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理學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心理學的應用現狀及策略論文

心理學1.72W

摘要:體育課程教學旨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 其是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入挖掘當前體育教學中體育心理學的應用問題, 對於體育課程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本文綜合分析了體育心理學的相關概念, 對體育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詳細論述, 並結合具體實際對體育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了一定的優化建議, 以期爲體育教師提升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的心態提供指導。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心理學的應用現狀及策略論文

關鍵詞:體育心理學; 體育教學; 身心健康;

一、體育心理學與體育教學

(一) 體育心理學

體育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 綜合反映了體育運動的中心現象和實際規律, 是研究人類從事體育運動過程中的心理表現特點及其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 其因體育和心理兩門學科相互融合而產生, 至今大約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體育心理學的研究重點是學生的心理活動和心理品質, 包括對體育的認知、學生情感、運動動機、學生個性及身體機能等幾方面。實踐表明, 體育心理學研究不但對體育教學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對於從事體育運動的個人也產生了積極的心理指導, 使體育運動更加科學並充滿趣味。

近年來, 我國對校園體育教育的改革始終比較滯後。由於體育教學內容無法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 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體育教師工作熱情不高, 引起了體育事業工作者及心理學專家的重點關注。因此, 部分學者開始結合人類心理學的理論框架, 預測與運動相關的一系列行爲, 並以此爲依據, 尋找能夠爲體育教學實踐提供指導的理論依據。通過心理和生理的綜合研究發現, 由於人的大腦與肌肉的信息是雙向傳導, 神經興奮可以從大腦傳至肌肉, 也可以從肌肉再傳回大腦, 肌肉活動積極的情況下, 往大腦傳遞的衝動越多, 大腦的受刺激程度就會越高, 隨之情緒高漲。因此, 運動心理學不但能夠幫助體育運動者愉悅心情, 還能有效提升人們的意志力。

(二) 體育教學

體育教學是體育教師通過實施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方法, 測量並掌握提高學生自身體育鍛煉能力的潛能, 進而通過科學的手段和試驗方法對學生予以正向指導。體育教學的發展是以增強學生體質、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爲基礎的。體育教學的存在, 一方面有利於學生將心理學的基本原則和知識運用於體育運動實踐;另一方面, 有利於使學生獲得一定的運動技能和技巧, 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體育教學的重點在於傳授體育知識, 增強學生對體育的認知和自我鍛鍊意識, 達到從學生階段開始提升人們對自我鍛鍊和自我身體素質的認識, 從而輔助自身身心共同發展的目的。

(三) 體育心理學對於體育教學的影響

1. 有助於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積極性

學校體育心理學教學對學生的體育學習和心理鍛鍊具有糾偏和指導作用。校園中的青少年正處於生長髮育時期, 其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認知能力都尚不成熟。因此, 在這個階段及時給予學生心理指導, 能夠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積極性, 幫助學生在進行體育知識學習及體育項目鍛鍊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相關技能。以攀爬項目爲例, 在攀爬運動之前教師如果對該項目的技巧性和安全性進行全面解說和具體指導, 能夠使部分膽小的學生戰勝內心的恐懼, 積極嘗試;膽大的學生則能夠更規範地完成攀爬動作, 不會因爲好奇盲目攀爬而給自身安全帶來威脅, 這對於學生的身心成長是十分有利的。

2. 有助於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將體育心理學應用於體育教學能夠使學生對體育鍛煉保持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認知, 在此基礎上增加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和內在價值。以登山這項體育活動爲例, 有了體育心理學的輔導, 學生能夠了解登山運動對身心發展的益處, 在攀登過程中不會因爲產生疲勞輕易放棄, 而是再接再厲, 充分體驗登山活動的樂趣。可見, 將體育心理學引入體育教學課堂, 不僅有助於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還有助於保持學生身心健康。

二、體育心理學應用於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 體育心理學理論與體育教學實踐相脫離

一方面, 受當前的教學體制和教學背景的影響, 我國高等體育院校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更注重教學結果, 儘管部分教師已經意識到將體育心理學引入體育教學的重要意義, 但由於體育教學的評價環節更注重教學量化檢測方法, 運用運動強度、密度、心理負荷曲線表、《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等來衡量學生的學習結果, 體育教師不得不犧牲更爲科學的教學過程, 最終使體育心理學理論與體育教學實踐相脫離。

