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面積教學設計

設計1.59W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面積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面積教學設計

面積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這是國小數學人教版第九冊第五單元的內容。學生已經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在此基礎上學習組合圖形,一方面可以鞏固已學的基本圖形,另一方面則能將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本節課重點探索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教材安排的內容除了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外,更注重將解決問題的思考策略滲透其中。通過學生親手的“拼”、“剪”,將組合圖形進行分解,計算出組合圖形面積,從而掌握這類題的思考及解題方法。

二、學情分析:

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對組合圖形的認識並不很難。學生已經系統的'學過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對轉化思想也有所滲透。對於方法的借鑑、交流、思考、創新都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

三、教學目標

1、掌握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方法並正確計算。

2、能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並進行正確的解答。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初步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掌握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讓學生學會這類題目的思考方法。

3、學會運用“分割”與“添補“的方法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五、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以舊引新

(課前)將一些教學用具的紙片發給學生

1、談話導入,課件出示謎語。(①草地上來了一羣羊。打一水果名稱 ②又來了一羣狼。 打一水果名稱)

(1)思考:謎語的謎底是什麼?(①草莓 ②楊(羊)莓(沒))設計意圖:抓住教學內容的特點,運用知識的正遷移。給學生以啓示,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提問:你們覺得哪個謎語好猜?爲什麼?(第二個,因爲第二個問題有了第一個問題做基礎,所以容易些。)

(3)學生回答後教師出示答案,從而導出新課,並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用猜謎語的形式讓學生來明事理,從而導出新課。

2、課件出示各種學過的基本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三角形)

(1)同桌交流、討論。(小動)

(2)代表回答。

(3)複習平面圖形面積公式。

設計意圖:鞏固所學幾種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及計算方法。

(二)、自主探究新知

1、小組合作,交流探討。

(1)教師要求:拿出課前準備的圖片從中任意選擇兩個圖形,拼成一個新的圖形。邊做邊思考,你拼的圖形像什麼,是由哪個基本圖形拼成的,小組討論這個圖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

(2)2人小組討論並計算出圖形的面積。(小動)

設計意圖:以學生爲主,讓學生進行分工、討論,通過集體的力量來計算這個圖形的面積。

2、自主合作,探索方法。

課件出示例題:小華家買了新房,計劃在客廳鋪地板,請你估計他家至少需要買多少瓷磚鋪地板,再實際算一算,並與同學交流。(有圖例)

(1)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圖片中組合圖形的學具,與小組合作,先估一估,再通過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這個圖形的面積。(學生合作討論,教師巡視並作簡單的提示和指導。(大動)

(2)學生動手剪一剪,拼一拼(沿虛線剪下,將組合圖形分割成一個大長方形和小長方形或兩個梯形或補一個小正方形等多種割補法。)計算圖形的面積。

(3)根據學生的解法,教師進行分析、點評。

設計意圖:讓學生親手參與學習,通過拼剪與討論,明白能將組合圖形進行多種分割或割補後再計算其面積。

(三)、聯繫實際,鞏固拓展

1、課件出示課本中多種組合圖形,學生辨別圖形是由哪些平面圖形組成的。

2、學生獨立完成,代表發表自己的解題方法。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點評:通過分解圖形的面積相加或補成所學的平面圖形再通過面積相減,都可以計算出組合圖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圖形關係,推算出圖中的隱藏條件,讓學生明確解組合圖形的面積方法不是唯一的。

(四)、回顧全課,小結

1、學生小結 2、教師總結 3、佈置作業。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小結,教師再總結,即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又能將本堂課的內容進行了總結。最後佈置作業來鞏固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六、板書設計

組合圖形的面積

組合圖形分割、添補 基本圖形

面積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體會某些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能用萬、億爲單位改寫大數。

2、體會較大數據的實際意義。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能夠熟練地改寫多位數。

教學難點:

能夠歸納多位數改寫的方法。

教具:

小黑板、卡片、中國地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學習新課《國土面積》,請看老師板書課題。

2、教師出示中國地圖,問:誰知道中國的國土面積是多少?生回答。

老師這裏還有我們國家新疆等地的面積數據,出示小黑板:

新疆唯吾爾自治區土地面積約:1660000平方公里

西藏自治區土地面積約:1220000平方公里

黑龍江土地面積約:450000平方公里

江蘇省土地面積約:100000平方公里

誰來讀一讀這些數?學生讀數。說說讀後你有什麼感覺?覺得這些數怎麼樣?

二、探究新知

1、師:我們在收集數據的時候發現,我們的國家的國土面積一些數據是這樣顯示的960萬平方公里,板書。

仔細觀察這兩個數是不是相等?讀一讀。那麼這兩個數有什麼不同呢?後面的一個比前面的少了什麼又多了什麼?(少了四個0,多了一個萬字)

那麼你認爲應該怎樣把整萬的數改寫成以萬爲單位的數呢?(生回答:把整萬的數萬位後面的四個零去掉,然後再加上一個“萬”字。)

2、下面同學們動筆,把小黑板上的四個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3、指名彙報師板書,並讓學生回答是怎麼想的。

4、完成書上的試一試,指名到黑板上寫其他同學在書上寫,然後討論:如何把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教師注意追問爲什麼要去掉整萬的數末尾的四個零?

師板書:10000000000讓學生想一想怎麼把這個數改寫成以億爲單位的數?指名到黑板前面寫,其餘自己在練習本上寫。

5、同學們,剛纔我們學習了整萬的數和整億的`數的改寫,說一說,該如何改寫?

書中還告訴我們一個有關國土面積的小知識,誰來讀一讀?

學生讀書,教師問:讀了這個資料,你有什麼感受?教師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拓展練習

1、昨天老師讓大家回去查資料,瞭解我國西部的12個省市自治區,誰查到了?說一說。

2、我國西部地區有豐富的土地資源,是我國21世紀重點開發的區域,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全國西部地區土地情況表。

學生看錶讀出表上的數據。

動筆將這些數據改寫成以萬爲單位的數。然後互相交流。

3、老師還收集了這12個省市自治區的土地面積情況,大家想不想知道?

