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心理學2.98W
社會心理學1

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互聯網作爲一種學習、工作、生活模式已經深深植入到我們的社會生活中,與我們的衣食住行、日常起居息息相關。人們之間的人際交往現在不單單只是傳統的面對面的人際交往,還產生了一種新型的人際關係――網絡人際關係。作爲當代大學生的我們,很多都是90後,從小隨着互聯網的興起長大,對網絡也是再熟悉不過了。本文中,筆者將以一個大學生的視角,結合自身感受談談新時代網絡人際關係以及對我們大學生的影響。

社會心理學

總是會發現這樣一個畫面:上完課回到宿舍,寢室裏的舍友們打開電腦第一件事就是上人人網,掛QQ。看看有沒有人給自己留言,看看昨天晚上聊過的人今天還在不在。這種行爲似乎已經成爲一種固定的動作,即使是回宿舍有事做,即使是一會要上牀打盹,我們也往往開着電腦掛着QQ,掛着人人。究其原因,我認爲是這樣的一種心理慫恿着我們這樣做:我在線,我在網上,我能隨時與人交流,別人能隨時聯繫到我。有位當代作家這樣評價我們,他說我們這代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早上起不來牀,晚上下不了線。這已經不單單是剛接觸互聯網、剛申請了QQ、剛註冊了人人的那種新鮮感,也不單單是時不時地把照片“曬一下”、時不時地寫篇博文、日誌“吐個槽”的那種網絡達人時尚耍酷了,這代表着一種文化,一種人與人交往的模式。這就是網絡人際關係。處在網絡人際關係中的我們,最大感受就是隻要有網,哪怕是一部手機,就能與人交流。“3G”、“WIFI”、“微博”、“人肉”一度成爲年度熱詞。我們像被無線的東西給連了起來,也不管你自願不自願,沒有選擇,你已經“入了網”。自然而然地,這種新型的人際關係對我們的學習生活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以下我就選擇幾個方面簡單敘述:

一、網絡交往避免了直接接觸式的交往障礙,比較自由隨意

網絡作爲一個虛擬世界,交往雙方進行交流時就完全不考慮雙方的身體外貌特徵、社會地位、性格層次甚至是性格層次上的東西,是在一個寬鬆自由的環境下進行交往。那麼,現實生活中比較內向的或者因爲種種原因沒有機會的羣體在網上就有自己交流的機會。社會經驗較少的大學生在直面交往中有着天然的不足,這使他們往往無法與不同於他們的羣體自如交往,而他們的網絡交往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並且,交流雙方往往會應用網上比較流行的模式、語言,比較公平自由。我們大學生在網上和好友、陌生人進行交流,往往喜歡運用各種網絡流行語言,在輕鬆愉快自由的氣氛下,隨意地和電腦的另一端的生人進行交流,避免了正面交往時候的顧慮、衝突問題。

但是,這樣的交流模式也帶來很多問題。很多人因此沉迷於這種隨意甚至放肆的交流方式,喜歡在網上和人交流,而躲避現實生活中與人的交往,或者說他們在生活中與人交往顯得更爲拘謹不順暢。比如,甲和乙是某社交網上的好友,有什麼問題就互相交流,但是私下裏兩人的溝通很少也很難。甚至甲乙兩人在路上碰見也不會打招呼。

二、網絡是開放的世界,網民以匿名身份互相交往,具有隱蔽性

前面已經表述過,網絡作爲一個虛擬的社區,很多情況下雙方可能並不認識,網民都有自己的網名,這樣就完全或者很少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在網上,B網、絡在線通訊、電子郵件、博客(羣)、跨地域性的內部網絡、電子購物等等虛擬社區中,都以一定的規則指導網民進行交往。交往雙方都會遵循這樣的原則,在溝通過程中自取所需,取得自己需要的資源,並且可以掩蓋自己很多的固有缺陷。最簡單的例子,和淘寶上的店家做生意,只要選好了商品,有問題可以登錄旺旺諮詢下網店老闆,之後付款、快遞送達,方便快捷。這些都遵循一定的規則程式,你不必考慮對方是男是女,也不必考慮自己身份會暴露。然而,最近很多紅遍網絡的“門”事件也揭示出很多弊端。一旦這種匿名、不暴露身份的交往規則被違反或者不存在了,那麼會直接產生很多社會問題。有時候隱蔽是必要的,因爲這個涉及網絡公民的個人隱私,涉及交往雙方甚至家庭的私生活。如果有人把這層紙捅破了,那麼直接侵害相關網民的個人利益。另外,也有很多人利用網絡匿名性的特點,在BBS、博客、貼吧上面公開說髒話、甚至對一些社會問題、政治問題大放厥詞,完全不夠後果。這樣的做法實在不堪入目。

三、網絡使得交往更加便捷,網絡關係並不穩定長久

衆所周知,網絡上的交流,比如對一個熱門帖子的回覆,往往都是由相同愛好的人完成。網絡交往雙方在一開始就是興趣相仿或者建立在某種前提之上,雙方會交往是因爲這個,之後這種交往關係的保持可能還是因爲這點,所以網絡關係可能並不長久穩定。進入大學以來,我們都利用飛信這個平臺進行一些通知的宣傳,相當方便。但是如果沒有這種需要快速將信息反應給很多人的需求,“飛信”這類新興產物將沒有市場可言。我的飛信好友上面大部分都只是出於工作學習需要而加的好友,私下裏沒有什麼接觸,更不會保持一種長期的關係有的時候,正是這種“一拍即合”的關係促成了很多人對網絡交往的不信任、不理解甚至恐懼感。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網絡交往關係都有一種懷疑、不屑的態度,他們認爲這樣的關係不可靠。很多網戀的結果都是不歡而散,雙方不能給出現實的承諾。所以,更多的人在網絡交往時會採取一種將信將疑的態度,並不會充分信任對方。

比如說,一位大學生喜歡玩某個大型網絡遊戲,在網上結識了另一位同樣喜歡這個遊戲的網友,兩人一同做遊戲中的任務,但是如果涉及雙方利益上的事情,雙

方往往不會信任對方,都以自我爲中心,滿足自己的需求。我們也不得不提高警惕,生怕哪一天自己在網上結識的好友“背叛”了自己。那麼當你發現他一走了之頭像變成灰白色的時候也不會太過在意。其實,這樣的做法往往會拉長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人際關係變得不太“真誠”

四、網絡時代大學生人際關係的缺失

網絡在一定程度上的確促進了大學生人際關係的發展,爲大學生的交流創造了便利的條件。但虛擬世界的交流畢竟不能代替現實中的人際交往,網絡的發展同時也造成了一系列大學生人際關係的缺失。

大學生在入學後,與家庭的聯繫會有所減弱。網絡普及後,許多大學生過分沉溺於網絡交往,造成熱衷於各種“網事”,對近距離的關係反而疏遠了的情況。特別是家庭的關愛對他們來說更成爲一種束縛和負擔。許多大學生寧願在網吧不分晝夜地上網,也不願意回家探望父母。還有些人除了要生活費外,和父母無話可說。親情是人最基本的感情聯繫,也是人最基本的人際關係,它需要的是現實生活中的維繫。網絡的介入可能導致親情的疏離。一些沉迷於網上交際的大學生,往往因爲疏於現實交往,將所有心事都交給了網友缺乏現實交往的動機,導致其現實人際交往的勇氣與能力沒有得到應有的鍛鍊與培養。他們在網上可以與網友甚至陌生網民侃侃而談,而在網下現實交際中卻不善言辭。網上交友雖然有它的優勢,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網絡的虛擬性使你無法確定一個人言語的真僞,因此,當網上交友發展到網下時,就會有種種狀況發生。因互聯網而受騙、受害的大學生也有很多。同時,網絡的虛擬性也危害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網絡中的人大多數是懷疑一切的。這就使人際交往缺乏了真誠的基礎導致友情的冷漠。那麼面對有些複雜的網絡人際關係,我們大學生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我認爲還是要樹立起一種待人的原則,不要隨意附和網絡上的模式、觀點。我們可以真誠對待網絡上遇到的每一個人,但同時也保持着一種機智、防範。因爲畢竟網絡道德原則體系、行爲規範體系長期缺失,我們不知道我們面對着怎麼樣的人,出於自我保護就要有一種防範的意識。另外,碰到網絡上很多“圍觀”事件我們不要從衆,盲目地跟隨網民羣體們。我們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行爲習慣,養成自己的個性特徵。

其次,我認爲就是加強自律,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不要沉迷、依賴網絡,培養自己現實的溝通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

網絡人際關係畢竟是虛擬的。哪怕你在FACEBOOK或者人人上有成千上萬的網友,在平時生活中連一個說話的人也沒有,那對自己也是沒有益處。走上社會後,我們大學生尤其要培養自己溝通交往的能力,關注現實世界,注重自我實際能力的提高。網絡在很多時候只是一種工具,一種科技手段,我們要很好地應用它駕馭它,而不是被它控制、牽制甚至洗腦。因此我們有必要來嚴格約束自己:

一是樹立正確的網絡交往觀,培養健康的人際交往觀;

二是培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精神;

三是鍛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以現實人際交往爲主,網絡人際交往爲輔,拓展人際交往範圍。

最後我認爲要重視自己的身心健康,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推動社會交往的多元化。社會在不斷進步,網絡人際關係的產生並不會替代我們現實生活中真正的人際關係。我們作爲新一代大學生要努力推動社會交往的多元化,把握好科技這把雙刃劍。

社會心理學2

社會認知即人們思考自身和社會性世界的方式,包括我們如何選擇、解釋、識記和運用社會化信息。有兩種類型的社會認知,第一種是自動化的低努力水平的思維,它是迅速且自動的。第二種是控制性的高努力水平的思維(《思考快與慢》裏的系統二),它是有意識的、有意圖的、主動的合需要努力的思維。

自動化的思維是因爲大腦的圖式認知能力,圖式可以來組織我們社會性世界的知識以及解釋新情況的基本知識和印象。圖式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幫助我們組織和理解世界,並填補我們知識的欠缺。失去這項能力的人,遇到每一個情境對於他們而言都是初次體驗一樣。這無疑是費力和困難的。圖式能力能夠穩定將新的經驗與過去的圖式鏈接起來,而沒有這項能力的人,必須去創造出原本並不存在的圖式。

那些圖式將影響人的認知呢?不同的圖式在人的頭腦中所佔據的優越範圍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在社會性世界作出判斷是德可提取性是不同的。第一,那些過去經常積累的圖式經驗越多,可提取性越高。第二,剛剛積累的圖式經驗,更容易被提取。第三,與眼前的目標相關的圖式經驗,也會更容易被提取。

