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科技

科技扶貧工作總結

科技2.86W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並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科技扶貧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技扶貧工作總結

科技扶貧工作總結1

一、行業扶貧工作

(一)開展農業科技幫扶活動。結合三個扶貧村實際情況,每村選派一名科技指導員,重點開展果樹、蔬菜、糧食種養植等農業科技服務活動。每月組織科技指導員到扶貧村開展農時指導、技術解答、農技培訓、技術示範等科技幫扶活動,幫助村民及時掌握農業新知識,提高農業技能。

(二)開展農業科技培訓活動。針對扶貧村不同農時的技術需求,組織農業技術專家重點開展了冬季蘋果樹修剪、果樹施肥及病蟲害防治、花生等農作物種養植的專題培訓4次,培訓人數80多人,發放蘋果矮砧集約栽培技術、現代科技農業養殖大全等技術書籍100多冊。農業專家不僅到扶貧村提供技術講解和指導,併到田間地頭進行現場示範,通過親自示範幫助村民更直觀、有效的.掌握農業新知識。

(三)開展“扶貧日”活動。以網絡形式進行了扶貧日、扶貧政策等內容宣傳,擴大了公衆對扶貧日的知曉度和參與度。同時,扶貧日當天到XXX村開展了科技送下鄉活動,邀請農業技術專家在XXX村開展了蔬菜種植、水肥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指導和講解,現場向村民發放了技術手冊70餘份、芸豆、茼蒿等種子200餘份,以及吡蟲啉、戊唑醇等生物農藥100多份,提高了村民對於農業技術知識的掌握和了解。

二、扶貧協作工作

  與XXX區科技局加強業務溝通,對20xx年的創新型企業培育、平臺建設、人才引進、產學研合作等工作進行交流,加深對雙方科技創新情況的瞭解,促進下步業務工作的合作開展。區科技術局

  20xx年11月5日

科技扶貧工作總結2

我區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自20xx年從試點、擴大試點到全面推廣,歷時七年,科技特派員制度的管理體系不斷健全,運行機制不斷優化,政策框架不斷完善,工作基礎不斷強化,隊伍不斷壯大,形成了“以人爲本、分類指導、探索理論、注重實效”的新疆模式,促進了科技與經濟有機結合,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進展情況及目前的現狀

(一)總結推廣試點經驗,穩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

1.試點階段:在探索中逐步推進(20xx年6月~20xx年3月)。20xx年6月,我區啓動了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成立了由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分管領導爲正副組長,組織部、農辦、財政廳、科技廳、人事廳、發改委、經貿委、農業廳、林業廳、畜牧廳、農科院、畜科院、林科院等13個部門組成的“自治區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領導小組”,並在科技廳設立了辦公室,首先在昌吉州選擇了昌吉、阜康、吉木薩爾三個縣市開展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20xx年2月,分別在烏魯木齊市、吐魯番市召開了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座談會,決定擴大試點範圍。

2.擴大階段:健全政策體系,開展理論探索,進行分類指導(20xx年4月~20xx年1月)。20xx年4月,自治區決定在昌吉州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隨後,在吐魯番、哈密、巴州、阿克蘇、喀什、博州、伊犁、阿勒泰、塔城等9個地州的27個縣市也相繼啓動了試點工作。20xx年,又將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與科技扶貧工作結合起來,把和田地區的于田、墨玉兩縣納入試點範圍。在自治區試點的同時,各地州也選擇部分縣市自行開展試點工作。20xx年6月,科技廳會同財政廳制定了《自治區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自治區科技特派員辦公室建立並開通了新疆科技特派員網站,組織開展了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調研,完成了“新疆科技特派員制度政策支持體系與評價體系”研究課題。20xx年9月,科技部、商務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共同組織實施的“中國農村科技扶貧創新與長效機制探索”項目正式啓動,我區被確定爲項目實施的重點省區。

3.推行階段:完善體制機制(20xx年2月至今)。20xx年3月,自治區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下發了《關於在全區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意見》,科技特派員制度在全疆13個地州的86個縣市區全面推行。20xx年5月,又啓動了企業科技特派員工作。截至目前,全疆共有2353名科技特派員和新疆農科院、新疆畜科院、昌吉農職院、巴州農科所等4個法人科技特派員活躍在農村,初步形成了科技特派員制度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格局。2353

名個人科技特派員中,漢族1187名,維吾爾族775名,哈薩克族235名,蒙古族51名,回族43名,其它民族62名;大專以上學歷1839名,中專及以下514名;專業技術人員1981名,農民技術員149名,大學生95名,復轉軍人26名,企業人員102名。全區50%的縣市都有外聘科技特派員。這些外聘科技特派員來自山東、福建等內地的71名,來自自治區科研院所、高校的158名,來自地州研究和推廣類單位的142名。