師出示12個省市自治區的面積數據卡片,學生讀出來,然後把它們改寫成以萬爲單位的數。比較一下哪一個省份的面積最大?哪一個地區的面積最小?

4、同學們收集生活中的大數了嗎?,在小組中交流一下,把這些數改寫成以萬或者億爲單位的數。

四、總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國土面積》教學反思

《國土面積》一課是北師大國小數學第七冊第一單元的內容,主要是講授多位數的比較大小。以下談一下我對這節課的幾點體會:

一、用舊的知識來學習新知識

學生對與數的比較大小並不陌生,上學期我們已經學過萬以內數的比較大小,所以上課開始,我舉了具體的例子比較45000、4000和45600的大小,學生很快就回答出來正確答案,我又進一步問學生,那你能總結一下比較萬以內數大小的方法嗎?

令我驚訝的是全班沒有一個舉手發言的。學生能說出答案,可是卻沒有總結歸納知識的能力,我想這是平時教學中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不夠。北師大教材淡化概念,在課本上沒有概念、方法性文字出現,所以教學中,我有時也疏忽這面的鍛鍊,在今後備課中,我會參考人教版教材,使新老教材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課堂上多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總結知識點。

二、教學技巧的運用

在這堂課,在講多位數比較大小時,我告訴他們先分級,位數多的數,那個數就大。位數相同時,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數字大,這個數就大。學生都明白這個道理。可是三、四個數在一起比較時,學生就錯。我以爲是學生馬虎,我還不停的在課上強調要注意比較的方法。

下課後我思考怎麼樣才能讓學生不出現這樣的錯誤呢,後來想到了一個辦法,讓學生先把要比較的數分級,然後再標上序號。根據題要求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再用大於號或是小於號連接起來。學生掌握這個方法後,真的很少出錯

面積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p13-14頁例3-例4,完成“做一做”及練習二的部分習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

2.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3.會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教學重點】:

理解求表面積、側面積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能靈活運用表面積、側面積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

1.圓柱體有()個面,分別是()、()、()。

2.圓柱體上底和下底之間的距離,叫做(),有()條。

3.長方形面積=()×()

圓的周長=()c=()

圓的面積=()s=()

二、新課

1.圓柱的側面積。

(1)圓柱的側面積,顧名思義,也就是圓柱側面的面積。

(2)出示圓柱的展開圖:這個展開後的長方形的面積和圓柱的側面積有什麼關係呢?

(學生觀察很容易看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於圓柱的側面積)

(3)那麼,圓柱的'側面積應該怎樣計算呢?(引導學生根據展開後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底面周長和高的關係,可以知道: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側面積練習:練習七第5題

(1)學生審題,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這兩道題分別已知什麼,求什麼?

②計算結果要注意什麼?

(2)指定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做.教師行間巡視,注意發現學生計算中的錯誤,並及時糾正。

(3)小結:要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必須知道圓柱底面周長和高這兩個條件,有時題裏只給出直徑或半徑,底面周長這個條件可以通過計算得到,在解題前要注意看清題意再列式。

3.理解圓柱表面積的含義.

(1)讓學生把自己製作的圓柱模型展開,觀察一下,圓柱的表面由哪幾個部分組成?(通過操作,使學生認識到:圓柱的表面由上下兩個底面和側面組成。)

(2)圓柱的表面積是指圓柱表面的面積,也就是圓柱的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的面積。

公式: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

4.教學例4

(1)出示例3。學生讀題,明確已知條件(已知圓柱的高和底面直徑,求表面積)

(2)求的是廚師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麼?(廚師帽沒有下底面,說明它只有一個底面)

(3)指定兩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獨立進行計算.教師行間巡視,注意察看最後的得數是否計算正確。(做完後,集體訂正。指名學生回答自己在計算時,最後的得數是怎樣取得的。由此指出:這道題使用的材料要比計算得到的結果多一些。因此,這裏不能用四捨五入法取近似值。這道題要保留整百平方釐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進1。這種取近值的方法叫做進一法。)

①帽子的側面積:3.14×20×28=1758.4(平方釐米)

②帽頂的面積:3.14×(20÷2)2=314(平方釐米)

③需要的面料:1758.4+314=20xx.4≈20xx(平方釐米)

5.小結:

在實際應用中計算圓柱形物體的表面積,要根據實際情況計算各部分的面積.如計算煙筒用鐵皮只求一個側面積;水桶用鐵皮是側面積加上一個底面積;油桶用鐵皮是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求用料多少,一般採用進一法取值,以保證原材料夠用.

三、鞏固練習

1.做第14頁“做一做”。(求表面積包括哪些部分?)

2.練習七第6題。

【板書】: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

例4:①帽子的側面積:3.14×20×28=1758.4(平方釐米)

②帽頂的面積:3.14×(20÷2)2=314(平方釐米)

③需要的面料:1758.4+314=20xx.4≈20xx(平方釐米)

答:需要用20xx平方釐米的面料。

面積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公式並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方法: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啓發、演示等教學方法。

教學準備:

1、學具:每組兩個平行四邊形模型,剪刀,透明方格紙,直尺。

2、課外延伸思考題。

3、平行四邊形轉化爲長方形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唐僧想考考豬八戒和沙和尚誰更聰明些,便分派任務讓他們去收割稻穀。唐僧說:“有兩塊地,一塊是長方形,長9米,寬4米;另一塊地是平行四邊形,底是6米,高是6米。你們隨便挑一塊吧。”豬八戒心想挑一塊麪積小一點的地,可以做少一點,所以他急忙說:“我挑長方形那塊地,可以做少一點”,孫悟空聽了笑着說:“老豬你的如意算盤打錯了。”,豬八戒怎麼都不明白,同學們想知道爲什麼嗎?

