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推薦】學生調查報告8篇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學生調查報告8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一 研究課題 中學生的消費情況調查

二 課題組長 符啓貴

成員

三 調查時間 20xx年03月15日至20xx年06月30號

四 調查目的

1.瞭解中學生的消費情況

2.提高實踐能力

五 研究方法

1.上網查閱 2.問卷調查

隨着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學生的消費水平也不斷提高,高中生尤爲突出。現在的中學生生活在信息通訊,科學技術發達的新世紀,加上寧波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學生的消費市場成爲商家的必爭之地。有的中學生能正確利用好手上的錢,但是有的人卻出現亂消費的現象。爲了更深入的瞭解中學生消費狀況,揭露這一現象,警示有這種行爲的人,並建議正確的消費途徑,我展開了對本校及兄弟學校高中生消費情況的調查活動,在對本次調查所獲數據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形成了以下研究結果和建議:

研究結果:

一、消費狀況

(一) 高中生消費水平太高

據統計,海口市中學生20xx年的平均壓歲錢爲1549元,其中少於500元的佔20.6%,500-1000元的佔33.2%,1000-20xx元的佔29.5%,20xx元200以下的學生佔8.8%,200-300元的佔20.0%,300-400元的佔50.1%,500元以上的佔21.1%。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寧波市目前擁有手機的高中生較多,佔62.6%,而且他們的手機費用都不低,平均話費爲每月67元。且根據所調查對象反饋的信息:認爲很有必要或有必要配備手機的高中生佔調查總人數的36.4%,認爲沒有必要和很沒必要的學生只佔23.4%。在擁有手機的學生中,手機由父母親戚給的佔83.8%,自己買的佔13.9%,朋友送的佔2.3%。

在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寧波市高中生的消費持快速增長趨勢,即使是有的學生因家庭條件所限,消費檔次稍低一些,但其消費總額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也普遍偏高。有調查顯示,在家庭消費支出中,未成年消費者的消費量幾乎佔家庭收入的二分之一。

(二) 消費日趨多元化,但消費結構不合理

在學生的消費結構中,物質消費佔絕對優勢,精神投資少得可憐。據調查,寧波市高中生零用錢用途中排在首位的是“買零食”,其次是迫於學習壓力而購買學習資料,購買課外書報的比重較低。此外,5.3%的男生和2.9%的女生選擇了“請客送禮”。

在社會各種不良風氣的影響下,部分高中生也染上了不少不良習慣,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他們的消費取向。根據調查,寧波市目前有10.8%的男生和2.3%的女生吸菸,29.5%的男生和17.8%的女生飲酒,甚至6.5%的男生和1.1%的女生參與賭博。

二、形成因素

(一) 主觀因素

1.中學生消費意識差,容易出現攀比心理。主要表現在主要表現在:過於注重外表,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吃、穿、用都講究名牌,原因就是名牌的更漂亮、更顯高檔,這樣就可以在同學面前炫耀,目的是想別人都尊重自己,這樣很容易在同學之間形成攀比之風,這樣,亂消費的現象更加嚴重。

2.從衆心理在作怪。在中學生中普遍存在一種心理,就是“別人有,我也要有”。在這種心理作用下,別人有手機,我也要有;別人有MP3我也要有;別人有電腦我也要有;別人有……,形成了一種畸形消費狀態。

(二) 客觀因素

1.社會大環境的影響。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逐漸提高,隨之出現一些出手闊綽的貴族,於是爲了所謂的“面子”,人們便不惜付出更高的代價。而且,社會中流行產品更新換代頻繁,在從衆心理的驅使下,中學生也馬不停蹄的追趕潮流。

2.父母對子女的溺愛。現在的中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把他們當成家裏的太陽,很容易使他們養成“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這種以自我爲中心的性格。錢用完了,又向父母要,父母不給,便發脾氣……如此下去,助長了他們亂消費的風氣,使他們變得自以爲是,一意孤行,不考慮別人感受的性格。

3.學校教育還存在弊端。一些學校過於注重對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教育。

4.還有一些其它因素,在此不一一列舉。

建議:

1.加強對學生學會理財、勤儉節約的教育,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學會合理消費、適度消費。不要把錢用在一些既昂貴,又不實用的東西上。如購買衣服鞋襪時,不必追求名牌,應學會購買物美價廉的商品;更加要多從父母的角度出發,懂得錢是來之不易的。

2.作爲父母對孩子的愛還也要科學合理,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能聽之認之,要給予孩子適當的批評和教育,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調查時間:20xx年6月14日

  調查地點:xxx職業技術學院

  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調查內容:關於在校大學生的兼職情況,以及其中所反應出來的問題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

  一、目的:大學生的空閒時間很多,但是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又要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而兼職是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對此,爲了瞭解大學生對兼職的看法以及選擇兼職工作的類型等,我們開展了此次調查活動。

