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教師備課反思(15篇)

教師2.62W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過去,是爲了以後。那麼優秀的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備課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備課反思(15篇)

教師備課反思1

助跑跨跳”是幼兒園大班體育基本動作訓練之一。以往我們都是通過示範、講解和練習的方式教幼兒學習,幼兒既不瞭解學習的意義,又對單調的練習不感興趣,所以很難達到好的學習效果。去年11月,受培訓的啓發,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體育活動目標,我班嘗試設計並開展了以學習“助跑跨跳”基本動作爲主要內容、以“學做解放軍”情景遊戲爲主要形式的體育活動,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播放背景音樂《小號手》――用雄壯有力的音樂和模仿動作激發幼兒學做解放軍的積極性

來到戶外,我告訴孩子們玩學做解放軍遊戲,併發給他們一顆紅五星佩戴在胸前。孩子們臉上洋溢着自豪感。隨着節奏鮮明、雄壯有力的《小號手》音樂,孩子們自然地挺起胸脯擡起頭,精神抖擻地排好隊伍,開始了準備活動。在音樂的伴奏下,我帶領孩子們學着解放軍的樣子雄赳赳、氣昂昂地練習分隊走,按口令做敬禮、吹號、射擊、投彈等動作。情境逼真,具有鮮明特點的準備活動,激發了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跨戰壕運子彈”――讓孩子在體驗中領會動作要領

我以班長的身份給“戰士們”佈置了“跨戰壕運子彈”的任務。這個任務需要跨兩道“戰壕”,爲了保證成功地將“子彈”運回,我讓“戰士們”自選分成兩組,嘗試跨兩種“戰壕”。孩子們一聽跨“戰壕”,都高興地跳了起來,我的任務剛佈置完,他們就分組進行了嘗試。

助跑跨跳要想獲得成功就要學會用力蹬地,向前邁腿,這是我們在備課和親身體驗中摸索出的經驗。爲了讓幼兒自己感受到這一點,我用纏上綠色皺紋紙的鬆緊帶設置了兩條寬窄不同的“戰壕”(一條是60釐米,另一條是75釐米)。

在初次嘗試中,跨窄“戰壕”的孩子多是對跨跳信心不足或能力弱的孩子,但由於“戰壕”比較窄,他們跨起來比較容易;跨寬“戰壕”的孩子們因爲能力強,跨起來也沒有感到太困難。爲了讓他們充分體驗跨越寬窄不同的“戰壕”的方法,在第二次練習時我將這兩組幼兒調換了一下。這樣一來,一些較弱小的孩子就有些畏難。這時,我就鼓勵他們向解放軍叔叔學習不怕困難。看到老師鼓勵的目光,孩子們鼓足了勇氣站到起跑線後,聽到口令就向“戰壕”飛快地奔去。蹬地、起跳、邁腿,嘿!真棒,多數“小戰士”都跳過去了。

在試跳兩次以後,我及時組織孩子們進行交流,讓他們談談自己是怎麼跳過去的,跳寬的和跳窄的有什麼不同。他們總結了經驗,共同分享了成功的喜悅。交流時,成功跨過“戰壕”的孩子們表現得既興奮又自豪。那些沒有跳過去的孩子聽了別人的經驗也受到了啓發,有的已經開始躍躍欲試了。但是,再次試跳時,仍然有幾個孩子跳不過去。於是,我又引導他們觀察同伴的動作,分析跳不過去的原因。孩子們觀察後發現,這幾個小朋友之所以跳不過去,有的是因爲離“戰壕”距離相差很遠就起跳,有的是因爲跑得慢,缺乏衝勁兒,有的是因爲沒邁腿。在同伴的幫助下,這幾個孩子經過總結經驗,終於勇敢地跳過了“戰壕”。

幾次嘗試之後,幼兒自己得出了結論:跨窄的不用跑得太快,跨寬的要使勁跑,用力蹬地;跨窄的'輕輕一邁步,跨寬的要邁大步。

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6人一組自由組合,分成4隊進行“運子彈”的比賽。比賽開始了,聽到口令後,“小戰士”就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快地跨過“戰壕”,陣地上的“小戰士”在不停地爲自己的“戰友”加油,場面非常熱烈。可是,因爲孩子們求勝心切,有的顧不上用力蹬地邁腿跨跳就掉進了“戰壕”,影響了動作的完成。於是,我引導幼兒重新調整了規則。新的規則規定,掉進“戰壕”的戰士所運的“子彈”不算數。這樣一來,孩子們將注意力轉向了跨越“戰壕”的動作,使遊戲真正達到了鍛鍊的目的。

“跨戰場炸碉堡”――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跨戰壕炸碉堡”是這次活動的高潮。爲了讓孩子充分體驗助跑跨跳的動作要領,在鞏固動作的練習中仍然感到有趣,樂於參與,也爲了使大班幼兒的遊戲更具有情景性和挑戰性,我將大班冬鍛的投擲內容和跑的內容結合在這個遊戲中,以期促進幼兒上肢力量和全身協調能力的發展,讓幼兒在遊戲中感受成功的樂趣。

我們用紙箱子製作了3個能倒塌的“大碉堡”,並安上了紙做的兇相畢露的大頭敵人,然後按照大班投擲達標的距離,在碉堡前拉起了一條1米高的障礙,以促使幼兒往高往遠投擲。

“碉堡”的出現,再次激發了幼兒遊戲的積極性。他們迫不及待地要求我趕緊發佈命令,於是,我又以班長的口吻命令“小戰士們”:“前方的陣地上,碉堡上的敵人正端着槍向我們瞄準,我們怎麼辦?”“小戰士們”異口同聲地說:“炸掉它!”“對!我們要跨過‘戰壕’,跑到封鎖線前,再投‘手榴彈’炸掉“碉堡”。

