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多媒體

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多媒體2.13W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把超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運載信息的媒體結合在一起,並通過計算機進行綜合處理和控制的技術。使人通過多個感官來獲取相關信息,提高信息傳播效率。教學過程由教師、學生、媒體三個基本要素構成,三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信息的傳播者,學生是教學信息的接受者,媒體傳遞則是教學信息的載體,是溝通教與學的橋樑。在歷史教學中採用這種教學手段,可將抽象內容具體形象化,微風事物宏觀化,複雜事物簡約化,並能多角度地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大大提高課堂效率與效果。也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活潑地學習和發展自己,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在此,本人就多媒體技術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及如何更好的應用,談談個人的想法。

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一、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習的動力。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學實踐也告訴我們,學習興趣是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心理前提。學生一旦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時,就能積極主動的去學,樂學不倦。而興趣是一種積極作用的情緒,不是憑空產生的,它和情感相聯繫,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同時,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獲取的外界信息中,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顯然增加視覺、聽覺信息量是多獲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因此,在講課中給學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於引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而傳統的一隻粉筆,一塊黑板,教師一張嘴,偶爾加上一兩件教具的手段,很難長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學生面對黑板上所列提綱,忙於記筆記,加之歷史具有過去性,只靠文字和語言往往不易理解,學生感到枯燥,教學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而多媒體手段恰恰在視覺、聽覺效果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深入瞭解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識規律,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富有創意的畫面、動態的示意、豐富的影視資料,創設悅耳、悅目、悅心的情境,可以打破時空的界限,爲學生再創歷史畫卷,縮國小生與歷史的時代距離,使之目睹歷史的真實,變被動的“聽”、“記”爲主動的“看”,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受,催發出學生積極探索的情感,調動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利於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歷史事實,而且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概括、綜合、引申歷史事實的方法,從而形成能力。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尤其明顯!可是歷史教學研究對象又都是已經發生過的事件,教材中的某些內容比較抽象或複雜,年代久遠或地域空間概念強,學生感到陌生,在現實生活中很難獲取直接的生活經驗來印證,這些要求單憑教師的語言教授是無法實現的,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很難突破這些重點、難點。而運用多媒體教育技術,可以變抽象爲具體,變無聲爲有聲,以圖文並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大大增強學生對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共同作用以強化感知。極大的節省課堂講授時間,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多層次、多角度的刺激掌握,進而可以利用多餘的時間引導學生對於歷史深層次的探索和把握。

三、利於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概括和間接的反映,反映了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的規律性聯繫。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現代教學的基本要求。

多媒體教學具有快速、準確、大容量、表現力強的特點。可以在課堂再現歷史場景,學生通過觀察直觀畫面,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積極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思維向縱深發展。

四、利於創設多媒體教學德育情境,陶冶學生情操

在素質教育的三個任務中,思想道德素質是靈魂和導向,應把其放在首要地位。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挖掘歷史教材中蘊含的思想內容,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教育、四項基本原則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國情教育。過去我們也十分注意進行德育教育,但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單靠語言來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學生產生共鳴,難以發揮歷史學科的思想教育功能。而多媒體教學對於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非凡的魔力。運用其聲像效果和感染力強的特點爲學生營造一個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歷史情景,再現歷史場面,增強真實感,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自感受歷史時代的氛圍,通過內心體驗,引起情感共鳴,自覺地接受薰陶。

綜上所述,利用多媒體技術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效地進行歷史教育,而從歷史學科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現性的特點和較其他學科更爲嚴重存在的“師講生聽”的狀況看,如何實現多媒體技術爲歷史學科教學目標服務的功能及如何更好的應用,顯得尤爲迫切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