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狼》教學實錄

語文2.21W

教學實錄是記錄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一種教學記錄資料,它可以的評判教師教學效果的借鑑材料。下面由小編整理了《狼》教學實錄,歡迎查看。

《狼》教學實錄

  《狼》教學實錄一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請坐。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狼》這篇課文。下面一起來搶答幾個問題。《狼》的作者是———一起來說。

生:蒲松齡。

師:他所處的朝代是———

生:清朝。

師:《狼》這篇課文選自於他的小說集———

生:《聊齋志異》。

師:《聊齋志異》是什麼意思?(學生不能回答)

師:那老師來告訴大家。“聊齋” 就是蒲松齡書屋的名稱。“志”,是記敘的意思。“異” 呢,奇異的故事。好,接着問,還是一起答。《狼》這篇課文的體裁是———

生:短篇小說。

師:對,小說,短篇小說。或者說,小小說。或者說文言小小說,都可以。它裏面塑造了哪兩個形象?

生:屠戶,狼。

師:一個是屠戶的形象,一個是狼的形象。下面我們再來回答一個問題,狼的形象在我們課文中表現爲一種什麼樣的形象?是狡猾的呢,還是殘忍的呢?

生:狡猾。

師:很好。哪一個字可以表現?

生:(小聲地) 黠。

師:一起說。

生:黠。

師:黠,什麼意思?

生:狡猾。

師:對,這篇文言小小說,充分地表現了狼狡詐的一面。回答得很好。咱們下一步開始讀課文。讀課文,要積極一點。我想聽你們讀一遍,看看你們的讀音如何,如果有誤讀的地方,老師給你們校正一下。齊讀———一屠晚歸

生:(讀全文) 一屠晚歸

師:有這樣幾個地方要注意一下讀音的問題。一個地方是第二段,“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這個“之”,要讀得很輕,請在下面打一個小叉做記號。另外,把“骨已盡矣” 這個“矣” 字後面的句號改爲逗號。這個地方不能夠停下來。還有一個地方,“少時,一狼徑去”,是jìng去,不是jìn去。“其一犬坐於前”,“其一” 後面打一個斜線,這兒要停一下,不是“其一犬”,不是一隻狗子,是“其一” 像狗一樣坐在前面。第三個讀音,“意暇甚shèn”,不是“意暇shèng”,“甚”,沒有後鼻音。還有一個地方,“狼亦黠矣,而頃qīng刻兩斃”,應是“qǐng刻兩斃”,第三聲。下面再讀一遍。剛纔讀的速度太慢。這是一篇小說,你在讀的時候,你就是屠戶,你就是狼,要把那種情境讀出來。老師讀一段你們聽。(師範讀)屠懼而兩狼之並驅如故。要這樣來讀。齊讀的方式不好,你們雜然地讀。各讀各的——— “一屠晚歸”,讀———

(生雜然讀)

師:好,讀完了。我們來把第四段試一下,一起來。要讀出情景。——— “少時,一狼徑去”,讀———

生:(齊) 少時,一狼徑去亦斃之。

師:沒有讀出屠戶的勇敢。(教師範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這纔是屠戶在這樣緊張的情況下自救的一種緊張的搏鬥。再來———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讀—

生:(齊)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

師:“犬” 的意思是———

生:狗。

師:不對,怎麼會是狗呢?“犬” 的含義是,像狗一樣。再來一遍,要強化這個問題。

師:“犬” 的含義是———

生:像狗一樣。

師:“洞” 的意思是———

生:打洞。

師:“隧” 的意思是———

生:鑽洞。

師:這兩個詞都是名詞,在這裏作動詞用。打洞,鑽洞。“止” 呢,在這裏是什麼意思?通“只是” 的“只”,對不對?這四個詞的用法,叫做特殊用法。把它記在旁邊。用一個符號,打上框框,註明是特殊用法。還有四個字,在下面作記號。主要在第四段裏面。“一狼徑去” 的“去”,什麼意思?

生:離開,走開。

師:“屠自後斷其股” 的“股”,什麼意思?

生:大腿。

師:“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的“蓋” ———

生:原來。

師:對,相當於“原來” 的意思。最後一個字:“止增笑耳。” “耳朵” 的“耳”,在這兒是什麼意思呢?

