣變化趨勢,並分析其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論聯繫實際,增強防災抗災意識。瞭解科技前沿,樹立學習科學知識爲生產生活服務的理念。

教學重難點

1、能根據氣壓分佈圖判斷其氣流狀況及天氣特點;

2、能讀懂簡易的天氣圖,推測近期的天氣變化趨勢,並用規範的語言來表達。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導入

今年的9月3日特別有意義,它是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日,大家都回家看閱兵儀式了吧?這些鏡頭,你們還記得嗎?

【PPT投影】展示閱兵儀式的照片:英姿颯爽的三軍儀仗隊、激動得流着淚的抗戰老兵、踏着“七彩祥雲”而來的空軍方陣。

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閱兵儀式上那道最美的風景——湛藍的天空呢?事實上,如此美麗的天空,來之不易。爲了確保閱兵的順利進行,從8月20日起,北京地區正式啓動空氣質量保障措施,通過全市上下共同聯動,積極協調周邊省市協同減排,全力保障閱兵紀活動期間北京的空氣質量。至9月1日,北京空氣質量已連續天天優良,空氣質量保障情況甚至超越了2008年奧運會期間。當然,如果沒有老天爺幫忙,誰也不能保證當天一定是好天氣。就像秋遊之前,你是否也擔心過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讓我們來看看專家9月2日的分析預測吧!

我們之前已經對氣候有所瞭解了,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大氣平均狀況,範圍大,時間長,一般變化不大。但是天氣是指一個地方短時間裏的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天氣是短時間的、多變的。那麼,專家們憑什麼就知道9月3日降水可能性小呢?

學生討論後得出結論:我們發現文中在講到晴的時候,提到了當時“影響北京的天氣系統主要是東移的槽脊”。

【講授】引出“槽、脊、高壓、低壓”的定義

教師引導:其實槽和脊是天氣系統的名稱。天氣系統通常指引起天氣變化的高壓、低壓和高壓脊、低壓槽,鋒面等具有典型特徵的大氣運動系統。而所謂天氣預報就是對各種天氣系統的預報,通過對未來某時段內各種天氣系統的產生、移動和消亡的變化來分析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天氣變化。

請學生根據教材內容瞭解“高壓與低壓”、“槽和脊”,並歸納在這些天氣系統在等壓線分佈圖上的氣壓分佈特點。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內容,學習到了“高壓”和“低壓”,“高壓”即中心氣壓高於四周,“低壓”剛好相反。由高壓中心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叫“高壓脊”,由低壓中心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叫“低壓槽”。

教師引導:爲了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師在等壓線分佈圖上可先找到高壓脊,畫與之相垂直的一條線,請同學們說說其與等壓線相交的點上分別對應的數值,對比後發現,脊線上的氣壓值高於兩側。所以脊線本質是氣壓比兩側都高的點集合。

【活動】探究一 高壓與低壓的大氣運動特點及其對天氣的影響

活動一 案例分析,研究控制北京附近的天氣系統及其對北京天氣的影響

活動一(1)標出控制北京地區的天氣系統的名稱

教師引導:下面讓我們來看看9月3日那天,部分地區的海平面氣壓分佈狀況,請同學們來觀察一下圖上北京附近正被什麼天氣系統控制着?

學生活動:讀圖後,分析北京附近氣壓的分佈情況,找到天氣系統的中心,通過比較中心與四周等值線的數值分佈,結合教材內容,找到了“高壓”中心,並在圖上用“G”標出。在此基礎上,畫出由它延伸出來的高壓脊(脊線)。(一位同學上黑板演示,其餘同學在學案上畫。)

活動一(2)畫出此時北京和伊爾庫茨克的風向

教師引導:先請同學講講風向的`畫法。

學生活動:畫過北京的風向的基本步驟,回答要點如下:

1、先確定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壓線,指向低壓。

2、北京在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偏右(右手定責畫法),風向右偏。

3、近地面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確定風向,用箭頭標出。

4、準確說出風向:西南風。過伊爾庫茨克的風向的畫法類似,爲西北風。

活動一(3)(4)完成高壓(反氣旋)示意圖(畫出高壓系統周圍四個點各處的風向以及垂直氣流的運動方向),並用簡要的文字歸納小結。

教師引導:請學生在黑板上標出該高壓系統北部和東部的風向。

學生由此發現,在高壓系統的不同部位風向是不同的。水平方向上大氣好像發生了旋轉。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大氣水平渦旋,我們把它叫做反氣旋。高壓和反氣旋是對同一個天氣系統的不同描述,一個指氣壓狀況,一個是指氣流狀況。畫過北京、伊爾庫茨克等四個風向後,可利用這一方法在高壓系統的模式圖當中將大氣運動的

教案網權威發佈高中地理教案:全球氣候變化。

第三節

教學目標

1.閱讀不同時間尺度的氣候變化圖等有關圖表資料,認識全球氣候變化的事實。

2.利用有關圖文資料,探究分析全球氣候變化對海岸、水循環、農業等的影響。

3.通過討論交流,歸納全球氣候變暖的適應對策,樹立合作意識和全球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難點: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教學過程

【導入】導入

播放視頻

從北半球的哥本哈根到南半球的德班,從西半球的坎昆到東半球的巴黎,雲集各國首腦,聚焦全球目光,關注一個問題,全球氣候變化。

那麼,全球氣候變化有哪些表現?對人類活動帶來什麼影響?我們如何應對?帶着這三個問題,我們進入今天的學習。【板書】

【活動】教學過程

活動一

請同學們拿出學案,按照要求,完成活動一。

活動二

完成了知識的準備,讓我們穿越時間,去探知全球氣候變化的歷程。

請大家完成活動二。

活動三

接下來,我們看一看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又有着怎樣的特點。

這幅圖同學們能看懂麼?

懂,那老師來考一考大家~

不懂,那我們一起來研究怎麼讀這一副圖~

活動四

最後,我們來看一看近現代的氣候變化。

活動五

是誰?讓北極熊哥哥如此憂鬱?

是誰?讓乞力馬扎羅山的帽子不翼而飛?

又是誰?讓馬爾代夫陣地不保,眼看着就要香消玉殞?

不僅僅是馬爾代夫,世界各地的陣地都保不住了。

全球氣候變化已經深刻而廣泛的影響着人類,下面,我們將走進非洲的肯尼亞,看一看氣候變化帶來了哪些影響?

接下來,我們要去一個美麗而神祕的地方,請同學們拿好筆,一邊觀看視頻,一邊記錄下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集中注意力,仔細聆聽,快速記錄,我們來比一比,哪個小組記得最多!

“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

美妙的歌聲把我們帶入了地球的第三極——神奇的青藏高原。

原本“高處不勝寒”的青藏高原經歷氣候的變化,成爲全球氣候變化最典型的受影響地區之一。

監測和研究表明,過去半個世紀,西藏地表年平均氣溫每10年升高0.31℃,極端高溫頻次顯著上升,而年降水量累計增加33mm,高原冰川面積在30年級退縮15%。

氣溫上升,降水增加利於牧草生長,增加了牧草產量,牲畜成活率得到提高;也改變了農區種植制度,作物適宜種植區域擴大,拓展了農牧業結構調整的空間。

降水增多,冰川面積增加,高原湖泊和沼澤溼地面積不斷增加,生物增多,高原景觀視覺效果更好。

高原生態環境整體改善的同時,融雪徑流有時也引發了洪水、滑坡、泥石流災害。影響生產和牧民生活。氣候變暖還導致凍土消融,高原公路凍土病害加劇,許多跑運輸的司機反映,一些路面起伏的情況越來越明顯。

歸納了氣候變化的影響,同學們是否明白氣候變化影響人類活動的過程呢?請同學們完成第3問,運用整體性的原理,將選項填入合適的空格。

從這兩個關聯圖中,我們來歸納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人類活動的過程。

據研究表明,人類活動加劇了全球氣候變化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1)識記人口增長的時空分佈,瞭解世界人口的增長狀況。

