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天淨沙秋思》簡案設計

設計1.09W

  一、導入新課

《天淨沙秋思》簡案設計

七百多年以來,當人們提起“鄉愁”這個詞語,人們就自然會聯想到這篇作品。它巧妙地運用了名詞的串聯,運用景物烘托的手法,將抒情主人公置於一個特定的氛圍中,使作者的主觀情緒和客觀的環境有機的統一在了一起,生動地表達了長期飄泊在外的遊子的深沉的悲哀。

  二、作者介紹

馬致遠,號東籬,大都人(今北京)。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江浙行省務官,不久即跳出宦海,退隱田園,寫出許多“嘆世之作”。著有《漢宮秋》《青衫淚》《黃粱夢》〉等雜劇共15種,與關漢卿、王實甫、白樸並稱元代雜劇四大家。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風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淨沙 秋思》最爲有名。元人周德清譽之爲“秋思之祖”,王國維稱讚其“寥寥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這些評價,並非溢美之詞。

  三、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仿讀。

2、學生閉上眼睛,隨着老師的描繪想像畫面,感悟內容,體會思鄉之情──

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僕僕的遊子,騎着一匹瘦弱的老馬,迎着凜冽的寒風,在古道上躑躅獨行。他走過纏滿老藤的古樹,看見暮鴉在樹梢上盤旋,昏鴉就要歸巢了。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看到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溫暖圖畫,炊煙裊裊,一派安適、清雅的景象。這時候太陽就要下山了,自己卻沒有投宿的地方,迎接自己的'依然只是漫漫長夜。哎,自己卻是有家難歸,令人心腸寸斷,更添愁緒。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學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畫面,及作者所表達的濃重的思鄉情。根據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簡筆畫,加深思考。

  四、研讀賞析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確:

這首小令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比較明顯的特點是:

1、簡約與深細相依:

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來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處。《天淨沙秋思》文字之精煉,也可以說達到了不能再增、減一字的程度。全篇僅五句,二十八字,既無誇張,也不用典,純用白描勾勒出一幅生動的圖景。這首小令,確實不愧爲言簡意豐、以少勝多的佳作。小令的前三句,十八個字,共寫了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事物,一字一詞,一字一景,真可謂“惜墨如金”。但是,凝練而並不簡陋,九種事物名稱之前分別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現各自特徵的修飾語,使各個事物都帶上了鮮明的個性,又使本來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蒼涼的深秋暮色籠罩下,構成了一個統一體。作品中前三行全寫景,人物未出場,但每一個景物細節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緊緊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經路;瘦馬,是他所騎;而西風,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種悲涼。僅僅28個字,一個長期漂流他鄉的遊子的悲哀就這樣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文字不多,然而思鄉之情卻綿綿柔長,纏繞在讀者心頭。

2、靜景與動景相映:

作者將許多相對獨立的事物同時納入一個畫面之中,從而形成動與靜、明與暗、背景與主體的相互映襯:處於動態中的“流水”,與處於靜態中的“小橋”“人家”相映,更顯出環境的幽靜;“西風”與“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見蒼涼;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圖上,一面是枯藤、老樹、昏鴉在秋風蕭颯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餘暉給枯藤、老樹、昏鴉塗上一抹金黃的顏色;“小橋流水人家”,呈現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與淪落異鄉的遊子相映,使“斷腸人”更添悲愁。從整個構圖看,前四句寫景,末一句寫人。但人是主體,景物是人活動的背景,把背景寫充分了,主體就被烘托出來了。這正是相互映襯的妙用。

3、景色與情思相融:

詩言志。這首小令旨在表達天涯淪落人的悽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東西,難於表達。作者運用傳統的寄情於物的寫法,把這種悽苦愁楚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枯藤、老樹、昏鴉、西風、瘦馬、夕陽,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顯的深秋色彩,與無形的抽象的悽苦之情,有相通之處,用有形表現無形,方使人感到具體生動。正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愁”與“水”本無聯繫,但作者借江水之多,喻愁之多,二者有“恰似”之處,用江水東流之景,表達無限的悲愁之情,十分深刻。“小橋流水人家”,不過是極常見的普通景色,但當它與“斷腸人在天涯”同處於一個圖景之中時,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爲使“斷腸人”心碎腸斷的觸發物,使圖景帶上悲涼的氣氛。所謂“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生”,就是這個道理。《天淨沙秋思》堪稱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無痕的傑作。

  五、拓展延伸

1、學生進行詩歌交流和朗讀比賽。

2、將本首詩歌改寫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