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報告

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情況的調研報告

報告1.87W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類型。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情況的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情況的調研報告

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情況的調研報告1

xxx市礦場資源豐富,前期礦山資源開採相對粗放、無序,導致生態環境破壞相對嚴重,生態修復起步晚、進程相對滯後。目前礦山生態修復的方法有穩定化處理法(包括物理、化學方法)和生物修復法(直接植被、覆土植被)兩大類。現階段主要採用的是物理方法與生物修復法結合方式進行,首先在生態重建的前期,採取物理方法對場地的穩定性處理、後採取熟土覆蓋、採礦場的填埋等方式創造生態修復條件,後期採取生物修復法進行植樹種草等方式進行植被恢復。我市礦山大多采取最簡單、成本最低的直接植被或直接覆土植被的方法進行生態修復,其中直接植被成活率低,恢復時間較長,一般需要10-20年,覆土植被成活率高,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常見生態修復方法,更易被大多數礦山企業採納。

一、調研我市礦山生態修復工作開展情況

(一)工作開展情況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礦山修復和綜合整治力度,建立市級領導巡山責任制,市級領導定期、不定期逐礦實地檢查,將礦山生態該修復列爲全市34項重點工作之一,建立了礦山修復及綜合整治聯席會議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實地調研、聽取專題彙報、安排部署工作,深入解剖問題,破解整治難題。出臺了《xxx市露天礦山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做到責任到人,跟蹤到位和落實到位,市有關局委落實分包縣(市、區)督導制度,實行駐地督導、捆綁問責。

全面落實“三級”包礦、“兩級”包片責任制,實現無死角管控,開展聯合督查,建立問題整改臺賬,持續跟蹤問效,確保取得實效。

按照“取締關閉一批、停產整治一批、修復綠化一批”思路,實行露天礦山“一礦一策”,分類治理。目前,我市共有73座露天礦山,其中有23座處於原始地貌未開採,6座在生產,44座停產進行生態修復整治。採取覆土植被方式現已完成10座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完成治理非法開採、關閉及廢棄露天礦山50處;

對全市55處採礦廢石廢渣等固體廢棄物,通過移除、覆土綠化、澆水噴淋等方式進行綜合治理,已完成治理27處;

全市共完成恢復治理面積3.1萬餘畝,植樹290.5萬餘株,累計投入3.67億元;

對短期內無法綜合利用的廢石廢渣,特別是煤矸石山,開展環境影響和安全評估,堅決防止環境污染、土地損毀和產生安全隱患。

(二)取得的成效

我市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其中,xxx縣實施“區內修復、區外補償”雙軌制,要求所有持證生產礦山礦區內無條件修復,礦區外延500米無條件修復。同時常綠樹種必須在80%以上,成活率必須在70%以上。目前已累計完成恢復治理(含生態補償區)2.16萬畝,植樹200餘萬株,其中區內修復523畝,無主坑口修復632畝,區外補償20452畝,區內和無主坑口修復率85.2%。xxx縣堅持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綠色礦山建設工作中,按照“誰開採、誰保護”“邊開採、邊治理”原則,督促企業結合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地質保護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等要求,落實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主體責任,對全縣14座持證礦山進行綜合治理,總治理面積2406畝,植樹14.86萬株,硬化道路1020米,投入資金4900萬元。通過鐵腕治礦、鐵腕治污,全縣礦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20xx年4月21日,“生態文明媒體行”採訪團到我市進行專題報道,27家媒體已累計刊發各類正面宣傳報道200多篇。4月29日,省自然資源廳在我市召開現場會,來自14個地市和72個縣(市、區)的202餘名代表到xxx縣、xxx縣進行現場觀摩,對我市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二、礦山生態修復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礦山生態修復是一個長期、漫長的過程,目前存在問題較多,主要有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歷史欠賬多。處於停產整治的露天礦山較多,在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等方面,歷史欠賬過多。

(二)整治資金不足。礦區生態環境恢復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礦山企業積極性不高,只有少數上規模、有實力的礦山企業能積極履行生態修復義務,多數礦山企業整治速度緩慢。因歷史原因還有很多無主礦山需要屬地政府來“買單”,市、縣、鄉政府財力有限,治理投資短缺,嚴重影響了全市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

