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職場範文 > 職場百科

產品經理複試:產品經理應該幹什麼?


估計他們是真的要招產品經理,也肯定是着急的要讓產品經理上崗,但更爲可能的原因是我給HR姐姐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肯定是在複試負責人面前大加讚賞了我一番,因此,在初試結束後的第三天,我就接到了要我去複試的電話。

產品經理複試:產品經理應該幹什麼?

我個人對面試有個宗旨,初試務虛,複試務實,初試通常是HR進行,通常問的問題離不開簡歷上的那些內容,之所以面試就是想實際看看你這個人的儀表形態,言談舉止什麼的,因此,給HR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關鍵的。

而複試的問題一般就超出了簡歷的範圍,通常就比較有針對性了,因爲面試人很大一部分就是你未來的領導,他當然要看看HR篩出來的這些人到底是騾子是馬了。

因此,我通常認爲複試是沒有太大必要做功課的,因爲你根本不知道面試人會如何考察你,有量化考覈的,給你一份考卷,然後一大堆問題讓你回答,有談話考覈的,和你談幾個比較專業的問題,看看你的思路,還有下套考覈的,通過面試時一個小的場景來看看你的素質,總之,企業是想盡辦法,用盡一切手段來折磨求職者,而求職者如果想通過做功課來應對各種預料的到和不能預料的到的考覈,我想那就只能是自尋煩惱,事倍功半了。

因此,我去面試,只是刷刷牙,換身乾淨利索的行頭就OK了,無論是早上還是下午面試,我連飯都不吃,因爲吃飯後會讓人疲倦,不好,不好。

對於產品經理的面試,我比較反感的是答卷,又不是應聘技術崗,難道我還要做幾道關於技術的題不成,真是白白浪費紙。

不過這次複試讓我很滿意,不是我懂的多,而是面試我的那個人懂的太少。

打他一進門,我就立馬知道這個人是做技術出身的,原因很簡單,襯衣釦都扣錯位了,他還渾然不知。

進來後還直和我握手,一個勁說“抱歉,抱歉,剛處理了一些事,來晚了”,沒錯,肯定是搞技術出身的,連面試官的排場都裝不出來。

這下我是放心了,仔細端詳來人,年紀不大不小,正是青春好年華,個子不高不低,正是國男標準身高,身材不胖不瘦,骨頭外有肉但還看不見骨頭,就是在臉的兩頰分佈了不少低窪地帶,就像飛機轟炸過的彈坑,按說他這個年齡早已過了出彩的歲數,嗯,可以肯定了,內分泌失調。

搞技術的作息沒規則,飲食不規律,有幾個不是內分泌失調呢?

輕鬆的環境是很容易出成績的,有時候我就想,要是企業把工位都設計成酒吧的大沙發,放上輕鬆的音樂,再加上漂亮的HRMM走來走去,是不是是個公司就能進500強呢?

說正事,說正事,我就是這點不好,經常神遊千里之外。

我們做了自我介紹,我叫阿泡,嗯,我知道你們知道,對方還不知道呢,我再介紹一遍,他叫周揚,應該算是公司的老員工了,雖然不是創始團隊裏的,但資歷也差不多,因此,這次組建產品管理部,就把他給提溜出來讓他全權負責。

搞技術的果然是直來直去,有啥說啥,我還沒說話了,他就說開了:

“我是搞技術的,最早的幾個產品都是我負責的,現在讓我負責產品管理部,說實話,我也不是太懂,我也在網上找了一些資料,可各種說法都有,因此我就對HR 說了,我招產品經理就一個要求,真正是產品經理做過產品的,我聽小郭(原來那個HR姐姐姓郭,哇咔咔)說你的能力挺不錯的,因此這次複試呢,咱們就是隨便聊聊,看看咱們怎麼把產品管理部搞起來”。

看見了吧,什麼是魅力,這就是魅力,還沒正式聊呢,已經成“咱們”了,全然已經把我當成了一條戰線上的了。

既然隨便聊聊,那就聊唄。

“你能說一下產品經理到底應該做些什麼嗎?”

我說,“這個嗎,各個行業有各個行業的認識,都認爲他們所從事的就是產品經理要做的,這呢,就有些盲人摸象的意味了。”

“對,對,我也是在網上看了一些資料,各種說法都有,把我也搞暈了,你說說你的看法。”

以下爲我的回答。

其實產品經理的工作概括起來就是三件事:

1、知道做什麼
2、知道怎麼做
3、讓別人去做
“嗯,你說的沒錯,但是這有點太意識流了吧,能不能說具體點”,其實我比較反感別人在我說話的時候插話,可誰讓他即將可能,並且是很大可能成爲我的領導呢,我先忍了。

那好,我就詳細說明一下這三件事。

先來看“知道做什麼”。

許多產品經理其實不知道該做什麼,整日被動的應付上面安排下來的工作,一旦出現工作的斷頓,就會感覺無所事事,更有甚者會感到緊張,懷疑是不是哪裏做錯了,但是,作爲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怎麼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知道做什麼,不是說你知道根據公司定義好的工作內容去做就成了,說實話,那些工作內容纔有多少,這個工作的真正價值在於產品經理要通過自己的工作,告訴企業朝哪個方向做纔是光明大道,而不是稀裏糊塗地把企業引向歧途。

