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史記讀書筆記1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那麼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史記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史記讀書筆記15篇

史記讀書筆記1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叫《史記》的書。

《史記》是西漢漢武帝時期的“史聖”司馬遷的著作,記載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漢武帝時期中國三千年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多方面的歷史,爲“二十四史”之首。

我十分佩服司馬遷在史書著作上的創新方式,“二十四史”中大多是使用編年體。以時間順序寫歷史,而《史記》以人物傳記爲主,並吸收了編年、紀事等體裁的長處,創造了歷史書籍的紀傳體的新體裁。其它史書記載的歷史都很短,就是著名的《資治通鑑》,也只是記載了從戰國至五代十國的一千多年的歷史。而《史記》卻記載了三千多年的中國歷史,是“二十四史”中記載年代最長的史書。

司馬遷當然不願意忍受這樣的刑罰,悲痛欲絕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殺。可後來他想到,人總有一死,但“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死的輕重意義是不同的,他覺得自己如果就這樣自殺,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無價值的,他毅然選擇了宮刑。他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記》寫完,正因爲還沒有完成《史記》,他才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最終完成了《史記》。

《史記》中,我最感興趣的是《秦始皇本紀》。我覺得秦始皇做出的最大貢獻是統一了中國,統一了文字、貨幣等,爲中華文明的強盛打下了基礎。但他也非常殘暴,焚書坑儒、廢黜百家,修皇陵,活埋了上萬人,是個殘虐的暴君,因此秦朝才短短十五年便滅亡了。

《史記》這本書是司馬遷在巨大恥辱下寫成的著名史書。讓我明白了許多治國的道理,治國不能太殘暴,但也不能偷懶放鬆。我要讀更多的好書,學習更多的知識,開創一個繁榮、富強的新時代。

史記讀書筆記2

窗外大雨,窗口遮陽棚被雨點滴落的聲音非常大,估計雨也是很大很大,外面下雨,屋內看書,繼續讀高中同學好兄弟送的《史記》之《周本紀第四》。周朝800年,司馬遷妙筆生輝,寫的蕩氣迴腸、扣人心絃,歎服。當時,沒有電腦,沒有百度,也沒有搜狗,都是手工查找資料典籍,得費多少時間才能夠寫出這一篇本紀啊。整本《史記》是在其父親司馬談寫了5年的基礎上,又花了13年的時間基本寫成的。總共130篇,用了18年時間,寫一篇需要一個半月還多幾天。確實不容易啊。又是在遭受宮刑極度屈辱的情況下,發奮著史,成就次千古絕唱,當之無愧: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離騷》也是在極度鬱憤的情況下的嘆息寫就千古經典文壇絕響。

這可能就是當初的匠心獨運,現在的工匠精神的更高層次的昇華所現。

周后稷,生下來後其母本來想丟棄他,不過放在路上羊羣繞着走,放在冰上有大鳥用翅膀保護,神奇,其母親就抱回來繼續養着,所以,取名叫棄。身世坎坷,志向遠大,喜歡耕農種地之類的活動。周圍人都學他,舜帝讚賞他,讓他當了農師,功勞很大。晴耕雨讀,剛好也有耕,用心做、實踐、體驗。

西伯拘而演周易,西伯文王被紂王拘禁時潛心推演《周易》將八卦推演爲六十四卦。八卦加梅花一字並不差。可以說這個是讀書,身處困境不忘讀書,晴耕雨讀,讀書,改變,從閱讀開始,古來皆如此。

王業之不易,務在節儉。

修意、修言、修文、脩名、修德。

於是有刑罰之闢,有攻伐之兵,有徵討之備,有威讓之命,有文告之辭(因而也纔有刑罰的各種規定,纔有攻伐的各種武器,纔有征討的各種準備,纔有嚴厲譴責的命令,纔有大告天下的文辭)。

上面這幾條把國家搞得秩序井然,有條不紊,凡文事者必有武備,所以,近無不聽,遠無不服。

利是天下之利,萬物之所有,不可獨佔,不能與民爭利,不能與部下與周圍人爭利。

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這句話就是百步穿楊成語來歷吧。

剛纔寫了:西伯(周文王)在位大約五十年。他被囚禁在?裏的時候,據說曾經增演《易》的八卦爲六十四卦。當年卦就是占卜用的。

周公旦按照周武王的遺旨,測量建設洛陽城,最後營建成功,把九鼎安放在那裏。說:“這裏是天下的中心,四方進貢的路程都一樣。”這句話可能就是問鼎中原的來歷吧。不過後來的文物挖掘沒有找到這所謂的鼎,無實物支持。

史記讀書筆記3

在許多本老師規定的海量閱讀書籍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這本《史記》,因爲它的裏面有一個個能改變人心靈的歷史故事。

《史記》中有三大類:本紀、世家、列傳。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平原君列傳》中的《趙勝惜才》,體現了平原君趙勝的知錯能改和珍惜人才的高尚品格。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是漢朝的太史令,我很佩服他,首先是因爲他能博覽羣書,歸納出這麼多的歷史故事,是很了不起的。其次是因爲他能在富有哲理的歷史故事後,加上那幾句振奮人心的話,真是讓人無法挑剔,讚歎不已呀!

在《韓信被殺》的故事之後,太史公寫道:假使韓信能夠謙恭退讓,不誇耀自己的功勞,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我以前一直以爲韓信是一個英雄,原來他也有狂妄的一面,讓我重新認識了他。從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有才能的人,既然已經顯現出了自己的光芒,就不要太驕傲,不然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史記》裏有許多這樣的故事,讓我明白了人生的道理。這本書振奮了我的精神,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啓發了我的人生,還徹徹底底地改變了我的心靈!