(三)破解難題辦法少。大部分縣(市、區)對無責任主體的露天礦山的治理還存在畏難情緒,整治模式和資金來源單一,缺乏對新機制、新模式的探索和創新。由於人、財、物等因素制約,相關職能部門的人員配備和技術裝備無法滿足礦山整治工作的新需求,礦山地質環境監管工作的制度化、信息化和社會化等有待提高和完善。

三、對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作的建議

(一)加快整治進度。督促停產整治及其它有責任主體的'露天礦山企業按照“一礦一策”整治方案,及時完成整治任務。同時,打造一批礦山治理與修復示範基地,將我市廢棄礦山打捆申報一批國家、省級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爭取政策,通過示範性綜合整治,新增一批林地、耕地。對責任主體滅失的露天礦山,各屬地按照“一縣一策”加快推進礦山生態環境修復綠化工作,最大限度減少裸露地面,增加綠化面積,減少和抑制礦山揚塵。

(二)拓寬資金渠道。一是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對廢棄無主礦山,整治資金需求列入市、縣財政預算。二是增加土地收益注入。將廢棄露天礦山治理與土地復墾掛鉤,使礦山廢棄地復墾成林地、耕地和建設用地,納入政府土地儲備,土地收益優先用於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三是撬動社會資本。鼓勵單位和個人進行廢棄礦山環境治理,凡被批准治理立項的單位和個人,優先享有土地使用權,並減免與礦山治理有關的收費項目,本着“誰修復、誰收益”的原則,配套制定鼓勵投資的優惠政策。四是嚴格執行相關制度。及時、足額收存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加強審計監督,確保專款專用。

(三)加大監管力度。一是對生產礦山開採行爲和制度執行情況開展督察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要求整改,對情節嚴重、拒不整改的,從嚴查處。二是對於新建和改擴建礦山,必須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並將方案實施貫穿於礦山開採、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各個環節。三是建立完善市級礦山地質環境監測站和區域控制性監測網絡,實時監測區域礦山地質環境動態變化。

(四)創新治理模式。堅持“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實施綜合生態修復,對山上山下、地上地下系統修復、綜合治理,融治山、治水、土地復墾、生態修復爲一體。充分挖掘礦業文明資源、鄉土風貌景觀資源價值,在治理過程中融入生態、人文景觀保護理念,實現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的有機結合,優化城鄉空間佈局,改善人居環境條件,實現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產業導入並舉。

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情況的調研報告2

一、海南受損農地再利用

山區農業用地非常寶貴,受採煤影響損毀和破壞的農業用地重新利用有明顯的必要性。採煤後形成的塌陷坑和裂縫給山區梯田地和坡耕地的耕作操作帶來嚴重不便,存在漏水漏肥現象。對其的修復和改造主要是工程措施輔以生物措施和農耕措施,減少水土流失,保存土壤養分。受損農地的生態修復應作爲一項系統工程來抓。有條件的地區要實施耕作便道和蓄、引、排、灌等配套工程,堅持山上山下綜合治理,治好山上,保護山下;全程規劃,分佈實施。同時通過施肥改良措施,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多施農家肥、有機肥等措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二、海南廢棄礦業資源再開發

煤礦關閉後留存的廢棄礦井、研石堆、機械設備和採礦典型跡地,是一類非常重要的廢棄資源。這些物質和非物質文化具有極高的市場、歷史、社會、建築科技、審美價值。因此對這類具有采礦工業歷史記錄作用的礦山遺產進行保護性開發利用。廢棄礦業資源開發利用主要內容包括:礦井水淨化作灌溉和景觀用水、殲石堆充填塌陷坑和礦業遺蹟旅遊資源開發等。