(二)設立專項資金,支持科技特派員創業發展

爲了保障科技特派員制度的順利推行,自治區科技廳與財政廳共同設立科技特派員專項經費,用於安排科技特派員創業啓動項目、建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科技特派員培訓、服務、表彰獎勵等。20xx年安排專項經費400萬元,20xx年起每年安排專項經費500萬元,截止20xx年底,累計安排財政經費2900萬元,引導地州、縣市累計投入資金4140萬元。全區安排科技特派員項目1803項,其中自治區安排853項,地州523項,縣市427項。此外,獲得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無償資助項目35個,無償資助經費106萬元。

(三)加強科技培訓交流,輻射帶動農業產業發展

自科技特派員制度實施以來,自治區科技特派員辦公室圍繞糧食、棉花、林果、畜牧業以及設施農業等地方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組織了6期科技特派員培訓班,培訓科技特派員709名;組織地縣主管領導、科技特派員及相關管理人員50餘人到福建、寧夏、山東等省區考察交流。同時,對廣大農民進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技術培訓、試驗示範、田間指導。截至20xx年底,全區科技特派員累計引進優良品種3298項,推廣先進適用技術3085項,培訓農牧民419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371萬份。僅20xx年,科技特派員服務的村(場)就達3989個,約佔全區村(場)總數的43.2%。科技特派員駐點村的農民人均收入增幅達10.08%,直接服務農戶33萬戶,輻射帶動48萬餘戶農民。

(四)表彰先進與宣傳典型,科技特派員社會影響力迅速提高

我區科技管理部門始終堅持以人爲本,把強化服務意識、營造良好社會氛圍作爲工作重點。自治區科技特派員辦公室每兩年組織召開一次科技特派員工作經驗交流會。截至目前表彰“十佳”科技特派員30名,優秀科技特派員97名,先進集體28個。建立新疆科技特派員網站,編印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文件彙編,出版《科技特派員的故事》一書,拍攝“科技特派員在農村”專題片,編髮科技特派員工作簡報,以及在《新疆日報》、《新疆科技報》、《新疆經濟報》、新疆電視臺等主要媒體上開闢科技特派員專版(專欄),向全社會介紹科技特派員制度的科學內涵和相關政策,宣傳科技特派員的成功經驗及典型事蹟,擴大了科技特派員的社會影響力。

二、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取得的成效

實踐證明,科技特派員制度在促進邊境地區經濟文化發展,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鞏固邊防和樹立政府的形象等方面,產生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一)促進了生產要素的重組和優化,加快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我區科技特派員工作始終堅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創新機制體制,把科技、資金、管理等創新要素融入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與農村的土地、勞動力、自然資源緊密結合,實現了生產要素在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中的有效配置,顯著提高了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爲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提供了新途徑。

發揮科技人員和農民的創新意識及主導作用,科技特派員圍繞地方主導產業或特色產業,針對農民的科技需求和農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開展技術試驗示範、指導培訓、推廣諮詢,有效地解決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了轉化效率,促進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同時,廣大農民尤其是少數民族農民的勞動技能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明顯提高,經營管理和闖市場的經驗更加豐富。

僅20xx年推廣新技術712項、新品種749個,建立香梨、棉花、蔬菜、庭院經濟、設施農業、畜牧養殖等934個科技特派員示範基地,面積達100餘萬畝,項目區農戶普遍掌握了1~2門先進農業適用技術。科技特派員創辦、領辦企業69個,承包或租賃土地18.7萬畝,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吐魯番市科技特派員克依木·玉拉音(吐魯番市農業局副局長)將自己所學應用到實踐中,解決了無核白葡萄保鮮運輸問題。通過冷藏保鮮,葡萄售價由原來的每公斤2元提高到6元。同時,克依木·玉拉音創辦了自己的企業,聘請了40餘名技術員指導農民按標準種植葡萄。春季,企業將農資賒欠給農民,到秋季收購葡萄時農民以產品抵償農資,既解決了企業葡萄來源的問題,又讓農民的產品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現在他每年冷藏銷售葡萄上萬噸,直接帶動農戶3000餘戶。吐魯番地區有關部門多次召開現場觀摩會推廣他的做法。

(二)逐步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機制,實現農民和科技特派員的“雙贏” 隨着科技特派員制度的推廣,“供求對接、雙向選擇”機制的形成,把許多專業素質過硬、綜合素質較高的城市科技人員和勞動力吸引到農村從事科技創業和科技服務。科技特派員通過技術推廣、試驗示範、培訓等方式,影響和造就了一大批新型農民,壯大了農村高素質人才隊伍,優化了農村人力資源結構,縮小了人力資源分佈的城鄉差別,促進了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農民收入獲得了顯著提高,科技特派員也獲得了收益,實現了科技特派員與農民的互惠雙贏。