(2)理解人口對環境的壓力,理解人口是怎樣對環境產生壓力的。

(3)理解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的表現和如何運用其趨利避害。

(4)比較兩種經濟增長模式的特點。

(5)理解人口、資源、發展與環境問題的關係,並能應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2、 能力目標

(1)提高學生利用圖像、圖表、數據進行定量分析問題的能力。

(2)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3、 德育目標

(1)使學生正確認識人口與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的密切關係,樹立科學的人口觀。

(2)使學生認識到資源問題的實質是人與資源之間的矛盾,進而培養學生合理利用和保護資源的意識。

(3)使學生認識到環境問題的產生與人類活動有關,努力規範自己的行爲,養成愛護環境、美化環境的公德意識。

4、 美育目標

通過對環境問題產生原因的教學,培養學生樹立愛護環境、美化環境的高尚情操。

二、教學重點

1、 使學生認識人口對環境的壓力不僅體現在人口增長的絕對數量對環境的.壓力,同時也體現在人口增長速度的時間和空間差別對環境的影響。

2、 通過案例教學,使學生理解人類對資源的不合理利用而導致環境問題。

3、 通過對經濟增長與生活質量關係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片面追求經濟增長會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

三、教學難點

對環境問題本質的理解和運用。

四、教學方法

1、 利用CAI課件輔助教學。

2、 探究式學習法。

3、 師生互動、合作學習法。

4、 圖像、圖表、數據定量定性分析法。

5、 案例分析法。

五、教學媒體選擇與組合設計思想

1、 視頻展示環境問題的現象,發現、提出問題,引起學生思考。

2、 多媒體展示社會調查的過程,輔之以學生表演,促進學生學習探究思維規律的形成。

3、 通過多媒體展示調查結果,並結合教材學習本課知識,進而推導出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通過多媒體出示練習題,及時反饋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

4、 播放視頻影片,通過美麗的人居環境與前面的對比,從而呼應主題,引起學生深層次的思索。

六、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播放環境問題的相關影片和漫畫欣賞,引出環境問題,通過多媒體和漫畫使學生髮現問題。

教師:同學們從上面的影片和漫畫中看到了什麼現象?漫畫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求知慾。

播放調查研究的流程圖,學生上臺演示調研的全過程,教會學生自己探究問題。

整理材料,展示調查的結果,分類彙總,得出初步結論。

【講授新課】

學生閱讀教材,教師巡視指導,結合材料學習本課內容,使其理論化、系統化。

指導學生分析教材“圖8。5”和“圖8。6”,師生互動。

一、人口壓力

1、人口增長

(1)時間分佈

A、產業革命前

B、二戰前

C、20世紀70年代

(2) 空間分佈

A、發達國家慢

B、發展中國家快

多媒體展示瑪雅文化的遺址圖片,用瑪雅文化的衰落引出人口壓力。

2、人口壓力

人口過多且持續增長,對物質的需求和消耗增多,超過環境供給資源和分解廢物的能力,進而產生資源和環境問題。

引用泰晤士河上的悲劇突出傳統經濟增長模式的缺點。

二、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1、資源的過度利用——資源耗竭

2、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環境的破壞

三、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

1、什麼是傳統的發展模式

2、學生討論:“經濟增長和生活質量”的關係。

3、環境問題的本質是發展問題。

【小結】略

【形成性訓練】略

【課後記】

1、成功之處:

2、失敗之處:

3、學生心得:

4、見解心得: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利用地球儀演示和多媒體動畫,掌握地球自轉、公轉的基本特徵。

2.通過地球儀演示和講解,並聯系生活實際,分析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從而加強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聯繫生活實際現象和讀圖分析,掌握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從而學會運用相關圖表來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速度的變化規律;黃赤交角的影響。

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前邊兩節課我們瞭解了地球的宇宙環境,這節課我們將立足地球本身,探討地球的運動。

第三節地球的運動(板書)

在國中時我們曾學過一些地球運動的知識,那麼你知道地球的運動有哪兩種基本形式呢?

學生回答:自轉和公轉運動。

我們先一起回顧地球的自傳運動和公轉運動的基本特點。

一、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

由國中所學的知識我們瞭解到,地球的自轉是指地球繞其自轉軸的旋轉運動,自轉軸就是地軸.它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

演示 教師轉動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運動。轉換地球儀的觀察角度,分別從北極和南極上方觀察轉動的地球儀。

提問 描述從北極看和南極看到的地球自轉狀態。

學生回答

演示利用多媒體動畫再次演示地球自轉的運動方向,在圖一中畫出地球自轉的正確方向.

圖一

提問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樣知道地球自轉了一週?地球自轉一週的時間是多少呢?

學生回答

剛纔同學回答的很好,地球自轉一週的時間隨觀測參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我們一般以太陽和天空中的恆星爲參照物,相應的週期我們分別稱之爲太陽日和恆星日。

演示和講解

運用“太陽日和恆星日”多媒體動畫分析“恆星日與太陽日圖”中恆星日與太陽日的關係。

圖1圖2圖3

如圖1:假設遙遠的恆星(小圓)和太陽(S)同時對着地球上的一點P,設地球只自轉而不公轉,那麼地球在E1處自轉一週(電腦顯示P點繞圓運動一週)。

如圖2先以恆星作參照,動畫顯示恆星日的長度。

動畫的過程是:地球一邊自轉(即P點繞圓心運動),一邊由E1向E2運動(公轉),當地球到達E2點停止,此時P點剛好對着恆星。

提問

此時地球是否自轉了一週,自轉的角度是多少,以什麼作參照?

學生回答

點擊鼠標,電腦畫出SE2的連線和E2與恆星的連線,標出“恆星日”)從E1到E2,地球自轉了360°。而因爲以恆星作爲參照,地球從E1到E2的時間間隔就是“恆星日”,時長23時56分4秒,是地球自轉的真正週期。

投影恆星日與太陽日比較表格,填寫恆星日內容

圖3以太陽作參照。在圖2中可看出,地球在E2處時,P點還未兩次對着太陽,即以太陽作參照時,地球自轉還不到一週360°。

演示動畫:地球繼續自轉(即P點繼續繞圓運動),但地球同時繞太陽公轉到E3處時,動畫暫停,P點兩次對着太陽。

提問

從E1到E3,相對太陽來說,地球是否自轉了一週,自轉角度是多少?

學生回答:自轉了一週多。

點擊鼠標顯示連線和“太陽日”。太陽、地面上某地點、地心第一次“三點共線”到下一次“三點共線”(注:“三點共線”是指地面上某點位於地心與太陽的連線上)的時間間隔爲一個太陽日。從E1到E3的時間間隔稱一個太陽日,長24小時,其自轉的角度是360°59′。

完成表格內容,總結比較太陽日與恆星日的差異

任何一種圓周運動,總離不開角速度和線速度。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

提問

什麼是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呢?

地球在單位時間內自轉的角度叫做地球自轉的角速度。

提問

根據地球自轉的週期,可以計算出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大約爲每小時多少度?

學生回答:15°/小時。

地球表面除南、北兩極點外,任何地點的自轉角速度都一樣。根據地球自轉週期360°/24小時推算,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大約是15°/小時,1°/4分鐘,1′/4秒。但南、北極點無角速度,即南、北極點的角速度爲零。

我們再看看地球自轉的線速度是怎樣的。

地球自轉時,某點在單位時間內轉過的距離(弧長),叫做該點的自轉線速度。

(投影)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圖

提問

讀圖說出地球自轉線速度有什麼分佈規律。

學生回答

地球自轉線速度的大小因緯度而異(離地軸的距離即圓周運動的半徑不同,半徑越大,線速度越大),赤道處最大(1670千米/小時),自赤道向兩極漸小,兩極的線速度爲零。在南北緯60°處,自轉線速度爲赤道處的一半。

我們已經探討了地球自轉的規律。而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在繞日公轉。那麼地球公轉又有什麼樣的規律呢?

