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買菜》教學設計

設計2.97W

作爲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買菜》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買菜》教學設計

《買菜》教學設計1

設計背景

本次活動設計背景是結合我班對於氣味的已有生活經驗,以及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而制定的,既有科常方面的認知經驗、方法能力,也有情感態度,但不缺乏領域特質。

活動目標

1. 分辨幾種經常接觸的不同氣味,體驗鼻子真有用。

2. 願意說說自己聞到的氣味。

 重點難點

重點:分辨幾種經常接觸的不同氣味,體驗鼻子真有用。

難點:願意說說自己聞到的氣味。

 活動準備

1. 一次性杯子(分別裝有白開水、白醋、果汁、中藥);2. 護手霜;3. 每位幼兒一個笑臉。

活動過程

一、聞一聞、找一找

1. 出示瓶子,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①你們看到了什麼?

②杯子裏裝了什麼?

2. 找一找,學習聞氣味的正確方法(幼兒聞氣味)

提問:①你們都聞到了什麼氣味?

②我們用什麼方法找到了白醋和白開水?

小結:我們的鼻子真有用,可以呼吸還可以聞氣味,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它。

二、聞一聞、說一說

1. 聞氣味貼笑臉(出示笑臉)

提問:①這是什麼?

②笑臉表示什麼?

(幼兒聞氣味,把笑臉貼在喜歡的氣味前)

2. 說一說聞到的氣味

3. 提問:

①小朋友,哪裏的笑臉比較多?

②你爲什麼喜歡這種氣味?它聞起來怎麼樣?

③小朋友想一想,你以前還聞到過什麼東西也有這種氣味?

④爲什麼喜歡這種氣味的小朋友不多呢?

小結:我們的鼻子可以分辨兩種不同的氣味。

三、聞一聞、抹一抹

提問:①你們聞到了什麼氣味?

②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③冬天爲什麼要塗護手霜?(請幼兒洗手塗護手霜)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結合我班對於氣味的已有生活經驗,以及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而制定的。目標既有科常方面的認知經驗、方法能力,也有情感態度,但不缺乏領域特質。整個活動環節清晰,在找一找、聞一聞中,讓幼兒初步感知鼻子可以聞氣味;在聞一聞、說一說環節中,讓幼兒在探索中知道鼻子可以分辨不同的氣味;在最後一環節塗一塗、聞一聞中,知道保護自己的小手。因是小班幼兒,所以在設計教案中,融入了較多生活元素,既有預防甲流的'知識,也有冬季保護小手的方法。在提問上,考慮到年齡特徵,大多數體訪問設計成了封閉式和半封閉式,有二個是開放式提問,有利於幼兒的回答。在整個活動中,也考慮到動靜交替,請幼兒把笑臉貼在喜歡的氣味下,加入了他們的互動。幼兒的參與性很高。但若在下次活動中,能完善材料的選擇,更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會更好。

《買菜》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經歷小數(不進位)加和(不退位)減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的聯繫,明確並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解決簡單的小數加減的實際問題,能結合具體情境對計算結果進行估計,體會小數加減法運算在生活中的應用。

3.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提高學生觀察、表達、歸納的能力,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學生分析及教材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有過《小數初步認識》單元的學習經驗,結合實際情境對小數(主要是一位小數)有了初步的認識。由於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學生對小數並不陌生,有較豐富的生活經驗。此外,學生還有大量的整數加減法計算的經驗。由於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教材中主要結合買菜情境,讓學生先估計再計算,在理解算理時呈現三種方式,從已有的元角分的直觀理解到面積模型,再抽象到位值制的作用,用豎式來計算。進一步加深對小數點對齊這一算理的理解與掌握。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索(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地計算兩位小數的加減法。

難點:能正確進行小數的加減法計算,並能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活動1:估一估,大約要付多少元?

【活動目的是讓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加法的簡單估算,體會估算的方法,啓發學生感悟估計結果的合理範圍,在3元與5元之間,培養學生的數感。】

活動過程:

1、出示教材中笑笑買菜的主題圖,讓學生尋找情境圖中的數學信息。

2、揭示笑笑的問題:買1把油菜和1把芹菜菜大約要付多少元?

3、學生自主估算。問:你是怎麼估算的?