 二、數據統計1.46%的同學對做兼職持良好、贊成的態度,並且66%的人都有兼職的經歷,這些同學做兼職最主要的目的是爲了鍛鍊自己的能力,積累社會經驗,當然,也有22%的是爲了賺點生活費,減輕父母的負擔,這22%的同學中,月生活費在300-600元左右佔大多數。2.40%的同學認爲兼職會影響學習,40%的同學認爲合理安排就不會影響學習,而48%的同學會在寒暑假做兼職。3.92%的同學選擇兼職工作的類型是派發傳單、做促銷和禮儀。極少數同學則會選擇模特兒和家教等兼職工作,80%的同學獲得兼職信息主要是通過熟人介紹和兼職中介推薦。

  三、數據分析

1.絕大部分同學對兼職持贊成態度,最主要的目的是爲了鍛鍊自己的能力和積累社會經驗,而是由於家庭經濟原因而選擇做兼職的同學卻很少。

2.有一部份的同學認爲做兼職會影響學習,這就要求同學們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要得次失彼,所以建議同學們最好在寒暑假等長假時期做兼職。

3.既然做兼職的目的是爲了積累經驗,那就要選擇能鍛鍊自己能力的兼職類型,如果是經管系的,可更多地考慮促銷方面的工作,學習旅遊管理的,可選擇促銷、禮儀和餐飲等多種工作,與此同時,也要提高自己的警覺性,小心兼職騙局。四、心得體會大學生可適當地、適時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兼職工作,這樣可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豐富大學生活,提高自身能力,但也要正確看待和對待兼職,要有選擇性,不能有“錢”就做,這是極度錯誤的一個觀點。最後提醒大家一句:作爲學生的我們,一切還是應該以學業爲重。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摘要】: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期中手機消費也日益變大,大學生已悄悄成爲新的消費人羣。越來越多的商家也開始把大學生作爲手機購買羣中最重要的消費羣體之一,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機,方便和家裏聯繫。手機作爲信息傳播新媒介,在大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得到應用。手機自身的功能作用是不用質疑的,但是大學生課堂上使用手機成爲一種普遍現象,這對正常的教學秩序產生了衝擊,而且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與個性心理等方面也都產生着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大學生;上課玩手機;調查與分析

一、 調查目的

針對大學生課堂使用手機的現象普遍,所以要查找大學生課堂上使用手機頻繁的原因,針對原因提出合理可行的解決方案

二、調查時間

20xx年4月8日??20xx年4月15日

三、調查地點

東華理工大學廣蘭校區

四、調查對象

對象:東華理工大學的大一、大二的學生,其中男生佔42%,女生佔58%

五、調查方法

紙介質問卷調查

六、調查人數

100人

七、調查內容

學生上課玩手機的原因,上課玩手機對自己和他人聽課產生影響以及老師對課堂內學生玩手機的態度和學生是否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來管理課堂上使用手機等等。

八、調查方式

在學校校園裏和第三教學樓隨機發放問卷,共發出問卷100份,收回100份,其中有效份100份,然後用相應的統計方法對其進行了數據整理和分析。

九、調查圖表及分析

男女比例

1、針對大學生在課堂上的玩手機情況與表現進行分析

在現在每個大學生的手裏都有一部手機,甚至一人多機,手機功能越來越多,作用越來越強大的情況下,在課堂上學生不聽課,在做最

多的“埋頭苦幹的一件事”就是玩手機,我們先來看我們對100位在校大學生的調查的一些數據:

擁有自己的手機人數

課堂上玩手機頻率

如果你在上課玩手機一般會玩多長時間?

從數據中可以得知,在100位隨機調查的調查者中,僅有3%的人上課沒玩過手機,有12%的學生近乎整節課都在玩手機,這個數據不禁讓我們感到震驚。下面我們繼續來看看學生們在各種課程上玩手機的情況:

你一般是在什麼課上會玩手機?

在該問題中,有將近73.73%的人在全校公選課上玩手機,19.5%的人在必修課的公選課上玩手機,只有6.8%的人在必修課的專業課上玩手機。從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在公選課上玩手機,僅僅只有少部分人在專業課上玩手機,說明大部分人還是重視專業課的。

2、大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的不同情況與原因分析

在選修課,公共課通識課等等中,一個教室上百號人,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不可能時時去關注學生“玩手機”而打斷自己的教學過程,而另一方面,由於學生過多,老師也無法在課堂的時候一下子照顧所有的學生,又由於學生的學習領悟能力不一,接受能力和思維轉換能力不同,很多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跟不上講課老師的思維進度,進而覺得枯燥無味。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一、調查背景

在教學中,我們一線老師會發現,在學習新課之前,學生凡是在課前做好預習的,課堂上就能積極參與、大膽發言;而沒有在課前進行預習的,就不能跟上教師的節奏,不能產生共鳴,直接影響了學習新課的效率。我們都知道,課前預習是培養學生自覺主動進行學習的有效途徑,一旦有了預習的習慣,學習就會事變功倍。而且新課標中明確提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努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提倡高效課堂。

針對以上現狀,我組覺得很有必要對學生的課前預習活動進行一番研究。於是,對本校部分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二、調查目的

爲了瞭解本校中高年級學生目前的課前預習現狀,尋找學生預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爲進行有效的課題研究提供必要的依據。

三、調查內容

本問卷分別從學生的預習意識、預習主動性、預習的有效性、預習內容等幾個方面來進行。

四、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

本校三、四、五、六年級隨機各抽30名學生。共發出問卷120張,收回有效問卷120張,收回率100%。

2.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法

五、調查結果分析

1、你認爲課前預習有必要嗎?

