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設計思維錦集【15篇】

設計3.15W

設計思維1

翻看教師的備課,發現大部分教師都非常重視新授環節的創設,卻忽視了對練習的設計。課堂上,練習就在枯燥、乏味、單一中過去了。那麼,如何有效地設計練習,充分挖掘習題中的思維價值呢?我結合幾個實例,談談自己的看法。

設計思維錦集【15篇】

一、開放練習,發散思維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在教學過程中,可適當設計一些開放題,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從不同的角度對問題作全面分析,正確判斷。這樣學生會覺得練習不再是單調枯燥的,學生的思維會在寬鬆、開放的時空裏得到提升。如教學分數應用題時,設計了這樣一道習題:“有兩根同樣長的繩子,第一根截去1/6,第二根截去1/6米,哪一根繩子剩下的部分長?”此題出示後,有的學生說:“一樣長。”有的學生說:“不一定。”然後讓學生討論哪種說法對,並說明爲什麼。經過討論,學生認識到因爲兩根繩子的長度沒有確定,所以哪一根繩子剩下的部分長也就無法確定。這時,再讓學生討論:兩根繩子剩下部分的長度有幾種情況?經過充分的討論,最後得出如下結論:①當繩子的長度是1米時,第一根的1/6等於1/6米,所以兩根繩子剩下的部分一樣長;②當繩子的'長度大於1米時,第一根繩子的1/6大於1/6米,所以第二根繩子剩下的部分長;③當繩子的長度小於1米時,第一根繩子的1/6小於1/6米,所以第一根繩子剩下的部分長。通過這樣的練習,加深了學生對“分率”和“用分數表示具體數量”的認識,鞏固了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方法,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提高了全面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拓展練習,深化思維

課本上的習題內涵很豐富,如果教師僅限於就題練題,學生在練習中的體驗是膚淺的。如果教師能把握住練習題的特點,挖掘習題的內在潛力,適時、適度地進行發散性、提高性的講解,可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教學三角形的三邊關係時,課本上有這樣一道習題:下面哪幾組中的線段可以圍成一個三角形?爲什麼?(1)2cm、4cm、6cm;(2)5cm、2cm、5cm;(3)6cm、2cm、5cm。題目出示後,先讓學生找出哪組線段可以圍成三角形,然後思考能圍成和不能圍成三角形的原因。一般到這裏,對這道題的探索就結束了。如果巧妙地利用了第1組線段中的錯誤資源,不僅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判斷出爲什麼不能圍成三角形,還讓學生從反面思考:“如果換掉一條2釐米的線段,應換上幾釐米的線段才能圍成三角形?如果換掉6釐米的線段,應換上幾釐米長的線段?”這樣,不僅讓學生又一次鞏固了所學的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探索能力。

三、整合練習,優化思維

教材中的習題雖然是專家學者精心編寫出來的,但教師應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和學生的情況,對習題進行一定的選擇、增加、改編,有效整合習題資源,真正使習題成爲學生樂意學習的素材,從而使課堂更加富有活力。如教學長方體的體積後,設計了這樣一道練習題:“炎熱的夏季來到了,有一位企業家準備在家裏建一座標準化的游泳池,這個游泳池的長是50米,寬是30米,深是25米。①這個游泳池佔地多少平方米?②如果環繞游泳池畫一條警戒線,警戒線有多長?③如果你是游泳池的主管,你覺得游泳池內的水位高度應該是多少米?你的理由是什麼?請計算這個游泳池內的水有多少立方米?”通過這道習題,學生不僅對剛學的知識進行了練習,還對前面學習求長方形的周長和麪積的知識進行了鞏固。這樣的習題整合,優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提高了課堂效率,學生學得積極主動。

四、開發練習,活躍思維

生活情境、比賽遊戲、學生的錯誤、實踐活動等,看似平常,卻具有豐富的內涵,教師應善於從中尋找、發現習題,使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更加精彩、更加實效。如教學“百分數的意義與讀寫法”鞏固練習時,先讓學生比賽寫分數,看誰在規定的時間內寫的分數又快又好。然後師說:“我要求你們寫10個分數,你能根據自己寫的分數的個數,用今天剛學的百分數來說一句話嗎?”學生頓覺有趣,積極參與:“我已經完成了任務的40%。”“我已經寫好的個數佔要寫個數的30%。”“我還剩50%沒寫完。”……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加深了對百分數的理解,使每一個學生都在積極狀態下參與學習,得到了發展。

練習作爲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具有知識形成、評價、教育、發展等功能。只要我們在練習的設計和組織上深入鑽研、有效挖掘,就一定能賦予練習新的生命,學生的思維就會得到長足的發展。

設計思維2

教學目標:

1.理解首數、尾數、補數等詞語的含義.

2.掌握首同尾補的兩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3.通過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與表達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重點:掌握首同尾補的兩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總結首同尾補的兩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師生對口令遊戲,明確補數的含義

補數:兩數相加等於10(100),這兩個數互爲補數。如:6+4=10,即6是4的補數,4也是6的補數。6和4互爲補數。

(二)揭示首同尾補的兩位數乘法

在互爲補數的兩個數的前面添上一個數,使它成爲兩個不同的兩位數,觀察這兩個數有什麼特點?學生說出幾個首同尾補的兩位數。教師:只要你們說出首同尾補的兩位數,老師就能寫出他們的積,學生說,教師寫。學生驗證的得數正確性。

(三)觀察算式,發現規律。

1.明確:頭、尾的含義

2.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兩個因數的首位數相同,尾數互補時,其計算的方法是:頭加1,然後兩個首位數相乘之積爲前積,兩個尾數相乘之積爲後積。兩個積依次相連即是得數。如:23×27=621,計算程序是:先在被乘數的.首位數上加1,然後兩個首位數相乘3×2=6,爲前積;兩個尾數相乘3×7=21,爲後積,兩積依次相連即是得數621。

口訣是:頭加1後頭乘頭,尾乘尾,兩積相連(尾數之積是一位數時,前面添0補位)

3.開火車出題、說得數

(四)本法適用於尾數是5的兩位數平方計算。

學生出題、說得數

(五)本法適用於整數,也適用於小數計算小數乘法先按照

整數乘法的法則求出積;再看被乘數和乘數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如果小數的末尾出現0時,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把小數末尾的0劃去。

學生出題、說得數

(六)本法對於被乘數首尾互補,且乘數首尾相同的兩位數乘法也適用,如:37×44尾同首補的兩位數乘法又該如何計算呢,我們以後繼續學習。如:23×83

(七)小結: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哪些收穫?

設計思維3

師:(出示:我從沒想學會在馬路上扔報紙的“絕活”,依舊把報紙送到每家門口;下雨下雪天,依舊把報紙送進門裏。)什麼是依舊?從這兩個“依舊”,你知道“我”平時是怎樣送報的嗎?

生:依舊就是仍然的意思。

生:依舊就是和往常一樣,還是老樣子。

生:從這兩個依舊,我知道“我”還是和以前一樣,總是很規矩的把報紙送到訂戶的家門口,如果遇到了下雨下雪的天氣,我總是幫助訂戶把報紙送進門裏邊去。

生:從這兩個依舊,我知道了“我”做事很認真,一點也不馬虎,對工作很負責任。不和一些其他人那樣,送報紙也不下車,而是很隨便就把報紙一扔就算了。

師:說得真好,我們能不能來給“我”一個特寫呢?同桌可以先討論一下。

……

生:有一次,“我”還是和往常一樣,早早的到報社拿了今天的報紙,然後騎上自行車去送報了。我把報紙送到我的訂戶家裏,訂戶們對我非常的客氣,他們還邀請我進去坐一會,我說:謝謝,我還要去給別人送報了,再見!說完,我又繼續去送報了。

生:我覺得還可以加進一些表示環境的詞語。可以這麼說:今天,我還是和往常一樣,早早的到報社拿了今天的報紙,然後騎上自行車去送報了。突然,天空“轟隆”一聲,呀,原來是要下雨了,我騎得更快了,要是讓雨淋溼了報紙,那就糟糕了。我連忙把我的外套脫了下來,把報紙包起來。到了第一個訂戶家,我趕忙下車,按了下門鈴,可是沒人開門,於是我把報紙送門縫了塞了進去。就這樣我冒着大風大雨,堅持把報紙送到了每一個訂戶家中。

生:……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是呀,“我”不管颳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不管是肩挎大口袋,還是騎上自行車,“我”都能挨家挨戶,不厭其煩地把一份份報紙送到訂戶家門口,甚至送到訂戶手中,這麼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怎能不打動訂戶呢?

……

師:(出示課文中的插圖)說說你從圖上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有一位大媽在對我說話,她說:“你是我們遇到的過的最好的送報人。”

生:圖上還有許多人圍在我的周圍,臉上都洋溢着燦爛的笑容。

師:他們這麼多人聚在一起,在幹什麼呀?

生:他們給我送了整整一口袋的聖誕賀卡,還有一輛嶄新的自行車。

師:這時候,我的心情怎樣呢?

生:我非常激動,以至於目瞪口呆了。

師:當時我是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那麼,你們能不能幫我說出來呢?

生:我對大媽說:“謝謝,我以後還會更認真的送報的。”

生:我激動的流下了眼淚,對周圍的人說:“你們對我太好了,我真不知說什麼纔好。”

生:我一下子激動得熱淚盈眶,對大媽,對基爾恩,對周圍所有的人深深的掬了一躬,對他們說:“你們對我這麼好,我以後送報一定更加認真,絕不辜負了你們對我的信任。”

……

[反思]:

留白是中國畫的一種手法。在整幅畫中留下空白,給人以想象的餘地,這種以無勝有的留白藝術,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所謂“此處無物勝有物”。作畫是如此,語文教學要講究“留白”藝術,巧妙的利用文本中的留白,給學生營造一個想象和創新的空間,讓學生在空白處放飛思緒,進入文本,重視“留白”,進入“虛靈”的佳境,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在這堂課中,文本語言雖說是比較平淡,但從故事中揭示的道理卻是比較雋永的。課文記敘了一個小男孩9歲那年的一段難忘的經歷,表現了有付出就會得到回報的人間真情。如何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深刻理解“誠實的勞動,換來的是難忘的關懷與愛意。”,就可以充分利用課文文本的留白來展開教學。

一、抓住情節的留白,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思維是想象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利用教材自身的創造性思維因素,着力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力。課文主要寫了因爲小男孩的認真負責的送報工作,贏得了訂戶的信任,但是,課文中並沒有把小男孩是如何送報的過程寫具體。因此,在教學時就緊緊抓住課文最後一段文字“我從沒想學會在馬路上扔報紙的“絕活”,依舊把報紙送到每家門口;下雨下雪天,依舊把報紙送進門裏。”中的兩個“依舊”來展開討論。通過討論,並且大家一起來給小男孩一個平時送報的特寫鏡頭,使學生對小男孩這個人物的形象在頭腦中的反映逐漸清晰豐滿起來,更是對小男孩的工作態度、精神有了深一層次的瞭解。

二、利用插圖的留白,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新課程標準》中提到:文本不僅僅是課文教材的中的文字,它可以是由語言文字構成,也可以是語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關圖象等,課文中的有關插圖也是文本。教材中的`插圖是靜態的,反映的是某個瞬間的形象。要想使畫面“活”起來,教師必須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畫,進行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以補充畫面上的形象和情節。在這篇課文中,插圖描繪的是“我”的訂戶們集體在聖誕前夜給了我一個莫大的驚喜與回報。在教學時引導學生想象大媽會對我說些什麼,周圍的人又會對我講些什麼話,而我面對此刻的情景是什麼表情呢?我就讓學生圍繞“目瞪口呆”這個詞語,幫助“我”把內心的感激、激動之情說出來。因此學生仔細觀察圖畫,依靠平時儲存的表象,從圖中的靜止到變化,從外表到內心,從畫內到畫外進行創造想象,就能表達得生動、形象。想象力得到拓展,創造性思維得到培養。

重視文本中的“留白”能突破時空,在有限中求無限,可以調節教學節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帶領學生進入學習意境。巧妙利用“留白”可以讓學生喚起對已有知識的回憶,打破思維定勢,集中注意力將“空白”造成的斷裂用思維和想象來“焊接”合縫,並增強教學的藝術性,使學習更富有成效,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設計思維4

【教學目標】

1、瞭解創造性思維的要素。

2、瞭解議論文圍繞中心逐層展開論述的方法。

3、激發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努力成爲具有創造精神的人。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清“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思維方式與創造性思想、創造力之間的關係。

難點:本文中心論點的理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出示兩幅圖畫,問:你從從兩幅圖畫中看到了什麼?

