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

設計2.27W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

《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1

師:同學們學過歷史,知道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什麼嗎?(《詩經》)

師:《詩經》305篇,其中有一篇名叫《君子于役》,我們今天先來欣賞一下該詩的第一節。(投影,包括詩的第一節以及主要詞語的解釋。)

師:請參照註釋大致瞭解詩歌的內容。(正音,釋義:君子:曷:棲:塒:)

師:請一位同學讀一下。

師: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農村晚景圖,畫中充滿恬靜的氣氛)

師:這首詩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妻子對丈夫的無限思念之情)

師:此詩寫法上的一個特點是什麼?(情景交融)

師:如果我們把在家苦苦等候的妻子理解爲所有盼望在外親人歸來的家人,如果我們把在外服役的丈夫理解爲所有在外流浪的遊子,我們沒想到啊,家人的這一望就是一千多年!一千多年過去了,那個遊子啊,他還在外面流浪。不信,請看這首曲——《天淨沙·秋思》。(投影《天淨沙·秋思》)

(教師範讀,學生仿讀。注意節奏、重音、情感。)

師:同學們請閉上眼睛,聽老師輕聲讀,將曲中描繪的所有的景象組成一幅畫。

師:聽完老師的朗讀,你看到了什麼?(學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畫面)

師:你認爲畫面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羈旅之情或思鄉之情)

師: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學生研讀賞析。)

師:我們現在讀到這首曲仍能被曲中所表達的.感情所深深感染。你有過“斷腸人”的經歷或者你看過、聽過其他“斷腸人”的故事嗎?(用自己的直接經驗或間接經驗強化這種感情。)

(明確:由於曲中沒有直接的抒情主人公出現,於是,那位“斷腸人”便可以看作是一個不定代詞,指代“你”、“我”、“他”都行。讀過這此曲的人常常會沉浸於作者描寫的情境之中,有時甚至感到自己就是那秋天中無所依託的迷惘遊子,此曲喚起的並不是讀者的同情心和共鳴,而是對漂泊的切身感受。雖然我們未必都是浪跡天涯的遊子,但在生命的途程中,誰又不是一個流浪者呢?)

師:一切景語皆情語。《君子于役》與《天淨沙·秋思》爲了表達“思”之情,各選擇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景”。你如果要表現某種“情”,你將選擇哪些“景”呢?(生自由答)

師:一曲短短28字的《秋思》,唱出了天下游子的心聲。這裏,我們是不是應該感謝一下此曲的作者?(簡介馬致遠,元曲以及前人對此曲的評價)

師:今天,我們學了兩首詩(曲),一個望歸,一個思回。讓我們在音樂的伴隨下再來深情地再現離我們遙遠而又很近的感情吧。(投影,放背景音樂,學生讀詩、曲)

師:幾千年來,遊子的故事一直在上演,流浪的滋味刻骨銘心。有一首歌唱道:“都說那海水又苦又鹹,誰知道流浪的悲痛心酸,滿腔的愁怨,啊,遊子的腳印啊,血跡斑斑……”有千年的流浪,就有千年的等待。遊子啊,回來吧(音頻:費翔《故鄉的雲》)

《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元曲的基礎知識,培養對古典詩詞曲的興趣。

2.藉助註釋和工具書把握詩歌大意,在讀悟想象中品味本曲的語言,體會其情味,感悟曲中創設的意境,領會詩人表達的情感,揣摩古詩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達方法。

3.通過對比閱讀,拓展延伸,體驗鑑賞詩詞的方法,提高鑑賞詩歌的能力,增強古詩文修養。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體會小令的語言美、節奏美、韻律美;在讀中體會詩的內涵,品出詩的情味。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品味,把握詩歌大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感受曲中所創設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

鑑賞表現秋景的意象,體會曲中的意境,理解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元曲及作者白樸的生平資料、古箏曲《香山射鼓》)胡琴曲《悲秋》)

學生準備:

元曲及作者白樸的相關資料。

教學方法:

採用品味、誦讀、交流、研討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交流導入,理解課題

1.學生用一至兩個詞語表達對秋天的印象。

2.溫故知新,學生重溫與秋有關的古詩詞。

3.導入新課,解題,簡介元曲的有關知識。

二、初讀疏言,感悟詩意

1.學生自由讀讀這首元曲,注意曲子每個字的讀音,要求讀得字正腔圓,讀通,讀順。

2.指名學生朗讀、齊讀,教師相機評價指導讀出曲的節奏、韻味。

3.藉助註釋或查閱工具書,同桌合作學習理解詩歌大意。

4.發揮想象,融入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歌大意。教師隨機提問:對“殘霞、輕煙、寒鴉、飛鴻影下”等詞的理解。這首曲寫的是秋天什麼時候的景色?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5.有感情地朗讀本曲,把曲中所勾勒的秋之圖景用朗誦表達出來。

三、細讀悟象,把握詩境

1.找一找作者描寫了哪些秋天的景物?

(全曲中秋景: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飛鴻、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2.朗讀第一句中的景物。

(1)這些景物讓你感到這是一個怎樣的秋天?

(暗淡、蕭瑟、冷清)

(特別注意:孤、落、殘、輕、老、寒六個字。)

(2)想一想第一句中,“孤村??寒鴉”這些景物容易讓我們產生哪些情感?爲什麼?)

(3)請同學們把這種淒涼、冷清、孤寂的情感讀出來,聲音要輕、緩。

(4)引入一組寫秋的古詩詞,進一步感受“悲秋”。

3.朗讀最後兩句的景物。

(1)作者抓住景物的什麼特點來寫的?這些景物又讓你感受到一個怎樣的秋天?(燦爛的、明朗的、絢麗的、美好的、恬淡的)

(2)用讀展示出最後兩句一個多彩絢麗的世界,聲音略快略高。

(3)第二句選擇“青山??黃花”寫來寫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

(青山綠水:充滿生機;白草紅葉黃花:色彩豔麗、多變。這些景物不僅美麗,而且象徵着生命鮮活明亮。表達作者積極、樂觀、對生活充滿希望)

4.此曲描繪的秋景圖由兩部分構成:

前面部分是暗淡、蕭瑟、冷清的遲暮秋景;而後面部分畫面色彩斑斕,鮮豔明麗,充滿着勃勃的生機。在這裏作者運用了什麼寫作方法?(對比)

5.兩者是如何連接起來的?“一點飛鴻影下。”

(1)鴻雁有什麼特點?(一點:說明遠,高;影下:說明速度快。)從大雁的這些特點你體會到了什麼?(充滿活力)

(2)讀出作者看到飛鴻打破淒涼、冷清、孤寂後的驚喜,讀出飛鴻速度之疾。

6.小結,引讀。

(1)小結:整首曲全都由一些自然景物構成,前二句呈現出一片蕭瑟而荒漠的深秋景象。第三句“一點飛鴻影下”,使寂寞的秋景圖,鮮明活躍起來。最後,再以“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作爲結束,增添了五彩繽紛的亮麗色澤。

(2)引讀:在作者眼中秋是孤寂、淒涼的——讀前兩句;又是充滿活力的——第三句;更是絢麗多姿、五彩繽紛的——最後兩句

四、研讀悟意,體察詩蘊

作者將秋日傍晚蕭瑟之景與明朗絢麗之景融合在一起,到底是想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呢?我們還要考慮到作者寫這首散曲時的背景和作者生平這個因素。(滲透“瞭解背景,知人論詩”的'學習詩詞方法)

(1)學生閱讀白樸的生平資料。

(2)本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抒發自己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感受美景的情致,表達樂觀積極地對待人生)

五、誦讀頓悟,表達詩情

朗讀全曲,要讀出節奏,讀出韻律,讀出味道,更要讀出情感。

指名讀、教師範讀、齊讀。(滲透吟誦的技法“平長仄短,依字行腔”讀出詩文的聲韻之美。

六、拓讀積累,賞析延情

(一)總結欣賞古詩詞的方法

(反覆朗讀,瞭解詩意;品味語言,感悟意境;情景交融,體會感情;瞭解背景,知人論詩。

(二)出示馬致遠的《天靜沙秋思》

要求學生合作學習、對比閱讀

思考題:

1.這首散曲描繪的是什麼樣的畫面?表達什麼樣的感情?

