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幼兒教師隨筆 15篇

教師2.93W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什麼樣的隨筆纔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教師隨筆 ,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教師隨筆 15篇

幼兒教師隨筆 1

第一,給孩子創設自主閱讀的氛圍。

每個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獨立個性,他們喜歡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純真而又豐富的內心世界。作爲家長應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尊重孩子現有的知識經驗和個體差異,在家裏給孩子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爲孩子提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習經驗。鼓勵孩子養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

第二,教孩子學會觀察圖畫進行閱讀。

因爲很多繪本故事以圖畫爲主,文字少,這就給孩子的閱讀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恰好,孩子的思維直觀性強,沒有侷限性,不受外部干擾。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學會觀察,對圖畫中的人物、動物的表情、對話、心理活動進行猜想,盡情的想象圖中的內容和情節發展,然後進行講述。隨着孩子認字量的增加,家長可以藉助文字幫助孩子解讀故事。

第三,在情感互動中進行親子閱讀。

圖畫書具有情感教育的功能。很多圖畫書中都蘊含着一定的情感色彩,給人留有想象、思維的空間。一本書,就連大人一眼看上去有時都看不出什麼意思,多看幾遍才能品味出其內容和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蘊含的教育意義,這就是繪本書的特點。也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以身示範,爲了孩子,讓我們自己首先喜歡圖畫書,與孩子一起閱讀圖畫書,因爲很多孩子都有喜歡纏着媽媽講故事的習慣。對孩子來說,媽媽給他們講故事聽,是一種情感享受。近距離的聽父母講故事,相互間傳遞着美好的情感,在溫馨的氣氛中共同講述,一起感受圖畫書給人帶來的人生啓迪和震撼。仔細想想,我們每個做媽媽的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在媽媽講的故事中安靜的入睡,媽媽看着孩子熟睡的'小臉蛋,輕輕的給他(她)蓋好被子,這種感受和意境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

第四,建立閱讀檔案。

1、以文字記錄爲主,家長用寫日記的方式記載今天與孩子共同閱讀了什麼內容,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及在閱讀中提出的問題和對故事的感受。記錄下幼兒的想法和需求等信息,能夠讓家長了解幼兒的個別需求,並且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給予幼兒反饋。

2、影像資料主要是指照片、錄音帶和攝像帶。它們能提供幼兒語言發展的豐富信息,如一份有幼兒複述故事、大聲朗讀自己的故事、練習兒歌的錄音帶,對幼兒、老師和家長來說,都是非常有力的語言發展證據。家長因經常爲幼兒閱讀活動照相或攝像,拍攝的時候,要簡短記錄所拍的內容或物體,包括日期、場所、幼兒的姓名以及每一個場景的特殊地方。

幼兒教師隨筆 2

每天午睡總讓我感到頭疼,孩子們嘻嘻哈哈,說說笑笑:如廁的如廁,脫衣服的脫衣服,賴在活動區不肯離去的仍在玩耍。一會兒告狀聲又此起彼伏,誰推人了,誰還不肯睡了,誰又在講話了,誰手裏還拿着小玩意兒了。老師幫着這個,勸着那個,就這樣,那幾個磨磨蹭蹭的還在擠眉弄眼呢。

午睡是孩子們統一的活動。在孩子們看來,一旦睡下了,就失去了講話、活動的自由,所以想方設法要在睡前說完自己想說的'話,做完自己想做的事。於是,我告訴孩子們,以後,老師在午睡前五分鐘會提醒大家,小朋友可以在這五分鐘內做完自己想做的事,過了這五分鐘,小朋友就必須上牀睡覺了。有了這“睡前五分鐘”的提醒,到了午睡時小朋友不再那麼忙亂。

有時候,當我們感覺到孩子太煩、太吵、大鬧的時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理解了孩子,滿足了孩子。設身處地爲孩子着想一下,多釋放一些時間與空間給孩子,孩子一定會配合老師的工作。

幼兒教師隨筆 3

我們幼兒園小班部都在童真樓上,這是一幢小巧別緻的教學樓,每層樓兩個班,面對面設立。我們小(3)班的教室在三樓。開學了,每天早上孩子入園和下午離園的時侯總會看見家長抱着孩子上下樓梯。而一日活動中,我們要帶孩子上下樓梯到操場上進行戶外體育活動,這時候,就發現有的孩子上下樓梯雖然還不太利索,但也能在老師的鼓勵下自己扶着扶手獨自完成;有的孩子則雙腿直打哆嗦,扶着扶手如蝸牛般前行,然而你只要給他一根手指做他的依附,他就能放心地前進;還有個別孩子你就是給他一隻手的依附,他也依然雙腿直打哆嗦。我們察覺,有質量地開展一日活動的最大問題是孩子走樓梯的問題。

經過一個星期的觀察、詢問和統計,我們發現:接送對象的不同,採取的方式不同。爺爺奶奶帶孩子越來越精心,生怕在樓梯上有個什麼閃失,只要是爺爺奶奶負責接送的都是抱着上下樓。爸爸媽媽接送的稍微好一點,有的包辦,有的放手,但是情況也不容樂觀。

根據這樣的情況我們召開了一次關於“把走樓梯的機會讓給孩子”的主題家長會,先向家長彙報了我們觀察到的情況,表示我們理解家長的愛子心切,怕孩子上下樓梯會有危險,但是我們覺得應該讓能力爲孩子的安全護航!接着向家長介紹了幼兒在園一天的活動安排,特別是一天中上午和下午兩次的戶外體育活動以及中午餐後的散步,都需要孩子具備獨立走樓梯的能力。其次我們還邀請了平時注意把鍛鍊的機會讓給孩子的思言媽媽、君昊媽媽來介紹自己的經驗,分享孩子自己能獨立上下樓梯的喜悅,讓更多的家長知道自己抱孩子上樓梯,其實是屬於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發展腿部肌肉、平衡能力、形成耐力的機會。最後和家長交流了我們制定的計劃,希望能得到他們的支持與配合,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針對3~4歲小班幼兒最終要達到的“動作發展”目標中,有一條是“能雙腳靈活交替上下樓梯”。小班上學期,不說要求達到雙腳靈活交替上下樓梯,最起碼需要幼兒能獨立上下樓梯。爲了這個目標,也爲了幼兒能順利達到戶外1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我們家園合作,分階段實施,按步驟嘗試,完成既定目標。