三、合理開發和保護未利用廢棄地

從土地生態學和生態景觀理論的角度分析,還未利用的礦山廢棄地土地資源並不是完全處於一個平衡的生態系統。保護土地資源不是簡單地等同於不開發土地資源,關鍵在於開發的形式是否有利於生態系統的穩定,有利於維護良好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發展。主要措施包括對礦山廢棄地天然林地區的封山育林、荒地的植樹造林、部分適宜開發爲農業、旅遊用途的荒地的適度開發。如結合優越自然、社會和文化資源的緩坡荒地開發具有特色或主題的生態旅遊。

四、海南地質災害防治

地質災害防治是煤礦廢棄地的生態修復的重要內容,主要是針對泥石流、滑坡等。多年採煤產出的岩石堆積在溝谷內,極易誘發泥石流等。泥石流等防治工程主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的邊坡治理,植被再造等。工程措施是一種直接防禦泥石流發生的治理手段,採取排導溝、護坡和擋牆等相結合的治理方案可以穩定溝牀和坡面物質,控制泥石流發生發展;生物措施是一種有助於減緩泥石流形成的治理手段,採用科學的方法植樹種草。植被覆蓋可以有效減少地表徑流、保持水土,對維持自然生態平衡具有顯著的效果,從而對緩和泥石流的發生發展、減輕危害,具有工程治理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時生態林建設,可以營造良好的山谷景觀,極大地改善生態環境。

五、海南生態景觀建設

生態修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生態景觀的重建。生態景觀重建是山區礦區廢棄地生態修復的重要內容之一,即生態景觀建設是生態修復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景觀建設着眼於長遠的自然景觀保護和生態平衡,引入生態觀,包括有關生態環境和景觀建設的一切措施和手段,是一個長期發展的、客觀的動態過程。礦區廢棄地生態景觀建設在保證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同時追求生態、經濟和社會三者相統一的整體效益。礦山廢棄地生態景觀建設有以下基本內容和措施:塌陷坑的.充填平整、裂縫的修補、研石堆污染治理及其整形和綠化、人文景觀的挖掘與修繕、陡荒坡地綠化、坡耕地進行平整、梯田水利建設等措施進行綜合整治。從而營造新型農村田園景觀,爲休閒農業、觀光農業、假日農業奠定基礎;爲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人民,利用休閒活動享受大自然的田野風光提供場所。

六、海南海岸帶生態修復

海岸帶(coastalarea)是陸地與海洋相互作用的交接地區,是人類社會繁榮發展最具潛力和活力的地區。海岸帶既具有重大的生態效益,又具有重大的經濟效益,但由於人口不斷地向海岸帶地區集聚,使海岸帶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資源和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

世界各國對海岸帶採取了多種保護措施,早在1972年10月27日,美國頒佈了《海岸帶管理法》(CZMA)[2],隨之韓國、日本、新加坡、英國等國也先後制定了海岸帶管理法律、法規。同時爲了減少資源破壞和避免生態進一步惡化,利用人工措施對已受到破壞和退化的海岸帶進行生態恢復,由於人類對海岸帶生態系統複雜性認識的侷限性,對海岸帶生態恢復的研究還主要集中在單個的生態因子上,對海岸帶生態系統的綜合系統的恢復技術。

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情況的調研報告3

開展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具體行動,是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城市的重要內容,是建設“創新之區、品質之城”的必要環節。爲全面瞭解我區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推進情況,根據區人大常委會年初工作安排,6月中旬以來,我們在分管副主任的帶領下,通過聽取彙報、召開座談會、走訪企業等方式,對我區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評價

近年來,區政府及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圍繞上級下達的目標任務,按照“四個一”的工作機制,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有序推進,修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十三五”期間已修復治理46萬平方米,新增用地528畝,其中新增建設用地381畝,產出廢棄石料資源約1200萬噸,非法開採案件逐年下降,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強化組織領導,落實各方職責。制定了《紹興市上虞區土地整治規劃(2016-2020)》,並經區人大常委會會議通過,成立了以副區長爲組長,發改、公安、財政、自然資源和規劃、生態環境等部門爲成員的項目推進工作小組,下設辦公室,落實部門工作職責,細化工作內容。去年以來,又下發了《關於做好20xx年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治理推進礦地綜合利用工作的通知》《關於做好20xx年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專項行動的通知》等文件,分解任務,壓實鄉鎮、街道的屬地責任。

