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理學

心理學在實訓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心理學1.86W

論文關鍵詞:教學目標 實訓教師 心理學

心理學在實訓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論文摘 要:心理學揭示心理規律及機制和本質。實訓教師把心理學滲透到實訓教學的整個過程:實訓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導入、教學過程的合理安排及教學反思等所有環節,從而使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明顯提高,使實訓教師順利、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實訓教學更加科學、規範、合理。

技職學校的靈魂在專業建設,而專業建設的關鍵在於實訓教師素質。技職學校實訓教師所承擔的責任是艱鉅的。實訓教師的職業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實訓課上的技能訓練效率。這就迫使實訓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進而更好地培育具有職業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傳統實訓教師的教學立足於傳遞信息和知識技能。新時期技職學校的實訓教師應注重學生實習的評估、判斷、建議和指導。這一現狀迫使實訓教學必須“學”重於“教”。因此,如何儘可能地關注學生並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特別是如何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實習教學、如何判斷教學對象、如何完成教學任務、如何進行教學反思,以及學生實際掌握技能的水平,這些都將成爲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從而迫使實訓教師必須認真地研究、探索。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下實訓教師應該如何有效地將心理學滲透到實習教學全過程。

一、巧設教學目標,趣設教學導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實訓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瞭解,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機。心理學中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學習效率的最佳水平爲中等強度的動機。因此,動機的合理化有利於教學工作的展開。實訓教師從職業標準(職業素質)分析入手,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巧妙地設計教學目標,趣設教學導入,充分激發學生進行學習活動,並使行爲朝向既定的學習目標。

二、巧用心理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指導

教師是引導者,如何引導學生學習是一項長久的研究課題。實訓教師如果將心理學原理巧妙地運用於實訓教學中,有助於實訓教學的高效開展。美國心理學家多德納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爲:人所擁有的各種智力被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則可能在解決某些問題時顯得很出色。在實訓教學中,學生的各種智力貫穿於各個過程。教師要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問題,充分注意到實踐活動是智力水平提高的基礎。

在實訓教學中,要培養和完善學生做出決定,並千方百計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如果實訓教師經過合理的設計,可以滿足學生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這樣就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實訓學習中找到快樂,從而提高實訓教學水平。實訓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充分感受到教學的成就感,進而和學生進行良性互動,使實訓教學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爲了使上述過程順利完成,必須恰當地提出目標、制定計劃、執行計劃、檢查結果、克服困難、完成任務,這樣的活動實際上是一個意志活動。根據心理學中意志活動的特點,實訓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過程的時候,應該注重學生的意志力在實訓學習中所起的作用,從而體現學生在實訓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由被動學習轉變爲主動學習。

實訓教學與普通教學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實訓教學更注重的是技能的'學習,更注重學生的操作能力。實訓教師如何通過知識的講解和技能的演示,使這些知識和技能轉化成學生的技能是實訓教學中的關鍵。學生掌握了某種任務所要求的特定動作方式,並且把這些動作方式固定下來形成動作系統時,我們就可以說掌握了某種技能。掌握技能必須有一段時間的練習,使得學生的感知、運動控制和判斷力根據不斷變化的客觀環境、勞動工具和活動對象有效地、協調地發揮作用。任何一個動作,必須在形成、速度和力量三個方面配合恰當。例如:鉗工要在一塊鋼件上鑽一個直徑3毫米的孔,必須使鑽頭尖對準樣衝眼,手動進給的速度在鑽入和鑽出時要略慢些,同時還要注意不要用力過猛,以免折斷鑽頭。學生剛開始操作時往往會出現問題,練習熟練後,就能形成一套正確的鑽孔動作系統。如果以後再去其他機牀加工,比如立式銑牀時,就會比沒有鑽孔經驗的學生更容易領會和掌握立銑牀的操作技能。這在心理學上叫做技能的遷移現象。

目前,許多實訓教師,由於種種原因,還不具備多元的操作技能。因此,有時在教學中難以舉一反三,有時對技能重要性理解不深。在教學過程中人爲地刪除一些內容,特別是基礎技能的訓練,這是不足取的。如教學大綱中有鏨削這一課題,要讓學生進行錘擊的訓練。許多學校都已不進行這一內容的教學,雖然理由多樣,但筆者認爲主要是對技能的遷移現象不重視。鉗工在進行裝配作業時,常常要用手錘或銅棒對零件進行敲打,特別是敲打時落點的準確性、輕重等對裝配的效率、質量影響很大。這一技能需要在鏨削課題實訓時進行專門的訓練,而不應該在裝配時再進行學習。

能力是順利地完成某種活動有關的心理特徵,指一個人已掌握的行動方式的系統。技能指個體已固定下來的行動方式,而能力並不是指行動方式本身,概括地指一個人在活動中明顯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例如,鉗工根據裝配圖組裝出一臺鏜牀,這是一種技能。如果這個鉗工對於其他一些複雜的機牀,如車牀、銑牀等都能按圖裝配好的話,那麼,就可以說他具有較強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和手眼協調的能力。人的能力是有差異的,這在教學中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實訓教師可以說觀察力、記憶力和抽象概括能力都很強,但是某位教師具備數學能力和機械能力的話,就能夠設計出合格的機器(產品)。對學生能力如何評價,要看這個產品所包含的內在的技術含量、加工達到這些技術要求所應付出的技術勞動含量有多少。

三、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提高適應性,找到合適的操作姿勢

現代機牀(車牀)的機械操作系統,如果要找一個合適的人去操作,這個人肯定是一個“畸形人”:其身高大約在140釐米左右;肩寬卻在有64釐米;而且兩臂手伸時的幅度要達到235釐米之大才“合適”,顯然找不到這樣的“普通人”。因此,普通人在操作普通車牀時會感到不輕鬆。教師在教學中就要讓學生學會去適應機器。如何讓學生適應機器?怎樣使學生將來在工作時的動作既省時又省力且產品質量高呢?從指導學生操作技能的角度說,要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動作的熟練性,減少動作的多餘性、無效性爲主,需要實訓教師掌握一些較爲普遍的動作經濟學原則。

1.平衡原則

避免單手作業。左右手的運動以相反或對稱方式進行操作時,身體要處於平衡狀態。

2.優勢原則

考慮工作中個體的差異及習慣。如左力者與右力者的配合。有些學校對左力者在學習鉗工時不加以干涉,這是不對的。左力者不適合做鉗工,現有的許多工具及機牀都是爲右力者設計的。另外,在裝配、維修過程中需要倆人的配合時,學生一左、一右的如何作業?值得思考。

3.節律原則

週期性的、有一定規律性的順序動作(如擰成組螺釘),必須訓練成規範化的動作。

4.非單調性

爲了提高工作效率,在動作有節湊時,也要兼顧到使動作有一定的新奇性和變異性,以避免單調。

5.其他原則

還有實際工作中的如直腰原則、屈肘原則、站立原則、工作臺高度、工具物料的放置等等都是實訓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這些問題既是操作時對操作者身體的要求,同時也是對操作者工作心理的考驗。只有分析瞭解清楚,才能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操作技能。

總之,學生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儘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注重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和特點,在教學導入點上激發學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求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全面持續較快發展。實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效地運用心理學知識來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提高操作技能。通過心理學在實習教學中的運用,來提高動作技能水平。

參考文獻:

[1]陳立.勞動心理學概述.杭州:浙江勞動學會,1980.

[2]張一春.教育技術研究方法[M].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3]鄧澤民.職業教育實訓設計[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8.

[4]李紅.實用勞動心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