一、 小手拉大手,下來自己走

根據計劃,先請家長在接送孩子的時候,把孩子從懷裏解放出來,牽着孩子的手一起慢慢走樓梯。這樣的要求得到了大部分家長的理解和支持,特別是年輕的爸爸、媽媽們送孩子時到了樓梯口或放學時接到孩子就拉着孩子的小手,邊走邊和孩子聊天,自然、和諧、幸福。也有幾位奶奶不信任孩子的能力,依然抱着孩子不肯放手,我們再單獨進行個別交流,請她們觀察別的孩子和家長的情況。看到別的孩子都能拉着大人的手自己上下樓梯了,她們終於在兩個星期之後也把孩子從懷裏解放了出來。

經過了一個月的嘗試,我們每天都在感受着每一個小傢伙的變化。原來賴在奶奶懷裏的悅悅到了樓梯口主動掙脫奶奶的懷抱,拉着奶奶的手快樂地自己走樓梯;原來走樓梯直打哆嗦的軒軒現在也已經能慢慢拉着外婆的手穩穩地走樓梯了……孩子的點滴進步我們再通過校訊通平臺、QQ羣來和家長分享,敦促家長在家一樣持之以恆地支持孩子的自我發展。羣體的效應是強大的,每個孩子都有一顆上進的心,在家長的配合下,在同伴的陪伴下,在老師的鼓勵下,所有孩子都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達到了“小手拉大手,下來自己走”的第一階段目標。

二、放開大人手,扶着扶手走

第一階段的目標基本達成了,該實施第二階段的計劃了。恰巧碰上了一個雨天,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我們通過校訊通平臺發了條信息給家長:“尊敬的家長,您好!因爲下雨,爲了防止您的雨衣或雨傘上的水滴到樓梯上,造成樓梯溼滑,孩子摔跤,請您送孩子來園時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送到樓下就跟孩子再見,我們會有一位老師在樓下迎接孩子。”

信任是家園合作的基礎。這麼小的孩子應該是從來沒有自己單獨走過樓梯,就因爲老師的一條校訊通,家長就要在樓下和孩子再見,讓孩子獨自走上三樓,我相信家長心裏一定也有些許的擔心。於是,我早早地就來到樓下等着班上孩子們的到來。昊昊是我等到的第一個來園的孩子,遠遠地就看見他像小鳥一樣向我撲過來,我張開雙臂、蹲下來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昊昊早上好!”“孫老師早上好!”他很自然地迴應着,然後轉過頭對媽媽說:“媽媽再見!”“昊昊再見!快自己上去吧!”說完媽媽就轉頭走了。家長的信任讓我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是沉甸甸的,但是心是暖暖的。我摸摸昊昊的頭說:“昊昊,快上去吧,江老師在樓上等你呢!”昊昊自信地扶着扶手、邁開步子,只一會兒,小小的人兒就消失在樓梯的拐角處。接着孩子們就陸陸續續地進園了,每一位孩子來了我都會迎上去、蹲下來熱情地跟他打招呼,請他跟家長再見。大部分孩子都非常勇敢地跟家長再見,放開大人的手,扶着扶手獨立上樓梯,有的頭也不回,非常自信,有的一步三回頭,但也能在我的“你是最棒的,眼睛看着前面走,你一定行!”的鼓勵下,鼓起勇氣獨自扶着扶手走上去。當然也有的孩子膽子小,不敢上去,也有的是因爲家長不放心堅持要牽着孩子上去。這些都是允許的,因爲每個孩子的發展狀況不同。

然後我根據觀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和家長個別交流,指導家長把“放開大人手,扶着扶手走”的第二階段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上下樓梯時先走在孩子旁邊,讓孩子看見大人,由一隻手的依附到一根手指;一段時間之後,變成走在孩子身後和孩子交流着,讓他感覺到你的存在,脫離你的手自己扶着扶手走;再到提出要求,家長在前一個樓梯拐角處等孩子,鼓勵他扶着扶手走樓梯;最後再到完全放手,讓孩子獨立走樓梯。每一個子目標的達成都需要家長及時的鼓勵,讓孩子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那幾位不放心孩子的家長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高興地來跟我說:“孫老師,你教的方法很奏效,我孫子現在不要我扶他了。”經過這樣的溝通交流,他們也徹底放下了心中的不信任,開始和別的家長一樣放心地把機會讓給孩子。有一位奶奶給我們提了一個建議:“老師,你們能不能請小朋友到了教室以後,站在窗前和我們揮一揮小手,報個平安。”這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讓家長放心,才能更加信任我們,更加相信孩子的能力,積極支持和配合我們的工作。就這樣,每天我們的窗口又多了一道亮麗的風景:自信的'笑臉加上揮舞着報平安的小手。這是家長和孩子信任交流的平臺,也傳遞着人文的家園合作理念。又是一個月過去了,大部分孩子已經達到了“放開大人手,扶着扶手走”的目標。

三、 甩開兩隻手,保持平衡走

有了前期兩個階段目標的達成,接下來的工作就好開展多了,利用每天上午的晨間活動時間、中午餐後的散步時間和下午的戶外體育活動時間,給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因爲走樓梯也是一項技能訓練,純粹的技能訓練孩子肯定是不喜歡的,怎麼才能讓孩子覺得有趣呢?爲此我們也是頗費心思。

比如,晨間活動時創設“我是快樂的小小鳥”的情境,讓孩子扮演“小鳥”張開翅膀慢慢“飛”下樓去,等晨間活動和早操結束再“飛”上來,這樣孩子既能在情境中快樂地鍛鍊技能,又能利用張開的雙臂保持身體的平衡。中午餐後散步的環節,因爲孩子剛剛吃飽,運動不宜過分激烈,我就創設“貓抓老鼠”的情境,和孩子們一起扮演“小貓”輕輕地、躡手躡腳地,到樓下、回樓上,去抓老鼠。下午戶外活動時我們又一起在“我是火車小司機”的情境中開着小火車上山和下山,讓孩子在各種情境中、遊戲中快樂地練習“甩開兩隻手,保持平衡走”的本領。

因爲每天都有鍛鍊的機會,很快孩子的腿部肌肉和平衡能力得到了加強,上下樓梯的速度也明顯快了許多。我們用手機記錄下孩子們“甩開雙手走樓梯”的靚影,再通過班級QQ羣分享孩子的發展狀態,請家長根據孩子的現有水平,抓住一切可以讓孩子鍛鍊走樓梯的機會,比如回家、購物、遊玩等,提出和幼兒園一樣的要求,鼓勵孩子甩開雙手走樓梯。那一段時間經常有家長利用接送孩子的機會,告訴我們孩子現在走樓梯可快了,小腿可有勁兒了。