一聲令下,孩子們拿起“手榴彈”輪流向“碉堡”衝去。當小朋友投出去的“手榴彈”炸倒了一個“碉堡”時,他們高興地跳了起來:“炸倒了,炸倒了!”爲了增強遊戲的情境性,在第二次炸碉堡時,我又播放了《小號手》的音樂。“小戰士”聽到激昂振奮的音樂後,勁頭更足了。他們依次跨越“戰壕”,把“手榴彈”狠狠地投向了“碉堡”。“戰鬥”結束了,我與他們一起押着俘虜(拿着被炸壞的敵人的頭像)勝利而歸。

這次活動之所以得到了孩子的歡迎,並達到了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的預期目標,我想,主要得益於我們在活動前,對該動作關鍵點、幼兒特點和原有經驗的研究和把握。試想,如果我們僅靠教師的教學經驗進行示範講解,又怎能設計出爲幼兒喜愛並適合其發展的活動過程和適宜的教育內容呢?

教師備課反思2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必要條件,反思備課又是備好課的前提,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就必須反思對備課的認識。

教師要上好課,起作用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因素是教師備好課,正好比感人的活劇,首先要有感人的劇本,動聽的演唱,首先要有動聽的詞曲。傑出的上課,需要充分的備課,教師沒有備好課是不應該不負責的走上講臺的,正如嚴肅而負責的演員不願接受質量低下的劇本去演出一樣。但目前有部分教師對備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常常聽到一些關於備課的錯誤言論,有屬缺乏教學經驗的,有屬忘卻職業責任的.。現摘錄如下,以供反思。

言行一:“教材簡單,無啥備頭,照書本講,依書本練就行了。”這些人備一節課花半小時都嫌多。有某教案十分精簡:“講例1-3,做習題1-5。”整篇教案不足二十字。更有甚者,書本上劃幾個記號,就算備好課了。

反思:這種人難得細想,教材雖簡單,但其內涵,外延極豐富,需要教師幫學生深入挖掘,從而透徹掌握教材,學生從掌握知識到發展智能又是一個飛躍,更需教師對學生點撥、指引和訓練。寫簡案是完不成這些任務的。筆者曾調研過100多位教師的上課及教案,發現好課率與詳案率有高度的正相關,說明備詳案是上好課的必要基礎。

言行二:“多買幾本《教案集》,備課上課照抄就行了。”這種人備課所花時間不多,且筆記詳細、工整、甚是好看。有時備課嫌抄煩,乾脆就拿《教案集》走上講臺。

反思:這種人多的是模仿,少得是能動創造。別人的優秀教案是別人實踐經驗的總結,對於多變的活生生的自己的學生具有借鑑價值,但絕不應代替自己的思考與實踐。別人已凝固了的教案,決不應完全照搬。因爲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學生不同,教師不同,教師對教材教法的理解不同,概念怎樣闡釋,公式怎樣分析,習題怎樣處理,決無定法可言,別人再好的方法也無法預料每個教師自身的能力實際和他所面臨的學生實際。

言行三:“年年教,年年寫,沒有必要,拿舊教案上課照樣行。”爲了應付學校檢查,有的雖然不是舊教案,但僅是一案多本而已(從舊教案上copy)

反思:這種人迷信舊案、以舊代新,不僅行動上表現了一個惰性,思想上也表現了僵化,不求進取。這種人看不到事物的變化、發展,墨守陳規。以不變應多變,必定課上不好,教學質量難以提高。

具有這些錯誤思想的教師是不可能成長爲反思型教師的。把教學看作是工廠裏流水線上的一個崗位,機械操作,沒有創造熱情,就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因此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首先必須對備課的功能與重要性重新認識,只有思想意識轉變了,才能使教學變革成爲可能。

教師備課反思3

備課,是教師創造性的勞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鑽研教學大綱及教材,要查閱資料、要確定教學目的、要選擇適當的課堂教學類型。要考慮教學方法。要設計編寫教案,還要借鑑相鄰、相關學科的教學經驗,更要研究國家教育的全局形勢……可以說,教師課上的一言一行,是以課下的精心準備爲代價的。

備課是否能達到教學中教師所期盼達到的目的.這就要看教師是否做到了有的放矢。即:是否做到了對學生的思想情況、年齡特點、音樂素質、能力水平、班風紀律等情況瞭如指掌。是否有針對性地採取了相應而適當的措施。所以說,備課不能脫離學生的實際,不能離開了解學生這個重要基礎。

在備課中,只熟悉課本教材是不夠的,往往還需要把範圍擴大一些。翻閱書籍、網上查閱一些參考資料及借鑑一些相鄰、相關學科的'知識是很有必要的(如:教師用書、教學參考資料、有關的文字資料、樂譜等)。參閱相關資料的目的,並不是要擴大教學的範圍,而是要使教師高瞻遠矚,在教學中立於主動、有效的地位。分析教材是爲了掌握教材的本質、弄清各項教學內容之間的有機聯繫,探討、確定教學目的。

要明確以下幾點:

讓學生學什麼?

掌握哪些知識技能?培養哪些音樂能力?

進行哪些思想品德教育?

