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哲學

《哲學與人生》的讀後感

哲學2.6W

用了大概三四天左右的時間讀完了傅佩榮的《哲學與人生》,不怕大家笑話,這是自己有史以來讀完的第一本理論性的著作,符合導師要求的書目,時間相對比較集中,但我絲毫未感到厭倦,連以前讀書時忠告自己的“堅持一下”都沒來得及出現,這本書就被我讀完了.這本書就像一塊非常大的磁石一樣吸引着我,讓我無法自拔,沉醉其中.把我的內心感受的外在表現說的具體點大家可能更能體會,3月6日我去教師資格證體檢,因爲我發現左眼有點疼,順便去醫院檢查我的眼睛,醫生幫我檢查之後說我的左眼“眼角膜”有點發炎,遵醫囑的話,不能過度用眼,而我卻沒能照顧好自己的眼睛,每次看書會一直看到書上的字重影了實在看不清了,纔會停下來休息一下,朋友,你們可以想象這本書之於我的魅力了吧.

《哲學與人生》的讀後感

首先,我想說的是讀書這件事.

讀書是我一直沒什麼好感的,因爲我一直沒發現讀書的樂趣,本科階段也只是隨興所至的讀一些書,很多時候都是一些文學性比較強的書,一直到讀研究生,碰到導師,導師說的第一句關於讀書的話是“要讀書,而且要讀理論性的書”.其實當蘇老師說這些話的時候我並不覺得對我有什麼影響,也不覺得這理論性的書有何妙處,蘇老師也沒做解釋,我感覺還是迷茫,所以很遺憾一直也沒去讀相關的書.這本書是我姨介紹給我的,我從中受益很大,所以我想分享給大家.

先說一下這個書名中的“哲學”二字,大家都知道它是“愛智”的意思,愛好智慧代表的就是一種追求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靈的開放.亞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學》一書中,開宗明義就說“人類的天性渴望求知.”而求知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就是讀書,所以從人類天性的角度來講,沒有人是不熱愛讀書的.所以當蘇老師談到“一定要見一下我姨,看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把他這個這麼不愛讀書的學生感化的愛讀書了”的時候,我說“蘇老師,你錯了,我內心一直渴望讀書,只是一直沒能找到進入書的海洋的路徑”,我想有些同學可能也存在着我當時存在的困惑,也可能有很多同學已經完全領悟了讀書的妙處.在此我以自己作爲一個既反面又正面的例子,給大家以參考.

讀書的意義到底何在?以我現在的理解是這樣的:莊子曾經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的海洋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隨無限的知識,那麼我們一定會疲憊的.這句話在告訴我們的道理就是“我們讀書不是爲了讀更多的書,而是爲了藉此明白事理,從而擺脫煩惱與束縛.”即啓明之知而已.道理很簡單,就像我們渴了需要喝水,餓了想要吃飯一樣,如果我們感覺思想上存在困惑,那我們就需要去讀書.讀書可以幫我們解除很多的困惑.講一個書上提到的一個小故事:“《呂氏春秋》中記載着一個叫甯越的人,他十幾歲時開始替別人做工,每天從早做到晚很是辛苦,工資卻僅僅能維持溫飽.他眼看着一生這樣下去毫無希望,於是就請教一位朋友,怎麼做才能擺脫這種痛苦的人生.這位朋友告訴他,如果願意讀書,三十年之後可以免除這種痛苦.甯越聽了,從此每天夜以繼日的讀書,十五年之後變的很有學問,有個貴族請他做家教,生活就此改觀.”甯越因讀書而改變了自己的生活,這個故事可能是一個特例,我也不是說大家讀完書之後都可以去富庶的家庭做家庭教師,而是想說明讀書對我們來說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有些時候讀書帶給我們的改變是難以想象的.

理論性的書是自己以前一直很排斥的,就是因爲以前沒有領略到它的妙處.臨近畢業才愛上讀書,說來慚愧,同時也遭到一個愛讀書的舍友的“恥笑”,但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爲時不晚,因爲讀書,接受教育,這些都是貫穿生命始終的.我二十五歲頓悟了,那接下來的每一天都是我充實自己的機會.所以對於時間我會倍加珍惜.當你真正的閱讀一本好書的時候,你的意識會在著者的引領下慢慢流轉,直到忘記時間,只覺世上只有你在和著者在對話,很美妙的一種感覺.