在564名創業型和有償服務型科技特派員中,88.8%的個人收入都有所增加。其中,年收入增加額小於5000元的科技特派員佔科技特派員總數的46.3%,

年收入增加額介於5000~10000元的科技特派員佔28.6%,年收入增加額10000元以上的科技特派員佔25.1%。

福海縣農業技術推廣站技術員周勤20xx年任科技特派員後,帶領8名科技特派員辦起了農業技術服務中心,與農民簽訂“保姆”式技術服務合同,提供農資信息、病蟲害防治、技術跟蹤服務。並結合福海縣阿爾達鄉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建立示範基地,培育科技示範戶。當年周勤獲利1.5萬元,其他8位科技特派員人均獲利5000餘元。

(三)培育了多元化的新型農村市場主體,提高了農業生產專業化分工水平

科技特派員將科學的管理理念、先進的經營方式、有效的組織模式等現代企業制度應用於農業生產過程,影響改變了農民的思維方式、生產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通過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科技特派員協會以及中介組織等方式與農民結成緊密型利益共同體。這對培育和發展多種類型的農村市場主體,對分散經營、規模狹小的`家庭經營進行組織制度創新,對增強農戶進入市場的集合能力、交易能力和風險抗衡實力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通過推廣聯戶經營、訂單農業、股份合作等具有現代農業特徵的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形成了一批初具規模的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物流等科技特派員企業及中介機構。同時促進了農村經營主體在生產資料供應、標準化生產、技術支持、資金融通、市場交易、信息溝通等方面進行專業化分工與協作,提高了農業集約化、規模化和產業化經營的水平。

截至20xx年底,全區共有科技特派員參與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及科技特派員協會150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173個;科技特派員創辦的企業69個,企業總資產規模3003萬元。

托克遜縣科技特派員王豔,牽頭組織8名不同專業的科技特派員,組建了股份制企業,大力推廣瓜棉套作、連棟大棚和蔬菜嫁接栽培技術,實施訂單農業、發展農民經濟帶頭人,成爲帶動當地農民依靠科技闖市場的牽頭企業。該企業每年推廣精品哈密瓜上千畝,並申請了“天山情”商標,建立了托克遜縣第一個冷藏保鮮庫,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經營。

(四)提升了縣市科技工作的實力和地位,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通過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科技部門和科技人員針對農村改革與發展的科技瓶頸和障礙因素,面向農村生產第一線、立足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把科技成果引入農村經濟發展,找到了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切入點和有效抓手,爲破解“三農”問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實施顯著增強了農村科技工作的活力,充分發揮了科技對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使基層廣大的農民羣衆更多地分享科技進步的福祉和改革的成果。科技特派員工作受到廣大農民

羣衆的普遍認可和社會的廣泛支持,提高了基層科技管理部門在地方行政管理工作的地位,得到了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

烏蘇市根據農業產業化佈局的特點,因地制宜,選派得力科技特派員進駐鄉村,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用科技打造品牌、用品牌佔領市場。創建了“巴海”牌蔬菜、“巴音溝”牌阿魏菇、“四棵樹”牌大米、“杞紅”牌枸杞雞蛋、“車排子”牌棉花、“烏蘇1號”無芒雀麥等一系列品牌產品。增加了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同時,提高了科技特派員的威信和科技工作成就的顯示度。目前該市有6名科技特派員被提拔爲副鄉(鎮)長。

(五)形成了農村科技扶貧長效機制,增強了農村貧困羣體致富能力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設立的“中國農村科技扶貧創新與長效機制探索”項目在我區實施三年以來,通過給科技特派員無償資助項目的實施,培養了農村弱勢羣體和婦女的勞動技能,提升了貧困地區農民的科技素質和脫貧致富的能力,增強了科技特派員科技創業與服務的能力。通過實施undp合作項目,健全了科技特派員工作管理體系,完善了科技特派員制度政策支持體系,提高了科技管理人員組織實施國際合作項目的業務水平,創新了科技扶貧長效機制,提高了貧困農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爲消除或減緩貧困、促進農牧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20xx年9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審計專家克瑞斯·羅納德先生來到項目點檢查後,對項目執行情況和實施成效給予充分肯定。該項目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以及商務部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三方參加的項目審評中得到高度評價。我區undp合作項目實施的成功經驗,不僅爲我國貧困地區開展科技特派員工作提供了成功範例,而且對於其他發展中國家探索科技扶貧長效機制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截至20xx年底,項目區內受益農民共計5466人,輻射帶動周邊地區農戶數2552戶。受益貧困人口數(低收入)爲1199人,佔受益總人數的22%,項目區貧困人口比20xx年減少3.4%。