可見,學生們普遍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並且在動機上也認爲應該對新課進行提前預習。

2、上新課之前,你會預習課文嗎?

可見,大部分學生對於預習的重視度仍然不夠,,沒有養成主動預習的好習慣。

3、你喜歡預習嗎??

可見,作爲旁觀者,學生認爲預習有必要;但作爲實施者,在主觀認知上卻不喜歡預習。

4、你之所以預習是因爲?

由圖可見,少部分學生的預習意識、預習目的是積極的,爲了課堂更好的學習,培養自學的能力;但有很多同學是爲了完成老師或家長的任務,這樣的預習目的不利於預習習慣的養成。

5、老師沒有佈置或忘記佈置預習時,你會?

可見,被動預習現狀仍然很嚴重。但也有一半左右的學生主動預習意識強,預習習慣良好。

6、你預習時,父母會給予你指導嗎?

可見,只有極少部分家長對於孩子的學習很關心。大部分學生家長完全不關心自己子女的學習,或是將子女完全交與學校和老師。

7、預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你是怎麼做的?

29.74%的孩子在預習中遇到問題會請教別人或查資料,說明這些孩子的有積極主動地解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的意識,學習的主動性較強。51.46%的孩子願意把遇到的問題做上記號,利用課堂上有目的的聽講來進行解決。但仍有18.81%的孩子不管遇到的問題,直接跳過去了,很可能就此不再理會這個問題了。可見,學生在預習時很少能提出問題,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學生預習的內容和方法還是處於淺層次的。

8、預習中你使用過教學參考書籍嗎?

可見,在課前預習中,學生缺乏獨立性,表現爲過多地依賴參考書進行預習。

9、使用參考書是爲了?

可見:55.73%的孩子使用參考書是爲了上課能準確回答老師的問題,可見孩子對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很重視,30.01%的孩子是爲了把作業做正確。從這裏可以看出孩子們參考是爲了得到正確的答案,而不是鍛鍊自己的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動機不利於預習習慣的正確養成。

10.你認爲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果嗎?

可見,絕大部分學生都認爲課前預習是有效果的,說明對於課前預習的效果是親身體驗到其價值的。

11.你認爲自己預習能解決哪些問題?

可見,大部分孩子在預習中認爲自己能認識生字詞,能讀通、讀熟課文,能理解重點詞句,對於預習內容能正確認識。

12、你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多項選擇)

大部分學生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是自學生字詞、讀通、讀熟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少部分同學能質疑問難,試着完成課後問題。由此可見,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不夠。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提出問題,而沒有疑問的學生是沒有創新意識的,他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爲此,在預習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六、調查結論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存在不少問題:

1.不重視課前預習

老師不佈置預習任務,有些學生他就不預習;有的雖然也進行了預習,但只是爲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屬於被動接受,不是從自身的需要主動進行。學生對課前預習普遍重視不夠,沒有養成良好自覺的預習習慣。

2.不講究預習方法

學生對新課的預習內容側重於基礎性知識的掌握,對獲取知識的過程不夠重視。學生預習任務完成後,主動去做課後習題進行檢查的很少。絕大部分學生所採用的方法比較單一。更值得關注的是,學生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發現問題並質疑問難,而沒有問題意識的學生是沒有創新精神的,他們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總之,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還是處於淺層次的。

3.不注重預習質量

有的學生雖然也在預習,但卻不善於思考,流於表面形式。由於沒有精準的目的性,所以有時採取的方法不夠合理,結果在課堂上抓不住重點,精力分配不合理,學習困難重重,逐漸對預習失去了信心。

4.不善於內化資料

學生在預習中出現問題往往不通過相互間的合作、交流來解決,喜歡藉助於參考資料。參考教輔資料解決相關問題是一種比較不錯的預習方式,但絕大部分學生照本宣科,不能將 所參考內容內化爲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觀點。長此以往,對思維會產生束縛,不利於學生良好預習習慣的養成。

七、調查建議

根據以上調查情況來看,我覺得應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學生的預習情況:

1.我們要在思想上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並通過多種手段來培養學生的預習意識。要與學生多交流、溝通,及時瞭解動態,而不是讓他們隨意性地敷衍了事。同時,更要讓學生不要依賴教參,要多方位思考,要有自己的見解。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

2.對於預習,我們必須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激發其興趣。要創設條件,喚醒學生,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從而積極主動參與預習。同時,我們對於學生的預習內容要及時評價,注意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比如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等等,從而激勵學生,提前預習,甚至超前預習。

3.在研究開始階段,我們對於學生預習的內容、預習的步驟要進行適當的指導,要明確預習的要求和目標。此過程的指導要有“扶”有“放”。對於預習內容,我們應讓學生逐步指導預習時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並把預習的問題用標誌記下來,通過各種方式尋求解決的渠道;對於預習步驟,我們要讓學生明白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預習時應該以各種方式的讀爲基礎,爭取將預習任務在讀中完成。閱讀是理解的“知音”,我們要讓學生讀多讀、有任務的讀。