史記讀書筆記4

《史記》是中國史學上第一本記傳體通史,而且是司馬遷走遍大江南北,經受了各種打擊,嘔心瀝血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曠世鉅作。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是撰些時代中各領域英雄豪傑和記載國內外少數民族的“列傳”,是它讓我感受到了歷代英雄人物的氣概與豪邁。比如說列傳中的“刺客列傳”裏的聶政、荊軻等人。以前,我認爲刺客不過就是那些品行不正,只知道搞偷襲的人,但史記上的敘述,讓我明白,有些刺客是不僅仗義疏財、劫富濟貧,而且對君子赤膽忠心,像有些爲了自己的國家去行刺君王,是冒着生命危險的,隨時都有可能被處死,真可謂是有去無歸。雖然如此,但他們依然一心爲君,就像荊軻臨走時在易水河邊“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更有那後來身中八劍卻仍一心想着太子丹,這就是他們的赤膽忠心的最好表現。

在《史記》裏,我認識智勇雙全的藺相如,立木取信的商鞅,巧言退兵的陳軫,少年有爲的孟嘗君,錯失良才的魏惠王,貪利失地的楚懷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不從濁流的屈原。

屈原是楚國著名的大詩人,他知識非常淵博,口才也很好,無論是對外交際,還是管理內政,他都能處理得有條不紊,楚懷王很賞識他。可是,屈原的才華受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只要一有機會他就在楚懷王面前造謠生事,楚懷王聽得多了,也就信以爲真,漸漸地疏遠了屈原。德才兼備又清高孤傲的屈原,懷着悲憤的心情,寫下了長詩《離騷》,多年來屈原報國的願望未能實現,最終跳進汨羅江自盡了。

讀了《史記》後我才明白,原來在古代所謂的“品行不正”也大多都僅僅是“行”不正而“品”正,他們一心只爲王,他們如果沒有那“品”不正的王,一定是英雄,這讓我深刻的瞭解到了一個決策者的重要性。包括屈原等人在內,都是因爲社會腐朽、墮落的現象,導致有些人只想着個人利益,纔會讓那些真正爲國家着想的忠臣落到悲慘的下場,也許在古代,皇權纔是最重要的吧。

史記讀書筆記5

它是一本能豐富多彩大腦、填補專業知識的神奇的書,也是一本既生動活潑又能增長知識的值得一看的好書推薦。

《史記》是我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這一部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該書也開闢了紀傳體史書的方式,對後人社會史和文學類的發展趨勢都造成了深刻影響。其創新的紀傳體編史方式 爲之後各代“史書”所承傳。另外,《史記》還是一部出色的文學著作,在中國古代文學上面有關鍵影響力。

這本書不管在我國史學史還是中國古代文學上,都稱得上是一座傑出的永遠的豐碑。社會史層面暫且無論,文學類層面,它對古時候的小說集、戲劇表演、傳記文學、短文,都是有普遍而長遠的危害。最先,大體上而言,《史記》做爲我國第一部以描寫人物爲管理中心的規模性著作,爲子孫後代文學類的發展趨勢出示了一個關鍵基本和多種多樣概率。《史記》所作的儘管是在歷史上的登記角色,可是,根據“互見”即突顯角色某類關鍵特點的方式 ,根據不一樣角色的比照,及其在關鍵點層面的編造,具體把角色多方面典型化了。在各中華民族初期文學類中,都是有那樣的狀況,它是人們根據造型藝術方式瞭解本身的一種方式 。僅僅中國古代文學最開始的典型化角色出現在歷史著作中,狀況比較非常。從而,《史記》爲中國古代文學創建了一批關鍵的角色原形。在子孫後代的小說集、戲劇表演中,所作的君王、英雄人物、豪俠、官員等各種各樣故事情節,有許多是以《史記》的故事情節演變出去的。

除開角色種類,它的體載和敘事方式也遭受《史記》明顯危害。中華傳統小說集多以“傳”之名,以歷史人物傳記式的方式進行,具備歷史人物傳記式的開頭和結尾,以角色平生自始至終爲多元性,嚴苛按先後順序進行劇情,並通常有創作者的立即評價,這一切關鍵特點,主要是歷史淵源於《史記》。

《史記》好像要我做一次足不出門的歷史時間旅遊,領略到了哪個時期的一切,回望了各種各樣另人令人難忘的歷史大事件。感受了那時候大家的情感。

《史記》好像是一本有趣的小故事書。生動形象的歷史名人繪聲繪色的給你敘述她們的身上產生的趣味的餓小故事,領着你進到我們沒有明天。

《史記》好像讓我與一個史學家零距離的交談。深深地的被他那精確及時的文學語言觸動。在不經意間中也提高了必需的文學知識,豐富多彩了大腦。

史記讀書筆記6

古人云:“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歷史總是告訴我們一些深刻的道理,《史記》作爲司馬遷嘔心瀝血之作,魯迅稱之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記錄了無數歷史的興衰榮辱,也影響着無數後人以史爲鑑。

《史記》我着重讀的是孔子世家,孔子世家講述了孔子作爲儒家學派的創始人,雖然在政治上沒有實現自己的救世志向,但在教育事業上卻震驚全國。孔子擁有極高的政治熱情,胸懷天下,志存高遠,在這個禮崩樂壞的時期追求恢復周禮,以此想回到那個平靜的大同社會。他爲了宣傳自己的救世主張,不辭辛勞地在各國奔波遊走,常常寄人籬下,但他在歷經十四年困苦的磨難與挫折中仍保持着一顆原始初心。這也教導了我們不要在困難中倒下,即使前途茫茫,看不見方向,但是世界總有一條路適合自己,路就在腳下,陽光就在前方。

“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打破官學教育,在平民中培養有才學、有品德的學生,讓他們被諸侯所任用,這些學生繼承老師之志,爲挽救衰世而不停奮鬥,從而達到孔子自身的政治主張。這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將孔子的思想學說運用到政治、經濟和社會教育的方方面面。這些教育思想對現代中國的教育思想仍發揮着啓迪作用,其中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在現代社會也仍是禮儀的重要基礎。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子所憂慮的這四個社會現象,不但古代有,現代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隨着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出國旅遊的人開始多起來,但是經濟增長而道德驟降的慘劇比比皆是。在網絡上有三則報導:第一則是在巴黎的聖母殿的門口用中文寫着一行字——請勿大聲喧譁。第二則是在美國珍珠港,垃圾桶上也是用中文寫了一行字——請把垃圾丟在此。

