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創業

創業史讀書筆記範文

創業2.36W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創業史讀書筆記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創業史讀書筆記範文

《創業史》這本書反應的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平凡故事,卻又真實生動,語言質樸。而這本書恰恰就是那個時代農民生活的縮影。

故事以下堡村蛤蟆灘樑三坎坷的命運開頭,他是一位中國老一代的農民,他的思想落後保守卻又有着農民淳樸勤勞善良的美好品質,故事中的中心人物,樑生寶,就是樑三老漢的繼子,解放後樑三老漢成功分到了土地,燃起信心繼續創業,而樑生寶卻主張合作化道路,這樣他們之間產生了許多矛盾,到後來樑生寶的互助組豐收創業成功,樑三老漢也對自己的理想產生懷疑,最終告別私有制,走上了社會主義的道路,獲得成功,在故事中我們也不難看出樑生寶是一個擁有許多可貴品質的優秀的黨幹部,他擁有着老一代,農民的勤勞能幹,還有着謙虛,樂於奉獻,敢想敢爲的美好品質,正是有了這些品質,成就了他的成功。

樑生寶的成功是偶然嗎?當然不是,哪有誰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他人只知樑生寶的成功,卻不知樑生寶背後所付出的努力,他從未因挫折而放棄,也從未因自己窮苦而自甘墮落,而是一直爲自己所執着的道路而付出心血,讓我想到了如今的我們,我們生於和平的年代,和平的國家,過着蜜罐溫牀的生活,父母對我們細心呵護,可我們是否具備戰勝一切的勇氣決心,我不禁汗顏,我們身在最好的時代卻在人生路上被一些小困難而勸退,讀了《創業史》,讓我瞭解了許多美好的品質,值得我們爲之學習。

二十一世紀的鐘聲早已敲響,那麼多優良的品質需要傳承。我們在享受美好生活的過程中,也要有着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品質,所以,我們應當肩負時代的使命,傳承先輩精神,在自己的一方領土實現自己的價值。

柳青的長篇小說《創業史》以樑三老漢父輩創業的故事開篇,又以樑三老漢解放後經歷互助合作的風風雨雨終於走上集體化道路,遵循起承轉合的路數。

《創業史》描述了1953年春秋之間,陝西農村下保鄉蛤蟆灘農民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的經歷。故事發生的背景正是農村所有制發生重大變革的歷史時期,貧苦的農民在土改中分得土地,經過戰後的休養生息,農村出現新的貧富分化的苗頭,同時也出現了農業生產互助組形式。實際上,作爲一個農村生產組織形式,互助組並不是解放後纔有,歷史上農民就有自發的互耕、共耕和犁牛互助等合作形式,共產黨在根據地吸取這種來自民間的互助生產方式或經濟組織形式,這是農民業合作化運動的最初階段。《創業史》的敘述從這裏開始,它講述的不僅是一個農業合作化運動的早期故事,還揭示了合作化的未來,將土地轉向公有的集體化趨勢,並由此構成作品矛盾的聚焦點。

樑三老漢一家三代人的創業經歷,發生在20世紀農業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陝西渭河流域。樑三老漢的父親是地主“最講信用”的佃戶,他憑着力氣,在他們落腳的草棚屋旁蓋起了三間房,給樑三娶了媳婦。父親把創業的希望留給了兒子,但時運不濟,樑三經幾番創業未成。解放後,樑三老漢分得土地,創業的目標有可能實現了,但他也老了,只好把創業的希望寄託給兒子樑生寶身上,一心要有屬於自己的“三合頭”瓦房院。然而,在依舊生活在原有方寸之間的老農看來,生活的現實如此差強人意,創業的夢想不斷的加劇他與兒子的矛盾。讓樑三老漢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兒子爲什麼不和他一條心?難道這就是當年收養樑生寶母子的結果嗎?

樑三老漢雖然不屬於正面英雄形象之列,但卻具有巨大的社會意義和特有的藝術價值。作品對土改後農村階級鬥爭和生活面貌揭示的廣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這個形象的完成。而從藝術上來說,樑三老漢也正是第一部中充分地完成了的,具有完整獨立意義的形象。

樑三老漢那些發家有望的農民,單門獨院地坐着發家夢,畢竟底子太薄,很難逃脫破產命運。這就爲小說中的合作化運動何以得到農民的支持埋下伏筆。由這些生活化的情景連綴下來,作品結局便顯得水到渠成,順理成章,而不像宣傳手冊一般枯燥無味。小說的描寫與故事情節同時展開,樑生寶的互助與農村各種自發勢力的矛盾構成小說的主要線索,這條線索連帶出對不同人物和事件的描寫。作品的結局也是邪不壓正,大團圓式的,無論姚世傑的美人計,還是郭世富與互助組的公開競爭,他們在與樑生寶、歡喜等農村積極分子的較量中終於敗北。經過將近一年的奮鬥,樑生寶的互助組成功了,糧食平均畝產是單幹戶產量的一倍,除留足口糧外,還向國家出售餘糧五十石,這是單幹時人們無法想象的。在事實面前樑三老漢也不得不承認兒子的事業,積極支持他的工作。這時,樑生寶已成爲全區第一個農業生產合作社,燈塔農業社的社長。作品結尾寫道:“樑三老漢提了一斤豆油,莊嚴地走莊稼人羣。一輩子生活的奴隸,現在終於帶着生活主人的神氣了。他知道蛤蟆灘以後的事兒不會少的,但最替兒子擔心害怕時期已經過去了。”

