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職業

會計專業一體化教師的培養與提升新途徑

職業2.88W

隨着會計專業“一體化”課程改革的深入,職業教育對會計專業教師的知識結構與專業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師資培養模式顯然已無法滿足課程改革的需要。本文針對會計專業“一體化”教師培養與提升的新途徑提出了幾點建議。

會計專業一體化教師的培養與提升新途徑

一、背景

近年來,在國家“職業教育要服務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政策的引導下,“工學一體化”教學作爲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改革方向,已經爲大家所普遍認識和大力推廣。會計專業的“一體化”課程改革亦逐步開展和深入,在專業課程建設與教學實施上,更注重了企業因素與專業教學的結合,如會計崗位工作要求、會計人員綜合素質要求、會計崗位遷移能力養成等,都要逐漸注入會計“一體化”課程當中。基於這樣的形勢,職業教育對會計專業教師的要求勢必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從整體上來講,會計“一體化”課程改革與會計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之間存在着兩層關係:一方面,“一體化”課程開發的深度既取決於校企合作的程度,又離不開專業教師的技能素質與實操經驗;另一方面,會計“一體化”課程的有效實施,離不開專業教師的實踐駕馭能力。就第一方面而言,會計“一體化”課程的開發首先是在通過企業調研和與企業實踐專家的訪談中開始的,專業教師在與企業專家的訪談中共同確定切合企業要求的專業課程標準,把在訪談中羅列和整理的典型工作任務提煉成教學層面上的學習領域和任務。

這些既依託於成功的校企合作作爲前提,更有賴於專業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水平;就第二方面而言,當“一體化”課程已完成了開發階段,但是社會和行業是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的,相關政策和規則亦會不斷地更新補充,要使會計“一體化”課程持續有效地實施和不斷地完善,必定要求會計專業教師要有過硬的實踐駕馭能力和可以緊跟形勢的知識技能更新能力。

隨着會計“一體化”課程改革的深入,會計專業教師如何才能適應“一體化”課程的要求,尋求有效的專業技能提升途徑與形式,這是一項複雜且意義重大的任務。

二、會計專業對“一體化”教師的內涵要求

從內涵上看,“一體化”課程對專業教師的要求爲,既具有教師的職業素質和能力,又具有相應專業行業的職業素質和能力。在這樣的內涵要求上,會計專業“一體化”教師應圍繞自身具備的知識結構和技能特點,實現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先生”與“師傅”的角色轉換。對於會計理論與實踐的要求方面,會計“一體化”教師應對會計準則和稅務法規要有透徹的理解和正確的把握,既要對金融及資本管理知識有所瞭解,又能掌握會計信息技術的運用,具備會計人員應有的職業判斷力、會計處理能力和對會計信息的運用等能力。而對於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先生”與“師傅”的角色運用方面,會計“一體化”教師需要結合自身的會計理論與實踐經驗、企業的典型工作任務,提煉出切合學生培養路徑的學習領域,制定學習任務,編撰學習資料和設計教學方案,實現崗位、能力、知識和任務的四位一體,並把它們注入教學實施當中,完成工學結合、學做合一。

結合這兩方面的內涵要求,會計專業“一體化”教師必須在作爲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上和會計專業水平上不斷尋求技能提升的途徑。

三、會計專業“一體化”教師的培養與提升新途徑

  1.專業教學能力方面

會計“一體化”教師要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學習和吸收新的職教理念與方法。

要勝任“一體化”教學要求,會計專業教師可以通過參加系統的專項師資培訓,瞭解和學習“一體化”課程的新概念、“一體化”課程的構建模式,如任務引領型、崗位羣型等這些不同課程模式的特點、形態和具體設計;瞭解會計專業“一體化”課程的開發途徑、學習課程開發的方法、課程方案的制訂以及課程資源的組織和資料編撰的方法,學習會計“一體化”課程的教學實施和評價體系的構建,使自己在理論水平跨上新臺階。

在教學實踐上,會計專業教師要積極參與“一體化”課程改革,通過對會計“一體化”課程的開發、實施和評價反饋等全過程的參與及運用修正,提高自身的專業崗位調研能力、典型任務的提煉開發能力、教學資源的組織編撰能力以及教學方案的設計能力,從而提升自身的綜合教學素質。

  2.在會計專業水平上

“一體化”教師要樹立與時俱進、終生學習的觀念。社會經濟環境的高速發展使會計理論和實務方法越來越紛繁複雜,所涉及的領域在不斷地變化和拓寬,信息化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甚至會計的職能也在隨着信息化的要求而逐步發生着變化。教師必須敏銳地發覺這些變化,掌握最前沿的理論和方法,將之傳授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通過不斷自我學習,實現專業知識的更新和知識結構的完善。