另一方面, 大部分體育教師並不瞭解體育心理學的相關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將工作的重心放在教學效果上, 而忽視對體育心理學相關理論的介紹和課堂應用, 或只是簡單在課堂講述, 而並未將相關理論應用於課堂實踐, 最終導致學生只能學到淺層次的操作技巧和規範, 而沒有形成積極的體育觀念和端正的學習態度, 學習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 教學缺乏針對性

一直以來, “因材施教”是教育界倡導和重視的一種教學理念, 但從目前我國體育教學現狀來看, 真正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而教學缺乏針對性正是目前我國體育院校在開展體育心理學教育方面存在的嚴重問題。首先, 從體育院校學生主體來看, 男生和女生在體能和心理上都存在很大差異, 如果單純地使用相同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維對其進行技術和動作指導, 很難讓所有的學生掌握相關運動技巧。其次, 由於男女生思想不同, 如果在心理學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思想的關注, 很難實現培養學生端正的運動心態和積極的體育精神的教學目標。

(三) 課程設計內容忽視體育心理學教學理念

在體育教學中應用體育心理學, 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形成積極的運動心理和體育精神, 最終昇華爲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對體育事業的追求。但目前, 高校的大多數體育課程都以“教師講, 學生聽”和“教師演示, 學生模仿”的`形式開展教學, 且隨着多媒體技術的發展, 大量的教學視頻被引入教學, 這種教學方式的出現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輔助教學、活躍氣氛的作用, 但將教學地點和教學思路都束縛在了狹隘的空間裏, 且課程設計內容忽視體育心理學教學理念, 不注重學生課程參與度和學習熱情, 這在無形中降低了體育教學的趣味性, 弱化了學生通過體育活動釋放壓力、愉悅身心、減少心理負擔的能力。

三、體育心理學教學有效應用於體育教學中的策略

(一) 實現體育心理學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教學與實踐的結合是發展體育心理學的第一步。只有將體育心理學運用到具體教學實踐中, 才能真正發揮該學科對教學的重要作用。例如, 教師可以運用體育心理學理論中的表象訓練法來開展實踐教學, 幫助學生掌握各項體育運動技能, 最終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的熱情。一方面, 運用表象思維引導學生感知新鮮事物, 瞭解運動精神, 有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 增加教學規律性, 對於學生的訓練頻率、訓練量和相關知識的灌入深度與難度等要循序漸進, 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條理性地學習和掌握知識, 提高自身對體育運動的認識水平。此外, 在體育教學中, 學生的學習和練習過程是以感知爲基礎的, 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利用體育心理理論進行有效指導, 能夠豐富學生的感知, 進而提高教學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 在這個過程中, 教師的講解要準確無誤, 語言要簡潔, 以免學生產生誤解, 影響教學活動。

(二) 依託現有教學條件和學生個體差異, 有針對性地應用體育心理學理論

個體差異性的存在會讓不同學生在接受相同知識時產生不同的認知。因此, 體育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需注重個體差異。一方面, 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 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 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與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相適應。另一方面, 注重男女生之間的生理和心理差異, 安排不同的課程。由於男生普遍對負荷小、形式單一、缺乏新穎性的集體練習不感興趣, 可以爲他們提供一些運動強度和難度更大的體育運動;而對於女生, 則可以開設一些相對柔和, 適合女生體質的集體練習項目。只有在體育教學中注意因材施教, 才能取得更好的體育教學效果。

(三) 注重體育教學形式的改革和應用

體育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的發展和運用離不開教學形式的輔助。在社會高度發達的今天, 各種多媒體設備和信息通訊技術的完善都爲體育信息學的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 爲保證體育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得到推廣和運用, 應注重體育教學形式的改革, 在引入多媒體教學等授課模式的基礎上, 通過情景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多種教學形式, 將體育心理學融入新的教學環境中, 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力, 在幫助學生有效掌握體育技能的同時, 形成積極的運動心態和體育精神。

綜上所述, 體育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從而有效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因此, 各大院校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 立足學生髮展需求, 強化體育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學生終身運動的觀念, 以此促進體育教學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瑾.積極心理學在中學體育教學應用的實證研究[D].南寧:廣西師範學院, 2016.

[2]黃陸.體育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 (4) :88-91.

[3]張瓊.積極心理學理論在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D].長沙:湖南師範大學, 2012.

[4]王武.淺析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 (2) :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