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多媒體

多媒體技術在音樂課堂中的運用研究論文

多媒體2.94W

近年來,隨着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在音樂課堂中運用多媒體課件的現象已十分普遍。它將抽象的音樂形象化、枯燥的樂理生動化、平淡的教學多彩化,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伴隨着多媒體技術的大量運用,課堂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教師過分注重課堂形式的新穎,而忽視了教學內容;過分依賴多媒體,生動的音樂課變成了多媒體展示課,這些問題的出現都嚴重影響了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發展的正確方向。同時,也束縛了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那麼,怎樣才能在音樂課堂中靈活、巧妙的運用多媒體技術,營造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呢?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筆者認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考慮。

多媒體技術在音樂課堂中的運用研究論文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遊戲教學

好動、喜歡做遊戲是孩子的天性,我們可以很好的抓住這一心理,利用多媒體課件聲、形、色融合的優勢,結合音樂與歌詞,創設生動有趣的活動場景,將教學內容有效地隱藏在情境活動中,好比給枯燥的課堂披上了美麗的外衣,使學生能夠被其深深吸引,從而進一步優化我們的教學過程。

在教唱二年級《時間像小馬車》一課時,筆者通過設計時間小馬車這一卡通音樂形象創設情境教學活動,讓學生快速、有效地學唱歌曲。一卡通音樂形象的設置,不僅能夠創設形象有趣的情境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直觀的讓學生感受音樂旋律音的高低走向,便於學生快速掌握歌曲。在學唱旋律這一環節中,首先爲同學們請上了一個卡通小秒針做成的客人形象,並告訴孩子們這位小客人要帶我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緊接着,小秒針跳到了一輛時間的小馬車上,引導學生一起來觀察一下小馬車是怎麼走的?多媒體課件展示小馬車上坡、下坡行走的全過程,它每走一個坡就會拖出歌曲的一句旋律,並讓小馬車隨着旋律線上坡、下坡,直觀的向學生展示音樂旋律的走向,學生可以隨教師用“噠噠噠”的馬車聲邊模唱邊用手畫出旋律線的走向。通過多媒體畫面再次播放歌曲,讓學生觀察畫面中一共出現了幾輛小馬車?(多媒體出示四輛不同顏色的小馬車,每輛馬車後面有一句不同的旋律和歌詞) 教師可以採用學生分四組自由學唱再交換的形式展開教學,當學生基本學會演唱歌曲後,全班就可以一起乘着馬車做律動去往美麗的大森林了……進入到下一個教學欣賞環節,音樂會從森林的小屋中自然飄來……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理解抽象的音樂知識

音樂是一門抽象的時間藝術,其中蘊含的很多理論知識對於國小階段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是非常困難的。它不同於語文學科,可以靠文字的敘述來了解事物;也不同於繪畫課,可用線條和色彩來展示作品。因此,利用多媒體技術圖文聲像融合的特點,可以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使教學過程變得更生動、有趣,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很多教師在談起教授低年級學生學習音階唱名時,都面露難色,學生也叫苦不迭,往往是記住了這個,就忘記另一個。因此,在教授這一部分知識中,筆者巧妙的利用“音階樓梯”小遊戲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對於國小低段的學生來說,音階唱名的學習是比較抽象、難於理解的,我們可以藉助“音階樓梯”的階梯形狀幫助學生巧妙記憶。在教授“音階唱名”時,筆者採用了一種便於學生理解的形象方式,利用多媒體技術按照七個音的音高順序製成了有趣的“音階樓梯”,每一層顏色的樓梯代表一個音,七個音像樓梯式的一層比一層高,音高關係很直觀的體現了出來,當你點按樓梯時,它還會自動唱出所代表的那個音的音高。如點按綠色樓梯時,它會唱出 mi 的唱名及音高。之後,又引導學生觀察這個樓梯一共有幾層?(七層)每層的高度都一樣嗎?(兩個半音間相差的高度要比全音減半)這樣,低年級的學生就會很容易理解半音與全音間的不同音高關係了。

此外,我們還可以利用音樂樓梯來做遊戲,先把音樂樓梯展示在大屏幕上,分別讓七種不同的小動物對應管理自己的小音符。教師點按樓梯時,學生快速回答此樓梯所代表音的名字,答對了,相應的動物管理員就會高興地蹦跳到自己管理的樓梯上,以示鼓勵。這樣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很容易就能夠記住音的名字,音準問題也自然解決了。通過這種多媒體課件的靈活運用,枯燥的識譜教學也能變成有趣的動畫教學。

  三、 運用多媒體手段, 啓發學生進行簡單的音樂創編

有人說: “音樂是一門想象的藝術”,它之所以在學生創造力培養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正是因爲參與音樂活動本身就需要豐富的想象與創造力。因此作爲一名音樂教師,我們有義務讓學生通過一些有趣的音樂創編活動,來提升學生的創新力。比如在課堂中利用一些富有生活氣息的聲音節奏創編音樂等。

例如三年級一節普通的音樂創編課,筆者利用多媒體音頻文件讓學生聆聽生活中熟悉的聲音,啓發學生根據各種聲音的特點創編合適的節奏型,藉助於口風琴音高的幫助,填入音符,創編好聽的自然音樂。最後,通過 ipad 多媒體手段進行展示聆聽,以此來激發學生對音樂創編的熱情。