生:笑料。

師:不。“止增笑耳”,那個“笑” 是“笑料”,那個“耳” 呢?相當於“罷了”,它是一個語氣詞。那麼你們讀的時候就不能說“止增轅笑耳”,不是笑的耳朵啊。“止增笑耳”,感嘆一下,“只不過是增加笑料罷了”,要讀得很輕。這四個字,是古今意義區別很大的四個字。古今異義的差別。還有一組,三個詞。“少時”,什麼意思———

生:一會兒。

師:那麼“頃刻” 呢?

生:一會兒。

師:一會兒,我建議大家把它解釋爲“很短的時間”。兩個“一會兒” 擺在一起,“頃刻” 時間還要短一些。 “幾何哉”,“幾何”,什麼意思啊?

生:多少。

師:詞義的問題,基本上就學到這裏。我還發現同學們在預習時有一個缺點,就是課文下面的註釋還沒讀好。好,下面咱們再讀,這一次讀,我們要讀很長的時間。怎麼樣讀呢?就是要讀得你知道這篇文章是怎麼樣寫的,文章的脈絡是什麼。我們開始第一輪的朗讀,讀法是全班齊讀。注意這樣讀:讀完第一段之後,請一位同學爲我們讀教材的編者爲我們寫的“評點”,然後再讀第二段,再讀評點,這樣讀下去。哪一位想做先鋒?好,你來。我們開始讀了。懂得讀法了吧。好,快一點進入情境。一屠晚歸,開始讀———

生:(齊讀) 一屠晚歸綴行甚遠。

生:寫屠戶遇狼,點明時間、地點和矛盾的雙方。這是故事的開端。

生:(齊讀) 屠懼並驅如故。

生:寫屠戶懼狼,表現屠戶的遷就退讓和狼的兇惡貪婪。這是故事的發展。

生:(齊讀) 屠大窘眈眈相向。

生:寫屠戶御狼,表現屠戶的果斷抉擇和狼的不甘罷休。這是故事的進一步發展。

生:(齊讀) 少時蓋以誘敵。

生:寫屠戶殺狼,表現屠戶的勇敢警覺和狼的狡詐陰險。這是故事的高潮和結局。以上是第一部分,是故事本身。

生:(齊讀) 狼亦黠矣止增笑耳。

生:作者發表評論,點明故事的主題。此爲第二部分。

師:嗯,合作得很好。但是還有兩個地方沒有讀好。再讀一下。前面第一個句子,“其一犬坐於前” 還是沒有讀好。“其一犬坐於前”,“一”後面要停一下。“犬” 字後面不能停的,不然那就讀亂了。讀,“其一犬坐於前”。再來。

生:(齊讀) 少時止增笑耳。

師:最後一段讀得不流暢,應該這樣讀——— “狼亦黠矣 止增笑耳。”讀———

生:(齊讀) 狼亦黠矣止增笑耳。

師:好,剛剛那位同學讀了課文的評點。我在第一段的評點裏面圈上了四個字:“遇狼” 和“開端”;你們迅速地往下看,看看應該圈什麼?

生:應該是“御狼” 和“故事的發展”。

師:挺好的,接着來。

生:第三個是“屠戶殺狼” 和“故事的高潮和結局”。

生:第四個是“發表評論” 和“故事的主題”。

師:兩個詞。

生:評論,主題。

師:你們看,故事的脈絡就出來了。但是,我們的學習不能就此而滿足。這是寫屠戶遇狼———懼狼———御狼———殺狼。我覺得,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一遍。我們不從屠戶的角度來講,從狼的角度來進行分析。第一段,狼怎麼樣;第二段,狼怎麼樣;第三段,狼怎麼樣;第四段,狼怎麼樣。你們趕快想一句簡單的評點。這一組,第一段;這一組,第二段;這一組,第三段;這一組,第四段。趕快想。狼怎麼樣呢?越簡單越好。

師:應該是不假思索地把它說出來。好,第一組的,第一段,狼怎麼樣啊?誰來說?你來。

生:第一段寫狼的狡猾。

師:不確切,最好能用課文裏面的話說。

生:綴行甚遠。

師:對。應該這樣來說:兩狼綴行。好,第二組的。寫兩狼怎麼樣呢?好,你說。

生:寫兩狼兇惡貪婪。

師:後面有個“並驅如故”,這個意思沒有體現出來。誰來補充?兩狼怎麼樣呢?跟在他後面,幹什麼呢?追!是不是追啊?