學生自由發言。

師:由此可見,事物的正確答案並不是唯一的,這是爲什麼呢?帶着這個疑問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十八課《事物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板書)

3、下列詞語的含義你能掌握嗎?

根深蒂固孜孜不倦一事無成持之以恆不言而喻輕而易舉鍥而不捨汲取推敲

4、作者介紹。

羅迦費因格:1948年生,美國實業家,曾發表過《踢醒沉睡之心》《當頭棒喝》《創造性紙牌》等著作。“唯一真正快樂的人們是兒童和富有創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四、瞭解議論文的有關知識

1、什麼是議論文?

議論文是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

道理論證:用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中的精闢見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

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

對比論證: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

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

4、議論文的結構怎樣?

基本結構:

引論——開頭部分,提出問題(提出問題)

本論——主體部分,分析問題(分析問題)

結論——結尾部分(解決問題)

五、速讀課文,找出觀點

1.對文章進行圈點勾畫,包括文章的關鍵句、設問句等。

2.找出作者的觀點,思考:作者爲什麼開頭不點明觀點,而用一道特殊的選擇題呢?

六、合作探究

1、(課文4——8段)“創造性思維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1)在文中劃出作者的觀點。

(2)文中用了哪兩個事例來證明作者的觀點?請分別用一句話概括這兩個事例。這屬於什麼論證方法?有何作用?

(3)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事例可以支撐這些觀點,能不能舉一個例子?

2、(課文9——12段)“創造性思維是否任何人都具備呢?”“是否存在富有創造力和缺乏創造力的區別呢?”

(1)用一句話概括出作者的觀點。

(2)作者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來證明這一觀點?作者拿什麼和什麼進行對比?富有創造力和缺乏創造力的人心態如何?各自的.結果如何呢?

七、佈置作業

1.課後選擇一句你所喜愛的關於創新的名人名言然後製成賀卡,在元旦之際送給你的同學。

2.用正楷抄寫課文最後一段。

第二課時

四、精講點撥

1.作者認爲產生創新思維所必需的要素有哪些?

2.難句理解:“這種情況可能出現在6分鐘之後……但當事人堅信它一定會出現”“這種情況”指代什麼?“它”指代什麼?

3、富有創造力和缺乏創造力的人心態如何?各自的結果如何呢?

4、從這一部分論述中,你覺得怎樣纔是富有創造力的人?

五、拓展延伸

1、請觀察圖形,測一測你是否擁有創造力呢?

2、關於小雞過馬路的話題

科學老師:。

體育老師:。

數學老師:。

語文老師:。

英語老師:。

4、歸納總結

(1)總的來說怎樣才能成爲一個富有創造性思維的人?

(2)除了作者談的以外,請同學們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還有什麼補充或建議。

5、鋼琴的標價牌上少了一個零拓展延伸

一位年輕的女顧客在美國一家商店裏閒逛。逛着逛着,她的眼睛突然迸出興奮的火花,本來不想買東西的她卻靈機一動,立刻喊來售貨小姐,要買一架德國製造的正宗名牌貨──斯坦威三角鋼琴。售貨小姐看了看售價牌,竟然驚訝不已,不敢賣。於是她請來了股長,股長了解緣由和真相後認真向顧客作了解釋,婉謝不賣。而這位顧客卻毫不讓步,直到部門經理出面斡旋都堅持要買,不爲所勸。最後請來了總經理。總經理了解情況後當場定奪:賣,按標價賣!──原來,那架價值數千美元的鋼琴,標價牌上偏偏少了一個零!

請你充分發揮創造力,爲故事續寫一個合情合理的結尾(爲總經理寫一段話),說明總經理爲什麼這樣做。

六、達標檢測

1、自主完成。

2、小組互批。

3、共性的問題集中到老師那裏。

設計思維5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100~101頁。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的活動中瞭解計算器的結構和基本功能,能正確地運用計算器進行較大數目的一、兩步式題的計算。

2. 能運用計算器探索一些基本的數學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應根據計算的需要靈活確定不同的計算方式。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談話:在電視裏,我們經常會看到一種遊戲,叫“魅力聯想”,看過嗎?想不想玩這個遊戲?(依次展示下列各項,得出答案是“算盤”)

提問:還想玩嗎?(把“提示三”中的內容改爲“誕生於上世紀”,把“提示四”的內容改爲“很輕,可握在手中”,得出答案爲“計算器”)

揭題: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用計算器計算”。

談話:瞭解計算器嗎?你在哪兒看到過計算器?把你知道的與同桌交流。

投影出示計算器模型,引導學生說出計算器上主要鍵的名稱及功能。

提問:你還知道哪些關於計算器的信息?

二、 初試本領

談話:會使用計算器嗎?我們先來“初試本領”。注意,看誰算得又對又快。準備好身邊的學習用品,開始!

投影出示:

計算下列各題:

① 1 256 - 768 = ② 477 × 167 =

③ 32 ÷ 4 = ④ 36 × 99 ≈

交流計算結果。

小結:爲什麼有的同學計算得這麼快呢?能把你的經驗與大家一起分享嗎?(交流並得出:在計算時,能口算或要求估算時,不需要使用計算器)

三、 再顯身手

談話:看來,大家對計算器的使用真的比較熟練。想不想“再顯身手”?請看這組題:

① 438 × 15 - 1 274 ② 2 940 ÷ 28 + 763

③ 40 000 - 165 × 182 ④ 25 120 ÷ (449 - 289)

提問:這四道題與上面四道題相比,有什麼不一樣?會做嗎?請試一試。

學生獨立用計算器計算。

交流計算結果(學生的答案可能出現不一致的情況)。

引導:你有沒有感覺到這四道題的計算過程不一樣?(第③、④題要先算後一步,而①、②兩題只要按順序計算就行了)

討論:用計算器計算③、④兩題,該怎麼操作呢?我們以第③題爲例,誰來介紹介紹你是怎樣算的?(突出記住中間數、使用MR鍵、倒減等方法)

四、 欣賞史料

談話:同學們學習得非常投入,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則短片,好嗎?

短片配音:

你知道嗎

在人類計算工具發展的歷史上,人們一直就沒有停下自己追求的腳步。

遠在商代,我們的祖先就創造了十進制計數法,領先於世界千餘年。到了周代,發明了當時最先進的計算工具——算籌。算籌是一種用竹、木或骨製成的顏色不同的小棍。計算時,通常編出一套歌訣形式的算法,一邊計算,一邊不斷地重新布棍。

到了東漢末年,我國人民又發明了算盤,這也是計算工具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的發明。這種輕巧靈活、攜帶方便、與人民生活關係密切的計算工具,至今仍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發揮着巨大的作用。

1945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於美國,它被人們譽爲“人類文明最光輝的成就之一”。

1977年,日本卡西歐公司生產出了第一部微型計算器,這種袖珍型計算器可握在手中,使用方便,適合所有人的使用。

如今,計算機技術正日新月異地向前發展,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正被許多行業所使用,有的計算機每秒鐘可計算1 000萬億次,過去需要幾代人才能完成的計算,現在片刻間就能算出結果。

提問:感受到科學前進的腳步了吧?看了上面的短片,你有什麼想法?

五、 一展風采

談話:讓我們盡情享受科學帶來的快樂吧!請拿起計算器,一展自己的風采!

談話:請看問題1——有一個沒有關緊的水龍頭。

① 每天大約滴水16千克,照這樣計算,一年(按365天計算)要浪費( )千克的水。

② 把這些水裝入飲水桶,若每桶裝25千克,大約可裝( )桶。

③ 如果一個家庭每天需要4桶水,這些水可夠( )個家庭用一天。

學生獨立完成後,覈對答案。

提問:解決了上面的問題,你有什麼想法?

談話:再來看問題2——有一天,小明在用計算器計算“490 × 16”時,發現計算器的鍵“4”壞了,聰明的小明靈機一動,很快還是用這個計算器把正確的結果算出來了,你知道他是怎樣算的嗎?

學生獨立思考,完成練習。

組織交流,並選擇其中一種方法用計算器驗證。

六、 挑戰極限

談話:同學們的表現很出色,真的讓老師領略了大家的風采,想挑戰計算器的極限嗎?

計算:111 111 111 × 111 111 111。

學生嘗試計算。(發現計算結果前面多了一個“E”字,且不同的計算器顯示的結果不一樣)

提問:有問題嗎?有什麼問題?(計算器的數位不夠了)

追問:誰能幫大家解決這個問題?

談話:我們來向書本請教,先完成課本第101頁“想想做做”的第4題,做了這道題,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引導學生漸次觀察,直至發現其中的規律。

小結:做了這道題,你有什麼想說的嗎?(計算器並不能幫助我們解決所有的計算問題,解決問題更多的要依靠人的智慧)

播放短片:“珠心算”比賽現場錄像片斷。

談話:這個片斷是20xx年全國珠心算現場會上,二年級小朋友表演的鏡頭。珠心算,就是在頭腦裏面打算盤,看到這個鏡頭,你又想說什麼?(突出:先進的工具也有它的侷限性,有時看起來比較傳統的計算方式,也能顯示出它的奇妙之處)

總結:看來,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工具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培根說過:“人的智慧纔是天下最偉大的力量!”(投影出示)

總說明

一、 關於教材

“用計算器計算”一課的教材,與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理念非常合拍,給教師的教學定位、教學創新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具體說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遵循知識建構的規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從這裏找到學習的起點,拾級而上;二是內容鮮活,與生活實際結合得很緊;三是數學味很濃,習題中編排了許多體現數學本質的內容,比如“找規律”、“認識有趣的數142857”等;四是定位巧妙,圍繞普通型計算器展開,爲教學留有更爲廣闊的加工和改造的空間。教學時,我以學生的發展爲宗旨,充分把握教材所帶來的便利,並對教材巧妙加以整合。

二、 關於計算器功能鍵的教學

計算器功能鍵的教學,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但教到什麼程度?用什麼方法展開?確實值得思量。我認爲,教學中不應該花太多的時間對它的各種功能鍵的作用及使用方法逐一介紹,而應該抓住生活中經常使用、對學生建構科學素養起核心意義的內容進行教學。因此,我凸顯了計算器中“記憶鍵MR”、“清除鍵AC”等鍵的使用,而計算器其他鍵的作用及有關信息,則在師生交流的過程中,隨機地動態解決。又因爲各種鍵的使用不需要太多的智力參與,也沒有多少探究的價值,故而,我將這些教學內容通過談話的形式,在學生認識的空白處描摹,由學生或由老師直接介紹。

