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史記列傳讀書筆記

  史記讀書筆記

《史記》是由西漢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人們稱爲“信史”,又被稱爲第一部“正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全書分12本紀,10表,8書,30世家,70列傳,共130篇,記載了中國從傳說中的黃帝時代(約公元前3000)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長達3000年左右的歷史。《史記》是中國傳記文學的典範,且包羅萬象,而又融會貫通,脈絡清晰,詳實地記錄了上古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情況。《史記》最初沒有書名,或稱“《太史公書》”、“《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演變成“太史公書”的專稱。《史記》與《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

史記列傳讀書筆記

《史記》全書130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生平、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任務的言行事蹟,誰要敘述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爲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對後世的影響極爲巨大,因此,司馬遷被後世尊稱爲“史遷”、“史聖”。劉向等人認爲此書“善敘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與宋代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鑑》並稱爲“史學雙璧”。魯迅稱它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是司馬遷一生的創作結晶。集中著述,花了15年左右,如果把資料的準備工作算在內,全部時間要超過20年。《史記》記錄的歷史,其體例爲紀傳體,多以人物或家族爲單位展開,故事性很強,文筆出衆,是後代傳記文學的先驅和樣板,影響至深至遠。 讀完《史記》,合卷之後覺得收益良多。主要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五帝本紀》

《五帝本紀》位於本紀書首,記載了上古時期從黃帝到虞舜的部落聯盟時代。它寫了中國五個在道德,治國,造福黎民等方面都不愧爲模範的遠古帝王。 該篇的主要目的是明始祖,明道德,明制度,明一統,處處都顯現着作者理想政治的光芒。

黃帝,堯舜等都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人物。其中堯舜更是被稱做聖人,見之於世的著作比較豐富,尤其堯舜禪讓的故事被後人傳爲美談。作者寫此篇所依據的《尚書?堯典》據考證大約產生於戰國時期,作者依之而寫成堯舜兩位古代帝王,從這之中寄託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並與秦漢以來的專制政治形成鮮明的對比,他的用意也是不言而喻的,故而堯舜無疑是《史記》中最令司馬遷本人尊崇的大公無私的理想帝王。

五帝之中,人品最高的可能就是舜了。據《史記》記載: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愛後妻子,常欲殺舜,舜避逃;及有小過,則受罪。順事父及後母與弟,日以篤謹,匪有解。舜的故事其實是家喻戶曉的。不顧親情的父親,心腸歹毒的繼母,驕傲無恥的弟弟,一家人居然整天都在思考着怎麼殺了他。舜提心吊膽的活着,即使如此,他依然恭敬的侍奉父母,友善的對待弟弟。但是舜能在如此險惡的家庭環境下生活,顯然也不是那種愚笨的老實人。瞽叟尚欲殺之,使舜上塗廩,瞽嫂從下縱火焚廩。舜乃以兩笠自?I而下,去,得不死。後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爲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與象共下土實井,舜從匿空出,去。舜當然清楚家人對自己的態度,所以他總會有充足的準備。爲此,修補倉庫時他特地帶上兩頂斗笠,鑿井時又費時費力從旁邊又鑿了個出口。正是由於他這種謹慎機智的性格,才讓他在這種充斥着絕望氣息的家庭中艱難的活下來,還造就

了他那出類拔萃的能力吧。瞽叟、象喜,以舜爲已死。象曰:“本謀者象。”象與其父母分,於是曰:“舜妻堯二女,與琴,象取之。牛羊倉廩予父母。”以爲舜死了,一家人的醜惡嘴臉表露無遺,馬上就開始瓜分舜的“遺產”。 舜復事瞽叟愛弟彌謹。對於不但想殺自己,連自己的妻子都想霸佔的弟弟,舜僅僅是給予了他更多的關愛。這大概就是我們一直崇尚的以德報怨的源頭了。

舜因爲德行遠揚而爲世人所知,但作爲堯帝的接班人,他的能力自然也無愧於帝王的稱號。客觀的說,舜的政績比堯還要偉大。他舉用賢能,懲治惡徒,興水利,考民情,四海之內鹹戴帝舜之功。於時禹乃興《九招》之樂,致異物,鳳皇來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二.《魯周公世家》

周公旦,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大人物,他的品德言行影響後人長達三千年,是後世爲政者的典範。他是周文王姬昌的兒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周成王姬誦的叔叔,他是離最高統治者寶座最近的一個人,他後來甚至還以攝政王的身份坐上了這個寶座,但最終還是迴歸到臣子的位子。

三千年來,周公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每當一個老皇帝駕崩,總有一兩個權臣會站出來扮演周公的角色,大義凜然責無旁貸地爲小皇帝獨攬大權,但最後往往會演變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當然有好一點的,但也終歸做不到周公那般的氣度瀟灑。