2、師:比較其中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誰的面積大,誰的面積小,可以用什麼方法?

師:這節課我們就帶着這些問題一起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板書課題)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數方格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1)提出要求:每個方格表示1平方米,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

(2)學生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兩個圖形的面積

(3)反饋彙報數的結果,得出:用數方格的方法知道了兩個圖形的面積一樣大。

2、引導:我們用數方格的方法得到了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但是方法比較麻煩,也不是處處適用。我們已經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可以用長乘寬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不是也有其他計算方法呢?

學生討論,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

3、歸納學生意見,提出:通過數方格我們已經發現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它的底乘高;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可以用這個方法計算呢?需要驗證一下,因爲我們已經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所以我們能不能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變成一個長方形計算呢?想不想親自動手來驗證、驗證,請同學們試一試,小組商量。

學生用課前準備的平行四邊形和剪刀進行剪和拼,教師巡視。

請學生演示剪拼的過程及結果。(師:爲什麼要轉化成長方形呢?生:因爲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它的面積等於長乘寬)

教師用課件演示剪——平移——拼的過程。(多種方法)

4、我們已經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變成了一個長方形,請同學們觀察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你發現了什麼?

小組討論。可以出示討論題。

(1)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比,面積變了沒有?

(2)拼出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麼關係?

(3)能根據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小組彙報,教師歸納:

我們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成爲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

同學們在驗證時真不簡單,經過努力你們終於發現並驗證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老師爲你們感到驕傲。

板書:

平行四邊形面積= 底 × 高。

5、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並用字母表示。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還可以用什麼來表示。教師指出在數學中一般用s表示圖形的面積,a表示圖形的底,h表示高,請同學們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來。

板書:S=a×h=ah=ah

6、活動小結:我們把平行四邊形轉變成了同它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利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得出了平行四邊的面積等於底乘高,驗證了前面的猜想。

三、分層運用新知,逐步理解內化

1、(出示例1)平行四邊形的花壇的底是6 m,高是4 m。它的面積是多少?

2、那同學們知道孫悟空爲什麼笑豬八戒嗎?誰來說說?(讓學生討論)

3、我們一起來聽聽孫悟空是怎樣說的?(因爲長方形面積是長9米乘以寬4米得36平方米;另一塊地是平行四邊形,底是6米乘以高是6米得36平方米,兩塊都一樣大,豬八戒佔不了便宜。)

4、 求下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2)判斷對錯:

師強調:在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要注意底和高是互相對應的(課件點擊)

(3) 觀察下面的平行四邊形,形狀相同嗎?再仔細觀察兩個平行四邊形,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課件出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

生讀題。

師: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一定相等。

3. 思考題:你有幾種方法求下面圖形的面積?

四、總結全課,深化認識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一定都有很多收穫,誰願意讓大家來分享你收穫的果實?

今天,我們用轉化割補法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希望同學們把它運用到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學習致用。

面積教學設計5

教材簡析

本堂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之後呈現的,是學生所接觸到的第一節立體圖形相關數值的計算,同時也是教學其它立體圖形數值計算的基礎,其地位非常重要。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在操作、觀察活動中,自主探索並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能結合具體情境,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豐富學生對現實空間的認識,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問題的習慣。

3、情感目標: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積極自主探索、互助學習的精神,在評價中獲取更多情感,同時學會欣賞他人;通過親身參與探索實踐活動,去獲得積極的成功的情感體驗;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並從中體驗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與創造。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長方體表面積的含義;理解並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難點:根據給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迅速確定每個面的長和寬,這也是正確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的關鍵。

四、學情分析

目前五年級學生的思維能力主要是直觀形象到邏輯思維的過渡階段,學習的動機主要是直接動機爲主,認知水平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是邏輯滾動的,並且在學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直觀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並已經學會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計算。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學生的基礎和實際情況,纔能有效的進行合理的教學。

五、教學方法

1、我採用“看看、說說、練練、議議”輕鬆教學法直奔教科書練習六的第1和第2題,使學生初步理解長方體表面積的概念。我於課前製作練習六的第1題的三個長方體圖形的課件。先通過動畫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直觀地看到這三個圖形的長、寬、高,然後用動畫效果使前面變紅並不停地閃動,讓學生依次說出每個面的長與寬是多少,並計算其面積,接着用同樣辦法讓學生練習計算出其佘5個面的面積和另外兩個長方體各個面的面積,最後讓學生議論長方體表面積的概念和計算方法。

2、用動畫效果,直觀演示長方體和正方體展開前與展開後的樣子,進一步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我用三維立體動畫製作長方體和正方體展開效果的課件,使學生分清長方體和正方體上下、左右、前後六個面的關係,弄懂前面和後面、上面和下面、左面和右面面積相等,掌握6個面的總面積就是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

3、通過具體的實物演示,使學生加深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概念。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跟着老師在外面標出上、下、前、後、左、右,再沿着棱剪開後展開,看看展開後的形狀,再按照展開前標出相應的上、下、前、後、左、右。

4、在教學例1時,我用三維立體動畫電腦課件,動畫演示,直觀形象。讓學生說出上、下、前、後、左、右每個面的長和寬是多少,弄清它們與原來的長方體的長、寬、高的關係,從而找出求長方體表面積的規律。

六、教學用具:

長方體電腦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實物引入、提示課題、明確目標(創設問題情境)

1、出示課題,長方體的表面積

電腦課件展示長方體各個面之間的存在的關係。動態展示長方體上下兩個面是完全相同的動態展示長方體左右兩個面是完全相同的動態展示長方體前後兩個面是完全相同的

二、自主探索、形成表象、建立概念(提出數學問題)

(1)感受長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剛纔我們想對長方體的那些部分進行包裝?

生:長方體的6個面。

師:那麼,什麼是長方體的表面積呢?師:老師手中有一個展開的長方體,你發現了什麼?