三、 關於教學目標的定位

“知識經濟時代,人不能淪爲工具的奴隸”已成爲人類的共識。計算器教學只是一個載體,它應該承載着益智、輔德和育美的功能。本課中,我安排了“魅力聯想”“初試本領”“再顯身手”“一展風采”和“挑戰極限”等幾個教學環節,每個環節都在全力彰顯上述理念。“魅力聯想”目的是引出課題,盤活課堂、預留懸念;“初試本領”是嘗試用計算器進行基本計算,掌握使用計算器的方法,初步體會應根據計算的需要靈活選擇不同的計算方式;“再顯身手”是本節課知識層面的教學,解決用計算器進行混合運算的方法,旨在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一展風采”以生活問題爲依託,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強化計算器的使用,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形成一定的數學意識;“挑戰極限”力求讓學生在認知不平衡的矛盾狀態中,引發數學思考,提升數學素養,通過自己的探索達成新的認知平衡。

四、 關於算盤的介入

課的開始,我引出了算盤,課末又以算盤收尾,主要出發點是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感悟數學文化的廣袤與久遠,感受“人”和“工具”這一對矛盾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的作用,初步受到辯證思想的教育和薰陶。

設計思維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積累詞語,讀準字音,記清字形,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理解觀點和支撐觀點的材料之間、中心論點和分論點之間的關係。

3.培養獨立閱讀、認真探究、積極討論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在快速高效的默讀中,把握文章的結構,理解文章的思路,瞭解議論文中常用的道理論證、舉例論證的方法。

2.體會本文語言嚴謹平和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創造性思維在實際生活中的重大意義,鼓勵學生爭做一個具有創造精神和創造力的人。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本文緊扣中心逐層展開論述的論證思路以及運用事實論證的方法。

2.理解觀點和支撐觀點的材料之間的關係。

3.理解“發揮創造力的真正關鍵,在於如何運用知識”這一句話的含意。

4.品味設問句的表達效果。

【教學工具】

教學PPT,朗讀音頻

【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2.互動探究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趣味導入

同學們,一張白紙有四個角,假如你把它剪掉一個,它還有幾個角?(3個、5個……這取決於剪的方法,可能是沿對角線剪,可能是隻剪一個小角,也可能是彎曲着一個角剪……)可見,生活中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正如蘇東坡的詩句所云:“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每一種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結論也各不相同,這就需要我們具有創造性思維。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講述這個道理的課文——《談創造性思維》。

二、知識卡片

1.作者檔案

羅迦8226;費8226;因格,1948年生,美國實業家、學者、創造學家。發表過《踢醒沉睡之心》《當頭棒喝》等著作。

“唯一真正快樂的人們是兒童和富有創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2.背景鏈接

本文選自《中外母語教材選粹》(江蘇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許多人在生活、學習的過程中,受傳統思想的束縛,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知識學得比較死,不善於活用,不會跳出圈外去思考問題。另外,生活中還有一些人認爲搞發明創造都是天才人物的事,與自己無緣,不相信自己也能發明創造,導致創造性被自我壓制,最終喪失。本文正是針對這種情況而寫的。

3.語基積累

(1)生難字

蒂(dì)孜(zī)汲(jí)淵(yuān)恆(héng)榨(zhà)鍥(qiè)

(2)重點詞語

探求:探索追求。

汲取:吸取。

淵博:(學識)深而且廣。

創意:創造性的見解或意見。

素材:指還沒有經過提煉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覆琢磨。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動搖。

行之有效:實行起來有成效,指某種方法或措施已經實行過,證明很有效用。

孜孜不倦: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不懈怠。

持之以恆:長久地堅持下去。恆,恆心。

不言而喻:不用說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輕而易舉: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鍥而不捨:雕刻一件東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恆心,有毅力。鍥,雕刻。

第二課時

一、初步感知

1.文題探討

“談創造性思維”,既是文章的標題,又是作者論述的對象。

2.分層解讀

第一部分(第1~3段):提出“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非只有一個,而是多種多樣”(即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觀點,強調“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第4~12段):提出“尋求第二種答案,或是解決問題的其他路徑和新的方法,有賴於創造性的思維”的見解;論述創造性思維所必需的要素;指出了富有創造力和缺乏創造力的區別。

第三部分(第13段):得出結論:“任何人都擁有創造力”,只要具有淵博的知識,有探求新事物的態度和意識,有持之以恆的毅力,就是富有創造性的人。

二、深層領悟

1.文中說:“區分是否擁有創造力的人,主要根據之一是,擁有創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細小的想法。”爲什麼這樣說?

從社會發展史上可以看出,偉人們天才般的創造,往往是從細小的想法開始的:牛頓創立萬有引力學說,是從思考蘋果落地開始的;瓦特改良蒸汽機,是從觀察壺裏的開水頂着壺蓋開始的;法國大數學家潘嘉頓在數學上取得的成就,大半是從“無意中得出來的細小的想法”開始的。一開始就有大想法的.也有,但比較少見。小想法慢慢發展成大創造,這似乎是一條規律。

2.爲什麼要確立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思維方式?作者是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來闡明這一道理的?文章還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1)因爲只有認識到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我們纔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進步。

(2)作者運用了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闡述這一道理。先從反面說“如果你認爲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的話,當你找到某個答案以後,就會止步不前”;再從正面說“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非常重要”。正反對比,使說理全面而透徹,增強了說服力。

(3)①舉例論證,如作者在論述產生創造性思維必須具備哪些要素時,列舉了古登堡發明印刷機、排版術的事例以及羅蘭8226;布歇內爾發明交互式的乒乓球電子遊戲的事例。事例典型,有代表性,具體確鑿地闡明瞭事理。

②引用論證,如第10段,就引用了某心理學專家小組的研究結論。

【結束語】

本文由一道選擇題入手,闡述了什麼是創造性思維以及怎樣才能使自己成爲一個有創造性的人,號召人們堅信自己的創造力,努力保持好奇心,不斷探求,成爲富有創造性的人。

【板書設計】

談創造性思維羅迦8226;費8226;因格

提出問題: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非常重要

分析問題:創造性思維所必需的要素,擁有創造力的主要根據

解決問題:做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的關鍵所在,層層深入

設計思維7

摘要:創新於現代機械設計中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本文闡述了當前機械創新設計的特點、形式等方面,同時舉了創新的實例,講述創新在機械設計中的關鍵性。

關鍵詞:機械設計創新 基本形式 原則 新型內燃機

引言

創新在人類進步的過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並且促進了機械設計的前進與發展, 機械結構一直以創新作爲發展的動力。如今的時代是知識的時代, 機械設計與製造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起到了奠定基礎的作用, 創新纔是推動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新能力一旦出現缺失,就會喪失許多本來應該得到的機遇, 沒有創新就沒有機械技術的不斷前進。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在競爭中起到了決定勝負的作用,關係到企業的興衰成敗。

1機械創新設計及其特點

機械創新設計就是要把設計者腦海中潛在的創造力完全地釋放出來,再借助人類已經取得的相關成果重新進行構思,設計出從前更加具有獨特性和實用性的設備裝置的一種活動。機械創新設計進行的基礎就是機械設計學理論,再對一系列的相關學科進行融合,綜合設計之後產生的技術方法。

機械創新設計具有許多優秀的特點: ①設計的學科比較多,比如機械、液壓、電力等多學科之間進行滲透和綜合。②設計過程裏面很大一部分的工作不需要進行計算,而是建立在日常知識的積累上,需要大量的推理判斷,還需要與創新性思維進行一定的融合。③要在多方案中將最優方案甄選出來。大型的設計中,必須根據能力進行甄選,並且對所選方案進行科學的優化。④創新設計需要不斷地進行篩選,每一階段都有着不同於其他階段的特點,客觀上還有一定的聯繫,又是一個整體。

2 機械創新設計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開展機械創新設計研究,可以提高本身的科技發展水平, 還可以獲取豐富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具有許多意義:

(1) 深入地進行機械創新設計的研究,可以促使人類發明更多的新機器;

(2) 機械創新設計研究可以使機械專家以更快的速度進步, 有利於機械設計水平向着更高、更快的目標發展;

(3) 機械產品進行創新設計之後,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當時的時代產品追求專利化,這樣才能獲取的更大的收益;

3 機械設計中創造性思維的基本形式

3.1 發散型思維

發散型思維就是在思維過程中,將已經掌握的概念重新進行整合梳理,向附近形成輻射,擴散出更多的答案或者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發散型思維。沒有固定的方向和固定的範圍,也不僅限於傳統的思想,很多時候思考問題採取的是比較新穎的想法,常常給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發散型思維能力的高低收到好多因素的影響,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遷移能力。. 發散型思維有許多不同的表現形式,例如立體思維、多路思維、反向思維等等。發散型思維想要得到的答案要是最多的、最具有新意的,一定要是前人沒有想過、沒有使用過的方法,這就給機械創新設計帶來了更多的靈感。

3.2 聚合型思維

聚合型思維則是用具體的對象當做中心,從不同的角度入手,最後思維回到這個選好的中心上來,解決出現的問題,也就是在許多方案中選擇最爲合理、有效的那一個。

發散型思維和聚合型思維都屬於創造性思維的範疇,兩者之間存在着一定的聯繫,並且不可分割。機械創新設計一定都是由發散思維到聚合思維的過程,然後再從聚合思維到發散思維,反覆進行循環,直到問題最後解決。發散型思維和聚合型思維在哲學上來說,屬於辯證統一的一個過程,創造性思維整個過程都是爲了最後創新的目的做準備,從五花八門的設想中選取最優質的方案。

3.3 想象思維

想象是在思維活動裏面,屬於抽象思維的一種,想象可以是天馬行空般的任意想象,也可以是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再加工或者是局部更新的'想象. 想象思維一定要以客觀現實作爲基本的出發點,還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以及形象性。

想象是人類的思維中,最神奇的一部分,也是最美麗的一部分。失去了想象,也就失去了創造,想象就是創造精華所在。萬有引力定律只是因爲一個普通的蘋果落下地面,牛頓據此展開想象,得到了萬有引力定律;“嫦娥奔月”也是人類想象出來的神話故事,促使人類發明了可以登上天空的飛行器。想象可以推動社會不斷地進步,科學不斷地發展。

4 機械創新設計思維的2個原則

機械設計過程是由功能要求開始出發,再到作用原理, 最後進行物理結構構思的一個過程。創新設計思維進行的過程中, 一定要將下列的原則牢牢把握好:

(1) 最短路徑原則

首先要對產品具有的功能進行明確, 然後找出最佳的設計例子, 以便在最快的時間內接近目標, 然後選用正確的價值工程方法, 再將價值較低的極少數組件找出來,當做研究的對象, 分析出對象當前存在的矛盾, 嘗試在最小的變動之下將矛盾解決。這種方法需要消耗的能量是最少的, 也就是所說的選用的路徑是最短的。

(2) 相似性聯想原則

聯想是要針對事物之間的相似性進行分析和歸納,聯想合理與否的一點重要依據就是是否具有相似性, 相似性由產品的實例進行決定, 如果多樣產品實例同時滿足一種功能要求, 那麼它們之間就可以說是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

5 機械創新設計實例-新型內燃機的開發

無曲軸式活塞發動機就是機械創新設計的一種實例,它把圓柱凸輪於發動機的中心部位進行安裝,在圓柱凸輪的附近就可以在設置多個氣缸,這樣就形成了多缸發動機。一旦圓柱凸輪的凸輪輪廓形狀出現變動的話,輸出軸的轉速也會隨着進行改變,就起到了減速增矩的作用。上述的凸輪式無曲軸發動機已經被廣泛應用起來,船舶和機械行業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旋轉式發動機與從前的往復式發動機進行比較的話,輸出功率上具有明顯優點:體積小、重量輕、噪聲低並且結構照比以往簡單,但是在實際應用的時候還是存在着一些弊端,需要進一步進行解決。