三、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成功經驗

(一)加強管理,部門聯動,完善科技特派員工作的組織保障和政策保障體系

我區自試點工作開始,便成立了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通過建章立制,規範工作程序,優化工作環境,加強指導服務,爲科技特派員工作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結合我區的實際情況,先後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出臺了《關於在全區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意見》、《科技特派員制度工作實施方案》、《科技特派員考覈暫行管理辦法》、《關於鼓勵黨政事業單位幹部、科技人員參加科技特派員試點工作的意見》等文件,對健全科技特派員工作機制、明確科技特派員任務目標、落實科技特派員的待遇等方面提出原則要求。

(二)分類指導,鼓勵創業,建立規範的評價體系與激勵機制

科技扶貧工作總結3

20xx年是扶貧開發“四年集中攻堅”的決戰之年,組織開展好扶貧日系列活動,對於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聚焦全區年度脫貧目標任務、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區糖業發展局根據《區扶貧日活動方案》工作要求,紮實有效開展好扶貧日各項工作,現將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宜傳,菅造良好氛圍在區扶貧日活動週期間,我局圍繞精準扶貧等主題通過政府門戶網站等方式開展宜傳,擴大羣衆知曉率,營造我局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

二、組織開展走訪慰問貧困村扶貧戶活動在區扶貧日到來之際,我局幫扶責任人積極到幫扶貧困村樟木鎮中唐村開展貧困戶走訪慰問活動。積極到戶爲貧困戶講解宜傳扶貧相關政策,詢問了解貧困戶需求和想法,幫忙出謀劃策。

三、積極“開展扶貧日”主題黨員活動日活動,切實結合我局實施情況增強黨員幹部支持扶貧、參與扶貧強大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1、加強調研。

圍繞定點幫扶的工作要求,在社會扶貧、產業扶貧方面進行專題的調查研究,瞭解、掌握幫扶村建設需求,摸清底數,爲開展社會扶貧、精準扶貧打好基礎。

2、加強溝通。

積極主動與對口幫扶村溝通聯繫,適時召開對口幫扶座談交流會,總結工作,研究對策,爲幫扶活動理清思路。

3、加強宣傳。

向幫扶村宣傳黨委、政府幫扶工作的相關政策和定點幫扶工作中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增強幹部參與幫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科技扶貧工作總結4

根據市局通知要求,現將我區20xx年科技扶貧項目實施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xx年我區共實施市級以上科技扶貧項目4個,他們分別是《**良種選育研究及生態養殖關鍵技術集成示範》、《**獼猴桃產業示範園區建設》、《**鄉**村科技扶貧光伏電站》、**鄉**村科技扶貧光伏電站》項目,項目總投資350萬元,其中,財政資金投入105萬元。目前,這4個項目總體實施情況良好,前2個項目已經實施完成,後2個項目正在實施並接近完成。通過以上4個科技扶貧項目的實施,除項目實施單位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還輻射帶動了70 個貧困戶走出了貧困,2個重點貧困村擺脫了重點貧困村的帽子。

二、分項目實施情況

1、**良種選育研究及生態養殖關鍵技術集成示範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120萬元,其中,財政資金40萬元。項目圍繞“優質、特色、高效、生態”主題,以產學研結合的方式,通過技術配套、產業鏈接和集成創新等技術手段,集中整合水產業優勢資源和技術,將已有一定規模與產業基礎的'特色水產品**生態養殖產業關鍵技術集成並示範,解決特苗種規模化培育、生態養殖、水質調控及疾病防控等技術問題,構建適合本區域特點的特色水產生態養殖技術體系。通過近一年來的實施,已順利完成了預定的項目內容。

(1)經濟效益:通過**良種選育,主養100畝池塘試驗,制定**養殖操作規程,經飼養畝產達1500公斤,畝利潤8000元,大水現套養**(800畝),畝產150公斤,畝利潤新增2000元。經過主養模式的養殖,年**總產量270000公斤,產值810萬元,利潤240萬元,與往年相比增加120萬元。(2)技術指標:主養**成活率90%以上,套養**成活率95%以上,與往年相比成活率分別提高8%、12%.針對**的食性、習性、生長等特點,研製飼料配方he系列飼料,通過飼養試驗,其產量增長10%,總結適合**區域生態養殖模式一套,發表論文一篇。**生態飼料配方專利正在申請中。(3)社會效益:**生態養殖示範推廣3000畝,對養殖人員進行技術培訓200人次,帶動中等以上規模養殖戶20戶,幫扶**、**兩貧困村貧困戶40戶,養殖水面20xx畝,爲他們免費提供各種魚苗100萬尾,下派到各點的技術人員150餘次,發放《養殖手冊》100戶(份),通過對貧困戶的“傳、幫、帶”、“產、供、銷”等一條龍服務,戶均增收分別達5萬元、3萬元、2萬元,從而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總之,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推廣示範生態養殖和病害防控新技術模式,提高養殖成活率和抗病性,提高養殖品質和效益,提高良種覆蓋率,對促進漁業轉型升級和脫貧幫扶發揮了積極作用。