4.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中高年級學生預習要求不一樣,同一個班級的學生預習水平也存在差異。因此我們在抓緊預習底線不放鬆的情況下,可以分層要求,因材施教,不斷鼓勵優秀學生和後進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5.要有多角度的教育機制。我們應建立全面覆蓋的聯繫網,應注意與家長、班幹部的溝通、交流,充分發揮教育的輔助功能。學生很多預習工作是在課外或家裏完成的,這時就很需要家長和學生幹部的配合監督。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菁菁校園,悠悠我心。校園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都與身在二師的我們息息相關。我們相融在二師的環境中,與之朝夕處,卻往往忽略了與我們聯繫最密切的環境問題。爲了進一步瞭解我校環境現狀,同時也爲了我們能在更好的氛圍中生活和學習,我小組對我校的環境和衛生情況展開了深入的調查。

關鍵字:校園 環境 衛生 宿舍 大學生 調查報告

我小組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在我校的人羣進行了有關我校環境與衛生的抽樣調查,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對校園環境的整體評價

校園是我家,也是大家的家,我們在這面積不大,範圍有限的樂土上過着集體生活。爲了瞭解這個“家”在大家心目中的映像怎樣,我們進行了實地調查,經數據統計,發現有53.3%的同學認爲我們所在的校園環境一般,38.3%的同學認爲我校的校園環境較差,而僅有不到10%的同學認爲我校環境很好。據此看來,儘管我們作爲這個家的主人,在這個家中生活,但這個所謂意義上的家,在大家心目中並不理想。無論客觀認知也好,還是主觀評價也罷,我們都有必要去爲這個結果作出思考。

校園環境的問題不是某個局部的縮影,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接下來在有關學校的各個設施(包括教學樓,圖書館,學生宿舍,操場,教學樓等)映象調查中,有86.4%的同學認爲圖書館的環境最令人滿意,這個結果足以令人欣慰,畢竟圖書館是作爲我校的核心領地,其環境氛圍還是很不錯的。接下來的一項調查結果卻不容樂觀,據調查最不令人滿意的產所依次是操場,食堂,教學樓。這些公共活動中心卻是我們覺着環境最不理想的地方,這讓每天在這些場所生活娛樂學習的我們情何以堪,難道是我們不愛惜自己的環境嗎?還是我們真的已經習慣這樣的環境?

環境不好,定是有污染物的存在,在對我校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衆污染物中,塑料首當其衝,成爲造成環境不好的最惡劣的因素,佔比42.4%,這不覺讓我想起校餐廳爲提供學生方便也爲自己方便而大量提供的一次性塑料袋和泡沫飯盒。學生在理所當然的使用中卻未顧及到自己方便的背後隱藏着怎樣的危害。其次是紙質污染,佔比32.2%,也是,看到無論是教室還是餐廳,無論是操場還是大馬路上,總難免有廢棄的紙張,仔細端詳,會發現這些紙張除了同學們用的極少部分的稿紙,面巾紙外,大多都是宣傳單。看來宣傳單在我校的盛行真的有必要制止了。

總之,我校環境在多數同學看來不容樂觀,難道越是熟悉校園環境,就越容易忽略對它的環境保護嗎?我想原因未必是單方面的。爲改觀我校環境現狀,我組進一步作了關於我校環境現狀的原因和行爲分析調查。

原因及學生行爲的初步解讀

漫步在校園的林蔭道或操場上,難免會碰上有未及時清理的垃圾,比如一片紙,一個飲料瓶,此時的你我又會有怎樣的作爲,熟視無睹還是彎腰撿起?經調查統計,對此現象有高達76%的人認爲這不關自己的事,都覺着會有工作人員去清理的。而僅有2%的人會自己動手撿起來,其餘的人則認爲不是自己丟的沒必要撿。但無論有怎樣的行爲,我們都無可厚非,因爲或許我們就是這大多數中的一員。

看到垃圾,大多人選擇了熟視無睹,繞路而行,但是垃圾哪裏來,我們是否曾親手丟棄過?對此問題,雖有58.5%的人表示不會隨地丟垃圾,但仍有37%的人表示自己偶爾會隨地丟垃圾。對於會扔垃圾的這部分同學,經調查統計發現其原因有:38%的同學認爲找不見垃圾桶,或垃圾桶離自己太遠,所以就丟了。27%的同學認爲別人可以在此處丟垃圾,所以自己也跟着丟了。還有18%的同學認爲習慣了隨地丟垃圾,不受自己控制。但不管我們有過怎樣的行爲,我們都造成了我們生活的這個環境的不整潔,當我們遺棄手中的垃圾時,是否曾想起過滿大街隨處可見的衛生標語“關愛環境,人人有責”“校園是我家,衛生靠大家”,“...”,我們的行爲讓這些標語的存在又作何感想。