2.《天淨沙·秋思》與《天淨沙·秋》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

(三)彙報交流

1.這首散曲描繪的是什麼樣的圖景?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

(1)這首小令描繪了一幅深秋晚景圖:(孤寂、蕭索、荒涼的景象)作者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種景物巧妙組合,向人們展示了一幅遊子漂泊行旅圖。

(2)真切地表現出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思鄉之情。(“斷腸人在天涯”是點晴之筆,點明瞭人物,道出了遊子的情懷。

2.配樂引讀《天淨沙·秋思》想象意境,讀出情感。

3.討論彙報第二個問題:《天淨沙·秋思》與《天淨沙·秋》有那些共同點和不同點。 (共同點(1)曲牌相同(2)作者朝代相同(3)都寫了秋季、秋景,都寫了老樹、烏鴉(寫景的特點是將自然物精巧地組合在一起。)(4)寫了夕陽西下傍晚時的景色,景色都有令人淒涼的感覺。

不同點:

(1)題目不同

(2)作者不同

(3)景色也有不同

(4)表達的情感不同。

《天淨沙·秋》表達了作者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處世態度;《天淨沙·秋思》表達天涯淪落人的悽苦孤寂之情。

4.配樂誦讀兩首元曲:

板書設計:

蕭瑟孤寂

天淨沙·秋、充滿活力、美麗秋景

明朗絢麗

淒涼之景

天淨沙·秋思、情景交融

思鄉之情

課外拓展作業:

請你運用今天學習的方法,去讀懂一首著名的散曲,感受曲中所表現出的作者的感情。 《國小生必備古詩詞93首》《朝天門詠喇叭》(明王磐)

《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3

內容來源:七年級語文(上冊)

主題:《天淨沙·秋思》

課時:1

授課對象:七年級學生

設計者:張兆迪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1)誦讀古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

(2)能利用圖書館、網絡蒐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2.學情分析:

本詩歌的教學對象是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在國小階段學習過古詩詞的基本知識,但是對詩歌中語言文字的妙處體會不深、對詩歌的節奏感把握不強,不利於感悟和理解詩歌。此外,七年級學生的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創造能力較國小階段有了較大的提高,在教學中,教師應適當引導學生通過品析語言文字,抓住詩歌情節發展,體悟詩人心境,從而產生讀好詩歌的興趣和熱情。

3.教材分析:

《天淨沙·秋思》是元代曲作家馬致遠的一首小令,也是學生進入中學接觸的第一首小令。該詩以簡單的話語描繪了豐富的自然景觀,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一句最爲聞名,這首詩通過寫景,表現出了遊子的羈旅之情與思鄉之情。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自由朗讀,在讀中理解與想象,分析這首詩抒發詩人思鄉之情的句子和寫作特點;2.分析全詩是如何展開的,歸納體現詩人抒發感情的詩句。評價任務:

1.針對目標1,課堂注重讀中理解,通過品析文中的關鍵詞句,能總結出賞析詩句的方法,並會運用這一方法,解決此類問題。

2.針對目標2,設計一個活動,通過體會詩詞的寫作特點,能總結出詩詞的類型和作用,並會運用這一方法,解決此類問題。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在你們眼中,秋天是一個怎樣的季節?是豐收的,是浪漫的,還是多愁善感的?那麼,你們知道在一個遊子的心中,秋天是什麼樣的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中去體會體會遊子心中的秋天。

二、自學指導(一)——預習與交流

1.文體知識

《天淨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淨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題目。

2.作者簡介

《天淨沙·秋思》,作者馬致遠,是元代著名戲曲作家、散曲家。他與關漢卿、王實甫、白樸被稱爲“元雜劇四大家”。他的《天淨沙·秋思》被稱爲“秋思之祖”。

3.背景鏈接

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一生都幾乎過着漂泊無定的生活,因而鬱郁不得志,困窘潦倒。於是在一次羈旅途中,寫下了《天淨沙·秋思》。

三、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

(一)詩歌朗讀

1.自由朗讀詩歌,並採取各種形式把詩歌讀通讀順,注意節奏、重音。【交流點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根據詩句用優美的語言描繪圖畫,體會思鄉之情。【交流點撥】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僕僕的遊子,騎着一匹瘦馬,迎着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即將歸巢的暮鴉在樹梢上盤旋;他走過橫架在溪流的小橋,來到溪邊的幾戶人家門前,這時太陽快要落山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的長夜,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

(二)整體感知

1.本曲前三句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別渲染了怎樣的氛圍?【交流點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前三句渲染了一種悽清孤寂的氛圍。籠罩在蒼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樹、烏鴉,呈現出一派蕭瑟淒涼的景象。

昏鴉歸巢反襯出遊子的漂泊和無所歸宿。小橋流水旁的人家雖然簡陋清貧,卻有親人團聚的天倫之樂,透露出遊子對寧靜溫馨的家園生活的嚮往,也反襯出遊子有家歸不得的悲苦與淒涼。寒風嗖嗖,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馬正在蜿蜒古道上艱難跋涉。這裏雖然沒有直接寫人,但已不難想象馬背上的遊子疲憊、憔悴的神情。

三句十八個字,不用任何動詞和關聯語作連綴,只是分別並列三個名詞性詞組就完整地構成一幅以“昏鴉”“人家”“瘦馬”爲重點的意境深遠的圖畫,羈思旅愁借景物自然顯現,使人聯想無窮。

2.請你想象畫面,給這首小令另擬一個小標題。【交流點撥】斷腸人秋旅圖、深秋郊野獨行圖、天涯斷腸人。

3.“斷腸人在天涯”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交流點撥】前三句是寫景,後兩句爲抒情。“斷腸人在天涯”是這首小令的主軸,貫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鴉還知道投樹棲息,小橋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騎着瘦馬的遊子卻只能在西風古道上奔波。“夕陽”如血,可以想見它照在老樹昏鴉,小橋流水同古道瘦馬上會有不同的色彩,但倍添遲暮蒼涼氣氛的作用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與夕陽配合,正應了“日暮途窮”的成語,加重了悲悽衰殘的`色彩,說盡了千古羈旅人無限的愁悶。

4.這首小令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交流點撥】這首小令寄情於物,通過對衆多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羈旅天涯之人內心的悽苦愁楚之情。

(三)深層探究

1.這首小令在語言上有什麼特點?【交流點撥】語言極爲精煉確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卻描繪出一幅詩情濃郁的畫面,創造出淒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結構完全相同,全用名詞和形容詞,沒有一個動詞,描寫了九個形象,九個小景,每三個形象構成一幅小畫面。各句以三個並列的偏正結構的詞組組成整齊的排比句,顯得和諧勻稱,一語道破“某一種心情”。也正因如此,這首小令被稱爲“秋思之祖”。

2.《天淨沙·秋思》是如何運用對比映襯手法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交流點撥】作品中動景與靜景、暗淡的色調與明亮的色調、天倫之樂與羈旅之苦,都形成鮮明的對比映襯,增強了視覺效果和感情色彩。

藤、樹、橋、人家、古道是靜景,鴉、水、風、馬、夕陽是動景,動靜結合,相互輝映。落日餘暉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調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鴉歸巢襯托了遊子的歸宿無處,小橋流水人家的天倫之樂襯托了羈旅生活的艱難悽苦,感情上也形成鮮明對照。

(四)熟讀成誦

課堂小結

這首小令只有28個字,卻能以巧妙的構思,選取秋天幾個富有特徵性的景物,給我們摹畫出一幅秋郊夕照圖,創造出一種蕭瑟、蒼涼的意境,用以襯托天涯遊子思鄉的那種孤寂悽楚的心情。全曲不僅寫景,動靜相襯,而且寫人,借景言情;不僅用景物點染“秋”,而且用景物來表現“思”,化景爲情,情從景出,把“秋思”寫得非常悽惻,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板書設計

拓展延伸

展開想象,將《天淨沙·秋思》改寫成一篇散文。

《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通過反覆誦讀,能正確說出作者寄寓在小曲中的思想感情。

2、通過畫面的賞析,準確描述小曲表現的形象,體會形象中蘊涵的意境。

3、通過對比閱讀,學習用具體的意象表達抽象的感情的方法。

4、能背誦並默寫課文,積累古代描寫“愁”的詩文。

【研究目的】

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根據學生課前學習的情況自然導入)

二、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1、放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節奏。

2、根據頁下注,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要求:找出詩歌中的景物,並通過想象在頭腦中勾畫出畫面。

3、評價活動:可採用多種方式。如,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畫面等。

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過渡語:(由形象到意象)。

介紹有關背景,爲利於學生深入理解感情。

2、組織學生活動:

⑴ 小曲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閱讀課文後根據課文內容闡述理由。

⑵ 小組討論。

⑶ 評價。明確了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這些詞語對錶達作者感情所起的作用。

四、深入體會詩中的意境

1、過渡語、指導語。

2、組織學習活動:

⑴ 教師出示一幅畫面。要求:根據你對這首曲的理解,找出這幅畫中與原曲意境相違背的地方,根據課文內容說出理由。

⑵ 展開你想象的翅膀,再次配樂朗讀課文,體會悠遠的意境。

3、歸納總結。優秀的文學作品往往非常講究意境的`創設,而意境是很抽象的,因此,很多作家都通過精選典型的意象來達成目的,這首小令是這方面的典範。

五、遷移拓展

欣賞白樸的一首《天淨沙·秋》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1、朗讀。

2、說說這首小令藉助哪些意象表達了怎樣一種意境?