2、**獼猴桃產業示範園區建設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120萬元,其中,財政資金20元,項目實施地點在**區**鎮**村。項目建設內容主要是新建獼猴桃標準園1000畝,其中分紅肉、黃肉、綠肉6:3:1分佈;帶動30名以上貧困戶就業。經過一年來的實施,該項目已如期完成了全部項目內容,不僅使項目實施村的農戶從流轉土地中得到了實惠,還通過實施該項目帶動了65名貧困戶在示範園區就業脫貧。

3、科技扶貧光伏發電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110萬元,其中,財政資金45萬元。項目內容主要是幫助**鄉**村、**鄉**村兩個重點貧困村分別建設一個60kw光伏電站。項目建成後每個電站年發電量約爲60000度,年收益約爲60000元,可填補村集體經濟的空白,完成重點貧困村脫貧村集體經濟要達到5萬元以上的目標任務。目前,**鄉**村電站建設項目已基本完成,**鄉**村電站項目正在加緊施工,預計20xx年初可以全部完成項目建設。

三、存在問題和建議

科技扶貧是十大重點扶貧工程中一項重要內容。實施科技扶貧項目是發揮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項目經費支持數額不大發揮的作用不小,扶貧效果非常顯著。當前科技扶貧工作中的主要問題是科技項目數量太少,在十大重點扶貧工程中影響面較小。爲此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繼續加大對基層科技扶貧項目的支持力度。除了在扶持數額上加大外在項目立項數量上也要有所增加。基層縣區要圍繞農業產業化開發,圍繞農民羣衆脫貧致富需求,做好科技項目凝練及有關科技項目實施工作,用科技項目爲科技精準扶貧工作提供支撐。

(2)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結合精準扶貧村產業特色和貧困戶的技術需求,鼓勵和動員廣大科技特派員,充分發揮技術專長與貧困農戶對接,實現技術需求與服務一條龍,爲科技精準扶貧提供了技術保障。

(3)進一步抓好科技示範體系和科技專家大院建設,不斷提高科技專家大院、科技示範園的示範水平和輻射能力,爲科技精準扶貧開發工作起到強有力的帶動作用。

科技扶貧工作總結5

工作總結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環節。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瞭解以往的工作情況,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工作中的優缺點。爲此收錄了一些範文,爲大家提供幫助。

按照縣委、縣政府要求,縣科技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現將一年來的扶貧工作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局幫扶點在渚口鄉伊坑村,精準扶貧對象有6戶,分別爲“胡玉珍戶、胡增林戶、黃賽鳳戶”等6戶。摸清貧困戶致貧原因,制定一定規劃,通過送資金和科技入戶等對伊坑村貧困戶進行幫扶,扶貧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二、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強指導,落實責任

爲加強對扶貧攻堅工作的領導和指導,成立了以局長黃曉龍爲組長的`扶貧領導小組,組長親自負責抓工作落實,多次深入對口扶貧村實地調研,與當地幹部羣衆座談、研究脫貧方案,制定扶貧規劃,及時瞭解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情況,加強領導和指導,有序推進了對口扶貧工作

(二)做好調查研究,制定幫扶措施

一是開展了調查摸底。年初,領導帶領小組成員深入到伊坑村貧困戶家中調查摸底,瞭解具體情況和貧困原因。二是制定了實施方案。在調研基礎上,制定了《祁門縣科技局扶貧工作計劃》。副科級以上幹部按一個1-2戶進行接對幫扶,共幫扶6戶困難戶。三是制定好每戶的脫貧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結合實際制定了每戶貧困戶的規劃。

三、積極爭取科技扶貧項目

按照文件要求,積極與市級主管部門溝通銜接,幫助有能力的科技企業編制申報扶貧項目,帶動貧困戶脫貧。一年來,共申報扶貧項目二個,得到了市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爭取到了科技扶貧資20萬元。同時與科技扶貧項目企業一起積極開展各類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帶動貧困戶脫貧。

三、 下一步工作思路

縣科技局將繼續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部署,有條不紊推進扶貧攻堅工作。一是根據前段調查摸底的資料數據定期跟蹤各貧困戶脫貧情況,繼續落實好脫貧規劃和結對幫扶措施;二是繼續定期進行走訪,加強對幫扶對象的溝通,增進感情,增進了解。通過幫扶,積極宣傳“351”、“180”政策和產業扶貧政策,讓貧困戶早日走上脫貧的道路。

科技扶貧工作總結6

我局按照縣扶貧辦分工,具體幫扶範集工業園區李圩村精準扶貧工作。李圩村現有村民 787戶,人口3061人,土地 6000 畝。其中,貧困戶 119戶,貧困人口 317 人。