分析教材也是爲了深入淺出地進行教學。所謂深入,就是抓住教材的本質及教學內容的內在聯繫,對關鍵性的問題進行透徹地分析;所謂淺出,就是把深奧難懂、難於掌握的東西用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辦法使學生掌握,要做到這一些,教師必須吃透教材、勤于思考,提高專業能力和教學能力。

教師備課反思4

讓兒童學會學習是21世紀世界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它必然要求教師改變主角和方法,作爲兒童的援助者,引導兒童自主學習。所以在教學活動中要關注對兒童的`引導和啓發,把教育的重心從“教什麼,學什麼”轉移到“如何學”上來。此刻,我採取了爲幼兒創設學習環境,引導幼兒主動探索,並在矛盾中尋找答案的學習方法,發現幼兒能進取投入,思維也很活躍,由於所學的資料是幼兒經過實踐、思考後自主習得的,所以幼兒能較快理解並掌握,與此同時,也激發了幼兒大腦的積極參與,有利於幼兒腦功能的開發。

教師備課反思5

近日關屯鄉中心校組織全鄉教師進行了集中備課。在這期間,黃校長對教學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教育局何主任進行了高水平的相關業務的輔導,讓我大開眼界,知道了什麼樣的教師纔是真正的研究型教師。通過學習和講座,我收穫很大,感受頗深。

其中,何主任爲我們全體教師系統地輔導了“如何上好課”和“如何評課”,爲我們解讀了課標,要求我們實實在在地總結每一節課的成功和不足之處,以便以寫促思,以思促教,真正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

本學期,我鄉將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引領下,把工作中心放在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上,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教學管理和教學研究工作,全力推動教師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上新水平、新臺階。

在備課過程中,中心校領導組織我們觀看了優秀老師的課例,我通過認真聽,認真記,力求把其中好的、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應用到日常教學當中。幸運的是我也登臺獻藝,上了一節數學課,使自己的實踐能力上了臺階。

面對新課程,不少教師不是缺少先進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與實踐有機結合的能力與機智,還有專業上的知識缺陷。如何理解新課程、把握新教材、實施新教法,僅靠個人孤軍奮戰、冥思苦想,顯然不可取,有時甚至會出現知識錯誤。一位名人說過,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後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後每人有兩種思想。就是說只有集體備課,纔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可以補充專業知識的不足,,幫助授課教師提高備課質量,進而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總之,這幾天收穫很大,今後我要不斷加強學習,努力完成學校的教育教學計劃,爲提高班級的教學質量而不懈努力工作。這次集中備課爲我今後的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我將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鑽研教材、探索教學方法,使自己在教學方面能儘快地成長起來!

教師備課反思6

讀書使人謙虛,謙虛使人進步。“書”人類忠實的朋友,它伴你成長,伴你走過人生的每個階段。一個愛讀書的人,是睿智的。一個愛讀書的人是優雅的。一個愛讀書的人是明朗的。如果說生命是一本書,在書海中徜徉,就如同溪水洗禮我們的心靈,如同乾渴的麥苗迎來春雨的滋潤。“書”就是我們生命中最閃亮的那盞航燈。

人不能一日不讀書,作爲一名老師,更是如此。帶着一份欣喜,揣着一絲期待,暑期我重點讀了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如何備課》和《如何評課》兩本書本書。頗有收益。

當我初讀完趙才欣編著的《如何備課》以後,發現這本書不像以前的理論書籍那般強調教學的藝術性,高談闊論一些在實際教學中很難實現的東西,它從我們的實際教學生活出發,很多東西說出了我們的心聲,讓我頗受感觸。於是,我又一次閱讀了這本書,下面結合我個人的讀書體會,談談我對備課的重新理解,希望能和大家產生共鳴。

作爲一名教師,要上好一堂課,教案的準備非常重要,我們把這一過程稱之爲備課。備課包括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備教學過程等,但因爲老師們在學校上課、改作業、解決學生糾紛、與家長溝通、整理資料。。。。。。等一些日常事情佔據了教師大部分時間,實際上的備課就等同於寫教案了,老師們用於思考和摸索的時間又有多少呢?這樣的“備課”造成了“備課”與“上課”兩張皮的現象,實際上低效的。

那麼此書中所說的“備課”應該是“備”而有用的,它起到有利於老師將教落到實處,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的這樣一個目的。

一、談談我對備課的理解

1、備課不等於背課,也不等於寫教案。備課首先要放飛自己的思想,走進學生的世界,站在學生的角度和學生一起看世界。這就讓我想起了一個題爲“孩子眼中的世界”專訪片,其中有一個片段說的是生活中大人用的面盆,孩子看着很高,用起來也不順暢。諸如這樣的例子也很多,我們往往忽視了孩子的認識和情感,任憑我們的想法在課堂中滿堂飛,這就造成了課堂上預設的教學目標過高,課堂效果欠佳的現象。我們備課要備學生,把課備進心靈深處。教師備課的目的是爲了學生的學。所以我們在備課是要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

2、備課要有自己的風格。備課是一項具有創作性的勞動,它不等於一成不變地將知識教授給學生就夠了。它沒有現成的模式,而是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通過不斷的嘗試和積累,以學生實際情況爲根據,在深鑽細研、反覆思考的基礎上,找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這三者的最佳結合點。要用多樣化的備課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個性化的教學風格。當然也不能忽視二次備課,也就是寫課後反思,如果我們長期堅持寫課後反思,那將對我們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學中反思,才能更好地完成下節課的教學。

二、如何進行有效備課。

只有備好教材,把握重點、難點,將教法瞭然於胸,才能取得和學生對話的資格,進了課堂才能和學生交流,從而獲得“提刀而立,爲之四顧,爲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的從容與快樂。

1、要精通教材,讓“教材”走進心中,達到“人本合一”做到宏觀運籌,微觀調節,實現從預設走向生成。“老師備課,不能把自己的思考侷限於眼前的一篇文章中,應該力求擴展本篇教材的教學效果,產生擴散效應。”這也是一種“舉一反三”。只有既能鑽進去,又能跳出來,才能對教材有深透的理解。