3、請選擇一句或幾句,發揮想象,用散文化的語言描寫出文中意象所表達的意境。

4、蒐集古詩詞中有關描寫“愁”的詩句,理解用具體的意象表現抽象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六、課後學習

完成作業。

請選擇兩首小令中的一首 ,寫一段300字左右的賞析文章。

《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元散曲的有關常識。

2、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歌,理解詩歌的內容。

3、培養學生初步具有創造能力和賞析詩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反覆朗讀感悟詩歌中的景物形象及其所創造的意境。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來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激發學生對古代詩歌的興趣,從而熱愛祖國的文化。

2、培養學生熱愛自己家鄉的情感。

教學重點:通過反覆朗讀感悟詩歌中的景物形象及其所創造的意境。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初步具有創造能力和賞析詩歌的能力。

教法:朗讀法、情境設置法、比較閱讀法、多媒體教學法。

學法:朗讀法、評價法、比較閱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畫面)一幅清秋圖,一曲晚秋月,一闋清秋詞,把我們帶進萬里清秋。請同學們帶感情的賞讀詩句:(多媒體)

讀得好,讀出了秋天的靈動美。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你心目中的.秋天是怎樣的呢?想到的同學請告訴我。(豐收、蕭條、淒涼等)。

正所謂“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元代著名散曲家馬致遠的小令《天淨沙·秋思》。(簡單介紹文體常識)

一、 朗讀:

1、聽朗讀,注意節奏和情感。

2、同學們聽的很認真,下面請同學們自由的試讀這首小令。

3、全體齊讀。

4、指導朗讀“斷腸人/在/天涯”這一句。

5、個別讀,讀出感情。

6、師範讀。

三、賞析:

1、找詩眼。

一曲小令,一縷情思。你認爲《天淨沙·秋思》中哪個詞最能體現這種情思?(斷腸)同學們理解“斷腸”是什麼意思嗎?(師:講故事讓學生理解“斷腸”的含義:悲傷痛苦到極點。)

2、析景物。

同學們,讀完了這首詩歌能談談自己的感受嗎?用一個詞概括。(淒涼,蕭瑟、悲傷、憂傷等)請你把憂傷的情調讀一讀。(他讀得如何?是否讀出了你的感受?)讀着讀着這秋意就出來了。可是這首曲子當中並沒有悲涼、哀傷、傷感的字樣啊,你是從哪裏讀到的呢?

(1)賞析哀景: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以哀景襯哀情)

秋景可以入畫,可以行文的有很多,諸如香山的紅葉,黃山的秋日、中秋的明月、長江的漁家唱晚。爲何馬致遠棄而不用,偏偏獨取“枯藤、老樹、昏鴉”呢? 平常生活中“藤、樹、烏鴉”都是些很普通的景物,假如在你開心的時候,你會在這些詞前面加上“枯、老、昏”這些形容詞呢?能舉例子嗎?

心情愉快時:藤、樹、鴉?

小結:一切景語皆情語。

心情愉快時:藤、樹、鴉?

(2)賞析樂景:小橋、流水、人家(以樂景襯哀情),(讀時歡快中流露一些哀傷。)

小結:反襯手法。

(3)入情入境朗讀。

3、繪畫面。

在夕陽的餘暉裏,在蕭瑟的秋風中,這是怎樣的一種情境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把這些文字幻化成一幅幅圖像,然後再用語言把這些圖像描繪出來。

4、練背誦。

通過我們的想和說已經把我們帶入了馬致遠的古道西風瘦馬的情境中去,不知道大家是否體會到了馬致遠創作這首小令的感情呢?

(1)個人讀。

(2)比賽讀。

(3)全班背誦。

5、說特色。

1、大家深情地朗讀把老師也帶進了那種意境當中去,可見大家已經領悟了這首小令的妙處。那麼它妙在什麼地方呢?請大家用:它妙就妙在 這樣的句式來說說。(多媒體)

2、前人的評價:

譽爲元“秋思之祖”。 ——周德清

寥寥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 ——王國維

“枯藤老樹寫秋思,不許旁人贅一詞”之譽。

小結:一首極爲簡短的小曲,表達了難以盡述的內蘊,形象地描繪出天涯遊子的悽楚、悲愴的內心世界。給人以震撼人心的藝術感受,讓人讀之而倍感悽苦,詠之而更感其心。

四、拓展延伸,對比賞析:

1、《秋詞》劉禹錫

2、《天淨沙·秋》白樸

3、《天淨沙·湖上送別》張可久

五、結語、作業。

馬致遠用詩歌來表達感情,歌手滿文軍用歌聲來傾訴思念,在這動聽的歌聲裏,同學們,你們可曾有過同樣的思念或思緒呢?你想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表達這種感情呢?用詩、用歌、還是用畫?拿起你手中的筆來完成今天的作業。

《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6

一、學習目標

1、朗誦、背誦

2、感受意境、賞析

3、學習這首小令的寫作手法,學會寄情於物的寫作手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分析景物渲染的氛圍,幫助學生理解詩人的情感,體會詩人的心境難點:學會運用寄情於物的寫作手法

三、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大家還記得哪些表達思鄉之情的句子呢?齊背(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風又綠江南,明月何時照我還?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今天要們要學習一首元曲《天淨沙秋思》。

大家都知道唐詩、宋詞、元曲,作爲第一次接觸元代作品,我們首先來了解元曲。包括雜劇和散曲,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散曲,是爲配樂所寫的歌詞,是繼詩詞興起的一種新詩體。小令,又叫“葉兒”,體制短小,大多數爲只曲,每首各自爲韻,相當於一首詩或一首短詞。我們今天學的《天淨沙·秋思》就是一首小令。

解題:天淨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 “秋思”,秋天裏的思念。

(二)、學習這首小令

(1)學生朗讀。讀書是走進作家的內心世界,讓我們以朗讀來走進馬致遠,親近這位名家,讀懂這片漂泊羈旅的遊子之心。(全班齊讀)

(2)指導學生朗讀。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要讀出一氣呵成、淋漓痛快的酣暢美和明快的節奏感。試一試。最後一句是散句,要讀得曲折跌宕,讀出落拓無助的生存境遇。試一試。指出典型地方再朗讀一遍。

(3)欣賞音頻,感受它的語言美、意境美。聆聽之際,注意作者營造了怎樣的氣氛?給你怎樣的感受?(4)同學們暢所欲言談感受:淒涼、悲涼、悽苦。請學生讀出淒涼的情感。問全曲沒有出現一個關於“淒涼”的字眼,你是如何讀出來的,從哪個詞讀出來的?

(5)根據同學們的回答,師生共同分析從詞語中讀出的情感。強調“小橋流水人家”裏面的景是溫馨、恬靜的,與其它的景成對比,以樂靜襯哀情。

(6)古人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請同學們分組討論2分鐘,把剛纔分析的畫面用優美的話語描繪出來,請小組代表發言。幾根枯藤纏繞着一棵棵禿樹,那凋零了的黃葉在蕭蕭的秋風中瑟瑟的顫抖,黃昏的天空中點點寒鴉,聲聲哀鳴……一片悲涼的秋景;潺潺的流水上,橫跨一座別緻的小橋。不遠處有一縷裊裊炊煙飄出農家小屋,那裏有幾戶安居樂業的人家;在寂寞的古道上,蕭瑟的秋風,吹打着孤獨的遊子,掀起他單薄的衣襟,孤獨的遊子騎着一匹瘦瘦的老馬,蹣跚走在羊腸古道上。

(7)同學們描繪的就是一幅悲涼的秋景圖。(板書:景悲涼氣氛)“一切景語皆情語”,請想想這幅畫面傳達出怎樣的情感?明確:因爲“斷腸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斷腸人的精神家園已化作了一片荒蕪,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滿目蕭然。於是作者眼中的藤、樹、馬、水都是蕭條的、淒涼的、無助的.,其實是人的落拓與哀愁的寫照,這是以景託情,融情於景。這景無疑傳達出浪跡天涯的遊子思鄉之情,這景與人,境與情,自然意象與社會境遇,和諧的統一於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遊子羈旅之悲。(板書:情遊子之悲)

(8)“斷腸人”究竟是誰?瞭解作者: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元代大都人,是當時著名的雜劇作家、散曲家。馬致遠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負,卻長期毫無結果。後來擔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滿意的,在職的時間大概也並不長。在這樣的蹉跎經歷中,他漸漸心灰意冷,一面懷着滿腹牢騷,一面宣稱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隱士高人自居。問題:讀出哪些新的體會?提示:懷才不遇,長期漂泊的無奈,思念家鄉,官場失落。拓展:可以用來勸慰作者的詩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介紹作者成就:“元曲四大家”之一,被時人美譽爲“曲狀元”。其小令名作《天淨沙·秋思》被稱爲“秋思之祖”。

1、這首小令之所以獲得如此高的讚譽,寫作手法好在哪裏?

(三)、賞析寫作手法師生共同探究,得出結論

(1)簡約與深蘊相依,《天淨沙秋思》文字之精煉,也可以說達到了不能再增、減一字的程度。全篇僅五句,二十八字,用詞凝練而不簡陋。九種事物“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之前分別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表現各自特徵的修飾語,使各個事物均帶有鮮明的個性,又是本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蒼涼的深秋暮色中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2)靜景與動景相映,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圖上,動與靜、明與暗、背景與主體的相互映襯。

如寫環境的幽靜用“流水”的動態與“小橋”“人家”的靜態相映;寫蒼涼的道路則用“西風”與“古道”相映;“小橋流水人家”的安適、靜雅與“斷腸人在天涯”的淪落異鄉相映,使“斷腸人”更添悲愁。

(3)寄情於物,自然景物本來是沒有思想感情的,但當詩人把這些客觀事物納入審美的認識和感受之中,這些事物便被賦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爲一體了。 “小橋流水人家”,不過是極常見的普通景色,但當它與“斷腸人在天涯”同處於一個圖景之中時,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爲使“斷腸人”心碎腸斷的觸發物,使圖景帶上悲涼的氣氛。

(四)、拓展(動手練一練)

1、哪些詩句最能打動你的心扉?哪些詩句最能扣動你的心絃?給令你心動的詩句寫上一點批註。請同學們展示。(示例“斷腸人在天涯”——怎一個愁字了得?)

《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7

【學習目標】

1、掌握相關文學常識,有感情朗讀並背誦詩歌;

2、理解詩歌的意思;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詩歌的語言、體味詩歌的意境。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你們眼中,秋天是一個怎樣的季節?

