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求職

《中國小生人格教育》觀後感

求職1.67W

《中國小生人格教育》對中國小生進行人格教育,促進了兒童青少年人格的健全發展,有效的開發了非智力因素,一方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還使日常管理成效顯著,爲培養開放型的、人格健全的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接下來小編蒐集了《中國小生人格教育》觀後感,歡迎查看。

《中國小生人格教育》觀後感

  《中國小生人格教育》觀後感一

今天我觀看了《中國小生人格教育》的講座,她結合《論語》和中國古代先賢的教育主張,博古論今,指出目前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看完之後,引發了我對於家長、學校與孩子之間的教育、人格、溝通、學習、健康成長問題的諸多思考和感觸。

一、教育的根本是快樂的學習,是自我潛力的開發。

面對中國應試教育的弊端,每個家長都深有體會。在學校教育階段,所有能讓孩子增長見識,鍛鍊操作能力、強健體魄的課程,譬如音樂、美術、手工、體育等教育資源嚴重不足。這就是于丹所謂的工藝教育的主張。

我有一位女朋友,在談及對女兒教育時自豪的說,自從孩子上學開始,家裏人就不再看電視了,每天都在親自陪同孩子做作業,上輔導班,一切爲了她的學習,甚至有辭職的打算。但是,在和她已經上三年級女兒的交談中,我發現她竟然對“骷髏”“駕照”“下架”等日常詞語一無所知。可是她的學習考試成績竟然是全班第二名。我兒子的外號是“萬事通”,我平時支持並鼓勵他多閱讀,多看動漫片,多使用電腦,多加強戶外運動等等,因此他的知識早已不限於同齡人的範圍,世界地理,中國歷史,網絡用語甚至時事新聞均是他興趣所致,可他的考試成績僅是全班第十二名。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都重視孩子的學習,從來不讓孩子做家務。結果絕大部分的孩子從小都不會做家務,從來沒有做過家務。有一次我試圖讓兒子去洗碗,結果家裏人老人一致反對,說孩子小,怕耽誤學習時間,怕孩子受罪,會打碎碟子,會劃破手,會浪費水?結果,已經六年級的兒子,什麼都不會做。我想通過這一點,需要家長和學校反思的是:和生活脫節的學習,是不會快樂的,同時自我潛力的開發也會受到嚴重的阻礙和發展。

二、孩子要學會感恩。

中國家庭幾乎無一例外溺愛子女,對子女的呵護無所不及。這樣一來,子女會認爲給予是本份,不給是虧欠。一切都是應得的。女子在小的時候,因爲某個要求沒有被滿足就會大哭大鬧,就會埋怨父母;在成年的子女中,還有的子女因爲父母不能滿足自己的物質要求而和父母斷絕往來。用古代傳統的孝順理念去教育現在的孩子,無異於比全天還難。孔子曰“色難”,意即對父母和顏悅色,是最難的。由於過份的縱容和溺愛,現在的子女對父母的態度難得恭敬,給臉色,發脾氣似乎都不爲過。這實在是對中國孝道的一種背叛。

去年在澳新旅行團中,有一位清華大學的女學生,一路上竟然全是由年邁的母親在推行李車,她走在前面竟沒有回頭的意思。團隊中有一遊客直接上前告訴她,你應該爲你的母親推行李。 兒子在上國小二年級的時候寫過一篇日記“姥姥的愛”: 姥姥的愛象蛋糕,又香又甜多美味。姥姥的愛象小溪,每天洗衣多辛苦。姥姥的愛象太陽,又亮又暖照耀我。 姥姥的愛象跑車, 每天來回接送我。雖然我寫的簡單,但姥姥的愛不簡單。將來我一定要給她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就象她給了我一個快樂的'童年一樣。這篇日記老師毫不吝惜的給了兒子滿分。我看了之後,念給我的母親聽,母親聽了,哭出了聲音。多簡單的一個道理:子女要學會感恩,要懂得分享。 三、于丹老師的觀點還有挫折教育,爲人處事的能力,人際關係的融合能力。

這些教育和能力是孩子在走向社會前所必備的素質。但是,我們周圍的孩子卻令人遺憾的發現,他們獨自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實在有限。有個女朋友在博客中發表了一篇文章,原文如下:今天早晨兒子上學時說要錢買熒光筆,於是從錢包裏拿了五元給他。中午吃飯時問他花了多少錢,他理直氣壯地說花了一元,又問剩下的錢呢?兒子突然害羞起來,怎麼也不肯說。原來學校不準學生帶錢到學校,並且會讓同桌對書包和口袋進行互相檢查,孩子們之間也會互相舉報,如果發現就得交給老師,所以他就把剩下的錢扔到垃圾箱裏了。