被提取的圖式經驗將影響人的行爲,人們不總是被動接受信息,而是常常不同程度低支持或違背圖式,然後據此採取行動。最明顯的是自證預言。人們對於其他人產生什麼樣的預期,這話影響他們如何對他人;而這種對待方式又會導致那個人的行爲與人們最初的預期一致,使得這一預期成爲現實。也就是要相信“相信的力量”。當我們相信對方是友善的,則對方會最終我們表現友善;我們相信對方是不友善,則對方會最終對我們表現惡意。克服自證語言的方法就是改變圖式思維,對自己的自動化思維產生意識,用控制性思維去認知他人。

此外,我們啓動圖式思維時,也會參考我們自己的身體是如何反應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和一個陌生異性第一次約會時如果吃的是一頓美食時,會對對方產生更多的好感。而用餐不那麼滿意的時候,對對方的印象也會打折。

圖式思維時一種心理策略和心理捷徑。我們做出的很多判斷,都是採用了心理捷徑,從而會導致得出錯誤的結論,有些甚至是悲劇性的錯誤。但自動化的圖式思維在大部分情況下,爲我們應對世界的大多數情況起了關鍵作用。因爲我們需要處理的信息不僅大量而且嘈雜,圖式思維節省了人的思考做判斷的精力。

但我們人類一直在做的減少自動化思維,追求控制化思維,對社會的認知做到有意識、有目標和方法。因爲我們認爲我們是自由意志的。我們可以更好地控制我們的認知和判斷。但人到底是否有自由意志是哲學家討論了幾千年也未有明確結論的問題。然而,相信人有自由意志,是人最有自由意志的證明。相信“相信的力量”在此又發揮重大作用。人們越相信自由意志,人們就願意去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那些不相信有自由意志的人,更容易去做不道德的行爲。因此爲了社會的最好利益,我們應該相信我們有自由意志。

控制性思維也會給人們帶來困擾,尤其是對負性事件的反覆的有意識的推理,會讓人陷入對負性事件更深的痛苦之中。

總之人們大部分時間是圖式思維,因此人們提高自己思維的空間很大,對人類思維最好的比喻是:人類是“白璧微瑕的科學家”,一個嘗試從邏輯上揭示社會性世界之謎的才華橫溢的思考者,但做的不夠完美。人們往往對與他們的圖式有出入的事實視而不見,並以實現其圖式的方式對待他人,這是優秀的科學家絕不會做的事。

社會心理學3

xx經理:

我從《XX日報》上的招聘廣告中獲悉貴酒店欲招聘一名經理祕書,特冒昧寫信應聘。

兩個月後,我將從xx工商學院酒店物業管理系畢業。身高xx cm,相貌端莊,氣質頗佳。在校期間,我係統地學習了現代管理概論、社會心理學、酒店管理概論、酒店財務會計、酒店客房管理、酒店餐飲管理、酒店前廳管理、酒店營銷、酒店物業管理、物業管理學、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應用寫作、禮儀學、專業英語等課程。成績優秀,曾發表論文多篇。熟悉電腦操作,英語通過國家四級,英語口語流利,略懂日語、粵語、普通話運用自如。

去年下半學期,我曾在XXX五星級酒店客房辦化驗室實習半個月,積累了一些實際工作經驗。我熱愛酒店管理工作,希望能成爲貴酒店的一員,和大家一起爲促進酒店發展竭盡全力,做好工作。

我的個人簡歷及相關材料一併附上,如能給我面談的機會,我將不勝榮幸。

此致!

敬禮!

求職人:xx

xx年xx月xx日

社會心理學4

教育社會心理學作爲一門僅有30餘年歷史的新興學科,學科體系尚不完善,其研究工作還需進一步深入。本研究在分析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研究現狀的基礎上,對我國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作論證和探討,並提出關於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的新見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篇社會心理學論文的具體內容。

題目:高師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有效教學策略探索

社會心理學在中國的發展時間比較短,有關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研究時間和投入程度有限,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理論學說、內容體系、以及學科位置、等均未定性,仍需要大量的探索和實踐來完善其知識體系。高等師範院校開設社會心理學課程需要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使師範生能廣泛深入、簡潔扼要地掌握社會心理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認識本學科在教育實踐及個體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並獲得初步實踐體驗,發展獨立思考、獨立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本文依託高師院校的教學資源和自主的教學環境,在多年社會心理學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探索將社會心理學課程與有效教學理念結合運用,進一步提高社會心理學的教學效果。

一、高師社會心理學課程及其教學目標

社會心理學是社會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在特定的社會條件下,個體或羣體對各種簡單或複雜的社會刺激所作的反應及所引起的社會心理活動和社會行爲,以及各種社會問題和現象的發生機制,從而幫助羣體預測和調控其社會行爲,幫助個體理解和調節自身和他人的行爲。不同羣體之間和個體之間表現出不同的行爲特徵,但支配着它們的是地位和情景等社會因素、不同的生存方式等文化因素以及生物學的和經驗的個人因素,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就是不同行爲背後的影響和制約因素,它們共同組成個體和羣體行爲的支配系統。

高師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力求使學生在多維視野下從宏觀的社會層面、中觀的羣體層面和微觀的個體層面理解人們在不同社會情境下的社會心理和社會或文化行爲的發生、發展、變化及其規律,其中社會層面包括風俗、國民性、民族心理特徵、時尚等,羣體層面包括社會影響、羣體心理氛圍、羣體凝聚力等,個體層面包括自我意識、個體社會化、社會知覺、社會態度、社會動機、社會學習、人際交往等。在掌握社會心理學原理及理論的基礎上,訓練學生將社會心理學的知識應用於實踐,利用心理學實驗設計及測量等間接方法觀察和解人的社會行爲,進而在教育實踐中更好地把控班集體行爲、管理教堂。具體目標有:首先,幫助學生掌握社會心理學知識理論,形成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素養;其次,通過實踐和實驗課程教學,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運用社會心理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再次,能夠設計與社會心理學相關的實驗研究,同時具備數據分析和撰寫研究報告的能力;最後,在教育實踐中,能夠將社會心理學知識運用於教學和課堂管理。

高師院校開設社會心理學課程的目的是,通過對社會心理學的有效學習能夠使師範生認識自我心理髮展特點,解社會行爲的發生機制,並運用所學的社會心理學知識調節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優化個體的心理素質,指導自己的社會交往行爲,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同時運用於教育實踐,解、處理和引導學生在班級及其他團體中中的社會心理和行爲方式。

二、有效教學理念及其本質特徵

有效教學理念的主要理論依據是實用主義哲學、行爲主義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有效教學的教學過程是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的,其“有效”主要是指教師在採取有效教學策略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強調教學投入與教學產出之間的合理比例關係。

有效教學的理念主要包括教師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引領者、教師具有效益觀念和不斷反思的意識、教學目標具有可行性、教學效果具有可測性等。有效教學即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的教學,具體如下:1、有效益。指教學目標是具體可行的,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衡量教學有無效益的唯一指標。2、有效率。指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是簡潔、省時、高效的,在單位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成效,教學效率爲有效教學時間與實際教學時間之比,學生在同樣的時間內獲得的進展越大,或者學生獲得相同提升所用時間越短,教學效率越高。3、有效果。指教學效果是量化可測的,學生在學業成績、認知水平、學習態度等方面有着明顯並且具體可見的提升,學有所得。

三、高師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有效教學策略

社會心理學既是一門具有很強理論性的學科,又是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學科。心理學史家墨菲說:“社會心理學的一隻腳站在實驗科學的基礎上,另一隻腳則是處於社會變革的波濤起伏之中。”1要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社會心理學的基礎知識、理論和技能,獲得初步實驗體驗,發展獨立研究的能力,需要探索使用有效教學策略進行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有效教學策略涉及到課堂教學的全程,包括教學之前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氛圍的營造、教學目標的明確;課堂進行中的策略實施與監控、課堂行爲的管理、學生注意力的保持、、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參與度的提高等;同時要注重學習結果的反饋及評價。

(一)有效教學準備策略

有效教學準備策略是教師在以學生爲教學主體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基礎上,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量化的教學目標爲前提,根據課程內容,科學合理地設計可操作性強的教學計劃和教學過程。

1.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明確學生是教學的核心

在“全人”的教育理念指導下,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從學生未來發展的角度,全面審視其所有能力的價值,不能過分關注學生的某一方面的能力而突出某一學科或者高估自己所教學科的價值。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纔是教學的核心。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的情感參與和認知參與呈正相關,學生通過認知、行爲和情感三種形式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基於學生的學習需求對學生展開針對性教學,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以問引思、以理導思、以變發思、以情激思,激發學生的學習心向、引導學生的自主活動。

2.關注教學目標的量化,導向教學成果的可測

桑代克認爲,凡是存在的事物必有其數量,凡有數量則可以測量。有效的課堂教學目標應是有效的、明確的、具體的、可測的、多層次統一的。教學目標的行爲主體是學生,其行爲是外顯的,能通過學生的表達、操作、演示等具體的活動觀察到,並作出可以量化的、分級的、有進步目標的評估,一方面展示他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由此反映教師的教學效果,併爲進一步的評價打下基礎。

3.基於內容的操作性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課程的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的細緻的安排和規劃。社會心理學課程採用基於內容的教學計劃模式,強調內容第一,在制訂教學計劃時首先關注內容,第一步考慮教學材料和教學資源,第二步是活動方式和策略。這種計劃並不僅是指教學日曆、教學大綱,而是設計每節課將課程變成學生的活動、作業和任務的實際操作的教學計劃。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分析確定學生的起點狀態以及從起點到最終目標之間所需要完成的子目標,並據此安排逐級完成目標的教學活動及其順序。

(二)有效教學實施策略

有效教學實施策略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爲主體力求使其獲得生成性進展的一切合理方法和手段,可採用基於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提高其獲得進步的效率。

1.關注課堂的生成

在教師的啓發與引導下學生在教學情境中的知識聯動、問題驅動及對知識的理解、體驗、感悟即課堂的生成,其實質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教師一方面要通過精心的教學準備與情境設計讓學生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積極主動地參與,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一方面要因勢利導,教學活動不拘泥於原有的思路和教案,在學生的“旁逸斜出”時給予恰當的引導,促使學生在教學中淡化教師牽引的感覺,在自由的氛圍中實現對教學知識、技能的主動內化,使學生獲得非預期的生成性發展。

2.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教學方式上課採用學生獨立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首先要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根據設計好的問題情境選擇合作的具體方式,安排實施步驟。合作學習的方式很多,如小組討論、相互訓練、個案研究、角色扮演、模擬辯論、團體遊戲等。原則是讓每個學生都參與並負責一部分任務,成員間相互幫助、互促互利。

例如,講到“偏見”時,抽取兩組學生,可採取模擬辯論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提出論題如“農民工子弟應該與城市孩子一起讀書”,把學生分正反兩方進行辯論模擬,探究偏見產生的根源,使學生加深印象並努力消除自身的偏見。講“圖式對人的影響”時,通過編排傳話小遊戲,編一段情景故事讓學生逐一傳下去,最後接到的同學複述情景故事的內容,讓學生體會傳得面目全非的內容是如何受到圖式的影響,同時也深刻明白以訛傳訛、道聽途說的信息的不準確性。

另外,對於一些理論性知識的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可借鑑以下模式: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每個學小組抽出一人組成若干個“專家”小組;把所要學習的內容劃分爲若干學習單元,每個“專家”小組接受一個單元的教學任務,深入學習,分工合作,集體備課,寫出較高質量的教案,在課堂上作爲“教師”向全班同學講解本單元知識並答疑釋惑。每個學習小組必須學習所有單元的內容,其每個成員同時是專家、教師和學習者,依據不同學習單元進行角色轉換。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其一是指導,即根據問題設計的需求和學生的需求進行指導;二是調控,即實施過程中對學生的反饋信息採取的調控措施;三是測驗,結束後的測驗用以檢查每個學習小組對任務的完成情況,評估教學效果。

社會心理學5

《乘風破浪的姐姐》最近大火,節目一開始,所有的姐姐都表示很喜歡萬茜,大家都被帶着節奏走,既然這麼多明星姐姐都喜歡她,那她是不是真的很不錯呢。很多人之前都不知道萬茜是誰,就莫名其妙的覺得她很好,即使首秀的時候她彈錯了,都覺得可以原諒!