生:是兩狼緊追不捨。

師:緊追,這個詞用得好。或者兩狼窮追,可以。第三組———

生:這一段寫狼不甘罷休,從“眈眈相向” 可以看出來。

師:對,兩狼逼人。第四組。最好說了。你想說,好,你說。

生:第四組寫狼的狡詐和陰險。

師:你說呢?

生:可以從“乃悟前狼假寐” 看出來。

師:應該怎麼用“兩狼———” 來概括它的意思啊?

生:兩狼奸詐陰險。

師:它的結果呢?

生:結果是給屠戶劈死了———

師:嗚呼哀哉———

生:兩狼被屠戶殺死。

師:用四個字。兩狼怎麼樣?好,你說。

生:兩狼被殺。

師:很好。下面我們再來朗讀一遍。請一位同學起來讀評點,要從狼的角度來。我選一位。你來,你就說這一段是寫兩狼怎麼樣,那一段是寫兩狼怎麼樣。下面,我們就開始朗讀,開始評點。(生齊讀第一段)

生:寫兩狼綴行。

師:好,繼續。(生齊讀第二段)

生:寫兩狼貪婪兇惡。

師:兩狼緊追。好,第三段———(生齊讀第三段)

生:這一段寫兩狼逼人。(生齊讀第四段)

生:這一段寫兩狼被殺。

師:好,坐下。這個任務很艱難,你們終於完成了。下面你們就輕鬆了。你們朗讀,我來評。好不好?你們要讀出情境來。“一屠晚歸”,讀———(生齊讀第一段)

師:文章開門見山,寫一人遇兩狼,揭示險惡的情境,扣人心絃。(生齊讀第二段)

師:投骨而不止狼,使人覺得屠戶面臨巨大的危險,後狼止而前狼又至,表現屠戶隨時有受到攻擊的可能。(生齊讀三段)

師:屠戶在情急之中佔據有利的地形,準備與狼搏鬥,人、狼形成緊張的對峙局面,情勢難以預料。(生齊讀第四段)

師:狼一走一留。一狼洞其中,將危險性渲染到了極點。但是,人終於戰勝了狼,化險爲夷。(生齊讀第五段)

師:我問大家,這一段的表達方式是什麼?一起說———

生:議論。

師:前面是記敘,在記敘的基礎上進行議論。它的作用是———

生:點明主題。

師:你看,敘議結合。這是文章的一個妙筆。光寫故事不寫寓意的話,這個故事沒有深度。沒有記敘,這個故事的議論就沒有基礎。下面,我們就把這一句再要讀一下。我建議大家要讀出一種深思感嘆的語氣,因爲這個故事裏蘊含着很多很多的教育意義。我們要讀出沉思的語氣。你們讀一下,我聽一聽。“狼亦黠矣”,———讀———

生:狼亦黠矣

師:好,感嘆的意味還要濃一點。我讀一遍試一下,好不好。狼亦黠矣學不學得到?來,要像老夫子一樣來讀,要醞釀一下。“狼亦黠矣”,讀———

生:狼亦黠矣

師:還要有韻味地讀一下,頭搖晃一下,“狼亦黠矣” ———一起來———

生:狼亦黠矣

師:好,咱們進行最後一個關鍵性的學習環節:品語言。這一個環節你們要是表現好的話,老師在下課之前就用武漢話給大家講一段《狼》的湖北評書。品語言,怎麼個品法呢?非常簡單。你就說一句話,這一個詞寫出了什麼,就行了。或者是,這一個字表現了什麼什麼。我先舉一個例子。“一屠晚歸,止有剩骨”,這個“晚” 字用得好,它寫出了一個特定的時間,表現這個屠戶處於無人援助的境地,這就行了。你們還可以說半句,就是表明了時間,就行了,老師跟着你們來。準備一下就開始說,任何地方你都可以講。(生準備)