下面我再談談書該如何來讀,因爲以前我一直沒能理解該如何來讀書,總是在一些細枝末節上糾纏.在這裏我也不談具體的讀書方法,因爲當你真正遇到一本好書的時候,就會愛不釋手,直到領會它的全部思想.但我談幾點在讀書時應該具備的意識.首先,讀書也應該處於一種不斷的思考中,讀到一段話不要立刻信以爲真,如果把很多事情都認爲是理所當然,就無法養成思考的習慣,也很難形成所謂的“創造力”.蘇老師關於讀書說的很好“覺得很多書中談到的觀點是對自己很有啓發,並不迷信書”,但似乎我還沒到那種地步,因爲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給我的感覺是“豁然開朗”,可能思考的力道還不是很夠,還需要不斷的修煉.第二,要掌握整體的觀點,也就是說對任何的事情,都要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見,思想也將更爲圓融.第三,確立價值取向.取向的英文單詞是orientation,這個詞有兩個意思:一是“定位”二是“方向”,知道自己言行背後的道理,就能夠堅持下去,即使需要付出一些代價也無怨無悔.這是因爲內心深深相信,自己的價值觀是正確的,及時爲它犧牲生面也在所不惜.相反,如果要他放棄自己的價值觀而快樂的活着,則是不可能的事.這就是價值取向的意義.第四,力求知行合一.我們在選擇一種價值之後就不斷地印證,讓自己對自己越來越滿意.人生就是不斷尋求讓自己對自己滿意的過程,然而,怎樣纔會對自己滿意?這種要求是由內而發的,所以只能向內探尋.最後希望每個人都能夠養成一種習慣,要多地去學習與思考,掌握整體的觀點,建立自己的價值取向,再努力把心得印證於生活之中.以上思想來源於我給大家介紹的這本書.

下面開始正式介紹這本書,它給我的最大的裨益,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說的話,就是“它幫我認識了我自己”,這話說起來很輕巧,但認識自己確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有些人可能目前已經對自己認識的很深刻,但有些人還沒能清晰的認識自己,但它在努力的讓自我變的清晰起來,最可悲的是有些人可能從來沒有想過要認識自己,一直到離世,也從來沒思考過這個問題.談到這裏就必須講到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克爾凱郭爾,他提出人生有三絕望:不知道有自我,不願意有自我,不能夠有自我.真正的絕望是一種內在的體驗,無關乎外在的目標達成沒有,所以跟失業,失戀,落榜無關.具體三絕望的內容,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讀這本書.

繼續說“認識自我”,說它不容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自我”是處於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中的,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讀這本書之前的我與讀完這本書之後的我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所以“自我”發生了變化,那我對自己的認識也必須隨之發生變化,不然我的自我認識就會出現問題.在這引入戴爾菲神殿,“戴爾菲”是世界著名的古希臘神殿,其中供奉的是阿波羅神,阿波羅神是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代表着光明、理性、形式,以及各種安頓的力量,因此對很多人而言,它是一個解決人生謎題的地方.人生總是充滿困惑的,而古代的教育又不夠普及,因此一般人有迷惑時都會到戴爾菲神殿去求籤,請神殿中的祭祀加以解釋.由此可知,戴爾菲神殿對希臘人來說,可以算是信仰的中心.戴爾菲神殿上刻了兩行字“認識你自己”“凡事勿過度”.可見“認識自己”,是大家都需要面對和解決的重大問題.其實世界很大,人對世界的瞭解永遠是不可能足夠,也不可能停止,所以自我對我們每個人來說纔是最切身的,回到自己身上,瞭解自己,這反而是一個出發點.