四、騰出兩隻手,雙手抱球走

隨着孩子運動量的加大和運動項目的增加,球類運動成了孩子後半學期經常開展的活動,二三十個球需要經常運上運下。眼看着孩子們走樓梯的能力越來越強,何不讓孩子用不扶扶手而騰出來的兩隻手自己捧着球走樓梯呢,這又給了孩子一個跳一跳可能會達到的目標。

經過一番思索,我決定讓孩子試一試。爲了安全起見,安排了兩三個能力不同的孩子跟着我一起嘗試了一趟,覺得是可行的,可以在球類運動中全班推廣。但是帶這麼小的孩子排隊捧着球走樓梯我們也是有顧慮的,於是再次利用校訊通平臺給家長髮了一條信息:“尊敬的家長,您好!因爲有您的支持和配合,孩子走樓梯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最近我們要準備執行第四階段的計劃:騰出兩隻手,雙手抱球走。請您在家和孩子先進行嘗試,觀察孩子抱球走的情況,利用班級QQ羣反饋嘗試的情況。謝謝!”信息發出去以後得到了家長的積極支持。當然也有表示擔心的,即刻就被積極支持的家長給說服了。大約兩天之後,嘗試情況的信息也陸續反饋回來:“老師,昊昊捧着球走得挺好!”“老師,暄喧能抱球走,就是速度有點慢。”“老師,悅悅能抱球走,就是偶爾球會掉下來。”……就連開始走樓梯打哆嗦的軒軒也能抱着球走。看來計劃開端不錯,可以在幼兒園嘗試了。考慮到悅悅媽媽反饋的情況——孩子把球抱掉,第一次實施之前就帶孩子討論:“走樓梯時球掉了怎麼辦?”讓孩子們知道了在樓梯上球掉了,不要着急去追球,而是跟着“小火車”一直走到球旁邊再抱好球繼續走。有了安全方面的保障、老師激勵的言語,孩子成功地把球帶到了樓下,又成功地捧回了教室,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現在孩子們都是自己帶球走樓梯,經過不斷的嘗試,已經很少有孩子中途把球抱掉了,走樓梯的能力又上升了一個臺階。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讓孩子對走樓梯充滿了自信。

在落實計劃的過程中也會有一小部分孩子不能像別的孩子一樣如期達到目標,家長也比較着急,和我們進行交流時表示出他們的擔憂。首先表明,我們的理念是給孩子慢慢發展的機會,請家長不要着急。正確的做法是把每個階段的目標再進行細化,分成若干個子目標,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讓他們也能在體驗中獲得成功的快樂。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自信地走在樓梯上。

幼兒教師隨筆 4

午休的時間到了,孩子們小便完,陸陸續續進了寢室,我便開始清掃洗手間。

一按水龍頭的按鈕,從出水口突然彈出一個紙球,順着凹槽一下子就衝到了下水道口。是誰把手紙撕下來團成球堵在出水口?

在班上一調查,我找到了調皮的小博:“用紙球堵住出水口,很容易發生堵塞,以後不準再弄紙球玩了!”小博聽話地點點頭。

可是沒過幾天,洗手間的紙球又出現了,而且弄得地上到處都是碎紙片。我有些生氣,把小博叫到眼前,再次嚴肅地批評了他,還扣除了他的一朵小紅花。小博也急了,欲言又止地說:“原老師,我——”“你不用再多說了,老師給你講道理,可你聽不進去,這是對你的懲罰。”我打斷了他的話,不再理他。

第二天課後,佳佳跑來告訴我:“原老師,小博正在廁所裏撕紙呢?”我趕緊跑過去一看,小博正在一圈一圈地扯紙,做成紙球,地上又有了一些碎紙片。

“你在幹什麼啊,小博?”我實在無法抑制自己氣憤的情緒,呵斥道。

“我,我……”小博被我嚇得話也說不出來了。

我壓了壓自己的火氣,輕聲地說:“小博,你跟老師說實話,爲什麼好幾次都在洗手間弄紙球呢?別擔心,老師不批評你。”

看着我鼓勵的眼神,小博吞吞吐吐地說:“我弄紙球是爲了把小朋友的糞便衝下去。”我驚奇地瞪大了眼睛,不解地問:“爲什麼要弄紙球把糞便衝下去呢?”“因爲水龍頭的水流太小,不管怎麼按,都衝不掉糞便,很髒。我發現用紙做成紙球放在流水的口上,一按水龍頭,水就把紙球衝得很遠,這個力量很大,就把糞便沖走了。”

原以爲孩子只是一時的調皮搗蛋,卻沒想到在孩子的心靈深處,有着成人意想不到的.思維和處事方式。如果孩子們去洗手間大便的時候,我能及時地跟在後面,沖刷乾淨,紙球的事就不會發生;如果,我對孩子的態度能夠耐心溫和一些,小博又怎會沒有辯解的機會?

我的心裏一陣愧疚,蹲下身子,誠懇地說:“小博,對不起,老師錯怪你了——”

幼兒教師隨筆 5

托爾斯泰說過:“如果一個教師僅僅熱愛教育事業,那麼,他只能是一個好教師。如果一個教師僅僅像慈母一樣愛學生,那麼他將不比那種雖讀過許多書,但卻不愛事業,也不愛學生的教師好。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事業和熱愛學生結合起來,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而要做好一名完美的幼兒教師,不僅要有紮實的基本功,而且要有一顆熱愛孩子的心。

成天和幼兒生活在一起,辛苦是不言而喻的。這些年的幼兒教育生涯,使我深深的懂得:教育是愛的事業,只有真心實意熱愛幼兒教育和幼兒的老師,纔會如魚得水,在幼兒教育的天地裏自由馳騁,從而實現人生的最大價值。我非常珍惜與孩子們在一起的機會,每天總是竭盡全力關心幫助每一位幼兒。引導着他們成長,期盼着他們成長,目睹着他們成長。累並快樂着!

