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荊軻刺秦王》優秀教學設計

設計2.1W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荊軻刺秦王》優秀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荊軻刺秦王》優秀教學設計

《荊軻刺秦王》優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掌握文中實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培養文言理解和翻譯的能力。

學時重點

理解文章內容並從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文言理解和翻譯的能力。

學時難點

學習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神態,在尖銳複雜的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性格。

教學活動活動1荊軻刺秦王

二、導入新課

在春秋戰國的歷史畫卷上,有一位人物,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北宋蘇詢稱其“始速禍焉”,朱熹認爲他“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但司馬遷卻爲他立傳,並在《史記》結尾評價其“名垂後世”。還有其他人,如陶潛,稱其“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他是誰?爲什麼前人對他會做出各種評價?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荊軻刺秦王》,去一感荊軻的俠士形象。

在正式進入課文之前,先讓我們瞭解下這篇文章的出處。 1、簡介《戰國策》

《戰國策》是戰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後經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爲《戰國策》。全書共三十三篇,分國別編輯,依次是:西周一篇,東周一篇,秦五篇,齊六篇,楚四篇,趙四篇,魏四篇,韓三篇,燕三篇,宋、衛合一篇,中山一篇。其時代上接春秋,下至秦並六國,約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戰國策》的內容,主要記載戰國時期各國謀臣策士遊說諸侯或進行謀議論辯時的政治主張和縱橫捭闔、爾虞我詐的故事,也記述了一些義士豪俠不畏強暴、勇於鬥爭的行爲。《戰國策》長於議論和敘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瞭解背景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中國之前的6年。當時,秦已於公元前230年滅韓,又於公元前228年破趙(秦滅趙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統一六國的大勢已定。地處趙國東北方的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當初,燕王喜爲了結好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爲人質。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於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爲了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爲了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諸侯之地”;或者刺殺秦王嬴政,使秦“內有大亂”,“君臣相疑”,然後聯合諸侯共同破秦。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三、整體感知及字詞解析:

(一)、解題並梳理文章脈絡

1.《荊軻刺秦王》這個標題是編者加上去的,你們覺得關鍵詞是哪一個?(“刺”)

2. 本文圍繞着一個“刺”字,展開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閱讀時抓住“刺”,即可把握文章的脈絡。

(一)刺之由:(“秦將王翦破趙──願足下更慮之”) ——故事開端。

(二)刺之備:(“荊軻知太子不忍──終已不顧”) ——故事發展。

(三)刺之時:(“既至秦──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故事高潮。

(四)刺之果:(末段)——故事結局。

(二)、刺之由

1.字詞解析

①進兵北略地:向北

②則雖欲長侍足下:則,那麼。雖,即使。足下,您,指荊軻,表對說話對象的尊稱。又如:《陳涉世家》中“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③微太子言:如果沒有。又如:《岳陽樓記》中“微斯人,吾誰與歸?”

④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這不僅是個省略句,還是個倒裝句,經過調整後的語序是“秦王(以)千斤金,萬家邑購之”

⑤誠能得樊將軍首:果真。又如《陳涉世家》中:“今誠以吾衆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也表示假設關係。

⑦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窮:走投無路;困,處境困窘。今義,貧窮。古今異義。

(三)、刺之備

1.爲行刺做了哪些準備?

“準備信物”、“準備利刃”、“配備助手”、“怒斥太子”和“易水送別”五個場面。

2.字詞解析

①皆爲戮沒:讀wèi,被。

②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③而燕見陵之恥除矣:被

④將軍豈有意乎:是否

⑤既已,無可奈何:事已至此

⑥太子遲之:以。爲遲

⑦僕所以留者:。的原因

《荊軻刺秦王》優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瞭解課文背景,藉助工具書,對照註釋,初讀課文&141;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性格

2.知識與能力:

整體感知課文,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詞、句解釋

從人物的對話、動作、神態描寫,分析主要人物

3.情感與態度:

如何看待荊軻刺秦王這一事件

重點難點:

1.重點:分析人物形象,從對話、動作、神態的角度入手

2.難點:如何看待荊軻刺秦王這一事件

教學方法:朗讀法、提問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3課時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多種方式誦讀課文

2.鑑賞評價荊軻這一人物形象,體會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質

3.辨證看待荊軻這一形象

教學重點: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辨證看待荊軻這一形象

教學方法:朗讀法、提問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我們一般在學習文言文按照哪幾步進行?【板書】

朗讀讀準

點讀讀懂(圈點重要詞語,解決掉)

美讀讀出個性

析讀讀出深度(品味鑑賞)

(1)朗讀

淬(cuì)忤(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創(chuāng)揕(zhèn)拊(fǔ)髓(suǐ)

樊於(wū)期箕踞(jījù)亢(kàng)夏無且(jū)

(2)點讀

①秦王必說見臣:

說,同“悅”。說見:高興地接見

②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窮:走投無路,猶如“追窮寇”之“窮”。古代缺少衣物錢財一般叫貧,不得志、無出路叫窮。困,困窘。樊將軍“父母宗族,皆爲戮沒”,“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可見“窮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

全句意爲。樊將軍因爲走投無路來投奔我,我不忍心因爲自己的事情而傷害了長者的心意

③乃今得聞教:

乃,語氣副詞,錶轉折。教:指教。全句意爲:而今才聽到(您的)指教。

④函封之:

函,盒子。這裏名詞作狀語,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爲,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來。

⑤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僕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

現在(是)拿着一把匕首進入兇險難測的*的秦國,我之所以停留,是因爲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⑥願舉國爲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