第三則是在泰國皇宮的廁所裏面,還是用中文寫着一行字——便後請衝廁。爲什麼會單獨將這些用中文寫出來,答案顯而易見,那就是中國人品德素質有問題。那些能出國旅遊的都是些農民嗎?不是,這些都是留學生、在中國社會上有身份,有地位,有學識的人。但是看看這些人並沒有將中國作爲一個文明古國的優秀禮儀與道德展現給外國人看,而是在外國洋相百出,卻仍爲自己的行爲沾沾自喜。這就是中國人不修德的悲慘後果,這也給中國教育界敲響了警鐘。

孔子的教育思想爲歷朝歷代所運用,至今仍作爲我們的啓蒙讀物之首。他豐富多彩的一生也被記錄在《史記》中,回看他。

古人云:“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歷史總是告訴我們一些深刻的道理,《史記》作爲司馬遷嘔心瀝血之作,魯迅稱之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記錄了無數歷史的興衰榮辱,也影響着無數後人以史爲鑑。

《史記》我着重讀的是孔子世家,孔子世家講述了孔子作爲儒家學派的創始人,雖然在政治上沒有實現自己的救世志向,但在教育事業上卻震驚全國。孔子擁有極高的政治熱情,胸懷天下,志存高遠,在這個禮崩樂壞的時期追求恢復周禮,以此想回到那個平靜的大同社會。他爲了宣傳自己的救世主張,不辭辛勞地在各國奔波遊走,常常寄人籬下,但他在歷經十四年困苦的磨難與挫折中仍保持着一顆原始初心。這也教導了我們不要在困難中倒下,即使前途茫茫,看不見方向,但是世界總有一條路適合自己,路就在腳下,陽光就在前方。

“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打破官學教育,在平民中培養有才學、有品德的學生,讓他們被諸侯所任用,這些學生繼承老師之志,爲挽救衰世而不停奮鬥,從而達到孔子自身的政治主張。這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將孔子的思想學說運用到政治、經濟和社會教育的方方面面。這些教育思想對現代中國的教育思想仍發揮着啓迪作用,其中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在現代社會也仍是禮儀的重要基礎。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子所憂慮的這四個社會現象,不但古代有,現代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隨着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出國旅遊的人開始多起來,但是經濟增長而道德驟降的慘劇比比皆是。在網絡上有三則報導:第一則是在巴黎的聖母殿的門口用中文寫着一行字——請勿大聲喧譁。第二則是在美國珍珠港,垃圾桶上也是用中文寫了一行字——請把垃圾丟在此。

第三則是在泰國皇宮的廁所裏面,還是用中文寫着一行字——便後請衝廁。爲什麼會單獨將這些用中文寫出來,答案顯而易見,那就是中國人品德素質有問題。那些能出國旅遊的都是些農民嗎?不是,這些都是留學生、在中國社會上有身份,有地位,有學識的人。但是看看這些人並沒有將中國作爲一個文明古國的優秀禮儀與道德展現給外國人看,而是在外國洋相百出,卻仍爲自己的行爲沾沾自喜。這就是中國人不修德的悲慘後果,這也給中國教育界敲響了警鐘。

孔子的教育思想爲歷朝歷代所運用,至今仍作爲我們的啓蒙讀物之首。他豐富多彩的一生也被記錄在《史記》中,回看他的一生都在爲救世奮鬥,他雖然沒有實現自己的志向,但他憂國憂民的精神品質爲後人樹立了光輝的形象,他也教導了我們做人可以平凡,但絕對不可以平庸。堅守是一種正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極其重要。

孔子的一生都在爲救世奮鬥,他雖然沒有實現自己的志向,但他憂國憂民的精神品質爲後人樹立了光輝的形象,他也教導了我們做人可以平凡,但絕對不可以平庸。堅守是一種正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極其重要。

史記讀書筆記7

始而蒼榮的歷史,映照着盛世的餘暉。大江東去,卷席着千年的塵浪。落木瀟瀟,黃河滾滾,風呼嘯,馬蹄急,五千年的風塵無法將她湮沒,她就在這裏。

輕啓扉頁,此書,名曰《史記》。

人文初祖,公孫軒轅,血戰蚩尤。中華文明自此發端,炎黃子孫從此傲立於世。堯舜禪讓,大禹治水,天下爲家,大夏王朝四百年的光輝,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樹起了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六百年殷商,成湯興起,盤庚遷殷,武丁中興,幾經興衰卻終了於武王伐紂,大周又揭開了另一頁屬於它的歷史。

西周末年,幽王無道,爲博美人一笑,點烽火,戲諸侯。青銅編鐘敲響了大周王權的喪鐘,諸侯爭霸,幾百年春秋,又是幾百年戰國。一杆杆旗幟的倒塌,一座座城牆化爲灰燼,一個個馬革裹屍的生命,無數個家庭的妻離子散,無數次邊境國界的推移,王侯勢力的此消彼長。尊王攘夷,問鼎中原,齊晉秦宋楚。三家分晉,時代的更迭換來了另一種局面,七雄爭霸,合縱連橫。

春秋戰國的更迭終於結束了一個龍騰萬里的時代。“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咸陽秦皇兩千年哉!長劍舞當空,繪江山壯闊詩篇。登山踏霧,指天笑罵,捨我其誰誇!滅六國而並天下,千里銅鑄城牆,帝王萬世基業,誰人能奈我何?設郡立縣,同軌同文,小篆隸書,圓形方孔,前無古人的功績最終成就了始皇,成就了一個朝代的輝煌。

秦末農民起義踏碎了泥濘的道路,也踏碎了秦帝國的統治。項羽三年滅秦,劃天下而封諸侯,成爲掌握着秦王漢興國家命運的西楚霸王。楚漢相爭又帶來了四年的戰火與硝煙。漢祖劉邦,最終成爲天下共主。漢,又是一個繁盛的時代。

在《史記》中,我尋覓到了古賢人的蹤跡。感慨着當時的驚心動魄,思量着曾經的紛紛擾擾,也真切的感受到歷史的豪邁,悲壯與心酸,更體會到了華夏民族不屈服的勇氣和力量。也正是這股力量,讓中華民族豪邁的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儘管前途是怎樣的坎坷,她都一直堅持走下去,五千個春秋從未放棄。作爲炎黃子孫,不屈服,不言棄應是我們生活的座標。回憶往昔,這些又何足道呢?那些所謂的困境與波折,笑了,也就過去了。用信念扭轉乾坤,讓勇氣綻放奇蹟,用倔強勾勒未來!