2、突出教學重點,做到教學目標明確、集中。

備課時就應該在這方面下功夫、想辦法,如何提出問題,如何創設情境,如何啓發引導,如何層層推進等等,一堂課,重點突出了,目標也就明確了,問題才能真正得到解決。

3、解決教學難點,教師在備課時就要認真研究和分析難點。

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教學難點,即是新內容與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之間存在較大的落差。備課時要弄清楚爲什麼學生會感到難,難在哪裏?然後根據難點所在,抓住教材中一些關鍵性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4、運用恰當手段,完成教學任務。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採用的教學手段是幫助學生學校的基本方式和措施,要關注對學生學習幫助的實際效果。所以在備課時就應考慮這一實用性。

學無止境,一本書滿足不了一個人的精神所求。對於一個老師來說,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也很多,只有真正掌握了教學真諦的老師纔是一個好老師,纔是一個深受學生和家長歡迎的老師。“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願與大家共勉。

教師備課反思7

此刻的七年級教材,與國小的銜接不是那麼緊密,有點給人另起爐竈的感覺,再加上十多年來我們的國小都一向取消了留級制度,無論學習基礎及學習潛力有多麼欠缺,學生都一同逐年上升,懂與不懂都一齊學習新的資料,一齊進入國中的學習,這勢必造成學習困難越來越大,越來越沒有辦法學習。在這種狀況下,是否就應正視現實,擬訂最低要求,提出彈性學習任務,在同一本教材中也有供遠遠沒有完成國小學業的學生繼續進行國中語文最低限學習的資料。這對老師是一個挑戰、一次考驗,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運用新課程的潛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態投入到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之中?我本着“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在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的原則,總結如下七點:

1.加強理論學習,認真學習課標,轉變教學觀念。

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使自己的學生觀、課本觀、課程觀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煥發了生命的活力,使語文教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天地。

2.新學期伊始,不立刻急於教課文,首先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縱觀瞭解全冊書的資料結構。介紹學習方法,如:什麼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善於利用網絡資源,善於利用校內、家庭、自然、社會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提出學習要求,如:每週要背誦並默寫“課外古詩詞背誦”其中的一首。一學期內要閱讀完“名著導讀”中的所有作品,並寫好讀書心得等。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方向,學習趕來時纔不至於茫然失措。

3.在教學形式上,力圖改變把學生禁錮在小小的課堂裏、日復一日地重複單調枯燥的教學狀況,採取多種多樣的能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的形式,如:課外找錯別字、病句交流與展示,故事會(《寓言四則》、《女媧造人》),討論會(《風箏》),朗誦比賽(《理想》、《天上的街市》、《靜夜》,並附有必須的評分標準),演課本劇(《皇帝的新裝》),辦手抄報,編習作集(要求學生在寒假把這個學期裏所寫的周練、習作編成一本作文集)。

4.重視創設學習語文的環境,帶給展示學生成果的機會。如在教室裏開設《語文園地》、《優秀作業展》等欄目,把學生的優秀作業、作文,課外所找到的.資料(如講到《化石吟》一課時,要求學生在書上、報刊上、電腦上搜集有關化石的文

5.老師在課上努力營造融洽的氛圍,學生只要有疑問,隨時能夠提出,只要有想法,隨時能夠發表,師生平等對話,同學間無拘無束地交流。課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自然、社會中的語文教育資源,特殊是那些鮮活的、密切聯繫現實、密切聯繫學生經驗世界的教育資源,如節日、紀念日、剛發生的身邊事、國家大事、國際新聞等,使語文課程資料不再侷限於教科書,成爲不斷充實、不斷更新的長流活水。

6.培養用心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潛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好處、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熟悉潛力、理解水平有關。爲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透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熟悉了自然,懂得了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爲學生的學習帶給了廣闊的舞臺。

7.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資料。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出色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爲了使這些出色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能夠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好處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熟悉,填補空白

教師備課反思8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認生的成長道路上每一個人都會犯錯誤,都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如果做不到反省智慧錯上加錯,欲陷欲深,所以說反省是成功的基石。

人生有許多的事得失成敗我們不可預料。許多的選擇如果我們能抓住,就有可能抵達成功,但我們一次次失去機會,沒關係,通過反省,你會明白:那只是命運剝奪了你活得高貴的權利,但並沒有剝奪你活得偉大的權利!你知道:沒有藍天的深邃,但可以有白雲的'飄逸;沒有森林的廣曠茂盛,但可以有樹葉的飄舞;沒有大海的廣闊,但可以有小溪的秀美。人生中沒有旁觀者的席位,但通過反省,一定能找準自己的地位。

反省,使自己的品格更加高尚。在人際交往中,一定要學會反省以增進與他人的感情,如《將相和》的故事,正是藺相如的寬懷之心和廉頗深有感悟後負荊請罪,一文一武成爲趙國的中流砥柱。所以說反省使人自然輕鬆,放棄錯誤的鏈鎖,從而走向成功。

反省,化干戈爲玉帛,化山重水複爲柳暗花明,反省既有如此大的魅力,經常反省,何樂而不爲?