世代受人欺辱的農民,終於在農業合作運動中感受到人的尊嚴。樑三老漢的命運給作品主題以最合乎人性化的證明。

1、莊稼人啊!在那個年頭遇到災荒,就如同百草遇到黑霜一樣,哪裏有一點抵抗的能力呢?賞析: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年頭遇到災荒”比作“百草遇到黑霜”,寫出了在那個年頭,遇到災荒的不幸,莊稼沒有抵抗的能力,表現災荒來的恐怖及莊稼人的悲哀。2、除了他自己,誰又進他的街門呢?好!現在,樑三領了個女人回來了,他的草棚院就有了生氣。幾家姓任的鄰居,男人們早幫他鏟淨院裏的枯草,女人們也幫他打掃了那低矮而狹窄的草棚屋。大夥笑說:嘿嘿!從今往後,樑三的案板上和小櫃上,再也不會總是蓋着一層灰塵了。賞析:這段運用的有語言描寫,從大傢伙齊幫樑三老漢整理茅草屋的時候,可看出他們鄰居關係的其樂融融。3、“唔,當成我樑三這一輩子就算完了嗎?我還要創家立業哩!”賞析:這句話運用了語言描寫,當樑三老漢在盡力完前一件事後,說出的話,他要創家立業,可看出他的決心堅定。4、村裏的廟宇、祠堂、碾房、磨棚,全被那些操着外鄉口音的逃難者,不分男女塞滿了。雪後的幾天,下堡村的人,每天早晨都帶着撅頭和鐵鍬,去掩埋夜間倒斃在路上的無名屍首。賞析:由於逃難者的來了以後,村裏人們面臨的困難之重,那些無名屍首大多都是餓死的。5、兩隻瘦骨嶙峋的長手,親暱地撫摸着站在她身前寸步不離孃的寶娃的頭,王氏婦人的眼光,帶着善良、賢惠和堅定的神情,落在粱三刮過不久的有了皺痕的臉上。賞析:這句話運用了動作描寫,表現了寶娃他的媽媽的傷心,也看出了寶娃他媽對孩子的愛。

他,小說的主人公樑生寶,是一個英雄,是中國50年代的農村社會主義創造者!我之所以這麼開門見山地說是因爲他那自強不息、勇於奮進的精神的確震撼人心。

樑生寶是一個世代貧農的兒子,他年幼喪父,後來在一個災荒嚴重的年頭隨母親流浪到渭河南側的下堡村。是緣分這個東西使該村村民樑三老漢成了他的繼父,之後,他們父子二人在渭河平原上開始了他們艱苦的創業。

人常說: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有遠見,而樑生寶就是這麼一個人。他十三歲就給呂二財主家打長工,兩年後便用五塊大洋買了呂老二家半死的牛犢,回家後他母親和樑三老漢都責備他太沖動,可他卻說:"爹,你那是個沒出息的想法,今輩子也創不起業……"後來,小牛犢果然長成了壯牛,生寶也種出了好莊稼。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福旦夕。又過了兩年,動盪的社會使生寶沒福氣安心種莊稼,不幸被拉去當了壯丁。樑三老漢用賣了牛犢的錢把他贖回來後,生寶又一頭鑽進了終南山,一干就是二十年,伐薪、燒炭,還要忍受着不能與家人家團聚的苦難,苦苦地熬着。儘管如此,可他沒有被窮苦的命運壓倒,而是從父輩創業失敗的事實和自己窮苦的生活經歷中執着地走着自己的路。

有執着的信念在心,樑生寶一路走來,自然的也好,社會的也罷,他都能從容應對。姚士傑可謂是蛤蟆灘最刁鑽的一個人了,在那個災荒的年頭,富得流油的他偏偏希望那些困難戶來找他,因爲他把缺糧人的愁苦當作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享受!然而在這樣的艱難時刻,樑生寶依然沒有向姚士傑低頭,仍然把他的創業工作進行得有條不紊。

有執着的信念在胸,樑生寶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爲了能使村民們早日過上好日子,他主動外出去買稻種、推廣新法育秧、進山砍竹子……所有的這一切他從來都不在衆人面前顯功。執着的信念使他變得更熱情:讓白佔魁加入農業社組,耐心幫助樑三老漢,正確處理與郭正山的矛盾……這份追求執着的精神造就了樑生寶頑強拼搏的品質。聽黨的話、跟着黨走,他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爲農業社的成功創辦立下了汗馬功勞!

我們是新時代的青年,時代並不要求我們非得去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我們平凡,但可追求的主人公不凡的品格。放下手裏的這本好書,心中缺放不下這種聖潔的目標,追求不平凡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