一年來,我縣的精準扶貧工作在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堅持以人爲本,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 以提高貧困羣衆收入、幫助貧困人口掌握脫貧致富技術爲主題,突出科技工作特點,以實施科技精準扶貧項目爲抓手,緊緊圍繞全縣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這一大局,堅持以科技爲依託,找準科技與精準扶貧工作結合點,實施開發式精準扶貧,認真抓好科學技術推廣和成果應用,走以資源爲基礎、市場爲導向、科技爲依託、效益爲中心發展區域性支柱產業的路子,科技精準扶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被幫扶村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困難羣衆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現將科技局精準扶貧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績

(一)制定科技精準扶貧具體措施

爲充分發揮科技部門和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我局相繼制定了加強科技精準扶貧考覈的相關措施。將科技精準扶貧工作納入科技局年度目標管理和考覈範疇,科技局制定下發了《蒙城縣科技局20xx年科技精準扶貧工作要點》, 進一步理清了科技精準扶貧工作思路,強化了科技精準扶貧管理和考覈工作,從而有效地促進了科技精準扶貧工作的落實。

(二)實施科技精準扶貧項目

我局把實施科技項目作爲科技精準扶貧的總抓手,堅持一手抓科技精準扶貧項目申報,一手抓科技精準扶貧項目實施,走“實施一個項目,開發一項支柱產業,建立一片產業基地,培育一個專業市場,扶持一個龍頭企業,帶活一方經濟發展,帶動一批羣衆脫貧”的開發式科技精準扶貧新路子。今年上半年,我局在李圩村峯俠家庭農場實施黃牛快速育肥科技精準扶貧項目,項目先期投資6萬元。帶動周邊17戶羣衆從事家庭養牛,部分困難羣衆通過養牛脫貧,得了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二是開展村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先後與縣農技服務中心、縣畜牧局舉辦實用技術培訓兩期近500村民參加。項目的實施對於貧困村的精準扶貧和支柱產業開發工作有着極爲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深受項目所在鄉村和企業的歡迎。

(三)建立科技網精準扶貧絡和渠道

在科技精準扶貧工作中,科技局十分重視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農技部門、示範基地、民營技術實體、農村各種技術協會和廣大科技人員的作用,形成了縣、鄉、村聯動的科技服務體系,爲農民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使新品種、新技術順利進村入戶,爲項目實施、產業開發和農民脫貧致富提供了技術保證。在今年午收工作中我局和範集工業園區、李圩村密切配合結對幫扶困難戶,科技局拿出6000元幫扶午收困難羣衆,解決部分羣衆午收資金困難,並會同鎮村幹部幫扶到戶,較好地完成了夏收夏種工作。在全縣開展的秸稈禁燒工作中,我局包點李圩村做到了零火點,在做好精準扶貧工作的'同時,較好的完成了縣委、縣政府交給的其他任務。

(四)搞好科技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

精準扶貧先扶志,科技當先行,我們以“讓每個貧困戶有一名科技當家人”爲目標,按照“幹啥培訓啥,誰幹培訓誰”的原則,多部門合作,採取辦培訓班,送科技下鄉,發放科技圖書,爲貧困村訂閱《安徽科技報》 、《鄉村科技》等雜誌,請專家學者授課等,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培訓活動,上半年培訓村民近500人。全村90%以上貧困勞力掌握了1—2項種、養業等實用技術,勞動者素質和經濟開發效益有了明顯提高。同時,我們還與省內外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聯合,開展科技攻關,引進畜禽新品種,大力推廣良種良法,全村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率達95%以上。下半年,大力發展農業科技示範園,計劃三年內發展到4個,有效地促進李圩村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

(五)加強科技基礎設施建設

圍繞當地導產業和優勢特色農業,科技局進一步加大李圩村科技示範基地建設,先後建立了“大棚蔬菜栽培技術示範”、“ 鄉土雞規模化種養殖技術推廣”、“黃牛快速育肥技術示範”三個示範基地, 爲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普及起到了很好的示範與推動作用,有效增強了科技服務功能。 同時,加大信息精準扶貧力度。今年我局利用農村科技信息化示範項目,在李圩村村部建起村信息化服務站,配備了兩臺電腦、電視機等信息化設備,方便了村民與外界聯繫,提升了村級信息化服務水平。今年,我局還利用的所建立並投入使用的“蒙城科技信息網”,成功實現與省廳、市局和兄弟縣局網絡上的互動鏈接。 在“蒙城科技信息網”中,特別增加了農村實用技術、農村致富經、農產品購銷等農民急需的信息,加快信息互動,提高了網絡的運行質量。

(六)把握重點,實現科技精準扶貧與精準扶貧開發整村推進有機結合

今年,我局與縣農村商業銀行緊密配合,認真實施精準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程。截止目前,全村共完成了5個重點村民組的精準扶貧開發整村推進任務。通過科學編制規劃,積極爭取,精心施工,共爲5個整村民小組新修水泥路面 10公里,農村飲水設施6處、8—12m3沼氣6座,農村電力設施2處,連鎖超市2個,垃圾污染水處理設施2處,衛生室1座,文化設施2處,村莊綠化工程1處,農水設施 6處,整村推進村羣衆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實現了規劃目標。