我看了這篇文章後,回家用同樣的問題問當時已經上五年級的兒子,兒子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怎麼辦,那就還是把剩下的錢扔了吧。這樣的回答令我始料不及,我原以爲五年級的學生一定會和二年級的學生在處理問題時有不一樣的思路和方法。但沒想到卻如出一轍。到底是智商的雷同還是學校教育方法的驚人一致?這樣的孩子在走出校門之後,不免會讓人爲他們的前途荊棘充滿擔憂。

母親單位一同事的兒子高校畢業後就職於上海某外資企業,但因爲以自我爲中心,缺少謙讓,團結,溝通的能力,結果被炒魷魚。回家後,竟然患上了輕度抑鬱症,時間一長,徹底放棄了再就業的打算。這讓父母一籌莫展,短短的時間內頭髮全白,令人不忍。

衆多的事例足以讓人反省教育的重要性。人格的完善,能力的鍛鍊遠比書本知識的汲取更重要。教育是一個起點,是一種陪伴,是一種理念和鼓勵,而最終的成全,是每個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靈。讓孩子在人羣中去學會愛,在山水中去發現永恆,在社會的規則中去勇於承擔,在這一切中,去建立人格!

  《中國小生人格教育》觀後感二

今天星期六我和爸爸在山東電視臺影視頻道觀看了于丹老師的專家講座,十分有感觸。她教給我很多對我有幫助的人生道理。

于丹老師的演講分爲幾個主題,分別是:1、父母應怎樣認識孩子,如何擬定合理的人生目標。2、孩子不聽話,愛發脾氣,作爲家長應如何正確引導教育。3、怎樣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義。其中我最有感觸的是第2個主題。

在講這個主題的時候,于丹老師先講了一個小故事,這個小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它卻再一次的帶給我心靈上的震撼:從前有一個小男孩,他十分愛發脾氣。有一天,他的爸爸把他帶到院子裏的籬笆跟前,對他說:“孩子,以後你每發一次脾氣就在籬笆上釘一顆釘子。”這個男孩便照着爸爸說的去做了。第一天快結束的時候,小男孩去籬笆跟前看,他這一天就釘了30多顆釘子,他十分驚訝,怎麼自己一天中就發這麼多次脾氣呢?他自己都沒感覺到。這時,爸爸走到他的旁邊說:“要想讓釘子更少就只能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小男孩就盡力控制自己的脾氣,於是每天釘的釘子越來越少:十幾顆、十顆、五顆、三顆,終於有一天,他高興地跑到爸爸跟前說:“爸爸,我今天一顆釘子也沒有釘!”爸爸說:“那就把釘子全拔了吧。”待小男孩把釘子全拔了後有沒有想到這上面的釘子孔還是會留在別人的心上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亂髮脾氣,發脾氣就像在別人的心上釘釘子,釘子孔會永遠留在別人身上的。

轉過頭來看看我,整天對家人發脾氣,媽媽督促我學習我總嫌媽媽??攏?職秩夢腋墒裁次易蓯遣荒頭常?氳秸飫錚?也喚?械僥誥危何以誶茲說男納狹糲鋁碩嗌俑瞿巖閱ッ鸕納絲詘 #?職鍾侄運?擔骸敖裉煲豢哦ぷ傭濟歡ㄕ夤倘緩芎茫??閽諞院蟮納?鈧校?乙?惱?曳⑵⑵?飧齷迪骯擼??職致杪璧幕埃?鮃桓齪煤⒆印?/p>  《中國小生人格教育》觀後感三

今天早上,我奉老師的命令準時七點打開電視,專心致志地觀看了于丹老師講的《中國小生人格教育》,于丹老師說的每一句話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其中“孩子沒發一次脾氣,就會在人的心裏釘一顆釘子,讓多少人不痛快。”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靈,讓我整整一箇中午吃不下飯菜,不禁思緒萬千。

曾今無數次和媽媽頂嘴,曾經無數次耍小聰明,因爲一點小事一溜煙跑到另一個房間,把門使使得鎖上,無論媽媽怎麼敲也敲不開。曾經無數次發小脾氣,把書扔到一邊,呆呆的坐在那裏,使勁地衝媽媽喊:“不幹了,不幹了……”曾經無數次……我每次發脾氣都會讓媽媽生一次氣,往媽媽身上釘過的釘子能數清嗎?而每次媽媽總是默默的承受着。在這裏,我真誠地向媽媽說聲對不起。回想以前,媽媽總是耐心的教育我、開導我,而我卻老是不領情、不感恩,反而和媽媽唱反調,認爲他總是欺負我。

看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我深深地感受到那時的我是多麼的荒謬,多麼的愚蠢。面對媽媽苦口婆心的講解,我會專心的聽講;面對錯誤行爲,媽媽的教育我會努力地去改正,去理解;面對媽媽給予給我的愛,我會用行動回報這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