一、愛崗敬業,勇於探索

“學高爲師,德高爲範”。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我深知,教師要教育他人必須先用知識武裝好自己,只有不斷勇於探索,才能培養出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片海洋。我利用休息時間,學習《幼兒心理學》,瞭解幼兒心理活動規律;反覆研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瞭解幼兒每個年齡段的特點,層層分解教學目標,做到有的放矢;學習幼兒教育理論,在網上查閱有關幼兒教育、教學的經驗文章和優秀教學視頻,認真學習和研究;時刻了解關注幼兒教育發展的新趨勢。然後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於幼兒教育教學中,讓自己更上一層樓。在業務方面,認真備課,並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的不同和個體差異,遵循科學創新的教育原則,精心設計教育活動,力求使教學方法做到新穎,恰到好處的激發挖掘幼兒的思維潛力。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觀察認識周圍事物,綜合各方面的教育內容,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積極主動的去思考、去探索、去創新,從而掌握多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同時注重對幼兒的隨機教育,利用各科教學活動、課間談話、戶外活動等日常活動向幼兒進行綜合素質教育。我利用家訪,聯繫冊,電話等方式與家長做好溝通工作,取得了家長的信任。隨時關注幼兒動態,及時與家長聯繫和配合,充分保障幼兒在幼兒園過得快樂又有收穫。並利用休息時間,將自己的教育教學心得述之於筆,與同仁們探討,不斷提高。這些年,我是小朋友們最忠實最信賴的大朋友,是學校領導和家長們最放心的好老師。

二、關愛幼兒,無微不至

關愛學生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教育之不能沒有愛,猶如池塘之不能沒有水。”教育就是愛的教育。能夠得到教師的關愛,是每個學生最起碼的心理需求,師愛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作爲一名幼兒教師,要有一顆愛心,時刻了解孩子、研究孩子、關心孩子、教育孩子,真心愛護每一個孩子。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裏是“小皇帝”“小公主”,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萬般寵愛,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愜意日子。而上了幼兒園,面對陌生的老師和小朋友,心裏特別害怕,於是就哭着、鬧着、吵着要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要回家。面對這種情況,我會面帶微笑去接待每一個孩子,用親切溫柔的話語與孩子對話,用心聽孩子訴說,通過抱抱、摟摟、拉拉小手、親親小臉等動作來親近孩子,給予孩子以溫暖、安全的感覺。使他們感覺到老師像媽媽一樣愛他們疼他們。漸漸地,孩子們喜歡上幼兒園了,見了面老遠就甜甜的叫着:“蒙老師好!”“蒙老師我想您了!”在學校,孩子們就是我的全部。下課後,我及時帶孩子上廁所或提醒孩子上廁所,孩子不小心尿褲子了,我及時給他換好;孩子流鼻涕了,我連忙遞去餐巾紙或幫他擦拭;孩子鞋帶掉了,我馬上彎腰爲他繫好;孩子摔倒了,我鼓勵他勇敢地爬起來;孩子間有小摩擦了,我耐心地給他們講道理;孩子的鉛筆斷了,我削了一次又一次;活動時,孩子熱了,我會幫助或提醒他脫下外衣,活動後協助他及時穿上;孩子口渴了,我給他倒開水;孩子手臉髒了,我帶他去清洗;孩子病了,我給他量體溫,並馬上通知家長帶他就醫;孩子遇到挫折了,我給他打氣、鼓勁,使他重新振作起來;孩子淘氣了,我能根據不同孩子的不同接受水平,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他能從老師的批評教育中知道自己錯在哪裏、今後如何改正;孩子進步了,我當着全班小朋友表揚他,和孩子們一起爲他豎起大拇指;孩子暫時落後了,我發動全班小朋友一起爲他加油;孩子不會做的,我手把手一遍又一遍地教,直到他學會爲止;我精心地準備每一堂課,津津有味地給他們講故事,陪他們做遊戲……面對一羣天真活潑的孩子,我總是忍不住要親親這個,逗逗那個,處處流露出我對他們真心的熱愛。而他們一個親暱的動作、一段天真的話語、一個奇特的想象、一陣歡歌笑語、一次精彩的活動、一聲甜甜的“蒙老師好”、“我愛蒙老師”…… 讓我的心靈得到淨化,讓我的眼睛爲之一亮,讓我的心情特別愉快,讓我的幹勁十足,讓我特別陶醉!

三、身體力行,爲人師表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爲人師表。”這要求每位教師必須要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要以自己的“言”爲學生之師,“行”爲學生之範,言傳身教,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做名副其實的“人類靈魂工程師”。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上的相互接觸,教師的行爲表達着情感,幼兒從教師行爲中接受着情感的薰染和啓迪。教師所表現出來的道德面貌,既是幼兒認識社會,認識問題,認識人與人關係的一面鏡子,也是幼兒道德品質成長的最直觀、最生動的榜樣。因此教師必須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行爲,“言必行,行必果”,才能達到育人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凡是要求幼兒做到的,我必須身體力行。時時刻刻以自己的人格影響幼兒,以自己的品行感化幼兒,以自己的言行引導幼兒,處處是幼兒的模範,事事是幼兒的榜樣。如:不遲到早退,見面互相問好,分別互道“再見”,不打人、不罵人,做錯了事說聲“對不起”,得到別人幫助要說聲“謝謝”,需要別人幫忙要說“請”,凳子要輕拿輕放,耍玩具時輕拿輕放、說話小聲,洗手排隊,上樓靠右、下樓靠左,走路時不爭先恐後、你推我搡,回答問題要積極舉手……面對頑皮的“問題孩子”,我總是不厭其煩地引導、鼓勵,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幼兒樂意承認錯誤並勇於改正;面對“自閉症”孩子,我總是時刻關注,耐心教導,關懷備至;面對有困難的孩子,我總是竭盡全力給予幫助……長期的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孩子們有愛心,有禮貌,勇於擔當,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都心知肚明,深得領導、同事、家長的好評。

四、誨人不倦,樂於奉獻

陶行知先生說過:“在教育活動中,我們確實感受到教育者所得的機會,純系服務的機會,貢獻的機會,而無絲毫名利、尊榮之可言”。所以,教師的職業註定了她必然要追求的是“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半根粉筆寫春秋,兩袖清風書華章”的精神境界。由於幼兒教師工作對象和工作任務的特殊性,更要求她們能靜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過得了清貧,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任勞任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爲每一個幼兒奉獻着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事實證明:一個合格的幼兒教師,既是嚴父,又是慈母;既是教師,又是保姆,對幼兒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在26年的從教征途上,我對工作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對孩子滿腔熱情,悉心關愛;對家長態度誠懇,家園共育。課前深鑽幼兒綱要和教材,精心編寫設計教案;課堂上,給孩子們營造寬鬆的環境,讓他們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形成好學、樂學氛圍;教學中面向全體幼兒,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幼兒都得到充分發展,個性得以張揚。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時刻把工作放在首位,模範履行職責。