也許是豐收的,也許是浪漫的,也許是多愁善感的。那麼,在一個遊子的心中,秋天是什麼樣的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中去體會體會。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第四課(板書)

二、作者簡介和題解。(預習檢測)

1、作者、背景

“天淨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思:思緒)。馬致遠的小令《天淨沙·秋思》被譽爲“秋思之祖”。

三、朗讀明義。 1.學生自由朗讀。

2.聽範讀。

3.作劃分節奏的`指導並齊讀。

(提供舒緩背景音樂:馬思聰的《思鄉曲》)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4、教師小結,指導朗讀要求:①節奏停頓②輕重緩急③抑揚頓挫④感情充沛。

四、解釋下列詞語(小組討論1分鐘+展示)

(1)枯藤:乾枯的枝蔓

昏鴉:黃昏時歸巢的烏鴉

(2)古道:已經廢棄不堪再用的古老驛道(路)

瘦馬:瘦骨如柴的馬(3)斷腸:形容傷心悲痛到極點(4)天涯:天邊,指遠離家鄉的地方

五、檢查翻譯

展示完,小組起立同桌之間複述句子意思(2分鐘),抽學生(小飛俠)複述詩句意思)

過渡:看來同學們掌握得還不錯,理解了詩意,這首詩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呢?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探究案

六、品析詩句感悟詩情

1、此曲表達了浪跡天涯的遊子思鄉之情,具體通過哪些景物表現出來的?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獨立思考2分鐘、小組討論2分鐘。小組展示)

師做引導,三張圖片

七、寫作手法

清代學者:王國維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那麼這首小令通過描寫這麼多的景物來表達作者的思鄉之情,這是一種什麼寫作手法呢?寄情於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八、小結

當堂檢測:

《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8

一、新課導入

《夜書所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這首詩,寫秋夜所見之景,抒發羈旅思鄉之情。一句寫梧葉,“送寒聲”,微妙地寫出了夏去秋來之時,旅人的敏銳感覺。

二句接以“江上秋風”四字,既點明秋風的起處,又進一步烘托出了寒涼的氣氛。秋風已至,而人客居他鄉未歸,因此觸動了思鄉之念。一個“送”字和一個“動”字,都用得十分傳神,前者寫“驚”秋之意,,後者抒“悲”秋之情。

三、四句寫兒童挑促織,表面上看似乎與“客情”無關,實際上是用兒童的快樂——無憂無慮,來反襯自己旅居的孤獨和愁思。

 二、解題

曲:元代新興的一種體裁,大致分爲兩種,一是劇曲,一是散曲。散曲沒有動作、說白,包括散套和小令。《天淨沙﹒秋思》就是有標題的小令。標題一般由曲牌名和題目構成。相似的有《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憶江南》(唐﹒白居易)《漁歌子》(唐﹒張志和)

馬致遠(1250?一1321?):字千里,號東籬,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與關漢卿、鄭光祖、和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他的散曲描寫景物意境優美,語言凝鍊,流暢自然。

三、朗讀指導

1、生個讀

2、老師指導及示範讀(字音、語速、節奏、情感)

3、生個讀(兩個)

4、生齊讀

 四、賞景品情

1、曲中前三句共描寫了幾種景物,情調氛圍有何異同?在文中有何作用?(學生思考,分組討論完成)

明確:①共寫了9種景物,即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景物,一字一句,一字一景,凝練而不簡陋,再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鮮明的修飾語,一幅意境蒼涼的深秋晚景圖就勾勒出來,言簡意豐。

②第一句三種景物寫出一片蕭颯秋景,造成一種黯淡淒涼的氣氛,襯出了這個旅人內心的悲哀。

③第二句三種景物則明淨,安謐,就連那戶人家的歡聲笑語也似聽見,對比自己的奔波不定,更感到羈旅之苦。

④第三句景物古老、淒涼、羸弱,襯托出天涯遊子的內心孤獨悽苦之情。

⑤由此可見,第一、三句色彩情調一致,都是“哀景”,正面襯托遊子的哀愁;第二句則爲“樂景”反襯遊子羈旅之苦。(教師適時板書)

2、這九種景物又是在一個什麼大的色彩之下呢?

明確:“夕陽西下”,時間愈來愈晚,光色慘淡、昏黃,更使以上景物倍添遲暮蒼涼的情調氛圍。

3、文章刻畫了怎樣的人物形象?怎樣的手法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明確:處於這種環境中的人是“天涯遊子”,並直抒胸臆----因思鄉愁已“斷腸”,使景物描寫與人的心境完全溝通,充分體現了因情設景、情景交融的創作意圖。

說明:①教師引導學生提問後,思考並分組討論。②採用討論法,發揮集體的作用,培養學生既能獨立思考又能合作學習的習慣。③形象是曲的`骨肉,感情是曲的血液,思想是曲的靈魂,學生通過教師點撥,對曲中形象、感情、思想作到全面的分析欣賞也就從整體上感受和理解曲作家的情感。

 五、課內鞏固

(一)、背誦

(二)、習題

1.對這首曲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這首曲的題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樹”是最有特徵性的秋景,給人以蕭條、寂寞、悲涼的感覺。

C.“小橋”一句讀來令人親切,可仔細想去,卻更增添了“斷腸人”的愁緒。

D.“斷腸人”句中的“斷腸人”是一位“離人”,“天涯”即“極遠的地方”。

2.對這首曲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前三句十八個字,寫了九種景物,有靜有動、有聲有色,而加在名詞前的定語則體現了詩人對那些景物的獨特感受。

B.這首小令,寫景由近到遠,感情抒發由淺入深,開頭一句“枯藤老樹昏鴉”是詩眼。

C.這是一幅秋景圖,又是一幅絕妙的秋思圖。圖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經過作者精心選擇的,最能表現“秋思”。

D.這首小令用極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極豐富的意象;人與物結合,情與景交融,有一種動人心魄的力量。

3.對這首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此曲的前三句選取了富有特徵的九種事物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圖。

B.第二句描寫詩人所見異鄉的幽美、恬靜的景象,越發使人感到孤獨。

C.從整個構圖來看,前四句寫景,末一句寫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體。寫景是爲了烘托人。

D.從此曲的題目來看,作者所要表達的是對秋的傷感,而並無思鄉之情。

4、下面的詩句都是寫秋的,請選出與《天淨沙·秋思》意境不相同的一項:()

a沅江流不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c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六、讀寫拓展

改寫《天淨沙·秋思》

(一)、改寫指導

1、反覆誦讀原詩,把握詩意。

2、把原詩先譯成白話文,再運用適當的關聯詞連接。

3、必須展開合理想象。

4、適當運用口語化語言。

5、適當補充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讓內容豐厚起來。

(二)、範文

人生不如意有八九,爲了派遣心中的孤寂苦悶,我騎上了那匹與我朝夕相伴的、瘦骨嶙峋的老馬,踏上了寄情山水的旅程。

一路遊山玩水,也見過不少的靈山秀水,但是我惆悵寂寥的心情並未有多少改變,我眼中見到的是破敗、悽慘,黃昏的時候,我與老馬來到了一個垂垂老已的大樹下。遙想當年,它是何等的生機勃勃,但是,今天我看不到它身上具有的生命的影子,一條粗粗的藤掛在它身上,已經枯萎了,當初,藤靠着樹成長得是多麼迅速啊,攀援地多麼高,樹也因爲有了藤的纏繞而美麗異常,可是今天當樹老去的時候,這藤也便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基礎而枯了。在這死氣沉沉的環境中,唯有黃昏歸宿的烏鴉的叫聲顯出一點生機,但是單調難聽。

告別老樹、枯藤、昏鴉,我騎馬繼續前行,便來到了一座小橋旁,河中的水嘩嘩地向前流去,聲音是那樣的動聽,彷彿在唱一首美妙的歌,看到小橋,聽到流水,我心有種淡淡的釋然,更何況小橋不遠處有戶人家呢,在這濛濛的黃昏中,正從那戶人家冒出嫋嫋的炊煙,我想這戶人家今晚一定是幸福溫暖的,他們一家人在一起享受這寧靜的夜晚,那是多麼溫馨啊,但是,溫暖、幸福、溫馨是他們的,那麼,我的又在哪呢?