地球繞太陽的運動,叫做地球的公轉。

提問

結合前面我們剛剛所學的地球自轉運動,說說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描述地球公轉的規律呢?

學生回答:可從地球公轉的軌道、方向、週期和速度等方面來說明地球公轉的規律。

演示

多媒體動畫演示地球的公轉運動。在觀看動畫演示時,思考下面四個問題:

地球公轉的方向是什麼?

地球公轉軌道與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一樣,是什麼形狀?

受公轉軌道形狀的影響,地球公轉的速度是一樣的嗎?

地球公轉的週期是多長?

(在演示的同時,講解回答上述四個問題)

地球公轉的方向:自西向東

地球公轉的軌道與其它行星一樣,是近似正圓的橢圓形,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每年的一月初,地球距離太陽最近,這個位置叫做近日點,每年的7月初,地球距離太遠最遠,這個位置叫做遠日點。

隨着地球的公轉,日地距離不斷髮生思維的變化,公轉速度也隨之發生變化。在近日點公轉速度最快,隨後速度不斷減慢,到遠日點公轉速度達到最慢,之後有逐漸加快,至近日點速度最快。

地球公轉的週期是1個迴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

讀圖思考

閱讀教材14頁圖,思考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數是186天,冬半年的日數是179天,造成這種日數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提示:北半球夏半年地球運行在遠日點一側的軌道位置上,因此公轉速度較慢,日數(公轉所需時間)較長;冬半年運行在靠近近日點一側的軌道位置上,所以公轉速度快,日數少。

二、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板書)

提問

地球公轉時,地軸的北端指向哪顆恆星?

學生回答:北極星

對,地球在公轉時是斜着身子在轉動,地軸的北端永遠指向北極星方向,我們假設地球是正着身子公轉的,地球上會出現什麼現象呢?

地球儀演示

學生仔細觀察,說出現象。

太陽永遠直射赤道,赤道面和公轉軌道面重合

閱讀教材圖1.18黃赤交角與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北半球)

讀圖指導

掌握“黃赤交角”的'“一軸兩面三角度”

(1)“一軸”指地軸。

(2)“兩面”指黃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3)“三角度”指黃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夾角爲23°26′;地軸與黃道平面的夾角爲66°34′;地軸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爲90°。

在地球的公轉運動過程中,有“三個基本不變兩個變”,是指:

(1)“三個基本不變”:地球在公轉運動過程中,地軸的空間指向基本不變,北極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黃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變,保持23°26′;地球運動的方向不變,總是自西向東。

(2)“兩個變”: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交線、地軸與太陽光線的相對位置是變化的。

鞏固練習

(1)黃赤交角的度數決定了決定了太陽直射點移動範圍,決定了南北迴歸線的緯度。

(2)南北極圈的度數是90°- 23°26′= 66°34′,因此也決定了南北極圈的緯度。

2.太陽直射點

由於太陽的體積比地球大得多,因此可以認爲太陽射來的是平行光。

假設:假如地球表面是平面,太陽與地面的關係:均是直射。

實際:地球是球體,表面是球形,因此在球形表面只有一處垂直。

我們將太陽光線中與地球球面垂直的這條光線稱爲太陽直射光線,其延長線穿過地心。

我們將太陽直射光線與地球的交點稱爲太陽直射點。

在地球公轉運動過程中,由於地球所處的軌道位置不同,太陽直射點的位置也會發生移動。

多媒體動畫演示

觀看多媒體動畫演示地球的公轉運動,並思考以下問題

(1)公轉的四個重要位置二分二至日的日期分別是在哪一天前後?

(2)二分二至日時太陽直射地球的哪一條緯線?

(3)說出太陽直射點的運動規律。

邊演示,邊總結結論。

(1)春分3月21日前後;夏至6月22日前後;秋分9月23日前後;冬至12月22日前後

(2)春分太陽直射赤道,夏至太陽直射北迴歸線,秋分太陽直射赤道,冬至太陽直射南迴歸線

(3)太陽直射點是在南北迴歸線之間來回移動的(畫圖講解說明)

鞏固練習

(1)一年中,太陽直射點何時在北半球?提示:從春分到秋分,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

(2)太陽直射點何時在南半球,方向卻是向北移動?

提示:從冬至到次年春分,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但方向卻向北移動。

(3)南、北迴歸線上一年中有幾次直射現象?兩者之間的緯線呢?迴歸線之外呢?

提示:一次。兩次。沒有直射。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4

【摘要】主題式教學是基於情景教學的一種新嘗試。本文在多次實踐嘗試的基礎上,選取了比較有代表性的實例,通過反思、驗證、總結,研究主題式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方法和技巧。

【關鍵詞】高中地理主題式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xx)10-169-01

主題式教學是在情景教學的基礎上,使教學主題更爲鮮明,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間,讓學生緊緊圍繞一個主題來進行探究學習。主題式情景教學倡導融主題、教材、教學方法、場景爲一體,通過語言、教具、音樂等創設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情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中的主題式教學設計是產生於一次課堂教學實際案例,讓學生以農民工的來去爲主線,進行主題式探究學習。

一、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主題式教學設計實例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工業化對城市化的影響,理解區域發展的條件。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珠三角地區從“民工潮”到“民工荒”現象的剖析,研究農民工對珠三角地區城市工業化與城市化的影響,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提高從圖文資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以及嚴謹、科學的學習態度,樹立正確的人口觀、城市觀、發展觀和環境觀。

2.學情分析

本節內容基於湘教版“必修Ⅲ”中的“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教材以珠江三角洲爲例來闡釋區域的工業化與城市化,因爲《洶涌的“民工潮”》這一案例與現實中近幾年珠三角地區的“民工荒”問題不相符,故而引出學生對“農民工在珠三角地區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中的影響”的探究。該探究主題中涉及的人口遷移、產業轉移和區域工業發展的條件是學生已經學習並掌握的舊知識,珠三角地區工業化是學生比較熟悉的背景知識。從圖文中提取地理信息以及問題分析能力是大學聯考要考察的重點,也是學生比較薄弱、有待強化提高的。

3.重點難點

重點:珠三角地區工業化發展的階段及面臨的問題。

難點:工業發展過程中產業升級、產業轉移引起的問題與解決措施。

4.教學過程

附:1.探究二材料近年來,珠三角地區頻頻報出“招工難”“民工荒”。但據調查,廣東省勞動力市場仍是供大於求,就業難與個別企業招工難並存,緊缺的是高級管理人才和高級技工,從來不缺少普通民工。專家認爲中國目前處於“斷裂”的社會,經濟狀況懸殊的各階層無法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權利,結果導致“知識斷裂”,新創造出的工作位置不適合知識、技能低的人羣,導致民工“迴流”、“民工荒”。

2.探究三材料讀黃河金三角地區圖。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求,把示範區建設成爲中西部地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與裝備製造業基地。

二、主題式教學設計實例的分析與反思

1.教學主題的確立

教學設計的主題必須明確。主題是一節課的靈魂所在,貫穿學生自主探究的始終。主題的.選擇要以某一知識內容爲核心,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爲出發點。主題內容不能寬泛籠統,主題形式要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特點來確立,對知識進行整合和梳理,融合三維教學目標。

2.教學內容的編輯

主題式教學需要對課程的內容、特點進行歸納總結,不拘泥於教材知識結構,對知識進行重新梳理,圍繞某一主題,形成有明顯輕重區分的知識結構,層層遞進,深入探討。

3.教學設計的實施

教學設計必須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檢驗與完善,因此在實施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課堂的觀察,並及時進行調整,課後對教學設計進行反思與完善。要重視學生在主題式課堂中通過觀察、思考、討論等活動得來的收穫和感悟,根據課堂反饋對教學設計進行及時改進。

三、結論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主題式教學的探究,順應了時代的發展與要求,能夠發散學生思維、拓展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技能與專業素養,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從課本到生活、從抽象到具體、從感性到理性的跨越,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自主探索的能力與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潘曉敏.地理主題式情境教學漫談[J].地理教育,20xx,(1):46-47.