2.圍繞目標任務,制定行動計劃。一是確定治理對象。根據《浙江省廢棄礦山生態修復三年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下達的目標任務,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根據我區廢棄礦山的類型和治理難易程度,在省定任務21個項目的基礎上,增加13個區定治理項目,預測總治理面積105萬平方米,新增可利用土地1500畝左右。二是制定修復方案。區政府堅持生態優先、保護爲先的原則,充分聽取有關部門和屬地鄉鎮的意見建議,制定了“一礦一策”的治理方案,爲治理工作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細化實施步驟。按照統一的四個環節細化實施步驟,倒排工作計劃,確保20xx年開工項目在20xx年底完成驗收,20xx年實施項目順利開工。

3.集聚多方力量,開展綜合整治。成立礦山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及時研究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合力推進綜合整治。遵循“誰用地、誰治理”的原則,落實廢棄礦山修復資金,將礦山自然生態環境治理備用金和石料資源費優先用於本項目治理,積極拓寬籌資渠道,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礦山治理。將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與土地綜合整治、“四邊三化”、“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整合政策與項目資金,統籌推進礦山治理。

4.實施清單管理,加強督查考覈。及時把治理任務列入鄉鎮街道年度工作目標考覈任務,牽頭單位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等部門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要求,聯合對工程實施過程進行監管,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解決,建立“清單管理和銷號制度”,做到修復一處、驗收一處、銷號一處。

二、存在問題

我區的礦山資源開發曾經爲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提供了有力的資源保障,但伴隨着經濟和社會發展,特別是城市化快速推進,礦山開採造成的植被破壞、山體裸露、土地毀損等問題日益顯現,已成爲影響城市形象的“傷疤”。近年來,我區的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雖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問題,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項目推進速度與上級要求還有差距。三年行動計劃時間已經過半,但由於廢棄礦山修復政策處理難度較大,牽涉的情況比較複雜,21處省定任務只完成4處,開工10處,待招投標7處,13處區定任務只完工1處,準備開工7處,待招投標5處,且剩餘的都是情況較複雜、處理難度較大的項目,因此,整治任務還十分艱鉅。

2.現有治理水平與治理現狀還有差距。歷史上,由於開採水平較低以及礦產資源開發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普遍存在重開發、輕治理,注重經濟效益、忽視生態效益的現象,遺留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要生態修復需先消除安全隱患,遵循動態施工原則,按實合理地進行設計、施工變更。由於工藝比較複雜,現有治理技術水平難以完全滿足治理需求,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項目的進展速度。

3.治理資金籌取和需求還有差距。廢棄礦山生態修復資金需求量大,對無法落實修復責任主體的廢棄礦山,治理資金給財政帶來了較大壓力,責任主體無法確定的65家廢棄礦山,需治理坡面面積爲122.45公頃,大約需治理資金1.2億元,而已收取的治理備用金只有779.14萬元,缺口較大,一定程度影響了治理進程。

4.部門管理和現實情況還有差距。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涉及安全生產、國土資源、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牽涉到多個部門的職能,由於職能邊界不清晰,往往難以形成統一意見,給合力推進治理帶來了難度。

三、下步建議

人口、環境、資源是可持續發展的三大主要問題,就我區而言,礦山生態修復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一方面可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環境,另一方面可綜合利用,爲發展提供建設用地和建築材料。隨着“兩山”理論的不斷深入踐行,給礦山地質環境的保護和生態修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爲了進一步提升我區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和礦地綜合利用水平,提出如下建議: 1.加大力度,加快治理速度。一要緊盯目標任務倒排工期。要緊盯省定三年目標任務,倒排治理對象施工計劃,對於已開工還未驗收的要抓緊驗收,儘早銷號,對未開工的項目要加大工作力度,掃清工作障礙,及早開工。二要加大考覈力度促進治理。要加大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的考覈力度,提大學聯考覈權重,引導屬地鄉鎮街道積極擔負起實施主體責任,對治理工作相對滯緩的鄉鎮街道,要採取必要措施督促治理。三要抓住問題關鍵加強監管。對現有礦山開採要加強監管,杜絕重開採輕治理現象,要提高礦山企業准入門檻,從源頭上防治各類問題的發生。