既然認識自我如此的重要,那我們該如何認識自我呢?下面我談一下尼采的“精神三變”,我想他的這個觀點對於我們每個人認識自我可能會有一定的啓發.尼采提出精神有三變:駱駝、獅子和嬰兒.他認爲精神應該先變成駱駝,再變成獅子,最後變成嬰兒.在這裏我做詳細的解釋.駱駝是“沙漠之舟”,刻苦耐勞,意味着人在年輕的時候要接受訓練,承受傳統的包袱.現在的中國小生就是處於這個階段,沉重的書包,家長的嚴加管束,這是人生的必經階段,能否最後變成獅子,需要看在這個階段以及以後的生命過程中的外界因素的引領(導師的作用在這裏凸顯)以及個人的覺悟.而且駱駝期的長短因人而異,就我個人來說,我覺得我的駱駝期太長,希望大家引以爲戒.之後進入獅子階段.駱駝與獅子的差別在於:駱駝必須聽從他人的指導、接受他人的命令,所聽到的是別人說:“你應該如何!”而獅子則是自己做決定,對自己負責,說的是“我要如何!”其實也就是獅子階段有了更大程度上的自由,德國心理學家弗洛姆在《逃避自由》這本書中曾經寫到“給我自由嗎?千萬不要給我自由!隨着自由而來的是要負責任啊!我一有自由之後就自己做選擇,選擇之後就做我自己,但是我做不起啊!”所以很多人很害怕自由,還是拿自己舉例來說就是,以前我非常羨慕二十世紀九十年代(1998年)以前的大學生,他們畢業之後就有部門直接會負責給他們分配工作,而我們現在是自主擇業,我一直很遺憾怎麼沒趕上好年代,這就是害怕自由的表現.現在想來這種想法是非常可笑的.請大家記住,自由與價值相關,沒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你的生命價值是無法體現的.我的獅子階段非常短暫,更多的是一種駱駝階段結束之後的迷失,生活的片段中夾雜着一些獅子的影子.第三個階段是嬰兒階段,獅子階段結束之後就是嬰兒階段,在這裏“嬰兒”意味着“完美的開始”,提供了所有的可能性.很美妙的一個階段,當一個人抵達嬰兒階段,就代表着心靈迴歸到了原點,可以重新再出發.我感覺現在的自己就已經進入到了嬰兒階段,馬上要步入社會,開始自己新的人生旅程.這種感覺很好.

這就是尼采的精神三變,由此我又想到了英國哲學家懷特海,他認爲教育是“風格之培養”.進一步指出,一個人從國小到大學的教育可以分爲三個階段:浪漫期、精密期、展望期.其中國小階段稱爲浪漫期,此期的心態充滿想象力與好奇心,並且要求對任何事件都有比較完整的表述,藉此對無法理解的現實世界保持距離.所以他們認識世界總是從一些漫畫、卡通、童話開始.國中高中的六年稱爲精密期,在這個階段要奠下知識的基礎.每門學科都有基本知識,學生必須絲毫不能鬆懈,感覺苦也是應該的,但要讓他們明白這種苦到最後是值得的.就我個人而言,我感覺前兩個時期我過渡的很順利,除了在精密期數學學科學習的不是很順暢之外(ps:數學學習的不好直接導致我的邏輯思維也不是很好,對我現在的學習生活都有很壞的影響,需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整體的狀態還是非常不錯的,但很遺憾的是接下來的展望期.上了大學以後就進入展望期,這個階段要開始學習高瞻遠矚,去發現自己同社會、羣體、整個人類、歷史,甚至宇宙的關係.換言之,就是要敞開自己的心靈,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找到自己生命的定位與意義.整個大學本科時期我是非常混沌的一種狀態,自卑,怯懦把自己緊緊的包裹起來,當然這些都是來源於當時自己的價值觀的問題加之很多外界環境因素的干擾.在這裏不做細解.雖然當時大體上是混沌的,但是有一個信念是對的,就是讀研.研究生這個階段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雖然我體會到它所具有的價值是在研究生的最後一個學期,但很慶幸,它來到了.還記得在上個學期去實習之前,我來辦公室找到導師,當時主要是想看看導師對於我們的實習有什麼具體的要求,但我印象很深刻的記得我跟蘇老師談到“我覺得自己沒有自我,可能是應試教育對我影響太深了,很多事情不能形成自己的看法,沒有自己的見解,不能獨立的去思考或判斷一些問題或是觀點,很多時候人云亦云.”蘇老師當時給我的回答是“不,我看到了你們的進步,跟剛來讀研時比,你們都已經進步了”,雖然蘇老師當時肯定了我的進步,但我當時一直沒意識到,因爲我覺得自己仍舊是一片混沌,不清晰.但以現在的我看那個時候的我,我覺得我確實是進步了,因爲我發現那個時候的我已經開始竭力的去探尋自己了,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我已經開始有意識的去“認識我自己”了,而且那種心情很迫切,但這種反思在本科階段是沒有的,一直混沌的過了四年,也沒想過要認識自己,當時的自己負面情緒太多了,干擾到了自己.很慶幸,我來讀研,遇到有思想的導師,雖然導師話不多,但我覺得導師有一種力量,人文關懷的力量,而且我覺得導師的思想深處很有一種浪漫主義色彩,很美好的色彩.唯一我覺得需要改進的地方是,我覺得蘇老師如果能像孔老夫子那樣做到因材施教就非常完美了.不做細解.