後來萬茜在節目中的表現翻車,營銷過度,引起大家的反感,劇情出現反轉,全網黑她,這時候再去看節目,覺得她甚至都變醜了,以前是“人淡如菊”,現在是“油膩虛僞”,怎麼看都不順眼,說什麼話都不對!

短短時間,爲什麼大家對她前後的評價差距這麼大?僅僅是因爲她唱錯跳錯性格不討喜嗎?

想一下生活中是不是有這樣的現象:你喜歡的衣服是不是大多是當下流行的款式?你是不是喜歡把家裏裝修成現在流行的風格?你是不是關注了很多博主,跟着他們的推薦喜歡買一些網紅產品?健身風靡全球,你是不是也經常刷着手機看着別人的馬甲線蠢蠢欲動?......人們特別容易受到別人的暗示,模仿別人,或者服從權威,這就是所謂的從衆。別人說她好時她就好,別人說她不好她就不好,輿論就是變色龍,我們對現實的看法未必僅僅是自己的觀點,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太多了。

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人們就很輕易的表現出從衆行爲,可想在有一些壓力或者直接受到強迫的情況下,人是很容易從衆和服從的,著名的米爾格拉姆的服從實驗就證明了在權威的指示下人們會很輕易的服從,即使這些指示會傷害到別人。人類歷史上的那些大屠殺,普通的士兵服從上級指示殘殺無辜的平民,對權威的服從通常可以戰勝道德!

個人很容易服從強大的社會情境壓力,我們大部分時候甚至意識不到這種社會規範對我們的影響和教化。你試試在教室聽課時突然起立,或者在餐館吃飯時突然大聲歌唱,或者穿奇裝異服走上街頭,在試圖打破這些社會束縛時,我們才突然意識到他的強大。要成爲少數的與衆不同者真的很不容易!你現在發一條帖子支持一下萬茜試試,會被罵死的。

英國人斯蒂芬·高夫在20xx年試圖裸體(除了帽子、襪子、靴子和帆布包)徒步穿越不列顛。在他847英里的旅途中,被捕了16次,在牢獄中度過了5個月。他自己認爲他的裸體運動是最重要的,可以展現他美麗的人體,可是卻不符合明確的社會規範。即使英國這樣的個人主義文化也是沒辦法容忍的。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獨特的,是與衆不同的,這種感覺才讓我們意識到自我的存在。我們熱衷於做特立獨行的自己。

“做自己的事。質疑權威。如果覺得對就去做。跟着幸福走。不要從衆。自我反思。坦誠的面對自我。勇於承擔責任。”是不是覺得上面說的每一條都說到了你的心坎,每一條都好對,就想成爲這樣美好的自己呢!在個人主義盛行的時代,這樣的說辭不絕於耳,我不是說這樣的觀點不對或者不好,我也喜歡上面的每一條言論。但冷靜思考,我們或許只是被西方個人主義洗了腦,在沒經過自己獨立的思考之後就不容質疑的相信個人主義是塊寶,從衆行爲是根草!

有時候社會帶來的壓力是我們道德價值觀的重要支柱!《三十而已》中的林有有,搞的別人家破人亡,自己全身而退。但我看她真心演出了真愛的感覺,林有有也可以爲自己辯解,她就是單純的愛上了許幻山,followherheart,不顧一切,爲愛癡狂。她不屑社會的道德規範,不與父母溝通聯繫,也沒有自己的朋友圈,就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特立獨行,也太自我太個人了吧!她不care任何人,卸掉了社會壓力,也就徹底放飛了自我,沒有什麼道德了!提防逃脫了道德綁架,卻變成了一個沒有道德的人!

我們真的能以極端滿足自我和真正表現自我的方式來生活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衝進世貿大廈“熊熊烈火”的每一位消防員都是心甘情願的嗎?趕赴武漢支援的每一位醫生護士都是自願的嗎?他們也只是“部分的出於服從上級命令,部分的出於遵從集體忠誠和團結一致的價值觀”。從衆不都是消極的,有時候也可以是積極有效的。站出來反對不公正的社會權威很難很難,但是如果周圍的人接二連三的站出來了,我一定也會跟上的!比如上課時,老師講錯了一個東西,或許你不敢提出來,但是當週圍有同學提出來時,是不是給了你勇氣,相信你也會站住來的!這就是從衆的釋放效應!

有時候我們從衆僅僅是爲了我們能安全的融入集體,被大家接納,獲得別人的喜歡,不從衆的個人主義有很多優點,但是我們同時也是社會動物,我們要平衡自己的自立需要和依戀需要,私密性和公共性,個人特徵和社會認同。

所有明星都在買熱搜,都在花錢營銷,只是萬茜自己業務能力沒跟上,還突兀的營銷過度,人設崩塌。但我覺得上升到抨擊人家的人格大可不必,千萬不要加入網絡暴力的隊伍,不管對象是誰,我們不清楚她人到底咋樣,跟我們也沒什麼關係!

社會心理學6

在社會生活中,助人行爲隨處可見,幾乎所有人都接受過別人的幫助,也都有過幫助別人的經歷,樂於助人的行爲也一直爲人們所津津樂道。那麼,我們爲什麼會幫助他人呢?爲了研究幫助行爲,社會心理學家們考察了人們做出幫助行爲的各種條件,在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三種幫助行爲理論。

關鍵詞

社會交換、內部回報、社會規範、親緣保護、互惠

紐約地鐵列車進站的隆隆聲越來越響,埃弗裏特·桑德森卻跳下路軌奔向迎面而來的列車,去救一名從站臺上掉下去的4歲女孩,她的名字叫米歇爾·德耶瑟斯。就在列車將要碾過小女孩之前的3秒鐘,桑德森把米歇爾拋向了站臺上擁擠的人羣。列車呼嘯將至,而桑德森卻沒能靠自己的力量跳上站臺。在最後緊急關頭,旁人把他拉到了安全的站臺上。

是什麼讓桑德森可以爲了救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甘冒失去生命之險?又是什麼讓我們總是樂意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這些都是我們下面要討論的問題。

一、社會交換理論

幾種關於幫助行爲的理論都一致認爲,從長遠來看,幫助行爲會使施與者和接受者同樣受益。有一種解釋假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受“社會經濟學”指引。人們相互之間不僅交換物質性的商品和金錢,而且還交換社會性的商品—愛、服務、信息、地位等。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採用“極小極大化”策略—令花費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社會交換理論並不主張我們要有意識地去監控花費和收益,只是表明這類因素能預測人們的行爲。

人們在決定是否提供幫助之前有精細的盤算,人們想是要爲自己的同情心找些藉口。有人發現,當給捐獻者提供一些諸如糖果、蠟燭之類的小物品時,他們就會向慈善機構捐獻更多的錢,即使他們其實並不重要(也永遠不會買)這些東西。這就解釋了社會交換。

(一)外部回報。

催生幫助行爲的報償有外部的也有內部的。商人捐款能提高其企業形象,讓順路的人搭車能獲得稱讚或友誼,這些回報都是外部的。幫助行爲也能提升我們的自我價值感。幫助行爲對自我價值感的積極作用,爲因何那麼多的人在做過好事之後更會做好事提供了一種解釋。

社會心理學家認爲,只有當我們不能解釋別人做好事的原因時,我們纔會因此而信任他們。只有當我們找不到在在的解釋時,我們纔會把他們的行爲歸因於他們內在的品質,而當外部原因明顯時,我們就會相信外部原因,而非個人品質。

然而,回報理論也有一個弱點。它容易陷入循環論證的境地。如果一個人志願參加“大姐姐指導計劃”,很容易讓人把其富有同情心的行爲解釋那樣能爲其帶來滿足感。但這種對回報進行事後命名的做法又引起了循環的解釋:“她爲什麼會做志願者呢?”“因爲有內部回報。”“你怎麼知道有內部回報呢?”“那除了這個,她還會因爲什麼去做志願者呢?”因爲有這樣的瑕疵,利己主義—主張自我利益驅動所有行爲的觀點—在研究中名聲不佳。爲了避免陷入這樣的循環,我們必須把收益和成本獨立於幫助行爲之外。如果社會讚許引發了幫助行爲,那麼在實驗中我們就能發現,幫助行爲之後就會有讚許,而事實也是如此。

(二)內部回報。

目前爲止,我們主要分析的是促使人幫助他人的外部回報,現在我們需要分析一下內在的原因,比如幫助者的情緒狀態或者個人品質。幫助行爲的收益也包括內部的自我回報。接近一個痛苦的人,我們也會感到痛苦。由他人的痛苦喚起的反應最強的,給別人提供的幫助最多。

痛苦並不是我們要減輕的唯一的消極情緒。從古至今,內疚感一直是一直令人痛苦的情緒,以至於我們總是要設法避免內疚感的產生。就像埃弗裏特·桑德森救了掉下路軌的小女孩後說的那樣,“如果我沒有設法去救她,只是像其他人一樣站在那兒,那我的內心其實已經死了,從那時起我就不再有良好的自我感覺了。”當人們產生內疚感時,他們會盡其所能去消除,減少不良感覺,並恢復自我形象。但解除內疚感的其他方法—如坦白—則會減少由內疚感而引起的助人行爲。

如果說內疚感能增加幫助行爲,那麼其他的消極感受是否也能這樣?將人們置於消極心境中,有時候會增加幫助行爲,有時候則相反。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我們就能在混亂中找到一些規律。首先,那些發現消極心境減少幫助行爲的研究通常涉及的是兒童;而發現增加幫助行爲的研究則通常涉及的是成人。爲什麼消極心境對兒童和成人所起的作用不一樣呢?