(七)認真實施科技特派員行動計劃

結合精準扶貧村產業特色,科技局先後選派兩批共9名行業專家爲我縣科技特派員,與李圩村農戶對接,實現技術需求與服務一條龍服務,爲李圩村科技精準扶貧提供了技術保障。

二、下一步科技精準扶貧工作思路

受自然、歷史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制約,李圩村基本解決溫飽的農戶“三低”問題仍很突出,鞏固精準扶貧工作取得的成果仍非常艱鉅,科技精準扶貧工作仍然任得道遠。 爲此,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進一步增強做好科技精準扶貧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繼續把科技精準扶貧工作放在各項科技工作的重要位置,堅定信心,求真務實,銳意進取,不斷開創科技精準扶貧工作新局面。

二是圍繞農業產業化開發,圍繞農民羣衆脫貧致富,進一步做好科技項目申報及有關科技項目實施工作,用科技項目爲科技精準扶貧工作提供支撐。

三是進一步選好用好鄉土科技人才,完善村級科技服務體系,充分發揮科技人員在精準扶貧開發中的重要作用。

四是進一步抓好科技示範體系建設,不斷提高科技示範園和科技示範點的示範水平,爲科技精準扶貧開發工作起到強有力的帶動作用。

五是通過信息化網絡建設,採取“請進來、派出去”的方式開展技術培訓,提高貧困人口的科技素質。

六是進一步探索創新科技精準扶貧機制,紮實搞好科技服務新農村建設。

科技扶貧工作總結7

自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慶城縣科技局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結合自身實際,強化三個意識,認真推進精準扶貧工作。

一是強化責任意識。爲了方便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在所聯的琵琶寨村和下午旗村分別成立了精準扶貧駐村工作隊,制定了精準扶貧工作方案,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

二是強化服務意識。針對幫聯村琵琶寨村地處偏遠、自然條件差、缺乏資源特點,縣科技局對該村7個自然村,逐一摸底調查,瞭解貧困特點,建檔立卡,建立了扶貧檔案,並實行了“一對一”的精準幫扶。

三是強化宣傳意識。充分利用召開羣衆會、發放宣傳手冊、張貼宣傳標語、進村入戶宣傳等形式,將精準扶貧政策及建檔立卡工作程序等相關政策宣傳到每個村、每個農戶。積極引導廣大人民羣衆和鼓勵社會各界更加關注、廣泛參與到精準扶貧工作建檔立卡中來。同時,採取組織幹部羣衆學習先進典型經驗和做法的方式,進一步增強了幹部羣衆的.意識和激發其脫貧致富的信心、決心。

科技扶貧工作總結8

20xx年,我縣科技扶貧工作,在省科技廳、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儀隴縣“十一五”科技扶貧規劃》中提出的目標要求和重點任務,創新工作方法,重點圍繞我縣打造的'特色產業和企業,集中有限人力、物力、財力開展科技扶貧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理清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爲確保今年科技扶貧工作的順利開展,年初我們依據《儀隴縣十一五科技扶貧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組織相關單位、科技人員開展調研,制定了科技扶貧規劃實施方案,將規劃中的目標任務細化到年度,落實到責任人,進一步明晰了全縣今年扶貧工作的重點和目標。在工作方法上,我們一是把科技扶貧工作與科技專家大院建設結合,在扶貧產業上建專家大院;二是把科技扶貧工作與新農村建設結合,儘量把“科技扶貧村“選定在“新農村建設示範鄉鎮”內,三是把科技扶貧工作與縣內科技工業園區、農業園區的發展和建設相結合;均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以創新機制爲動力,開展科技扶貧示範鄉、村建設。堅持把尊重農民意願、發揮農民主體作用貫穿科技扶貧工作始終,通過對12個科技扶貧示範基地村的扶貧探索,總結出“八大經驗”,一是競爭確定項目村,從全縣56個鄉875個行政村中通過競爭方式選出了羣衆積極性高、條件較成熟的23個鄉,125個村,作爲首批試點村,在全縣上下形成了在“爭中幹、幹中爭”的良好氛圍;二是項目民選定規劃,通過村民大會討論和民主表決確定建設重點和實施順序,切實做到了“做羣衆最想做的事”;三是整合資金保投入,採取了集中項目支持、發動羣衆投入、引導信貸參與、動員社會幫扶等多種資金籌措方式;四是推進“五權”管村務,建立了村務管理領導權、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議事權“五權”制度,真正實現村級事務民主管理;五是扶持互助促發展,組建了以文化、金融合作、生產經營爲切入方式的45個扶貧互助社,有效解決了農民生產生活中資金不足的具體困難;六是倡導文明創和諧,開展了“和諧新村”、“和諧農家”和“五好家庭”評選、“十進村十入戶”等活動,進一步融洽了黨羣、幹羣關係;七是後續工程民“自管”,由村民自己組建小組,對已實施工程實行分項目長期管護;八是自我教育民“羣參”,在全縣開展了“四個比較”、“四項評選”、“四項查看”等活動,提高了村民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技術水平。通過這“八大經驗”的實施和推廣使我縣20xx年在整村推進這113個村的科技扶貧工作方面取得了明顯效果和較好成績。