對於我校的重大污染物,我們定是不能放過,經調查統計,發現竟有85%的同學表示自己會經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和泡沫飯盒,由此造成我校的白色污染。這不是專屬校餐廳或學生的錯,畢竟,有需求就有供給嘛。若是學生能知道方便之後隱藏着的巨大危害,說不定會大量減少這些簡易包裝的使用,從而大大改善我校環境。

縱觀校園,它的一草一木,一房一舍就拼湊成了我們對它所有的認知。作爲二師的一員,我們有必要去關注我們身邊的每個角落。調查過程中總免不了有同學說,越是有垃圾桶的地方,垃圾越多,究其原因,是因爲學校的垃圾桶比較分散,還有就是垃圾很多,清潔人員的打掃頻率跟不上學生投放垃圾的頻率。更有甚者是因爲有些學生酷愛“投籃”,結果技術不精湛,沒投進去,卻選擇了一走了事。後者的行爲除了想彰顯出所謂“青春的個性”,但在周遭人看來卻是深惡痛絕的。

通過以上衆多領域的調查分析,似乎學校環境的弊病一無是處了。但相對令人欣慰的是,在有關宿舍環境衛生的調查中,多達77%的人表示宿舍衛生基本會保持乾淨,且50%的人會保持一定頻率定時清潔宿舍衛生。由此看來同學自己居住的地方沒那麼多的責任分散問題,大家還是比較自覺和愛惜的。

由此引發的建議

針對以上現象的種種,糾其原因,歸根結底,是大家對環境問題意識薄弱的表現。出現問題就該從源頭抓起,特此,經小組討論及調查分析,我們針對我校環境和衛生的改善提出以下建議:

一、針對學校公共設施中的環境問題,學生應該自發組織校環衛隊,並讓有責任心的學生積極參與到學校環境的建設中,監督校容校貌,並對不同學生的行爲實行褒貶。例如對隨地亂丟垃圾的同學進行處罰或通報批評。對於主動撿起垃圾,清潔校園的同學進行表揚等。並向學生宣傳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從而激起同學們愛護環境的意識,自覺保護環境,愛護衛生。

二、儘管學生宿舍衛生狀況表現的還是相對不錯的,但完美是無止境的,我們還應繼續保持並積極鼓勵每棟宿舍樓經常性的.搞評比活動,每棟樓與每棟樓之間的對比,宿舍與宿舍之間的評比等。對錶現髒、亂的宿舍進行通報,對錶現好的宿舍進行表揚並授予文明寢室流動紅旗,以此來激勵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勤搞。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近幾年,我國許多高等院校紛紛開設電子商務課程,學生反映強烈。

北方交通大學是我國率先開展電子商務教學的高校之一,1992年就開設了《條碼技術與電子數據交換(EDI)》的選修課,1996年該課被列爲物資管理和國際企業管理專業的必修課程;在新制訂的九八級教學大綱中,《電子商務》被列爲管理工程專業的必修課程。

在教學實踐中,北方交大已經形成由教師的電子教案、學生的電子作業、交互式的遠程網絡教學系統以及電子商務網絡案例教學模擬試驗等構成的全方位多媒體教學體系。

作爲教育部遠程網絡教育試點,已經在因特網上實現了“電子商務”課程的遠程網絡教學。

“電子商務”是北方交大學生們的熱門話題之一。

那麼,在校大學生們是怎樣看待電子商務這個問題的呢?1999年底,由與北方交通大學電子商務協會共同對北方交大的在校學生做了有關電子商務的問卷調查。

調查採用書面問卷形式,受訪大學生575人,研究生38人(其中MBA20人),這些學生分別來自各個年級,涵蓋了電信、經濟、管理、法律、運輸等多個專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調查包括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包括以下幾個問題:1、你知道什麼是電子商務嗎?2、你能就電子商務對社會的影響談談自己的認識嗎?3、你能說出電子商務的一般流程嗎?4、你知道什麼是EDI嗎?5、你對電子貨幣瞭解嗎?第二部分是獲得電子商務的途徑,包括以下幾個問題:1、除了上課外,平時你從哪些方面瞭解電子商務的知識(依次舉出三種途徑)。

2、請列出你閱讀電子商務論文的具體報刊名稱。

3、你參觀過電子商務的展覽會嗎?對電子商務的認知程度在被調查者中,60.5的本科生和100的研究生表示對電子商務的概念有一定了解。

數據顯示,大學生們對電子商務表現了較大的關注,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對此的認識也越深。

在對電子商務的概念有一定了解的學生中,認爲電子商務對社會有很大影響的佔23;認爲有一定影響,但短期內難以形成規模的學生佔46;認爲中國目前發展電子商務尚有難度,對老百姓影響力有限的佔31。

這一方面說明在校大學生對電子商務的發展與對社會的影響的認識還較爲冷靜,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和在校教育與社會的需要還有一定的距離。

這不能不讓我們擔心,電子商務正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高速度發展,而目前的教育及受教育者能否適應市場的需要?在對電子商務的瞭解程度進行深入調查時發現,問題確實很多。

表示對電子商務流程有明確認識的同學中,本科生僅佔32,MBA佔80,大部分非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對電子商務具體貿易流程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初級階段。