[2]李三曉.淺談高中地理主題式教學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xx(3):167-168.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1、記住我國的地勢特徵,各級階梯的分界線、平均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區

2、記住我國主要山脈的名稱、走向和分佈

3、總結我國地形的基本特徵,記住我國主要地形區的分佈和特點

能力目標:

1、學會使用分層設色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分析我國地形、地勢特點

2、能夠通過地形的種類和分佈、海拔高度和地勢起伏等方面去分析地形地勢對我國農業、氣候、河流的影響

情感目標:

通過對我國壯麗山河的學習,增強民族自豪感,樹立熱愛祖國和保衛祖國的決心和信心。

重點、難點:

重點:1、我國的地形、地勢特點

2、我國三級階梯的分佈及每一級階梯主要的地形區

3、我國各種山脈的走向及分佈

4、我國主要地形區的分佈及地表特徵

難點:

如何利用地形地貌特點分析對農業、氣候、河流的影響

自主學習:

1、對照“沿320N線中國地勢剖面圖”和“中國的地形圖”

(1)在“中國地形圖”上畫出320N線,看320N自西向東經過的地形區依次是

(2)看“320N”地勢剖面圖,完成P20頁活動1、2、3小題,並填寫下表:

階梯名稱主要地形區平均海拔高度(米)第一級階梯第二級階梯第三級階梯2、讀“中國主要山脈分佈圖”,結合課本內容完成:

(1)在圖上找出我國東西走向的山脈、南北走向的山脈、

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弧形山脈

(2)我國的最高峯是________,平均海拔_____米,它位於哪兩國的交界處_______;我國東部的最高峯是______,海拔______米

3、對照“中國山脈分佈圖”和“中國地形圖”回答:

(1)找出我國三級階梯的分界山脈:

一二階梯之間的分界山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三階梯之間的分界山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三級階梯的分界山脈描在“中國地形圖”上。

4、“中華五嶽”中的“五嶽”指的是什麼?它們各位於哪個省區?

(二)、自學成果反饋:

在圖中填出各種走向的山脈:

(三)、合作交流:

1、我國西高東低、階梯狀的地勢特點對我國氣候、河流有什麼影響?

2、爲什麼說山脈是構成地形的骨架?

3、既是階梯分界線又位於兩省交界處的山脈有哪些?

(教學提綱)

一、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

中國沿北緯32度地勢剖面

階梯界線主要地形海拔一昆、祁、橫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xx米三大、太、巫、雪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

第三級階梯向東,是我國大陸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屬於我國的近海大陸架,它包括渤海、黃海的全部,東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陸架蘊藏着豐富的`礦產資源(如石油、天然氣)、海洋生物資源和化學資源等。

二、地勢意義:――水汽輸入、水運溝通、水能豐富(即“三水”)

地勢決定河流流向,有利於海洋上溼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使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東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內地的經濟聯繫,同時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但不利航運。

位於我國一級階梯和二級階梯交界線上的水電站主要有:

黃河的龍羊峽、劉家峽、李家峽等,

長江及其支流上的龔嘴、二灘等;

位於我國二、三級階梯上的水電站有:

黃河的小浪底等,

長江上的三峽、葛洲壩等,

西江上游的天生橋、龍灘、巖灘等。

三、地形特點:――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五種基本類型都有,但以山地33%爲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

山區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嶇高原部分佔三分之二。

意義:

1、有利影響:地形多種多樣,爲我國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

如平原具有發展種植業的優勢,高原具有發展畜牧業的良好條件,山區在發展林業、副業、旅遊業和採礦業等方面具有優勢。(我國山區面積廣大,森林、礦產、水力、旅遊資源豐富,所以在山區應大力發展林業,採礦業及旅遊業。)

2、不利影響:山區多,平原少,也給大規模商品化生產、生產管理帶來了困難;同時,山區由於地形崎嶇,交通閉塞,經濟文化常常相對落後,並造成耕地資源不足。

總結:不同的地形區有不同的自然條件,利用方式也不同。

如溼潤半溼潤的平原適宜發展耕作業;山區適宜發展林業、畜牧業和旅遊業;

乾旱、半乾旱的平原、高原則適宜發展畜牧業;

乾旱、半乾旱區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綠洲區、平原區纔可發展種植業。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6

【教材結構】

地球上各種水體都處於不斷的循環運動之中。陸地上各種水體不僅自身都有各自的運動系統和運動規律,而且它們之間又彼此密切聯繫、相互制約,共同構成了一個較大的循環運動系統,而這一循環系統又是全球水循環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節教材按照這樣的思路,第一部分講述了陸地水的組成及主要的水體類型;第二部分講述了陸地各種水體之間的相互運動、相互轉化的關係;第三部分說明了陸地水的運動更新,即闡明瞭全球水循環運動的過程和規律。

一、引言部分: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的引言以簡短的文字,說明了陸地水在地理環境中的重要作用及它對於人類的重要性。這部分應講清水資源的概念、陸地水對人類的重要意義,從水資源的概念自然過渡到陸地水體類型。

【教法設計】

我採用了“目標題目化導學”方式,用投影顯示有關題目,讓學生看書後回答。

二、陸地水體類型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介紹了陸地水的概念。然後從陸地水的來源入手,簡要說明了主要的陸地水體類型及其成因。在此基礎上從各種水體的靜態儲水量和動態儲水量兩方面,着重分析了各種水體特點及其對人類開採利用的價值。

講“陸地水體類型”時,首先從陸地水體的空間分佈,講明陸地水體分爲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地表水又分爲哪幾種水體。然後從空間補給而言,明確陸地水的補給來源,以及陸地各種水體的'形成。

【教法設計】

由於這一部分內容的難度不大,我設計了幾道題目投影出來,讓學生自學,在書中找答案。另一方面本節內容較多,這樣處理可以節約時間。

然後從人類利用水資源的角度,從靜態水資源和動態水資源兩方面分析。說明動態水資源是人類開發利用的重點;並着重指出,對動態水資源的利用,應以不污染、不破壞和不超過其更新速度爲前提,否則會造成水資源的枯竭。在講述人類可利用的水資源時,強調了兩個數據,即陸地水只佔全球水體總量的3.5%,人類目前可利用的水資源僅佔陸地水資源的0.3%,使學生認識保護水資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並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

二、陸地水體的相互關係

【教材分析】

“陸地水體的相互關係”主要是指它們之間的運動轉化及其水源補給關係,因此,這部分教材實際上是講述陸地水的補給,其中重點介紹了與人類關係最爲密切的河流水的補給,以及河流與陸地其他水體之間的水源補給關係。

【教法設計】

講授“陸地水體的相互關係”時,引導學生觀看課件“河流徑流與降雨量關係圖”和“冰川補給的河流流量與氣溫關係圖”,使學生明確以雨水補給爲主的河流,河流流量變化與降雨量變化一致;以冰川融水補給的河流流量與氣溫變化有密切的關係。通過分析“河水與潛水相互補給示意圖”,知道河流與地下水之間具有水源相互補給關係,再以長江與洞庭湖湖泊爲例說明湖水與河水之間的互補關係。

三、水循環及意義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的最後部分,從陸地淡水資源更新的角度,講述了地球上的水循環運動及其地理意義。水循環是自然界最活躍的物質循環之一。這部分內容是本課的重點,也是對前面所述的海洋水和陸地水等有關內容的總結。