科技扶貧工作總結9

縣在省科技廳、州科技知識產權局的大力關心和支持下,積極開展科技扶貧工作,深入推進農業產業發展,整合各級各類科技資源,通過“科技扶貧在線”信息服務平臺,開展各種線上線下活動,協同實現“專家幫扶、產業示範、成果轉化、科普培訓、信息服務”五大功能,創新科技需求“精準推送、快速響應、分級診療、評估激勵”四大機制,爲我縣羣衆提供實時、及時、高效科技服務,助推脫貧奔康。我縣於20xx年7月申請開通科技扶貧在線平臺,成立縣科技扶貧運管中心,整個在線平臺工作有序推進。現將我縣科技扶貧運管中心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強化組織領導

縣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由分管副縣長召集縣農畜水局、環林局、財政局、扶貧移民局、各鄉鎮相關部門召開專題研究會議共同協商,明確工作任務,並由縣科知局牽頭,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各職能部門在“科技扶貧在線縣平臺運管中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按照職責分工,強化協調配合,及時完成基礎資料報送,積極推進“科技扶貧在線”縣平臺運管中心投入運行。

(二)強化要素保障

在全縣範圍內開通科技扶貧在線平臺,整合全縣科技、人才、產業、供銷等資源,共建共享。一是20xx年,系統錄入專家129名,信息員203名。二是召開專題培訓4期,培訓337人次,收到諮詢1648條,已解決問題1123條,發放宣傳資料10000餘份。三是加強提升縣運管中心人員自身素質,組織運管中心相關人員積極參加省、州培訓學習以及走出去學習爲路徑,到涼山、宜賓、瀘州等地學習借鑑別人的先進經驗及做法,使平臺運行更規範高效。四是開展甜櫻桃、青紅脆李、中藥材等實用技術培訓24次,培訓5200人次。五是製作了“科技扶貧在線”宣傳公示欄並安裝在全縣各村,將平臺管理員和村信息員的信息進行公佈,確保老百姓遇到的技術問題能夠得到及時解答。六是聯合縣委組織部下文對20xx年4名優秀專家、10名信息員、1名管理員進行表揚,並頒發了榮譽證書,激發了其他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七是對20xx年專家、信息員有效信息服務捲進行兌現,兌現金額17380元。

(三)強化制度建設

完善了《縣平臺運管中心工作職責》、《縣平臺運管中心分診員工作職責》、《縣平臺運管中心專家服務職責》、《縣平臺運管中心信息員服務職責》、《縣平臺運管中心查驗制度》等相關制度,嚴格考覈獎懲。

二、平臺任務目標完成對比情況

(1)專家入庫150名,已入庫129名;

(2)信息員入庫134名,已入庫203名;

(3)技術供給1條,已完成;

(4)產業資訊信息1條,已完成;

(5)產業對接鏈接1條,已完成;

(6)技術培訓會1次,培訓人次50名。已完成4次技術培訓,培訓人次337人次;

(7)服務諮詢次數480次,已完成644次。

三、存在的困難問題

1、在遴選信息員上存在困難,第一書記都是幹幾年就會離開,很多村主任受自身文化限制,不懂如何使用手機app,雖然我們也進行了多次培訓,還是不盡人意,信息員仍需加強學習如何使用平臺。

2、該平臺沒有專家約束制度,部分專家不能及時在3個小時內答覆問題,造成很多信息成爲了無效信息被撤回。

3、部分老百姓遇到技術問題,習慣性直接諮詢當地莊稼醫院等,等不了通過平臺諮詢後再得到解決辦法。

4、存在許多重複信息,專家疲於應對,導致專家的`積極性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雖然我們在推進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困難問題,但我們有信心,向做得好的兄弟縣市學習,一是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老百姓知曉率。二是加大培訓力度,真正選好能固定在村爲老百姓服務的信息員,逐鄉逐村開展培訓。三是到20xx年實現平臺科技服務常態化。四是探索更好的完善機制,真正實現科技力量,我們積極與縣目標辦協商,將該工作納入年底鄉鎮、相關部門目標績效考覈。

科技扶貧在線平臺是一個讓百姓得實惠的平臺,平臺的存在起到四兩拔千斤的作用,平臺更深層次詮釋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縣有決心和恆心加快推進平臺服務工作,讓老百姓相信科技,逐步推進“科技扶貧在線”向“科技在線”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