周公最著名的故事,大概就是曹操所說的“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了吧。周公對受封魯國的兒子伯禽也說道:“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周公之賢,可窺一二。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愈。在這天下未定之時,武王卻染不治之症。這對於新生的周王朝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周公帶上玉璧,設立祭壇,向太王,王季,文王禱告,希望能以自己代替武王去死,恢復武王的健康。但是,他的禱詞頗具意思。“(武王)無墜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歸。今我其即命於元龜,爾之許我,我以其璧與圭歸,以俟爾命。爾不許我,我乃屏璧與圭。”意思是武王如果在,你們(指三王)也有好的祭祀。如果你們答應我,我將璧圭獻上,聽候你們的吩咐;如果不答應,我就帶走璧圭。周公的話,流露出明顯的和祖先進行交易的語氣。這在崇尚鬼神,敬奉祖先的周朝,着實有些離今叛道。但是,這種實用主義的思想,也是周公精明和讓人敬佩之處了。

周公恐懼流言日。主少臣疑之時,周公挑起了國家的大梁。但總有人爲了自己的利益而在歷史上飾演着跳樑小醜。管叔之流,不甘權利旁落,便散佈周公要篡權的謠言。周公向太公望等人解釋後,便一心一意輔佐成王。而後,又揮師消滅了造反的管叔,蔡叔,武庚的人。平定了天下。

周公死後,被成王葬於文王旁,表示不敢以周公爲臣。這大概也是當時對周公最大的肯定了。

總結

《史記》這部書偉大,它的作者更偉大。我們“讀其書而想見其爲人”,一定要讀他的《太史公自序》和《報任安書》。《太史公自序》當然很重要,因爲只有讀這篇東西,你才能瞭解他的學術背景和創作過程,知道他有家學淵源、名師傳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人生老道,所以文筆也老道。但我們千萬不要忽略,他還有一封《報任安書》。如果我們說《太史公自序》是司馬遷的“學術史”,那麼《報任安書》就是他的“心靈史”。爲什麼呢?

因爲這是一篇“欲死不能”之人同“行將就死”之人的心靈對話,每句話都掏心窩子,裏面浸透着生之熱戀和死之痛苦。其輾轉於生死之際的羞辱、恐懼和悲憤,五內俱焚、汗發沾背的心理創傷,非身臨其境者,絕難體會。小時候讀《古文觀止》,我總以爲這是最震撼人心、催人淚下的一篇。

司馬遷爲“牆倒衆人推”的李將軍(李陵)打抱不平,慘遭宮刑,在我看來,正是屬於魯迅所說敢於“撫哭叛徒”的“脊樑”。他和李將軍,一個是文官,一個是武將,趣舍異路,素無杯酒交歡,竟能捨飯碗、性命不顧,仗義執言,已是諸、劌之勇不能當。而更難的是,他還能在這場“飛來橫禍”之後,從命運的泥潭中撐拄自拔,發憤著書,成就其名山事業。他終於從御用文人的枷鎖中擺脫了。讀《報任安書》,我有一點感想:歷史並不僅僅是一種由死人積累的知識,也是一種由活人塑造的體驗。這種人生體驗和超越生命的渴望,乃是貫穿於文學、藝術、宗教、哲學和歷史的共同精神。史家在此類“超越”中尤爲重要。它之所以能把自身之外“盈虛有數”的衆多生命匯爲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首先就在於,它是把自己的生命也投射其中。我想,司馬遷之爲司馬遷,《史記》之爲《史記》,人有俠氣,書有俠氣,實與這種人生經歷有關。一帆風順,缺乏人生體驗,要當歷史學家,可以;但要當大歷史學家,難(我以爲,“大歷史”的意義就在通古今,齊生死)。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即使,這是聖人自己的願望,但是,歷史真的能忘了這樣的人嗎?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如此者,唯司馬遷爾。

  史記讀書筆記

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他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20歲時,從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不久仕爲郎中,成爲漢武帝的侍衛和扈從,多次隨駕西巡。元封三年,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曆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讀史官所藏圖書。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宮刑。出獄後任中書令,忍辱負重,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學臣著——《史記》,爲中國及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此書記事上起軒轅黃帝,下迄漢武帝太初年間,包羅廣泛,體大思精,全面而客觀的敘述反映了中國古代三千年左右的歷史面貌。全書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 《史記》共一百三十篇,其中人物列傳七十篇,可見歷史人物在歷史中的重要性。太史公筆下的人物有血有肉,讀之常常廢書而嘆、沉思良久,曾國藩說讀史之法,莫妙於設身處地,每看一處,如我便於當時之人酬酢笑語於其間,現在可以體會出精妙之處了。