【教法設計】

在講解“水循環”時,我先播放“水循環”的課件,引導學生結合地圖完整地敘述水循環運動的全過程及其主要環節,並要求學生自己繪出示意圖(一個學生上黑板畫,其他同學畫在本子上)。課文中重點介紹了海陸間循環和陸地循環,對海洋循環只是稍帶提及,教師可適當加以補充,使學生理解水循環的全過程。然後總結“水循環”的意義。最後(如有時間),我打算談談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好的和不好的各舉一例(如修水庫和圍海造田)。

四、作業佈置

根據教材76頁的“活動”,我設計了兩道練習題;可以作爲課堂練習或家庭作業(視時間而定)。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7

一、黃山風景名勝區

1、位置

2、景觀特徵

3、成因

二、澳大利亞大堡礁風景區

1、概況

2、大堡礁的位置、分佈、成因

3、大堡礁豐富的旅遊資源

三、中國雲南的元陽梯田景區

1、地理位置:

2、元陽梯田修建的地理背景

3、元陽的梯田景觀

四、法國巴黎塞納河畔的古城區

1、發展歷史:

2、巴黎的建築藝術和名勝古蹟

高二旅遊地理優秀教案:現代旅遊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旅遊活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是現代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2.瞭解現代旅遊發展的特點,認識現代旅遊的基本要素。

教學重難點:

重點:現代旅遊的主要特點和基本要素

時間:1840年以前

特點:只侷限於一定社會階層的少數人,事務性出遊佔絕大多數,出遊的距離較短,沒有出現提供旅遊專業化服務的企業。

(2)近代旅遊:

1841年,英國首次出現以盈利爲目的、面向普通人的專門化旅遊服務,隨後誕生了旅行社

特點:仍是高消費活動,普及程度、活動範圍和規模仍然有限,沒有形成完整的旅遊產業結構。

(3)現代旅遊:

時間:1950年以後

發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

原因:

①新的科技革命推動世界經濟迅速發展,世界局勢也日趨穩定,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安定,使人們外出旅遊的慾望日益增強。

②交通條件的改善,尤其是超音速大型客機的出現,使世界各地的距離日益“縮短”。

2.現代旅遊的特點

(1)旅遊主體的大衆化

圖1.1國際旅遊人數及收入的增長通過讀圖,瞭解到:

國際旅遊人數及收入呈快速增長的趨勢,反映了旅遊逐漸成爲大衆化的消費活動。據世界旅遊組織的統計,全球旅遊人數每年多達30億人次。

思考

1.作爲一名旅遊者,應具備哪些基本條件?

點撥:旅遊者的基本條件:閒暇時間、經濟條件(即金錢)、動機(即旅遊慾望)。

點撥:旅遊主體的大衆化說明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廣大人民的經濟收入提高,勞動時間縮短使閒暇時間延長,爲外出旅遊提供了金錢和時間的保證。此外,隨着競爭的激烈化,人們逐漸進入了節奏快、強度高、風險大的工作狀態。在這種背景下,大衆對旅遊休閒的需要也隨之提高。

(2)旅遊形式的多樣化

常見形式:觀光旅遊、度假旅遊、商務旅遊和文化旅遊等。

新出現的特種旅遊形式:農業旅遊、紅色旅遊、尋根旅遊等。

閱讀形形色色的現代旅遊

通過閱讀材料,瞭解了其他國家的一些特色旅遊形式,進一步理解旅遊形式的.多樣化。

思考

1.你還知道哪些旅遊項目?選擇其中之一向全班介紹。

點撥:鼓勵學生儘可能多地列舉出不同的旅遊項目。有人把現代旅遊細化爲觀光旅遊、休閒旅遊、度假旅遊、購物旅遊、商務旅遊、美食旅遊、文化旅遊、生態旅遊、宗教旅遊、民俗旅遊、體育旅遊、健身旅遊、公務旅遊、修學旅遊、科研旅遊等。

2.發揮你的想象力,策劃設計一些新的旅遊項目。

點撥:建議把學生設計的旅遊項目在全班範圍內進行展示和交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旅遊空間的擴大化

旅遊空間的擴大化既包括範圍的擴大(如極地地區),也包括覆蓋面的擴大(如鄉村地區)。每個地方都可能成爲旅遊地。

(4)旅遊目的的娛樂化

旅遊目的的娛樂、消遣,既是現代旅遊的一大特點,又是旅遊發展的一大原動力。

思考爲什麼娛樂、消遣成爲現代旅遊發展的一大原動力?

點撥: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使娛樂性、消遣性的旅遊佔絕對優勢,據統計,在全部的現代旅遊中,以娛樂、消遣爲目的的旅遊佔75%。

二、現代旅遊的基本要素——食、宿、行、遊、購、娛

瞭解:

1.旅遊六要素中,旅遊活動的基本條件是什麼?爲什麼?

點撥:在旅遊六要素中,旅遊交通是旅遊活動的基本條件。人們外出旅行,首先必須實現從常住地向旅遊目的地的空間轉移,這就是旅行。除近距離的遊覽或少數具有特殊意義的徒步旅行外,絕大多數的旅遊者都必須藉助交通工具,才能實現旅遊的願望。

2.旅遊六要素的“核心”是什麼?

點撥:“遊”是旅遊六要素的核心,遊覽活動主要依託旅遊景區開展。

3.旅遊六要素之間有何關係?

點撥:旅遊六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

案例①

通過案例①的學習,進一步瞭解旅遊六要素之間的關係。

香港的旅遊特色在“購”,而購物旅遊又進一步促進了其他要素的發展。據統計,每年進入香港的國際旅遊者中有60%左右的人是爲了購物,其購物費用也佔全部旅遊費用支出的60%左右,使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成爲世界的“購物天堂”。

思考:

1.從旅遊六要素的角度看,香港的“購”是如何促進旅遊業發展的?

點撥:到香港購物是許多遊客來港旅遊的主要動機。“購”是香港旅遊六要素的核心,促進了整個旅遊業的發展。

2.香港的地理位置和自由港的地位,爲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點撥:香港是自由港,商品來自世界各地,由於大部分商品不收關稅,香港的商品價格就相應較低。此外,這裏每年都有許多換季大減價的促銷活動,能爲遊客提供真正的實惠。香港店鋪中銷售着世界各地不同特色的貨品,而且大部分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都受過專業訓練,態度殷勤友善,以客爲先。購物成爲香港吸引遊客的一個重要因素,爲旅遊的發展提供了極爲有利的條件。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8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1.東非裂谷帶的形成原因以及擴張結果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徵

[教學難點]東非裂谷帶的成因及擴張結果

[教具]撒哈拉以南非洲政區圖、地形圖、東非大裂谷景觀圖

[導入新課]前面我們已經瞭解了西亞和北非,但是非洲大陸上還有很大一片土地我們還沒有了解,這就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板書)

[引導讀圖]非洲政區圖

[提問]

① 這個地區包括哪些國家?(除北非五國之外的其他所有非洲國家)

② 北非與該地區的劃分依據主要是什麼?(大致以北迴歸線爲界)

③ 請具體描述該地區的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赤道和南北迴歸線均穿過該地區,基本關於赤道對稱;東鄰印度洋,西鄰大西洋,東北爲紅海,東南與馬達加斯加島隔莫桑比克海峽相望)

④ 與其它大陸比較,該地區的海岸線有怎樣的特點?(比其他地區的海岸線平直,西部有一個較大的海灣——幾內亞灣)

[承轉過渡]還記得剛學習的北非在地形上有什麼特點嗎?(以高原爲主)現在一起來看看與它同在一塊大陸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不是也是如此?