歲月枯榮無言生命終始,亂世波折何喻命運坎坷?即使時間崩落,歲月橫斷千古,她依舊在那裏,永不屈服,永不言棄!

史記讀書筆記8

在我眼裏,一個生命的尊嚴遠遠高於一櫥最珍貴的書籍。書畢竟只是書。我要完整的司馬遷,寧可沒有《史記》

但是,司馬遷有他忍辱求生的理由,他不僅是要完成《史記》以實現父親著述歷史的理想,更重要的是他在著書立說的同時也是在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價值。他頑強不屈的自由意識和奮發圖強的創造精神都是支撐餘生的堅定理由,司馬遷著述《史記》不僅僅是將他個人的文采流傳於後世,繼承父親家族的事業,他更看重的是一種深切的責任感和社會使命感,他要用自己的力量著述歷史,讓後人以史爲鑑。他心中的這種傳承歷史的理性精神讓司馬遷的人生愈發完整和偉大起來。著名評論家黃子平曾這樣說道:

然而在這裏依然很難得出答案,難道司馬遷生命的尊嚴不正高揚在他得,《史記》裏麼?難道作家不正以自毀的方式肯定了生命意志的自由麼?難道沒有《史記》的司馬遷還會是完整的麼?

司馬遷在屈辱和痛苦的困境中展現出來的理性精神,在面對生死關頭時的艱難抉擇,他選擇完成《史記》以流傳後世,從中體現出生命選擇的自由意識。他自己十分清楚下獄、宮刑可能帶給他的恥辱,但《史記》草創未就,絕不能輕易赴死。

既然選擇艱難而生,就要經受住巨大痛苦的折磨,因爲這樣的向死而生同樣是爲了完成不朽的偉業,同樣是爲了實現人生最大的價值。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他在“腸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掙扎中頑強地活了下來。他的屈辱負垢、堅忍不拔,也正是以這種價值觀爲出發點的生死觀的表現。

司馬遷在他的《史記伍子胥列傳》中塑造的極具復仇精神的伍子胥形象同樣也是忍辱求生最鮮明的例子。以他的人生經歷爲例,楚平王因爲聽信了費無忌的讒言下令誅殺伍子胥一家,囚禁了伍子胥的父親伍奢之後,並以此來要挾伍子胥和他的兄弟伍尚,如果不奉命前來,就將父親處死。在司馬遷眼裏,伍子胥無疑是一位有大智慧的大英雄。而他更是用欣賞的語氣高度讚揚了這種生死抉擇,事實上,司馬遷同樣也是在借伍子胥的故事來一吐胸中壓抑已久的不快,他將自己受極刑又不得不忍辱求生的苦悶心情在別人的故事中吐露得酣暢淋漓。這是一種不自覺的情感投射,更是司馬遷自我價值觀的直觀體現。

忍辱求生者首先要知恥、知辱。“知恥近乎勇”、 “無羞惡之心,非人也”這也是司馬遷完整的理想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司馬遷認爲,忍辱求生者必須要清楚自己所遭受的屈辱程度的大小,不要因一時之氣,爲小恥小辱而捨棄生命。《張耳陳餘列傳》中記載到,陳餘因被小吏侮辱,便要和小吏拼命。張耳訓斥他說“始吾與公言何如?今見小辱而欲死一吏乎?”這裏他指出,這樣的小恥小辱是不值得用性命來作賭注的。而在《淮陰侯列傳》中讚揚了韓信甘受胯下之辱,《留侯世家》中的張良同樣也能忍辱爲老人進履,纔得到了《太公兵法》。同樣是受到屈辱,要理智的辨清所受的屈辱值不值得,不能爲小辱捨棄生命,更不能毫無價值的苟且偷生。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對於生死的選擇都是痛苦而又艱難的。選擇死,固然可以成就孝名。人活一世,有許多東西值得留戀,有太多的義務和責任需要承擔,選擇了生雖然可以保全性命,但忍受屈辱又是十分艱難的過程。首先,忍辱求生在開始就要揹負着不忠不孝的罪名,爲剛直正義的人所不齒。其次,忍辱求生不是苟且偷生,而是立志發奮,通過復仇來爲親人雪恨,通過建功立業來洗刷自己的恥辱。在這個過程當中,求生者往往歷經常人所不能想象的折磨與痛苦,可謂生不如死。

忍辱求生者都要在生不如死的艱難困厄的境遇裏奮發崛起,或著書立說,或報仇雪恨,或建功立業,以上皆實現了人生的不朽。在面對生死抉擇的艱難困境中,他們都選擇了忍辱求生,從中可見,這是一種對於生命選擇的理性的反思精神,更是一種人生的自由意識,而不是一味地盲從“死節”道德約束,是對不幸命運的抗爭,是對生命真諦頑強的追求的堅強意志。

(二)擇死:捨生取義,死得其所

司馬遷關於死亡之思的另外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倘若選擇死,就要“重於泰山”的死,在自我犧牲中實現人生最偉大的價值。司馬遷贊成的並不是毫無原則的偷生苟活,他十分讚賞推崇的是重義輕生的犧牲精神。

如果選擇了死亡,就要在走向死亡的過程中使自己燃燒的更爲熾烈,以求得最大的死亡價值。生理的生命消失了,但精神生命卻將永垂不朽,這種價值是在走向死亡的短暫瞬間展現出來的,因此也是人生價值和人生意義的最後的展示。《史記刺客列傳》中的荊軻在他前半生幾乎鮮有耳聞,而他的人生價值主要就表現在他視死如歸的走向死亡的短暫過程中。“易水送別”、“秦廷喋血”不僅讚揚了荊軻爲知己者死的英勇大義,而且可以看到他在反秦鬥爭中寧死不屈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死亡的崇高價值成就了荊軻,使他名垂青史,“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陶淵明《詠荊軻》)在生死抉擇的關頭上,秦舞陽怯懦卻也終不免一死,兩人的對比更顯出荊軻的寧死不屈的高尚人格。

