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多媒體

國中生物課堂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多媒體2.17W

[論文摘要]:教學中,多媒體信息技術爲創設學習情景,促進合作學習,進行討論學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我們要充分發揮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優勢,優化教學結構,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國中生物課堂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論文關鍵詞]:國中 生物課堂 多媒體技術

建構主義理論下的教學,不僅強調以學生爲中心,而且強調情景對意義建構的作用,強調協作學習對意義建構的作用,強調利用各種信息支持“學”,而多媒體信息技術恰恰爲創設學習情景,促進合作學習,進行討論學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我們要充分發揮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優勢,優化教學結構,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一、起始課的優化——聲像並茂,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利用多媒體課件聲像並茂、視聽結合、動靜相宜、感染力強等優點,創設與教材相關的情景,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達到寓教於樂,寓學於樂的目的。

七年級學生剛開始生物科學的學習,在學習第一章《認識生物》時,我就精心製作了一堂多媒體課件,從網絡上搜集許多生物圖片,一些圖片還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用ACDsee軟件進行處理,製成了配有文字說明和音響效果的課件,用以介紹“生物的特徵”。同時還蒐集到動物捕食,含羞草對刺激的反應等視頻素材加入課件中。同學們看到如此美麗的生物世界,一開始就對生物課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由興趣產生動機,由動機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喜悅中產生新的興趣和動機,推動學習不斷取得成功。

  二、傳遞方式的優化——化難爲易,化繁爲簡,化抽象爲具體

生物學科的特點是細微、動態、抽象。比如,在講授消化道的物理消化——蠕動的生理作用時,應用現代化電教媒體——教學錄像片演示這一生理過程。通過慢放、定格、特寫等方法處理出來的鏡頭,既能真實、藝術地再現消化道蠕動的動態過程,使其具體形象,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又使枯燥乏味的生命運動現象變得新穎有趣。在演示錄像過程中,我還通過暫停放映,教師解釋,或邊放邊解釋的方法,把兩種教學媒體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在形象化、趣味化的接受知識過程中,又得到教師適時適度的強化,使這一難於理解的知識變得易於接受。電教媒體生動、直觀,接近於現實;合理使用,則使知識進入學生頭腦中的途徑增多了,記憶加深了;若再與講解結合,其形象化、趣味化與化難爲易的效果,是單純的講述所無法達到的。

  三、傳遞速度的優化——在提高信息密度、知識密度的同時,擴大學生想象思維的時間、空間

相對於傳統模式教學以語言文字形態爲主來說,運用現代化的電教媒體,有着明顯的提高傳遞教學信息速度和效率的優勢。形、聲、光、電的使用,音樂、圖畫以及現代電影、錄像中的變換、切入等技術的使用,縮短了信息傳遞的距離。在人體結構的教學中,一些結構,像人體細胞、組織內部器官等不易看到,而現代電教媒體則能輕而易舉地解決這一問題。因爲電影、錄像及自制的投影片、幻燈片,能將原來細微的東西放大許多倍;如果採用X光攝影,則能夠清晰地看到人體內部的骨骼運動、消化管的`蠕動等情況;再如,要想組織學生在教學進度規定的時間內觀察骨的生長、胃腸的消化全過程,是相當困難的,而利用電教媒體如電影、錄像,通過逐格攝影拍攝下來再播放,僅用30秒鐘就可以看到3個小時胃對蛋白質的消化過程,其節省時間、提高傳遞知識的效率是不言自明的。而提高傳遞知識效率的結果是:一方面,增加課堂知識密度、信息密度。如在“血液”一節的教學中,按常規的講述一般約需2課時,而採用了邊講解邊放錄像演示,僅需1課時就完成了任務。另一方面,它擴大了學生想象、思維的時間和空間。如講血液中的白細胞吞噬作用時,讓學生推想白細胞是怎樣進行吞噬的?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學生推想出了五六個方案,而哪一個方案是正確的呢?這時再演示錄像,就能深深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容地解決了教師講得多,學生練得少的矛盾,化難爲易,化繁爲簡,變單純知識傳授爲智力開發,給學生以豐富想象的天地,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四、學生學習能力的優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功夫下在學生“學”上,現代教學觀認爲,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教要着眼於、立足於學生的“學”,“教”要爲“學”服務。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教會學生學習??在生物課堂課教學中,學生對有些概念、原理的學習理解是較困難的。而利用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電教媒體,就能幫助學生順利解決這一問題。例如,講毛細血管、靜脈、動脈時,我用投影片顯示三種血管的形態、結構,然後讓學生識圖、區別、對比,找出它們之間的異同點。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踊躍發言,你一言,我一語,最後自己總結出這三種血管的概念。這一節基本由學生自學完成,課上得很成功,並以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代替了嚴肅死板的教學,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起來,使其主體作用得到了發揮。同時,通過識圖、辨圖、對比、類比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和獨立思考能力,而且經過思維活動後,便於學生由瞬時記憶形成短時記憶,進而在理解的基礎上形成長時記憶。

訓練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也是我們的教學目的之一。以前用傳統媒體講授完一個原理或生理活動後,若讓學生用簡練的語言進行概括,學生感到非常吃力。而通過電影、錄像等動態的畫面,使學生有了諸如骨的生長、肌肉的收縮、腺體分泌等感性認識,並以此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五、實驗的優化——借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模擬或演示一些學生實驗及演示實驗

在學習脊椎動物及人體生理衛生這兩部分內容時,有些動物的活體解剖實驗:如家鴿的解剖實驗、青蛙的坐骨神經-腓腸肌收縮的演示實驗、脊蛙的反射實驗等。在大力提倡人與生物圈共存、保護野生動物的今天來進行這些實驗,顯然與時代精神相背。而借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模擬實驗或演示這些實驗,則既能讓學生了解實驗的全過程及觀察到實驗現象,又能對學生進行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

在應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過程中,利用設計合理的課件,把複雜抽象的生物學過程生動、形象、直觀地表現出來,便於學生通過身臨其境的直觀感受和仔細觀察,從中得出正確結論,改變了過去那種光靠教師單純口授,或應用掛圖、板書等傳統媒體進行“灌”、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變成了學習的主體。這不僅加大了課堂容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留給學生更充裕的思考問題時間,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利於教學難點的突破。與此同時,多媒體教學使課堂教學形式靈活多樣,調動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進一步促進了教學難點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