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每逢佳節倍思親》課堂的教學實錄

語文3.04W

師:昨天大家已學習了《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一課,現在老師來檢查大家對這一課詞的認識情況。(出示生詞小黑板,指名認讀。)

《每逢佳節倍思親》課堂的教學實錄

師:詞會讀了,這首詩會讀嗎?(出示《九日九憶山東兄弟》這首詩的小黑板)指生讀,重點指導讀出詩的節奏。

師: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

生:王維。

師:我們說話得有根據才行。你從哪裏知道是王維寫的呢?

生:第一段。

師:那就自由默讀第一段,邊讀邊思考:你還讀懂了什麼?

生默讀。

師:誰先來說說通過這一段的默讀你讀懂了什麼?生1:我知道王維是一個十五歲的孩子。

師:是呀,王維還是一個十五歲的孩子,比你們大不了多少。誰還來談談你讀懂了什麼?生2:我讀懂了王維是唐朝的大詩人,在他十五歲那年就能獨自一人在外生活兩年。

師:你可真會讀書。孩子們,你們離開過家兩年或是一年或是半年嗎?有嗎?

生:沒有。

師:一年多少天?

生:三百六十五天。

師:兩年就是?生:兩個三百六十五天。

師:一個孩子遠離父母在外生活這麼漫長的時間,那種思家的心情大家能體會到嗎?誰能通過朗讀讓大家體會到時間的漫長是思家心情的迫切?

生讀。

師:這就是(指詩的第一句讓生齊讀)。

師:正因爲王維“獨在異鄉爲異客”,所以他纔會(指詩的第二句學生齊讀。)

師:誰知道佳節在本文指的是哪一天嗎?

生:九月九日。

師:九月九日又叫什麼節?

生1:重陽節

生2:老人節。

生3:登高節。

師:是的。九月九日重陽節人們有登高的'習俗,所以又叫登高節。你們還知道哪些節日及這些節日的習俗呢?

生1:我知道過春節吃餃子。

生2:我知道中秋節吃月餅。

生3:我知道端午節吃糉子。

師:你們可真了不起,知道的這麼多!看看課文裏是怎麼描寫重陽節的熱鬧場面的好嗎?

生:人們很高興、很開心。

師:老師說過,我們說話要有根據,你的根據是什麼呢?

生:“人們扶老攜幼,興高采烈地去登高遊玩。”

師:“扶老攜幼”是什麼意思知道嗎?

生:好象是扶着老人吧?

師:這樣說完整嗎?就象你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帶着你們出去遊玩時怎麼樣呢?

生:爸爸、媽媽攙扶着爺爺、奶奶,還要拉着我。

師:你說的可真好,這就是扶老攜幼。“興高采烈”可以換個什麼詞合適呢?

生1:高高興興。

生2:開開心心。

師:是的。這就是“興高采烈”。當王維看到人們過節這麼開心這麼愉快,他怎樣呢?

生:“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

師:用課題裏的哪幾個字可以說明王維此時此刻的心情呢?生:“倍思親”。

師:知道“倍”的意思嗎?生:更加。

師:再把這兩段連起來讀一讀,你讀懂了哪兩句詩的意思了?

生自由朗讀課文後齊讀第一句詩句。

師:大街上到處洋溢着過節的歡樂氣氛,而此時此刻王維卻獨自一個在他鄉無人相伴,他不由得想起了?

生:想起了以前在家時與親人們一起過節的熱鬧情景。

師:而如今卻?生:“天各一方”。

師:“天各一方”就是指?

生:與親人相距很遠,不在一個地方。

師:此時此刻王維還會想?生1:如果能與兄弟們在一起該多好哇!

生2:如果爸爸、媽媽在身邊我就不會這麼孤獨了。

生3:我要是能回去與親人們團聚該是多麼幸福啊!

師:你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你們說的老師都沒能想到。是啊,王維在想念着家鄉的親人,家鄉的親人也會想着他嗎?生:一定會。

師:何以這麼肯定?

生:“兄弟們一定也在登高聚會,西望着長安,思念着我呢。”

師:這可是王維在心裏想的,可能是一廂情願呢!

生:我們要是平時不在家爸爸、媽媽都會想我們的。

師:這下老師相信了。是啊,我們離開家一段時間後家裏的親人都會想念我們的,何況王維離家兩年了,而且還是個孩子呢,家中的親人一定會思念他的。想着過去的美好時光,看着眼前的歡樂景象,此時此刻王維思緒萬千,不由得吟出了(出指全詩讓生齊讀)。

師:想家的滋味好受嗎?

生:不好受。

師:誰能通過自己朗讀這首詩,讓大家都能感受到王維這種思家的心情呢?

找兩生聲情並茂地讀這首詩。

師:詩讀得這麼有感情把老師都給打動了,能把這首詩默寫下來嗎?

生默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師提出注意寫字事項)。

師:孩子們辛苦了!感謝你們與老師這節課愉快的合作,孩子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