在專業理論上,教師一方面可通過在職攻讀高一級學位來提升自身理論水平、拓寬視野,強化專業理論研究與實踐能力,完善自身知識體系;另一方面,通過在職進修和參加繼續教育的方式自主學習,充分利用社會專業培訓機構提供的課程、互聯網的相關資訊、專業刊物、論文著作等,吸收專業新理念、新知識和新技能;其三,爲了平衡日常教學任務與進修時間的矛盾,還可由院校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請專業培訓師資到校進行授課和專業交流,從而吸納前沿的專業理念,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

在專業實踐上,深度校企合作是會計專業教師提升自身專業素質的最重要的途徑,也是專業教師提升自身能力的新途徑。

深度有效的校企合作不僅爲企業培養應用能力和適應能力更強的人才資源,爲企業在實務操作上遇到的問題提供研究探討的技術支持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好處;從職業院校的發展方面來看,深度有效的校企合作也爲專業課程的改革、“一體化”課程的開發和專業教師的`培養與素質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持。因此,搭建一個穩定高效的校企合作平臺是提升會計專業教師能力素養的必要前提。

首先,在深度校企合作的前提下,校企兩方共同完成本專業一體化課程的開發。在這個過程中,院校專業教師通過對行業的調研、與企業專家的訪談、參與企業專家對本專業典型工作任務的提煉與描述、與企業專家一起制定本專業課程標準,以及在此基礎上開展教學資源的組織、教學方案的設計、評價方法的制定等等,每一階段的每一環節,都是一個絕好的專業教師學習與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的機會。完成專業“一體化”課程開發的本身,促使了專業教師對本行業、本專業的瞭解,對專業具體工作崗位的新內容、新要求有了更直接全面的洞悉,從而促進專業教師的成長。

其次,在深度校企合作的前提下,院校要建立會計專業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的工作機制,還要建立相關的考覈制度。會計專業教師要提高技能水平,積累會計各崗位的實踐經驗,就必須深入企業進行實習。會計專業與其他專業不同,既不能逾越相關準則與財稅制度,而計算方法又隨實際情況的紛繁變化而靈活多變。這些實操經驗都是學校裏的模擬實訓所不能提供的。要獲取最真實的實踐經驗,只有深入到企業的會計崗位一線。然而,會計專業的特點決定了這些崗位涉及企業諸多的戰略與財務機密,企業要把這些崗位向院校專業教師開放,要承擔很大的風險與成本。因此,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習——這一途徑的開展和執行是否成功,更大程度上依賴於校企合作的深度。

其三,專業教師在企業掛職、參與企業的財務運營管理的方式有別於定期頂崗實習,專業教師在企業掛職的這一途徑是多元化的。例如,院校可以把會計專業的教師作爲合作企業某一項目的財務技術支持,委派到企業,參與企業該項目的建設;專業教師可以出任某一合作企業的獨立董事或類似職位,參與企業的資本運營與財務管理。這樣一方面運用自身較深厚紮實的專業理論和政策理解爲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出謀劃策,另一方面也在參與企業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積累實戰經驗,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

其四,企業專家聽課。院校方通過與企業專家協商,制訂系統計劃,把企業專家請到會計專業的“一體化”課堂上來。通過現場聽課,課後評課,對專業教師在“一體化”課程上的教學資源、教學實施過程、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的結合緊密度以及教學效果作出評議,共同探討不足,糾正偏差。這樣,一方面檢驗了會計“一體化”課程的執行效果,另一方面通過現場探討交流,使專業教師收穫了更實用有效的指導意見,促進某些具體工作任務在轉換成學習內容的困難的解決,從而也拓寬了專業教師的教學思路。

四、小結

隨着會計“一體化”課程的開發、實施與推廣,職業教育對會計專業教師的能力要求也勢必發生新的變化,要打造一支具有高水平高質量的“一體化”教師隊伍,必須要有創新的教學理念,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不斷提高駕馭新型職教模式的能力。同時,院校方也要爲“一體化”課程改革和專業教師能力的提升構建好一條校企緊密聯繫的紐帶,通過深度的校企合作開拓會計專業教師到企業的專業考察調研、頂崗實習、參與企業項目的研討以及聘請企業專家參與專業教研等實踐活動之路,把會計專業最通用、最流行的核算方法和財務管理技能融入學校的職業教育課堂,爲會計專業教師技能水平的提升、崗位實踐經驗的積累和專業知識結構的完善提供廣闊堅實的平臺。

時代在發展,會計行業的職業要求也在不斷地更新變化。只有不斷地銳意探索,會計專業“一體化”教師的培養提升之路才能越走越遠,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