學生彙報時,教師追問:比3元多,比5元少是什麼意思?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由元角分的關係,抽象到小數面積模型,最後抽象到一般意義下的豎式展現,從具體到抽象的三種學生可能用到的方法。充分展示計算的策略,由算法的'多樣到算法的優化,更好的突破了探索小數加法計算方法這一教學重點。】

二、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活動2:畫一畫,算一算,說一說。

活動過程:

1、生嘗試計算。

2、展示學生多樣的計算策略。

方法一:藉助元角分上進行計算。

方法二:藉助面積模型進行計算。

方法三:用豎式計算。

比較以上三種算法,它們有什麼聯繫,你更喜歡哪種?說說理由。

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法,應注意什麼?怎樣讓相同數位對齊?

1.25

+2.41

3.66

學生說算法,尤其讓學生進一步明晰各個數位上的數值。5個加1個0.01是6個0.01,2個0.1加4個0.1是6個0.1,個位上是1加2得3。

教師小結: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法時,要把兩個小數的小數點對齊,從低位起然後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分別相加。

【活動目的是靈活展示學生的計算策略,讓學生充分體驗感知算法多樣化。】

活動3、用減法是怎樣計算?

【活動目的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交流討論中進一步掌握小數點對齊的算法,實現知識的自然遷移。】

1、剛纔是用求和的方法來檢驗付3.66元對不對的問題,還有其它思路嗎?

2、學生獨立列式完成。

3、展示學生算法。

3.66-1.25=

方法一:藉助元角分來進行計算。

3元-1元=2元

0.66元-0.25元=0.41元

3.66元-1.25元=2.41元

方法二:藉助面積模型進行計算。

方法三:用豎式計算。

問:怎樣計算小數減法,兩位小數減法與兩位小數加法計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進一步優化算法,引導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4、用豎式計算。

1.25+0.74=2.76-2.1=

後一道題是兩位小數減一位小數,這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生是很容易混淆。可能有兩種算法,有一種可能把6與1對齊進行計算。

2.762.76

-2.1-2.1

0.662.55

討論:兩道豎式有什麼不同?哪種方法是正確的?爲什麼?

計算小數加減法,爲什麼要把小數點對齊,這是學生理解的一個難點,聯繫面積直觀模型與豎式中不同數位的數值。百分位上的6表示6個0.01,減數中十分位上的1表示1個0.1,表示的意義不同,不能相減,只有相同的意義的數才能相加減,小數點對齊才能把相同數位上對齊。

問: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有什麼相同和不同?計算小數加減地應該注意什麼?

小結: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相加減。

三、反饋練習,應用新知

創設闖關的練習情境。

第一關:理解問題我能行(練一練第1、2題)

【設計意圖是設計與問題串相匹配的練習,層層深入有針對性。進一步有效鞏固所學知識,落實教學目標。】

第二關:計算算理我能說(練一練第4題)

四、反思總結,整理新知;

(1)這節課我們學了什麼?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什麼?

(2)尋找生活中的小數加減法的數學問題與同伴說一說。

五、課堂作業,鞏固新知;

第三關:解決問題我最棒(練一練第5、6題)

《買菜》教學設計3

一、活動背景

本次活動是我們中班“秋天的畫報”主題下的一個教學活動。買菜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遇見的事,放學回家後大人去菜場買菜都會帶着孩子,孩子們對買菜這種活動已經耳濡目染,耳熟能詳了,平時在幼兒園的角色遊戲中也會扮演成人進行買菜活動,所以對菜場裏的菜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在這樣一個大的前提下,讓幼兒進行音樂活動《買菜》。孩子們既可以在熟悉的背景下學習新的音樂技能,選擇的內容又來源於幼兒的現實生活,爲生活所服務,何樂而不爲呢?

二、活動簡析

(一)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對於音樂的理解表現我確定本次活動的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初步表現歌曲活潑歡快的說唱風格。

2.用看圖譜的方法,理解記憶歌詞,學習用說唱的風格有節奏地表達菜名。

3.嘗試根據生活經驗爲歌曲創編新歌詞,享受創編新歌詞所帶來的愉悅情緒!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歌曲節奏圖譜、音樂磁帶、歌曲創編圖譜若干張。

知識鋪墊:參觀過菜場,知道一些蔬菜的名字。

(三)活動過程:

環節一利用談話導入活動,引起興趣。引發幼兒的生活經驗,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並以此引出課題。

環節二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學習辨認節奏圖譜,記憶歌詞內容。初次聽賞音樂,感受音樂的“活潑、歡快”的.音樂性質這一環節非常重要,在讓孩子感知到音樂性質以後,對於後面如何把握歌曲風格,探討、交流有節奏的演唱,都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作用。同時藉助活動圖譜的作用,孩子能夠很容易理解歌詞,記憶歌詞,對歌曲產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歌曲圖譜對於孩子瞭解整首歌曲內容,把握歌曲節奏節拍等,都起到一個統領全局的作用。