結合上面尼采談到的精神三變、懷特海的學習的三階段和自己的切身體會,我想可以把我認識自己的過程也劃分爲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不知不覺;第二個階段:無知有覺;第三個階段:有知有覺.但我想應該還會有第四個階段,但由於我目前的生命經歷體驗和認識水平受限,先只能想到這三個階段.我想每個渴望認識自己的人也應該都會經歷這三個階段.但由於影響一個人認識自己的因素有很多,每個人的這幾個階段到來得早晚,長短都是不一樣的,我就我個人來談談我的這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不知不覺,我覺得我從出生一直到本科畢業都是出於不知不覺的狀態中,從來沒思索過任何關於生命,意義與價值的東西.但大學期間跟之前也還是稍有不同,偶爾會感覺到痛苦,但仍然把原因歸結於外在的這個大環境,沒有從自身來尋求痛苦的根源,盲目的自卑,不健康的價值觀嚴重束縛了自己,一直沒能向內探尋答案,正因爲如此,我的痛苦並不深刻,偶爾存在的痛苦也是淺層次的痛苦.當時也一直沒能養成思索的習慣,一直被課程考試無聊佔據着,但當時有一個唯一的堅定信念就是考研,考研對於當時的自己連決定都算不上,因爲我覺得那是很自然地事,之所以感覺是自然地事也是因爲那是自己內心最深處的召喚,沒有任何原因,而且那個召喚告訴我,我一定可以能繼續讀研.所以我沒有想過任何去找工作的事.雖然是經過調劑,但還是來到了現在的.地方.我想來自內心最深入的那個聲音是靈驗的.下面我就進入了第二個階段,無知有覺階段,即認知水平很低,但已經開始反思,開始覺悟.這是這三個階段中最痛苦的,因爲在受到外界批判主義思想的影響,我開始意識到自身的問題,我發現自己沒有獨立的思考能力,不能形成獨立的意識和自我的觀點,而且我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當我碰到那種很有見地的人時,我就會很羨慕,而且自己會非常的自卑,我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原因跟自身有很直接的關係,我開始向內探尋,那種犀利的思想讓我像刺蝟一樣慢慢地蜷成一團,而且來自外界的刺激越多,縮的越緊,直到自己把自己刺的遍體鱗傷.很容易理解,當你意識到問題在自己而不在於外在時,那種痛苦是深刻的,痛入骨髓的.而且由於你認知水平不夠指導你的內心感受,無法消除你的困惑,所以你無法解除這種痛苦,一直痛着.但是這是一個準備期,也是一個必須經歷的階段,就像蝶兒破繭而出之前需要經歷的痛苦一樣.它在爲第三個階段的到來做充足的準備.第三個階段是:有知有覺.這是一個很美好的階段.當你在痛苦中不斷思索,不斷積累,當你突然受到外界強烈的刺激時,你會突然頓悟,這個刺激與在無知有覺階段的外界刺激不是一種,這個階段的外界強烈的刺激我個人認爲是一種安頓的力量,你的身心全方位的放鬆,來傾聽來自內心最深處的聲音的領引,讓所有的一切運動的東西都停滯下來,靜靜冥想,你想要的答案就會慢慢浮現在你的大腦中.就像是愛因斯坦曾說過的一句話“爲什麼我最好的靈感都是在刮鬍子的時候出現”,這就是轉換的一剎那的重大意義.有時候,一個人需要先回到空無的階段,重新出發,纔會開始靈光浮現.這個時候再配合上在認知這個層面來自大師的指引,知覺得配合達到完美,你會豁然開朗,體會到以前從未體會到的身心的愉悅感.(我現在突然感覺語言相對於內心的感受來說是如何的匱乏,我極力的想組織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變化,但總是覺得語言是那麼的蒼白無力.)