踐行着捨生取義的生死觀念的最具有典型意義的就是爲我們所熟知的屈原。對於屈原,司馬遷先寫他的才能之高。他“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嫺於辭令”,但也因此深受上官大夫的嫉妒。上官大夫進讒言使懷王疏遠屈原。屈原被貶之後,而後又極力表現他忠君愛國的一腔熱血和滿懷赤誠,“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但屈原最終也沒能使懷王覺悟,反因此得罪了令尹子蘭,慘遭放逐。屈原被放逐之後,司馬遷着重寫了他的犧牲。上不能爲國盡忠效力,下不能躬耕壟畝,歸隱田園,“舉世混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難得的孤獨,唯有堅強者方能如此,唯有高尚者方能如此。所以屈原才表示:“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蠼乎!”於是,屈原懷抱沙石,沉江而死,實現了自己“伏清白以死直”(《離騷》)的諾言,其正直剛烈堪稱千古之冠。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司馬遷對於屈原的以死直諫,視社稷人民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的精神的由衷敬佩。他用犧牲來踐行了對於君主的忠貞和國家的擔憂,憂國憂民的屈原不僅是司馬遷眼裏的英雄,更是名垂青史的慷慨悲歌的壯士。

總之,在面臨生死抉擇的困境時,倘若選擇死,那麼更應理性的思慮要如何赴死。不懼怕死而視死如歸,誠然可貴,但更珍貴的是,在走向死亡的過程中能夠承受各種痛楚,最終實現自身的最大價值。

司馬遷的生死觀或者主張慷慨赴死,或者主張忍辱求生,兩種選擇都是以人生核心的價值觀爲轉移的,而這裏的價值觀同樣又是以社會貢獻的大小作爲標準,即追求人生的不朽,因此司馬遷的生死觀就被賦予了深刻的社會內涵,從而展現出極其複雜的形式。

千古艱難唯一死,要麼選擇隱忍苟活,忍辱以成功名;要麼選擇壯烈慷慨的有意義的英勇赴死。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成就了兩種迥然風景的人生。而這也正是司馬遷獨特生死觀的最核心的內涵。

史記讀書筆記9

孔子爲人謙恭好禮,有些過分好禮了,所以齊國晏嬰建議齊景公不用他,確實他不適合齊國的施政方針。要在春秋戰國時期在政治上有所作爲,得臉厚、心狠、手辣,得見機行事善於權變,看樣子孔子不具備這些特質,而且他提倡的那一整套關於禮的理論,並不適合那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不實用啊。再說他臉皮也太薄了,與南子見了一面,回來被學生“不悅”,就急得發誓賭咒,“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不必這麼緊張吧,反倒引人遐想。在他後期是有所醒悟了,會權變了,但他的形象已定型,沒人敢用他了。

孔子真正令人稱道的,還是在思想上和教育上的成就,他整理編寫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確是中國千年文化中經典中的經典,他教育學生的種種言論,讓我在這裏評價一句正確都覺得不夠貼切不夠資格,因爲孔子的思想已經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靈魂,每一箇中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孔子思想的滋養,我們其實更多要做的是用孔子的思想來衡量現實的所作所爲,而不是以一已之私對孔子思想進行評論。

關於孔子的思想是一個太博大的話題,以我笨拙的筆墨無法寫出其中萬一,只是覺得很奇怪的是:一個說出那麼多經典的對的話的人,爲什麼不能做對的事,讓他能夠在當世得償所願施展才華呢?看到他那句:“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讓人不能不品出一些苦澀。

史記讀書筆記10

呂后,名雉,是高祖劉邦在皇后,她執掌朝政十五年,臨朝稱制八年,可以稱得上是我國古代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在女皇。作為一個重要在歷史人物,一直以來人們對她的評論不一,甚至大相逕庭,但僅依據別人的評論就給一個人下定論是不客觀在做法。在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中為呂后單獨作紀,所以我想從這本比較接近呂后所處的那個時代的著作中,尋找她留下的足跡,瞭解這位稱制天下在女人到底是一副怎樣的面孔,並且瞭解史學大家司馬遷對呂后的看法是怎樣的,體會司馬遷的是怎樣對人物作客觀性評價的。以下就是我在讀『史記·呂太后本紀第九』時的一些結合上述問題所得的心得體會:

在這段記述裡面,司馬遷對呂后是持讚賞態度的,認為其性格剛毅,輔佐劉邦打下了江山,在大漢立國、劉邦登上帝位後,為了鞏固統治又替劉邦除掉了對他有威脅的大臣,呂后所做的正是劉邦想做而不能明目張膽地做的事情,這可謂是給了劉邦很大在支持,我覺得司馬遷在這個層面上,對呂后的做法也是持支持態度的。而後來卻有人借這點來發揮,抨擊呂后過於強勢,心機太重,以至於容不下朝廷大臣、涉嫌幹預政事。在我看來,呂后這種做法並沒有不妥,首先以她剛毅在性格,她有能力輔助劉邦,並且也不會坐視不理,這可以說是由她的性格所定,倘若她不是一個如此剛毅在人,在當時的社會情況下也很難做出這樣的舉措來,從人性在角度看,這是無可厚非的,而且她之所以能輔佐劉邦說明她是有政治才能的,發揮她的才智更是無可厚非,她可謂是把那個時代對婦女的壓抑宣泄出來了,她有這樣在機會,也有這樣在能力,在現在推崇張揚個性的年代,她也許更應該是很多人在榜樣,而不是被抨擊在對象;其次呂后所為是對漢王室的統治在支持,為了鞏固統治、維持穩定的秩序,這一點說明瞭她具有很高在政治敏感性,而且從大局出發,果斷做出決定,這也是她身為一國之母應有的氣魄,本是值得頌揚的;最後,我覺得她作為一個妻子,是在盡最大在努力給丈夫支持,敢於替丈夫解決棘手的問題,置背上殘害功臣的罪名於不顧,這裡表現的是一位為丈夫分憂解難、足智多謀的妻子的形象,即使是從封建禮法的角度來看,她作為一名妻子都是盡了她的侍奉丈夫的責任了,何以要加以抨擊批評?