2.精準施策,統籌推進治理。積極引導廢棄礦山生態修復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因地制宜,統籌推進礦山地質災害治理、水資源保護、土壤治理修復、植被恢復等工作,積極探索礦山生態修復模式,利用種子噴播法、客土噴播法、纖維綠化法等多種手段,使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從單純的植被恢復向新興替代產業轉變。依據總體規劃,選取合適的廢棄礦山建設景觀綠地、遺址公園,賦予廢棄礦山新的活力和文化內涵,增加對城市景觀綠地體系的有益補充。對無法落實修復責任主體的廢棄礦山,要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治理相關土地開發,採取多種合作方式,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適度發展產業,引導企業積極參與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大力構建政府、企業、社會共同參與的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新機制,努力實現礦山生態環境安全、和諧、美麗的目標,爲我區“創新之區、品質之城”建設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支撐。

3.積極引導,加強輿論宣傳。大力普及礦山地質環境保護防治知識,增強幹部、羣衆、企業主礦山環境保護的責任意識,調動鄉鎮、村級組織的積極性,把治理與環境改善、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要調動礦山業主的積極性,正確處理好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的關係,提高他們保護地質環境的自覺性、主動性;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和渠道,廣泛宣傳推進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好案例,引導全社會積極參與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根據區人大常委會關於《紹興市上虞區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落實情況跟蹤監督暫行辦法》要求,建議以下兩方面工作進行跟蹤督查:

1.對21個省定任務中已開工的10處和待招投標7處,跟蹤監督工程進度(責任單位: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屬地鄉鎮街道);

2.進一步加強源頭管控,加強非法採礦打擊力度(責任單位:區自然資源和國土分局、公安分局,屬地鄉鎮街道)。

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情況的調研報告4

1工程概況

陂頭面鐵礦礦區面積0.148k㎡,開採深度:0~-30m標高,採礦許可證覈定的開採方式爲露天開採,開採礦種爲鐵礦,生產規模爲8萬噸/年。1985年陽春縣人民政府將礦山劃歸陽春礦冶開發總公司,1986年10月礦冶開發總公司解體,同年11月由陽春縣鐵礦公司接收,礦山採用露天開採方式,設計年開採量8萬t。由於經濟及開採不規範等原因,2008年12月停採,部分採坑已回填至地面標高,部分採區被水體覆蓋。目前礦區內最深採坑已達-30m標高,礦區內共消耗資源儲量:鐵礦石量2113.74kt,伴生銅金屬量4794.97t。

礦山經多年開採,對原有地貌破壞較大,現在礦區在開採範圍內並形成了長約50m,高15m,坡角約70°的挖方邊坡。邊坡大部分表層岩石風化比較強烈,殘積土厚度較大,土體較鬆散。由於切坡的規模不大,邊坡主要爲第四系坡殘積層,巖性爲灰黃或淺紅色砂質粘性土,局部爲礫質粘性土。局部地段曾經引發過、崩塌和滑坡等地質災害。

此外,原有礦山的建設和開採活動,已造成的地質環境問題還有礦山佔用土地改變利用功能對土地資源的破壞、含水層破壞、地形地貌的改變對地質地貌景觀的破壞等。

爲了保護礦山地質環境,減少因礦產開採活動造成的地質環境破壞,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必須採取一定措施對礦山的地質環境問題進行全面的綜合治理,全面恢復礦山的地質環境、生態環境與自然環境。

2礦區地質環境背景

陂頭面鐵礦位於陽春市境內,行政隸屬崗美鎮管轄,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該區的氣候特點是夏長冬短,日變幅大,暴雨多,強度大。該區年平均氣溫22℃,最高氣溫37.2℃,最低氣溫-1.8℃。年降雨量爲1050.1~3342.31mm,多年平均年降雨量2480mm,日最大降雨量338.1mm(1976年10月23日)。雨水集中在4~9月份,佔全年雨量83.28%。常年主導風爲東北風,最大風速16m/s(2006年4月14日),平均風速2.2m/s。