幼兒教師的工作特別繁瑣,事必躬親。上班時,我一到學校就圍着孩子們轉:接待、做早操、上課、輔導、做手工、區角活動、戶外活動、解決各種糾紛,不僅囊括了孩子的吃、喝、拉、撒,還有孩子的人身安全、喜怒哀樂、身心健康和智力發展,無不牽動着我的每一根神經,不能有絲毫懈怠。由於孩子們年幼無知,做事不會深思熟慮,出手不知輕重,我不得不特別留心,防患於未然。放學後,經常有家長忘記了時間,電話又打不通,不但要陪孩子耐心等待,還要安慰孩子,給他講故事、說笑話、唱歌,變着花樣逗着孩子樂。下班後,還要備課、做教具、佈置區域、裝飾室內外環境、探望生病的孩子、家訪困難孩子……真是忙得不亦樂乎。可是,能用我的辛苦換來孩子們的健康、快樂成長,這一切又算得了什麼呢?

“三尺講臺迎冬夏,一腔熱血寫春秋。”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願以淵博的知識去培育幼兒,以科學的方法去引導幼兒,以真誠的愛心去溫暖幼兒,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去感染幼兒,以高尚的師德去影響幼兒,以優秀的成果去鼓勵幼兒,以完美的人格去塑造幼兒,用濃濃的愛心,爲祖國的幼兒教育事業儘自己一份綿薄之力。

幼兒教師隨筆 6

錢科柯、周雨昕兩位小朋友,人長的可愛,衣服穿得漂亮,再加上兩位媽媽的精心打扮,可以說,在大家眼裏,他們天天在時裝表演。在一個星期一的早晨,兩個寶貝不約而同地穿來了兩套款式一樣,顏色不同的新時裝。小朋友一下子高興地圍了上去,你一言,我一語,把她們兩團團圍住,她倆高興地學着電視裏的模特走起了“貓步”。在這時,他們儼然成了小老師,帶着其他的孩子走貓步、亮相、擺姿勢,夠意思。一個、兩個……女小朋友,男小朋友都跟了上去。我想:可不可以讓孩子在滿足需要中,積極主動地進入學習活動中呢?這時,錢科柯對着我,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線說:“張老師,可不可以我們也來設計一個時裝表演,好嗎?”這個想法正和我的想法不謀而合。於是,我馬上附和她說:“好啊!”這個主意不錯。

並不是每個主題都可以或一定要在孩子需要的前提下展開的,只是孩子在滿足自己的需要時的學習,會更主動一些。其實,我知道,孩子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並不重要,學習什麼學多少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須圍繞孩子的經驗開展活動,必須在關注孩子學習過程中展開活動。

於是,我請小朋友坐下來欣賞“時裝表演”孩子們在觀看的過程中,一邊看一邊議論,有幾個畫畫的小朋友像汪健、徐楠等還在一邊接受啓發,抓住靈感,馬上創作。我見勢就引導:“你們喜歡哪套衣服?爲什麼?是因爲顏色還是因爲式樣?孩子們立刻興奮起來,他們有的議論服裝的款式,有的談論服裝的顏色,好一陣熱鬧。可是,有主見的錢科柯,對着我說:“張老師,一件也不漂亮”只聽見得理不讓人的宋蘇丹馬上接着她的話說:“這麼多的衣服,一件也不好,那你自己做啊!你做出來的可能還沒有這裏的好呢?”這時,錢科柯說:“做就做,看我的”我非常贊同她的意見,馬上組織幼兒討論:“怎樣設計一件適合自己的服裝?”在這期間,我爲孩子準備了幾本童裝書,放在角落裏,讓孩子在模仿、探究和創新中完成自己設計好看的衣服的心願。接着,我說:你要穿上自己設計的最漂亮的服裝來表演,孩子們誰也不願放棄這個機會。於是,接下來就是製作服裝就成了一個集體活動。我班的科研是《折剪在幼兒美術活動中創新能力的培養》所以,我班的孩子有較強手工自主學習能力,我就在這個活動放在區域學習中的美工區作爲孩子自主選擇的學習內容。在準備材料時,孩子們從家裏帶來了針線,朱怡怡爸爸是裁縫,她從家裏帶來了各色花布,秦佳明帶來了各種鈕釦、花邊。第二天孩子們找來了許多材料,還有花邊,光盤、,還有、剪刀、毛線、皺紋紙、瓶、亮片、彩珠、其他各種紙……有些廢舊物品成了服裝區的寶貝。同時,我鼓勵孩子自己收集材料,覺得什麼東西可以用,就可以帶來。結果,材料比我想象的多。而且,我們以前的區域正好有一個“百寶箱”,裏面的材料應有盡有。讓孩子在根據自己的設計圖製作服裝,在還製作的同時,毛病也出來了,怎麼辦呢?小朋友不會縫,面對困難,我發現很多小朋友聚在一起,嘰嘰喳喳地商量着什麼?我站在傍邊,靜靜地聽着唐瀾在說:“用布做太難了,我在網上見過用塑料袋做的背心,可漂亮了!我們也來試一試”朱儁傑說:“我們上學期不是用廢舊的紙袋做了跳舞的娃娃,我們也可以來做,而且,剪花我們最會了。”我心裏暗暗稱讚這個主意真好。於是,利用廢物設計服裝,參加“時裝表演”這個想法得到了小朋友的贊同。

於是小朋友想辦法用各種廢舊物品,製作了許多非常有創意的服裝;有樹葉做的印第安人裝,紅方便袋做的公主裙,塑料扎線做的超短裙,稻草編的披風,還有水果裝、絨線裝、酸奶裝、紙筒裝、光盤裝(這些服裝分別以水果、酸奶瓶、掛曆捲成的紙筒、廢棄光盤爲主要裝飾物)……這些成果如果僅僅把它放在陳列臺上,它只是一個靜態的觀賞物,而當孩子們穿上自己製作的服裝,在畢業彙報表演時,此時的服裝因爲變成了表演的道具而博得了家長和其他小朋友的陣陣掌聲;更創設了另一個遊戲契機。伴隨着歡快的音樂,在強烈的自豪感的作用下,孩子們的一個微笑,一個亮相,一個轉身,都顯得那樣的.沉着自信,更有一些孩子在大膽地與你對視,在她的眼神中,我們能讀到的是“你看我行不行?”“我的服裝美不美?……由此可見,這種評價方法,不光最大程度地通過孩子的自我表現、自我展示來達到自我激勵的目的,而且還把一些潛在的遊戲資源充分挖掘出來了。