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葯,使居厠中,命曰:“人彘”。居數日,迺召孝惠帝觀人彘。孝惠見,問,迺知其戚夫人,迺大哭,因病,幾餘不能起。使人請太后曰:“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飲為淫樂,不聽政,故有病也。

這一段的記述我可謂印象深刻,司馬遷在這裡對呂后的態度明顯也改變了,一改剛毅的形象而搖身變成一個心狠手辣的婦人,孝惠帝之語既是表達孝惠本人對母后的憤懣和不滿,也是司馬遷借孝惠之口評述呂后,對其行為給予批判。而大部分的人也是就此事將呂后評定為兇狠惡毒之人,不僅殘害了戚夫人,而且還令孝惠帝從此一蹶不振,臥病不起,似乎是狠毒到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放過的地步。雖說她在這件事情上表現地有點令人匪夷所思,但換個角度想想,呂后的做法也有情理可循。在對戚夫人的報復上,我們可以退回到孝惠即位前,呂后本人失寵,孝惠的太子之位又受人覬覦,在“母以子貴”的宮廷中,呂后很清楚地意識到若是如意成功取代太子自己將來會受到何等的威脅,她也清楚地感覺到自己曾經所付出的青春年華和奔波勞累被無視的悽涼,當往日的不安和恐懼涌上心頭,便容易激發今日的怨氣和憤恨,在這種情形下,呂后的報復行為也許就可以稍加理解了。至於呂后為什麼會使出如此殘忍的手段,我想這和呂后的個人性格有關係,她的果敢堅決在“所誅大臣多呂后力”中就有所體現了,正是這樣,讓她的一些行為看起來也就那麼極端了,但也正是這種行為的殘忍性讓我們更加感受到呂后之前所壓抑的苦悶有多深,在一種長期男尊女卑和多妻制的宗法社會中,對女性來說,通往叀制權利巔峯的道路荊棘叢生,障礙重重,她們想要由弱變強,成為勝利者必要的訣竅就是要不斷變換權謀和置對手於死地的手段,只是這種政治鬥爭的殘酷性表現在兩個女人身上讓人覺得更具感官上的刺激性而已。在對待孝惠帝的做法上,也許呂后做為一名母親本不應該讓本性善良的兒子目睹如此殘忍的場面,但是政治本來就是殘酷的,作為一名君主,孝惠表現出來的是他過於柔弱的一面,這本不是一國之君應有的性格,而且在目睹了變成“人彘”的戚夫人之後,他更是開始不理朝政、縱慾聲色,以至臥病不起,相比於戰場上的血雨腥風和政治上的爾虞我詐,那個場面可謂大為遜色,此時孝惠帝不能獨當一面,卻是從此一蹶不振,這可以說更多與他柔弱的性格有關,而呂后在其中似乎更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情緒。

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後之時,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後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衣食滋殖。

這是司馬遷對呂后的評價,與前面所述不同,這裡是以孝惠帝的柔弱襯託呂后的能幹與魄力,言簡意賅地概括了呂后的功績,最後是給予了她積極肯定的評價,也許就是這最後的關鍵性評價奠定了司馬遷對人物評價持客觀的態度的說法。事實上,從正文的記述中看出,司馬遷對呂后的評價大體上是持否定態度的,從呂后對趙王如意和其母親戚夫人的行為,到呂后臨朝稱制、大封呂姓王,再到呂后去世後諸呂被滅的描述,都體現了司馬遷對呂后的行為是不贊同的,所以大部分的篇幅都是用來記述呂后的不是了,而對她在政治上的作為卻幾乎沒有提及。將大部分筆墨花在權力鬥爭方面,無非是想否定呂后稱制的非法性,在不得不承認她的統治的情況下,似乎就出現了轉而攻擊其行為的趨勢,其實縱觀歷史,每個帝王想要鞏固自己的權利,都不能太過感性,呂后的強勢正是國家穩定最需要的,在男性統治時似乎一切就理所當然,人們會更多地記住他們的光輝政績,至於其他方面往往可以被掩蓋,而當女性上場時,人們的關注點卻從她們的政治才能上轉向國個人品行上,所以在客觀的『史記』中,對呂后時期天下太平、國富民安的景象的描述也只是寥寥幾句。

在我看來,呂后在個人品行上也許存在很多問題,但據我上述所言,她的行為也有一定的情理可循,並不能將她全盤否定,而且她統治期間可謂是太平天下,說明她是有一定的政治才能的,這些是她身上的閃光點,同樣也不應該被埋沒。總之,放在多角度的視野下,我們能看到一個多樣的呂后。

以上即是我在讀『史記·呂太后本紀第九』時選取的三段令我感受比較深的內容所記的一些感想,也許觀點不乏不成熟甚至膚淺,但正如史學大家司馬遷秉承的客觀精神那樣,自己也是在嘗試著從一些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和評價歷史人物,如有不當之處,誠心接受指點。

史記讀書筆記11

最近,我校正在開展經典閱讀的活動,來提高大學生的個人修養和整體素質。其中我選擇了《史記》這部中國歷史上的最爲經典的史書著作。

每回看史記總有不一樣的感覺,如同醍醐灌頂一般,優美的文字描寫,痛徹的歷史辯證分析,經典的場面一一浮現,不由得全神貫注,無法自拔。

司馬遷之所以偉大正在於此書,在於他敢於寫此書,併爲此不屈的拼搏,即使是奇恥大辱依然不能改變他的決心。整本書貫穿的是“究天人之際”和“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是探究天道和人事的關係,作者批判了原來的“神意天命論”,提出了“帝王中心論”。“通古今之變”則即探究歷史的發展實況及其規律。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爲喜歡的那段歷史,而我的最喜歡最感興趣的歷史階段正是因爲司馬遷和他的史記引入的——戰國秦末漢初羣英之傳。

竇嬰:深陷絕望後的真情。死訊悄無聲息的傳來,竇嬰在灌夫血濺於市的慘叫平息後,無奈的獨處屋中,久久回味着。他不相信深似海的侯門外,灌夫已離世多時,只有他一人獨自呼吸着空氣。祭奠無門,哭泣枉然。但後人卻會永遠記得他如棄破履般的壯語: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無所恨。且終不令灌仲孺獨死,嬰獨生。一番話擲地有聲,背後卻是蕭索與黑暗。從繁華富貴躍入悽清無聞,竇嬰還要一邊注視着當年門下歌詠之徒涌入仇家,以博取笑臉。就在這時,互相扶持的灌夫又爲己身處險境。這時的竇嬰終於在絕望中真正看透了浮華與虛榮,如同一個嬰兒般抓住母親的手,再也看不見其他任何一絲光芒。救灌夫也就是救自己。由於沒有了追求權勢、財富、青春的`倚重點,他內心的真情迸發了。而灌夫的死,也就是宣告他的死亡,不論絕食而死還是棄市而亡,對一個早在墜落懸崖過程中的人而言,又有何區別?