環節三進一步熟悉歌曲旋律,學習演唱歌曲,唱出歌曲中活潑、歡快的音樂特點。作爲本次活動的難點部分,藉助歌曲圖譜的節奏型區分、藉助教師的清唱示範以及重點樂句的重點練唱,孩子在反覆的練習中,很容易掌握這樣一個難點部分。所以解決說唱標識以後,整個歌曲圖譜對於孩子來說,已經沒有了疑問,很容易理解整張歌曲圖譜,也很容易根據歌曲圖譜完整地唱出整首歌曲。

環節四鼓勵孩子有感情演唱歌曲,並用集體唱、小組唱等多種形式複習演唱歌曲。這一環節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歌曲唱得好不好聽,有沒有聽覺美感,都在這一環節中得以體現。爲了讓孩子能夠唱出歌曲中“活潑、歡快”的風格特徵,教師在幫助孩子複習的過程中,可以藉助自己歡快的清唱示範、藉助錄音機活潑的歌唱示範,給予孩子一種美的聽覺享受,從而激發出孩子自身感受美、表現美的活動激情。

環節五引導孩子根據歌曲創編圖譜,補充創編新歌詞。藉助簡筆畫的標識作用,孩子能夠很容易看懂新圖譜,也願意一起來創編新的歌曲內容。教師用簡筆畫的形式幫助孩子集體記錄創編內容,能夠跟隨孩子的思路,把孩子想到的內容很快、很方便地記錄下來。整個創編過程顯得輕鬆、愉快,不知不覺中就將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在教師的飽滿的熱情帶動下,孩子情緒活躍,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如在再次感受歌曲性質,學習有感情演唱中,孩子受教師清唱示範、錄音機中完美嗓音的薰陶,演唱出來的歌曲,帶着明顯的“歡快活潑”的說唱感覺,很多孩子都沉浸在自己所營造的美的享受中。結束部分的創編活動,也是孩子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很多孩子不滿足於創編教材原來設計意圖的創編菜場中的菜,而是把創編的範圍擴大,而且創編構思還特別有趣,創編目的性非常強。如大家提出“要創編超市的東西”、“要創編水果一類的……”。說明中班的孩子,已經有了初步的歸類能力,在創編實際過程中,孩子還會判斷這一個內容是不是屬於計劃創編的一類的,探討、交流的積極性還非常高,整個活動不僅完成了教學目標,還達到了非常好的教育後效。

《買菜》教學設計4

活動目標

1.有節奏的朗誦兒歌。

2.在扮演角色的遊戲過程中,感受身體活動的快樂,樂意參與學習和表演兒歌的活動。

活動準備 教具:雞、魚、菜若干,籃子。

教學過程

一、遊戲《買菜》

1.出示籃子

提問:這是什麼?我們能用它幹什麼?

2.遊戲

(1)陪媽媽去買菜

教師:我來做媽媽,誰願做我的小乖乖?(請一位幼兒)

教師一手提籃,一手攜着幼兒,邊走邊說:

“小乖乖,上菜場,陪媽媽,去買菜。”

(2)選菜

教師:菜場到了,小乖乖買什麼菜?

我和小乖乖選了什麼菜呀?(雞呀、魚呀、大青菜)

(3)擡菜

教師:這麼多菜怎麼拿回去呀?

我們一起用兩隻手擡,哎唷哎唷擡回來。

二、欣賞和學習兒歌

1.朗誦

教師:買菜的遊戲真有趣,我把買菜的'事編了一首兒歌,名字叫《買菜》。

2.聽錄音,邊拍節奏。

3.跟着錄音學念一遍。

4.分組練習,請幼兒分成兩組,先後隨媽媽去買菜,同時念兒歌。

三、練習鞏固兒歌

1.如果媽媽去上班,家裏還有哪些人可以去買菜?

2.請個別幼兒扮演奶奶、爺爺找乖乖去買菜。

3.請男孩做爸爸,女孩做乖乖一起去買菜。

四、結束部分

教師:買了這麼多菜,放到娃娃家給娃娃做好吃的喲。

兒歌:小兔買菜

小兔子去買菜,

賣白菜給爺爺。

賣蘿蔔給奶奶,

爺爺誇他好寶寶。

奶奶說他好乖乖,

小兔小兔你真乖。

《買菜》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學會用發現的眼睛來觀察生活,並嘗試學習用繪畫或繪畫與手工結合的綜合方法來表現買菜的主題情景。