生1:我發現原來的立體圖形變成了平面圖形。

生2:我發現長方體的外表展開後是由6個長方形組成的。

師:說得對!請你把你剛纔塗色的長方體,展開,看看展開後的形狀,然後在展開後的圖形中,分別用“上面”、“下面”、“前面”、“後面”、“左面”、“右面”標明6個面。

(2)、認識長方體表面積的含義。

師:從學生手中選一個長方體展開圖,貼在黑板上。

問:通過觀察課件和動手操作實物模型,誰知道什麼叫做長方體的表面積?

生1:長方體的表面積,就是指長方體物體表面的面積。

生2:長方體的表面積,就是指長方體上下、前後、左右六個面的面積總和。

生3:簡單地說就是把長方體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師:既然長方體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那麼怎樣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呢?

(3)探求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各小組先把手中長方體包裝好。獨立思考如何求它的表面積?然後小組交流。一人執筆三人彙報看哪個組的方法最多。各小組學生交流彙報結果。可能有以下幾種:

生(1):分別求出長方體上、下、左、右、前、後的面積,再把它們的積加起來,就是它們的表面積。S=S上+S下+S左+S右+S前+S後

生(2) :求上、下兩個面的面積;求出前、後兩個面的面積;求出左、右兩個面的面積,然後把三次乘得的結果加起來,就是長方體的表面積。S=2S上+2S左+2S前

生(3):求出上面,求出前面,求出左面,然後用它們相加的和,再乘以2,就得出六個面的總面積。因爲長方體六個面中,分別有三組相對面的面積相等。S=2(S上+S左+S前)

生(4):側面積加2個底面積.S=C底xh+2S上

師:你們計算的'很準確!長方體學具是一個長、寬、高不等的長方體,你們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簡捷的計算方法,很值得學習。生活中的長方體確實是各種各樣的,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好方法纔是最重要的。

師: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經常需要計算一些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

三、遷移類推、自己發現、總結方法

師:關於長方體表面積怎樣計算大家還有問題嗎?請仔細閱讀教材,有問題提出來。

師:出示長方體牙膏盒,能計算出它的表面積嗎?

生:齊聲回答“能!”過了一會說:不能。

師:爲什麼?

生;因爲不知道每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師:對!要想求出牙膏盒的表面積需要量出幾個數據?分別是長方體的什麼?

生:需要量出3個數據,分別是長方體的長、寬、高。

師:請看老師手中的長方體與剛纔的長方體有什麼不同?你能用最簡便的方法求出它的表面積嗎?

生:我發現這個長方體的寬和高是相等的,所以是一個特殊的長方體。生:列式(略)。

師:同學們不僅能仔細觀察而且能根據實際求出長方體的表面積.真不錯.現在老師還想請你幫個忙.我想給(出示正方形盒子或積木)塗上油漆,你能幫我算出它的面積嗎?

生:能.但它的棱長爲多少?

師:棱長爲0.8米.生:列式.評價.總結正方體表面積公式.

四、應用與反思

1.知識運用。

(1例

1、做一個微波爐的包裝箱,(如右圖),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紙板?獨立計算,說說你是怎麼計算的?

2、一個教室的長是8米,寬是6米,高是4米。要粉刷教室的屋頂和四面的牆壁。除去門窗和黑板面積22.4平方米,粉刷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五、歸納知識、總結學法、促進提高

小組說說:這節課學到了什麼?學會了哪些知識?誰的方法最好?你喜歡哪種方法?你會解決哪些生活中實際問題?板書設計: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方體的表面積:用字母表示: =長×寬×2+長×高×2 +寬×高×2 S=a×b×2+b×c×2+a×c×2 =(長×寬+長×高+寬×高)×2 =( a×b+b×c+a×c)×2

面積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操作,引導學生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運用公式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觀察“曲”與“直”的轉化,向學生滲透極限的思想。

3、通過小組會議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圓與轉化後的圖形的聯繫。

教具、學具:剪刀、圖片,圓片4等份……64等份的拼圖對比掛圖。

教學過程:

1、以前我們學過哪些平面圖形的'面積?

2、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3、回憶一下平面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的?(小黑板出示推導圖形及公式)

4、小結:我們總是把新的圖形經過剪、拼“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來推導面積公式的。(板書:轉化)

5、轉化後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面積相等嗎?(板書:等積)

6、(出示圖形):這是什麼圖形?圓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麼不同?(板書:曲)

7、那些圓能不能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呢?它的面積計算公式該怎樣推導呢?這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面積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和討論,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

2.能夠利用公式進行簡單的面積計算。

3.滲透轉化思想,初步瞭解極限思想,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具準備】

1.CAI課件;

2.把圓8等分、16等分和32等分的硬紙板若干個;

3.剪刀若干把。

【教學過程】

一、嘗試轉化,推導公式

1.確定“轉化”的策略。

師:同學們,你們想一想,當我們還不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時候,是利用什麼方法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呢?

師:對了,我們將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轉化”成其它圖形的方法來推導出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

2.嘗試“轉化”。

師:那麼,怎樣才能把圓形轉化爲我們已學過的其它圖形呢?(板書課題:圓的面積)

師:如果我們用這些近似三角形重新拼組,就可以將這個圓形“轉化”成其它圖形了。同學們,老師爲你們每個小組都準備了一個已經等分好了的圓形,請你們動手拼一拼,把這個圓形“轉化”成我們已學過的其它圖形,開始吧!

3.探究聯繫。

師:同學們,“轉化”完了嗎?好,請大家來展示一下你們“轉化”後的圖形。

師:誰來告訴大家,它們的面積有沒有改變?

師:是的,沒有改變,就是說: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面積=圓的面積。

4.推導公式。

師:現在我們就來看這個長方形。同學們,如果圓的半徑爲r,你們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嗎?現在請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討論。

師:好,誰能首先告訴老師,這個長方形的寬是多少?

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如圖十三),它的面積應該是多少?那圓的'面積呢?