所謂“變廢爲寶”就是把一些廢舊物品變成美好的事物。孩子們具有好奇、好問、好動的天性。我們通過垂手可得的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變廢爲寶(如,廢舊光盤、吸管、毛線、樹葉等)爲幼兒動手操作提供充足的“活動材料”。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運用激發興趣——分類突破——綜合訓練的方式,遵循有易到難、層層深入的原則,爲幼兒在操作學習和積極探索的過程中營造一種輕鬆愉快、充滿情趣的氛圍,使之展開想象的翅膀,充分利用可操作的活動材料,做到手、口、腦並用,教、學、玩合一,從而滿足幼兒的表現慾望,達到促進幼兒思維想象能力的發展,努力培養創造型人才的目的。

幼兒教師隨筆 7

自主跳繩

一次,教師的跳繩引來了孩子們的圍觀。有的問:“老師,你怎麼能跳那麼多下?”有的說:“老師,你跳得可好了。”……見孩子們頗有熱情,教師趁機說:“我以前也不會跳,後來我每天跳一跳,很快就學會了,不信你們試試。”果然,會跳幾下的孩子馬上加入跳繩的行列,不會跳的孩子也躍躍欲試,有些不想跳的孩子也不時停下腳步觀看。

半個月後,孩子們對跳繩的熱情又有所升溫。於是,教師開始細緻全面地觀察幼兒的跳繩情況,有了以下發現:(1)參與度。59%的幼兒經常參與跳繩,34%的'幼兒偶爾參與,7%的幼兒不參與。(2)跳繩能力。24%的幼兒能連續甩繩跳,63%的幼兒是甩一下繩跳一下,13%的幼兒甩繩與跳同時進行。(3)跳繩姿勢。幼兒的姿勢五花八門,有的手提得高高的,有的一隻手搖繩一隻手不搖,有的手臂向旁邊伸得直直的,有的甩繩時手臂太靠後,無法連貫甩動,有的靠肩關節帶動手臂和手腕搖繩。參與跳繩的幼兒全都整個腳掌着地跳,有的幼兒跳時經常往後踢,有的幼兒跳時腳擡得很高。另外,還有幼兒蹲着跳,身體前傾着跳,身體後仰着跳,等等。

從觀察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兒雖然經常跳繩,對跳繩的熱情較高,但跳繩能力有限,跳繩姿勢也不規範。跳繩的規範動作應該是:以眼向前望,腰背伸直,手臂與手肘約呈90度角爲基本準備動作。用手腕力量擺繩,跳躍時雙腳併合,腳尖或前腳掌有節奏地踏地跳,着地時膝蓋微曲。因爲跳繩姿勢的規範與否直接影響幼兒能否熟練跳繩,所以,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已有水平在後期的遊戲中慢慢滲透跳繩的動作要領。

幼兒教師隨筆 8

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不管是主題教學活動或遊戲活動,遵守紀律和守規則的幼兒,都會受到老師的表揚和疼愛,反之,那些“搗蛋王”聽到的,只能是教育和訓斥,其實,有時細想起來“搗蛋”的孩子也有很多可愛之處。

晨晨是我們班特別活潑可愛的孩子,白淨的皮膚,可愛的臉蛋,看着都着實招人喜歡,而他就是我最頭疼的“搗蛋王”,小手就沒有閒的時候,特別是在遊戲的時候,總是與小朋友發生糾紛,告狀的屢見不鮮,在我觀察中,晨晨其實特別喜歡與小朋友交往,也樂意和小朋友一起遊戲,每次在玩區域活動時,他都表現積極,願意參與遊戲,也希望老師會關注他,喜歡他。從我關注他後,我發現晨晨與小朋友交往的方法不對,所以經常事與願違,所以告狀的也就見怪不怪了,如:在玩區域活動時,在區域裏隨意走動,隨意拿或搶玩具,“老師,你看晨晨,跑我們這裏搶東西”“老師,他擠我們”“老師……”每當發生這種事情,我都有意識地,悄聲提醒他,教他正確的交往方式,在與他交往的過程中,鼓勵他與小朋友們搞好團結,要學會分享玩具,解決不了的事情,要和小朋友們商量,不可以硬搶,大家一起玩才快樂,在主題教學活動時,讓他有表現的`機會,因爲他聰明好動,上課喜歡回答問題,我就多給予表揚,潛移默化的教育有了小小的氣色,慢慢的他和羣了,會說:“我們一起玩好嗎”。

孩子的心靈都是純潔的,調皮的孩子也不列外,只要我們做老師的,多一些關愛,多一些耐心,也許一個眼神或一個提示,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應,讓愛走進幼兒的心田,讓世界瀰漫愛的芬芳。開放的“睡前五分鐘”。

幼兒教師隨筆 9

偶然間,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愛是最好的老師》,感覺不錯,文章是這樣的:

“許多年前,有一個叫約翰霍普金的教授給他的畢業生布置了這樣的作業:去貧民窟,找200個年齡在12歲到16歲之間的男孩,調查他們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然後預測他們的未來。

“那些學生運用社會統計學知識,設計了問題,跟男孩們進行了交談,分析各種數據,最後得出結論:那些男孩中有90%的人將有一段在監獄服刑的'經歷。

“25年後,教授給另一批學生也佈置了一個作業:檢驗25年前的預測是否正確。學生們又來到貧民窟。以前的男孩都已經長大成人了。有的還在那裏住着,有的搬走了,還有的已經去世了。但最終學生們還是與原先的200個男孩中的180個取得了聯繫。他們發現其中只有4人以前進過監獄。

“爲什麼那些男孩住在犯罪多發的地方卻有這麼好的成長記錄呢?研究人員感到很納悶也很吃驚,之後他們被告知:有一個老師當年教過那些孩子……

“通過進一步調查,他們發現75%的孩子都是一個婦女教過的。研究人員在一個“退休教師之家”找到了那個婦女。究竟那個婦女是怎樣把良好的影響帶給那些孩子的?爲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那些孩子還記着那個婦女?研究人員迫切地想明白這些問題的答案。“不明白,”婦女說,“我真的回答不了你們。”她回想起多年前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情景,臉上浮起了笑容,自言自語地說:“我只是很愛那些孩子……”