現在面臨畢業,也就面臨邁入社會,選擇自己的職業,很多人會爲此感到困惑,因爲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最適合從事什麼職業,這也是沒能認識自己的一個表現,而且就目前來看勞動力市場是嚴重的買方市場,特別是如果你是外地戶口想留京的話,指標很困難,但現在年輕人的理想工作狀態是“到體制內去”,所以更加劇了競爭的激烈狀況.緊迫的形勢,讓我們來不及思索,我們到底適合做什麼,而是一門心思的想,只要誰給我解決戶口編制,讓我做什麼工作都沒關係.還有一些盲目的觀點是,我們從事的是師範類的教育,而且我們是教育碩士,那麼我們理所應當的就應該去做教師,但是又有多少人是熱愛教師這個職業的呢?對,就是熱愛,必須要達到熱愛這個程度,這是你一輩子的職業,你必須選擇你熱愛的,如果你做一輩子不喜歡的工作的話,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你一定不會在你所在的領域有什麼大的成就,而且你會很容易感覺到疲憊與厭煩,這是一種很糟糕的生活狀態,無聊、痛苦與乏味.但如果你認識清楚自己,進入自己喜歡的領域,把自己的興趣與你的職業結合到一起,你就會顯示出無窮的創造力,激發出你無盡的潛力,相信這樣的職業會發展爲你未來的事業.之間的差異不是金錢能夠衡量的,更是涉及到了你生命的價值.

那麼,我們如何來選擇職業呢?這本書中也給出了答案.在正式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提到一對師徒的兩個觀點.很有意思,不管你是否相信.蘇格拉底在最後接受審判時,特別提到一點:“我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有一種特別的現象,亦即每當我要去做一件不該做的事情時,內心都會出現一個聲音叫我不要做.”蘇格拉底稱這個聲音爲代蒙.“代蒙”是指希臘人相信的精靈,隨着人的降生而出現,預示了人的命運.他的徒弟柏拉圖也提到了類似的觀點,他說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精靈,它像是上天爲人註定的天命,讓人知道自己該往哪個方向發展,最後達成一個目的,完成生命的拼圖.我們每做一個抉擇,就好像加上一片拼圖,而在尚未完成之前,是無法看到全貌的.一個人如果想將人生拼成美好的圖案,一定要有願景.如果沒有願景,拿到什麼拼什麼,最後的成果可能令人難以辨認,有的地方燦爛,有的地方晦澀,整體看來不成一個構圖.所以我們強調生涯規劃而非單純的職業生涯規劃,而要想做好真正的生涯規劃,要由開發自己的潛能入手.說到潛能的開發就又涉及到了尼采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就是“權利意志”,簡單來說“權利意志”就是指的一種生命力擴張的狀態.他認爲人類只是一個橋樑,一邊是動物,一邊是超人,當然他是受到了達爾文進化論的思想的影響.“超人”就是他針對“人類最後將會演變成什麼樣的新物種?”這個問題給出的答案.而他所謂的“超人”指的就是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要對生命充分的肯定,亦即把生命潛能完全實現出來.當然這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生命的潛能全部釋放是不現實的,但是我們要儘量多的挖掘和釋放我們自身的潛能.這很重要.談的似乎有些遠了,但總結師徒二人的兩個觀點,可以看出有些東西是伴隨着人的出生而同時出現的.那就是你心靈最深處的召喚.

