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人生哲思錄》讀後感

讀後感2.51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生哲思錄》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生哲思錄》讀後感

《人生哲思錄》讀後感1

澄澈的月色,從高大的洋槐樹濃密的枝條間流瀉而下,潑灑在大地無垠的遼闊裏。那些隱祕草葉深處的蟲鳴,於幽靜裏說着六月的情話。風邁着細碎的腳步,像一個隱藏身份的夜行人,在窗口的不遠處,走來走去。

此刻,惟有遠山,在靜謐中,突顯着健壯的骨骼,和着寺院遼遠的鐘聲,諦聽蒼茫天宇裏星子明滅有致的對話。

而我,就深陷在臨窗的藤椅裏,藉着這天宇點亮的星燈,讀一本書——讀暗藏在一個人內心深處躍動的思想。“生命是宇宙間的奇蹟,它的來源神祕莫測。是進化的產物,還是上帝的創造?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你的心去感受這奇蹟。於是,你便會懂得欣賞大自然中的生命現象,用它們的千姿百態豐富你的心胸。於是,你便會善待一切生命,從每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到一頭羚羊,一隻昆蟲,一棵樹,從心底裏產生萬物同源的親近感。於是,你便會懷有一種敬畏之心,敬畏生命,也敬畏創造生命的造物主,不管人們把它稱作神還是大自然。”

多麼令人感動的文字,如涓涓細流,流淌在這滌淨浮華的暗夜,流進你我安靜的內心。真的,擁有生命多麼美好!不管這生命起源於何,終歸於何,而現世的擁有,就讓我們足以自我安慰於這茫茫天宇之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心懷善意,看衆鳥翻飛,閱春秋冬夏,聆聽季節吟唱,感念時序更替,從一頭羚羊,一隻昆蟲,一棵樹,感知萬物靈動,生命崇高……

因此,心懷善念,是我們在塵世最好的詮釋。沒有人能夠遠離生老病死,但我們一定能夠遠離暴力與邪惡,珍愛自我,用心中無垠的愛溫暖塵世的每一個黎明,用呵護春天的手呵護每一朵花葉,用熱愛陽光的心情熱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在歉疚的時候學會理解,在失意的時候學會寬容,在放縱的時候學會內斂,在一次又一次失敗的時候,學會牽念,畢竟在有限的年月裏,活着是最幸福,最自足的。

看,窗外的月色依舊如水地流淌。聽,低語的蟲鳴依舊在深情地吟唱。

大地安寧。曠野安詳。一顆劃過天際的星辰,向着黎明的方向,在深邃的夜空留下靜美的弧線,童話中,那就是生命流逝的胎記!

這夜,月色澹澹,書香淡淡……

《人生哲思錄》讀後感2

自從看了這本《人生哲思錄》之後,我感覺到了周國平老先生對人生的感悟還是很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我在讀國中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在學業上有點困難,我經常性的打退堂鼓,尤其是逃避人生中的挫折和困難,我可是經常性選擇逃避啊!

但是,自從在上海書城裏看到了這本《人生哲思錄》,我覺得我應該好好學習人生哲學了。

因爲我迷茫了,我不知道爲何要學習,爲何要成績好?老師經常性的說:學習好,就容易被老師表揚,學習成績不好,就容易被老師罵,我搞不清楚爲何?

像我是個成績中流狀態的人而言,經常性會被老師忽略,之所以會被忽略到底,原因也是很簡單的,成績不是最好,卻也不是最壞的,所以,老師一般都不找這類學生麻煩,只有一旦成績變差了,老師纔會發怒。

我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很迷茫,迷茫到什麼程度,就是搞不懂爲何學習成績好,才容易被表揚。

我也很想要被表揚,但是,談何容易,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自己爲何處在中流成績狀態。

通過閱讀《人生哲思錄》之後,我發現我找到了答案。

這本書是一本隨筆書,講述的內容都是關於人生問題的感悟,我在這本書裏學到了許多知識,是這本書教會我什麼是人生態度。

我發現,我自己學習的時候態度出了點問題,我很被動的學習,不肯主動學習,這造成了我學習成績永遠處在中流水平,這是我學習態度出了問題。

這本書教會我要認真、踏實的學習,一步一個腳印的學習,不可以投機取巧的學習,因爲學習是需要日積月累的,沒有日積月累的學習是沒有學習成果的。

這本書還教會了我,生命是一項旅程,有苦難還有悲喜,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要淡定從容地面對人生的困難和悲喜,你會意外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果。

古人云:千里迢迢,始於足下。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比如我應該做好學習生活兩不誤的任務,每天制定好學習計劃和目標,多相信自己,未來的自己會越來越優秀。

這本書教會了我,迷茫期不要擔心,要坦然面對人生中的坎坷和挫折,學習也是如此,生活更是如此。

我通過這本書,總結了我自己迷茫期的主要原因,發現還是態度有問題,書中介紹有因必有果,有好因必有好果,所以,我認爲我只要好好的腳踏實地的學習,努力背課本,努力的理解書中知識,我相信未來我的學習成績會提高的越來越快的。