師:有同學舉手了,老師太高興了。

生:第三自然段的“顧” 字,表示環視,表現出屠戶急中生智,在尋找機會和利用環境。

師:表達非常清晰。你來。

生:第一段中的“綴” 字用得很好,表現出了狼的狡猾。

師:“綴行甚遠”,表示時間之長,距離之遠,它在窺視,看屠戶這個人怎麼樣,好不好殺他,好不好吃他。

生:第二段的“後狼止而前狼又至”,說明了狼的狡猾和姦詐。

師:對,它們有恃無恐,彼此配合作戰。

生:第四段的“以刀劈狼首”,“劈”,寫出屠戶的當機立斷,勇敢機智。

師:對,力量之大。

生:第四段的“目似瞑,意暇甚”,也寫出了狼的狡猾陰險。

師:對,眼睛好像眯着,好像很輕鬆,實際上醞釀着一個陰謀。

生:第二段的“兩狼之並驅如故”,寫出了兩隻狼的兇惡和貪婪。

師:聲勢逼人啊,兩隻狼一起追。

生:第四段的“奔”,是快速跑的意思。寫出屠戶迅速佔據有利的位置。

師:“奔” 這個動詞用得好。好,接着來。

生:“止增笑耳” 用得好,因爲它諷刺了狼的奸詐。

師:對,點出了它只不過還是禽獸,它畢竟沒有人那麼聰明勇敢,是不是?好,說到這裏,我再說一下,這個“增笑”,實際上是作者要表達深層的含義,那就是狼,或者是像狼那樣狡詐的勢力,它們終究是要失敗的,只不過是笑料。所以,“增笑” 這兩個字,很重要。它雖然很狡猾,但是它只不過是笑料。好,接着來。

生:第三段中的“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中“眈眈相向” 用得很好,因爲“眈眈” 寫出了狼注視的樣子。

師:嗯,寫了它觀望的神態和兇殘的眼光。

生:第二段的“屠懼”,寫出了屠戶的害怕和擔心。

師:啊!寫了心態!“投以骨”,他還在想辦法,並沒有怕得要死。

生:第四段,“屠暴起”,寫出了屠戶勇敢機智,抓住時機。

師:對,他所有的力量集中在這一“起” 上,然後殺狼。

生:第三段的“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說明屠戶反應快,十分聰明。

師:對,一下子就把防禦的動作做出來了。

生:第四段的“假寐”,表現了狼非常狡詐,奸詐。

師:對,“假寐”,假裝睡着,多麼狡猾啊。好,你說。

生:一狼洞其中,也可以寫出狼的陰險和狡詐。

師:對,它們相互配合。前面的假裝狗坐在那裏,後面的搞陰謀詭計。

生:一狼洞其中,也可以顯出狼的陰險和狡詐。

師:它們相互配合,前面的一個假裝狗坐在那裏,後面的一個搞陰謀詭計。還有沒有?啊,我覺得太美了,你們這麼多的發言,應該還有幾句話要說。好,你說。

生:“骨已盡矣” 寫出了兩狼的貪婪。

師:屠戶的辦法已經想完了,連骨頭都扔完了,但是狼呢,還在逼他。

生:第四自然段的“意暇甚” 寫出狼的神情悠閒,表現出狼的狡詐和陰險。

師:嗯,這個“甚” 字用得好,神情意態悠閒得很哪!是不是悠閒得很哪?它得假裝出來呀。

生:還有第三自然段的“屠大窘” 寫出了屠戶當時急迫困窘的處境。

師:這個“大窘” 用得好,尤其是“大” 字用得特別好,非常非常的窘迫,形勢非常緊張,既寫出了環境,又寫出了他的心理活動。還有沒有?好,沒有了,我們就輕鬆一下,我們覺得應該爲剛剛的發言鼓一下掌,好不好?(生鼓掌)下面老師就給你們概括一下剛纔的發言,同學們記一下:《狼》的語言非常簡練生動,開頭圓園字,交待了故事的時、地、人、事、環境,渲染出了緊張的氣氛;結尾圓園字,點出主題,寓意豐富深刻;中間?多字,寫出了一個波瀾起伏、扣人心絃的故事,凡是寫狼或者人的動作、神情之處,無不表現人和狼的性格特點,文章正是通過像這樣一連串的簡練生動的描寫,把狼的狡詐、屠戶的機智表現得淋漓盡致。