單從個人來看,伯夷似乎不值得爲之立傳。可貴之處在於他能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何嘗不是如此?太史公則進一步認爲伯夷、顏淵等的出名,皆源於孔子的稱讚,在篇末嘆曰:悲夫!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自有他的道理,然而很多名人名垂青史卻是個人改變命運實現抱負的;一面是社會不可避免的世俗等級,一面是聖賢激勵人心的古語,太史公也在天平的'兩端徘徊,一般人更是如此了。

老莊哲學雖然有些消極,但有時也可給人某些啓迪。老子說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人應去除驕氣多欲;莊周則以祭祀之牛比喻高官爵位,有一定的道理。

韓非子可謂洞悉人生百態。《說難》微言大義,可貴之處在於將君主之慾歸結爲名、利,並考慮到表面和內心,幾句話分析出世上大多數人的心態,佩服之至!太史公感嘆韓非爲《說難》而終不能自脫,很多事情意思很明白,執行時卻難以完成,韓非應該就是一個例子吧。

伍子胥以一人之身,傾覆楚國,智謀韜略過人,似乎深得《說難》大義,在觀察到公子光有內志之後,敬獻專諸,而後歸隱山林等待時機,遠見和識人眼光讓人佩服之至,但他最終死於越王勾踐離間之計。太史公總結到: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古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這也是他自己勉勵的表現,這樣去解讀歷史,不禁體會到它的宏偉壯麗內涵。

仁者愛人,智者知人,微言大義,同時也體現出中國文化對“智慧”的定義與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孟子則生不逢時,他的學說不重功利,因此在環境多變的戰國時代得不到君主重任,以至太史公在篇末感嘆道:餘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曰:嗟乎,利誠亂之始也!自天子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異哉!太史公的感慨使我終於明白爲何社會對讀書人的定義總是安貧樂道,而讀書人一旦當官做商便不是真正的讀書人。實際上,也有書中自有千鍾慄的說法。我不能完全同意太史公的觀點。

戰國四公子是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春秋戰國也因有了他們而增添了不少亮色,他們也是後世文人君子仰慕稱頌的對象。

馮爰說“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貴多士,貧賤寡友,事之固然也。”並拿往來市集的人們來作比較,讓人聽來不覺過多世態炎涼,反而能悟出一番人生哲理,深得大義。 趙國平原君,趙勝。有毛遂自薦的軼事。本人只是個風流倜儻有才氣的公子,太史公說他不能識大局,認爲趙國四十萬大軍戰敗的原因在於他貪求上黨的領地,此話不盡然,趙國君臣不一纔是最重要的原因。

魏國信陵君,無忌。侯嬴、朱亥借魏國之兵救趙軍的事蹟非常感人,從一個側面讓人感覺到歷史的宏偉壯觀。信陵君也是真正的禮賢下士,超過徒幕虛名的平原君,曾率五國之兵大敗秦軍,可謂後世典範。後來卻受秦國反間計所讒,憂悶不得志而亡。

藺相如是戰國時代難得的賢臣,智勇兼備,爲人謙讓,對大事又有不可侵犯之儀度,是我學習的榜樣。他主動避讓廉頗,並對秦王和廉頗做了簡單對比,讓廉頗聽後大爲慚愧,以致負荊請罪,傳爲千秋佳話。將相如此配合,國家之幸!

屈原、賈生都爲身懷奇才大略卻不能爲世俗所容。然而,在中國歷史上同樣有很多能

人志士,才學、仕宦並舉,在複雜的政治鬥爭中建功立業。所以,他們的不幸遭遇不僅與時代環境有關,也和自身性格、心態有很大關係。司馬遷其實是將這兩人作爲同病相憐的知己,他感嘆以屈原之才,能被任一國家所接納,何不一試身手?又感嘆《?鳥賦》中淡薄名利得失的意境,難道說這不帶有強烈的個人感情嗎?

李斯的經歷非常值得我去學習借鑑。他是歷史上很多名人的一個縮影,特別之處在於他的兩句感嘆。第一句是他任秦相,兒子任三川守,百官朝賀的鼎盛時期,曰:“物禁太盛,今天可謂人臣之極,物極而衰,不知那一天什麼時候會到來?”第二句是被趙高誣陷,族滅三族之前,與兒子相抱,痛哭流涕:“兒子,今後就是想和你牽着黃狗去東門追逐小兔子的事情都不可能再有了!”

我想,這兩句話是每個人都應引以爲戒的。世間功名利祿,不可過於強求,人生最重要的是幸福感,應當將物質利益和精神狀態很好地結合起來,不能一味貪求,曾國藩在這方面做的很好。

《史記》可謂是我國文學作品的瑰寶,它的價值巨大,真乃“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