二、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教學例1。

師:同學們,從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出,要求圓的面積,必須先知道什麼?(出示例1)如果我們知道一個圓形花壇的直徑是20m,我們該怎樣求它的面積呢?請大家動筆算一算這個圓形花壇的面積吧!

2.完成做一做。

師:真不錯!現在請同學們翻開數學課本第69頁,請大家獨立完成做一做的第1題。(訂正。)

3.教學例2。

師:(出示例2)這是一張光盤,這張光盤由內、外兩個圓構成。光盤的銀色部分是一個圓環。請同學們小聲地讀一讀題。開始!

師:怎樣求這個圓環的面積呢?大家商量商量,想想辦法吧!

師: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了嗎?

師:好的,就按同學們想到的方法算一算這個圓環的面積吧!交流,訂正。

三、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四、課堂作業。

面積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認識圓的面積,通過操作,引導學生探索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運用公式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 過程與方法:在探究圓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中,通過大膽猜想、動手操作等活動,激發學生參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通過學生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的分析、觀察和概括能力,進一步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應用,讓學生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極限思想。

教學重點:推導圓面積計算公式,運用圓面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課件、圓形白紙、剪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出示主題情景圖:

①從圖中你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②提問:“這個圓形草坪的佔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佔地面積”指什麼?

2、說一說:什麼叫圓的面積?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圓的面積。(板書課題:圓的'面積)

【設計意圖】:出示情境圖,把教學內容與生活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從具體問題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回顧舊知:

回顧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面積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

指出:轉化的方法是我們學習數學新知識的一種很好而且很有用的思想和方法。轉化的目的是爲了——將沒學過的圖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

【設計意圖】:通過知識回顧,激發學生學習的求知慾,強化數學學習的生活化。

2、思考:那麼能不能把圓也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計算它的面積呢?

3、合作探究:

(1)猜想

(2)動手操作,驗證猜想。

(3)彙報交流,展示成果(分層展示學生研究成果)。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調動學生動手、動腦等多種感知覺參與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自覺性,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判斷思維的能力,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應用知識間的轉化和聯繫,進一步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藉助網絡畫板製作的動態課件展示圓面積的推導過程。

展示不同的等份數拼成不同的平行四邊形,感受極限的思想。

【設計意圖】:通過對圓切拼的動畫演示,觀察不同等份數拼成的不同圖形,發現規律,讓學生感受極限思想。

5、推導圓面積公式。

①比較轉化後的圖形與圓,你發現了什麼?

②全班交流,根據學生敘述板書:

長方形面積= 長 × 寬

圓的面積 =圓周長的一半 × 半徑

=Лr × r

=Лr

6、小結: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S =Лr

【設計意圖】:通過轉化和對比,讓學生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在開放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觀察、討論的學習交流,從而把發現知識的過程交給學生,動靜結合的呈現方式有利於學生的理解,有利於突破教學難點,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業,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7、知識應用、內化提高

(1)、 求下列圓的面積。(只列式不計算)

r=3cm

(2)、出示例1:例1:圓形花壇的直徑是20m,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1) 認真讀題,理解題意。

(2) 你認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3) 學生嘗試獨立計算。

(4) 彙報解答過程及結果,集體評價。

【設計意圖】:讓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聯繫生活、拓展延伸

1、公園草地上一個自動旋轉噴灌裝置的射程是10米,它能澆灌的面積是多少?

2、把一個周長爲18.84cm的長方形改圍成一個圓,圍成圓的面積是多少?

3、求下列圓的周長和麪積。

r=2cm

4、求半圓的面積。

r=4cm

【設計意圖】:拓展延伸,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真正體會數學的實用性。

5、回顧整理,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到了哪些新知識?你有哪些收穫?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顧學習過程,培養反思習慣,重視學生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

面積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認識有些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數據改寫的方法。

3、引導學生關注較大數據的實際意義。

教學具準備:

學生學具和計數器。

活動一:創設情境,解決問題。

1、學生交流在生活中收集到的大數。

教學時可以從媒體中收集一組改寫的實例,讓學生比較、討論同樣的數據爲什麼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以讓學生體驗到數據改寫的必要性,體會數據單位的改寫是爲了數據記錄的方便。

2、出示一幅中國地圖,並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國土的面積,讓學生讀一讀。

(1)如果要記錄方便,這些數據可以怎樣進行改寫?

(2)可能學生會改寫成以“百”、“千”、或“萬”作單位,只要學生能改寫得正確,教師都應充分地肯定。

(3)將一些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據放在一起,讓學生觀察這些數據改寫中的基本特點,從中發現改寫的基本方法。

3、對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在改寫中逐步發現改寫的方法。

活動二:實踐練習。

第9頁“練一練”中第1題,數據單位的改寫是實際生活中記錄方便的需要,可以多選擇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實例,而不要將數據單位的`改寫成爲單純的爲改寫而改寫的局面。

練習本題時,先請學生說一說我國西部各省市的情況以及它們的地理位置,然後出示具體的各地區土地面積,在學生讀一讀的基礎上再請學生改寫成以“萬”作單位。收集一些西部地區的其他信息,以供學生間互相進行改寫。

第2題,在練習“海洋資源”時,先讓學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識,特別是我國海洋的區域等。接着出示有關的數據,讓學生讀一讀。然後討論這些數據如何進行改寫?在此基礎上,學生會體會到這些數據改寫成以“億”作單位比較方便。

教學反思:

這部分的知識雖是新知識,就知識本身而言,學生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在教學中,我利用學生收集的資料,放手讓學生學習,通過觀察比較,在讀寫數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改寫大數的必要性。通過作業的反饋,學生知識掌握的標較好,怎樣讓學生體會到大數的改寫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滲透給學生的,怎樣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這一點,本案例中做的還不夠,需要大家進行一些有意義的嘗試。

面積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初步理解面積的含義,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

形的大小。

2.在體驗多種比較策略的基礎上,初步掌握數方格的比較方法,感受這一方法對於面積計量的意義。

3.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鍛鍊數學思考能力,發展空間觀念,激發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大小。

教學準備:長方形、正方形紙片若干;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今天,老師帶大家認識數學王國的一位新朋友。(板書:面積)什麼是面積呢?讓我們從生活中開始研究。

二、摸一摸、比一比,初步認識面積含義

1.教學例1。

(1)摸一摸,感知面

出示情境圖,問:這是什麼地方?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麼?

