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報告

思考着收穫着教學報告

報告1.62W

聽了谷主任的報告,結合濰坊之行,讓我受益匪淺,具體總結如下:

思考着收穫着教學報告

一、從學情出發,以學定教。

新課程要求我們的教學要從學生的學出發,學生需要什麼我們便教什麼,學生已經會了的,我們便不需要再浪費課堂時間,這樣我們的課堂纔是高效的課堂。用魏星老師的一句話來說是:從離學生最近的起點走向最遠的終點。達一點上,五位老師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魏星老師在上《清平樂.村居》一課時,基本上所有的問題都是從學生中來,順學生的學來定自己的教。場景一:在學生讀課題讀錯的時候,老師引發學生思考:“爲什麼不能讀清平樂(lè)?”在學生無法回答之後,引導學生:“詞在宋代就像流行歌曲,是音樂的一種格式,可根據固定歌曲名填詞。”在這種引導之下,學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清平樂的讀音及來歷。場景二:在糾正字音時,老師提問同學們:“朗讀時,哪些字音易讀錯,你想提醒一下同學?”同學們紛紛提出自己認爲難讀的字,如媚、媼、剝等,老師順學生的學情而教,說到“翁媼”的時候,魏老師啓發學生互相說一說:“你是媼嗎?”“年老的男性纔是翁,你說你是翁嗎?她是媼嗎?嗯,你們將來是翁、媼。” 竇老師在這方面做得更是遊刃有餘,竇老師的高度是我所不能企及的,竇老師上課便放手讓學生質疑,並將學生的質疑,一一記在腦中,又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合作,一一解決,對於學生暫時沒有回答的問題,老師將其巧妙地穿插在隨後的講課中,當此環節結束後,再反饋到提問的學生中,讓學生再次自己對自己的問題進行解答,就這樣有問題必解決,在這質疑與釋疑的過程中配合得天衣無縫。竇老師這種駕駛課堂,掌握課堂問題的能力,是我們遠遠不能達到的。

教學是以學生的學習狀況作爲起點的,教師只有瞭解學生的學習起點,才能帶領學生走向最遠的終點。教師必須能掌握學生學習的興趣、現狀等,如果在課堂上學生表現的不感興趣,無精打采,教師的教學方式就得發生相應的變化,而不能根據既定的設計固執地進行下去。我們的教學應該是站在學生學習的角度上進行的,而非老師要教什麼的角度上去教。我們老師的作用是把學生帶到高速公路的入口,接下來的路可以留給學生自己去走,自己去欣賞未來美好的風光。作爲老師我們要站在兒童的角度,能引領他們站在高處放眼遠處的風景。或者說,教師先在學生心中種下一粒能夠有機會生長、發芽的種子,將來的某一天這粒種子碰到適合的溫度、土壤纔會發展得蓬蓬勃勃、鬱鬱蔥蔥。

二、尊重學生的理解和情感,多元解讀

新課標要求教學要以學生爲本,體現人文性,不同的人對同一文本的解讀肯定是不盡相同的,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些都告訴我們,語文教學中,針對同一句話,不同學生肯定有不同的理解與情感。做爲老師,我們要在掌握原則的情況下,在自己有充分的理解和正確的解讀的情況下,我們要允許並理解學生的多元解讀,只有百花齊放的課堂者充滿生命力的課堂。魏老師在講《村居》一課時,提問:“那是一個怎樣的村居?”學生給出的答案五花八門,有和諧的、幸福的、和美的、和平的、溫馨的'……老師分別予以肯定。吳琳老師在講《去年的樹》一課時,抓住了鳥兒和樹、門先生、小女孩、火柴的幾處對話,讓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帶着自己各有特色的理解,去讀出自己的領悟,學生的朗讀充分表達出了自己的感受,繪聲繪色,入情入境。課進行到尾聲時,老師問:“你想對誰說什麼?”學生也進行了多元的解讀,老師充分尊重了學生的感悟,但當學生的理解出現偏頗時,老師也及時指出:童話中的樹和鳥,不是實際生活中的樹和鳥,不能拿到實際生活中來,及時糾正了學生的不當理解。竇桂梅老師在講《牛郎織女》一課時,在引導學生讀牛的話時,老師指導了學生用了多種語氣讀,學生各有各的讀書感悟。老師總結:“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頭牛,你在創造的時候,都融入了你自己的想象和性格特點。”的確就是這樣,在後面的織女對牛郎說什麼,牛郎對織女說什麼,以及引導學生多角度來看王母這個人,釋疑王母爲什麼趁牛郎不在時來抓織女,學生各有見解,老師基本都給予了肯定。這些充分體現出竇老師在課堂上充分尊重每一位同學的閱讀感悟,多元解讀課文。