有了以上的認識之後,我們正式進入對於這個問題的探討:我們最恰當的職業方向是什麼?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用薩特的觀點是最合適不過的.這個觀點就是“存在先於本質”.我最近受“存在主義”思想的影響很大.所以思考一些問題很多時候也離不開它的幫助.我現在是一個堅定的“存在主義”追隨者,但可能隨着我的接觸的思想越來越多,認識的越來越深刻,最終也可能會背棄它,但這些都是在變化中的,很難預料.不細說.接下來繼續回到這個話題.我先解釋何爲“存在”?“存在”是“選擇成爲自己的可能性”,亦及在運作“存在”這個動作時,我們尚未成爲“自己”.我們必須先選擇自己要成爲什麼樣的人,最後纔會變成這樣的人,比如說一個人特別想做教師,考大學就選擇師範類的院校和專業,而且閱讀相關的一些書,經過努力最後從師範類的院校畢業選擇職業的時候順利的成爲了一名人民教師,那麼,教師就是這個人的本質,而這個本質就是他過去的選擇所造成的結果.所以換句話說,一個人先有選擇自己的可能性,最後才使自己得到所選擇的內容.每個人都是在生命過程中不斷抉擇,選擇之後纔會得到結果.由此可知,一個人的本質是在選擇之後所得到的結果,如果沒有先作選擇,永遠不會有後來的那個結果.也就是說,人不是“已做成”之物,而是不斷在“造就自己”.在薩特看來,許多人找到固定的生活模式,就此安頓下來,表示他們接受了“壞的信念”,放棄了作爲一個“人”的天職.所以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爲,我們最後想做的那個職業,已經在我們很多抉擇,或是說在“存在”這個動作運行的過程中已經逐步形成了.你之所以成爲現在的你,也就有你現在這種存在狀況的合理理由,“存在即合理”,所以那個存在的理由很重要,如何來尋找呢,最關鍵的是你要回顧,自己整個的生命歷程,結合着你的困惑,努力去思考,把很多零散的碎片集合到一起,那麼最後,你發現的那個圖案一定是最適合你自己的.

可能大家覺得還是有些抽象,我們可以試着找一些具體的辦法,首先一定要把生命看成一個動態的過程,想了解自己可以具體留意三個問題:“什麼事情使我感動?”“什麼人的作爲使我羨慕?”“我對自己滿意麼?”當看到一件事情而覺得感動時立刻把它記下來,因爲這是內心的召喚,代表內心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同樣的事.同理,如果羨慕某個人,代表這個人的作爲與成就引發自己內心像他學習的願望.然後問“我對自己滿意麼?”一般情況下大部分人對自己是不滿意的,那就試着去了解不滿意的理由是什麼,就能由此找到奮鬥的方向.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篇》)也就是說,德行不好好修養,學問不好好講習,聽到該做的事卻不能跟着去做,自己又卻是卻不能立刻改正,這些都是我的憂慮啊.也就是孔子關切的害怕做不完美的地方,換句話說也是他向奮鬥的方向.這些只是一些建議性意見,老子曾說“道,可道,非常道”.我在這裏想要說明白的這些事經過我語言的表述已經跟我的內心感受有了一定的差距,而且傳到我們每個人的耳朵經過我們每個人的思索就又多了一段距離,所以語言的表述只會讓人敗壞胃口,不足取.大家慢慢在生活中去領悟,進而產生自己的體悟纔是最可靠的.

其實這本書上還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地方,比如在第十三章教育與自我中提到的人生的四大領域:羣體,自我,自然界和超越界,特別是超越界這個概念是很值得去接觸瞭解的,但鑑於時間有限就不再贅言.最後我想說的一句話是:人的認知往往是從模糊到明顯,而在這其中有一個臨界點,當那一個點出現的時候,你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個點就是你生命轉彎的關鍵.請保持好自己心靈的開放,準備好迎接這個點的到來吧.好,就

標籤:讀後感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