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傳統文化精神引入中學素質教育

作文2.08W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實質就是這個民族的精神。教育是以人爲本的事業,素質教育要注重塑造學生真、善、美的心靈,構築他們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人格,這一切都離不開傳統文化精神的修養。如何將傳統文化精神引入中學素質教育,筆者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簡要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以供大方之家共同探討。

傳統文化精神引入中學素質教育

一、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學生的立身之本

自強不息一詞,最早來源於《周易》。《易乾卦篆辭》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說,天的運行表現爲剛健的屬性,人應該效法天,自強不息,積極向上,奮發有爲。《周易集解》引幹寶對自強不息的解釋是:凡勉強以進德,不必須在位也。故堯舜一日萬機。文王日仄不暇食,仲尼終夜不寢,顏子欲罷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強不息矣。有了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孔子才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宣傳其儒家思想;司馬遷繼承了自強不息的精神,纔有了長篇鉅著《史記》的問世;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不畏惡勢力,以九死不悔的精神頑強抗爭,最終身殉理想。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鼓舞着中華兒女敬業進取、百折不撓、不斷奮進,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

中學生應樹立以天下大事爲己任的理念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保持相對的平衡心態,在順境中積極向上、謙虛謹慎,在逆境中意志頑強、戰勝困難。對工作和學習不視爲負擔,而視爲樂趣,努力把自己的才智在學習中發揮出來。

二、爲人正直、修身養性學生的道德之源

受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思想的薰染,中華民族具有正道直行,崇尚氣節的精神。這種精神使中華民族成爲堅持真理、追求正義的.民族。孔子曾說過:直其正也,方其義也。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強調了正氣、正義的重要性。爲了正義而抗爭,不惜獻出生命。又曰:朝聞道,夕死可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強調堅守正道的重要性。修身養性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也是素質教育的一項內容。《中庸》說: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說的就是修身養性的準則。孔子提倡克已內省,是修身養性的精華之義,其意義是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戰勝自己。又說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矣,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講了做人要遵循嚴於律已、寬以待人的自律原則。而修身養性的關鍵是戰勝自我。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一個人很難戰勝自己,只有戰勝自己,才能成爲強者就是這一觀念的體現。

中學生要注重自身修養,在順境會考驗自己,在逆境中磨練自己,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識,善於調節自己的言行舉止,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能事實求是地進行自我評價,保持適度的自尊與自信,正確地看待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發揮自己的優勢;能進行正確的判斷和推理,客觀地反映事物,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三、厚德載物、貴和持中學生的爲人之道

中華民族是具有包容性的民族。《易傳》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縱觀中國古代史,可略見一斑。先秦時代百家爭鳴的局面,就是建立在互相包容基礎之上的。荀子的學說就是融合了儒、道、法家的思想內涵而形成的。到了漢代,讀經書成了社會時尚,各家之言可以同時表現,儒學融通了法家、陰陽家等各家思想。漢以後,佛教傳入中國,中華民族以博大的胸懷容納了它。到了唐代,由於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同其他民族交流日益頻繁,使佛教得到長足發展,形成了豐富的漢唐文化。《國語》記載: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和即善於接納別人的不同意見,能寬容持不同意見的人。同就是不講原則地附和。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說報怨以德。就是說,即使與人有怨,也要以道德上的寬容態度和方法來作爲回報。貴和持中是集體主義原則和羣體和諧的價值觀。《易經》中將天、地、人這三才納入一個整體當中,追求宇宙的動態平衡。這是和諧的哲學文化基礎。《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孔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樂以天下,憂以天下,主張把自己的苦樂與人們、社會聯繫起來。這是以德爲本思想的體現,對培養健康優秀的民族品格,形成積極向上的民族精神,不無裨益。

中學生要學會理解寬容,要與人爲善、樂於交往,要和同學和睦相處,對同學尊重、信任,善於結交知心朋友,善於溝通。面對矛盾和分歧,能正確對待、妥善處理,並有樂於助人的願望和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