寫完了嗎?哪位同學有勇氣起來念一下你的筆記?(一生舉手)這位同學值得表揚,總是先發言,總是先舉手。但是我還是想把機會留給沒有發言的同學。好,你來,你代表全班來表現你們記錄的水平。(生念所抄筆記)

師:怎麼樣?好!有很強的獲取學習信息的能力!你們的表現非常好,看來老師逃不過表演這一關哪!老師真是不好意思,但是老師在表演之前還想送你們一句話,老師的話是這樣的,希望你們記在課本上面:孩子們———(學生笑)

師:啊,你們都笑起來了。我送給你們的話是:孩子們,警惕生活中的“狼”。“狼” 打引號。這句話好不好?

生:好。

師:因爲我們同學們正處在青少年時期,正在成長之中。要有保護自己的意識。下面老師就給你們講故事。是先鼓掌還是後鼓掌?

生:先鼓掌。(鼓掌)

師:講得好的話就再鼓掌,講得不好就算了。好,行了。開始講!

(老師用湖北評書的語調講《狼》)

師:老師的故事講完了。(生鼓掌)

師:這節課就講完了。謝謝同學們。謝謝同學們的語文老師徐老師。下課。同學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

  《狼》教學實錄二

一、課題導入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蒲松齡的文言小說《狼》。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質疑問難,初步疏通文意

師:先請這一組同學朗讀課文,每人讀一段,其他同學注意辨析讀音是否正確,停頓是否準確,拿筆在課

文上圈畫出和自己不一樣的地方。

(學生聽讀。圈畫。)

師:大家聽得很仔細,他們讀得有沒有和你們不一樣的地方?

生1:第五自然段的“少時(shǎo)”,而不是“少時(shào)”。

師:“少時(shǎo)”,和“少時(shào)”有什麼區別?

生1:“少時(shǎo)”是指過了一會兒,“少時(shào)”是指年少的時候。課文中指的是第一種意思。

生2:“只露尻尾”的“尻”字,應該讀kāo,而不是hāo。

生3:第一自然段的“擔中肉盡”的“擔”讀第四聲,而不是第一聲。後文的“弛擔持刀”的“擔”也讀第四聲。讀四聲表示擔子,讀第一聲表示動作。

生4:“一狼徑去”的“徑”讀第四聲。

師:老師補充,好像還有一個地方,“而頃刻兩斃”的“頃”字,讀qǐng。

師:大家找得很仔細。剛纔我們在關注讀音是否正確,那麼停頓是否準確呢?

(學生沉默。)

(屏顯:其一犬坐於前)

師:把這句話讀一遍。

生1: 其一/犬坐/於前

生2:其/一犬/坐於前

師:那麼到底應該怎麼讀?

生3:我比較贊同第二種,因爲這句話應該這樣翻譯:其中有一隻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

師:照你這樣翻譯,“一犬”合在一起呢,還是“犬坐”合在一起?

生3:犬坐。

師:對,“犬”是用來修飾“坐”的,表示“像狗一樣地坐”。像“犬”這樣的用法在古代漢語中還有很

多。如狼吞虎嚥,像狼一樣吞,像虎一樣的咽,突出吃得急吃得猛;鬼哭狼嚎突出聲音的可怕等。 那麼“犬坐”又是爲了突出什麼呢?

生4:狗給人的感覺是忠厚老實,狼象狗一樣,寫出狼好像也很忠厚老實。

師:是啊,狼裝得像狗一樣忠厚老實的樣子。文言文中一個朗讀的停頓,一個字的解釋都是很有意思,我們可以從這個詞的字面意思去讀出它的文學意蘊、文化內涵。

三、解疑答惑,品讀語句,感受狼的形象

(一)解疑答惑,理解重點詞義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到不太理解的詞語和句子把它圈出來,讀到特別有意思的描寫狼的

句子,把它畫出來。一會兒,我們一起來討論。

(學生自由朗讀3分鐘,圈畫詞句。)

(學生提問。)

師:有沒有還不太理解的詞句?