兒童讀故事時,他們會認爲不幫助別人的角色比不幫助別人的角色更快樂,稍大之後,他們纔會轉變看法。儘管年幼的孩子就能表現出共情,但他們並不會從助人中得到很多快樂,幫助行爲來自於社會化過程。孩子們隨着年齡的增長,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幫助行爲也隨之自然地發展起來了。社會心理學家認爲,最初幫助行爲是因物質回報而產生,其後是社會性回報,最後纔是自我回報。

在社會化正常的成人中,我們是不是總能發現壞心情-好行爲現象呢?答案是否定的。有一種消極心境即憤怒,是不可能產生同情的。另一個例外就是極度的悲痛。沉浸在因死亡或分離而失去配偶或孩子的痛苦中的人,常會經歷一段強烈的自我關注時期,而這種心境抑制了對別人的付出。但如果不是全然沉浸在自己的抑鬱和悲痛中,悲傷的人們是敏感而樂於助人的。

快樂的人不願意幫助別人嗎?正好相反。心理學中在沒有比這更一致的發現了:快樂的人更樂於幫助別人。這個效應同時適用於大人和孩子,不論好的心境是來自於一次成功,想到高興的事情,還是其他任何積極的經驗。

如果說悲傷的人有時會格外助人的話,那麼快樂的人爲什麼也會如此呢?實驗揭示了一些起作用的因素。幫助行爲能緩解不好的心境也能維持好的心境。反過來,積極心境又會產生積極的想法和積極的自尊,從而導向積極的行爲。處於好的心境—比如收到一份禮物或者爲成功所激動—的人們更可能有積極的想法,並樂於助人。所以,有積極想法的人往往也更可能有積極的行動。

二、社會規範理論

很多時候,我們幫助別人並不是因爲我們有意識地去算計那樣的行爲符合自身利益,而是由於自身利益的更爲微妙的一種形式:因爲某些東西告訴我們應該這樣做。規範就是社會期望。它們規定了我們生活中適宜的行爲和應盡的義務。研究幫助行爲的研究者們確認了兩種驅動利他主義的社會規範:互惠規範和社會責任規範。

(一)互惠規範。

互惠規範是普遍的,我們對他人“投資”,期待獲得紅利。有時候,某人付出的多於他收穫的,但從長遠來看,交換會是平衡的。人們對別人曾經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的公開反應,最能說明這個規範的有效運作。在一項模擬日常生活的實驗室遊戲中,人們對偶然碰到的以後不再見面的人比對有持久關係的人,表現出了更多的自私行爲。然而,即使在無記名的反應中,人們有時也會正確行事並報答恩惠。當人們不能給予回報時,他們會因接受了援助而感到受威脅和被貶低。因此,驕傲、自尊心強的人通常不願意尋求幫助。接受別人主動提供的幫助會打擊他們的自尊心。

(二)社會責任規範。

對於一些依賴性很強,又無力回報的人,比如孩子,非常貧窮的人,殘疾人,一些被認爲是不能夠全部回報其所受恩惠的人,另一個社會規範就引發了我們的幫助行爲。社會責任規範就是人們應該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而不要考慮以後的的交換。實驗表明,即使幫助者不爲人知,或他們不能期待任何回報,他們仍會經常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然而,社會規範使他們有選擇地只幫助那些有需要,但不是由於自己的疏忽才產生這種需要的人。這個規範似乎是:給予人們他們應得的。如果他們是環境的受害者,如遇到自然災害等,他們就會得到全力的援助。如果他們的困境是自找的,如懶惰、不道德、缺乏遠見等,那麼,社會規範就會讓他們自食其果。社會責任規範是人們幫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和最應該得到幫助的人。

假如對他人需要的知覺強有力地決定着一個人樂意幫助的程度的話,那麼背知覺爲更柔弱和更具依賴性的女性是否會得到比男性更多的幫助呢?事實確實如此。當處於需要中的人是女性時,男性會聽過更多的幫助。而女性則對不同性別的求助者一視同仁。而且,男性會更多地幫助那些外表有吸引力的女性,而不是那些外表不具吸引力的女性。女性不僅在特定情境下能獲得更多幫助,他們也更多地尋求幫助。她們對身體上和精神上幫助的尋求都兩倍於男性。

三、進化理論

對幫助行爲的第三種解釋就是進化理論。進化心理學認爲,生命的本質就是使基因存活下來。我們的基因驅使我們採用某些能使其存活機會最大的方式。那些預示個體爲了陌生人的利益而自我犧牲的基因,是不會在進化的競爭中存活下來的。然而,基因的自私性卻預示我們將以兩種獨特的無私的、甚至是自我犧牲的幫助行爲的方式來行事:那就是親緣保護和互惠。

(一)親緣保護。

基因使我們願意關心與我們有親緣關係的人。因此,能夠提高基因存活可能性的自我犧牲的一種方式,就是爲我們的孩子做奉獻。把孩子的利益看得高於其自身利益的家長,比忽視孩子的家長更能傳承其基因。基因的利己主義(生物水平上)促使了父母的利他主義(心理水平上)。其他親戚按生物學的緊密程度與我們也擁有一定比例的相同基因。你的基因有一半和你的兄弟姐妹相同,有八分之一和你的表兄弟姐妹相同。

除了親屬,我們還和很多人擁有共同的基因,如藍眼睛的人之間的人有共同基因。自然災害和其他生死抉擇情境的結果顯示,人們對施與幫助的人的排序符合進化心理學家的邏輯:先年輕人後老人,先家人後友人,先鄰居後陌生人。

(二)互惠。

基因的利己性同樣預示着互惠行爲。生物學家認爲,一個有機體幫助其他個體,是因爲它期待得到回報性的幫助。互惠在那些小的、與外界隔離的羣體中能最好地起作用,在這樣的羣體中,人們能經常看到被自己幫助過的人。

在基因競爭中,如果說個人的私利性必然會獲益的話,爲什麼人們還會幫助陌生人呢?爲什麼還會幫助那些沒有資源也沒有能力回報的人呢?達爾文認爲,其中一個答案就是羣體選擇:當羣體之間進行競爭時,相互支持的、利他的羣體比不利他的羣體會持續更長的時間。還有另一個非互惠利他主義的基礎,即人類社會形成的倫理和宗教規則,它們能阻止指向自私的生物性偏好。

四、比較和評價幫助行爲的理論

現在你可能注意到社會交換、社會規範和進化理論對於利他主義解釋的相似性了。每一個理論都引出兩種親社會行爲:投桃報李的互惠交換和無條件的幫助。它們分別在三個互爲補充的層次上進行了論證。如果進化的觀點是正確的,那麼我們基因的傾向性應該能在心理的和社會的現象中證明自己。如果我們能把任何可以想到的行爲,在事後將它解釋爲社會交換、規範或自然選擇的結果,這些理論就很難證僞。因此,每個理論的任務就是提出一些讓人們去檢驗的假設。

五、真正的利他主義

那些挽救他人生命的英雄,那些平日裏的獻血者,那些維和部隊的志願者們,他們所做的一切,是出於毫無私利的關心他們的終極目標,還是也混有其他動機?或者他們的終極目標乾脆就是簡單的要自我獲利,比如獲得獎賞、避免懲罰和愧疚,以及緩解壓力?

心理學家認爲,我們幫助別人的意願同時受利己和無私的考慮的影響。所有的人都承認,一些幫助行爲明顯時利己的(爲了獲得回報或避免懲罰),一些是隱蔽利己的(爲了獲得內在回報或減輕內在痛苦)。是否存在第三種形式的幫助行爲—只是爲了增加他人福利(自己的愉快僅僅是副產品)的真正的利他主義?基於共情的幫助行爲是否是這種利他主義的一個來源?心理學家恰爾迪尼及其同事認爲,目前還沒有實驗能夠排除對幫助行爲的所有可能的利己解釋。

但是,在做了25個考察利己主義和利他的共情實驗之後,巴特森和其他一些研究者指出,人們有時候確實關注別人的福利,而不關注自己的福利。他們相信由共情導致的利他主義確實是人性的一部分。

在越南戰爭中,63名戰士因在戰火中用身體掩護戰友而獲得榮譽獎章。他們大多數在嚴密組織的格鬥隊裏,很多人用身體擋住手榴彈,其中59人因此而犧牲。這些戰士和其他的利他主義者不同,如他們就不同於納粹時期幫助20萬名猶太人的5萬名非猶太人,他們根本就沒有時間去考慮退縮的恥辱或自我犧牲的最終回報。然而,還是有某些東西確實他們做出了那樣的捨生爲人的行爲。

參考文獻

[1] 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8版.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xx.1

[2]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學與生活.16版.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xx.10

社會心理學7

擇偶是一個多屬性決策問題,包含了複雜的信息加工過程。社會心理學家通過擇偶行爲取證研究,提出瞭如社會交換論、婚姻市場理論、擇偶梯度理論。進化心理學從擇偶心理機制出發,提出了性策略理論、親代投資模型等系列具有代表性擇偶理論模型。

1 關於擇偶的定義

擇偶,簡單來講是指選擇配偶,而配偶又稱“夫妻”,指合法婚姻中男女雙方的關係,它是建立婚姻的第一個程序。從本質上說,擇偶是基於兩性親密關係而建立的正式的承諾性法律關係。最先對擇偶進行解釋的,是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他強調擇偶行爲是個人生理心理需要的滿足性選擇,而非社會決定。社會學家愛德華進一步明確了擇偶需要的內容,擇偶雙方資源交換,實現利益最大化。溫奇的需要互補理論也明確表示,擇偶與兩性心理需要相輔相成。進化心理學在擇偶行爲中首次引入“情感”的概念,認爲擇偶時雙方生理、心理、認知層面共同建立的情感迴應。我們可以將擇偶定義:個體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尋找滿意的、相愛的婚姻伴侶的過程。

2 研究方法

2.1 問卷調查法

爲方便取樣,近年來的擇偶研究對象主要集中在大學生羣體,研究取向集中於擇偶標準方面。研究發現,大學生擇偶呈現輕物質、重精神的傾向,重視相愛雙方,看重人格品質、興趣匹配等,貞操觀念有所淡化,不太在乎家庭經濟等社會背景因素。但大學生羣體比較特殊,他們文化層次相對較高,不是實際意義上的社會人身份,年齡偏小,還未進入擇偶階段,更多地選擇戀愛對象而非婚配對象,思想偏理想化,信效度有待考證。

