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理學

心理教育之於大學生德育心理學教育論文

心理學2.01W

當代社會,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己成爲衡量人們自身健康的重要方面。大學生作爲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力成爲高校關注的重點。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應當受到學校和社會應有的關注,但是,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又不僅僅侷限在心理素質的提高,其他內容也不容忽視。

心理教育之於大學生德育心理學教育論文

一個社會既需要對它的成員進行心理教育,也必須要對它的公民進行必要的道德教育,因爲一個心理素質良好的人並不一定具有較高的思想覺悟和道德品質。因此,必須正確看待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清晰辨別大學生的問題是屬於心理問題還是思想問題。既不能把心理問題德育化,也不能將德育問題心理化。

一、原則立場須堅持:心理教育與德育存在本質的差別,德育中有心理教育不可替代和不可涵蓋的內容

1.德育工作與心理教育的外延可能會有相交點,但其內涵有着本質的區別。德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對受教育者施加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影響,以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德育旨在使個體具有一定的政治觀點和立場,具有一定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及一定社會要求的道德規範等等在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時代裏,相當一部分德育工作並不具有明顯的'政治性內容,而主要擔負着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大量思想問題的任務,直接切入人們的一般心理和行爲,起着宣泄、疏導、釋疑、化解各種思想矛盾和心理障礙的作用。

心理教育是一項社會服務工作,是諮詢者運用心理學的知識、理論和方法,通過交談和協商給來詢者以幫助和指導,使來詢者的認知、情感和態度有所變化,解決他們在工作、生活、學習等方面出現的心理問題,從而提高他們的心理自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以恢復或增進心理健康。

2.理論基礎不同,具體任務各異。從各自依據的理論基礎

看,德育主要是以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學的基本原理爲理論基礎;心理教育主要是以心理學理論(如精神分析、行爲分析及認知分析的理論)和方法爲基礎。從具體任務看,德育主要是解決政治觀念、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規範及法律意識等問題,希望通過德育,使個人能夠適應社會的要求,強調的是個體的社會性;而心理教育則強調個性的自我發展,使對象擺脫消極情緒,確認內在價值,瞭解自身需求,洞悉自身心理特點。

3.運作機制不同,評價方法各異。德育在一定意義上是一個‘規範”過程,個體被動適應己有的價值體系和行爲模式,“符合”就予以公開肯定,“不符合”就予以公開否定.而心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說是一個“自我幫助”的過程。心理教育儘管也提供心理健康的標準及健康心理的模式,但主要是讓個體學會在自己接受的基礎上改造和建構其心理世界。在心理教育中,教師一般不否定學生,而表示理解、尊重和信任。德育與心理教育有本質的差別,但並不是說它們之間就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相反,德育應當改變傳統模式,吸收心理教育的積極理念,借鑑心理教育的方法,從而增進德育的有效性,發揮德育的應有作用。

二、積極意義要借鑑:心理教育中平等和諧的人際關係、傾聽藝術和人格魅九是德育工作者應當借鑑的

德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係,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教師處於主導地位,對學生進行理論說服教育,學生只是聽衆,處於被動地位,其內心想法往往被忽視,因而教師與學生間缺少思想交流,難以產生共鳴,教育的效果甚微。在心理教育中,諮詢者與來詢者是平等的朋友關係,諮詢者不是說教而是開導來詢者,讓他自己認識到自己過去的輝煌與成功,繼而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心理教育不是替人決策而是助人決策;不是主宰他人而是推動他人去主宰自己的命運,積極地認識自我,反省自我。諮詢者不斷地啓發來詢者說出自己想說出的話。這樣,他們之間就建立了平等、和諧的人際關係,而這種人際關係對思想政治工作是有利的。

首先,有助於瞭解教育對象的心理和思想。和諧人際關係的雙方在交流過程中顧忌較少,雙方都敞開心扉,顯露出真情實意,較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實思想,表明自己的立場、觀點和態度。在德育中,這種融洽的人際關係就起了“透視”學生內心世界的作用,從而爲教師把握學生的思想實質、對症下藥、因勢利導做好工作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有助於改變學生的態度。在融洽的人際關係情況下,由於雙方情感一致或比較一致,談得攏,無隔閡,學生對一些觀點、看法比較容易接受,聽得進,記得牢,影響大,從而比較容易改變原來的態度。成功的心理教育,不僅依賴於諮詢者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能技巧,更依賴於他對待來詢者的態度和他的全部人格。在來詢者情緒低落之際,給予其由衷的理解和支持,這種心理上的安慰與精神上的支持,很容易使來詢者把諮詢者看作是智慧和溫暖的化身。

德育欲有效地達到轉變思想、改進認識之目的,教師應該首先提高自身的修養。心理諮詢者的善解人意、真誠懇切之態度,關心尊重、傾聽和理解之藝術,值得德育教師借鑑。因爲,德育的對象是人,是人的思想,只有真誠、懇切、關心、尊重學生,才能獲得學生的信賴,也只有善於傾聽、巧於理解,纔會與學生產生同感,形成思想共鳴。有了共鳴,學生纔會如實地說出自身存在的問題,樂於接受教師的教導。

三、德育功能應發揮:心理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

德育和心理教育都有自己的教育模式和發展模式,本質上都是幫助人解決意識問題。德育偏重於解決觀念層次的問題,心理教育偏重於解決心理層次的問題,但是兩者同屬於社會意識,是相通並且互相滲透的。所以,某些思想問題可以通過心理教育來解決。心理教育中蘊藏着德育的功能。

一是心理教育對德育有輔助功能。在對象的研宄上,心理教育爲德育提供了客觀基礎。運用心理教育中常用的聯想、測試等方法,掌握學生的內在衝突、心理危機、行爲障礙及人格特點,有利於分析學生人格中的積極因素與消極因素,使德育更具有針對性。傳統的德育把學生當作社會關係中的一個社會角色來要求,而在心理教育中,我們把學生當作人際關係中一個具體的人來要求,它強調尊重學生人格,理解學生人格缺陷。教育者一般不急於對學生暴露的思想和行爲問題作出判斷,而是與學生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合適方式,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樹立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二是心理教育對德育有調節功能。首先,通過心理教育可以建立良好的心境。心境具有彌散性特點,心情愉快時一切都充滿生機;抑鬱不快時,就可能覺得一切都灰暗。因此,良好的心境有利於調動人的主動性,提高活動效率。心理教育能改善學生的不良心境,指導他們採用自我暗示、適當發泄、轉移注意等方法來調節自己的心境,以達到自我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其次,心理教育可克服德育過程中學生的意義障礙。所謂“意義障礙’,是指青少年學生由於某些心理及社會原因而在接受教育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心理障礙|31。“意義障礙”的存在,使學生對道德要求和意義的理解受到阻礙,從而對教育目的要求、措施手段等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消極態度和消極行爲。意義障礙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教育者如果採取不恰當的方法,一般不會收到好的效果,甚至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如果採取心理教育中的一些方法,如暗示、角色轉換等方法,效果肯定會好些。

心理教育與德育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促進、相互作用的。德育工作必須改變傳統的模式,注重學生心理活動規律,使德育工作科學化;心理教育也應有明確的目的,它不僅是爲了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和治療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通過心理教育使學生在包括‘德”在內的幾個方面都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