我們現在的教學提倡“以人爲本”,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只有充分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以學生的身份來審視課堂,才能充分尊重學生,和學生一起融入到富有生命力的課堂中去。

三、重構文本教“語文”,紮實訓練。

老師們能夠根據教學目標,將自己所教的文本進行重新組合,串成新的系統,進行有目的性的訓練,很好地體現出了語文的工具性的特點。如陳延軍老師在講《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一課時,通過讓學生大量地讀,讀中感悟,讓學生通過查字典,自己掌握“奼”和“嫣”的讀音,理解這兩個字的字義,並且注重了積累語言的培養,在理解課文時,真正是在帶領孩子咬文嚼字,將語文的工具性落實得紮實到位,擲地有聲。魏老師講的《清平樂.村居》一課時,當講到生字“剝”(bāo)時,魏老師的講解也非常有趣:“把蓮蓬的皮去掉叫?把花生的皮去掉叫?把香蕉的皮去掉叫?把棕子的皮去掉叫?”這樣的訓練紮實有效。然後老師又問:“把蘋果的皮去掉叫?”學生順勢而爲叫“剝蘋果”,引起了一陣騷動,後來老師引導“剝”(bāo)是指把物體的皮或殼去掉,用工具去叫削。把這兩個字“剝削”連起來讀?學生讀成了(bāo xiāo),惹得鬨堂大笑,學生就在這種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既對字的讀音有了深刻印象,又對字的用法深入瞭解了。當學生提問 “無賴”一詞是什麼意思的時候,老師先讓學生讀,觀察學生的表情,又通過一系列的引導語,說:“我發現你們都是笑眯眯的?” “爲什麼是這種表情?”“學語文不但要語感好,還要有語理,有學習的理由。”當學生回答到“因爲覺得可愛”時,我們的教學難點就這樣被順理成章地解決於無形之中,從而有效地落實了教學目標。竇老師的課堂上,這一特點更加鮮明。竇老師將四大民間愛情故事編爲一個整體,讓學生在學這一篇課文的同時,其實掌握的是這一系列民間故事的特點,在這裏,老師不是在教課文,而是在藉助課文,學習一系列文章。其中的方法過程指導,學生能力的培養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現,竇老師把教學的三個維度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實在是讓我歎爲觀止。

反思自己,平時拿過一篇課文,我們很少有自己對教材深入的瞭解、剖析和解讀,大多時候都是讀一遍教材,然後拿來教學參考書,到網上搜集資料、課例,找專家的教學實錄,以爲這樣就可以上好課,卻忽視了最首要的事情——老師自身要充分閱讀教材,自己用心體會課文內容,這樣沒有自己的個性、主見,只注重了形式的多樣,到最後卻發現課堂結構支離破碎,只是索然無味的他人見解的簡單堆積。此次的學習,使我幡然醒悟,原來,這種解讀教材的方法只會使自己停留於文本的表面,所進行的課堂教學也必然是空洞的或無條理無生氣的。

兩天的收穫是沉甸甸的,帶着滿滿的收穫踏上了歸途,我找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也帶走了一點思考:怎樣能將語文工具性的訓練與整體感悟朗讀更有效,同時又不破壞對全文的整體把握?怎樣掌握好度,讓學習既紮實有效,又充滿情趣?怎樣更有效地重構文本,讓課文爲我所用,找到最適合學生的切入點?這一點我將在以後的日子裏繼續學習與探索,增強自己對文本最恰當地解讀,對目標更準確地把握,找到更多有效地訓練方法。總之,今後的工作對於我而言,仍將是充滿挑戰和意義的,我會努力不斷吸取“活水”來注入課堂中,讓自己和孩子們一起在新課改的指引下暢遊語文的世界!

標籤:教學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