在對EDI的認識上,僅有不到9的人(研究生32)表示曾有過了解;4的人(研究生18)能就EDI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且這部分人全部是經濟管理類學生。

可見,在深入系統的學習中,電子商務逐漸體現了它的學科性——以經濟管理爲主。

在這方面,經濟管理類的學生有其專業的優勢。

但是所佔比例之少,尤其是其他專業無人瞭解的現狀實在令人擔憂。

在對電子貨幣的調查中,僅有1人在網上使用過電子貨幣。

本科生中僅有9人表示對此作過專門的研習,而且都集中在計算機專業和信息通信專業。

研究生中也僅有4人表示自己曾鑽研過此類問題。

另有10人表示對此很有興趣,這個數字是相當低的,僅佔總人數的2。

電子商務是一個跨學科的領域,在涉及到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問題——金融電子化與貿易安全上,電子專業、法律專業的學生有獨特的優勢,但尚未引起經濟管理專業的重視。

就目前而言,真正認識到電子貨幣與自己已經很近的學生並不多,對此投入很大精力的學生更少。

對電子商務的學習途徑第二部分的調查主要是想了解學生學習電子商務知識的途徑,瞭解哪些報刊上刊載的文章學生引用次數最多。

經分析,除去開設電子商務課程的專業,大部分本科生是通過計算機類的雜誌(43)和報紙(30)來了解電子商務知識的,從專業書籍與廣播電視上學習相關知識的並不多。

調查數據顯示,被學生引用的電子商務方面的論文來自91種中英文報刊,一方面反映了學生的閱讀面很大,另一方面反映了媒體對電子商務的報道數量也在加大,同時也反映了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的專業報刊尚未面世,面向大衆的宣傳方式仍是以面爲主的普及,較少涉及具體的實施細節,系統介紹電子商務知識的報刊並不多。

在普及電子商務方面受到學生們認可的媒介主要有《計算機世界》、《互聯網世界》、《信息與電腦》、《中國計算機用戶》、《市場與電腦》等幾家刊物。

經過進一步調查瞭解到,這些排名靠前的報刊,在1999年都專門設立了電子商務普及類的專欄或專題講座。

在人們迫切想了解電子商務知識的時候,選擇系列刊載的報刊無疑是讀者的首選。

但是沒有一家刊物所佔的比例超過15。

最後,在沒有任何組織的前提下,大多數學生(本科生的65和研究生的89)都主動去過電子商務的展覽會,從中瞭解電子商務的最新發展動態和最新技術應用。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們對電子商務都十分感興趣,不少人通過閱讀課外資料或參加展覽瞭解電子商務,有目的地學習電子商務知識。

但是,他們缺少系統全面的學習。

在電子商務成爲21世紀貿易主要手段的趨勢下,電子商務的普及與教育工作若能更上一層樓,將會推動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與壯大。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在學校,經過我的詳細調查,對於大學生的月消費情況調查有了一下結果:大學生的的生活費主要還是來自父母,佔消費的87%,兼職也佔一部分,佔消費的10%,還有的其他一部分學生的生活費可能是獎學金等等。這個現象一方面是因爲在大學裏,大多數學生還是主要以學習爲主,很少出校兼職,來賺取生活費,所以生活費的主要來源還是父母,另一方面是因爲父母的觀念,大多數的家長認爲,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就應該在學校裏安分的學習,工作是畢業以後的事情,現在不應該考慮太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一些學生做過兼職,但受到了欺騙,導致一些學生不敢外出做兼職。以上幾點都反應了學生兼職比較少的原因,所以兼職的費用佔學生生活費的比例不大。

現在的大學生,仍是純粹的消費者,目前大學生的消費水平居高不下,節約意識越來越淡薄。女生每月生活費主要在1000—1500這個範圍,男生主要在1000—20xx這個範圍。每月用於聚餐和買衣服的錢大約在300左右,根據我們這一組的調查,70%以上的學生每月父母給的錢是花完,20%的學生錢是不夠花,而只有10%的學生還有部分剩餘的錢。

戀愛、人際交往、購物、娛樂等已經成爲現代大學生最主要的消費項目。戀愛、人際交往費用是日常消費的大頭。考證以及籌備出國的費用成爲讓大學生消費水漲船高的新增長點。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我認爲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電子產品消費不亞於白領。大學生消費羣的普遍特點:追逐時尚、崇尚個性化的獨特風格和注重個性張揚;具有求新、求奇的消費心理;品牌意識強烈,喜愛名牌產品;物品的使用大多“喜新厭舊”。大學生對於電子產品的渴望以及潛在的攀比意識,使得大學生電子消費絲毫不亞於白領。

(2)愛買書的大學生越來越少。現如今,大學生每月在書籍上投入的時間、精力、金錢偏少。大學與高中相比,自主學習的時間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也更多,大學生理應閱讀大量的課外讀書。然而事實恰恰相反,我們讀的越來越少,我們的閱讀能力在退化!