2.2 社會媒體信息採集。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擇偶方式也呈現多元化,90年代研究主要從報紙、雜誌等紙質媒體的徵婚廣告或婚姻介紹所登記信息中收集數據。近年來電視相親節目如《我們約會吧》、《非常勿擾》中也提取了大量有效素材,而隨着網絡媒體的高速發展,網絡信息收集更加具有時效性和普遍性。大量數據統計發現,隨着信息媒介的更新換代,擇偶從追求物質滿足轉變爲個人情感需要的滿足。但是,跟蹤調查發現媒體徵婚的成功率普甚至不足0.1%,說明問卷調查研究結果與實際擇偶決策有很大的偏差。

2.3 實地考察研究

實地考察主要針對特定地區或特殊民族擇偶行爲,研究者深入實地與當地人同吃同住,使用田野法研究當地人擇偶形態。此類研究可信度較高,但必須破費大批的人力、物力,且考查時間漫長,不是目前擇偶研究的主流。還有少數研究者採取實驗室實驗研究,嚴格設定變量,從更加微觀的角度考察擇偶線索。

3 擇偶理論

擇偶包含了個體複雜的信息加工過程,社會心理學擇偶代表理論經過了社會交換理論、需要互補理論、婚姻市場理論的發展。近年來迅速發展的進化心理學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爲理論依據,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擇偶理論。

3.1 社會心理學取向擇偶理論

①社會交換理論。社會交換理論由愛德華提出,認爲擇偶是一種交換行爲,受經濟學影響,前提假設理性人,擇偶雙方通過交換自身資源獲得共贏,用經濟學角度表述,擇偶是一場能使雙方共同獲得利潤的交易行爲。男性提供社會經濟地位和物質保障換取女性的性和家庭服務,獲得家庭權力;女性利用年輕、美貌、身體換取經濟地位,獲得撫育後代的物質保障。社會交換理論發展延伸出結構性權力優勢假說,進一步解釋兩性擇偶標準差異原因——經濟權力不平等,男權社會背景下,女性社會經濟地位明顯處於劣勢。

②婚姻市場理論。男女雙方交換供需資源,同時扮演買方和賣方,形成市場,社會心理學家將這種類似經濟學中市場交易的擇偶環境稱爲“婚姻市場”。男女雙方在婚姻市場中爲了尋找到最優質配偶,會產生爭奪配偶現象。婚姻市場受供求關係平衡影響,主要涉及男女性別比例,根據中國最新人口性別比例統計,男性比女性多三千多萬人,“婚姻市場擠壓”形象顯示了性別比失衡,數千萬男性將被迫單身。而上世紀80年代,越南因戰爭死傷大量男性,女性就處於劣勢地位,造成一夫多妻制。未婚男女的優勢資源是無形的交易物品,當然,不同於實際買賣市場中“討價還價”,擇偶有時更多的是一種帶有個人主觀情感色彩的選擇行爲。婚姻市場根據個人擇偶價值觀的不同,資源價值評估帶有濃烈的個人色彩。

③擇偶梯度理論。擇偶梯度理論指男性要求配偶在年齡、社會地位等方面都比自己稍差或相當,而女性則傾向於選擇在年齡、文化程度、社會地位、薪資收入等方面高於自己的男性爲婚配對象,也就是“男高女低”婚配模式,從本質上來說就是社會交換理論的另一種表述方式。該理論與中國傳統社會男尊女卑文化不謀而合,事實上,我國傳統“男主外女主內”、“低娶高嫁”、“郎才女貌”婚姻制度暗合擇偶梯度理論,即便社會發展至今,大量調查報告仍然顯示男高女低婚配模式依然是擇偶主流導向。

④社會心理學擇偶理論的共性。社會心理學理論強有力的立足點是,擇偶偏好一定會受到社會變遷的影響。總結以上理論的共同特性,不難看出擇偶共同遵循“同類婚原則”和“鄰近性原則”。同類婚原則是指具有相似或相同特徵的人相互更具有吸引力,主要表現在文化程度、價值觀、民族、社會地位、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等方面,這可以有效解釋我國傳統“門當戶對”擇偶制度的合理性。“鄰近性”原則是指有地緣(住得近)關係或者業緣(共同的工作、學習和社交空間)關係的人更容易成爲婚配對象。即便是社會開放,網絡發達的現代,婚戀雙方是同學或同事關係的依然是佔最大比例的,通過共同的親戚朋友介紹認識的其次。

3.2 進化心理學取向擇偶理論

進化心理學所有理論模型都是基於達爾文生物進化論衍生而來,強調“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適應性,和“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作用。進化心理學理論認爲,人類心理機制是隨着適應性問題的解決不斷進化發展而成的,自然選擇那些能夠適應社會生存和繁衍的優勢基因。進化心理學的基本假設是:爲了成功遺傳自身基因,男女在擇偶偏好方面會自然發展出不同的模塊化心理機制,男性偏好有較高生育潛力的伴侶,女性則更加偏愛能夠提供資源並且願意照顧後代的男性。

①親代投資模型。Triver認爲的親代投資理論認爲,女性的可生育期較男性要短很多,而女性又要承擔生育任務,較男性代價更大。女性對後代有着更多的親代投資,因女性懷孕期和哺乳期的資源匱乏,因此,她們更強調男性願意提供資源和照顧的潛能。

②性策略理論。Buss在親代投資理論基礎上提出性策略理論,男女兩性爲獲得基因遺傳成功,分別面臨不同的“適應性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化出不同的選擇策略,分爲長期性策略和短期性策略。長期性策略強調身體健康、品性相和、價值觀相同、有責任感等穩定性特徵,雙方能夠長久相伴共同撫育後代。短期策略僅僅強調性吸引力,目的是獲得更多的選擇性,兩性關係通常是無責任的、短暫的。男性因生育成本低,通常更願意選擇短期性策略以獲得更多的基因繁衍成功;相反,女性由於生育成本較大,一般會更願意採用長期策略以繁衍成功,並獲得撫養後代的可持續性資源。

③好基因模型。該理論模型認爲,擇偶偏好那些具有身體吸引力的個體。身體吸引力代表了更強的適應能力、更高的生育繁衍潛力。我們可以據此理解中國這句古話“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俊男美女永遠是擇偶優勢方,我們潛意識裏希望能夠孕育出具有更優秀基因的後代。

4 總結

社會心理學從社會文化、時代變遷等宏觀層面總結出人類擇偶行爲規律,強調社會價值觀和文化傳承。進化心理學從個體擇偶偏好的微觀層面探討擇偶的心理機制,尤其強有力的解釋了兩性擇偶偏好差異的心理原因,進行心理學認爲可以有效整合生物心理性和社會心理性,並最終找到擇偶的普適性心理機制,但是,目前的進化心理學理論對由社會文化和歷史等因素造成的擇偶偏好差異的解釋仍然缺乏有效說服力。無論是社會心理學還是進化心理學雖然還不能完全解釋人類所有擇偶行爲,但無疑給我們研究擇偶問題提供了大量的理論依據。

社會心理學8

《心理學》這門課程對於我們每一位大學生來說是必修的科目,也是我們瞭解心理知識的所要走的階梯,對我們瞭解人的心理尤爲重要。

雖然我已經在老師的指導和教導下,學了這門課程大半個學期,還未學完,但我已經對心理知識的有關方面有了一定的瞭解,人的知識、情緒、行爲、動機、感情等等都與心理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人的心理有積極與消極,主觀與客觀、好與壞、高興與悲哀……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現象令人愉悅,一些現象使人憂慮,美好的事物引發人的愛慕之心,醜惡現象惹人產人產生厭惡之感。人具有喜、怒、哀、懼以及自豪感、美感、理智感、自卑感等多種情感和情緒,而這些情感與情緒作爲人對事物和自身的生活態度體驗、構成了人類心理生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課堂上,老師每講到新的知識,都會耐心地指導,並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授課,甚至還有一些比較經典的視頻以指導我們,讓我們掌握起知識的要點時容易理解和體會,使我們的思維能力得到拓展和提高,增加知識的“免疫力”,因爲這樣我們在記憶知識時更加牢固。有時在講到一些重要理論時,還會出一些心理實驗來測試我們的能力和心理素質的承受能力,這些課堂實驗使我們感到十分有趣而且這樣別具心裁的課也十分生動和形色,是我們學生所喜歡的,上課時不會感到枯燥乏味,能夠引起我們的興致,因爲它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活躍課堂氣氛,真正達到育人效果。學生在實實在在的活躍的生動的並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動中受到教益和啓迪,促進知行的結合。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激發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結,這也而況儀讓我們瞭解自己的心理能力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是好還是壞,是強還是弱,是積極還是消極的,是高還是低,這都是我們需要去了解的,因爲可以從實踐中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

《心理學》是一門科學的課程,它是以科學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爲以及它們活動規律科學,更加是人類爲了認識、摸透、掌握和了解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門科學,這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同時也考察人的行爲、感情、動機,並且探討心理現象與行爲之間的規律性關係。有人說,心理是一種精神現象,它不具形體,難以直接考察和研究的。然而,人的心理與人的行爲,可以瞭解人的心理。可以分爲社會心理和個體心理。社會心理與個體心理是密不可分的。社會心理現象體現在個體心理活動當中,它離不開個體心理。但對個體而言,社會心理又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現實,直接影響個體心理的形成與發展。個體心理是社會現實在個體頭腦中的反映,雖然屬個體的主觀精神活動,但其中包含着豐富的社會心理因素。

受遺傳、教育、生活經歷、職業活動和其他因素影響,不同的人的心理會形成各不相同的特點;在不同的時間或條件下,人的心理活動具有不同的狀態。對於人類來說,人是個體的也是社會的,具有雙重屬性,即人作爲個體而存在,又與周圍的環境、與他人發生着不可脫離的關係,這說明了人的心理受着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影響。人的心理是無法脫離這兩個關係而成爲個體獨立存在的,沒有這兩個因素的.影響,人類是無法能透徹地瞭解和認識自己。特別是在這個日益發展迅速以科技和信息爲中心的社會,人的心理和行爲的方式和現象也會越來越複雜,因爲這個社會就是一個複雜的個體而存在於這個世上,如果人類不能跟上和掌握它們之間的規律關係,就無法進一步瞭解人類的心理關係,也就不無法使人類在社會中得到提高,社會也不能以良好的姿態前進到一個美好的世界。正因爲如此,這個社會中又多了一份職業,就是心理醫生,爲人類解決有關的心理問題和心中疑問,使人們有一個良好的心理以生活在這個社會中。