[地圖展示]非洲地形圖

[提問]

① 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區主要分佈在該地區哪個方位?(東部和南部)海拔在200——1000米的地區主要分佈在該地區哪個方位?(北部和中部)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地區在該地區哪個方位?(西北沿海和東南沿海)其中哪個比例更大一些?(海拔在200米以上的地區)

[補充提示]因此非洲大陸又被稱作“高原大陸”。正是由於非洲大陸很多沿海地區地勢較高,所以纔沒有被海水侵蝕得彎彎曲曲,而是比較平直,海灣和島嶼都比較少。

②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與北非相比,地勢哪個更高一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該地區的'地勢特徵什麼?(由東南向西北傾斜)

③ 該地區包括哪些主要的地形區?(東非高原、剛果盆地和東非大裂谷)

④ 東非大裂谷的起止點在哪裏?(北起死海,經紅海一直延伸到贊比西河)

(簡單介紹東非大裂谷)

[提問]爲什麼會在非洲大陸上有一個這麼長的裂谷帶呢?

[學生思考、回答]略。

[提示]我們知道,世界上共有六大板塊,板塊與板塊之間有的會相互碰撞,有的會彼此張裂。當板塊碰撞,隆起的部分就形成了山脈,比如喜馬拉雅山;東非大裂谷就是板塊向相反方向運動的結果。這樣的運動一直在繼續着,想象一下,幾億年之後,這個地區會出現什麼樣的情形?

[學生想象、回答](有可能會變成海洋)

[進一步提問]既然這個地區是板塊運動活躍的地區,那麼還可能出現什麼情況?(火山噴發)的確,這個地區有許多的活火山和死火山,其中的死火山乞力馬扎羅山是非洲最高的山峯,海拔5895米。

[引導學生在圖中確認乞力馬扎羅山的位置]

[轉折](引導學生觀察地形圖)再來看看這裏的河流狀況,這裏有哪幾條主要的河流?(尼羅河、剛果河、尼日爾河和贊比西河)根據該地區的地勢特徵,判斷一下它們的流向分別是怎樣的。其中尼羅河和剛果河分別經過了哪些地形區,流入了哪個大洋?

[學生回答]略。

[進一步提問]看看這個地區有幾個主要的湖泊?其中三個位於東非裂谷帶附近,請你們猜測一下,兩者有沒有什麼聯繫?(湖泊的形成與裂谷帶一樣,也是板塊運動的結果)

[補充]還有一個地方需要介紹,這就是好望角,請大家在圖上找到它,這是非洲的最南端,同學們知道爲什麼稱他爲好望角嗎?

[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資料,瞭解一下好望角名字的由來]

[新課結束,複習反饋]

板書設計:

第十三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一節 自然環境

一、位置和範圍

二、“高原大陸”

1.高原爲主

2.東非大裂谷:範圍、成因

3.剛果盆地

4.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教案點評:

本節課的教學較好的貫徹了國中地理新大綱的教學要求, >教案設計注意從改革教學方法入手,採用“問題解決”式的教學,提高本節課的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提問,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剖析,得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方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問題的精神和能力得到提高,並注意培養和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同時,多媒體 >課件輔助教學,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運用氣壓帶和風帶圖來說明風海流形成的原因運用世界洋流模式圖和世界表層洋流分佈圖,解釋洋流的分佈規律,提高學生歸納概括、化繁爲簡、以簡馭繁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會運用地圖分析風海流的成因,歸納世界洋流的分佈規律,理解世界洋流分佈模式,並能畫出世界表層洋流的分佈簡單模式圖。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分析洋流的形成和分佈規律,提高對地理要素之間相互滲透和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理解。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將所學的知識點能夠前後聯繫,有效解決疑慮,分析問題的來龍去脈。綜合運用地理知識能力提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洋流模式圖的成因分析,描繪世界洋流分佈圖,掌握世界表層洋流的分佈規律。

教學難點: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洋流模式圖的形成推理、分佈規律及利用等溫線地圖判斷寒、暖流。

教學過程

(一)、洋流的概念及分類

1、洋流的概念:

學生自主閱讀課本,找出概念中的關鍵詞:常年、穩定、大規模。

2、洋流的性質分類:介紹寒、暖流的概念,練習寒暖流的判斷

3、洋流的成因分類:介紹風海流、補償流、密度流

由此可知,洋流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形成的,有風向、地轉偏向力、海陸輪廓。其中,盛行風是最主要的動力。

過渡洋流的在盛行風的`作用下,一旦開始運動後,就會受到地轉偏向力和海陸輪廓等因素的影響,而改變方向。現在我們一起結合剛纔學習的洋流成因來概括世界洋流模式圖,看看它們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4、洋流的分佈:

設問1:促使洋流常年、穩定的、沿一定方向運動的原因是什麼?

引導學生說出學過的盛行風。

設問2:在低緯信風、中緯西風和極地東風吹拂下的海域,洋流的運動方向如何?

引導學生看出低緯、中緯和高緯海區的洋流。引導學生思考:爲什麼洋流流向與盛行風向不是完全一致的?

5、投影展示“世界表層洋流的分佈”圖,引導學生從圖中得出洋流運動規律。

學生分別用紅筆和藍筆在“世界海陸分佈輪廓簡圖”中畫出暖流和寒流,歸納寒暖流分佈規律。

盛行風是洋流運動的主體動力,在北印度洋海區,盛行風向隨季節變化而改變,形成南亞季風。思考:南亞冬夏季風方向如何?學生在“世界海陸分佈輪廓簡圖”中畫出南亞冬季風的方向,根據風向畫出北印度洋海區大洋環流。

(二)、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通過教材案例分析,探究洋流對氣候的影響。將全班分組,主要任務爲:

閱讀“北大西洋暖流與西北歐氣候”。回答:

(1)挪威卑爾根屬於什麼氣候類型?與之同緯度的大洋西岸又是什麼氣候類型?

(2)大西洋東西兩岸的自然景觀有什麼明顯的差異?爲什麼?

(3)北極圈內氣候寒冷,爲什麼會出現終年不凍港?

閱讀“祕魯寒流與南美大陸西岸氣候”。回答:

(1)祕魯伊基克最冷月、最熱月的平均氣溫各是多少?該地屬於什麼氣候類型?

(2)南美西海岸的熱帶沙漠爲什麼南北延伸很長?

對兩組同學的答案進行補充。

暖流——增溫增溼;寒流—降溫減溼

2、結合相關圖片,探究洋流對漁場的影響。

(1)課件展示:“世界洋流和四大漁場分佈圖”

(2)學生觀察、討論、分析:

①四大漁場中,成因相似的漁場有哪幾個?

②爲什麼寒、暖流交匯處的海區往往能形成大規模的漁場呢?

③祕魯漁場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3、用上述相同的方法,組織活動讓學生探究洋流對航海、海洋污染的影響。完成活動後,回答本節課所提問題:哥倫布兩次航行爲什麼會花費不同的時間呢?