我們將利用這些物體認識面積。(補充板書:認識面積)

摸一摸黑板的表面,課桌面的面,課本封面的面,文具盒蓋的面,認識面。133

(2)比一比,感知面的大小

觀察黑板的表面和課本的封面,說說哪個面比較大,哪個面比較小。

觀察課桌的表面和課本的封面,說說哪個面比較大,哪個面比較小。

指出:通過觀察發現了物體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們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物體表面的大小)

(3)說一說,表述面的大小。

談話:現在誰來說一說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麼?課本的封面呢?

你們會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積和課本封面的面積的大小嗎?(在小組裏先說一說再集體交流)摸一摸,比一比練習本的封面,學具盒蓋的面和三角尺的'面,哪個面的面積最大,哪個面的面積最小。

2.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體你能比較它們表面的面積大小嗎?

講述:通過觀察和摸物體的面等活動,我們知道了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物體表面的面積。過渡:我們還可以通過研究圍成的封閉圖形更深入地瞭解面積。

ppt展示大小不一的封閉圖形。

二、塗一塗、比一比,豐富對面積含義的認識

1.出示教材第58頁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

提出要求:把其中的正方形塗成紅色,長方形塗成藍色。

請你們拿出兩張這樣的紙片,有什麼辦法能比較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呢?

分小組討論。

集體交流。

課件展示。

面積教學設計11

一、教學內容

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數學教材第11冊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邏輯推理能力。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利用已有的知識,運用數學思想方法,推導出圓面積計算公式;滲透極限、轉化、化曲爲直等數學思想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深入思考,積極合作的良好品質。

三、教學重點通過合作探究活動,推導出圓面積公式。

四、教學難點:理解轉化後的圖形各部分與圓各部分的關係。

五、教具學具準備:圓形紙片多媒體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圓桌照片

師: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我們對圓已經有了一些認識,在我們的生活中圓也有着廣泛的應用,請看老師家裏就有這樣一個圓桌,看到這個圓桌你能提出哪些與圓有關的數學問題?

生:圓桌一圈的長度是多少?圓桌桌面的面積是多少?

師:圓桌一圈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怎樣求圓的周長?

怎樣計算圓桌桌面的面積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設計意圖:根據“問題驅動式”教學模式的第一環節:創設情境,質疑激趣。教師創設了“看到這個圓桌你能提出哪些與圓有關的數學問題?”的情境引發學生提出問題,根據學生所提問題,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二)合作探究

1、複習轉化方法:

師:想一想,我們都學過了哪些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三角形)

師:我們以平行四邊形爲例,你還記得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嗎?(指名說、師投影演示)

師:在推導過程中,我們是根據以前學過圖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新圖形面積公式,這種方法對我們今天的學習有沒有幫助呢?

師:如果有的話,你打算把圓轉化成什麼圖形呢?到底行不行呢?下面我們小組合作探究,請看活動要求:

1、圓轉化成了什麼圖形?2、轉化後圖形的各部分與圓的各部分有什麼關係?3、根據轉化後圖形面積公式試着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

2、小組合作探究,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根據“問題驅動式”教學模式的第二環節:問題驅動,自主探究。

教師讓學生帶着3個問題進行自主探究的活動】

3、彙報展示

預設:

學生方法1:將圓等分成(8份、16份、)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於圓周長的一半,上面的底就是圓周長的另一半。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於圓的半徑。圓周長的一半乘半徑就是圓面積的公式:∏r2。

學生方法2:將圓等分成若干份,拼成一個梯形或三角形。

學生方法3:用圓的一部分推出面積公式。(一個近似三角形的面積×份數)

板書:學生彙報的思路,即轉化後圖形各部分與圓各部分的關係,讓學生的理解更清晰。

【設計意圖:根據“問題驅動式”教學模式的第三環節:碰撞交流,研討辯論。教師讓學生在彙報過程中注意傾聽同伴的發言,如果有問題,讓學生再重複一遍,讓學生髮現同學在彙報中存在的問題,互相提問、質疑、解決問題。】

4、課件演示,體驗極限、化曲爲直等數學思想。

5、資料介紹,感受數學文化,

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根據老師給你的數學信息,現在你能算一算這個圓桌面的面積了嗎?(出示圓桌的照片,並給出圓桌的'半徑是40釐米)

生:一人板書,其他學生本上練習。集體訂正。

6、知識性小結:

師:如果我們想計算圓的面積,必須知道什麼條件?

生:半徑。

師:還可以知道什麼,也能求出圓的面積?

生:圓的直徑或圓的周長?

師:怎麼求?

【設計意圖:根據“問題驅動式”教學模式的第四環節:總結提升,納入認知。

教師根據本節課所學內容提出了第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想計算圓的面積,必須知道什麼條件?”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又適時地提出了第二個問題“還可以知道什麼,也能求出圓的面積?”通過兩個問題的提出,讓學生不僅明確知道半徑可以求圓的面積,知道圓的直徑、周長也可以求圓的面積,進一步豐富學生計算圓面積的方法,提升學生的認知。】

(三)解決問題:

1、口算下面各圓的面積。

2填寫下表。

半徑直徑周長面積

2釐米

6釐米

6.28釐米

3.某公園裏有一個邊長是10米的正方形嬉水池,正中間有一個人工噴泉,設計要求噴出的水不能落到水池以外。這個噴泉的噴水面積最大是多少平方米?(四)、全課總結

板書設計:圓的面積

轉化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聯繫圓的面積=×r=×r

=πr×r=πr2

公式S=πr2

面積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圓柱的表面積》是人教版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在這個階段,學生已經直觀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並初步瞭解了長方形、正方形、圓等平面圖形的性質,學習了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學生還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與體積的含義及其計算方法。在此基礎上,本單元進一步學習圓柱和圓錐的知識。