酈食其:堅守自我不爲器。一直覺得酈食其之死太怨。蒯通一餿計真是誤了卿卿性命。但酈食其絕非一迂儒,他一聲大喝能讓侍從“懼而失謁,跪而拾謁,還走”,並自稱“酒徒”,此真乃一狂士。也因爲他乃狂士,非策臣,纔會說出“舉大事不細謹,盛德不辭讓。而公不爲若更言”之語。從而接受烹的厄運。因爲他是爲君主、爲自己所執之念勸齊之人,而非一個只爲用計助主然後謀功名利祿之人。他不是任何人可以驅來喚去,有智能的傳聲筒,而是認真選擇明主而事之之人。他眼光果然沒錯。

主父偃:人下人的最終釋放主父偃的確被壓抑的太久。遊學四十餘年,親不認、昆弟不收,賓客棄之,身不得遂。所以有一天,當他成爲人上人時,他會驕橫過人,會放言“丈夫生不王鼎食,死即王鼎烹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食之。”這話放肆無理,讀來卻令我心酸。因爲即便身居高位,主父偃心中不是快意與得志,而是更深的咒怨與不滿。小人得志,貧者暴富時,會趾高氣昂,會羞辱以前羞辱過自己的人來釋放與宣泄。但主父偃卻用同樣的方式來折磨別人的同時,更深刻的折磨自己。他辛酸自己已然逝去的四十載年華,他明白來日無多,但他並不看重生命的餘下部分,並不着重享受已經無多的生命,因爲他依舊沉湎在不得志的一生中,他無法不將自己的一生定爲被屈辱的失敗的一生。所以,他會帶着最深沉的絕望去暴發,用表面的釋放去掩蓋內心最無助的痛苦與悲哀。而這種自決於世的方式表現出他最無助的痛苦與悲哀,也最終將他送上絕路。他對自己的一生已然無望,死也無謂了。

死士:遠古的浩蕩絕響太遙遠了,慷慨自決的背影。素灰的長袖隨風拂動,墳間的青草見證無悔的鮮血。凌亂的頭顱蒼白無息的懸於集市,污穢的身軀旁野犬嗷嚮明月。這是死士的下場。只爲那曾賞識他們的義主,一個看重他們人生價值、厚遇他們的恩人。這不是奴性,我反覆告誡自己,在一個逐漸越發看重個體生命的時代,兩者的確讓我難以區分。自發拋棄生命的理由太多,苟延殘喘理由也太多,究竟何謂重大義,何是輕相拋,何是無恥苟存,何是忍辱負重,何又是自尊自愛?生或死,這是個取決人自身境界的問題。有人因惜命貶損後世,有人因輕死被人一笑了之。這全取抉於爲何死,爲何而生。

英雄:以一擋衆的豪氣。歷史上,文士、策士、說客是如此之多,或舞文弄墨,在紙上縱橫萬里,或滔滔不絕,博古通今。他們或可謂仁人志士,或爲賢相良丞,但在我心裏,他們無法匹配英雄之名。同樣,奮血沙場的武夫也並不是。因爲我心中的英雄只有一種人:他們孤身一人,面對強大的敵人。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全身而退,泰然如若無事。所以,藺相如和曹沫乃英雄中的上品。顏色不變,辭令如故的曹沫和懷璧請死的藺相如用灼人的氣魄令人生敬,進而生畏。那份自持、自信的無懼與膽魄令人豔羨與感慨。英雄的中品則如荊軻和聶政。但兩者又有不同。前者計未成而身死,不過卻具有中國文化中對失敗者名垂青史的所有條件:忠主,有勇有謀,明知死地而不懼,所以荊軻聞名久遠。而聶政更類死士,爲知己者死且不拖累家人,雖死,英名猶在。下品則是灌夫、專諸之人。勇氣超絕,大而無畏,但智慧略缺。他們可壯一時,難有深厚內涵。

史記讀書筆記12

讀《白話史記讀本》,感覺像是作一次足不出戶的旅行,領略着那個時代難以忘懷的歷史事件,在不知不覺中增長了知識,又震撼了心靈。

司馬遷耗盡畢生完成的52萬字輝煌鉅著,凝聚着他強烈的責任感和歷史擔當。其中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爲我們這些“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後人帶來了太多的思考。

《史記》在傳授給我們歷史知識的同時,又告訴我們如何爲人處世,時刻謹記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在接下來的古代漢語學習中,我還要更深入地瞭解、掌握其精髓,並通過不斷地學習來充實知識面,傳承好中華文化。

中學時代,我們就學習閱讀過《史記》中的一些名篇如《鴻門宴》等文章,對《史記》就很感興趣。這次寒假,我又認真讀了《白話史記讀本》,彷彿是在作一次足不出戶的歷史旅行,在和一個歷史學家面對面談話,深深地被他那栩栩如生的文字史實所打動,領略了那個時代的一切。各種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事件浮現在我眼前,在不知不覺中也增長了歷史知識,豐富了歷史認識。

讀《史記》讓我領略了那個時代,回顧了各種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事件,感悟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感情。司馬遷用生動的語言,優美的文字寫下一個個栩栩如生,有着鮮明個性的人物,讓我讀起來彷彿置身於一個個真實的意境中,緊張刺激的情節,彷彿把我帶到了那個遙遠的時代,各個事件的背景特色、各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都歷歷在目,真實在現。