《心理學》對我來說是尤爲重要的,這對我的心理能力和素質的成長缺它不可,我需要它剖析自己。但更重要的是我的職業,我的職業需要它,因爲我選擇的是師範職業方向。它是我們師範專業所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也是培養未來教師師範技能與職業素質的重要基礎課。我通過心理學的學習,我可以瞭解到中國小生的心理髮展變化的特點和規律,理解和掌握學校教育教學中各種心理現象及其變化規律,爲以後的教育實踐工作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和應用,注意心理學基本理論與學校教育實踐的結合、基礎知識與應用方式的結合、現實需要與未來發展的結合,這在培養人才質量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學習了這門課程,豐富了我的心理知識,提高了自我認識的水平,我學到了很多我從未接觸過的知識和問題,使我對心理的見識增長不少。隨着這課程的深入,我對這門課程越來越有濃厚的興趣了,而我也漸漸地發現並解決了我以前所疑慮的心結,並讓我不斷地完善個人,昇華到另一個自我的境界。我覺得這個學習過程和學習時間都是值得的,因爲我學到了以前不能學習也沒有學到的知識。以後學習的過程中我還會更進一步理解和了解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我記得老師曾經說過,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心理醫生,因爲最瞭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雖然有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說法,但不可否認的是隻有自己才知道自己。

作爲一名大學生,我們更要努力去學習心理學知識,瞭解自己,掌握自己,同學也瞭解到別人,對提高自己的心理知識、能力和素質至關重要,使我們可以成爲一個科學心理、健康心理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係和諧,很好的融於集體;能很好的適應環境,對自己以後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培養足夠的人與人之間的親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質,創造親密的關係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間的交會溝通能力,只有這種親密關係才能使我們心理成長,因爲它是滋養生命的最佳營養。從今以後,我將不斷的提高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同時也運用到實踐中去,不斷的學習成長,爭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

社會心理學9

我是通過選修課接觸社會心理學的,通過老師的精心的教導,我受益匪淺。讓我懂得了如何端正自己的心態,如何更好的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確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現我將這半期以來的學習感受總結如下:

對社會心理學的瞭解:

首先,通過老師的講解,讓我明白了什麼是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羣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心理學分支。個體社會心理現象指受他人和羣體制約的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爲,如人際知覺、人際吸引、社會促進和社會抑制、順從等。羣體社會心理現象指羣體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徵,如羣體凝聚力、社會心理氣氛、羣體決策等。

隨着現代社會的的發展,社會心理學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顯的越來越重要。作爲個體的人,人們需要認識自己的心理與行爲發生的機制,探索自己所思所想所爲爲何?使自己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更好地安頓自己的心靈、調節自己的行爲;同時人作爲社會的人,也需要了解社會心理,如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爲特點,需要認識自我與他人之間關係,如怎樣與他人溝通,怎樣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以及我們如何影響他人和如何被他人影響等。因此許多人已開始自覺地尋求社會心理學的指導與幫助。總之,學習社會心理學概括地講一是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和把握自己,二是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和理解他人、更好地與他人建立關係,並有效地避免和解決生活中的人際問題或人際衝突等等。這就是人的生存智慧,我想每一個人都想獲得這種智慧吧。

結合自身談體會:

大學給我的感覺是壓力挺大,也很茫然。在未接觸心理學前我不知道如何調整自己。學習之後,我懂得如何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係,釋放自己的壓力。關鍵在於我們要有積極的心態。每個人成長的道路並非順暢,壓力無處不在,每個人都想成功,但現在很多人生活在壓力和挫折感中,覺得有無力感、無奈感,轉變的關鍵是——你如何看待它們?想想科學家們經過無次的失敗而獲得成功,靠的是什麼?是積極的態度,是堅強的遺志。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被它打敗。大學的四年,是我們立志成才的黃金時期,是我們走向社會的最後一道門檻。我們在這裏從幼稚走向成熟,每長一歲,我們對事物的認知便又會不同。人是不斷進步的,我們應給自己一個奮鬥的目標,給自己的大學生活擬一份計劃。“凡事預則立,不立,則廢”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只有這樣,我們才更有動力,纔不會迷失自我。

其次,我們還要善於利用課餘時間,開展一些有益的文娛活動,利用課餘時間閱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書籍報刊。以讀書爲樂事,既可以排遣煩憂,愉悅性情,又可以獲取知識,增長智慧,對大學新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非常有利。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加強團隊合作。這樣無疑會給你的學習、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帶來諸多的便利好處,也會給你的個性發展、身心健康、事業發展帶來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收穫。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有利於形成健全的個性,而健康的個性又利於人

際交往和良好關係的建立。學生時代我們大多數時間是和同學同住在一起的,接觸密切,這是建立友情的良好的客觀條件,應充分利用這一條件,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與同學、朋友、老師保持適度的接觸頻率,才使人際關係不至於淡化甚至消失。切忌“有事有人,無事無人”。另外要不斷形成良好的個性特徵,注意克服性格上的弱點,主動真誠地去結識交往,這樣持之以恆下去,當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需要別人的幫助之時,他們肯定不會袖手旁觀的。大學不僅僅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而又平凡的驛站,良好的人際關係也不僅僅是在大學短短的幾年時間裏就能培養出來的,它需要我們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不斷地積累,汲取成功之家的經驗教訓,進而讓它在我們的人生髮展歷程中發揮出應有的貢獻。

以上就是我學習這門課程的感受,我相信它將讓我的思想,行動等得到一次徹底的蛻變。從而讓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社會心理學10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羣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心理學分支。個體社會心理現象指受他人和羣體制約的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爲,如人際知覺、人際吸引、社會促進和社會抑制、順從等。羣體社會心理現象指羣體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徵,如羣體凝聚力、社會心理氣氛、羣體決策等。

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和社會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受到來自兩個學科的影響。在社會心理學內部一開始就存在着兩種理論觀點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謂社會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和心理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在解釋社會心理現象上的不同理論觀點,並不妨礙社會心理學作爲一門獨立學科應具備的基本特點。

一般來說,普通心理學是研究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般關係客體包括自然客體與社會客體。社會心理學則主要研究主體與社會客體之間的特殊關係,即人與人、人與羣體之間的關係。普通心理學研究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般關係所獲得的規律可以應用於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研究主體與社會客體之間的關係所獲的規律也可以豐富普通心理學。普通心理學傳統上着重於研究個體、個人與物之間的關係,而社會心理學則着重於研究羣體中的個體、羣體、人與人、人與羣體的關係。

社會心理學與個性心理學的關係更加密切、更加複雜。美國心理學會迄今仍把個性與社會心理學放在一個分支裏。一般說來個性心理學是研究個性特質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關係、涉及較穩定的心理特質,而社會心理學則主要研究直接社會情境對個人的影響以及個人對這個情境的解釋的作用。社會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發現表明,直接社會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會心理學的專題研究,開始於19世紀下半期。1860年出現了拉察魯斯和斯坦塔爾關於民族心理學的系列論文。此後,塔爾德的《模仿律》西格爾的《犯罪的羣衆》、勒邦的《羣衆心理學》等著作陸續出版,爲社會心理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1908年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和美國社會學家羅斯分別出版了社會心理學專著。這標誌着社會心理學已成爲一門獨立的學科。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和德國心理學家默德開創了實驗社會心理學方向。雖然用實驗方法研究社會心理學問題,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關於社會促進的實驗研究,但真正開創、推廣這個方向的是奧爾波特和默德。在他們之後,實驗社會心理學纔開始在西方特別是在美國成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流。

奧爾波特的著作《社會心理學》問世以後,社會心理學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1928年瑟斯頓提出了態度測量法,把由托馬斯和茲納涅茨基開始併成爲當時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的態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諾提出了社會測量法,用以測量羣體內人際吸引和排斥問題。1938年勒溫把場論引進社會心理學,提出了個人生活空間或場的概念,認爲行爲是個人特點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數。20世紀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勒溫的影響下,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羣體影響和態度問題。

50年代,阿施等人開展順從的研究。以霍夫蘭爲首的耶魯學派發表了一系列有關說服的研究。費斯廷格提出了認知失調理論,這個理論成爲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際關係心理學》一書奠定了基礎的歸因理論成了研究重點。80年代以來,認知社會心理學和應用社會心理學日益受到重視。

中國社會心理學在50年代以前作爲一門獨立學科而存在過。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紹過作爲心理學重要分支學科的社會心理學。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羣衆心理學》、麥獨孤的《社會心理學導論》以及奧爾波特的《社會心理學》等重要著作的譯本,中國學者自己也編寫了一些社會心理學著作。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課題隨着時代的演變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會心理學側重於研究大型羣體和羣衆的心理現象,如拉察魯斯、斯坦塔爾、馮特關於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塔爾德、西格爾和勒邦關於羣衆心理的研究。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還有影響,如塔爾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羣體極端化和個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紀初態度的研究成爲中心。實驗社會心理學方向出現以後,社會促進的研究成爲中心。以後,羣體過程、說服、順從、認知失調、歸因等分別成爲某一時期的研究中心。

美國是研究社會心理學最多且最有影響的國家,它的研究課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響到其他國家。1980年,美國心理學家斯密斯等人對1979年美國主要社會心理學刊物發表的文章作過一項調查。這項調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歸因及態度和態度改變,論文達50篇以上;其次是社會和人格發展以及認知過程,達40篇以上。

隨着社會心理學的日益發展,研究課題也日益豐富和擴大。從早期的社會促進研究發展到社會惰化的研究從順從的研究發展到反順從和獨立性的研究,從侵犯的研究發展到利他精神的研究,從吸引的研究發展到愛情的研究,從人際知覺的研究發展到歸因的研究,等等。顯示了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視野正日益廣闊和深入。

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社會心理學家的觀點有所改變。主要表現在:認識到實驗方法的侷限性,重視現場研究,重視應用研究,重視以現場應用研究去檢驗實驗室研究所得的理論,加以修正、補充和發展。今天的社會心理學家強調,從現場研究到實驗室研究,或從實驗室研究到現場研究,往復循環、相互論證。同時,計算機的廣泛使用,也爲處理從現場獲得的大量材料提供了方便,推動了社會心理學的進步。

社會心理學11

理學領域有哪些事實,是人們不願相信的。

1.焦點效應與透明度錯覺:我們往往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並且直覺地高估別人對我們的關注程度。

這可能造成對於他人行爲的過分解讀,而理解這一點可以幫助自己緩解不利情緒,要清楚你所表現出來的尷尬或緊張別人很可能並未察覺。

2.預測誤差:我們常常低估我們完成一項任務的時間;也常常高估情緒事件的持續性影響。

這意味着我們對自我的認識是有侷限性的,想要準確預測行爲最好參考過去在相似情境下的行爲,不能僅憑臆想。我們有較完善的心理免疫機制,使得重大事件帶給我們情緒的影響很可能比我們曾以爲的要輕微得多。