生1:第三段,“屠乃奔倚其下”,這句話什麼意思?

師:哪位同學幫他解決?

生2:於是那個屠夫奔向草堆,倚靠在草堆下面。“其”指代的是草堆。

師:這句話有幾個動作?

生2:一個“奔”,一個“倚”。

教師:現在理解了嗎?

生2:理解了。

生3:“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是什麼意思?

師:哪位同學來解釋一下?

生4:想要從草堆中打洞,攻擊他的後面。

師:“隧”在這兒是什麼意思?

生4:是打隧道的意思,名詞作動詞。

師:就在它附近,還有一個詞也是這樣的用法,是哪一個詞?

生4:“一狼洞其中”的“洞”,是打洞的意思。

師:文中像這樣有着特殊用法的詞語還不少,課後要去整理。

生5:“而兩狼之並驅如故”的“之”是什麼意思?

生6:“之”是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生7:“顧也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一句中的“顧”字,原意指回頭看,課文中指往旁邊看。可是我怎麼覺得應該解釋爲“回頭看”啊。

師: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一方面該同學敢於質疑課文註解,不盲從權威,很好!另一方面,這也確實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哪位同學說說你的看法?

生8:之前寫到“而兩狼之並驅入故”,說明兩隻狼在屠夫的後面,因此應該解釋爲“回頭看”。

生9:不對,課文寫到“屠大窘,恐前後受敵”,說明此時兩隻狼的位置是一前一後,如果往後看,前面那隻狼就要攻擊他,往旁邊看,一方面能觀測地形,另一方面還能提防兩隻狼。

生9:我也認爲是往旁邊看。當時情況緊急,屠夫急於尋找有利地形,因此左顧右盼,符合當時的情況。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好,緊緊扣住文本,結合當時的情境做合理的想象和分析。像“顧”這樣的詞語有語境義,只有結合上下文,通過對文意的分析才能得出準確的解答。還有嗎?

生10:“屠自後斷其股”怎麼解釋?

生11:屠夫從後面砍斷它的屁股。

生(衆,叫出):“股”是大腿。

師:對啊,文言文中的.“股”往往指大腿,古代的意思和現在不一樣。大家看看還有沒有別的問題?

生(衆):沒有問題了。

師:那我們看看描寫狼特別有意思的句子有哪些?

生1: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前狼止而後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生2: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生3:目似瞑,意暇甚。

生4: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生5: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

(教師板書以上句子。)

(二)品讀語句,分析狼之形象

師:那我們就一起來品讀一下這些語句。先看第一句。哪個同學覺得這句話特別有意思?

生1:我。

師:那就請你先把這句話朗讀一下。

(學生朗讀。)

師:讀得很響亮。你覺得這個情節有意思在哪呢?

生1:屠夫把骨頭扔出去,一隻狼在吃骨頭,另一隻狼還在追着屠夫,交替着進行,說明狼很聰明。

生2:我覺得這兩隻狼很團結,它們倆不是同時盯着屠夫,而是一隻狼吃,一隻狼追,好像商量好似的。

師:兩隻狼很默契,講究戰術。狼也懂得互相配合,讓屠夫始終處於緊張之中。

師:再看這兩句話,“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誰來把這句話翻譯一下?

生3:骨頭已經吃完了,但兩隻狼還是像以前那樣一起追趕。

師:“並驅”是什麼意思?(板書:並驅)

生(衆):一起追趕。

師:兩隻狼原先的位置是怎麼樣的呢?

生(衆):一前一後。

師:然後等到屠夫的骨頭的丟完了,它們的位置——?

生(衆):並驅。

師:“並驅如故”的“故”是什麼意思?

生4:原來的。

師:“原來的”是指什麼樣子呢?根據上下文來回答。

生4:綴行甚遠。(板書:綴行)

師:“綴行甚遠”是怎樣的一種行走姿態?

生4:緊緊地跟了很遠。

師:“綴”是絞絲旁,絲帶連綴着不斷,說明狼緊緊地跟着屠夫,保持一定的距離,不間斷。“綴行”和

“並驅”能不能互換?