2.運用美術造型語言,表現出主體突出、構圖合理、畫面飽滿、色彩鮮豔或和諧的畫面效果;巧妙利用適宜的廢舊材料塑造生動的蔬菜或家禽。

3.在互助的美術學習中體驗合作創作的積極情緒,在看、說、做的過程中提升美的感知、發現、創造與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運用繪畫與手工綜合的形式,創作以“買菜”爲主題的作品,表現出菜場濃郁的生活氣息。

難點:巧妙運用生活中廢舊物品的肌理、形狀等特徵來表現蔬菜、家禽。

三、教學用具

示範製作的用具、盤扣、毽子上的彩色雞毛、課前參觀菜場拍攝的照片(電子稿即可)或者速寫,鉛筆、彩色筆、剪刀、彩紙、廢舊材料、彩色粉筆等。

四、教學過程

環節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菜場裏的聲音)聽,這是什麼聲音?猜猜是哪裏?

學生猜想回答,教師小結:菜場可是個熱鬧的地方,你有沒有跟媽媽去過菜場?你看到那裏有什麼?(雞鴨魚肉、蔬菜水果、接踵而至的顧客、擁擠的攤位等)聽到有什麼?聞到什麼?

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同學們去菜場體驗時拍的照片或觀察後畫的默寫畫。說說你拍的情景,說說你對菜場的印象?你去菜場做了什麼?發現哪些有趣的事?

學生思考後積極回答,教師肯定學生髮言。從而引出課題——《買菜》

環節二:互動探究,交流探討

1.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範作圖例。你對哪一個最感興趣?哪幅作品最精彩?精彩在何處?

學生欣賞範作圖例,學生討論後發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教師小結:

(1)形式美:如《買菜》和速寫作品;

(2)材料豐富:紙工《菜場》、《魚市》;

(3)畫面美:如《菜場》、《買菜》,構圖飽滿、豐富;

(4)速寫:《稱菜》、《賣菜人》;

(5)色彩美:《跟着媽媽去買菜》、《魚市》,底色鮮豔,主體色彩和諧。

2.欣賞作品,仔細看看它用到了哪些材料來巧妙表現?爲什麼這樣選擇?

學生思考回答:

(1)麻袋塊面——盛放青菜的口袋;

(2)剪下的草編塊——堆放辣椒的草墊;

(3)毽子上的彩色雞毛——粘貼成禽類的羽毛,如漂亮的大公雞;

(4)布質中式盤扣——青菜葉子;

(5)在牛皮紙上畫上網格——賣家禽的小籠子;

(6)剪下的水彩畫——遮陽傘面;

(7)彩色的卡紙底板——漂亮的底色;

(8)剪下的小人——立體的畫面……

3.還用了哪些巧妙的方法來表現?

(1)蔬菜的'製作:用橡皮泥捏小番茄、茄子、辣椒;用皺紋紙卷捏胡蘿蔔。

(2)生活中的替代物:以絲線繩盤的扣子代替青菜、絲帶小花表示花菜……

(3)剪下的作品。

(4)在已畫好人物、攤位等的畫面上,添加蔬菜等組合成一幅畫面。

4.繪畫或製作時,表現的視角一樣嗎?

學生思考總結:

(1)有俯視的角度——《買菜》、《菜場》;

(2)有平視的角度——《稱菜》、《魚市》;

(3)正側面的角度——《稱菜》……

環節三:構思創作,實踐練習

生活就是有滋有味的畫面,你能否原汁原味地表現呢?爲你即將創作的作品好好構思一下吧。你打算表現什麼內容呢?學生討論回答。可以是買菜賣菜的特寫鏡頭,也可以是菜場喧鬧擁擠的場景。

學生創作,要求:

1.大膽想象,選擇繪畫或繪畫和手工結合的方法創作一幅買菜的場景,主體突出,構圖合理,畫面飽滿,色彩鮮豔和諧。

2.能巧妙地運用合適的廢舊材料表現出生動的畫面內容。

3.一定要有買菜的情節或賣菜人和買菜人的互動。

學生嘗試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環節五:小結作業,拓展延伸

(一)小結作業

請同學們展示自己的作品,並從構圖、色彩、畫面內容等幾個方面進行自評,生生互評,教師給予及時反饋與總結,以鼓勵、肯定爲主,多從建議性評價出發。進一步提高學生髮現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知識拓展

1.有時間有機會可以帶上速寫本到菜場去畫畫寫生,畫完速寫還可以買回一些菜,減輕爸爸媽媽的負擔。

2.課後收集更多廢舊材料在下一節課的練習中呈現出不一樣的作品。

通過收集媒材資料,培養學生養成善觀察、能發散性聯想的習慣。

標籤:買菜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