願意全國上下做秦國的臣民,(燕王)排在諸侯的行列,供應、貢獻、賦稅和郡縣一樣,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廟。給(jǐ),供應,供給。職:貢賦,賦稅。

⑦北之人:北方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人。

蠻夷:古代泛指少數民族。

鄙:邊疆,邊遠的地區。

(3)美讀

2.前面我們已經進行了三步,首先我們找同學翻譯幾個句子,看同學們掌握的如何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

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可以解燕國之患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

願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於前

重點講解古今異義的詞在翻譯時的重要性

3.很好,這節課我們來進行文言文學習的第四步【析讀】

今天我們的探討的話題是《荊軻,他是一位英雄嗎?》

我們或許會說這不是很簡單的問題嗎?可是還真的有人有不同的觀點好,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還得一步一步的來

 二、分析荊軻的形象和描寫手法

問:首先,我們還得回到課文,從課文中看荊軻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找出典型的有表現力的句子

1.引導學生說,再歸納,如

“荊丹會談”一節:荊軻具有超人的膽識和氣魄,城府深

“荊軻叱丹”一節:荊軻剛烈

荊軻*蒙嘉,得見秦王,深思熟慮,計劃周密

咸陽宮中,“秦武陽色變振恐”,更加襯出“荊軻顧笑武陽”的從容鎮定,機智靈活,隨機應變

“圖窮而匕首見”以後,極力鋪寫秦王的如:“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時惶急,劍堅,故不可立拔”,“秦王環柱而走”,“秦王目眩良久”而主動出擊的荊軻,卻是把袖持刃,逐趕秦王左股被斬斷,“乃引其匕首以提秦王”重創之後,“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最後壯烈犧牲,無比英勇

還有與太子丹的比較,與秦武陽的比較還有獻圖時表現出來的機智

荊軻的性格,是在情節發展的矛盾和衝突中逐漸展現出來的取樊於期頭,觸動樊的怨憤,可見荊軻的“深沉”;易水告別,送行者的高歌,可見荊軻的“激昂慷慨”;咸陽宮中,秦王的惶恐狼狽,更襯出荊軻的“英勇壯烈”

再如重點段落品讀:

樊荊會面: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荊軻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樊呢?

(參考:荊軻:講究策略、推心置腹、以誠感人,深謀遠慮,善於辭令樊於期:不失爲一個英雄,深明大義,義勇剛烈)

在這個畫面中,作者主要是通過什麼方法來刻畫人物形象的?

對話

請同學們說說看,荊軻是如何勸說樊,讓他慷慨獻身?

(參考:三個問句,層層深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荊軻三問樊於期,首先從秦王的刻毒殘忍說起,動之以情,進行初步試探;進而從解患報仇方面曉之以義,引而不發,進一步觀察反映;在樊於期急於知曉的情況下,他才和盤托出行刺打算,徵詢意願)

易水訣別:看出荊軻是什麼樣的形象?(荊軻:爲國爲民從容赴死、視死如歸、大義凜然)讀本段

“易水送別”從哪些方面突出荊軻的形象的?

(參考:用音樂和景物描寫以及進行渲染悲涼的.氣氛,從而表現人物的)

秦廷行刺:看出了荊軻什麼樣的形象?

(參考:荊軻:有勇有謀,臨危不亂,從容不迫,遮掩搪塞,機智過人秦王:極盡醜態,外強中乾,窘迫惶恐,狼狽不堪)

在這個畫面中,作者通過什麼來塑造人物形象?(主要是一系列動作的描寫)

荊軻“取—奉—發—把—持—揕—逐—提”,主動進攻未遂仍進行最後一次努力;秦王“驚—引—起—拔—走—擊”,由驚慌失措轉爲有效反擊,動作描寫層次分明

2.總結荊軻的形象:有智有勇有義

 三、如何看待荊軻這一形象?(荊軻是英雄嗎?)

專諸刺吳王,身死而功成,荊軻刺秦王,身死而事敗然而我們久已忘掉了專諸,而在讚美着荊軻“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易水悲歌歇,秦庭俠骨香”這些無不讓千載之下的我們爲之動容,可是千年之下,也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西漢漢賦四大家的揚雄,《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宋代理學家朱熹,他們認爲荊軻乃匹夫之勇,或愚蠢之人,你們是如何看待的呢?荊軻是英雄嗎?

(一)讓學生各抒己見

(二)其實我們判定荊軻是不是英雄可以這樣進行:

1.他愛國嗎?這是首先判定的標準結果不知道,到死都是個謎,所以不是愛國英雄那麼能不能是其他英雄呢?

2.有一部電影或許倒能給我們一點啓示張藝謀的《英雄》他告訴我們,英雄可以不止一個

3.他的行爲符合當時的社會潮流嗎?符合,六國皆欲殺秦

那麼這樣,智勇義結合的荊軻我們稱呼他什麼?俠義英雄(秦王:時勢英雄)

附板書:

荊軻?英雄?描寫手法

智謀、深沉語言描寫

動作描寫

悲壯神態描寫

環境描寫

有勇有謀對比襯托

俠義英雄:智、勇、義

 四、總結

上面我們瞭解了荊軻這個鮮明的形象,那麼這個鮮明的形象是如何產生的呢,這得益於作者高超的寫作手法,這些描寫在我們寫人記事類文章中經常要用,希望同學們注意學習這些描寫手法,我們也將在後面的學習中單獨訓練

 五、作業

寫一段文字,鑑賞易水訣別或秦廷行刺畫面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