我來舉個簡單的例子吧。

比如說今年公司計劃要上新產品,那麼作爲這個產品的產品經理,你就要知道爲什麼要擴充產品線,這個產品的價值在哪裏,這個產品如果上馬後,是否會對現有的產品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如果造成影響,應該怎麼辦,是刪減現有的產品,還是停止新產品,或是重新對產品進行組合,等等,這就是要知道做什麼的一類具體工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產品規劃中的產品組合管理,產品規劃可不是我們理解的那種設計一個新產品,產品規劃包括新產品的開發和對現有產品的優化,工作內容就是產品組合,工作目標就是規劃出最有市場獲利能力的產品組合。

其實在這個工作裏,產品經理只需要做三件具體的事情:

1)發現問題

2)找到機會

3)創新產品

第一件事情解決的是知道市場有什麼需求,對於產品經理來說,市場的問題實際上就是需求的蘊涵。

第二件事情解決的是我們如何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市場位置,事實上,市場上的問題競爭對手也會看到,他們也會考慮如何滿足用戶的需求,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適合我們的發展機會,儘量能夠減小競爭的風險和市場的壓力。

第三件事情就是根據我們自己的位置以及企業的資源情況來制定出這個產品的發展思路,也就是要明白自己能夠做什麼樣的產品來滿足市場需求,解決用戶問題。

當然了,這用一個詞就可以概括了,就是“產品戰略的制定”。

我有個老外產品經理朋友說的好:

It’s better to do a few things right than a million things half-baked.

做一件正確的事要比做一百萬件半拉子的事情更好。

其實用咱們中國人的俗語來說,就是:

在這個工作上,產品經理要寧做方向對的烏龜,也不做方向錯的兔子。

當然了,如果你能做到是方向對的兔子就更好了。

再來看第二件事情:知道怎麼做。

這裏麪包含兩層含義,第一是產品經理要知道自己本職的一些工作怎麼做,第二是要知道產品團隊的工作怎麼做。

先來看第一點。

還拿上面那個產品組合的例子來說,比如說現在需要你去刪減產品線,你作爲一個產品經理,你知道應該去刪減哪個產品嗎?

靠什麼?感覺?經驗?高層意願?還是乾脆就抓鬮。

最簡單的一個指標,就是看每個產品的盈利能力,通過對產品盈利能力的核算來評估產品的刪減。

但是又有多少產品經理知道如何做盈利能力覈算呢?

損益表,成本覈算,銷售報表,產品經理要通過覈算一定的數據才能比較客觀的得出結果。

即使如此,也不能完全通過覈算的結果來做出決定,還要看這個產品所處的生命週期,假設刪減後,這個產品的直接固定成本是否會對其它產品的盈利造成影響,等等。

總之,在經過了客觀和主觀的分析,在經過了定性和定量的評估後,纔有可能得出一個比較靠譜的結論。

這就是產品經理要知道自己的工作應該怎麼做。

再來看第二點,知道業務團隊的工作怎麼做。

我認爲,產品經理在第一點上應該是專才,在第二點上是通才。

因爲畢竟一個產品從無到有,所要涉及到的部分和人員真是太多了,指望一個產品經理能夠對每個業務環節的技能都精通是不現實的,但是作爲產品經理必須要了解,最好是熟悉每個業務環節的'技能。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每年都會進行銷售指標預測,事實上,這是公司內最容易引起矛盾的工作。

如果是由上面制定,上面會爲了報表好看,或者是給投資人一個信心,通常會把銷售指標預測的比較高,但如果是由一線的銷售部門或者個人預測,他們會爲了降低自己的風險,更容易的完成績效而把數據預測的低一些。

當出現這個情況的時候,作爲產品經理,你又該如何面對呢?

是聽上面的,還是聽下面的呢?

“要是我,我就會聽下面的,畢竟他們是在一線跑的,更客觀一些吧。”周揚回答到。

你說的沒錯,通常大部分的產品經理會這樣想,但是,換了我,我就不會簡單的聽信某一方的,而是通過自己的計算來做一個預測,你看,這就要求你必須知道如何來做銷售預測,雖然這項技能是屬於銷售層面的,但是你作爲產品經理,如果不懂的話,就很容易出現偏聽偏信的情況。

最後的結果就是老鼠鑽進風箱,兩頭不討好。

不僅如此,如果更爲NB的產品經理,不但會自己做預測,而且還知道如何得出更客觀的數據,這就需要更多的方法來完成,例如可以採用德爾菲法加指數平移法加銷售人員法,這樣得出的結果就比較接近客觀了。

如果說這個工作中的第二點是一種技能的話,那麼第一點就是一種意識了。

事實上,在“知道怎麼做”的工作中,根本的是需要產品經理通過產品管理層面的知識和技能來向企業和團隊說明如何做才能實現第一個工作所制定的戰略,其實也就是包括三個具體的事情:

1)產品路線

2)產品策略

3)年度計劃

這個工作其實就是對第一個工作的方案化。

戰略是一種指導,只有形成可行的方案,指導纔是有價值的,戰略也纔有可能實現。

第一件事情其實就是告訴企業,我們這個產品(線)的目標是什麼。

第二件事情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