西北風呼呼地颳着,寒冷一次次向我襲來,我只能牽着我那匹老馬走在古道上,不知要走向何方,西邊,一輪如血的紅日正在慢慢西墜,半邊天空被它浸染的如火般絢麗。看着這美麗的景象,我只能發出感嘆:斷腸人在天涯,流浪、流浪,流浪到遠方。

七、教學反思

本堂課緊緊圍繞“短文長教”通用方法和全面訓練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進行精妙的課堂結構設計,教學環節環環相扣,課堂問題設計具有指引性。

但整堂課下來,發現對學情預估過高,教學內容設計超出大多數學生的知識儲備,課堂學生不能主動自如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課堂上跟得較爲吃力。

今後教學應充分把握學情,有的放矢。且在預習上多加於指導,使學生真正懂得如何預習、有效預習。

《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9

一、導入:

秋天是一個容易讓文人墨客傷感的季節,遠離故鄉的遊子最容易在這個季節裏感時傷世、慷慨悲歌,在古詩詞中有很多的體現,也有不少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傑作。同學們知道嗎?在元代,有一位叫馬致遠的著名曲作家寫了一首經典之作《天淨沙·秋思》,就是其中最爲著名作品之一,寫的就是漂泊羈旅的遊子之思。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學習,共同感受一下在那遙遠的年代,一位離鄉遊子秋日的情懷。現在請同學們把課本翻到第66頁,自由朗讀。

二、背景知識簡介

1、課題由兩部分組成, 與詞相似,“天淨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即“秋的思念”。

2、關於曲。元曲與唐詩、宋詞是文學史上的三座藝術高峯。曲在元代興起,它開拓了一條大衆化、通俗化的新的文學途徑,在格律、字句和情調上有較大自由。元曲包括兩種文體:一種是劇曲,又叫雜劇,屬於戲劇一類;一種是“散曲”,屬於詩歌一類。散曲從結構上又分爲小令和套數兩類。小令通常是獨立的單隻曲牌,按曲調創作,每一個曲調都有自己的名稱,各個曲調的字數和句式都不相同,常用於寫景、抒情。《天淨沙·秋思》就屬散曲中的小令。

3、關於作者。作者馬致遠,他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同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青年時期仕途坎坷,中年中進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後在大都任工部主事。他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這首散曲是他的代表作,在詩人精心選擇和渲染的畫面中,滲透着浪跡天涯的旅人在秋天夕陽下的`孤獨與愁苦。這首小令《天淨沙·秋思》膾炙人口,被譽爲“秋思之祖”。

三、文章分析

1、一首好詩就是一幅好畫, 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首元曲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秋景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欣賞,請大家齊讀這首小令。

這首小令一共五句,共28個字,在這短短的28個字中,一共提到了哪些事物、景物?——藤、樹、鴉、小橋、流水、人家、道、風、馬、夕陽。

這些景物有何特點?藤是什麼樣的藤?枯藤,樹是老樹,鴉是昏鴉,橋是小橋,水是流水,家是人家,道是古道,風是西風寒風,馬不是肥膘的馬,是瘦馬,太陽是即將落山的夕陽。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這九種景物是在夕陽西下這樣一個大的色彩環境下的,夕陽西下,時間愈來愈晚,光色慘淡、昏黃,更使以上景物倍添遲暮蒼涼的情調氛圍。這些景物烘托出了斷腸人的那種心境。

這些景物都是我們在秋天裏常見的景物,可是它們在“斷腸人”的眼中,卻有這樣不同。你能否用散文化的語言來描繪一下小令中的這幅畫?【譯文】

枯藤纏繞的老樹棲息着黃昏歸巢的烏鴉,小橋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幾戶人家,荒涼的古道上,迎着蕭瑟的秋風走來一匹孤獨的瘦馬。夕陽已經朝西落下,漂泊未歸的遊子還在天涯。

作者在這首小令中,用極其簡約的文字,一字一詞,一字一景。用白描的手法描繪了這樣一幅生動的圖景: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僕僕的遊子,騎着一匹瘦馬,迎着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即將歸巢的暮鴉在樹梢上盤旋;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來到溪邊的幾戶人家門前,這時太陽快要落山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的長夜,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

這些景物構成的這幅圖給你什麼樣的感覺?——悲涼、淒涼、蕭索,哪句話是畫龍點睛之筆,最直接的道出了作者此時的悲傷心情?——斷腸人在天涯

什麼是“斷腸人”?——形容傷心悲痛到極點的人,此處指漂泊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去讀結尾句呢?——低沉、凝重、滯緩齊讀這句,注意感情和節奏的控制。

通過這樣的朗讀,我們可以感知作者內心悲痛欲絕的情感。

請同學們再讀全曲,思考:是否曲中每句都是悲傷的基調?都要讀得如此低沉凝重呢?生:不是,“小河流水人家”,色彩較爲清麗明淨。師:“小河流水人家”,是一幅怎樣的景象?

師:思考,這句的基調是否與全曲的悲愁基調不和諧呢?這運用了什麼樣的寫作手法?有什麼作用?

師:襯托(反襯)。通過“小橋流水人家”的生氣盎然而又恬美、安適的景象,襯托出遊子還在“古道西風“中騎着瘦馬飄零無歸的悲涼。人貴直,文貴曲。樂景寫愁使愁更愁,使情更傷!請同學們在理解這首元曲基調的基礎上,再次飽含感情地朗讀一遍。

我們說這首小令的畫龍點睛之筆是最後的“斷腸人在天涯”,這首散曲的題目叫“秋思”,可全篇28字中,並無一詞提及到“思”,到底“斷腸人”在“思索”什麼,思念什麼,讓他這樣情傷呢?生:遊子思歸。

師:處在上述環境中的人是“天涯遊子”,他因思鄉愁而“斷腸”,作者把遊子思歸的思想感情融入到自然景物中表達出來,這種寫作手法就是我們常說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師:《天淨沙·秋思》則妙在情景交融,前三句十八個字,共寫了九種事物,用白描的手法,渲染了一種蕭瑟蒼涼的意境。每一個詞都深刻而準確地體現了一個漂泊天涯的斷腸人的獨特感受,烘托出天涯遊子愁腸寸斷的情愫。王國維說它“純是天籟,深得唐人絕句妙境”。可見其藝術性價值之高,真不愧爲“秋思之祖”。

再次朗讀,體會情感

《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能朗讀、背誦《天淨沙秋思》。

2、能瞭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點。

3、能理解《天淨沙秋思》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4、初步具有創造能力。

5、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方法:

1、啓發

2、合作學習

3、誦讀與探究相結合

教學難點:

理解《天淨沙秋思》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中國是詩的國度,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值得世代相傳的精神瑰寶,今天,我們要學習馬致遠作的曲《天淨沙秋思》。

題目板書:天淨沙秋思

二、簡介作者:

馬致遠(1250一1321),字千里,號東籬,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他的散曲描寫景物意境優美,語言凝鍊,流暢自然。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着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鬱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於是在羈旅途中,寫下了《天淨沙秋思》,它的體裁的“曲”。

三、介紹“曲”這種文體:

在中國古代文學長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詩最盛行,宋不僅繼承了唐朝的詩而形成了宋詩獨具的特點,而又有詞的興起。到了元代,另一新興的體裁就是曲,曲大致分爲兩種,一是劇曲,一是散曲。散曲沒有動作、說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就是有標題的小令。

四、整體感知,把握大意:

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在有專家說,讀書是與作家對話。總之,讀書是走進作家的內心世界,讓我們以朗讀來走進馬致遠,親近這位名家,讀懂這片漂泊羈旅的遊子之心。

下面請大家聽一遍朗讀,劃出節奏。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教師小結: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韻“a”,二、四句押尾韻“ia”,讀來朗朗上口,大家喜歡嗎?我們感受一下。(朗讀)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結構相同、字數相等、句式工整,要讀出一氣呵成、淋漓痛快的酣暢美和明快的節奏感。試一試。最後一句是散句,要讀得曲折跌宕,讀出落拓無助的生存境遇。試一試。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讀一遍。這樣朗讀我們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間,長短結合的形式美。

五、合作探究,感受意境美及思想感情。

1、這首詩歌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一關鍵詩句可以體現出來?

點撥:表現了作者傷心欲絕的感情,這可以從“斷腸人在天涯”看出。作者因爲思念家鄉因而傷心欲絕。

2、學生自由朗讀,思考下列問題。

這首小令描繪的是什麼樣的圖景?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請按文章的屋次作簡要分析。

六、引導學生根據以上所討論的結果,進一步展開想象和聯想,拿起手中筆,把這首小令改寫爲一篇融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爲一體的散文。

附:範文

深秋的黃昏,一風塵僕僕的遊子,騎着一匹極其消瘦的老馬,迎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一條人跡罕至的山路上踽踽的獨行。

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即將歸巢的幕鴉,在自己的頭頂和樹梢之間盤旋,同時發出淒厲的叫聲。

正在他爲此而倍感淒涼之際,他走到了一座橫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橋之上。低頭他看到流水清澈見底,偶有魚兒嬉戲,發出泠泠響聲。此時他的心情似乎有片刻的'愉悅,然而,當他再次擡頭看間溪旁的機會人家,已慢慢的升起了裊裊炊煙之時,他頓時感到,自己還沒找到投宿的地方,不禁再次悲從中來肝腸寸斷。此時太陽就要落山了,迎接他的將又是一個慢慢的長夜。“日暮相關何處是?”至於文中的遊子爲何流落至此,他究竟從哪裏來?今晚當投宿誰家?明天又往哪裏去?任憑我們思想馳騁......