(3)品牌成爲消費第一考慮因素。80%受訪大學生選擇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購買名牌產品。追求名牌,成爲大多數大學生的共同觀點,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對追求品牌,重品味的生活的需求與消費觀念。存在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如爲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

(4)戀愛中消費巨大。大學生的高消費到底高在哪,85%的學生表示戀愛最費錢,一束花30元,一個布娃娃80元,一條連衣裙140元,飯錢另計。每個月都得給女朋友花錢,遇上情人節、生日等非常時期還要節衣縮食,甚至借債。

根據我的調查可以總結出大學生消費影響因素以及消費用途主要包括一下幾點:

1.質量、價格以及外形美觀是目前影響消費者的主要因素,從問卷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追求流行仍然是大學生消費的主要觀念。據我們的統計,50%的學生會考慮商品的質量,40%的學生會考慮商品的價格,10%的學生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受流行趨勢的影響。這樣不同的比例是因爲現在的學生金錢主要來源父母,所以要受到父母給的錢多少的影響,在購買商品時,他們會衡量是否在自己的承受範圍之內,爲了能夠實惠,大多數的學生還是購買物美價廉的佔多數,但同時,一些學生也會受到自己周圍學生的影響,喜歡當前流行的東西,比如衣服的款式以及顏色等等。

2。從我們的調查問卷來看,現在的大學生用於學習方面的花費佔非常少的一部分。據統計來看,用於學習方面的花費只有50元以下。這方面來看,學生的學習意識越來越淡薄了,他們每天可以把錢花在買衣服,聚餐或者去其他娛樂方面,也不願把錢用在學習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爲在大學裏,學習氣氛不濃,買學習工具就少了,還有就是在大學裏,對學生的分數要求不高,只要及格就行,導致學習心理下降,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在大學裏各方面的誘惑太多,很多學生都經不住誘惑,不再專注於學習。

3。當代大學生除了物質消費外,不合理的精神消費也佔了很大的比例。據我們的調查,大學生的費用除了用於伙食方面之外,很多學生的費用還用於交通,服裝,娛樂等等,在大學裏,學生們的攀比狀況現象越來越嚴重,很多人追求名牌,時尚,導致很多學生透支消費,這種虛榮心理在大學裏很常見。比如買手機,在以前只要是以諾基亞爲主,但在蘋果出來以後,爲了展示自己的不同,一些學生就要求家長爲自己買蘋果手機,來突顯自己的與衆不同,體現自己的地位。還有服飾方面,也很明顯。有些男同學爲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爲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對這一現象,我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從社會來說,文化消費需要引導,需要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社會各界要進一步重視青少年學生精神文化消費問題。整個社會應該通過積極擴大文化消費需求以推動文化產業加快發展,通過科學培育和合理引導文化消費大學生這一最大的文化消費羣體形成健康的娛樂追求,從而不斷形成文化消費熱點,實現物質消費與精神文化消費的同步發展。

從學校來說,要加強思想教育,學校應該開設一些課程,主要宣傳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合理消費,理智消費,反對超前消費,過度消費,高消費,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消費。要在校園內形成良好的風氣。學校還可以組織校園活動,提倡中國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老師也起了一定的作用,通過這次的調查研究,我們希望老師在思想理論教學中,使用調查研究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科學方法,使理論教學真正擺脫空洞無物的說教。我們認爲今後老師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研究大學生的消費心理與行爲,從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從家庭來說,父母應該對自己的孩子的生活費的消費情況有一個明確的瞭解,應該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給相應的生活費,如果給得太多,很容易造成學生的浪費,不能夠形成節約意識,如果太少,會影響他們平時的生活。所以必須正確估量。同時父母正確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說明了父母教育的重要性,在家裏,父母需要經常提醒孩子節約的主要性,不要攀比,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事。盲目的效仿是不對的,這樣可以對學生起到一定的效果。

從學生自己來說,學生進行文化消費之前,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制定好消費計劃。克服從衆的思想,不應存在攀比的心理。要注意利用好閒暇時間,相對於中學階段來說,大學生擁有較多的閒暇時間。如何利用這些閒暇時間,直接關係着大學生的精神文化消費,在文化消費中,有的學生礙於面子,怕他人說自己“不合羣”,於是隨波逐流,把精力消耗在無休止的消遣娛樂之中。克服盲從心理,應重點強化自律能力。通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等方面的活動,思想觀點能自辨、行爲情緒能自控、工作學習能自主、生活服務能自理的“四自”能力,真正提高自身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覺走出文化消費的誤區。

作爲一名當代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消費要有計劃,要培養勤儉節約的意識,不要盲目攀比,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的消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摘要:當代大學生肩負着跨世紀的重任,在未來激烈競爭的社會裏要承受來自大自然和社會環境的巨大壓力,必須要有良好的道德,堅定的信念、意志和心理素質,才能支持自己建功立業,實現宏偉目標。本文通過對二外中文系03級的學生的生活環境及心理素質情況的調查,發現問題,尋找其產生的原因,提出保護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對策。