讀《史記》,讓我認識了四面楚歌中,烏江自刎的項羽;生靈塗炭中,起兵反秦的陳勝吳廣;緊急危難中,智勇雙全的藺相如;流亡在外,卻終登皇位的重耳……歷史風雲,世間百態,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靈,其中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最引我深思。公元前494年,吳國進攻越國,越國軍隊幾乎全軍覆沒,勾踐只得屈辱求和,按照吳王的要求,勾踐得在吳國服苦役。三年裏,他忍辱負重,一心復國。回國後,他又艱苦奮鬥,勵精圖治,與百姓同甘共苦,最終“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所以,遇到挫折,就要學會迎難而上,做一個永不服輸、志存高遠的人,爲達到理想的目標而奮鬥!?還要做到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史記》這本鉅著,在傳授給我們歷史知識的同時,也告訴我們如何爲人處世,總結前人的經驗,加以很好的借鑑,時刻謹記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需要我在未來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品味並身體力行。作爲一名大學生,我對這部鉅著的初步閱讀和理解讓我對它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也很受益。對於這部鉅著,我還要更深入地去研讀和認知。在接下來的古代漢語文學的學習中,還要跟着老師更加系統的學習掌握其精髓,學深學透,使自己的古漢語知識更加紮實。並通過不斷的學習努力來充實知識面、開擴視野,傳承好中華文化。

史記讀書筆記13

在八月份的上旬我看完了一本名曰《史記》的紀傳體史書,看完這本厚厚的“大大書”後,我感覺這本書讓我知道了許許多多的歷史故事,讓我又多了許多知識。

《史記》這本書是由古代的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所作,這本書主要記載了從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的開始,到漢武帝的時代,共有3000多年的歷史。《史記》全書中有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作者司馬遷將其概括地有詳有略,並且用自己的親身體會向我們敘述讓人不得不讚嘆! 不過雖然篇篇皆是精華,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本紀中的夏本紀的夏禹(大禹)。夏禹最大的功德莫過於人們口口相傳的“大禹治水”,禹當年繼承父業,爲了治水十三年沒有回家,並且“三過家門而不入”。他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勢利導,終於讓百姓們過上了安穩日子。但他又緊跟着親自去考察各地的土壤情況,然後又根據數據來制定各地的進貢數量和物品,他對民衆的關心真是入微啊!而且他也十分德善,使夏國興大!

所以我也要做個像夏禹那樣關心他人的人,要當個品德出衆的人,同時也要像大家推薦這本書,保證你看完後知識庫滿滿噠。

史記讀書筆記14

我看了《史記》這本書,這本書裏有六十六篇歷史故事,分別有:《大禹治水》、《紂王失天下》、《不食周慄》、《周公旦輔政》、《烽火戲諸候》、《掘地見母》、《齊國稱霸》……

《大禹治水》這一篇講的是:在堯執政時,很多地方都發了大水,老百姓生命、財產沒有保障。堯派鯀娶治水,一直到堯逝世都沒有治好水,舜執政以後,便派鯀的兒子去治水,他到了水災嚴重的地方調查,研究水的規律與流向,禹帶領老百姓日夜開鑿河道,帶着測量工具出發了。一天,禹剛好遇到了自己的家,他剛想走進家裏跟他妻子聊天,就擔心地說:“我還沒有治好水呢!”他看了一眼,就走了。爲了治水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黃河上游有座龍門山,山很大,擋住了黃河水的去路,禹想:“要把黃河的水引入大海,必須鑿開龍門山,可這工程量很大!”禹帶領大家,用原始的工具在龍門山開山劈嶺,最後治好了水,禹和大家歡呼起來!

《紂王失天下》這一篇講的是:殷商的最後一個首領叫紂王,他養了很多飛禽走獸,紂王整天吃喝玩樂,不理朝政。百姓生活痛苦,罵他昏君,誰反對紂王統治,紂王就施以重刑,把他們綁在燒紅的銅管上。姬昌、九候和鄂候是紂王手下的三個部落首領,九候知道紂王喜歡美女,就將美女送去。美女不笑,被紂王殺掉。紂王還下令將九候殺了。鄂候勸紂王,紂王又將鄂候殺了。姬昌最後也被殺了。紂王臨時抽調奴隸匆忙應戰。戰場上奴隸倒戈幫助周武王攻打紂王。紂王大敗,只好自焚。

通過看這本書,我知道了很多成語,我一般般喜歡這本書,因爲有些詞語還不是很明白。

史記讀書筆記15

書,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箱,裏面藏着無數的知識;書,是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門,爲我打開一個又一個美妙的世界。寒假裏,我讀了《少年讀史記》,讓我深有體會。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春秋五霸——晉文公、齊桓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稱霸的故事。作者張嘉驊根據司馬遷的《史記》改編成了這本書。

這些春秋時期的霸主,每個人都有他成功的原因,成功背後都要付出很多,都要經歷挫折和磨難,我從晉文公身上體會到了這個道理。

那時,重耳也就是以後的晉文公,他的父親晉獻公聽信了驪姬的讒言,一怒之下處死了太子的老師。雖然重耳身處困境,但是他並沒有屈服,選擇了在外流亡。他在流亡途中經常吃不飽飯,有時甚至還向百姓討東西吃,而百姓不但不給他食物,還把土塊裝在器皿裏,送還給他。他在各國也遭到不同的待遇,在曹國時,曹共公並未以禮相待,曹國大夫釐負羈多次勸說他,但他仍然不肯給重耳吃的,在鄭國,叔瞻還想要殺了他。

晉文公在十九年漫長的流亡途中經歷了這麼多挫折,但他仍然沒有屈服,他正是靠着不安於現狀、能屈能伸的堅強意志成爲了春秋時期的霸主。

晉文公重耳的故事告訴我,沒有一個人的成功是輕輕鬆鬆的,都是用一次次的努力換來的。這讓我想到了自己。寒假期間,我參加了全國青少年滑雪挑戰賽的集訓,一整個假期我沒有休息一天,每天都要訓練滑雪7個小時,訓練結束後還要看訓練錄像,分析當天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訓練中還常有小磕小碰,有一次訓練當中,我沒有控制好方向,撞到了防護網上,磕到了嘴,整個嘴脣腫起了老高,教練幫我簡單處理了一下,繼續堅持到訓練結束,第二天又照常按時參加訓練。媽媽爸爸和教練都對我寄予厚望,我自己也付出了這麼多的努力,我暗自下定決心,一定不能輕易放棄,我要向重耳學習,堅定信心,繼續努力,取得最好的成績。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個假期的不懈努力,我的滑雪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最終如願奪得了冠軍,登上了最高領獎臺。當我舉起冠軍獎盃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標籤:讀書筆記 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