6 結語

一定要善於吸收多方的經驗,在追求最佳方案的時候, 成熟的技術可以直接採用。 還要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機械設計涉及到許多學科的知識, 設計者一定要具有針對問題自學進行解決的能力。只要對自己有信息, 努力進行鑽研和探索, 一定會尋求到最佳的設計方案。

參考文獻

[1]沈惠平;機械創新設計及其研究[J];機械科學與技術;1997年05期

[2]劉念聰,王銀芝,李宏穆,孫未;機械創新設計的概念及其技術內涵[J];礦山機械;20xx年09期

[3]王瑞芳,陳建平,周桂英;機械產品方案創新設計思維的研究[J];機械研究與應用;20xx年04期

[4] 倪洪啓,谷耀新, 現代機械設計方法, 化學工業出版社

設計思維8

摘要:隨着平面設計的發展,大量的平面設計人才因市場需要產生。由此而衍生的平面設計教育產生,平面設計教育的發展爲培養平面設計領域的人才作出了重要貢獻。而隨着平面設計教育的發展,平面設計教育也隨之暴露出許多問題,其中,平面設計人員創意思維的缺失是目前最爲嚴重的問題。本文從創意思維的含義和特性出發,對平面設計教育現狀進行了介紹,並探討了一系列強化創意思維的舉措,希望進一步指導平面設計教育創新實踐活動的發展。

關鍵詞:創意思維;平面設計教育;現狀;建議

平面設計作爲一種獨特的傳遞信息的方式,主要是指設計者通過文字、圖形以及各種符號的排列組合使其對觀賞者產生視覺衝擊,傳達某種信息的新型專業。近年來,平面設計發展十分迅猛,一些高校也紛紛開展平面設計有關專業,平面設計教育活動蓬勃發展,平面設計人才在市場中佔據着獨特的優勢。但由於平面設計思想的創意化,平面設計人才必須具備高水平的創意思維,否則無法實現可持續的發展。隨着平面設計教育的發展,創意思維在其發展過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可以說,創意思維是平面設計發展的動力,也是平面設計區別於其他專業的重要特徵。同時,市場對於平面設計人才的需要也着眼於創意思維水平的高低,因此,培養平面設計專業學習者的創意思維尤其關鍵。

一、創意思維的含義和特性

1、創意思維的定義

創意思維是指通過創造性的想法以及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將事物的本質以及事物發展的過程通過某種手段加以表現的能力或本領。創意思維的直接表現形式是創意成果的產生,同時創意成果也是創意思維形象化的表現。創意思維的特性因人而異,不同的人其思維活動不同,產生的創意思維也不盡相同。創意思維具有鮮明的創造性、變化性以及不可控性,創意思維的產生也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此外,創意思維的產生和運用對於當今社會的`發展意義重大,未來社會的發展需要創意思維的參與,創意思維也將成爲未來衡量人才素質的重要標準。

2、創意思維的特性

創意思維不同於其他事物的性質,具有自身鮮明的特徵,創意思維的特性如下:第一,恆常性。創意思維雖然因人而異,但是對於同一個人來說,創意思維是指個人的思維特性或思維習慣所形成的一種特性,因而具有恆常性。第二,突破性。突破性作爲創意思維最爲重要的性質,決定了創意思維的社會價值以及發展潛力,即創意思維在實踐發展中也是不斷髮展變化的,具有不斷突破的性質。第三,方向性。創意思維的產生總是針對某一特定事物的,創意思維的作用範圍也是特定的,不是隨機產生的。

二、平面設計教育現狀

1、平面設計人才培養缺少明確的目標

平面設計教育活動在我國發展的時間較短,某些高校開設了這一專業,但其人才發展目標尚未明確。平面設計人才培養過程中缺少明確的發展方向,人才的培養缺少專業的發展規劃。早期的平面設計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水平以及鑑賞能力,隨着平面設計教育的發展,平面設計對於人才的專業素養要求逐漸提高。同時,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於平面設計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平面設計教育也更加註重學習者的實踐水平和創新能力。但自平面設計發展至今,尚未形成一個明確的人才發展目標,從而缺少特定的發展方向,其教育活動的效率也不是十分理想。

2、平面設計在教育模式方面缺少創新

平面設計專業與美術專業較爲相似,因此,平面設計在產生髮展之初也將美術專業的教育模式作爲自身發展的教育模式,無論是課程的設置,還是師資力量的分配,與美術專業都十分相似,缺少自身的教育模式[1]。長時間使用美術專業的教育模式使得平面設計教育發展缺少創新,造成其發展的停滯不前。

3、學生缺少工作實踐經驗以及創意思維能力的培養

平面設計專業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新精神要求較高,因此,平面設計專業人員必須廣泛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專業化實踐訓練,但在實際的平面設計教育活動中,教師缺少對學生創意思維的培養,造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十分弱化。同時,平面設計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並不頻繁,學習者缺少參與平面設計工作實踐的經驗和機會,因而實際的學習效果並不十分理想。

三、平面設計教育中強化創意思維的培養

1、加強對學生創意思維以及能力的培養

學生缺少創意思維能力是無法正常進行平面設計學習的,優秀的平面設計作品必定蘊含着設計者強大的思維水平以及創新能力,因此,學習者要想獲得健康持續的發展,謀求職業發展的廣大願景,學習者必須加強對創意思維以及能力的培養。因此,在開展平面設計教育活動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和能力。學生創意思維以及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實現:第一,加強對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開發,鼓勵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第二,鼓勵學生對優秀的平面設計作品進行鑑賞,吸取優秀設計人員的學習經驗;第三,在日常的平面設計學習中注重訓練其創新精神,將創意思維與實踐相融合。

2、改革平面設計教育模式,開展實踐教學工作

平面設計教育模式的改革需要從突破美術專業教育模式開始,首先,平面設計教育活動的開展要以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爲前提,明確專業發展方向,將創新思維與專業發展方向相融合;其次,要優化平面設計師資力量的配備,使用專業素養較高的平面設計教學人員,教學人員要能夠引領學生進行創意思維的訓練;最後,要不斷對教育模式進行創新變革,以市場需求爲導向,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和方法[2]。此外,平面設計教育活動中創意思維的培養需要廣泛開展實踐教學活動。首先,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學人員要將教學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實踐性內容的教學上;其次,要多多組織學習者進行工作實踐,積累平面設計工作實踐經驗,在實踐中發現學習總存在的問題,從而加強創意思維的培養。

四、結語

平面設計人才培養缺少明確的目標、平面設計在教育模式方面缺少創新、學生缺少工作實踐經驗以及創意思維能力的培養等方面的問題使得平面設計教育活動開展效果並不十分理想,針對這一現狀,平面設計教育人員需要從加強對學生創意思維以及能力的培養、改革平面設計教育模式,開展實踐教學工作等方面加強對平面設計學習者創意思維的培養,強化平面設計專業素養,以此適應市場對於平面設計人才的要求,促進平面設計教育活動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丁丁.探究創意思維在平面設計教育中的現狀和建議[J].電腦知識與科技,20xx,35:8028-8029.

[2]劉通.創意思維在現代平面設計教育中的現狀分析及思考[D].西安美術學院,20xx.

設計思維9

一、NONOBJECT的設計方法

NONOBJECT設計是一種全新的設計方法,也可以解讀爲一種設計的策略,巴里凱茲③將設計定義爲“文化研究”,而不是日常獲取功利的途徑。他認爲問題的解決需要進行有效的分析、探討和全面的界定,這正是NONOB-JECT所深信的任務出發點,NONOBJECT的設計工作方法,具體可以概括歸納爲幽默、分解與外推法三種④。巴里認爲幽默能讓人釋放自我,而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玩笑,它需要學會判斷與辨別。NONOBJECT並沒有以誇張的色彩或可愛的造型爲立足點來贏得笑容,更多的時候他是以自我剖析作爲起點,以一種自嘲的態度帶着對生活的感悟,讓人們通過反思收穫欣喜、亦或是通過發現震撼獲得驚喜之感。所以就NONOBJECT的幽默,人們更多地需要立足諾曼⑤的情感化設計,從反思的層面來解讀NONOBJECT的設計作品,見圖1。分解法的運用使大家感受到NONOBJECT的設計作品似乎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他將人們所熟知的產品以一種極端的方式進行分解重構,亦或是融合兩個毫不相干的事物推理演繹NONOBJECT的設計理念。事物之間總是存在着或明或暗的廣泛聯繫,這往往是創新設計的力量之源。NONOBJECT設計的分解策略,分解的不純粹是兩個不相干的事物,重要的是分解了人們對熟知事物的既定格式,讓人們認識到原來同一個事物轉換維度後原來更精彩,見圖2。外推法是一種可以充分挖掘設計創新潛力的方法,是解讀NONOBJECT思維方式的關鍵所在。它往往將設計師的某一創想奉爲絕對形而上學的標準,並向各個層面發散,以此來檢驗設計思維的可行性。外推法對於設計行爲存在着絕對的指導原則,從一定意義上約束了思維的發散,但人們的生活本就充滿了約束,既然不能夠逃避約束,就應勇敢地去樂於接受。在嚴酷約束下的外推法往往能夠發現自我的極限,探索不可能存在的可能性,並將自我提升到可能的緯度,見圖3。

二、NONOBJECT的創新思維

NONOBJECT始終把“換條思路”作爲其座右銘,將創新思維立足於科技,但又不被科技所駕馭;以人爲本,但又不被商業化所左右。它的創新源於用戶與產品之間的情感地帶,是一種平衡用戶與產品,並與之形成友好關係的思維方式。第一,模糊真實與虛構的界限。隨着年齡與閱歷的增加,人們對於周圍的世界越來越熟悉,兒時曾經的夢幻與理想漸行漸遠。真實的世界每天都在身邊發生,而虛擬的世界只能存在於個人的大腦或只是躍然於紙面而略顯蒼白無力,但如果一個設計師過分強調真實與虛擬的界限,反而限制了創新思維的發展。幻想可以爲設計師注入活力,超越現實世界的物理屬性,並融入人們對生活的體驗。在NONOBJECT的世界裏,真實與虛構沒有明確的界限。它不僅僅將設計概念化,而且將材料概念化。一如布蘭科虛構的Thinium⑥元素,基於這樣的材料,NONOBJECT所展現的創新思維令人震撼,就像《NONOBJECT設計》一書其中一個章節的標題一樣“皆有可能”。創新的思維需要自由的放飛就不能受到過多的侷限,當然模糊真實與虛構的界限不等於不着邊際的狂想,它只是爲創新思維打開了另一個空間的窗戶。第二,不可能蘊含着可能。設計最大的源動力在於創新,而創新需要極大的勇氣去直面自我。在創新思維的過程中,需要建立信心並堅持自我。NONOBJECT的字典裏不存在不可能,更多的可能是“不可能”中才有蘊含可能的創新,不可能中才能喚醒人類的第六感,即驚喜之感。人們常說的“不可能”普遍有兩層意思。第一是目前的科技、材料或是結構不能夠實現這個設計方案;第二是認爲這個設計創意不符合目前的審美或主流文化。NONOBJECT的設計作品Nucleus摩托車,見圖4。就是同時兼具這兩個“不可能”的一輛零排放的交通工具,它沒有運用展現速度感的流線型結構,而是抽象的運用“方塊與空氣碰撞”這一有悖於一般認識的原則,而它的速度又快的驚人,它的形態拘謹但又仿生了駿馬的個性,這樣的“不可能”展現的當然是完全可能的震撼感。這樣的“不可能”體現的是NONOBJECT逆向思維,反其道而行的魄力與膽識。第三,擺脫束縛,放飛想象力。每一個時代都有其自身的侷限性,每一個人也理所當然地會受到所處環境的制約與影響。從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現代主義、後現代風格的逐一呈現,每一次的設計變革都存在着偉大的思想革命。NONOBJECT的創新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的是對現有文化、科技、美學、設計方法等束縛的掙脫。米蘭理工大學的艾齊奧馬尼尼教授從社會學的視角將其解讀爲一種新的,富有挑戰意味的,可以帶給人鼓舞結果的社會行爲方式。NONOBJECT倡導設計創新應擺脫功能主義的思維枷鎖,放飛自我的想象力。這樣的思維方式需要淨化人們的`頭腦,以一種修身養性,境由心生的姿態,最大可能的擺脫時代與環境對人們的影響,重新界定、領悟人與產品之間的關係,從而觸發新的思維。