關鍵詞:素質教育 基本文明教育 人生觀教育 持久戰文明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從國小到大學進行了長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爲的是實現學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優良素質的塑造。但在校園裏看到的情景,使我們不得不深深思考:十幾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現在大學生自身道德素質方面的效果有着極大的反差,不同程度地表現爲集體主義觀念淡薄,輕視勞動以及校園中的不文明行爲、不禮貌現象增多。到了大學,我們培養的目標應該是使學生不僅掌握較爲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而且要使學生在思想政治覺悟和倫理道德水平等綜合素質全面提高。然而,近年來,在部分大學生中,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對思想道德素質培養持不太重視的態度。使得現在對大學生進行基礎文明教育,成爲社會的重要任務之一在當今大學生中,不講衛生,不懂禮貌,不講公德,浪費糧食、水電等不文明現象比比皆是:買飯時亂擠一通,見到老師不打招呼,考試作弊成風,在課桌和牆壁上亂塗亂畫,等等。這些都顯示了大學生的道德素質水平遠遠不及他們的文化水平。這確實令人挺擔憂的。一些大學生對政治不感興趣,不願參加《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和政治學習。其突出地表現在“四多”上:即藉故請假的多,無故缺席的多,遲到早退的多,上政治課看業務書的多。在調查中發現,約有10%的大學生無理想,大多數的大學生只有職業理想,1/3的大學生有政治理想或帶有政治色彩的職業理想,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而有些人認爲思想道德課沒有用處,將來找工作時,用人單位主要看學生手中有多少證書,學過多少專業知識。少數學生還認爲,思想道德素質再好,也不能頂飯吃,何必自尋煩惱,自己折磨自己呢?這些認識直接妨礙了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對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很不利。這種狀況是多方面造成的。首先,由於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的文化教育普及程度還處於較低的發展層次,精神文明水平還不高。表現在家庭教育方面,許多家長認爲教育是學校單方面的事情,忽視家庭教育,或者由於家庭知識構成較低,家長教育方式簡單粗暴,使學生接受的家庭教育片面而簡單。特別是近幾年來,大學生中獨生子女的比例越來越高,對他們的家庭教育不當所產生的羣體性道德教育偏差,也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來。其次,在學校教育方面,由於我國一直是考試教育,對學生的道德教育缺乏系統而完善的制度,大多數中學盲目追求升學率,道德教育形同虛設,使學生只注重考試成績,不重視個人道德修養的提高。而“教書育人,有些教師往往是隻教書,而缺乏寓於教書中的育人和缺乏‘授業’中的“傳道”。這也是重要的一方面。進入大學後,學生的道德水平難於同知識智力水平相符合。而以前對大學生在輿論上的吹捧,也使許多大學生對自我評價過高,認爲不再需要德育方面的修養,在這方面更加放鬆。另外,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如“一切向錢看”,腐敗現象等,也對道德教育工作產生了許多負面影響。對學生進行基本文明素質教育是手段,通過基本文明教育建立良好的校風,培養合格人才纔是目的。要實現這一要求,基本文明教育必須分兩步走,或者說應包括兩方面內容。

第一,校規校紀教育。校規校紀是基本文明素質的規範要求和準則,與基本文明教育密切相關。它通過集體對個體的約束,紀律對“自由”的約束來形成一種秩序,爲廣大師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工作和生活環境。校規校紀教育是基本文明素質教育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順利在校園生活和學習的前提,是建立良好校風的重要一環。可以通過學校組織學習,聽報告,大學生管理條例考試等形式,使學生對學校紀律、規定有個初步的認識。還可以通過櫥窗對以往的學生違紀典型進行宣傳,並在學生中展開充分的討論,使他們用這些來警戒自己。

第二,基本行爲規範教育。基本的行爲規範包括基本的人際交際交往禮節,規矩的行爲,基本的道德準則等。它不僅涉及到學生在校日常生活、學習、交往中的最基本的言行舉止,也涉及到學生在家庭、社會中的基本行爲,這是文明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也是難點。基本行爲規範表現在人的日常生活的各種細小事情中,它是靠長期培養良好的習慣而形成。習慣的養成是長期的,而習慣一旦養成後要改變它是非常困難的。這方面的教育單靠德育課中的說教和開大會是講一講是遠遠不夠的。習慣常常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爲,當學生按照習慣行爲做時,在意識中他往往並沒有想過應不應該這樣做,而只是遇到某種特定情景時的下意識的反應。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首先讓他們意識到什麼行爲是對的,什麼行爲是錯的。這個可以通過在宣傳欄裏進行宣傳提醒,或者學習、討論有關文章等形式,使學生對自己的習慣進行思考。在此基礎上,可以引導他們制定教室、寢室、食堂文明公約,並把查找身邊不文明行爲和訂立文明公約過程作爲教育過程。心理學認爲,習慣的改變往往不是可以自覺完成的,而要靠外界的約束和刺激長期形成。所以,建立學生自律組織,如文明行爲稽查隊,對同學中的不文明行爲隨時檢查、督促,對良好行爲進行表揚、鼓勵。當然,基本文明素質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見影。它是一個需要長期不斷髮展和鞏固的過程。對於大學生中的不文明現象,要有充分的耐心和理解,不可動輒批評學生素質低,不如以前好。

標籤:調查報告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