音樂創編往往是國小音樂學習中的一塊軟肋,教師怕觸及,學生沒興趣。巧妙運用多媒體手段,把生活中常見的聲音融入音樂要素,把枯燥的創編環節變成有趣的音樂遊戲,不僅很好的點燃了學生的創編熱情,也順利的解決了教學難點問題。課的開始,首先通過音頻文件讓學生仔細聆聽生活中各種熟悉的聲音,有打雷、下雨的聲音,也有各種動物的叫聲等,並請學生通過拍手的方式作出簡單的節奏模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和喜好, 選擇不同的聲音節奏進行自由組合,創編八小節的節奏音型。創編時同桌間可相互討論,合作完成。僅短短五分鐘的時間,就有很多學生創編出了豐富、新穎的節奏型。緊接着,進入第二個旋律創編環節。組織學生做旋律創作時,筆者給出“1、2、3、4、5”五個音,學生可依據自己的音高感覺,藉助口風琴的幫助,自由創作。活動結束後,通過展示,評選出優秀作品,並利用多媒體技術,把學生創編的旋律輸入iPad,製成最簡單的電子音樂。每個學生不僅可以聽到自己創編的旋律片段,還可以輕鬆聽到其他組創作的旋律,學生們的創作熱情得到了極大的調動。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現海量音樂信息

教師要給學生傳授豐富的音樂知識,僅靠傳統的教學方法,速度慢、範圍窄,也限制了學生信息量的及時擴充。而音樂課中多媒體技術的大量運用,則突破了傳統音樂教學模式的束縛。不僅學生的音樂視野得到了極大的開闊,而且也豐富了教學內容,增大了課堂密度。

在教授三年級歌曲《我是小音樂家》一課時,歌詞中涉及到了吉他、提琴、法國號三種西洋樂器,教師很難做到把這三種樂器真正搬到音樂教室,併爲學生進行逐一的演奏展示,而這時多媒體課件就爲我們提供了一個便捷、有效的音樂手段。通過製作多媒體課件,用圖片、聲音相結合的方式直觀的幫助學生認識幾種具有代表性的西洋樂器,並簡單瞭解它們的音色特徵,爲歌詞創編做好鋪墊工作。

教唱《我是小音樂家》一課時,爲了進一步拓展學生的音樂知識儲量,筆者首先有目的的引導學生認識了歌詞中提到的三種西洋樂器(吉他、提琴、法國號),並利用課前蒐集的精美樂器圖片做成了動態的 flash,用多媒體技術截取了各種樂器奏出的典型聲音片段,以此來幫助學生記住它們的不同音色特點。課堂上,教師只需要輕輕點擊鼠標,就可以輕鬆地幫助學生欣賞到各種精美的西洋樂器及音樂片段。

在教學拓展環節中,學生們還利用多媒體課件學習到的其他種類的西洋樂器,依據它們不同的聲音特點,創編出了新的歌詞。比如有的同學唱到: “我吹起長笛,能奏出美妙的音樂。滴答來來來,滴答來來來,”同學們的創作熱情被瞬間點燃了,大家都爭着要起來唱一唱自己創編的歌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五、利用多媒體優勢,發展多種課堂評價手段

在音樂課堂中,經常可以聽到教師對學生的一些激勵性評價,如微笑的誇獎學生“你真棒”;驕傲的豎起大拇指;集體爲某位同學拍手稱讚等。除此之外,我們還能想出一些新奇的評價方式來爲學生加油鼓勁嗎?此時,多媒體的聲像優勢爲豐富課堂評價又提供了一條嶄新的途徑。

對於國小生低段的學生來說,由於受表達能力、文化日常積累等因素的限制,部分學生由於害怕或是害羞而不敢去表述自己的真實想法,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積極的對他們的回答作出響應,以肯定、讚許爲主,多通過一些正面的鼓勵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授一年級《可愛的動物》這一課時,結合本節課的動物主題,利用米老鼠拉琴的可愛畫面設計了一個小小評判官的音樂形象,引起了學生強烈的學唱興趣。當學生在課堂中演唱動聽或回答問題正確時,米老鼠會彈奏出動聽的音樂誇獎學生;當學生不會唱或回答錯誤時,則會發出古怪的音樂鼓勵學生再好好想一想等反饋信息。一時間,這種新奇的評價方式引起了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大家紛紛舉手要來大顯身手一下。

此外,在進行音樂知識搶答比賽中,我們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比如,在進行分組敲擊節奏比賽這一課時中,通過在大屏幕上展示茂密蘋果樹的形象吸引學生眼球。當組內的成員打擊對了一條節奏後,她們組的蘋果樹上就會結出一個紅蘋果,答對一題隨機長一個,最後我們比比看哪組樹上結的蘋果最多,哪組就是獲勝組。這種激勵的手段一定比教師短短的一句表揚更加有效。通過以上對多媒體課件在音樂課堂中的成功運用,收到了一些新的收穫。只要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多思考、勤實踐,學生在音樂的殿堂中必然會飛的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