三、NONOBJECT的設計理念與哲學思想

NONOBJECT站在哲學思想的高度以宏觀的視角思索人、產品、設計的關係,使人深邃的洞察問題,將設計師的思路從技術美學、商業化等嘈雜的工業化進程引向對人內在情感需求的探索,它尊重歷史的文脈與演變,並關注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走向,以一種理想主義的激情演繹着NONOBJECT獨特的設計文化觀。NONOBJECT將整個世界比作一個大劇場,人類是這個劇場中的演員,而設計師所設計的產品就是演出所使用的道具。在這樣一個被無限簡化了的“劇場”裏,才能拋開塵世的喧譁,潛心靜坐放下紛繁複雜的關係,全心領悟如何使這些“道具”成爲人們簡潔而單一的製品即可。NONOBJECT的作品從形式上延續了極簡抽象派的設計風格,卻將“少即是多”、“少即是乏味”、的歷史沿革演變昇華爲“少、卻更好”的無設計理念,將情感元素積極地融入其中,將極簡主義的設計理念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哲學層面。NONOBJECT認爲自然界的每一個生物都是獨特的,唯一的,它們是工業化社會下技術國土上盛開的一朵蘭花,是設計之靈、設計之源。人類不能成爲環境的破壞者,更不能成爲垃圾的製造者,人們需要與產品建立起一種更加富有意義的關係。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在抵禦着大自然,併發出過人定勝天的豪言壯語。回首過去,人們卻發現人類只有善待大自然,大自然纔會回饋人類。基於以上的認識,NONOBJECTT認爲人們應該重視人、產品、環境之間的和諧關係,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向大自然學習,見圖5。而不應該以防禦的姿態隔離大自然,迷失自我的困惑中。這與中國傳統思想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不謀而合,是目前生態設計的典範。NONOBJECT對美學的追求超出了之前設計方法論的範疇,一方面它將焦點由設計師創造美轉而引申爲喚醒美和發現美。由以往設計物被動地傳遞美轉變爲受衆主動地去發現美的存在。美好的事物就存在於人們的周圍,NONOBJECT傳遞的是一種對待生活的態度,它設法引導人們去享受生活,發現美或許就存在於你正使用的1001Drops,見圖6。湯勺細細品嚐所體驗到的美味之中。另一方面,NONOBJECT注重美的歷程,認爲過程就是目的,而不是將美好的結果作爲唯一的目的性。NONOBJECT設計讓用戶體驗到一件產品的材料、生產、設計的演變等歷史進程,使用戶感受到設計物的年輪與滄桑,尊重設計的歷程,使人們感悟到具有文化與歷史底蘊的獨特的設計美學。

四、結語

NONOBJECT多以虛擬的設計形式表達着對社會的理解,從中可以感受到它對設計理想的執著,對設計創新的不懈追求,對人類歷史的尊重,以及對人類未來的一份擔當。NONOBJECT敢於拋開世俗的禁錮,勇於突破時代的枷鎖,以其獨特的設計哲學創造着新的美學觀念,表達着NONOB-JECT設計對於人與產品背後的情感訴求,同時通過這個表達揭示出NONOBJECT對人們所處世界的理想與追求。

設計思維10

逆向思維的運用

主備人:使用班級:1-22

使用日期: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明白什麼是“逆向思維”

2、學會在寫作文中運用“逆向思維”的方法

教學重點:使學生明白什麼是“逆向思維”

教學難點:學會在寫作文中運用“逆向思維”的方法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

一、導入

二、什麼是逆向思維?

“反彈琶琶”即逆向思維在寫作中的運用,“反彈琵琶”作文學...。所謂逆向思維,即克服思維定勢,從問題的相反方向進行思索,從而顯露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逆向思維法就是反過來想一想,不採用人們通常思考問題的思路,而是從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問題。逆向思維法具有挑戰性,常能出奇制勝,取得突破勝解決問題的方法。

“反彈”就是從某論點的對立角度去確立新觀點,去闡發新見解。"即反其意而用之,是求異思維的一種形式和結果,是經過了多種多樣方向的"求異"之後,最終確定了朝原來的"信息"相反(或相對)的方向發展的一種表現,即是一種逆向求異思維。運用逆向求異思維的方法,立意纔會有新的意境,發人深省。例如:

1、阿拉伯的一個大財主,對兩個兒子說,你們去賽馬,終點是沙漠中的綠洲,誰的馬後到,我的全部財產就給誰。兩個兒子聽後,都騎上自己的馬,緩慢的行走,太陽炙熱,沙漠烤人,沒過多久,兩個人便熱得支撐不住了。正巧一個“智多星”路過這裏,給他們出了一條妙計,讓兩人換馬騎。因爲父親說要看哪匹馬後到,兩人一換馬,比慢的賽馬就變成了比快的賽馬。換了馬,騎的是對方的馬,對方的馬先到了,自己的馬就會後到。這個辦法看起來只是換了一種騎法,實際上是換了一種思維方式,換了一個角度分析問題。這個問題若只是從正面講話進行思考,是根本解決不了的,只有從反面去考慮,纔可將問題解決。

2、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星期六的早晨,在條件很差的情況下,牧師在準備講道,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反彈琵琶”作文學...》。那天下着雨,他的妻子沒在家,他的小兒子吵鬧不休,令他心煩。他無可奈何地他拿起一本雜誌,一頁一頁的翻着,他翻到了一幅色彩鮮豔的大圖畫——世界地圖。他把地圖撕成碎片,丟在地上,對兒子說:“小約翰,如果你能把這些碎片收攏,我就給你兩角五分錢。”牧師以爲這件事會花費小約翰上午的大部分時間,免得再反煩他。沒想不到十分鐘,小約翰就來敲他的門了。牧師見兒子如此快地拼好了那地圖,十分驚訝。他問道:“小約翰,這件事你怎麼做得這麼快?”小約翰回答說:“這很容易,在地圖的背面有一個人照片,我把這個人的照片收攏,然後把它翻過來。我想,如果這個人是正確的,那麼這個世界也是正確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有時侯若從反面去思考、去解決,會找到更好的方法。

正是,反彈琵琶是逆向思維方法。我們在思考一個問題時,常常有“卡殼”的現象,會感到山重水複疑無路,此時如果折回來從事物的反面去思考,有時會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這種把通常的思維反過來,在對立的思維道路上打開新局面的思維叫做逆向思維。

三、逆向思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學會逆向思維,敢於提出與衆不同的見解,敢於破除習慣的思維方式和舊的傳統觀念的束縛,跳出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的老框框,大膽設想。發前人之未發,化腐朽爲神奇,標新立異。

2、立論要經得起推敲。逆向求異應在一定的語言環境或特定的社會背景中進行,只有嚴格遵循客觀規律,準確把握事物的本質,才能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如果把“反彈”誤爲“亂彈”,立論偏頗,就會畫虎不成反類犬,貽笑大方。

3、有時,"反其意而用之"只表現爲局部範圍的補充、發揮,並不一定要全部推翻原採的觀點?沒有異想,哪來天開?","熟不一定生巧","弄斧應到班門","不看風焉能使舵"等,都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或特定的社會背景中的合理的逆向思考。對於這一類的"反其意而用之",一定要嚴格遵循事物的客觀規律,嚴肅地探索,準確地把握事物的本質,避免從-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反彈”不具普遍性,不是任何事物或觀點都能逆向求異。那些違反科學道理,有悖於人們共識和傷害人感情的“反彈”,都是不可取的。如“螳臂擋車”,貶抑螳螂已成共識,你若想褒揚它,想借此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人們將難以贊同。我建議同學們用“反彈”這一手法時還是先作一番思考。一般來說,以下幾種情況不適用“反彈”。

一是自古以來人們公認的道理。比如“尊老愛幼”,你不能說要“欺老騙幼”。

二是一些寓言、神話、成語、典故,不能單從表面字意理解,而應把握其內在含義。如《愚公移山》告訴我們要學習的是一種精神,如果從愚公的做法這一角度思考,得出:移山不如搬家“這一結論,這是有悖於出:移山不如搬家“這一結論,這是有悖於寓言的原意的。

三是對名人的優秀事蹟不宜反彈。

四是對國家政策、路線、方針、不宜用反彈。

總而言之,我們寫文章要有新意,要敢於表達意見,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可以懷疑一切、否定一切。

設計思維11

【摘要】:創造性思維能力在藝術設計教學中佔據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創新教育的具體目標,是素質教育的實質所在。作爲一名平面設計教師,要通過設計作品來傳達一定的設計意圖和設計思想,並且鼓勵學生創造出更加優秀的作品。只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才能使學生張揚個性、表現自我、勇於創新。

【關鍵詞】藝術設計;創新;創造性思維

一、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給學生更多地表現自我、勇於創新的機會

良好的個性和創新意識是藝術設計人才發展和成就事業必不可少的條件。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應正視專業特點,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培養精神自由、勇於創新的高素質人才是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的重要課題。

目前,在高校藝術設計院系的專業課教學中,不少教師多注重技巧技法的傳授和訓練,對啓發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新意識沒有充分的重視,而創造性思維指的是思維方式不拘泥於一種模式,而是多角度、多空間思考問題,它是一種開放式發散思維,是教學中要真正領會的教學實質。正如物理學家勞厄所說:“重要的不是獲得知識,而是發展思維能力”。這說明在藝術設計教學中不僅限於造型技能和專業機能技法的訓練、專業知識的傳授,而且還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作爲教師,要學會誘導學生參與教育教學活動。積極的期望和要求,能對學生起到導向和激勵作用,而要達到這一點,則必須變爲學生自身的要求,並化爲具體的行動。

要善於爲學生創造種種成功的機會,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創造能力的核心,是素質教育的實質所在,即由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重在系統傳授知識、學生單純的接受知識,轉變成注重開發學生的潛能,通過傳授知識給人智慧,教會學生思維的現代教學方式,採用參與式的教學方式。大學生們都希望創作出與衆不同的作品,具有被他人認可的心理,所以在教學中,要經常開展一些有利於學生創新的活動。讓學生站上講臺,利用多媒體和黑板,無拘無束地講解自己的設計靈感,把自己的創意和作品展現給大家。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其主動性和獨立性得到鍛鍊和提高,使學生認清所學專業的發展方向,加強致力於本專業的學習信心,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二、營造輕鬆的課堂氛圍,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仔藝術設計教學中,應努力爲學生提供和營造儘可能寬鬆、自由、崇尚個性的教學氛圍。自由是人的天性,個性是藝術的生命,寬鬆平等的教學氛圍更宜於學生個性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和發展。傳統教育是以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和學生的“接受、模仿、繼承”爲基本模式。現代教育則認爲,優秀的教師應該善待學生、尊重學生,學生纔是教學的真正主體。在專業方面,應樹立師生平等的意識,教師的教必須服務於學生的學,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教師的作用是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充分發揮潛能的機會,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實現師生平等、管理民主、學術自由、教學相長。王東春. 淺談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嘗試,只有形成這樣的教育氛圍,才能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發揮他們的專業特長,開放他們的創造精神,從而培養學生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品質和個性,創造性思維能力才能得到鍛鍊和發揮。