七、課堂練習:

1、《天淨沙秋思》體裁爲( ),作者( ),元代戲曲家。

2、《天淨沙秋思》中勾勒整個畫面背景的句子是否( )。

八、小結:

我們通過朗讀,將文字轉化不畫面,體會其中的意象,從總體上感受了詩歌的意境;再通過聯想和想象感受了作都繪秋的思鄉之情,進入他的藝術境界,我們的文學素養有了一定的提升。

九、作業:

1、背誦全詩,並且要求會默寫。

2、學了這首詩歌,你一定有很多感受。請以“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一句詩、一個詞,)爲題寫一篇小短文。

3、完成學習指要相關的內容。

板書:

天淨沙秋思“秋思之祖”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

荒涼古道西風瘦馬流水人家溫暖

淒涼(深秋色彩) (普通景色)安寧

蒼涼夕陽西下幽靜

陪襯反襯

斷腸人在天涯

(歸思)

《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瞭解元敬曲小令的特點;

2、理解《天淨沙》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重點:

1、理解《天淨沙》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2、訓練想象、聯想、培養創造思維。

難點:理解《天淨沙》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七年級已經具備初步鑑定詩歌的能力,只要教學時充分利用圖片資源幫助學生解讀作品,學生能夠感覺到詩歌的優美環境,提高詩歌的鑑賞能力。

課時:一課時

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秋天已經悄然來臨,金色的秋天固然有着收穫的喜悅,但也承載了古往今來許多遊子的悲哀,秋下一心合成離人愁。說到離愁,人們往往會想起一首流傳七百多年的作品---《天淨沙·秋思》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感受至深的作品(幕顯1)

二、初步感知:

1、釋題,作者簡介(幕顯2),介紹小令(幕顯3)

2、聽讀欣賞(幕顯4)體會有何感受?你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剛纔朗讀者的聲音很有表現力,我們不妨練一練。

3、指名讀,表演讀。

三、賞析:自學討論:這首曲寫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遊子思鄉之情表達他怎麼樣的思想感情?(哪句話能表現出來的)

這種感情除了抓住景色特點,還能通過什麼來體現呢?我們細細品味。

(幕顯5)生:結合畫面,加上你的.想象,說說第一句描繪的景緻。

師:小節(幕顯)(如果把枯、老、昏三個字去掉,還能表現出愁緒嗎?修飾恰到好處。)

(幕顯6)

小結:(幕顯7)全曲前4行寫景,第5行抒情,全篇不見一個愁字,滿篇卻是愁緒,以悲涼的景色襯托出秋野旅人的思鄉情懷。感情朗讀、背誦。

對於這樣只有28字的小令,不少人將它改寫成散文或現代詩,有人這樣詮釋這首古曲:請欣賞:(幕顯8)輕聲讀,也是一篇佳作

四、拓展:你收集到哪些描寫思鄉之愁的詩句?(大屏幕9配合《宿建德江》幕顯10《次北固山下》,《鄉愁》)

五、總結:說不盡的鄉思,扯不斷的鄉愁,因爲有鄉思,使漂泊的人不管身在何處,心兒卻回了家,因爲有鄉愁,使遷客詩人留下一首首感人的詩篇,讓我們牢記這些凝重的詩句,牢記我們的家。

六、作業:

1、背誦,默寫《天淨沙·秋思》;

2、積累《鄉愁》主題的詩句至少一首背誦下來;

3、將本曲改寫成散文。

《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誦讀感受曲的意境,理解作者的處境和心境

過程與方法:通過品味意象、知人論世以及比較閱讀,提高鑑賞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反覆誦讀中培養閱讀興趣,領會詩歌的意境美。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課前播放《秋思》歌曲。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歌是我們民族最值得世代相傳的瑰寶之一。在華夏子民三千年的吟唱中,我們聽到了遠古傳來的關關雎鳩在水一方唱響,我們聽到了那三百首唐詩和宋詞的餘韻至今傳唱,我們聽到了梧桐深院漢宮之秋的旋律盪漾耳畔。這是中國的詩歌華夏的精華,這是聞名於古今中外的唐詩宋詞元曲。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元代著名散曲家馬致遠帶給我們的一首小令《天淨沙秋思》

二、文本解讀,學習新知

(一)初讀,誦秋詞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2.教師對學生進行抽讀檢測。

3.讓我們節奏分明的齊讀一遍,一詞一頓,一句三頓。

(二)美讀,賞秋景

1.聽老師讀,然後說說這首曲子帶給我們什麼感覺?

悽婉、哀傷、悲涼。

2.要讀出“悽婉、哀傷、悲涼”的感情需要用什麼樣的語調呢?

引導學生用“舒緩、低沉”的`語調來讀出這種凝重、哀傷的感情。

3.讀着讀着,這秋的悲涼就滲透出來了,可是這全篇曲子中除標題並無一字爲秋,無

一字爲悲,我們又是從哪裏讀到的呢?誰來說說看?

枯藤老樹。

4.這樣的景有什麼特點?

5.它容易勾起我們怎樣的情?

枯藤老樹:沒有生機、沒有活力。它營造出的冷落暗淡的氣氛容易讓我們的心變得憂鬱,沉重。

6.還有哪些景物也給我們帶來了類似的感受?

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小橋、流水、人家(共10種意象)

7.引導學生閉上眼睛,用心去想象那波動我們心絃的十種意象。(孩子們,讓我們閉上雙眼,用心去想象這些撥動詩人心絃的十種意象,有枯藤、有老樹、昏鴉,有小橋、有流水還有人家,古道上,吹着西風,一匹瘦馬夕陽漸漸西沉入山,一個又一個的鏡頭的交疊,這,是一幅怎樣的圖畫?)

8.這是一副怎樣的圖畫?

秋日黃昏圖,深秋夕照圖

9.引導學生逐句品析上述10種意象有什麼特徵,分別帶給我們什麼感受。

枯藤老樹昏鴉

樹老藤枯而顯蕭條無生氣,勾起人哀傷心緒,鴉歸巢加重思鄉愁緒。

小橋流水人家

小橋、流水、人家表現出的是靜雅、安適、溫暖的境界。

這句的基調是否與全曲的悲愁基調不和諧呢?這運用了什麼樣的寫作手法?有什麼作用?

這樣的景和作者的處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勾起了遊子思家的急切心情。

襯托(反襯)。通過“小橋流水人家”的生氣盎然而又恬美、安適的景象,襯托出遊子還在“古道西風“中騎着瘦馬飄零無歸的悲涼。人貴直,文貴曲。樂景寫愁使愁更愁,使情更傷!

古道西風瘦馬。

瘦馬古道行走增加孤獨悲涼之感;西風寒冷添淒冷之意。

夕陽西下。

夕陽西下倍添回鄉無望之感傷。

10.我現在想問問我們的同學,全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濃烈的思鄉之情。

11.深情的誦讀最後兩句。

12.再次引導學生有感情的背誦詩文,要求,讀出每一個詞的重音。

請學生談談爲何要這樣處理重音。

13.老師總結:

季有春、秋,而選其秋;藤有榮、枯,而選其枯;樹有老、幼,而選其老;時有晨、昏,而選其昏;鳥有鴉、鵲,而選其鴉;馬有肥、瘦,而選其瘦;風有東、西,而選其西;道有新、古,而選其古;陽有朝、夕,而選其夕。全篇既無“秋”字,也無“思”字。但在靜水深流的外表下我們卻能深深體會到了作者傳遞出來的強大輻射所凝聚成的巨大磁場。這都歸功於詩人苦心孤詣精選出來的10個典型的意象。無需濃墨重彩的大肆渲染,無需動詞介詞的連接,只需讓這些意象疊加出一個一個的鏡頭,我們便能觸景生情,感同身受。

三、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一)研讀,析秋篇

1.對比閱讀白樸《天淨沙秋》

體會兩手小令同爲天淨沙,同爲寫秋,在意象的選擇上有何相同?爲何相同?又有何不同?爲何不同?

相同點:同爲昏,同有鴉,同取老樹村落

不同點:馬詩暗淡,淒涼白詩色彩絢爛清新

2.在情感的抒發上是否一致?

馬致遠簡介:

馬致遠也曾想要積極地求取功名,但它未得賞識,可以說,他一生窮困潦倒,幾乎都過着漂泊無定的生活。於是在漂泊旅途中,他寫下《天淨沙秋思》。

白樸簡介:

白樸,出身於金的一個官僚士大夫家庭,曾有人推薦他爲官,他對當時的朝廷充滿着厭惡的情緒。因此,他放棄了官場名利的爭逐。從此寄情于山水之間。

總結:景隨情生,情隨情起。一切景語皆情語。

(二)化讀,繪秋景

1.這些景物都是我們在秋天裏常見的景物,可是它們在詩人的眼中,卻這般不同。請根據我們剛纔所說的所想的,用散文化、詩畫般的語言,把這個蕭瑟的深秋夕照圖勾勒出來吧。(100字左右)

2.選取10種意象來表達你的憂傷(喜悅)心情,按照《天淨沙》的曲調填寫一首小令參考場景:在操場上,教室裏,回家的路上,鄉間小路上,公園裏。

四、結束語

秋思之美,美在意境,美在詩人對家鄉的深深眷戀。

孩子們,也許現在的大家對故鄉還沒有特別的感悟,但有一天,你們背上了行囊,走向了遠方,尋找屬於大家自己的世界。你會發現,無論這世間多麼繁華,都比不上家人歡聚時刻的熱鬧;無論走過的旅途有多麼美麗,你,最喜愛的還是那條歸家的小路。所以,孩子們,請珍視我們現在的點點滴滴。因爲,若干年後,在那個秋風拂過瞬間或是月亮升起的夜晚,這些往事都將成爲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傷痛與甜蜜。

六、板書設計:

《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13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反覆吟詠,熟讀成誦。

2、細細品味,重點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

[課型設計]

品讀課

[預習要求]

瞭解作者及“曲”的有關常識。

[教學設想]

馬致遠的這首散曲描寫景物意境優美,語言凝練,流暢自然,是一首需要反覆吟詠、細細品味的佳作。全文僅5句,28字,純用白描勾勒景物,但卻做到了簡約與深細相依,靜景與動景相映,景色與情思相融。教學中爲避免空洞、枯燥的講解,宜採用多種形式結合的教學方式:通過讓學生誦讀、配畫、改寫等形式來學習課文,讓學生在讀、畫、說、寫中受到薰陶,培養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宋朝不僅繼承了唐朝的詩而成了宋詩獨具的特點,而又有詞的興起。到了元代,另一種新興的體裁就是曲。唐詩、宋詞、元曲互相輝映,成爲我國文化藝術中的瑰寶。有誰能說說有關“曲”的常識?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並小結,之後投影關於“曲”的常識。