4、課堂小結

5、課堂練習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10

一、課標要求與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提出本節知識要求:“繪製全球氣壓帶、風帶分佈示意圖,分析大氣運動的規律,說出氣壓帶、風帶的分佈、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節課時的主要內容讓學生理解三圈環流及氣壓帶、風帶的形成;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分佈及其季節性移動規律,爲後面課時學習“海陸分佈對大氣環流的影響”、“季風環流”和“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兩部分內容做好基礎鋪墊。“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是第二章中重要的一節,本節內容在第二章中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全球大氣運動的規律需要在前面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運用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原理、影響大氣水平運動的幾種作用力的關係等知識來分析,而後面的氣候類型的判斷則也需要由全球大氣運動規律的知識來分析。三圈環流控制着各種形式的大氣運動,它的分佈及變化直接影響着天氣和氣候,因此三圈環流是本節重點,是關鍵之關鍵。爲了能讓學生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分佈,教師需要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原因,進而使學生髮現氣壓帶、風帶的分佈規律,以免死記硬背。

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由於學生在國中階段學習由於九年級地理課程開設的缺失,基礎較差,同時高一學生還沒有涉及立體幾何的知識,在空間想象能力上較欠缺,再加之理解運動又需要相關的物理學科知識,由於學生基礎知識的欠缺,因此在教學中學生理解比較困難,這就要求教師要化繁爲簡,層層推進,加強講解便於學生的理解,再通過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效果會更好。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規律。

2.能力目標:繪製三圈環流及氣壓帶風帶示意圖,培養和提高學生繪製示意圖的地理技能和空間想象能力。

3.情感目標:使學生養成學以致用、理論聯繫實際的學習習慣。

四、重點難點

1.重點:

三圈環流的形成、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及移動過程。

2.難點:

(1).三維空間中高空和近地面的風

(2).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

五、教學方法

採用設問式教學,在一定的情景中提出問題,層層講解分析,步步深入。先提出假設條件,通過回顧前面所學知識總結、得出單圈環流的結論;再否定其中條件之一分析得出三圈環流的結論;否定其中條件之二,分析得出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的結論。

學生採用探究式學習,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來獲取知識、發展技能、培養能力,在“重新發現”和“重新組合”知識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強調自主學習。

六、教學手段和用具

講解分析和多媒體技術相結合

七、教學過程設計

【複習引入】:

複習熱力環流,本節知識的講解及學生的理解需要用到熱力環流的知識,複習有助於學生理解本課的知識。說明太陽輻射在高低緯度間的熱量不均是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大氣運動的規律以及對人類活動產生怎樣的影響是我們本節課開始學習的知識,引入新課,展示課題“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板書】:

一、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新課教學】: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認識大氣環流的`概念及其影響,課件展示總結板書。

【板書】:

1.大氣環流的概念及影響

【板書】:

2.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分佈

(1).三圈環流的形成(以北半球爲例)

【師生探究活動】:

從課本33頁“活動”入手,假設條件“地球表面均勻,不考慮地球的自轉”。展示課件,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學習活動,在上節課學過熱力環流的基礎上很實現知識的遷移,完成赤道與極地之間的熱力環流圖,得出結論形成單圈環流。

假設條件“若地球表面均勻,且地球自轉”。運用多媒體課件演示,講解分析說明三圈環流和氣壓帶風帶的形成。三圈環流要把它講清楚、講透徹,而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要引導學生分析認識完成。

【知識小結】:

課件展示“三圈環流的形成(以北半球爲例)”知識框圖,引導學生認識總結三圈環流形成的基本原理:“冷熱不均使其動;地球自轉使其偏;氣壓高低定風帶。”

【板書】:

冷熱不均使其動;地球自轉使其偏;氣壓高低定風帶。

【板書】:

(2).氣壓帶、風帶的分佈

【師生活動】:

課件展示並演示“氣壓帶和風帶分佈圖”,引導學生認識氣壓帶和風帶的分佈,明確其位置和範圍,各個風帶的風向變化,強調說明氣壓帶和風帶是近地面的大氣環流狀況,引導學生從圖中認識氣壓帶和風帶“南北對稱,相間分佈”空間分佈特點。

【板書】:

南北對稱,相間分佈

【講述】:

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的規律(略)。

【師生活動】:

指導學生閱讀“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圖,引導學生認識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認識總結規律。

【板書】:

(3).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課堂練習】:

課件展示習題,指導學生完成。(略)

【課堂總結】:

課件展示知識網絡圖,總結本課知識。(略)

【課後訓練】:

地理填充圖冊、練習冊(略)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11

一、學情分析:

在高二地理文理教學中,這學期我擔任高二五個理科和一文科班的地理教學工作,其中1、2班基礎較好,8、9、10、11班的基礎較差。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國中和基礎比較薄弱,另外一個是他們的地理學習習慣不好,不愛學習。如何讓他們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加強他們的基礎知識,這是本學年的教學重點。這一切都要求老師加強集體備課,發揮好教研組、集備組整體優勢。

二、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學校的工作思路,以“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爲宗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爲重點,深入瞭解學生情況,着手教學模式的探討,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三、學生基本情況:

本學期教學班6個,5個班學生基礎都較差,在高二年級也非常特殊,不愛學習的學生較多,1、2班學生的基礎相對較好點。總的來說,學生的情況不夠理想,給教學帶來許多困難。

四、教學目的和要求:

讓學生獲得比較完備的地理基礎知識,學習對學生終生髮展有益的地理;倡導學生主動參加參與,樂於探究,勤勞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五、 教材內容、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教材除了學科理論外,增設了活動設計、研究性學習、案例教學、社會實踐等,同時,配備了不少案例,這些案例源於實際的社會活動和不斷髮展的社會現實生活,與地理學科。有緊密的聯繫,是對已發生的典型時間的真實寫照;因此,學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現實問題,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去觀察、體驗、判斷和推理也是教學的重點,更是難點。

六、教學措施:

中學地理與其他學科相比,他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起直觀性和辨證思維能力的廣泛運用上,因此在教學中,首先應充分培養地圖的觀點,包括看圖能力、記圖能力和再認再現能力的培養。牢固樹立地圖是地理學科第二語言的思想。第二,根據教材特點選用一些帶有鄉土性質的案例,做好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儘可能在課堂上實現。另外,做好後進生的會考輔導工作。

七、具體措施:

1、加強對《課程標準》的深入研究

《課程標準》是教學、命題的標準和依據,教學過程中要以課程標準爲依據制定教學目標,落實高中地理教學的目標要求,爲會考和大學聯考打下牢固的基礎。

2、認真鑽研教材

在教學中既要重視教材中學科知識點的落實,也要重視學科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重視教材的整合,樹立“用教材教”的新的教材使用價值觀,使教材真正成爲學生學習的重要資料來源,根據《課標》要求選取恰當的案例,彌補教材的不足。改變傳統地理教材觀,由單一教材向多元素材轉化,由依賴教材向主動構建教材轉化。

3、重視課堂教學中“過程與方法”的研究與實踐。

《課標》教學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是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的關鍵性目標。要在教學中倡導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與交流的能力。重視能力培養的同時也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是建立在穩固的學科基礎知識之上的。

4、重視備課環節

備課的依據是《課程標準》、學情和教材,在備課的過程中首先解讀《課程標準》,依據《課標》要求和學情制定教學目標。處理好“量”與“時間”的關係,合理取捨和整合教材,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加強校內備課組的活動,開展校際交流,尋求共同發展。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12

一、學習目標

(一)學習目標

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佔比例。

2、運用地圖,描述地球表面海陸分佈特點。

3、運用世界地圖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佈。

(二)學習目標分解細化

1、通過簡單方法估算並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佔的比例,學會科學探究的簡單方法,培養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

2、運用地圖描述地球表面海陸分佈特點。

3、運用地圖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以及大洋、海和海峽。

4、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佈特點。

5、瞭解人類認識地球面貌的'歷程,增強熱愛科學、探究地理、造福人類的信心和決心。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1、通過簡單方法估算並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佔的比例。

2、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佈特點。

(二)教學難點

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佈特點。

三、教學方法

1、教法

創設情景法、讀圖分析法、畫圖講解法、總結歸納法、啓發引導法、交流談話法。

2、學法

情景感受法、地圖觀察法、圖畫圖話法、問題探究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課時

1課時。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13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1、瞭解並說明中國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災害的分佈和造成的危害

2、理解我國地質災害多發區形成的原因

3、學會運用地圖來說明災害的分佈狀況。

過程與方法:利用中國主要地震帶圖、中國泥石流多發區圖,中國滑坡易發區圖瞭解我們國家地震災害與地質災害的分佈,結合相關相關資料瞭解地震災害與地質災害的危害。最後發揮空間分析能力將地震災害多發區分析出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這些突發性的災害發生的地點都位於哪裏,以便今後生活中做好預防,也瞭解我國災害分佈的基本國情。

教學重點: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分佈與危害

教學難點:災害分佈規律的原因

教學方法:講授法讀圖分析法列表比較法

教具準備:中國主要地震帶的分佈圖中國泥石流多發區的分佈圖中國滑坡易發區分佈圖

教學過程:

導入:“泥石流來了,如何自救”

( 4等高線地形圖,實線表示泥石流路線,分析,若有人正

(處於一時發生泥石流,他逃生的路線應該選擇那一條?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們國家主要的地震與地質災害及分佈

板書:我國地震與地質災害

一、地震的分佈於危害

師:(複習)什麼是地震?產生原因?震級與烈度?世界上主要的地震分佈帶在?思考這些地震帶與我們國家的關係是?