現代的社會中有很多青少年自以爲是,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總是抱著「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心態,因此常會看到兒子殺父親,原因只是爲了區區的小錢,還有偷竊,吸毒,贆車等不法的行爲。雖然到了監獄才後悔,反省,但將來出了監獄之後,難道真的可以保證不再重蹈覆轍了嗎所以做錯事後要銘記在心,千萬不要左耳進,右耳出,要做個新世代優秀的陽光少年。

教師備課反思9

課堂預設的教學目標過高或偏低。“以學爲主、當堂達標”的課堂教學理念就是讓學生通過每課的學習,所有學生都能體會學習中的挑戰和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取成功的快樂。如果在一課中教學目標過高,設計的活動中就會出現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有高不可攀、失去挑戰的信心,從而產生畏懼感,造成教學失敗;反之,如果爲了照顧全面,而單一地設立教學目標偏低,簡單的活動難度就會讓大多數同學輕易獲取成功,失去挑戰的積極性,沒有挑戰的學習就會使學生感到無味,厭學,從而失去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教學時一定要全面瞭解每一名學生的學習狀況,針對不同的學生來設計教學,讓學習目標有層次感。

例如: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傳球》一課,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爲總目標,可以設立兩人合作能力的發展目標,針對全體學生,給學生一個成功的體驗,讓學生獲取成功的快樂。針對總目標還要設立輔助能力提升的教學目標,就是“障礙傳球” 多人合作能力提升目標,教學形式以小組選拔對比競賽進行,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通過小組內所有成員的交流、討論以及自己在兩人合作體驗成功的經驗的基礎上爲小組獻計獻策,再一次挑戰活動的難度,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更好地發展學生的自主合作意識,從而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課堂教學氛圍,使每個學生都體會到了自主參與,主動獲取成功快樂的學習樂趣,達到“以學爲主、當堂達標”的課堂教學目的。

教師備課反思10

“以學爲主、當堂達標”的課堂教學理念下的成功訓練課,不僅僅是單一地完成本節課一項或幾項活動,更主要的是通過教學活動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注意恰當的引導,給學生一個主體發展的空間,教師引導要適時適度,不要囉嗦繁瑣,讓教師的引導起到以點帶面、拋磚引玉的功效。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並能合理分配教學活動時間,化解學生在活動中不必要的時間消耗,體現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發展。例如:以發展學生創造力、創新思維爲目標的“創意造句”一課。

爲了營造學生的學習氛圍,不讓學生感到詞語造句的枯燥無味,我在課的開始創設了一個“由點帶面”的教學環節,先讓學生用“算盤”一詞來說一句自己想說的話,觀察學生的自由想象空間,在相互交流中教師及時把握機會,及時導引說出一句“灰太狼看見喜洋洋,心裏打起了鬼算盤”,這樣富有童話色彩的創意語句馬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像一顆定時炸彈一樣引起了學生的共鳴,學生的創意思維得到了良好的啓發,創意出許多好的句子。這時教師及時提出鼓勵性引導,如:你們真的好棒!、你們真讓老師刮目相看等,並帶有激勵性地對學生說加大難度你們感挑戰嗎?學生有了一定創新思維發展的思路,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用“算盤、鐵夾子、麪包”三個意義上豪不相關的詞來說一段話,而且要有創意。學生挑戰難度的慾望被激發出來,馬上參與到創意活動之中,課堂氛圍輕鬆愉悅,學生在不同創意的成功發展中充分體會到了自主發展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了我們預想的教學效果。

教師備課反思11

《甜甜的糖果》是託班本學期主題活動中的一個教學活動,在這個活動的準備、實施及延伸活動中都根據本班幼兒的狀況做了一些調整,對如何進行幼兒教師問題意識的建構做了一點嘗試。

一、疑惑

在備課的過程中,我發現教材中的備課推薦是讓所有的小朋友一齊製作一個“糖果”。雖然,所有的小朋友一齊合作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可是思考到我們託班的小朋友人比較小並且大多數小朋友都個性活躍,如果共同製作一個糖果的話,可能場面會比較混亂,對於我這個年輕教師來說,教學活動過程中掌控起來會比較困難;另外,託班的幼兒的合作意識還不是很強烈,讓所有的小朋友一齊製作能達成合作的效果嗎?;第三,班裏有些孩子比較內向,有個別孩子又有點特殊,他們在全班總動員的過程中會被無意地忽略嗎?這是疑惑之一。疑惑之二:教學活動的第三個環節是裝飾糖果,教材中的備課推薦是讓小朋友用顏料塗畫來裝飾。透過平時美術活動中對幼兒表現的觀察,我發現幼兒只是將顏色一個接一個地亂塗亂畫,效果不好,並且以前也從事過多次這樣的活動,沒有新意、缺乏趣味。怎樣才能更搞笑一些呢?針對以上兩點疑惑,我在翻閱了同類教案後,做了一些調整和改動。

二、實踐

搞笑的教學資料和有效的教學方法都是在不斷的實踐、失敗、總結、再實踐的.過程中慢慢產生的。我對《甜甜的糖果》這個教學活動進行了第二次的備課。首先把全體制作一個糖果改成了每個孩子都來製作一個糖果寶寶。教師事先製作一個漂亮的巨大的“糖果媽媽”,在活動的導入環節,創設一個情境:糖果媽媽說:多謝教師給我做了這麼一件漂亮的衣服,可是我的糖果寶寶們還沒有衣服穿,怎樣辦呢?這時候教師就提出一個問題:糖果媽媽有許許多多的寶寶,教師一個人來不及做漂亮的衣服給他們,怎樣辦呢?這樣立刻就能引起小朋友對爲糖果寶寶做衣服的興趣。裝飾糖果寶寶的環節,我一向在思考一個搞笑方法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引起他們的興趣。突然想到孩子們對我以前給他們變的一個魔術十分感興趣,他們始終還沒有弄明白爲什麼白紙上會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出現。我能不能把這個運用到裝飾糖果寶寶的環節上呢?這樣也許更有意思。於是我每個小朋友發了一些小紙團,讓他們在糖果寶寶身上隨意地粘貼,待會教師就會讓糖果寶寶的衣服變魔術!