愛是一個生命喜歡另一個生命的情感、是一種平等關係、是整體接納、是無條件的、不求回報的,這樣的愛才能夠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孩子並深刻地影響他們。當孩子體會到我們的愛時,他們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回饋給我們,即使我們不能滿足孩子的物質願望,他們依然會愛我們。因爲,這時他們已經明白,他們擁有了世界上最珍貴的禮物,那就是遠比物質更值得人珍惜的――真實的愛。

我們在工作中,給予孩子無限的愛,才能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享受到成長的幸福,才能讓家長心存感激,也許我們在工作中有過份的舉止,有過激的言行,給孩子的心靈造成了傷害,給家長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愛是一筆無形的資產,愛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只有對別人付出愛,才能得到更好的回報。不要把愛的方式當作愛。而給他們真實的需要,真正的愛!

幼兒教師隨筆 10

每天早上小朋友8:10入園,幼兒園每天都是早8:10準時開門,小朋友有秩序的進入幼兒園。在這之前都是由家長負責在幼兒園大門外負責看護好孩子,等待入園。

在這期間幼兒要讓家長買零食吃,有的小朋友家長瞬時會教育孩子,“那些東西不乾淨,吃了會拉肚子的。”小朋友有的`會聽家長的話,而有的孩子只要家長不給他買,直接就哭起來,絲毫都不會顧及周圍人對他的看法,對自己家長的看法。

我們班李xx小朋友以前入園之前都會向爺爺要一塊錢,跑去攤位上買零食吃。如果爺爺不給馬上嚎啕大哭,也不來幼兒園。他的爺爺把這種情況反應給老師,老師找時間和李xx小朋友講:“外面的東西不乾淨,吃了會生病的。”“老師我就是覺得好吃,才讓爺爺買的,吃零食對身體不好,那我以後不吃了。”

我每天都在觀察他入園之前的情況,結果他真的堅持沒有吃,他的爺爺反而買一些水果,早上來幼兒園的時候給他洗乾淨,讓他拿在手上吃。慢慢的他愛吃零食的習慣改掉了,身體也一天比一天棒。

幼兒教師隨筆 11

這天活動課後,孩子們陸續的上廁所小便,忽聽一陣吆喝聲:"老師,夢鑫的牙快要掉了","老師她的牙只剩下一小塊"。我快速跑進廁所,見一羣孩子圍着夢鑫,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着。

看到夢鑫的眼淚快要流出來,很害怕的樣貌,我安慰她說:"夢鑫別害怕,不要緊,過幾天就會長出個新牙的"。應對這狀況,我腦海中有一種想法:此刻大班的孩子已到了換牙的年齡,儘管中班時接觸過膚淺的牙知識,但有些孩子對換牙現象還是有些恐懼,很有必要大家再一齊學習。

我就和孩子開始互動起來:"平時老師經常見有些孩子的牙變黑,大家猜一猜,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老師是平時不刷牙造成的。""老師是吃糖太多了。""老師還有,奶喝的太多,也會造成牙齒不好,變黑的。"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着。"那掉牙的時候怎樣辦?"我繼續問。"掉牙是要換牙了,我們不要害怕","掉的牙叫乳牙,長出的牙叫新牙,也叫恆牙,恆牙才結實。"出乎我的`意料,孩子們對換牙也有些瞭解。我誇獎說:"小朋友明白的還真多。"這時,我再看夢鑫時,她臉上露出了笑容。

抓住孩子的年齡階段,適時教育孩子,讓他們瞭解更多的知識顯得尤爲重要。這節互動課,增強了孩子們對換牙知識的瞭解,以後再遇到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緊張害怕了。

幼兒教師隨筆 12

九月二日是我們幼兒園新生入園的第一天,儘管我們幼兒園作了充分的準備工作:讓家長帶孩子們早一天熟悉環境,和老師們交流情感;增派教師到小班照顧孩子,可還是無法完全打消孩子們那家入園的焦慮情緒。

這天我到小班幫忙,孩子們由父母陪伴相繼入園,有的孩子在父母離開時用大聲哭鬧來表示不滿;有的孩子看到新玩具、玩的`比較投入,父母離開時反映並不大。

有一名叫瑩瑩的小姑娘在媽媽離開時,主動和媽媽說再見,並高興的玩了一個上午。下午剛起牀的瑩瑩態度卻來了個大轉彎,大聲哭嚷着找媽媽。無論老師用什麼樣的玩具來吸引她,對她來說都是無濟於事,上午的高興勁已蕩然無存。瑩瑩哭着,拉着我的手:“我要媽媽,我要媽媽……”

我所有的好話在一個哭鬧的孩子的面前是那麼無力。拉着瑩瑩的手走到“娃娃家”。我蹲下身子:“這布娃娃像奇奇一樣漂亮,我們來做遊戲好嗎?”對我的話瑩瑩並沒有反映,照樣哭嚷着找媽媽,身體卻靠近了我,我拉過一把小椅子坐下來,瑩瑩也就勢坐在了我的腿上,我用手臂把哭鬧得她攬了起來。漸漸的瑩瑩的哭嚷聲小了,頭靠在我的懷裏,不一會兒便止住哭聲。

再之後,我走到什麼地方,瑩瑩就跟我到什麼地方……三歲的孩子剛離開家,離開父母走進幼兒園,應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物在好奇和興奮過後總會有些不安和失落感。爲了讓孩子早一天適應幼兒園生活,我們要讓孩子感覺到愛與安全,給需要的孩子一個溫暖的空間。

幼兒教師隨筆 13

昨天吃的是紅燒小排,菲沒等老師分菜就大叫:“我要紅汁,我要多點。”拿到飯菜的菲翹着二郎腿,左手端着飯碗、右手拿着調羹,邊吃邊看左右,這情形不禁讓我想起了那首兒歌“漏嘴巴的小弟弟”。這不,才一會兒功夫,地板上、桌面上、椅子上、衣服上,到處都是被肉汁染紅的米粒。“菲,轉過去好好吃飯!”聽見老師的提醒,她轉了過去。可沒過幾秒種,身體又左右轉動,米粒再一次揚揚撒撒地往下掉。飯碗裏的飯是沒有了,再看看地板上,就象下了場雪一樣,厚厚一層,有的都已經被她踩得緊緊地粘住了地板。