設計理念:

圓柱的表面積的教學應該重視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進行有效的操作活動。動手實踐,主動探索和合作學習是國小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數學教學要努力創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使學生在獲取作爲一個現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充分發展。本節課,我試圖通過讓學生動手,讓學生“自由結合”進行探索,在爲學生提供主動發展的時間和空間中實現以下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1。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理解圓柱體表面積的意義,掌握圓柱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2。會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數學思考:運用知識的遷移,用“化曲面爲平面”的方法得出圓柱體側面積的計算方法;能靈活運用求表面積、側面積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問題解決;使學生能根據實際情況區分圓柱體表面積的不同情況,並靈活地選擇計算方法;通過比較、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力;通過獨立思考、交流合作,類比推理而成功地獲取知識,並能積極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讓學生體驗出自己探究發現的快樂;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聯繫廣泛,激發起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動手操作展開圓柱的側面積

教學難點:圓柱側面展開圖的多樣性,並能夠將展開圖與圓柱體的各部分建立聯繫,並推導出圓柱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具準備: 圓柱表面展開圖

學具準備:紙質圓柱形茶葉罐、長方形紙、剪刀、圓柱體紙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起興趣。

拿出圓柱體茶葉罐,誰能說說圓柱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想一想工人叔叔做這個茶葉罐是怎樣下料的?(學生會說出做兩個圓形的底面再加一個側面)

那麼大家猜猜側面是怎樣做成的呢?(說說自己的.猜想)

二、自主探究,發現問題。

1、探究圓柱側面的計算方法。

教師提問:將圓柱體的側面展開,會是什麼形狀的呢?

這個長方形與圓柱體有什麼關係?(長方形的長是圓柱體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是圓柱體的高)

長方形的面積=圓柱的側面積

即 長×寬 =底面周長×高

所以,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S 側 = C × h

如果已知底面半徑爲r,圓柱的側面積公式也可以寫成:S側=2∏r×h

2、研究圓柱表面積

(1)、現在請大家試着求出這個圓柱體茶葉罐用料多少。

學生測量,計算表面積。

(2)、圓柱體的表面積怎樣求呢?

得出結論: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

(3)、動畫:圓柱體表面展開過程

三、實際應用

四、回顧全課

本節課你收穫了什麼,有什麼遺憾。

面積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

蘇教版第九冊26~27頁《校園的綠化面積》

教學目標:

1、通過計算、測量、設計,進一步鞏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計算方法,掌握用割補法求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樹立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3、在創新設計活動中,激發學習興趣以及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時,採用割補法,把它轉化成幾個基本圖形再進行計算。

教學預案:

一、課前導入、激情引趣

1、到現在,我們都認識了哪些圖形?

2、把你最喜歡的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告訴大家。

〔設計意圖〕5年級的孩子,情感日趨成熟,讓他們自己說出喜歡的公式並用自己的經驗把這個公式需要特別注意的細節跟大家提醒,代替老師一問一答的舊知複習,充分展示課堂的開放、大氣。

二、合作探索、掌握新知

(一)學測量,說解法

1、我們學習的這些計算公式,今天要在生活中派上用場了(出示課件)。這是我們校園裏的一塊花圃,同學說認真觀察。

思考:要計算出它們的面積,需要哪些條件。如果老師只給你們一把米尺,要怎麼測量?

思考和指明回答。

〔設計意圖:學生學習數學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讓學生用一把米尺解決要求面積問題時,同學們既要思考求這個圖像面積所需的條件,更要思考這個條件如何獲取,這無疑給了學生帶來了極大地學習動力和動手試試的願望。〕

(二)學會探究、挑戰難題

1、我們校園裏還有兩塊花圃,是這樣的……(出示課件),要計算它們的面積,有些小困難,大家有信心解決這個問題嗎?

2、同桌合作,探究,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把算式寫出來。

3、指明彙報結果,師展示他們的結果。

4、結合課件,師小結解決這個問題的割法和補法,並說明:解決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會得出很多種不同的方法,就像剛纔這道題。

〔設計意圖〕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學會與同學探究、交流、學會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人,同時也學會認真聽取別人建議,真正做到學生新知的獲得不僅教師的告訴和訓練,而更是學生的探究與交流。

三、聯繫鞏固,強化方法

1、校園裏還有兩塊花圃,都是像我們剛纔研究的'不規則圖形。同學們,不管你們喜歡割法還是補法,用你自己喜歡的一種方法求出它們的面積,現在就動手吧。

2、展示學習成果,優化解題方法。

3、總結提升:通過剛纔的探究學習,你有什麼收穫,把你的收穫告訴大家。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完成這兩道習題,既有利於優化解題策略,更有利於讓學生的知識從操作到語言的飛躍,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昇華。

四、拓展練習,爭當小小設計師

爲了把我們的校園建設得更美好,校長決定在建一做教學樓,教學樓前的花圃讓我們來幫忙設計,看誰的花圃設計的美麗又大方,校長就採用誰的設計。那樣,你就真正成了一個設計師了。拿出我們的格子圖,動手設計吧!