《人生哲思錄》讀後感3

我敬佩這樣的人,但我並不看好這樣的愛情。太沉重過分,難以承受。

三個主角:達摩石神,湯川偵探,花崗靖子。達摩石神,數學怪咖,包括愛情都一廂情願的將其設計成符合邏輯的樣子;湯川偵探,理科建築與前者不相上下,也就是社會學和文學方面比石神略多的一籌,讓他做了回上帝;花崗靖子,再普通不過的遇人不淑的普通人。

這一切都是天意,也許他們本可以永遠相安無事的平行,可命運偏偏如此。這種戲劇化安排在小說會出來好作品,但攤到誰身上都是悲慘的人生。

他對愛的處理方式,是他本人性格的外現:符合邏輯的即是正確的,哪怕踐踏法律和生命。在他完美的計劃裏,殺人、自首都是合乎邏輯的。我想如果不是命運使然,他也許一生都平靜的在此價值觀下緩緩度過。可是偏偏。

“石神嘶吼着好像要嘔出靈魂來”我相信所有人都會對小說的結尾印象最深。可是一切都是情理之中的,如果換做是我們,我們也會做出和靖子一樣的選擇,哪怕是看着很豬隊友的行爲。

石神的一廂情願,太不平等,無以回報。

愛無論性別。

《斷背山》講述的是同性之愛。我好像非常偏向於這種情節緩慢平鋪的敘事,含蓄內斂的表達讓我十分享受,緩緩積蓄的力量直擊人心,回味無窮。

兩位主角性格不同:一個是轟轟烈烈主動的,他的愛意時刻流露;一個是隱忍的壓抑的,他的愛在心口難開。

遇到最愛的你已是不易,何必在乎性別。

愛是不可掌控。

如何看待《平凡的世界》潤葉和向前健全時鬧彆扭,最後殘疾了纔好好在一起?早在一起不就完了。

所以,我在想能不能獲得一種智慧,可以讓人免於這種遺憾。實際上,不能,你不能小窺這條件。

有的時候外界條件是起決定性作用的,表觀遺傳學裏有很多案例。這學期學的,很有趣,大概是環境會影響同卵雙生的雙胞胎完全不同。

薛定諤的貓:無論你以什麼方式打開黑箱子,在你打開的那一刻,就會隨機觸發一個讓貓死亡的機關。像愛情一樣,你不去管她,她就在那裏,但誰都不知道她未來是怎樣。你越是想去研究她,那麼研究結果就會受到你本身的影響。

所以我本身的.假設,是否潤葉在向前殘疾前就意識到兩人恩愛夫妻的可能性,就像那隻貓,是研究不得的。

雖然聽起來很遺憾,可是就是這樣,沒有一種智慧可以讓自己避免所有的遺憾。必須接受有些事情是利害是權衡不出的,例如愛情。

《人生哲思錄》讀後感4

《超脫》??周國平提倡人需要重視精神活動,需要給自己的心靈或精神留有一定的空間,而不是每時每刻都被瑣事所佔據。他不反對事業和忙碌,但需要與自己從事的事情適時適當地保持一定的“距離”,我就是我,遭遇是遭遇,驚浪拍岸,捲起千堆雪。我自己也非常喜歡的一個詩句是“榮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很有意境,也很佩服主人的韜略。超脫是要與忙碌保持一定的“距離”,距離產生美;給心靈一些空間和時間,來回味體會自己最近做的事情。但超脫又不能過於深刻,完全脫離於忙碌和世俗,遊離於人間膚淺之外,甚至遁入空門,也不是最佳境界和結果。

《自足》??講的也是空靈。和作者一樣,我的性格也是兩個方面;一個好動,想嘗試各種新鮮和好奇,想體驗人生各種可能;一個好靜,經常對自己的所作所爲進行反省。記得好長時間的習慣是晚上睡覺之前回憶自己一天的事情,分析得失和利弊,有日省吾身的習慣。也經常一個人夜深人靜時在小區的廣場裏度步,任憑思緒萬千,想人生想愛情想婚姻想事業想友情,好像好多問題都在那個時刻想明白。我另外一個習慣是畫和寫,怕自己的腦袋容量不夠用,把困擾自己的事情寫出來或畫出來,分析權重或排序,將一些好像很重要很緊急很棘手的事情通過這種方式取捨掉。

《獨處》??我給屬下經常講的一個詞是“慎獨(慎重獨處)”,和周先生提倡的獨處不是一回事。D教授告訴我安靜也是一種享受,我才幡然醒悟,但她沒有體會還有惆悵或一絲憂愁和傷感的獨處,我認爲是一種缺憾。

我夢想一個人週末在躺椅上沐浴在陽光下悠然看書喝茶的感覺,也渴望一個人住在大山裏沒有電話騷擾沒有熟人滔滔不絕地交流自己安安靜靜地呆着的感覺。經常體會外面下着雨坐在窗戶下,看着外面綠油油的樹木和莊稼,或想着自己失敗的初戀情人或想着去世的爺爺心裏泛出一股淡淡的惆悵。

書中有這句話“一種缺乏交往的生活是一種缺陷,一種缺乏獨處的生活則簡直是一種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