礦區出露地層主要爲石炭系和泥盆系,其中石炭系巖性主要爲含礫石英砂岩、細粒石英砂岩、粉砂岩及砂質頁岩所組成,部分經接觸變質成爲石英角巖或透輝鉀長角巖。泥盆系巖性主要爲灰巖,夾有粉砂岩及砂質頁岩薄層,尤其上部與帽子峯組接觸附近夾層較多,經接觸變質成爲大理岩、條帶狀大理岩或矽卡巖,其中砂頁岩夾層則變質爲角巖。礦區內的岩漿岩屬於燕山二期花崗閃長巖,中粒半自形結構,塊狀構造。礦區斷裂構造以成礦後北北東向之逆斷層爲主,走向爲北東10°,傾向南東,傾角約55°。斷層爲後期石英脈所充填,長1.4km以上,寬1~20m,對礦體有破壞作用。

根據地下水賦存條件,含水層水理性質和水力特徵,礦區地下水含水層可分爲:鬆散巖類孔隙含水層、砂岩裂隙含水層、花崗岩裂隙含水層、大理岩類岩溶裂隙水、矽卡巖(或角巖)隔水層和風化破碎承壓含水帶。大氣降水是本區地下水主要來源,受地形和構造線控制,地下水逕流主要沿岩石裂隙及溶隙從西向東,由高地向谷地順地形運動,在山腳及侵蝕基準面附近地形低窪處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

陂頭面礦區主要分佈的土壤主要爲山坡地紅壤。主要植被類型爲常綠季雨林、馬尾松林、闊葉混交林以及丘陵常綠灌叢。主要植物類型有凹葉紅豆、密花樹、竹節樹、變葉榕、桃金娘等。草本植物主要爲芒箕、省藤、黑莎草等,總體上礦區植被覆蓋率較高。

3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工作部署

(1)總體部署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工作的各項措施貫穿於採礦活動的全過程,是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與監測措施合理結合的過程。按照“預防爲主,防治結合”、“邊開採邊治理,分階段逐步推進”等原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工程總體部署爲:

○1先破壞先治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與監測措施相結合進行治理。

○2對地質災害主要採取工程措施、配合生物措施進行治理,用監測措施進行預防;

○3對地形地貌景觀破壞的恢復,採取生物措施、配合工程措施進行治理。

○4對土地資源的破壞主要採取土地復墾的方法進行恢復。

(2)防治措施

○1露天採場邊坡失穩:根據其邊坡高度、邊坡岩土物理性質特徵以及穩定性等情況,加強監測和處理效果的檢查,確保邊坡的安全。

○2廢石堆場:採用工程措施進行廢石的轉運,同時恢復植被,修復其地形地貌景觀;對其下游區域地下水水質的變化情況,主要採取監測措施進行監控。

○3各種運輸道路形成的不穩定邊坡,以工程措施進行防治;其地形地貌景觀的恢復主要採取生物措施進行治理。

4礦山地質環境防治工程

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既要統籌兼顧全面部署,又要結合實際、突出重點,集中有限資金,採取科學、經濟、合理的方法,分輕、重、緩、急地逐步完成。最終達到地形、植被在視覺和環境上與周圍的區域生態融爲一體。

(1)邊坡失穩防治工程

區內不穩定邊坡主要爲露天開採形成的臺階邊坡,由上部的土質邊坡和下部少量的巖質邊坡構成。上部土質邊坡比較鬆散易垮,應以安全合理的坡率放坡、排水和生物措施等爲主;下部巖質邊坡的的結構較穩定,應以排水、監測等措施爲主。在開採過程中形成的部分高陡邊坡應採取降坡、清理危巖等措施;對於比較破碎的地段必須進行加固措施處理,根據邊坡出現不穩定狀態狀況,其加固措施可選擇採用漿砌塊石護坡、格構錨杆(索)、噴錨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