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藝術要不斷創新,就要張揚個性,有時候就要突破權威,這就是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以師者自居,要學會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變“師道尊嚴”的師生關係爲“教學相長”的朋友關係,時時爲學生創造一種民主、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暢所欲言,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張揚自己的個性,不要求學生作品與示範作品一模一樣,學生有創新的地方,要及時的給予表揚和鼓勵。學生只有處於寬鬆、自由的學習環境,才能心情舒暢、情緒愉快、思維活躍,能通過作品較準確地表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鼓勵學生張揚個性,傾聽學生創意

在教學和專業研究方面,要鼓勵學生張揚個性,傾聽學生創意,造就性格鮮明的新型人才。培養和發展想象力是藝術設計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相對來說,知識是有限的,而人的想象力卻是無限的,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動着進步。想象是創造力的基礎,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人們常說:“畫如其人”。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缺少自由、受到種種限制的人是難以在專業方面使個性得到自然張揚的'。藝術不同於科學,真正的藝術創造應該是純精神、純情感的自然流露。繪畫語言和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沒有新舊之分,沒有優劣之分,也不存在可以供人效法和模仿的所謂“範畫”。有些教師在教學中條條框框太多,片面強調了學生行爲方式的技能訓練,忽視了技能訓練與心裏思維活動的相互依存關係,導致在教學中程序化、概念化,以至於在教學中帶來不良影響甚至造成誤導,學生的思維難以積極調動起來,導致學生對教學要求不夠重視,作業敷衍了事,或盲目參考、抄襲,從作業效果(構思、風格)上反映出思維嚴重的封閉現象,限制了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抹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讚許猶如陽光”。的確,每一位學生,不論其品質好壞,成績優劣,無不渴望得到老師的重視、肯定和鼓勵。學生們總朝着老師鼓勵的方向發展。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每一點進步,或對某些長處有所發展的學生都應給予鼓勵,如:作品構思有創新,色彩搭配效果好,造型準確等等。讓學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間,讓他們有充分時間思考,如此學生就可以有大量的時間去瀏覽、閱讀欣賞更多更好的各種資料、音樂、舞蹈及美術作品。通過閱讀來增加想象力,以全面提高藝術素質,使學生在學習上逐步上臺階,不斷地由小成功積爲大成功,有利於消除學生的自卑感,增強信心,激發內在的學習主動性,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四、學會總結經驗,正確評價

一切教育活動要服務和服從於主體。學生智力因素的發展,大都是通過課堂教學培養的。在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另一重要途徑是:加強學生專業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參與社會實踐,引導學生認清自我發展目標,把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的培養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總結經驗,提高自我學習、欣賞和鑑別能力。

藝術的本質是感性的,藝術規律不同於科學規律,科學建立在已知的基礎上,科學創造往往依賴於前人的成果,而藝術創造與前人互不相關聯,教師的期望來源於正確的教育思想,教師要相信“學習困難的學生”是有潛能的,他們的潛能是可以發展的。在藝術設計教學中,如果教師總是認爲學生笨,教不會,帶着這種消極的態度去從事教育,就會有意無意地把“這類學生好不了”的想法強加於學生,使整個教育一開始就失敗了。要使每一位學生的潛能和優勢都能得到充分發揮是高校教師的重要課題。教學中,既要熱情鼓勵好的學生,更要想法對基礎差、自信心不足的學生進行鼓勵,決不能簡單的一味批評責備,更不能把其說的一無是處。學生的錯誤中往往包含有合理成分,教師應滿腔熱情的給予肯定,學生的成功源於學生的信心,學生信心的形成往往源於教師的鼓勵。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運用鼓勵性評價有益於學生樹立自信心,積極進取,在學習上取得新的成功。藝術教育課只是藝術知識的吸取,而藝術實踐則是藝術教育課的延伸和提高,注重學生對各類藝術的感悟、體驗、賞析和創造。學校應該爲學生創造實踐環境,真正學以致用,突出藝術特色,培養出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和實踐創新人才。

五、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建立藝術教育實踐獎勵機制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做好教學工作的保證。教師的人格魅力、道德水平、知識技能、教育藝術及經驗方法以及他們對實踐教學的認知水平等都直接作用於課程,是影響教學效果最具能動性的課程資源要素。作爲教師,首先應明確自己的職業責任,從師德、教風、教學水平等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言傳身教,立身爲範,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素質和教學水平,努力成爲一個合格的教師。

實施藝術教育實踐教學,要付出相當的時間和精力投入,需要一定的經費投入。因此,應加大對藝術教育課建設的投入,同時還需要主管部門關心、支持,需要各系、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高校也可以與地方藝術團體合作,請他們來校講學、演出,主動與他們交流、切磋。考慮到教師組織和參與實踐教學的付出太多,多數是利用業餘時間進行的,對其付出的勞動要尊重,應計入工作量,給予適當的報酬。對在藝術實踐上指導學生取得優異成績的,應給予獎勵和表彰。

總之,要高度重視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教學模式的改革,開展創造性的教學,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時間去思考,去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教師應該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加快更新知識結構,站在全球化大背景的高度,整體觀察急速發展變化的社會需求,正視和重視藝術設計的專業特點,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放在平等的位置,要尊重學生提出的質疑問題,鼓勵學生勇於發表不同於教師的見解。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精神,並且要組織學生總結經驗、正確評價、學習交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習慣,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訓練。

設計思維12

摘要:隨着計算機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國迎來了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高校服裝設計專業提供了很多教學資源,但在給服裝設計人才培養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該文分析高校服裝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研究大數據時代思維模式在服裝設計領域的體現,探究大數據時代思維模式對高校服裝設計人才培養的啓發。

關鍵詞:大數據思維模式高校服裝設計培養啓發

服裝設計專業對於學生操作能力的要求比較高,要求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後儘快適應自己的工作。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有較強的專業能力,熟悉服裝設計流程,還應該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因此,高校應該依據現有的專業,科學調整服裝設計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教學方式,爲社會培養更多的服裝設計人才。

一、高校服裝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1.部分高校大量增設服裝設計專業,致使教育變成批量教育

一些高校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師並不具備創新精神,其教學目的是完成教學任務。這導致學生依據教師的要求學習相關知識點,忽視了自己的設計是否有創新性。部分高校之前並沒有設置服裝設計專業,服裝設計專業教師的專業能力較低。一些高校甚至讓相近專業的教師進行服裝設計教學。這些教師的專業水平較低,只能依據教材內容進行教學活動。此種教學方式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難以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點,還應該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高校應該增加服裝設計實踐課程,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操作能力。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和操作能力,纔可以很快適應日後的工作。

2.一些高校服裝設計專業使用的教材較爲陳舊

服裝設計人才需要掌握時尚流行趨勢。如果服裝設計專業的教材和教師的教學觀念較爲落後,將導致學生不能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培養出來的人才很可能與企業的需求不符。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審美觀念不斷改變,服裝的流行色和流行款式也不斷改變。陳舊的服裝設計教材已經不能滿足服裝設計專業教學的需要。如果教師使用陳舊的教材進行教學活動,將導致學生不能掌握最新的技術與技巧,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也是不利的。因此,高校應該隨着社會和市場的發展更新教材,使學生可以緊跟社會發展的步伐,爲社會培養更多符合要求的人才。

3.教學觀念較爲落後

由於教學觀念較爲落後,服裝設計專業的一些教師並沒有豐富的工作經驗,這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專業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教師應該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也可以去一些企業學習,豐富自己的工作經驗,從而使培養的人才能夠滿足企業的要求。

二、大數據時代思維模式在服裝設計領域的展現

1.海量信息思維模式

在大數據時代之前,人們習慣在發現問題之後,查找一些信息解決這些問題。在大數據時代,人們通常會先獲得一些信息,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再依據自己掌握的信息解決問題,有效提高了解決問題的速度和準確度。在服裝設計專業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這種思維模式應用在調研服裝流行款式和流行色彩的過程中。

2.新媒體思維模式

隨着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各種數據信息都在新媒體(如網頁論壇、網絡日誌、微博等)上有所體現。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新媒體思維也在不斷改變。以前服裝企業採用實體店推廣、平面廣告、派發促銷傳單等營銷方法。隨着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服裝企業使用的營銷方式也發生了改變,目前服裝企業可以使用互聯網植入廣告、低成本營銷的方式,也可以建立網絡交易平臺,通過收集消費者的信息,研究消費者的消費意向,進而實現在推廣服裝品牌的同時增加服裝銷售量的目的。

三、大數據時代思維模式對服裝設計教育的啓發

1.改革教學方法

隨着我國社會經濟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在服裝設計教學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也有許多新型教學方式被納入了教學活動。隨着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很多高校使用了網絡教學這種新型教學方法。如,在服裝設計課程教學中,教師通常會鼓勵學生使用網絡教學資源查找服裝風格及流派的知識,研究不同時代服裝的不同風格,並且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使學生可以感受到數據信息的多樣性。

2.知識點的設置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以因材施教,主要原因就是部分教師並不瞭解學生的真實水平。隨着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教師可以通過研究學生的學習數據,掌握學生的'知識水平,實現因材施教。如,教師可以採用測試的方式考查學生是否掌握了知識點,並且詳細記錄學生每道題的完成時間和錯題數目等。教師在考查學生對服裝結構設計方面知識的掌握程度時,可以將多個知識點組合在一起設計題目。如,人體測量部位與原型版的對照練習,款式分析與服裝風格分析組合,進而設計一些綜合性的測試題目,學生需要使用關聯性思維解決這些問題。

3.重視學習過程的評價

隨着信息技術在服裝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廣泛應用,服裝設計的教材內容、教學方法不斷改變,學生的學習過程也變得數字化。教師通過分析這些數據,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質量。如,教師在開展服裝工藝類課程教學的時候,應該重視實踐課程的設計與實踐過程的考覈,教師應該依據學生的創新能力、操作能力等確定學生的成績。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教師應該通過這些考覈,瞭解每一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類型。

四、大數據時代對於高校培養服裝設計人才的要求

1.獲得數據信息的能力

隨着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很多教學資源,如教學視頻、網絡學院、網絡公開課等。高校應該鼓勵學生使用教學資源自主學習,使學生可以掌握服裝設計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流行趨勢,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可以自主利用教學資源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2.分析數據的能力

隨着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學生應該具備分析數據的能力,並且依據掌握的數據信息解決問題。教師應該在服裝專業考察、服裝創新實踐等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

3.建立並管理團隊

隨着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相關從業者應該建立團隊獲得數據、分析數據。因此,學生應該具備較高的團隊意識和較強的溝通能力。此外,教師還應該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隨着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高校應該將大數據時代的思維模式融入服裝設計專業教學,優化教學方式,重視學習過程的評價,從而爲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服裝設計人才。

結語

高校應該依據市場的發展和消費趨勢,不斷改革教學方式,爲社會培養更多具有較高設計創新能力、專業素質的服裝設計人才。由於我國部分高校服裝設計專業使用的教學方法還較爲落後,高校應該改革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建立專業型師資隊伍,從而爲我國培養綜合素質水平較高的服裝設計人才。

參考文獻:

[1]程利.大數據時代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商,20xx(15).

[2]黎春虹,舒洪竈.“互聯網+”時代基於大數據思維的高校學生黨建模式.現代營銷(學苑版),20xx(10).

[3]何爲.大數據時代思維方式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啓示.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6).

