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職業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與實踐論文

職業3.09W

一、人才培養新要求推動課程體系建設改革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與實踐論文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文件精神,高等學校工程教育要強化主動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主動服務行業企業需求這兩方面的功能,這就意味着高校在專業結構設置及人才培養方面應滿足“與市場匹配”的要求。專業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新模式實現的重要保障,課程體系涵蓋課程內容的設置、教學計劃的實施、教材的選取、教師授課方式、科目考覈方式、學分的定製等方方面面,課程體系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着人才培養的質量。

二、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難點分析

(一)專業內涵外延導致專業定位不明晰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前身爲20世紀60年代的地下建築學專業,是爲滿足國家對地下人防與國防工程建設的需要,僅在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南京工程兵工程學院、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等六所高校開設,爲人防和城市地下工程培養了一批專業技術人才。而後,因國家專業調整,這六所院校中大部分取消了地下建築學專業招生,僅南京工程兵學院保留了人防工程專業、同濟大學保留了地下工程方向。如今,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及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飛速發展,城市地下空間工程被賦予了新內涵,不再侷限於建

造一座地下結構,一些民防工程,或一條地下鐵道線路和車站,而是要從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規劃、管理等全局出發,研究和處理好地下空間與地面空間,乃至與整個城市空間的關係,爲人類開拓新的生存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講,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已成爲緩解城市建設用地緊張的一個有效手段,在充分利用資源與能源、提升國家社會發展水平、改善城市綜合條件和加快國家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因此,在社會發展新的需求下,先後有幾十所高校依託結構工程、岩土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防災減災與防護工程等既有學科,植根於採礦專業、礦井建設專業、人防工程專業或鐵道建設專業,申請開設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新專業。由於各所高校學科方向存在差異性,因此造成其課程體系建設具有濃厚的行業特點,專業定位不明晰[1-2]。

(二)多領域、多學科的交叉給專業課程設置帶來難度

地下工程不同於傳統的土木工程,它具有多領域、多學科交叉的特點。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涉及城市地下空間規劃、地下交通規劃、地下建築學、地下結構穩定理論、地下結構設計原理與設計方法、地下工程施工技術、地下工程水電通風、地下工程防災等諸多學科,涉及的.專業課程科目繁多,加之專業定位不明晰,專業課程設置難度大,呈現出無序和不規範等問題。

爲此,從2010年起,每年舉辦一次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研討會,圍繞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課程建設等問題展開討論。

三、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與實踐

從組織申報到正式對外招生,學校土木工程學院同樣面臨着上述難題。學院組織專門的教師負責申報及建設工作,通過查閱國內外高校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相關信息,組織相關專業教師及專家召開多次討論會,積極參與國內外相關專業課程建設研討,最終確定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定位應體現城市地下空間開發、綜合利用及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建設等內容,應涵蓋城市規劃、工程設計、項目管理等方面的系統理論和知識,突出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對城市現代化發展的重要作用。同時,並最終確定借鑑歐盟先進的調優理論,從該專業應達到的社會所需能力點的角度指導課程體系建設,使其更加科學、合理、規範,更好地滿足“與市場匹配”的人才培養要求。

(一)歐盟調優理論的核心理念

歐盟調優項目(Tuning Study)起始於歐盟博洛尼亞進程,即歐盟高等教育一體化進程,目的在於推動高等教育更好地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增強不同國家之間各個大學專業教學計劃的透明性和兼容性,促進大學從以知識傳授爲中心向以能力培養爲中心轉變,讓課程的設置更好地匹配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6]。該項目最初在歐盟成員國之間推行,之後逐步推廣到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非洲、拉美等國家和地區,迄今已有12年曆程,數百所大學參與。中國於2013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了中歐聯合調整和優化高等教育教學過程項目研討會,同年由同濟大學牽頭正式開展中歐土木工程本科專業調優項目[7]。

該理論的核心理念是以社會需求爲導向,以學生的學習爲中心,以開發和提供學生的通用能力和專業能力爲目標,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公民意識。實施方法主要是通過向社會各界開展調查,理清社會對通用能力和專業能力的需求,以此來設計、開發、實施和評估教育項目。

(二)歐盟調優理論在新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中的實踐

根據歐盟調優理論的實施方法,分三個步驟完成研究工作:

1.專業需求調查及評測體系建立

通過邀請相關高校的專家、學院相關專業的主講教師、用人單位代表、在讀研究生代表共20人組成專家組,重點討論並總結爲滿足社會需求需要達到的通用能力和專業能力,並將通用能力細分爲學習與理解能力、分析與應用能力、思辨與創新能力、社交與合作能力、組織與管理能力及個人素養與社會責任能力6個大類,針對每個大類進一步細分,最終確定35個能力點;同理,將專業能力細分爲工具性知識能力、專業知識能力、系統性理解能力、專業分析與創新能力及工程項目溝通協作與組織管理能力5個大類,28個能力點,通過定性的方式完成指標體系的建立;最後,將每個能力點按照重要程度(Importance)及達成程度(Achievement)進行量化。

2.信息數據採集及數學模型的建立

將建立好的能力點評測指標以調查問卷、座談及網上答題等多種形式開展量化打分,調查對象涉及大學相關專業教師、在讀本科生及研究生和用人單位,最終完成數據採集。接着,採用綜合加權平均法,根據調查人員類別、“重要程度”及“達成程度”值重要性的不同,經專家組討論,分別給予不同權數加以平均,計算出每個能力點在重要程度及達成程度的分值,經綜合評判後繪製重要程度及達成程度曲線比較圖。此外,還針對不同調查對象,分別繪製各能力點重要程度及達成程度曲線比較圖,以便更科學地分析和指導後期調優工作。

3. 數據分析及結論

通過對上述各曲線圖展開橫向及縱向比較,可得出以下建議:(1)應加強學生通識教育,掌握寬厚的基礎知識,培養知識和能力兼備的學生;(2)強調文、理、工科課程的相互滲透,設置綜合性跨學科課程,讓學生能更好地認識和把握學科間的聯繫,建立合理而全面的專業結構;(3)強調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模式,鼓勵推廣討論課及項目課程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建立對學生的多元化評價指標體系;(4)靈活學分轉換機制,鼓勵學生通過參與科研、自主創新項目研究、校際間交流、參加講座、論壇等形式獲得相應學分。

4.指導調優,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

根據量化結果分析顯示,重要程度與達成程度之間的差距越大,該項能力越需要強化。根據這一指導原則,爲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優選相關課程科目和教材,併合理制定學分及考覈方式,從而建立科學的課程建設體系。首先,將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的課程劃分爲四個大類,即通識類課程、自然科學與工程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及專業課程,並將專業課程細分爲主幹課程、特色課程及專題講座三類。按照所需達到各能力點的要求,通識類課程需開設人文、歷史、法律、管理等相關課程;自然科學與工程基礎課程開設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物理學、化學等主要課程;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包括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木工程概論、流體力學,測量學、土力學、巖體力學等,專業課程中,主幹課程優選開設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岩土工程勘察,基礎工程,地下建築結構設計原理與方法,隧道工程,地鐵與輕軌交通,地下與岩土工程施工,基坑工程等科目;特色課程開設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導論,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地下建築風水電工程,地下工程項目與管理,地下防護結構,土動力學,岩土地震工程;開設相關專題講座8次,涉及樁基工程、土體防滲加固與特殊土工程、凍土學與凍土工程、交通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等方面。同時,在教學模式、學分及考覈方式等方面,通過優化指導學分的分配及轉換,鼓勵採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改進相關考覈方式等更好地爲培養合格的專業人才服務。

四、中醫心理學的臨牀護理實踐論文結語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新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圍繞“人才培養必須與市場匹配”的指導思想,通過借鑑歐盟調優理論中“能力點評測”的核心方法,通過建立能力點指標體系評價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合理性,以便更好地滿足“人才培養與市場匹配”的要求,探索制定出一套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優化及規範化建設新模式。該模式的建立不僅能更好地優化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規範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還能對其他新、老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及改革起到一定參考和借鑑作用。

參考文獻:

[1]徐幫樹,劉健,等.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建設探析[J].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10(4):107-108.

[2]江學良,楊慧.城市地下工程建設人才培養的若干思考[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1,2(4):47-50.

[3]蔣衝,唐禮忠,等.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建設的思考[J].高等建築教育,2013,22(6):29-32.

[4]陳之毅,沈 昊.地下建築專業課羣組建設的比較研究[J].高等建築教育,2011,20(1):39-42.

[5]宋帥奇,潘巧紅,郭金敏.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之我見[J].山西建築,2011,37(5):244-245.

[6] Tuning guide to formulating degree programmer profiles[R],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