就像在備課時所預想的,活動中孩子們興趣濃厚,都專注於自我的工作。課堂常規及活動流程都得到了很好的掌控。可是,由於孩子的年齡及動手潛力的差異,在活動過程中,有的孩子能有快有好地完成操作資料,興趣仍然十分濃厚;有的孩子則動作緩慢,並且需要教師的幫忙才能完成,那裏就出現了一個時間差。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對先完成的孩子提出了一個要求:你們能夠去幫幫你邊上需要幫忙的小朋友,也能夠再到教師那裏來領取材料,繼續製作糖果寶寶。這樣一來,每一個孩子又都能繼續投入到自我的工作中去了。這時問題又出現了,由於臨時調整了教學環節,活動持續的時間過長了。爲了不影響下頭的活動,我要求孩子們在貼完之後就把糖果寶寶放到教師那裏來,到遊戲時間我們一齊來完成最終的變魔術環節。

區域活動是教學活動的延伸,也是教學活動有效的補充。孩子們對教學活動的熱情沒有因爲活動的結束而褪減,所以,我便利用區域活動小組操作的優勢讓孩子們以組爲單位,一組一組地完成最終一個“穿衣服”的環節。這樣既給教師的觀察帶給了方便,同時也能及時地給予孩子必要的指導。《甜甜的糖果》這個教學活動完成了,在區域活動中我們也開設了“糖果屋”的遊戲,在區域內帶給了更多的製作、裝飾糖果的材料,讓幼兒嘗試用其他方法來製作漂亮的糖果,孩子們都十分喜歡。

三、反思

在託班階段,影響教學活動開展的因素實在太多了。孩子對教學資料的興趣、外界的干擾、孩子的想法、教師的組織方式等等都會直接影響到一個教學活動的效果。這些都是教師在活動設計的時候就應想到,但又不必須全都能想到的,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提高觀察潛力、改動生成活動環節的潛力。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不僅僅就應專注於“如何做”,還就應認真想想“爲什麼要這樣做”。常常做到“有效的調整”和“務實的反思”,每一階段都對自我的反思進行整理,這樣會有助於我們歸納總結教學經驗,幫忙我們更快地實現專業成長。

教師備課反思12

4月2日,我在某校講授了一節縣級公開課,下面是我的備課過程、課堂實錄與課後反思:

一、備課過程

3月28日(星期一)下午,通過申請,說課比賽(讀書是我的一種生活習慣,因此我的說課較其他教師可能多少多了點新意,這恰恰助長了我的驕傲,潛意識中我形成了講課也是表現自己的錯誤認識,這可以說是此次賽課不理想的伏筆。另外說課時我的聲音較低,像是在自言自語。這個缺點,八年級四班的同學們也在課前給了我善意的提示,真應該謝謝他們。)我成爲我們學校二位參賽選手之一。晚上,我知道了比賽課題《我的叔叔于勒》,然後開始讀書。

3月29日(星期三),我開始讀手頭上能蒐集到的有關《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所有資料(這些資料有孫紹振老師,有李鎮西老師的,有餘映潮老師的,還有各種學科雜誌上的,以及教學參考書)整整一天,還沒有讀完。(其實,我這是在浪費時間,說課需要蒐集資料,而講課則需要了解學生,資訊有實踐經驗的同行。不知不覺中,這又強化了我的錯誤!當時,我最應該做的是把文本讀上幾遍,並初步確定課時目標,而且這一切應在半天內完成。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我可以去闖;別人做過的事情,我則應該去學,因爲只有謙虛才能使人進步!)

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晚上10點多。

3月30日(星期四)上午,我有兩節課。直到下午第一節課,我才初步制定出第一份導學案。第二節課時,我還在讀"專家"。第三節,我在十四班試講,因爲是試講,自己的心理上就放鬆了許多,也沒有引起我的重視。學生僅在中午自己讀了讀課本;導學案是在課前發給學生的。講課過程中,學生對"菲利普夫婦"的評價大多延着"貪婪、自私、冷酷、勢利",也就是"錢"的角度去評價。在課上我對學生的結論感到好笑,卻好沒有仔細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以及這種現象存在的價值,反而覺得學生"被金錢所迷惑",我暗暗嘲笑他們的"愚"。(此時,我研究的不應該是學生爲什麼有這些"鄙陋"的想法,更不應該"嘲笑他們的"愚",而應該分析"怎樣在學生認知的基礎,通過語文味的分析,加上我的.介入主,使他們的認知有所提高"。至於提高的方向,可能有很多,但從我們國家價值導向(人本)和語文課程的核心目標來看,這個方向,應該是人性方面。"人性"是個很好的解讀文本的角度,當我們用人性的標尺去衡量分析文學作品時,我會覺得很舒服。其實,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的探索那些生命中本性的東西。)這使我又一次失去了修正航向的機會,繼續滑向悲劇的深淵。

晚上,我睡得更晚,可惜的是我仍然在研究"專家"的解讀。

4月1日(星期四)上午,我的導學案終於出爐,但沒有很好的去做它的預設,直到我正式上課時,導學案很是一片空白。現在想來真是後怕。

早晨,值班時聽過課的數學老師說,"上課的學校有多媒體",下午,我開始做課件,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4月2日早晨5:30。(用課件上課是另一種思維,我用瞭如此多的時間來做課件,其實是在重構自己的上課思路,這又使我離"好課"的目標越來越遠。)

4月2日,上午7:35我到了高青四中(有點晚,他們7:20上早讀)。上課前,我問同學們有什麼建議,"老師,聲音再高一些,我採納了。"第一節課,我在八三教室,繼續備課,繼續從自己的角度去設計課堂,此時,我應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思考課堂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可惜,我沒有那樣做。(此時,我尚有改正自己的時間與機會。)

這時,嶽老師正在上課,課題與我的課題一樣。我爲什麼不去聽聽她的課呢?她的課一向是過渡自然,環環相扣,一氣呵成,且教師有激情,學生活躍。如果聽一聽她的課,我也許會對自己的教學設計做一些改變。這是我失去的又一次寶貴的機會,非常可惜!

