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淺談如何運用賞析法進行古詩教學

語文9.42K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課本,從第一冊至第十二冊,都選有古詩。這些古詩都是名家寫的名詩,造詣甚高,風格流派各顯特色,從中可見中國文學史上古典詩歌精華之一斑。通過這些古詩教學,可以豐富和美化學生的精神生活,培養美好的情趣,使之具有初步的鑑賞美的能力。究竟怎樣教學古詩呢?我以爲可以運用“賞析法”教古詩。下面略談一孔之見,與諸君切磋共勉。

淺談如何運用賞析法進行古詩教學

一、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探索詩的意境美。

用“賞析法”教古詩最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探索詩的意境美。意,就是詩的思想感情,詩的立意;境,就是詩的藝術境界。詩的思想感情和藝術境界的統一,就是詩的意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葉聖陶語)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只有把自己當作“意中人”,進入作者所創設的情境之中,和作者情脈相通,才能做到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才能深切地體會到詩人在各種境界中所抒發的真情實感,並與之產生共鳴,進而得到美的享受。例如第七冊《絕句》,是詩人杜甫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回到成都草堂,懷着喜悅的心情寫的。全詩四句,四幅畫面:鸝鳴翠柳、鷺上青天、千年積雪、遠帆待發。一句一景,各臻其妙。教學時,可提出如下問題讓學生思考後回答:每句詩展現出怎樣一幅畫面?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讓學生披文入境,憑藉有關詞語,領會詩中的思想感情。講讀第一句詩,要注意一個“鳴”字,寫出了歡欣雀躍之態,呈現了一片生機,這是詩人在那戰亂頻仍的年代難得見到的.和平景象,於是欣喜之情溢於言表。講讀第二句詩,要注意一個“上”字,表現白鷺自由歡暢的姿態和扶搖直上的勇敢精神,再次流露出詩人內心喜悅的感情。講讀第三句詩,要着重抓一個“含”字,表現詩人在觀賞到“千秋雪”的美景時,油然而生舒暢的心境。講讀第四句詩,要抓住一個“泊”字,詩人想到從此可以飛舟東下,“青春作伴好還鄉”了,中興國家的壯志豪情又有了新的希望,怎不喜上心頭呢!這樣,就使學生領會了四句詩構成了一個優美開闊的意境,步步形象地袒露了詩人無比歡暢的情懷。

二、引導學生咬文嚼字,推敲品賞詩的語言美。

用“賞析法”教古詩,要善於誘導學生咬文爵字,品味語言美。詩人作詩是十分注意錘鍊字詞句的。教學時,應從語言入手,注意字斟句酌,推敲揣摩。對於那些關鍵的傳神的體現詩眼的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字詞句,要啓發學生細細咀嚼,以探求詩的深層意蘊。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字裏行間迴盪着詩人的鄉愁情思。筆法洗練,錘鍊字句精工巧麗,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教學時,應着重討論:“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中爲什麼用“綠”字?用“綠”字有什麼好處?通過對照比較,讓學生懂得:詩人經過“到”、“過”、“入”、“滿”、“度”、“拂”“來”、“回”、“吹”等十多個字的反覆推敲,細細品味,精心篩選,覺得都不理想,只有“綠”字最爲恰當,極富於表現力。這樣通過咬文嚼字,品詞品句,學生不僅深悟了全詩濃濃的鄉情,而且欣賞了詩人錘鍊語言的非凡功力和高超的藝術技巧。

三、引導學生驅遣想像,展開聯想。

詩重感情,詩重想像,沒有感情就沒有藝術,沒有想像就沒有詩。詩歌的語言,尤其是古詩的語言,特別精煉含蓄,富於想像。因而教學時只有讓學生驅遣想像,引起聯想,由此及彼,生髮開去,才能欣賞到絕勝的佳景、動力的情思、美妙的旨趣。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豪邁壯觀,想像豐富,構思不同凡響,極富浪漫主義色彩。詩一開始就把讀者帶進了一個美妙奇幻的境界之中: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峯,在紅日的映照下,蒸騰着紫紅色的煙霞,飛旋繚繞,飄忽於青山、藍天之間。一個“生”字,便生動傳神地狀寫出了煙霧升騰的動態,似乎那飄散縈迴的紫煙,是從香爐中生出來的一樣,給人以神奇縹緲之感。這不僅把香爐峯渲染得如仙境一般的朦朧,而且塗上了神祕的浪漫主義色彩,爲不平常的瀑布創造了一個不平常的環境。接着展現了香爐峯前瀑布的雄姿:遠遠望去,一道瀑布從高山峭壁上奔瀉而下,銀光閃爍,飛珠潑玉,猶如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掛”字用得極爲工妙奇絕,引人遐想。要讓學生想像它化動爲靜,惟妙惟肖地繪出了瀑布高懸的壯美形象。其實誰又能將這天然巨物“掛”起來呢?因而這“掛”字也蘊含着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偉力的想像與讚頌,真是筆力千鈞,造語驚人啊!引導學生深入一步想像,詩人揮起巨筆,極力勾勒瀑布的動態美:遙望瀑布如從雲端飛瀉直下,凌空而落,真叫人疑心天河從九重雲霄飛落了下來!詩人極盡誇張、懸想之能事,一個“飛流”“直下”“三千尺”,一個“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一“飛”一“落”,一“直”一“疑”,“三千尺”“銀河”“九天”,突出了流速之急,水勢之猛,源流之高,氣魄之大,驚天動地,撼人心魄,令人神往!更爲絕妙的是詩人神思飛馳,想像飛躍,從眼前的奇景想到離奇的神話,進而奇想到像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這一比喻新奇而又真切,誇張而又自然,手法高妙,出人意料,想像奇特,用語驚人,使得瀑布整個形象更爲豐富多彩,意境更爲雄奇瑰麗,充分抒發了詩人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髮揮想像,展開聯想,進入意境,聯繫生活經驗和各種閱歷去分析、理解、判斷、推理,深入領悟詩的情境美、形象美、內蘊美,從而獲得美的享受與愉悅。

四、指導學生反覆吟詠,加強感染。

古人吟詠詩句,總是帶着感情邊讀邊思,讀到興奮之時,往往手舞足蹈,心潮激盪,可見一首好詩具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因此,教學時要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朗讀訓練。要學生反覆誦讀,帶着感情讀,讀出韻味,領悟旨意。如教學白居易的七絕《暮江吟》,在理解每句詩意後,就要強化朗讀,不斷地讀,不斷地品味,不斷地感受。讀第一、二句詩,主要領會當時江天夕照的奇麗景色:黃昏時分,夕陽的餘輝“鋪”展在江面上,江水一半火紅,一半碧綠。這裏爲什麼不說“照”卻說“鋪”呢?因爲這時紅日西沉,“殘陽”已經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着地面射過來,確像“鋪”在江上。這樣不僅化虛爲實,生動形象,富有動態之美,而且“鋪”字顯得平緩、舒展,摹出了秋天夕陽的柔麗,給人以恬靜、安閒、怡然自樂的感覺。江水半紅半碧、半動半靜,亦明亦暗,光彩瞬息變化,於是就構成一幅瑰麗的圖畫。誦讀第三、四句詩,就要讓學生體悟到當時幽靜柔媚的夜色:九月九年級的夜晚,涼風習習,晴朗的夜空掛着一彎新月,夜露降落,晶瑩的露珠兒像珍珠一樣圓潤而閃爍。這是一幅多麼寧靜、清新、柔麗、和諧的情景啊!這樣通過反覆吟詠,反覆品味,使學生獲得美的薰陶,受到美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