關於“曲”

曲是繼詩、詞而興起的一種古典詩歌體裁。它是配樂歌唱的詩。

曲有散曲與劇曲之分。只供清唱吟詠之用,不進入戲劇的散篇作品,叫散曲;進入戲劇的唱詞,稱劇曲。

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兩種。

《天淨沙.秋思》就屬散曲中的小令。

二、誦讀,整體感知內容。

1、課題及作者:

課題由兩部分組成,與詞相似,“天淨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即“秋的思念”。

作者馬致遠,元代戲曲家,有“曲狀元”之稱。這首散曲是他的代表作,描寫景物意境優美,語言凝練,是一首需要反覆吟詠、細細品味的佳作。

2、學生自由誦讀。

提示:朗讀應講究抑揚頓挫,在朗讀中要想象詩中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感情,與詩人同悲同喜。

3、檢查誦讀情況。

通過抽讀,小組讀了解情況,並對誤讀的地方予以更正。

4、聽範讀。

5、給這首曲配一幅畫。

激趣:有個詞叫“詩情畫意”,說的是具詩畫的意境,詩畫這兩種藝術形式往往融會在一起,即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首好詩就是一幅好畫,你一定能用你手中的筆爲這首詩配上一幅畫(間筆畫)。

(1) 學生動筆繪畫,教師巡迴觀察。

(2) 完成後讓學生互評優劣,並對優勝者予以表揚

(3) 出示教師的簡筆畫。(投影在大屏幕上)

6、熟讀成誦。

三、品味,體會獨特的意境和奇特的表現手法。

1、思考:

(1)曲中哪些語句寫景?寫了多少種景物?(用“ ”畫出),並用“( )”括出這些景物特徵的修飾語。

(2)文中哪句抒情?抒寫了一種怎樣的情懷?它與曲中的景物描寫有

何關聯?

2、品味語言,體會獨特的意境和表現手法。

作者寫景,既不誇張,也不用典,純用白描勾勒,語言凝練,言簡意豐,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請你張開想象的翅膀,翱遊其間。

讓學生用“從 (詞或句)中,我感受到了(看到了或想到了) ”的`句式說話,品味意境,填補作者留下的藝術空白。

或用“我認爲 用得好(或寫得好),好在 ”的句式說話,體會其奇特的表現手法。

學生可能有如下答案:

從“枯藤老樹昏鴉”這句的景物描寫中,我彷彿感受到了秋的凋零和悽清。深秋時節,藤蔓枯萎了,樹葉飄落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枝丫,樹梢上烏鴉淒厲的叫聲,更增添了悲涼悽楚之感……

從“古道西風瘦馬”這句的景物描寫中,我彷彿看到了一位長途跋涉的遊子,騎着一匹瘦馬,在枯黃連天的野外艱難行進,一陣冷颼颼的秋風襲來,使他不由得打了一個寒噤,倒抽了一口涼氣……

從“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句中,我彷彿感受到了這位遊子在異域他鄉的痛苦之情。此刻,太陽快要落山了,烏鴉也歸巢了,他卻不知家在何處,也不知.該向何處去,任馬追着落日,漫無目的地行進……一股憂鬱悲愴的思鄉之情涌上心頭,令他肝腸寸斷,痛苦不堪……

我認爲“枯、老、古、瘦……”這些表現景物特徵的修飾語用得好,好在它們表現了深秋時節這些景物的特徵,使各個事物都帶上了鮮明的個性,極具表現力。如一個“瘦”字寫出了馬的孱弱。疲憊無力,那騎在馬上的人呢?

……

對於想象力豐富、語言有獨創性的學生要及時表揚。

3、教師在學生將這首詩的意境和表現手法挖掘夠了基礎上讓學生動筆寫。

將《天淨沙.秋思》改寫成一篇簡短的寫景、抒情散文。

要求:緊扣原作,展開想象,儘量填補作者留下的藝術空白。

4、當堂抽查學生的改寫,並作評價。

四、課堂練習

1、比較閱讀

將本文與劉禹錫的《秋詞》作比較。(學生能說多少算多少,不強求說法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可從以下三方面比較1體裁不同;2所抒之情不同;3表現手法不同

2、填空

獨在異國,面對晚霞中森林的奇異風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確實迷人,但遠離故土的滋味實在不好受。感嘆之中,腦海裏浮現出馬致遠《天淨沙.秋思》中的名句:“ , ”。

《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14

【教材分析】

《天淨沙·秋思》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5課《古代詩歌五首》。這首詩歌具有意境優美、構思精巧、語言生動、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的特點。

【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詩歌欣賞能力。教師要善於引導、啓發學生,給學生營造音樂的氛圍,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

【設計理念】

1、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髮展。

2、注意營造音樂的氛圍,採取角色誦讀,通過富有感情的朗讀來體會課文的意境,培養美的情趣,體驗優美、充滿韻味的語感。

3、以學生爲主體,嘗試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的學習方法,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

【教學目標】

1、瞭解小令的有關知識。

2、品味語言,體味詩詞意境。

3、有感情地反覆誦讀並熟練地背誦。

4、啓發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投影片、錄音帶和 VCD 碟片。

2、唐詩宋詞元曲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瑰寶,多讀多背必有好處。課前讓學生蒐集一些與之相關的詩詞,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增加積累。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音樂(低聲地)“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爲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學生凝神靜聽,樂曲像小溪般流入學生的心田。)

在音樂的節奏中,教師絮語般地導入:七百多年來,人們說起“鄉愁”,就會想到《天淨沙·秋思》這篇作品。因爲它極其出色地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將抒情主人公置於特定氛圍中,使他的主觀意識和客觀環境達到了高度的統一。這是一篇抒情作品,僅用28個字,就生動地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遊子的悲哀。

以樂曲《橄欖樹》爲引子,激發學生興趣,導入學習主題。

二、感知內容

配樂朗讀:播放陳星演唱的《流浪歌》。“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親愛的媽媽,流浪的腳步走遍天涯,沒有一個家,冬天的風呀夾着雪花,把我的淚吹下……”教師範讀,學生仿讀。

樂曲播放與詩歌朗讀同時進行,激發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聯想,學生也許會聯想起遠在異地的親人和流浪天涯的羈旅之人沒有什麼兩樣,從而產生共鳴。

教師用語言描述這幅畫面: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僕僕的遊子,騎着一匹瘦馬,迎着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昏鴉在樹梢上盤旋,昏鴉要歸巢了;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看到“小橋流水人家”,炊煙縷縷,是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這時太陽就要下山回家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難熬的長夜。唉,自己有家難歸,令人心碎腸斷,更添悲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讓學生閉目想像,感悟其內容,體會思鄉之情。)

要求學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畫面及作者所表達的濃重的思鄉之情(學生踊躍發言、課堂活而不亂),並要求學生根據作品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創意作簡筆畫,加深思考。(學生的簡筆畫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有的工筆,有的寫意。)

配樂朗讀,調動情緒;描繪情景,引導想像;交流發言,表達情感;作簡筆畫,加深印象。

三、研讀與賞析

請一位學生模擬費翔的聲音小聲地唱《故鄉的雲》。“天邊飄過故鄉的雲,它不停地向我召喚,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過,吹來故鄉泥土的芬芳,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歸來吧,歸來喲,別再四處漂泊……”(學生們不由自主地小聲哼唱,充滿感情。)

播放凱麗金的鋼琴曲《回家》,烘托氣氛。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請一位女同學將自己蒐集的有關小令的知識向同學們介紹,並舉例說明。(女學生們爭先恐後)同時,其他同學糾正或補充。

請一位男同學介紹《秋思》的意境,其他同學補充說明:作品中前三行全寫景,人物未出場,但每一個景物細節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緊緊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經路;瘦馬,是他所騎;而西風,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種悲涼。僅僅28個字,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遊子的悲哀就這樣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文字不多,然而思鄉之情卻綿綿柔長,纏繞在讀者心頭。(學生深入意境,進入角色。)

學生配樂(《望鄉》:“夕陽河邊走,舉目望蒼穹,裊裊炊煙飄來了思鄉愁……”)朗讀。啓發學生討論:主人公的心境如何?(孤獨而思鄉。)

營造氛圍,烘托情感,引導學生自主體驗,合作探究。

四、拓展延伸

播放輕音樂《江南好》和《採花》,讓學生放鬆一下,然後進行擴展性學習。

1、介紹20世紀初以龐德爲先導的英美意象派詩人學習中國古典詩詞,尤其是唐詩宋詞元曲的情況。(學生靜靜地聽。)

2、《秋思》的意象分析及《秋思》對英美意象派的影響。

3、比較意象與意境的異同。(學生紛紛發言,教師正面激勵。)

4、學生交流自己蒐集的詩歌,可展開朗誦比賽,以提高朗讀水平。各小組可展開競賽,看誰背誦的詩歌多。

5、提問:遊子爲什麼思鄉思親呢,哪一首詩可以作證?(分組討論《遊子吟》。組織學生朗讀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擴展學習,開發教學資源。