二、教學思路

我的思路是從於勒的稱呼入手,引出信,由信的真假,去分析"菲利普夫婦"爲什麼知道信是假的卻又不敢不願承認的心理;接下來,再分析"菲利普夫婦"的性格,重點在"衣冠整齊"與"鄭重其事"以及"高貴與拮据"的矛盾,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認識的目的;最後,指出"菲利普夫婦"一家的夢想都是建立在於勒給他的那封虛無縹緲的信上。從而得出他們的可悲、可憐與可理解。

三、教學過程與反思

課堂的開始與我設計的基本吻合,學生只是在分析信的真假時,有些不得要點,但總算進展順利了。接下來,按照設計,我們應該分析人物的性格,當然是"菲利普夫婦"的性格。然而,學生的回答卻使我亂了方寸,因爲他們的答案不是我想要的。這時我有兩種選擇,一是繼續按我的思路走下去;二是按照學生的認知水平,隨機應變。(這是整節課的分水嶺)潛意識中,我選擇了前者,至此,我失去了最後一次改正的機會。我爲什麼會選擇前者呢?當時我的腦海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以我的課,來闡釋孫紹振的"錯位說"。現在想來,我做了一件極其錯誤的選擇,雖然這個選擇,我當時還沒有意識到。我爲什麼沒有意識到呢?歸根結底是我對一節課的標準是什麼還不清楚。現在,我把這個結論寫出來:一節好課的標準,應是在教師的引領下,讓學生在短短的40分鐘內有所收穫,而且這種期望不能太高,只比學生的認知提高一點點就可以了。這種提高包括知識方面的,能力方面的或情感方面的,一節課只抓住一點就夠了。比如,這節課的目標定位在提高學生的情感認識方面,讓他們明白,拮据的"菲利普夫婦"追求金錢是一種非常條件下的正常要求罷了。而我的目標卻定位在"學習一種分析小說的方法-----錯位",這個目標是大學生學習的目標,不是中學生學習本文的目標。目標定位的錯位是自己對課堂本性認識的不到位,以及自己平時眼中沒有學生、沒有養成關注學生的習慣有直接的關聯。

現在,我不得不重新樹立自己對好課的標準,那就讓學生在你所主導/掌控的40分鐘內,能感到生命的快樂,沒有白白的浪費生命中的這40分鐘。在這個認識的基礎上,我應該是學生的"僕人",我應該爲他們服務,而不是視學生爲我才情展示的道具。這個認識比是不是有語文味還具有根本性。一位教師當明白了這一點時,他纔能有資格上出有學科特色的語文課。我認爲自己的課有語文味,但誰是課堂的主人,一節課的最終目標是什麼卻不明白,或者說,是假明白,表面明白,實際卻不想做,進而不會做。如果,我因勢利導,當學生的見解與我的預設大相庭徑的時候,我順着學生的認識,稍稍點撥,加入我的介入,然後再有所提高,那將是一堂好課。我有上好課的能力,卻沒有上好課所必需的人本意識。結果是,我上了一節文本解讀最透徹的和教學設計最差的語文課。

由此,來反觀一位教師的任何一節課,都是他人生智慧的一次折射:做事情目標純一些。我是一名教師,教課的目標就是讓學生有點收穫;(有點收穫是經濟的,是可能達到的;有所收穫是籠統的,是不經過思考的,是不知道教學目標的,是貪婪的)。作爲一名班主任,目標就是給學生一個安全的保障,一個好的品德;作爲一名學校的中層幹部,做事的目標就按時創造性的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做爲一個人,目標就應該人性一些,並最大限度的人性一些。

無論那一個角色,角色的本身就是目的!

教師備課反思13

每週的集體備課,老師們帶着問題走向座談探究,帶着思考走出集體備課的設限,發現新課標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探索途中竟然有了意外的收穫。

俗話說:“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思透則新,思新則進。”我開始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爲,總結教學的得失與成敗,結合最近閱讀《課堂觀察》一書的經典方法點撥,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回顧、分析和審視,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才能不斷豐富自我素養,提升自我發展能力,逐步完善自我教學能力,以期實現自我價值。

一、反思教學行爲是否達到教學目標

新課標要求我們在制定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時,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高於“三個維度”----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現代教學要求擺脫唯知主義的框框,進入認知與情意和諧統一的軌道。因爲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來講,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其適用性更廣,持久性更長。許多知識都隨着時間的推移容易遺忘,更何況當今知識更新的速度極快,只要具備獲取知識的能力,就可以通過許多渠道獲取知識。所以,情感、態度、價值觀必須有機地融入到課程教學內容中去,並有意識地貫穿於教學過程中,使其成爲課程教學內容的血肉,成爲教學過程的靈魂。

二、反思是否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教材,歷來被作爲課程之本。而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爲教與學的一種重要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資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學活動的綱領性權威文本,而是以一種參考提示的性質出現,給學生展示多樣的學習和豐富多彩的學習參考資料;同時,教師不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設者。因爲本次課程改革中的一些改革理念仍具有實驗性質,不是定論,不是新教條,不是不允許質疑的結論,還有待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發展和完善。因此,我們在創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時,可以在“課後反思”中作爲專題內容加以記錄,既積累經驗又爲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設性的意見,使教師、教材和學生成爲課程中和諧的統一體。