3.自我服務歸因:把好的結果歸因於自己,而把壞的結果歸因於其他。

就像當我們獲得成功的時候,我們常會將原因歸於我們超乎尋常的才智和品德;但當我們失敗時,我們會覺得自己的失誤是普遍發生在其他人身上的。

這能夠保護人們免受抑鬱,幫助緩解壓力,並讓我們認爲自己比真實的更優秀,激發我們努力去自我實現。但過分地高看自己就顯得狂妄和傲慢了,而與之所對應的謙卑,並不是看輕自己,而更像是不太在意自己,一方面讓人們爲自己的專長而欣喜,另一方面也真誠地認可他人的專長。

4.自我妨礙:我們會通過設置障礙來阻撓自己獲得成功。這個行爲看上去是自己拆自己的臺,但其實自我妨礙並不是爲了破壞自我而是保護自我。

因爲害怕失敗,我們可能在任務剛開始時不好好幹,以此不讓自己產生過高的期望;因爲害怕失敗,我們在關係到自己形象的困難任務中不盡全力。盡全力失敗了比因耽擱而失敗更令人泄氣,如果在重重阻礙下我們竟然成功了,那對自己的信任會更加堅固;而如果失敗了也不會因此懷疑自己的天賦和能力,自己的自尊也不會受到損害。

5.錯覺思維:我們常常在隨機事件中找規律,當我們期待發現某種重要聯繫時,我們很容易將隨機事件聯繫起來,以此來支持自己的信念。

假如我們相信事件相互關聯,我們更可能會更注意某些支持性的證據。就像答主高中時每當體育課因爲下雨取消就會記憶深刻,那時候我甚至總結出了體育課那天多半會下雨的經驗,現在想想體育課和下雨之間當然沒什麼聯繫。

而這種將隨機事件建立聯繫的行爲往往容易讓我們產生一種控制錯覺,認爲各種隨機事件受我們的影響。這種控制感會讓人很爽,但它也能讓你沉迷在小概率事件的謎之自信中,比如賭博。

我認爲,這些內隱的思維習慣是中性的,沒有好壞之說,能適應當時的環境就是有利的,能在進化中被篩選出來就說明它有它存在的生物意義。很多時候用自我意識去幹涉這些習慣並不一定有利,但能瞭解這些習慣確實能幫助我們提升生活體驗。

社會心理學12

社會心理學以經驗社會中的文化現象作爲自己的分析要素時,社會心理學走上了對以後的發展具有決定意義的“社會經驗論”之路;對於文化現象的關注還促成了精神分析學說由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理論向社會心理學理論的轉變,使精神分析理論成了最爲重要的社會心理學理論流派之一;在社會行爲的研究中,文化向度的引入不僅使社會心理學更爲深刻地把握了社會行爲的本質,還完善和發展了社會心理學的學科體系。

  一、社會心理學獨立形態的確立

當社會心理學以經驗社會中的文化要素作爲自己的基本話語時,社會心理學也就走上了對以後的發展具有決定意義的“社會經驗論”之路。而首先邁出這一步的典型樣板則是在這一時期社會心理學的最初形態———民族心理學。民族心理學通過對文化要素的分析證明,“除個體意識之外,還存在着表徵團體心理性質的某種東西,並且,個體意識在某種程度上是由這種東西決定的”。這也就是個人心理與羣體心理或社會心理的關係問題。儘管現代社會心理學在研究方法上已經截然不同於民族心理學,但是,個人心理與社會心理或個人意識與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一直就是社會心理學的中心課題。從這個意義上說,民族心理學作爲現代社會心理學的知識源頭,對今天社會心理學的科學研究仍然具有深遠的影響。

  二、文化研究與精神分析理論的轉向

對於文化現象的關注,不僅使社會心理學作爲一門獨立學科得以確立,而且還促成了精神分析學說由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理論向社會心理學理論的轉變,從而使精神分析理論成了最爲重要的社會心理學的理論流派之一。安德列耶娃指出:“不考慮精神分析的影響,就不可能理解現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整個面貌及其某些根本特徵和方向。”這足以說明作爲社會心理學理論流派之一的精神分析理論在整個西方社會心理學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但是,如此重要的一種社會心理學理論在它創立之初卻與社會心理學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它甚至都算不上是一種心理學理論,而僅僅是一種關於神經病的治療學說。因爲“精神分析思潮不是在心理學或社會心理學的內部產生的,它的發源地是精神病學的臨牀治療”。然而就是這樣一種理論,在它的創始人弗洛伊德及其追隨者們把注意力轉向文化時它便獲得了社會心理學意義,直至成爲一種足以引起所有社會心理學家(不管是反對者還是贊成者)都給予高度重視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在弗洛伊德晚年的著述中,他把對原始社會文化的研究推廣到了對人類社會的普遍文化與人性本能的關係的考察上。之後在阿德勒、霍妮、弗洛姆等這些後期精神分析理論家手中,精神分析運動全面轉向了社會文化領域,形成了有聲有色的精神分析理論中的社會文化學派。總之,不管是精神分析的古典理論還是後期理論,都是由於對文化因素的高度關注和對文化研究的高度重視,才使得這一理論學說真正獲得了社會心理學的意義,從而也確立了精神分析學說在所有社會心理學理論流派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社會行爲研究中文化向度的引入

多數社會心理學家都承認,社會心理學是以社會行爲作爲自己的研究對象的。但是,在對社會行爲的研究上採取什麼立場卻存在着相當大的差異。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家重視的是社會羣體及羣體中的相互作用與社會行爲的關係,而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家考慮的則是社會活動中的個體的態度、情感、價值觀念等因素對個體行爲的影響。雖然這兩種取向在社會行爲的研究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但這並不是對社會行爲的全部解釋。因此,在社會行爲的研究中社會心理學必須要考慮文化因素的作用,這是正確地把握社會行爲本質的關鍵所在。而文化向度一旦被納入社會行爲的考察範圍,立即就使社會心理學關於社會行爲的研究進入了一個廣闊的領域。一個社會的男性和女性以什麼樣的方式行動,完全看這個社會中的文化是如何對他(她)們提出要求和有什麼期待的。當然,由於文化的不同,在不同的社會裏便存在着不同的行爲模式。同樣,一個社會中由於擁有某種共同的文化,其成員便對某類特定的事物作出相對一致的反應。這種結論對於社會心理學來說至少有以下兩方面的啓發意義:第一,在某一特定社會中所獲得的關於社會行爲的結論不能簡單地推及到整個人類社會;第二,社會心理學必須將建立在文化模式基礎上的社會行爲模式納入自己的研究視野,這既是正確把握社會行爲本質的需要,更是建立完整的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的需要。

  四、結語

從中我們已經看到,沒有對文化的研究也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對於衆多文化成果的吸收都是通過文化人類學來實現的。文化人類學的諸多理論知識已經被有機地組合到了社會心理學之中,成了社會心理學理解一切社會心理現象的基點之一。當然,作爲一個獨立的學科,文化人類學是在本世紀初才從人類學中分離出來的,但是這並不妨礙社會心理學從“人類學”或“民族學”的文化研究中汲取營養。所以說,文化人類學作爲社會心理學的母體學科,是社會心理學的歷史發展與學科屬性的必然選擇。

社會心理學13

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之一,是研究個體和羣體的社會心理、社會行爲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社會心理學不但包含了心理學的基礎理論,也是一門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的學科,它的理論可以應用於現實社會中的人們的行爲的解釋、預測和控制等方面,所以,它在市場銷售領域的應用很廣泛。社會心理學中的社會動機、社會需要、社會認知、社會態度等理論都對各種銷售人員的工作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市場營銷涉及到商品的需求調研、商品的設計包裝、宣傳規劃過程,以及商品的銷售。在營銷過程中,正確分析判斷客戶的需要,設計出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建立使客戶接受的產品理念,並應用各種銷售渠道將產品銷售出去,是市場營銷創造價值與利潤的步驟。在營銷的每個環節中,應用社會心理學的理論使得市場營銷在原有的舊的營銷模式下增添了更大的成功因素,也使其能更多的創造市場價值與利潤。

一、需求調研階段

根據馬斯洛的理論,在高層次需要出現之前,較低層次的需要必須首先得到滿足。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可以應用於分析客戶需求。

許多的客戶在購買商品時的需求基本都會優先滿足最迫切的需求,選擇由低到高的需求商品,優先選擇最急切需要的商品。例如在缺少食物時優先選擇補充用來滿足生理需求的食品;安全的需要使人們租用或購買住宅時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周圍治安環境較好的地段等;出於尊重的需要,使自己的衣服與周圍的人儘量保持一致等。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更多地分析、考慮客戶的需求,使我們在調查客戶,進行產品的開發開拓時,更容易把握市場的動態。

二、商品設計包裝、宣傳規劃階段

在商品的設計階段,可以用上“雙因子歸因理論”,即客戶只有“不滿意→沒有不滿意”以及“滿意→沒有滿意”的歸因情況,即不存在滿足了客戶的不滿意的基本需求就直接就導致客戶滿意的,這些基本需求只能作爲客戶基本需求的“保健因子”;而滿足了作爲客戶滿意的“激勵因子”之後,則可以將客戶的滿意度提高使其從“沒有不滿意”轉向“滿意”。

雖然在我們的常識,或甚至可以說時我們預期的角度看來如果我們解決了商品中使客戶不滿意的地方,客戶的態度就應該直接趨向對我們的產品感到滿意。但是雙因子歸因理論明確的告訴我們,當通過修改產品設計等方式解決了客戶的基本需求的不滿意的地方之後,實際換來的只是客戶對於被修改的相應產品的沒有不滿意的結果,而通過爲客戶預先着想提出的優化設計方案,並將其對客戶說明演示,符合客戶心目中的優質產品之後,客戶會更加的滿意進而增加使用的頻度。

雖然關於這點社會心理學理論和我們的常識有出入,但是通過對“雙因子歸因理論”的理解,對於我們實際的把握客戶對於商品功能設計的滿意與不滿意的歸因心理變化有極爲重要的意義。

在商品的包裝宣傳階段,我們最爲常用的是社會知覺,社會認知方面的知識,在宣傳中創造商品良好的第一印象將會極大地增加了商品的銷售業績。此外對於所謂的“明星”企業的宣傳所造成的品牌效應,使得大多的客戶也更願意購買他們的產品,因爲他們會覺得這種企業生產的產品將會更有保障。

三、商品銷售階段

這是商品營銷的實際階段,與用戶的溝通與交流也更多。在銷售產品時,掌握了社會心理學中尤其是顧客心理的人際知識的銷售業務員往往可以進行更有效的銷售。

在掌握一定的社會心理學之後,銷售人員可以與客戶進行更加有效的溝通,從而根據瞭解與判斷客戶的態度,使用人際溝通技巧轉變其消極態度,最終達到銷售產品的目的。

1、溝通

溝通是信息的傳遞與理解。溝通可以準確的瞭解客戶的需要,以及使客戶瞭解並接受產品。溝通是在認知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與客戶之間的相互認知,克服或消除由於信息不對稱及其他種種原因導致的相互之間的不利的認知偏差,並創建有利的認知結果,可以使客戶更容易接受併購買商品。