“不行,不能再讓這樣的進餐習慣繼續蔓延!”我暗下決心。正當她想搬着椅子離開位置時,我叫住了她:“菲,請把地上的米粒撿乾淨。”她看看我,沒有反應。“菲,自己撒的米粒,自己撿乾淨。”她嘟着個小嘴,很不情願地蹲下身開始撿米粒。我知道這一地的米粒真要她一個人撿完是不可能的,等到她撿了一些後,我蹲下身和她一起撿了起來。我邊撿邊問:“菲,撿米粒累嗎?”她點點頭。“如果以後不想這麼累,應該怎麼做啊?”“坐好吃飯。”她意識到了自己的錯。差不多花了3分鐘時間,我們兩個人把地上、桌上、椅子上,甚至菲的帽子上的米粒都撿乾淨了。“好累啊!”撿完米粒的'菲不由自主地感嘆。

菲的“漏嘴巴”現象已經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了,經常抱着孩子剛入園、習慣慢慢培養的想法,一拖再拖,每天進餐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提醒、再提醒,希望有一天在老師的提醒下,她能改變這種不良的進餐習慣。可是我錯了,一個多月來,她依舊翹着二郎腿,依舊左右轉悠,依舊米粒滿地撒……

經歷了昨天撿米粒的辛苦後,今天的菲奇蹟般地安分吃完了一頓飯,只有幾粒米粒不小心從嘴邊溜到了桌上。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說教,顯得羅嗦而又無奈,不如在適當的時候,另闢蹊徑,讓道理行動化,讓規則生活化。少對孩子說一點,多讓孩子做一點,知道自己做錯事後所需要承擔的責任,在他們幼小的心靈埋下自我約束的種子,使之受用一生。

我想這次我成功了,“漏嘴巴”不漏了。

幼兒教師隨筆 14

當一名幼兒園教師,我個人認爲:當好一名幼兒教師,首先要有愛心,耐心、細心、信心、責任心。除了有一定教育技能外,還要具備一些好素質,例如:愛孩子,不隨意去打罵孩子,不讓孩子心理留下不好印象。要給孩子樹立榜樣,樹立信心。孩子是最天真,也是最善良。他們正如一張白紙,等待我們用愛心去填寫。如果一不留神兒,那就……。留下了陰影,說大一些就是抹不去,所以要必備耐心和愛心。

讓孩子每天都很快樂!這樣,不僅是作爲幼兒教師所想見到,也是家長所希望看到。所以作爲一名合格幼兒教師首先做也就是讓家長放心,安心。

孩子是單純,是善良,常常也會出現一些零碎小事。所以爲了更好照顧孩子,作爲幼兒園教師我們也應該不斷去吸取“知識”,讓自己知識能量更充實。一些重要理論要反覆學。

例如,如何去解答,孩子問你問題,如:“老師我是怎麼來啊”?這時,作爲幼兒園教師你,一定要有耐心幫孩子解答,而不要認爲孩子問出這樣問題是不健康。這是孩子成長階段,心理所產生一種好奇心,問出這樣問題是很正常。所以你要有耐心去解答。如果遇到實在沒辦法解決,也不能沒耐心地罵孩子,而要與孩子說:“老師也有不懂地方啊,所以呢?老師也要去學習啊,也要去學寶寶請教別人啊,等有了答案再告訴寶寶。”作爲幼兒教師要懂得了解孩子心理,對一些性格比較內向孩子,我們提高好奇心、積極心踊躍參加到隊伍中去。爲了更好照顧孩子,家園要配合,所以少不了,就是與家長多溝通。

孩子天真、可愛鼓勵着我,讓我有信心去做好一名合格、優秀幼兒教師,所以要加油!

幼兒教師隨筆 15

一天,陰雨連綿過後,天空突然放晴,我讓孩子們畫雨後的春天。孩子們正在認真作畫,忽然活動室後面傳來吵鬧聲。我走了過去,只見幾個孩子正在取笑旭旭:“你見過天上有兩個太陽嗎?”“如果天上有兩個太陽,夏天怎麼辦?”“老師不是講過,古代有十個太陽被后羿射死九個,還剩一個嗎?”旭旭想說什麼卻又覺得百口莫辯,只是低着頭、撅着嘴。我向旭旭的作品望去,畫面上真的畫了兩個太陽:一大一小,大的雖只露了半張臉,卻能看見臉上的皺紋。顯得蒼老而又慈祥。而小太陽卻畫得天真、活潑。旭旭發現我在看他的畫,不知是怕我批評還是怕我修改,他馬上用雙手捂住畫面。要在以前,我真的會讓他擦掉一個太陽。可今天我沒有這麼做。我對孩子們說:“旭旭平時的想象就很豐富,今天他畫了兩個太陽,一定有他的道理。"然後,我蹲下身溫和地對旭旭說:“這畫裏一定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吧?能給我們講講嗎?”旭旭立即直起腰,大膽地講述起來:“這個大太陽是媽媽,最近她生病了,所以我們一直沒見她上班。小太陽是她的孩子。他覺得自己長大了,應該替媽媽分擔工作了。這不,今天是太陽寶寶第一天上班,媽媽不放心,她在一邊偷偷地看着呢!”多麼生動、感人的故事啊!充滿了愛和責任。我激動得抱住旭旭說:“太陽寶寶真是個孝順的孩子!你畫得好,說得更好!”

這以後,我更加註重傾聽孩子,努力讀懂隱藏在孩子心靈深處的聲音。由此,我瞭解到了許多的“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妮妮大把大把地拋撒彩色積塑玩具,是想“下場五顏六色的雪”;濤濤拿走養在自然角的小蝌蚪,是打算“放回河裏,讓它長成會捉害蟲的小青蛙”;晨晨把太陽塗成綠色,是希望“太陽光不再刺傷人們的眼睛”……

有人說,“傾聽花開的`聲音,我們能讀懂花兒的心思;傾聽溪水的歌聲,我們能讀懂山林的呼吸;傾聽孩子的心聲,我們能走進孩子的心靈。”確實,傾聽孩子,我有了與以往不一樣的發現:孩子的“嘰嘰喳喳”是一種“真知灼見”;孩子的“胡亂塗畫”是一種“妙筆生花”;孩子的“手舞足蹈”是一份“怡然自得”;孩子的“搗亂破壞”是一種“敢於探索”……驀然回首——我也和孩子們一起成長着!

標籤:幼兒教師 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