三、反思教學活動是否“溝通”和“合作”

葉瀾教授曾提出:“人類的教育活動起源於交往,教育是人類一種特殊的`交往活動。”教學活動作爲教育活動的一部分,“沒有溝通就不可能有教學”,失去了溝通的教學是失敗的教學。教學,是集約化、高密度和多元結構的溝通活動,成功的教學過程,應該形成多種多樣的、多層面、多維度的溝通情境和溝通關係。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中的師生關係不再是“人物”關係,而是“我你”關係;教師不再是特權式人物,而是與學生平起平坐的一員;教學便是師與生彼此敞開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納的對話過程。在成功的教學過程中,師生應形成了一個“學習共同體”,他們都作爲平等的一員在參與學習過程,進行心靈的溝通與精神的交融。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那是隻有教學形式表現而無實質性交往發生的“假教學”。

四、反思教學過程中是否迸發出思維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去經歷、去體驗、去感悟、去創造。教學過程中,學生常常會於不經意間產生出“奇思妙想”、生髮出創新火花,教師不僅應在課堂上及時將這些細微之處流露出來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組整合,並藉機引發學生開展討論,給課堂帶來一份精彩,給學生帶來幾分自信。更應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提煉,既爲教研積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

五、要反思教學過程b是否存在“僞探究”

有的探究性學習只表現在問題的探究上,只要教師拋出一個問題,幾個學生立即圍成一團分組討論,也不管小組成員的組合是否合理,問題的價值是否有討論的必要;待幾分鐘後,教師一聲擊掌,學生的討論戛然而止;再由小組中的“老面孔”優等生髮言。至於其他學生,尤其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討論時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學會了應該學會的方法、技能、知識?就不得而知。這種“神散形未散”的“僞探究”掩蓋了個性之間的差異,甚至會剝奪部分學生的獨立思考、質疑、發言的權利。那麼到底解決了多少“疑難病症”?又有多少學生真正參與、體驗了學習的快樂、獲得心智的發展呢?

教師備課反思14

目前我們教師在實施語文研究性學習上還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概括起來有下列幾個方面:

1、研究的交流方式上,多數侷限於師生的一問一答的單向交流,缺少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和全班集體深入探究,課堂氣氛顯得沉悶。

2、學生研究活動上,教師講授多,學生思考探討研究活動少;強求一致多,發展個性少;死記硬背多,鼓勵創新少。其學習方式的結構是單一的,即僅僅是以“接收式學習方式”爲主的一個緯度,而這種線性的學習方式結構模式,將會阻礙個體終身學習能力的發展。

3、在寫作上,擬題和指導構思沒有給學生的自由寫作、自由表達、自由探究提供必要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寫作題目單一,構思內容雷同;沒有很好去鼓勵學生進行富有創意的表達,發表獨到的見解,忽視學生在修改環節的個性化表達和探究創造。

4、在閱讀上,學生讀書,缺乏自己的感悟和探究,讀出來的是教師分析過的話,學生在筆記本上所記的也是教師講授的話,沒有學生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喪失了自己的話語權。

5、在研究時,教師未能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學生未把課文讀通讀熟,小組合作討論探究流於形式,學生還未真正產生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以致學生的`探究不夠深入。有的進行了充分的討論探究,但未能重視給充分的時間展示學生的探究思考的成果和產生的情感體驗。

6、在研究問題設計上,問題過多瑣碎,沒有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問題進行探究,浪費了時間,課堂效率不高。對課文探究·練習中設計的很好的探究性練習題目置之不理,沒有在課上或課下落實。

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爲本,以問題爲中心,以討論爲交流方式,以陳述觀點、說出理由爲要求,以強化思維爲訓練程序,以讓課堂上每一位學習者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穫爲目的。這樣的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學習。這是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和現代教學規律發展趨勢的。“研究性學習”對於基礎薄弱的學校行之有效,有利於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於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效率;有利於培養學生敢於嘗試、勇於探索、善於合作的現代人素質。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優點和不足。作爲教學法中的一種特殊方法的探究性教學,亦同樣如此。一種成功的教學方法除了其本身的合理性、科學性以外,關鍵還要取決於實施的老師和學生。要保證探究性教學的成功,我們還需做許多工作。

教師備課反思15

一思“情景創設”:教完每節課後,應對教學情景創設進行回顧總結,考慮你所創設的情景是否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繫緊密?是否與上課內容相符?在引入過程中還存在哪些不和諧之處?同時根據這節課的教學體會和從學生中反饋的信息,考慮下次課的情景創設,並及時修正教案。

二思“上課效果”:備課的最終目的是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因此,一節課下來,我們應認真從每一位學生的上課表情、課堂作業、回答問題、演板以及教師的課堂觀察等環節反思本節課的實際效果如何?做到心中有數。效果好要有經驗積累,效果差要找出原因,並在教案的反思一欄中作好詳細的記載以便及時修正。

三思“教法學法”:上完一節課,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啓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思“評價體系”:每堂課後認真思考一下本節課的評價內容是否更多地指向有價值的數學任務、數學活動;評價的方式是否多樣、是否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評價的主題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是否因材施教等等。

五思“疏漏之處”: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教學中的疏漏與失誤在所難免,如教學內容安排欠妥,教學方法設計不當,教學重點不突出,教學方式單調等等。課後進行這樣的反思,及時客觀的找出教學過程中的不足與失誤,並能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正確的面對這些問題,做好及時查漏補缺工作,我們的課堂便會越來越來完美。

標籤:備課 反思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