認知偏差有以下幾種:

首因效應(通常所指的第一印象)。在認知過程中,第一印象對認知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第一印象不光是對人,也可以對物,對企業。

如果客戶對銷售人員良好的第一印象將會極大的增加該客戶從該銷售人員處購買商品的機率。

並且有相關的統計研究數據指出,客戶有較高的概率會選擇購買他們所想購買的種類中第一眼看中的商品,這樣就無怪乎各大超市紛紛將物品分類存放,並將其中最好最貴的物品突出存放,以便吸引客戶的注意力。

近因效應(通常所指的最近印象)。最近的印象對認知也具有重要的影響。

當某人(或事物)的兩種信息連續被人感知時,人們總傾向於相信前一種信息,即第一印象起主要作用;然而當某人(或事物)的兩種信息是斷續的被人感知時,則是近因效應起主要作用。

所以熟人的推薦往往比由客戶陌生的銷售人員的推薦更爲有效。而且,間斷性的拜訪與定期的商品售後回訪更加利於產生近因效應,提供商品銷售的業績的潛在增長更加有利。

對於“明星”企業的品牌效應,也使得客戶也更願意購買他們的產品,因爲他們會覺得購買並使用這種企業生產的產品將會更有保障。

還有通過對產品的在持續的有選擇的時段進行宣傳曝光,造成的曝光效應,使得人們增加對其的喜歡,更有可能去購買這些產品。

暈輪效應。它是指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人格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人們還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好或壞的特徵。

以貌取人是暈輪效應的一個典型事例。“品牌效應”在某些方面也應該可以算是暈輪效應的一個拓展。

通過與用戶的溝通和交流,掌握用戶的需要,消除用戶對於產品的認知上的不利偏差,並建立對與產品的有利認知,可以使客戶更容易接受併購買商品,從而創造更多的利潤和效益。目前有很多的銷售人員都在通過此種方式推銷產品。

2、態度以及說服

態度可使人們對相似的事物有相當一致的行爲。態度比認識和信仰更爲強烈,並且通常在長時期內較爲穩定,因此態度一經形成是很難改變的。

在商品銷售時,建立客戶的對產品信心,並逐步轉變其對商品的不利態度,這就需要銷售人員通過說服引導用戶接受併購買產品,這就需要用到社會心理學的說服模型,爲此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實事求是地向客戶提供相關信息,既不過分誇大,也不過分縮小。過分誇大產品信息會使人產生懷疑和不信任,認爲說服者會從中獲取過多的好處,而不如從客戶角度說明信息更爲容易被客戶所接受。過分縮小相關信息則不易引起人們對於產品的重視。

(2)說服宣傳要曉以利害。說服的宣傳會使人們的內心感到有壓力,使客戶認爲只有聽從勸告轉變態度,才能消除心理上的負擔。

如果需要人們立即採取行動轉變態度,則說服宣傳選擇和其態度比較大的方法能夠引起較強烈的恐懼心理,使這種恐懼心理轉化爲一種動機力量。

當然說服要有適度的原則,因爲恐懼感引起的態度改變是成倒“U”形的,即當恐懼感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可能反而會有“自暴自棄”的情況發生,是用戶覺得即使做再多的改變也不會影響現有情況,導致其態度不做任何改變的情況。

(3)可以適當的使用正面說服、反面說服,以及正反結合的說服來對客戶進行說服。正面說服就是由銷售人員來進行銷售的說服,反面說服則是由已經購買商品的用戶進行推銷,這兩種方式的結合使用,更有利於客戶對於商品的瞭解以及作出相關的比較,最終以理性的趨向做出決定。

(4)通過活動的形式引導人們,利用暗示、模仿等心理作用促成銷售。例如舉辦商品相關的有獎活動,請準客戶參加,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客戶對商品的興趣,並且也擴大的商品的知名度。或召集準客戶開商品產品說明會,並在說明會中有意安排一些準客戶,會上當面洽談、簽單,其他與會者可能會在這些人的影響下也簽單。

再例如營銷人員可以向客戶介紹某個對該客戶有影響的人物買了什麼樣的商品,通過暗示等方法使其可以模仿或仿效他人購買相應的商品。

在商品營銷工作中,使用社會心理學的知識不但可以增強商品的競爭力,增加商品的利潤,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也有利於我們更瞭解客戶的需求,作出更適用的產品,從而更適應社會的發展進步。在商品營銷的流程中應用社會心理學的知識和方法,對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社會心理學14

心思學是一門並不陳舊但卻十分奧祕的學科,許多人都對它充滿了幻想。認爲它可以使人瞭解他人的心坎世界,控制他人的思維。我也是懷着異樣的想法才選了社會心思學這門公共選修課。

在接觸社會心思學課程以前,我總以爲社會心思學很虛幻,但是經過這幾次課程的學習,我懂得社會心思學的根本成績是關於人的本質和人的發展的成績,人的本質成績是人存在的根據成績,人的發展成績是人存在的價值成績。因此,認真學習社會心思學,深刻把握關於人的本質和人的發展的成績,

如今的那些以自我爲中心的90後,普通都是這樣,不會去顧及旁邊人的感受,以及一切人的感受,不管是在家裏,還是任何一箇中央,他(她)們都是這樣,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總要找中央去發泄,這是一種極其不好的行爲。他(她)們只會在他人的身下來找緣由甚至動手,所以往往這種人不會有任何人和他去接觸。

咱們大先生都覺得本人最瞭解本人,但是隨着對社會心思學課程的學習,我發現結果並非如此。咱們思考過本人的心思瘦弱嗎?咱們思考過本人的追求和動機與心思學的關係嗎?咱們認真地總結過本人的個性與社會性嗎?咱們關注過本人的逆商嗎?沒有,素來都沒有過,咱們只關懷高數考了多少分?誰得了一等獎學金·····

通過對社會心思學課程的學習之後,我逐漸發現其實社會心思學,也包括其他一些心思學課程與咱們是嚴密相干的,對咱們的個人發展很有協助。此外想要了解本人其實並不難,除了要做一個冷靜的事實主義者,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調整本人的心態:首先要學會欣賞本人,自我認同纔可能失去別人的認同;其主要學會善待本人,在氣憤時心疼一下本人,找一個僻靜處宣泄宣泄,不要讓那些無名之火傷身;第三就是憂傷時,要心疼一下本人,找一些本人可以信任的朋友,訴說訴說,讓陽光復現;第四是在操勞時,要心疼一下本人,美美的睡上一覺,人不過是血肉之軀,經不住太多風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時,更要心疼一下本人,打敗疾病的力量還是在本人堅強的意志。

咱們以前總是在怨天尤人,不只如此,還喜愛把一件大事思考的很複雜。把一些小成績看得太重,但是如今社會心思學的知識使我我學會了忍受,學會了寬容要學會退一步海闊天空。我的性格,爲人處事的形式,甚至價值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學會如何去關懷別人,解決事情時開始思考的周到了些。逐漸開始觀察、理解朋友的心思,情緒上的變化,併力所能及的給予一些心思上的引導,和語言上的安慰,文祕網,以緩解輕度的心思上的成績,興許這些“微不足道的事”不值得一提,但從小的行爲的改變,可以看到心思學課對我大的影響。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心思學的學習使我無論從文明知識上,還是從本身涵養上我都提高了不少,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始終地成長着。我很感激咱們的老師以及咱們的同窗,是他們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只管社會心思學的課程不多,但是他教會了我很多東西,當前還需求本人去悟,去領會。做人,不但需求被愛,還要去愛人,更要愛本人,懂得愛本人的人才能真正領悟到世間的無情。多一些決心,多一些愛,纔會找到一條比旁人更美麗,更寬廣,離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說,快樂,對大多數人來說,已成爲高不可攀的夢,其實不然,一個人要快樂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快樂的因子是每一個人都有的,要害在於你本人想不想快樂,當遇到心煩的事時候,樂觀一點,英勇一點,博學一點,那快樂就在你身邊。 社會心思學的價值就是讓世界充滿快樂!

社會心理學15

社會心理學之《暖春》

一首音樂把我們帶入了小花的世界

在一個孤寂的黑夜裏

小花在那奔跑在那逃跑

親人都離她而去

寄養在一個同村的人家裏

那人待她歹毒於是逃走

暈倒在地

被外村的人撿到

被爺爺領回家

“她們不讓她吃飯,我餓

爺爺不讓我走”

小花苦苦哀求打動了爺爺

吃不飽是生理需求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食物來維持自己的生理需求

寄養在外人家,常常捱打

這是對生命的一種威脅

生命受到威脅

我們需要的是保護

於是她逃跑了

於是她尋求爺爺的幫助

因爲爺爺愛她

不會使她捱餓

不會讓她受傷

生理需求是我們身體對外界的反應

衣食也是我們基本的需求

當我們餓了

我們的身體會渴望食物

對生命安全的需要

是我們每個人成長的基本要求

是我們不可缺少的成長要素

生命的安全需求

不僅僅是對生命的尊重

更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要求

當小花漸漸適應了那個陌生的世界

她慢慢開始去了解那個世界

她慢慢開始去融入那個世界

她用自己的勤勞

她用自己的努力

去贏得更多人的關注

看見別人家的孩子在上學

小花內心也渴望上學

只是不敢告訴爺爺

爺爺家窮

當爺爺告訴她

送花兒上學的時候

小花流淚了

那是感動的淚水

小花有時候幻想

自己的嬸嬸給自己洗漱頭髮

當她每天利用放學去給嬸孃抓螞蚱

把那十幾個抓螞蚱的瓶子擺在她嬸孃面前的時候

嬸孃感動了

這種感動也是一種認可

小花上學

是社交需求與尊重的需求的結合

上學可以與自己同齡的孩子玩耍

可以與他們一起上學放學

這是一種快樂

小花內心最希望得到嬸孃的尊重

當她打動了她嬸孃的時候

她尊重需求得到了最大的滿足

嬸孃的認可是她內心最大的渴望

需求理論層次是金字搭模式

自我實現需求是我們的最高需求

前面的需求是爲了去追求自我實現需求

小花也是通過不斷努力

不斷追求實現自己的基本需求

當她從大學回鄉之後

她成爲了一名老師

回到自己的家鄉

用老師的角色去回報爺爺鄉村

她的自我實現價值

最終用老師的角色實現了

人的價值不僅僅是實現溫飽

我們不能忽略我們成長的環境

我們要學會去了解去熟悉去認知這個環境

對每個人我們都應該去尊重他們

只要尊重他們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

當我們存在隔閡的時候

應該像小花一樣

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真誠

人真正的價值在於自我價值的實現

標籤:社會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