設計思維13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根據圖案排列規律記憶、拼圖,我的思維示範課教案。

活動過程:

一.出示示教卡1-(1)和1-(2),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兩張卡片的異同。

指示語:請小朋友仔細看這兩張卡片上的圖案象什麼?(一段弧形圖案)什麼地方相同?(底色都是綠色,都有一段由藍色和白色組成的弧形圖案)什麼地方不同?(藍色和白色的位置不同,一張卡片藍色在前面、一張卡片白色在前面)

教師小結:這兩張卡片都有一段由藍色和白色組成的弧形圖案,但是,藍色和白色的位置不同。一張藍色在前面、一張白色在前面。

(建議觀察完後將拼圖塊按與示教卡1-1、1-2相同的面朝上並分類擺放,這樣更有利於幼兒對後面的藍白相間規律的理解和記憶)

2.引導幼兒觀察兩張圓圈大卡片,比較兩張卡片的異同。

指示語:(觀察時用)這兩張卡片上的圖案象什麼?什麼地方相同?什麼地方不同?

提問:每個圓圈在幾個小方格里?兩個圓圈什麼地方相同?(補充提問:“每個圓圈都有些什麼顏色?)什麼地方不同?(引導幼兒以一個相同小方格作爲起點,如:我們試着從圓圈的左上方小格開始看,誰在前面?誰在後面?這張呢?——邊觀察邊讀出來。)這兩個圓圈是一樣的嗎?爲什麼?(一張藍色在前面、一張白色在前面,兩個圓圈藍色和白色排列的位置不同,)

教師小結:兩張卡片上的圓圈不一樣。雖然兩個圓圈上藍色和白色都是按一段藍色、一段白色、一段藍色、一段白色的規律重複排列的。但是,小朋友經過認真地看,找一個相同的小方格作爲起點仔細地比,發現了兩個圓圈藍色和白色的位置不同,就是排列規律不同。

二、幼兒記憶拼圖

(一)出示示教卡1。

⑴.引導幼兒觀察大示教卡1,

指示語:(觀察時用)卡片上4個圓圈排成了幾排?每排幾個?圓圈上藍色和白色的排列規律是一樣的嗎?相同的圓圈是怎麼擺放的?不同的圓圈呢?(語速放緩,問句間略有停頓,便於兒童思考)教師提示:可以先看橫排,再看豎行。如幼兒拼圖時有困難,可再次觀察後扣放。

請你仔細看,認真記,然後用小拼圖塊擺出來。

⑵. 觀察片刻後扣放,幼兒記憶回想

指示語:回想一下,卡片上四個圓圈是怎麼擺放的.?每個圓圈什麼顏色在前面?相同圓圈是怎樣擺放的?不同的呢?

⑶. 幼兒根據記憶在托盤中拼擺出來。

幼兒拼擺的過程中,老師注意用語言啓發幼兒回想圖案排列規律,如果還是感覺困難,老師可再次出示卡片讓幼兒觀察,然後扣放,幼兒繼續記憶拼擺,教案《我的思維示範課教案》。

⑷.教師再次出示大示教卡1,同時展示兒童操作結果,(用兒童托盤展示)說說是用什麼方法記住的。(補充提問:你是從什麼地方開始看的?只觀察相同圓圈,上下2橫排分別看)

⑸師生共同總結記憶拼圖的策略和方法。

教師小結:要記住這張卡片上的四個圓圈,找一個相同的小方格作爲起點(左上方小格),比一比,看一看,藍色、白色排列的位置是不是相同的,記住相同的是怎麼排列的?不同的是怎麼排列的,看一個放一個,拼好後再放入托盤中,就能又對又快地擺出來。

三、記憶拼圖(大示教卡3)可作爲第二次活動

1.出示示教卡3-(1),幼兒在16個立方體中找出相同的畫面,朝上放置。數數有多少個相同的面。

指示語:①請找出所有和這張卡片相同的畫面,朝上擺然後把拼圖塊按藍色在前,一段藍色、一段白色的規律排列,試一試,是不是每一塊都可以接下去,爲什麼?

引導幼兒理解每個直條形面上的藍色和白色的位置是可以轉換的。

2. 出示大示教卡1-(1)、1-(2),幼兒在16個立方體中分別找出相同的畫面,朝上放置。

指示語:①請你找出有弧形圖案的畫面朝上放置。把相同的放在一起,數一數有多少塊?請你拿出一塊,看看什麼色在前面,試一試可不可以把它換到後面去。

②每一個拼圖塊上弧形和直條形的面有多少?在一個拼圖塊的什麼地方?

引導幼兒理解每個弧形面上的藍白色是不可以轉換的,每個立方體中都有一個面是直條形,一個面是弧形,爲後面的記憶拼圖作好鋪墊。

教師小結:每個立方體中都有一個面是直條形,一個面是弧形,直條形的藍色和白色的位置是可以轉換的,弧形的藍色和白色的位置是不可以轉換的。

3.出示示教卡3,引導幼兒觀察。

指示語:卡片上有幾個什麼樣的圖形?兩個圖形上藍色和白色排列規律是一樣的嗎?弧形佔了幾個小方格?直條形呢?

4.幼兒觀察片刻後扣放,幼兒根據記憶在托盤中拼擺出來。

幼兒操作時,教師巡迴觀察,當幼兒出現需要的弧形拼圖塊無從尋找時,提醒幼兒每個立方體中都有一個面是直條形,一個面是弧形,需要的弧形只能同拼好的直條形立方塊調換。

5.教師再次出示大示教卡3,幼兒自我檢查並糾錯。

三.記憶拼圖(示教卡2)(操作前把拼圖塊從托盤裏取出來分類擺放好)

1.幼兒觀察自己的示教卡2,然後扣放,再根據記憶在托盤中拼擺出來。

指示語:請拿出自己的示教卡2,看看有幾個什麼樣的圖形?他們是怎樣擺放的?每個圖形上藍色、白色排列規律是一樣的嗎?請你仔細看,認真記,然後用小拼圖塊擺出來

如果幼兒感到有困難,教師可以讓幼兒照樣拼擺一次後再根據記憶進行拼圖。

2.幼兒再次出示自己的示教卡2,自我檢查並糾錯。

設計思維14

摘要]化工設計是化工類專業的核心專業課,對學生工程思維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分析高校化工類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後,本文以學生工程思維的培養爲出發點,從自主學習、實踐操作、教學形式三個方面進行了相應的有針對性的思考,同時結合應用型大學的特點,提出瞭解決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化工設計;課程改革;工程思維

化工設計是化學工程與工藝及其相關專業的一門綜合性最強、應用性最廣的專業必修課。它將化工原理、化學反應工程、化工熱力學、化工製圖和化工儀表及其自動化等衆多課程聯繫起來,以使學生對化工行業形成深刻、全面的認識[1];同時以車間生產和裝置設計爲出發點,運用物料衡算和熱量衡算對工藝的可行性進行分析[2]。該課程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工程意識,掌握工程思維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一門讓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轉化爲工程思維的實踐性課程[3]。隨着現代計算機的發展,多種化工過程模擬軟件和化工物性數據庫相繼產生,方便工程人員調試反應設備、優化反應條件並將工作化繁爲簡,在極大地減輕了工作量的同時,提高了設計的精度。因此,教學中讓學生學習並掌握化工模擬軟件的使用是很有必要的。當今,國民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勝任化工設計的高素質人才也越來越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化工設計課程的教學實踐表明,基於工程思維培養化工專業卓越工程師,是當前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化工設計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帶動學生的積極性

目前,化工設計課程大多使用多年前的老教材,內容陳舊,選擇的工藝生產流程和技術指標也已落後甚至被淘汰。此外,授課以教材內容爲主,教師只注重課本中設計流程的講解,沒有聯繫生活實際進行解釋,導致學生理解不深刻。同時,教師與學生缺少互動,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自主學習能力不強,且學習效率不高[4-5]。

(二)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脫節

學生雖然能夠解釋化工設計的理論問題,也瞭解化工設計的主要流程,但是無法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設備選型和化工設計中,無法做到理論聯繫實際。老師的講解不夠深入淺出,且不能聯繫實際,導致學生對工程設計沒有形成深刻的認識,僅學到一些皮毛,對課程缺乏整體把握,認識過於片面。此外,現有化工設計流程的介紹過於死板,不利於學生工程意識和創新思維的培養。

(三)教學形式單調,教學方法單一

化工設計是一門應用性課程,綜合性強,知識範圍跨度大。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照本宣科,學生覺得內容枯燥、無聊,設計標準複雜、技術難度大,自然提不起興趣。與此同時,計算機及化工設計軟件的使用是當代化學工程與工藝及其相關專業學生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但教師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夠合理,學生缺少運用計算機軟件進行化工設計的技能訓練。

二、化工設計課程改革的創新嘗試

(一)改進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化工設計課程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設計的基本概念、化工廠設計的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項。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重點講授設計的方法和原則。爲了使學生理解得更爲深刻,同時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先給出一個工廠設計實例,從設計理念、設計內容和設計方法出發,引出本次課程的相關知識點,如精餾塔塔板的選擇、換熱器管層和殼層中加熱和冷卻流體的選擇[6]。學生從生產實際出發,可以逐步瞭解企業的生產流程、設備選型、管線佈置和廠址位置的選擇等。這就改變了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將企業實際生產和課堂知識聯繫起來,使課堂內容更加生動、豐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點和相關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高了學生知識學習的內化速度,有利於培養其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工程思維和創新精神。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要求教師十分了解教學內容,而且要求教師積極參與學科項目的研究,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聯繫起來,從而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通過生產實習和化工競賽,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

生產實習是培養學生工程思維和創新意識的重要環節。在生產實習過程中,學生要對化工設計形成感性的認識,並通過老師的現場指導,明白什麼是流程設計、設備選型和車間管路佈置[7-8]。同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產進行講解,將化工設計大作業與實際生產有機結合起來,向學生解釋化工設計的具體細節,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直觀的理解,並深刻認識化工設計在實際化工生產中的重要性。另外,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全國性的大學生化工設計大賽。參賽前,教師可以按照設計院的操作流程,根據每個學生的興趣進行分組,在仔細分析任務並制定計劃之後,讓不同組的學生負責一套工藝設計的不同部分,將理論知識用於實踐。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對自己負責的工作有更深刻的認識,還能幫助學生了解化工設計院的工作流程,培養學生的工程思維和團隊合作精神,提升其未來作爲一名化學工程師的責任心。化工設計大賽作爲一項綜合性比賽,可使學生了解如何立項、選址,選擇合適工藝合成路線的方法,設備選型及經濟可行性分析等。化工設計大賽的答辯過程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臨場處理問題的能力。化工設計大賽不僅能夠大幅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強化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的理解,而且能夠鍛鍊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工程思維,爲其以後參與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9]。

(三)強調化工模擬軟件的`重要性

AspenPlus、ProⅡ、pdmax和CAD等流程模擬和工廠設計軟件對於實際生產十分重要。使用AspenPlus對化工過程進行模擬時,可以任意組合不同的反應條件和反應方法,並進行可行性分析,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10]。與傳統物料衡算相比,使用軟件進行計算可以簡化流程,極大地減少計算時間,同時爲設計人員提供翔實的基礎數據,方便其調整設計方案,也爲優化設計方案提供了方向,能夠很好地指導實際工業生產。使用AspenPlus進行化工反應工程、化工分離過程和化工熱力學模擬計算可以提高計算的精度,改善設計的質量。在現代化工技術領域,設計能力強、技術過硬的綜合性設計人才必須能夠通過AspenPlus等化工模擬軟件將所學理論知識和實際設計結合起來,並在瞭解設計目的之後不斷進行調試,提升自己的設計能力。化工軟件不僅可以用於新工藝的設計,而且能用於舊設備的改造、生產條件的優化和設備故障分析。因此,讓學生掌握相關軟件的使用,有利於其提早熟悉工作環境,也有助於培養其工程思維。

三、結語

化工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和綜合性非常強的課程,教學中應以培養學生的工程思維爲出發點,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並重視學生合作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同時,化工模擬軟件和設計軟件的使用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和思維,極大地提高化工設計的教學質量和效果,進而爲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具有工程思維的高素質應用型化工專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豔素.淺談化工設計對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促進作用[J].廣東化工,2017(2):128.