五、課後延伸

1、將蒐集的詩歌抄寫下來,增加積累,並低聲播放《窗外》曲子。

2、展開想像,將《天淨沙·秋思》改寫成一篇散文,下節課交流。

3、組織學生齊唱《常回家看看》,掀起高潮,結束新課。

蒐集詩歌,把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改寫詩歌爲散文,進行創新作文練習。

【課後反思】

這堂課我注重營造了一個音樂的氛圍,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對學生進行了正面的激勵,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了良好的情感體驗。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創新意識得到了增強。這一節課還滲透了音樂和美術教學,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

《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天淨沙·秋思》

2、瞭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點

3、理解《天淨沙·秋思》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4、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

重點難點

1、朗讀、背誦《天淨沙·秋思》

2、理解《天淨沙·秋思》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3、訓練想象、聯想,培養創造思維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堂(5分鐘)

1、引入新課:今天一起學習《天淨沙·秋思》。請先聽一段音樂,聽了這段音樂,有什麼感受?這曲子是愉快的,還是悲傷的?(學生談感受。)引:你認爲怎樣的人可能有這樣的心境?(失意的人,遠離家鄉的遊子,如馬致遠)今天,我們要學習馬致遠作的曲《天淨沙·秋思》。

2、馬致遠(1250?一1321?):字千里,號東籬,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他的散曲描寫景物意境優美,語言凝鍊,流暢自然。

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着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鬱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於是在羈旅途中,寫下了《天淨沙·秋思》,它的體裁的“曲”。

3、 “曲”這種文體: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宋以前一直以詩最盛行,宋不僅繼承了唐朝的詩而形成了宋詩獨具的特點,而又有詞的興起。到了元代,另一新興的體裁就是曲,曲大致分爲兩種,一是劇曲,一是散曲。散曲沒有動作、說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就是有標題的小令。

二、自主學習(15分鐘)

1、初讀準確朗讀這首小令。學生自由朗讀。

2、放錄音學生聽讀,指導學生劃出節奏。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指導: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韻“a”,二、四句押尾韻“ia”,讀來朗朗上口,大家喜歡嗎?我們感受一下。(朗讀)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結構相同、字數相等、句式工整,

3、再讀

指導:要讀出一氣呵成、淋漓痛快的酣暢美和明快的節奏感。試一試。最後一句是散句,要讀得曲折跌宕,讀出落拓無助的生存境遇。試一試。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讀一遍。這樣朗讀我們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間,長短結合的形式美。

學生大聲朗讀。老師巡視糾正點撥。

4、三讀理解這首小令的意思,感受它的意境美

(1)引導:下面我們感受它的意境美。怎樣的景、怎樣的人?怎樣的情感?

有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先請同學們散讀一遍課文,說說你頭腦中有怎樣的畫面?請以“我彷彿看到了……”爲開頭,說說詩句在你頭腦中再現的畫面。

如果學生有困難,舉例:“枯藤”、單說“藤”的形態是多樣的,把它置於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體了,我彷彿看到了枯萎的藤、頹廢的藤、沒落的藤、毫無生機的藤,於是枯藤這一意象渲染出淒涼、蕭殺的晚秋氣氛。同學們可以類推。

學生組內交流,老師鼓勵展示。

學生可能再現出的畫面有:

幾根枯樹纏繞着一棵棵禿樹,那凋零了的黃葉在蕭蕭的秋風中瑟瑟的顫抖,黃昏的天空中點點寒鴉,聲聲哀鳴……一片悲涼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現出一座小橋,橋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遠處還有升起裊裊炊煙的農家小院,那裏有安居落業的人們。

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艱辛的遊子騎着一匹瘦瘦的老馬,在夕陽西沉的餘輝中,向遠方踽踽而行。

(2)老師再繼續引導:好,同學們描繪的就是一幅悲涼的秋景圖。請想想爲什麼會有這些畫面?即畫中有怎樣的人,傳達出怎樣的情感?

明確:人們常說,“所有景語皆情語”。因爲“斷腸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斷腸人的精神家園已化作了一片荒蕪,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滿目蕭然。於是作者眼中的藤、樹、馬、水都是蕭條的、淒涼的、無助的,其實是人的落拓與哀愁的寫照,這是以景託情,融情於景。這景無疑傳達出浪跡天涯的遊子思鄉之情,這景與人,境與情,自然意象與社會境遇,和諧的統一於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遊子羈旅之悲。請大家齊聲誦讀,讓我們將景語化爲情語,體驗體驗遊子的悲苦與心酸。(朗讀)

老師小結:通過朗讀,真正體驗到了作者窮迫潦倒,孤苦無依、顛沛流離的悽苦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與悲劇美。

三、合作探究(12分鐘)

1、引導設疑:美是具有啓示性的。《天淨沙·秋思》充滿了空白和不定點,爲我們提供了豐富的閱讀想象空間,請聽聽朗讀,你能夠想象和聯想些什麼?

指導:分組討論,合作學習。我們分爲六組,各選一個執筆,中心發言人,選取以下的一個問題,研究學習,把結果寫出來。老師爲你們提供了展示的平臺。在這裏,人人都是創造者,大家要有充分的信心。

提示:可說說你最喜歡原作的哪一句,爲什麼?還可說說原作結構、某種寫作手法好在哪裏?還可將原著改寫成散文,如景物,可作細膩描繪,人物可想象他顛沛流離的生活細節,可想象他的外貌、神態、心理等;也可將原作改作畫面;也可給原作寫一段賞析性的文字;還可以聯想自己或他人的一段與原作類似的思念家鄉的經歷。也可聯想出一兩句古詩(或者與原作的意境相同,或者表達的情感相同)。總之,合理想象,大膽創新,努力豐富原作的內容,讓作品的生命在每一位同學那裏得到延長。

討論開始,時間10分鐘。

學生交流:以上問題有可能需要教師補充的有:

寓情於景運用景物,創造一個十分典型的環境,深秋的黃昏,野外一片寂靜,幾隻歸巢的烏鴉棲息在纏着枯藤的老樹上。這是一組令人感傷的景物,渲染出悲涼的氣氛,烘托出遊子孤寂、痛苦的心境,看到歸巢之鴉,怎不讓生思鄉之情呢?看到“小橋流水人家”,以樂景襯悲,自然又增一分思鄉之情。

構思精巧,句法別緻。全曲五句,28字,容量極大,描繪出一幅絕妙的秋野夕照圖。18字,九種物象,一詞一景,無一個動詞,連綴巧妙,構成一個整體。因而,王國維說它“深得唐人絕句妙境”。同時,對後人影響很大。如徐志摩的詩作:《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煙,一片山,幾點雲彩。/一道水,一條橋,一支櫓聲。/一林松,一叢竹,紅葉紛紛。

四、當堂達標(8分鐘)

1、準確朗讀本曲。

2、準確默寫本曲。

指導:學生先獨立默完,之後互批,老師統計過關情況

教學反思:

馬致遠的小令名作《天淨沙·秋思》被譽爲“秋思之祖”。教這首小令,我本着“短文長教”的.原則,先讓學生在熟讀原文的基礎上了解作者的情感,與選取的秋景中感受令中天涯羈旅漂泊人的孤寂與無奈,然後讓他們改寫成習作,通過朗讀重點訓練學生“融情於景”的寫作方法。

爲了達到這節課的訓練目的,我先跟學生一塊吃透教材本身。作品內容本身,簡簡單單,普普通通,卻爲世人所知曉,不失爲千古絕唱。本小令於短短二十八字中,刻劃出一幅非常真實生動的秋郊夕照圖。在蕭瑟蒼涼的秋景中,敘述出天涯羈旅漂泊人的孤寂身影,讀來,不禁令人悲情亦痛,潸然淚下……

仔細分析全文,可以把它分爲兩幅:

第一幅畫是由作者精心選取的九個名詞、幾組能代表蕭秋的景物組成的一幅暮色蒼茫的秋野圖景:幾根枯藤纏繞着幾顆凋零了黃葉的禿樹,在秋風蕭蕭中瑟瑟地顫抖,天空中點點寒鴉,聲聲哀鳴……寫出了一片蕭颯悲涼的秋景,造成一種悽清衰頹的氛圍,烘托出作者內心的悲慼。我們可以想象,昏鴉尚能有老樹可歸,而遊子卻漂泊無着,有家難歸,其間該是何等的悲苦與無奈啊!再讀下去,眼前呈現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依稀嫋起的炊煙的農家小院。這一切,怎能不令浪跡天涯的遊子想起自己家鄉的小橋、流水和親人呢。在這裏,作者以樂景寫哀情,烘托出淪落他鄉的遊子內心那彷徨無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畫抒寫了作者內心深處無盡傷痛而獨行寒秋的天涯遊子的情感: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遊子卻騎着一匹延滯歸期的瘦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遠方踽踽而行。此時,夕陽正西沉,撒下淒冷的斜暉,本是鳥禽回巢、羊牛迴圈、人兒歸家的團圓時刻,而遊子卻仍是“斷腸人在天涯”。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鄉的遊子面對如此蕭瑟淒涼的景象,怎能不悲從中來,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腸寸斷!

古人說“悲落葉於勁秋”,在深秋的風中,馬致遠將各種景物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以景達情,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秋郊日暮羈旅圖,讓今天的我們讀來依然唏噓不已。

也許是七年級的孩子涉世未深,學生的當堂改寫的小習作不能很好地體現令中那種天涯羈旅漂泊人的孤寂與無奈,但在習作的路上,他們畢竟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在今後教學的道路上,我會繼續引導他們體會這種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