總結:世界兩大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而我們國家西南處於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東部沿海地區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影響範圍之內,所以我國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國家,

師:閱讀課本相關介紹

師:讀圖“中國主要地震帶的'分佈”分析總結我國地震活動的分佈?

板書:

分佈:1、東南的臺灣和福建沿海(屬於環太平洋地震帶)

2、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

3、西南青藏高原與四川、雲南(屬於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

4、西北陝、甘、寧和新疆地區(如1920年的海原地震)

師:瞭解地震造成的危害,閱讀“20世紀後半葉以來中國的幾次強震”來理解。

總結:人員的死亡,財產的損失,自然資源與地表環境的破壞

師:(轉折)地質災害除了地震災害還有?下面來學習一下泥石流災害,

板書:泥石流的分佈於危害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14

本節內容是高三地理複習“中國的自然災害”的系列篇,在此前學生已初步形成了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的能力,能夠運用“化害爲利、趨利避害”的原則認識自然災害。這部分內容教材介紹的比較概略,只是從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分佈地區、形成條件兩大方面進行了介紹。然而這三種災害在我國無論是危害地區還是危害程度都有擴大和上升的趨勢,所以我在教學設計中進行了適當的拓展。同時也把這節課做爲自然災害的專題來複習,內容更加豐富,對學生知識儲備、地理技能和地理思維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本節專題學習的自然災害具有突發性和連發性的特徵,對人類生產和生命造成較大的危害,因此,面對各種自然災害,我們首先要了解它、認識它,同時還要防禦它,保護自己,珍惜生命。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三種自然災害的含義、特徵及在我國的分佈地區。

2、分析、比較三種自然災害的形成條件,提高綜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3、根據三種自然災害的特徵,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對人類生活、生產的危害。

二、過程與方法

1、結合案例,分析三種自然災害的形成。

2、小組討論交流分析三種自然災害的關聯性,人類活動對三種自然災害的影響;人類採取的應對措施。

3、通過課堂訓練環節,達到對當堂內容的鞏固和提高。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提高對自然災害的理解和認識,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2、在小組討論、交流中,形成團隊合作意識和對問題的探究能力。

3、積累戶外出行的經驗,養成自我保護意識,形成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教學重點

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形成條件

教學難點

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形成條件,尤其是人類活動對三種自然災害的影響。

教學方法

問題討論法、案例分析法

學法指導

針對本節教學內容的特點,倡導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學會在對案例分析的過程中提高對自然災害造成危害的認識和防禦意識。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新課導入視頻播放:“滑坡、泥石流”

教師與學生交流:這種災害聽說過嗎?在哪裏怎麼聽說的.?你經歷過嗎?但願沒有經歷。

觀看視頻和師生互動觀看視頻、設計情景,把學生的思路帶入到既熟悉又陌生的環境中去,從而開始本節課的學習。 1、滑坡、崩塌:山體岩石在重力、地震和流水作用下,產生的斷裂、滑落、堆積。

2、泥石流:大量的泥沙、石塊等固體物隨山洪流動。

1 、提出問題:根據上述災害的含義和對圖片的閱讀,你能看出這些災害大多分佈在什麼地形?

2、提出問題:根據地形分佈的特點,分析我國哪些地形區具備這樣的地形特點?

3、閱讀地圖,指出我國上述災害的多發地區。

4、提出問題:如果一個地區具備了山高坡陡的地形條件,就一定會發生滑坡、泥石流嗎?是否還有其誘因?

5、討論:從氣候區、降水特徵分析上述地區的氣候特點。

例:冰雪融水、地震

6、討論:有時三種自然災害在同一地區同時發生,這是爲什麼?

(①三種自然災害形成的地形條件相同—地貌、氣候。②滑坡、崩塌爲泥石流提供物質來源。)

資料:不科學地開挖山坡,劈山造田,毀林開荒,人工爆破採石等,則是誘發滑坡的人爲因素。據世界有關部門統計,全世界大約有70%的滑坡,都是由於人類不科學的工程施工等所引發的。

近十幾年來,三種自然災害在長江上游地區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這是否和人類活動有關?你認爲和哪些人類活動有關?觀察圖片(或視頻)嘗試給滑坡崩塌泥石流下個定義。

根據畫面情景說明三種自然災害的特性。

[來學生交流發言,闡述理由。

學生交流發言,闡述理由。

閱讀“我國滑坡、泥石流災害分佈”圖,準確說出分佈地區。

學生可聯繫剛纔觀察過的圖片或視頻,結合災害的爆發,逐步得出氣候因素的影響。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說出火山的概念、組成及其形成;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模擬實驗,能描述火山的形成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能夠體會自然地理的神奇之美。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火山的組成以及火山的形成。

【教學難點】

火山的形成過程。

三、教學方法

設置情境法、講授法、演示實驗法。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PPT展示一組日本富士山的圖片

同學們,上課前老師給大家展示一組圖片,大家看看圖片上的地方是哪裏?我聽到很多同學都認出來了,說是日本的富士山,很正確,富士山是日本人的象徵和驕傲。那同學們知不知道,富士山是屬於我們上節課所學的三種山嶽類型中的哪一類?對,屬於火山。這節課,我就一起來具體學習一下——火山。(板書課題)

(二)新課教學

1、教師做演示實驗,模擬火山形成過程:

在桌上放一個錐形瓶,瓶中裝適量白醋和洗滌劑,用滴管向錐形瓶中滴入小蘇打溶液。滴入後,瓶內產生泡沫,隨着泡沫的不斷增加,溢出瓶外,堆積在錐形瓶周圍。

教師做實驗時,學生觀察實驗過程,觀察時注意保持安全距離,解決以下問題:

(1)學生觀察後,描述所看到的實驗現象。

(2)學生運用國中所學化學知識——酸鹼中和反應,解釋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

(3)學生類比演示實驗的.現象及產生的原因,推理火山的形成過程。

最後,教師總結歸納火山的形成過程:處於底下深處的岩漿,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沿着地殼的中央噴出口或管道噴出。

處於底下深處的岩漿,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沿着地殼的中央噴出口或管道噴出。這樣形成的山體就是火山。如果岩漿是沿着地殼的線狀裂隙流出,往往形成的是寬廣的玄武岩高原。

2、結合課本和實驗後的泡沫狀態,學生思考並回答:

(1)火山由哪幾部分組成?

(2)每個部分分別對應泡沫堆的哪個部位?

3、結合課本,學生回答:火山的規模範圍有多大?

(三)鞏固拓展

(1)PPT展示我國長白山天池的視頻和圖片。

(2)介紹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的相關小知識。

(四)小結作業

課下蒐集其他火山的相關資料,做成PPT或視頻,下節課進行彙報和分享。

五、板書設計

火山的形成:

處於底下深處的岩漿,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沿着地殼的中央噴出口或管道噴出,形成火山。

六、教學反思

標籤:高中地理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