[2]徐雪麗,楊豔菊,宋偉.化工設計課程羣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廣東化工,2017(1):158-159.

[3]楊欣,韓媛媛,翁連進,等.工程專業認證背景下化工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7(25):107-108.

[4]宋峯,莊淑娟,楊乃濤,等.化工設計課程綜合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16(6):30-32.

[5]張宇,賈麗華,郭祥峯,等.“課賽融合”模式在化工設計教學中的實踐[J].高師理科學刊,2016(11):91-93.

[6]郭文瑤,辛志玲,張萍,等.翻轉課堂在化工設計課程中的應用[J].化工高等教育,2016(5):83-86.

[7]陳靜娟,孔學軍,何承東.基於翻轉課堂的化工設計課程教學的思考[J].赤峯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4):268-269.

[8]張剛,塗軍令,傅小波,等.化工設計課程教學中的問題與改革嘗試[J].廣州化工,2016(6):181-182.

[9]茅慧.AspenPlus在化工設計物料衡算中的應用分析[J].化工管理,2015(11):66.

[10]劉國清,曾堅賢,申少華,等.基於校企合作化工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新模式的探索[J].廣東化工,2015,42(14):236-237.

設計思維15

摘要:提升學生實驗方案設計能力是會考化學複習階段的重要任務。以物質鑑別實驗爲例,研究學生在化學實驗方案設計上的趨同現象。分析近10年廣州會考“物質鑑別”實驗試題的內容與形式、解決思路及答題情況,並複習備考階段開展物質鑑別實驗操作考查,要求88位學生獨立完成方案設計與實驗操作。對學生所設計的流程圖進行文本分析,將學生實驗方案進行編碼歸類。研究表明學生在方案設計思路、鑑別物質的先後順序、滴入鑑別試劑的種類和順序上有明顯傾向性,爲會考複習階段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的教學實踐提供建議。

關鍵詞:物質的鑑別;實驗方案設計;發散性思維;會考化學;趨同現象

一、問題的提出

(一)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能力的研究述評

化學實驗能力的評價與測量,已成爲近年來會考備考的研究熱點,相關研究集中在化學實驗的試題分析[1]、方案設計課題的教學研究[2]、實驗能力結構的評價測量[3]等。其中實驗方案設計能力作爲化學實驗能力的高階認知技能,是會考測查的重要內容與備考難點,具體包括學生對實驗目的、原理、方案的理解,對實驗過程的設計、決策、評價和優化,對實驗現象與結果的認知、判斷、分析和處理的綜合能力。然而一些國中因班數較多或實驗條件有限,無論在新課教學還是複習階段都無法讓學生進行實驗設計與操作活動。教師主要通過一定量的實驗報告書寫訓練題目來強化學生的實驗方案設計能力,導致學生不能充分將所學知識理論與待解決的問題融會貫通、實驗設計不夠嚴謹合理,實驗評價的切入點無從下手。

(二)會考化學物質鑑別實驗的研究概況

“物質的鑑別”的會考試題及操作考查是一類測查學生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實驗方案設計思維和操作能力的綜合試題。評價學生對鑑別和檢驗物質方法的認識,同時考查學生在設計實驗方案和書寫實驗報告時思維的有序性和嚴密性以及具體的實踐能力。學生設計的物質鑑別實驗方案是一種根據物質性質、實驗目的與原理而推理論證得到的問題解決方案,而面對開放的物質鑑別問題,學生可通過不同思路設計出不同方案。毋庸置疑,學生是否具備系統縝密的方案設計思路,是否能夠規範操作並完整書寫實驗報告,是順利解決物質鑑別試題及操作考試的關鍵。目前相關研究集中在試題分析及實驗報告書寫和實驗操作考查[4-5]等。

(三)研究問題與任務

在開放作答環境中,同一班級的學生分別設計的實驗方案是否會出現“趨同現象”,即在設計思路、具體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傾向性?較少有報道對該問題進行討論,值得開展初步探究。在參考歷年廣州會考物質鑑別試題和諮詢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後,筆者設計了一個開放的物質鑑別問題作爲實驗操作考查試題,要求學生使用限定試劑中的2種試劑鑑別3種白色粉末,獨立設計實驗流程圖,在實驗考試現場時完成操作、形成結論、書寫報告。本研究的主要任務是解答以下4個問題:①學生獨立設計的物質鑑別實驗方案有哪些類型(即在設計思路上是否有傾向性)?②在固體粉末鑑別的順序上是否有傾向性?③在鑑別試劑的使用種類上是否有傾向性?④對會考備考研究與教學實踐有哪些啓示與建議?

二、研究設計

(一)會考物質鑑別實驗試題的研究思路統計分析

20xx年、20xx年至20xx年廣州市會考物質鑑別實驗的試題(因20xx年爲除雜試題不計入內),筆者着重研究試題的.內容與形式、解決思路及答題情況,爲本研究中設計物質鑑別實驗考查試題提供參考。本研究待鑑別的3種白色粉末分別是MgSO4、K2CO3和KCl,可供使用的限定試劑是NaOH溶液、稀HCl、BaCl2溶液、酚酞試液和蒸餾水。

(二)學生實驗方案趨同現象的研究思路

筆者提前公佈物質鑑別實驗操作考查的試題,88位學生都要獨立設計一個實驗方案,畫出簡易流程圖。學生只要使用上述限定的2種鑑別試劑來進行2次鑑別實驗,即可鑑別出3包白色粉末的真實組成;若改變鑑別試劑的種類和滴入的順序,該問題有多種解決方案能夠滿足本研究的要求。爲了研究學生在物質鑑別實驗方案設計上是否有趨同現象,筆者對學生所設計的流程圖進行文本分析,將實驗方案進行編碼歸類,主要研究學生在實驗方案(即設計思路)、鑑別物質的先後順序、滴入鑑別試劑的種類和順序上等是否有一定的傾向性。

三、結果分析

(一)會考物質鑑別實驗的試題分析結果整理分析近

10年廣州會考物質鑑別實驗試題,筆者將圍繞試題結構、考查內容、考查形式、解決思路及學生答題情況5方面進行論述。(1)試題結構根據歷年廣州市化學會考年報提供的數據(見表1),該類試題屬於中等偏難,區分度良好,能夠較好考查學生的化學知識綜合應用能力。(2)考查內容學生綜合運用元素化合物及實驗方案設計知識鑑別物質,書寫實驗報告。(3)考查形式該類試題中待鑑別物質主要有3種,可供選擇的試劑包括不提供也不限定任何鑑別試劑、不提供但限定不得使用其他試劑和限定提供鑑別試劑這3種形式(見表2)。(4)解決思路首先,根據不同待鑑別物質在物理性質(如狀態、顏色、溶解度等)或化學性質的差異進行分類。其次,匹配相應、適合的鑑別方法或鑑別試劑以設計鑑別方案、確定具體的鑑別流程及實驗操作、形成物質鑑別實驗的結論。最後,完成物質鑑別實驗報告的書寫。(5)答題情況該類試題的全市平均分較低,學生常見問題主要有元素化合物知識和實驗經驗的缺漏、鑑別方案設計的思維障礙及不規範不嚴謹的答題習慣,學生表現有待提升。

(二)學生實驗方案趨同現象的結果分析

除了4名學生的方案設計有誤之外,其餘84名學生都能夠設計出正確實驗方案。筆者對學生所設計的流程圖進行文本分析,將實驗方案進行編碼歸類,最後得到4大類共10種可行方案。統計各類型實驗方案在學生的作答中出現的頻次,並且用不同編號表示筆者將從實驗方案(即設計思路)、物質被鑑別的先後順序、滴入鑑別試劑的種類和順序等3方面的傾向性,對學生在物質鑑別實驗方案設計上的趨同現象進行分析論述。(1)實驗方案方案1-1、2-1-1和1-2是大多數學生選擇的實驗方案,學生人數佔總人數的79.5%。這3種實驗方案可代表大多數學生的方案設計思路,尤其是方案1-1,有52.3%學生使用該方案來進行實驗,在設計思路上有明顯傾向性。其餘方案由個別學生提出,展現出其思維具有一定發散性,能夠從不同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2)鑑別固體粉末順序設計出第一大類2種方案、約佔63.6%的學生優先鑑別出MgSO4,設計出第二大類4種方案、約佔22.7%的學生優先鑑別出K2CO3,設計出第三、四大類共3種方案、約佔9.1%的學生利用KCl溶液與BaCl2溶液不反應且無明顯現象的思路,用反證法優先鑑別出KCl。這顯示學生在選擇第一種被鑑別的固體粉末時有明顯傾向性,傾向性從大到小順序是MgSO4>K2CO3>KCl。第二、三種被鑑別的固體粉末種類與第一種被鑑別的粉末種類有關,故固體粉末被鑑別的順序也體現出一定的傾向性。(3)在滴入鑑別試劑的種類和順序除方案3、4-1、4-2的第一步外,結合實驗步驟的目的,統計各方案中鑑別試劑出現的頻次(見表4)。在第一、三大類方案,由於有K2CO3的干擾,學生只能使用NaOH溶液優先鑑別出MgSO4。在第二大類方案,即便在排除K2CO3的干擾後,學生在第二次實驗中,選擇NaOH溶液鑑別MgSO4的次數(16次)仍然多於選擇BaCl2溶液的次數(4次)。在第二、四大類方案,爲避免MgSO4的干擾,學生傾向於使用稀HCl優先鑑別出K2CO3,其次才用酚酞溶液進行鑑別。相似的是,在第一大類方案,在排除MgSO4的干擾後,學生在第二次實驗中,選擇稀HCl鑑別Na2CO3的次數(46次)也遠多於選擇BaCl2溶液的次數(10次)。換而言之,學生傾向於用NaOH溶液鑑別MgSO4,用稀HCl鑑別K2CO3,即用OH-鑑別Mg2+,用H+鑑別CO32-。沒有學生在第二次鑑別實驗中選擇酚酞試液鑑別K2CO3,可見學生在選擇鑑別試劑的種類上有明顯的傾向性。

四、研究建議

綜上,筆者以一次物質鑑別實驗操作考查爲例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學生在實驗方案(即設計思路)、鑑別物質的先後順序、滴入鑑別試劑的種類和順序上都有明顯傾向性。學生在實驗方案設計上有明顯的細微趨同現象,這可能與教師在會考複習中曾多次強調Mg2+與OH-的反應、CO2-3與H+的反應且學生對這些反應極其熟悉有關。學生可能更多地將MgSO4視作鎂鹽而僅關注Mg2+,較少視作硫酸鹽而忽視SO2-4。因九年級學生只瞭解樹狀分類法,未曾瞭解過交叉分類法,進而對學生設計思路產生影響。教師應當通過典型練習和變式訓練來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即培養學生問題解決思維的發散性,同時避免學生間的問題解決思維具有嚴重的傾向性和過度同質化。

參考文獻:

[1]蔣小鋼.立足實驗素養考查的大學聯考“評價型”實驗題的命題特點[J].化學教育,20xx,34(1):41-43.

[2]左勇.國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設計與教學研究[D].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xx.

[3]楊超懷.高三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結構與培養策略研究[D].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xx

[4]麥裕華.會考化學物質鑑別實驗報告書寫題的分析和教學建議[J].教學儀器與實驗,20xx(12):48-50.

[5]麥裕華,林建芬.化學實驗操作考查能否得到可信的評價結果———以九年級物質鑑別實驗爲例[J].化學教育,20xx,35(15):36-40.

標籤:錦集 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