2、展示設計成果。

3、利用課間時間思考:我還可以怎麼設計使花圃更合理更美麗。

〔設計意圖〕讓每個學生當小小設計師,既有利於學生綜合應用已學的知識,更有助於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

面積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P67-6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猜想、操作、驗證、討論和歸納等數學活動的過程,探索並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並能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相關問題。

2、經歷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進一步體會“轉化”和“極限”的數學思想,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感悟數學知識內在聯繫的邏輯之美,體驗發現新知識的快樂,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圓的面積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理解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揭示課題

1、談話引入

前些日子我們已經研究了圓,今天咱們繼續研究圓。

2、畫圓

首先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圓規在練習本上畫一個圓。

3、比較圓的大小

請小組內同學互相看一看,你們畫的圓一樣嗎?爲什麼有的同學畫的圓大一些,有的同學畫的圓小一些?看來圓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4、揭示課題

我們把圓所佔平面的大小叫做圓的面積。(出示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確定策略,體會轉化

(1)明確研究問題

師:同學們都認爲圓的面積與它的半徑有關,那麼圓的面積和半徑究竟有怎樣的關係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問題。

(2)體會轉化

怎麼去研究呢?這讓我想起了《曹衝稱象》的故事。同學們聽過曹衝稱象的故事嗎?誰能用幾句話簡單地概括一下這個故事?曹衝之所以能稱出大象的重量,你覺得關鍵在於什麼?(把大象的重量轉化成石頭的重量)

其實在我們的數學學習中我們就常常用到轉化的方法。請同學們在大腦中快速搜索一下,以前我們在研究一個新圖形的面積時,用到過哪些好的方法?

預設:

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推導方法。

當學生說不上來時,老師提醒:比如,當我們還不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時候,是利用什麼方法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呢?(割補法)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又是怎麼推導出來的呢?(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或梯形拼成平行四邊形)(課件演示推導過程)

小結:

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些方法都有一個共同點?

(3)確定策略

那咱們今天研究的圓是否也能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呢?(……)

如果我們也像推導三角形、梯形面積那樣用兩個完全相同的圓形拼一拼,你認爲可能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嗎?那怎麼辦呢?(割補法)怎麼剪呢?

①引導學生說出沿着直徑或半徑,把圓進行平均分;

②師示範4等份、8等份的剪法和拼法;

2、明確方法,體驗極限

(1)學生動手操作16等份的拼法;

(2)比較每一次所拼圖形的變化;

(3)電腦演示32等份、64等份、128等份所拼的圖形,讓學生體驗分成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長方形。

3、深化思維,推導公式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轉化後的長方形,它與原來的圓有什麼聯繫?(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2)交流發現,電腦演示圓周長和長,半徑和寬的關係。

(3)多讓幾個學生交流轉化後的長方形和原來圓之間的聯繫。

(4)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三、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現在要求圓的面積是不是很簡單了?知道什麼條件就可以求出圓的面積了?

出示主題圖求面積:這個圓形草坪的半徑是10m,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判斷對錯:

(1)直徑是2釐米的圓,它的面積是12.56平方釐米。()

(2)兩個圓的周長相等,面積也一定相等。()

(3)圓的半徑越大,圓所佔的面積也越大。()

(4)圓的半徑擴大3倍,它的面積擴大6倍。()

3.知道了半徑就可以求出圓的面積,那知道圓的周長能求出圓的面積嗎?

四、總結新知,深化拓展

1.小結:

通過剛纔的研究同學們推導出了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更重要的是大家運用轉化的方法把圓這個新圖形轉化成了我們已經學過的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以後大家遇到新問題都可以用轉化的方法嘗試一下。

2、拓展

在剪拼長方形的過程中,有同學產生了疑問,能不能把剪下來的小扇形拼成三角形或者是梯形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課件出示拼的過程)

那利用拼成的三角形和梯形又能推導出圓的公式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後去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算一算,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

面積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

(2)會用圓的面積公式計算圓的面積;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動手操作討論等探索圓的面積公式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積極參加數學活動,體驗圓的面積公式推導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公式的確定性和轉化的數

學思想。

二、教學重點:

圓的面積的計算

三、教學難點:

推導圓的公式的過程;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圓片、膠水、剪刀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1、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段動畫片。(出示課件)

2、師:我們要求小朋友的活動場地有多大,就是求圓的什麼? (圓的面積)

3、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圓形學具,摸一摸,指一指,感受圓的周長和麪積。

4、設疑:那麼圓的面積怎樣求呢?

5、教師讓學生說出以前學過的平行四邊行圖形的面積公式是怎麼的來的?然後複習演示平行四邊行的公式推導過程。

6、要求圓的面積,怎樣把圓形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圖形呢?

(1)、設疑導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 )、複習滲透轉化的思想,爲推導圓的面積埋下伏筆.

(二 )合作探究

把圓形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圖形探究圓的面積公式

師:同學們開動腦筋,小組合作看能把圓轉化成什麼圖形?

(1) 學生動手操作;

(2) 交流演示各組拼出的圖形。

(3)教師用課件演示。

教師用課件演示長方形的長與寬和圓的周長與半徑的`關係.得出圓的面積公式S=

問: 那麼要求圓的面積必須知道什麼條件?

(三)解決問題

(一)、已知圓的半徑,求圓的面積

例1、一個圓形花壇的半徑是3m,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二)、已知圓的直徑,求圓的面積

例2、圓形花壇的直徑的20 m,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三)、已知圓的周長,求圓的面積

例3、一個圓形儲水池的周長是25.12 m,它的佔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四 鞏固練習

1、判斷對錯:

(1)直徑相等的兩個圓,面積不一定相等。。 ( )

(2)兩個圓的周長相等,面積也一定相等。 ( )

(3)圓的半徑越大,圓所佔的面積也越大。 ( )

2、根據下面所給的條件,求圓的面積。

(1)半徑3分米

(2)直徑20釐米

五、知識拓展

在一個邊長爲8釐米的正方形裏畫一個最大的圓,這個圓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六、總結:學生談收穫

反思:本節課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學生學習積極性高,課堂氣氛活躍,學習效果好。學生親身經歷提出問題,動手實踐,分析驗證,通過把圓形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圖形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探究新知的興趣,讓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想象,動口說理等活動,用多種感官感知拼成圖形與圓形的關係,運用推理得出圓的面積公式,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對知識進行再創造,體驗了學習新知的喜悅。其次,通過利用面積公式解決數學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標籤:教學 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