生5:不能。因爲狼追的是屠夫,不知道屠夫有沒有威脅,說不定他的籃子裏有刀,不能輕舉妄動。所以要遠遠地跟着。

師:原來屠夫的籃子裏可能有刀,狼不敢貿然行事,先跟着試探一下。那後來又怎麼敢“並驅”了呢?

生(衆):因爲它們發現屠夫沒有亮刀,而是投骨頭給它們。

師:看來這兩個詞的詞義不一樣,與情節的發展各自有關聯,對人物心理的表現上也有不同關係,所以不

能換。蒲松齡用詞準確,雖寥寥幾筆,但表現力卻非常強,就這兩個詞語已經把狼的狡猾、貪婪表現

得淋漓盡致。我們把這一段分角色朗讀。老師讀描寫屠夫的句子,你們來讀描寫狼的句子。

(師生分角色朗讀。)

師:再看這兩句。也是你們覺得描寫得特別有意思的句子。“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久之,目似暝,

意暇甚。”一起來朗讀一下。

(學生齊讀。)

師:我們來看這兩句話,這兩句在寫狼的什麼?

生(衆):神態。

師:更確切地說,是在寫狼的——?

生(衆):眼睛。

師:沒錯,我們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眈眈相向”,“目似暝,意暇甚”,從這個眼神的變化中,你看到了

什麼?我們可以把這個句子還原到文中去朗讀。(板書:眈眈)

生1:狼的狡猾。

師:能不能具體分析一下。

生1:面對屠夫的刀,“狼不敢前”,它不能硬來。可是它又不肯示弱,瞪着眼睛。有一個成語叫“虎視眈眈”,很兇的樣子。這是一種心理戰術,用眼神恐嚇屠夫,你瞧,這狼有多狡猾啊。

生2:而且我知道狼的眼睛在夜晚會發出可怕綠光。更可怕。

師:你倆分析得真好,一個用心理學知識分析,一個用生物學知識分析。我們再來看,“目似暝,意暇甚”,這下狼有些放鬆了吧?

生3:不,它更緊張了。

師:爲什麼?

生3:因爲從後文看,這隻狼的任務是引開屠夫的注意,它很怕屠夫看穿它們的計劃,所以就更緊張了,大家看,文中寫道“目似暝,意暇甚”,如果真的放鬆,就只要寫“ 目暝,意暇” 不就可以了嗎?“似”是好像,說明不是真的閉上了眼;甚是“很”說明越是裝得很悠閒,越是緊張。

師:有道理。可見這兩個詞體現了這隻狼是“假寐”,目的是爲了迷惑屠夫。真是——

生3:太狡猾了。(板書:假寐)

三、分析心理,感受屠戶形象

師:從“綴行”到“並驅”到“耽耽”到“假寐”,蒲松齡只是寥寥數筆,把狼的貪婪、狡詐表現得一覽無餘。狼的每個動作都會引起屠夫的心理反應,我們來看看屠夫是怎麼接招的?

生1:屠夫一開始看到狼還是有點害怕的,所以是“懼,投以骨”;然後是“大窘”,“弛擔持刀”,想以死

相拼;趁“一狼徑去”一狼“目似暝,意暇甚”時,“暴起,以刀劈狼首”。

(板書:屠夫:懼——大窘—————乃悟

投骨——持刀————暴起斃之)

師:屠夫雖然最後是果斷地殺了這兩隻狼。但是當他看到後面那隻狼在鑽隧道準備偷襲時,才明白原來“前

狼假寐”。假如你是屠夫,你一轉身,發現後面有一隻狼想要攻擊你,你那一刻心理是什麼感覺?

生2:害怕。

生3:心有餘悸。

生4:腿會發軟。

師:對啊,其實到最後別看屠夫殺了狼,但心理還是有一種後怕。

師:蒲松齡在寫這場人與狼的較量,文字很簡短。這狼啊是窮追不捨,變化多端,置屠夫於死地;而屠夫

是從最初的妥協到了最後的奮起反擊,置於死地而後生。正是從這場較量中,蒲松齡完成了對狼和屠

夫形象的塑造。

四、品議狼“黠”,多角度認識狼

師:對於這場人狼之戰,作者蒲松齡又是怎麼評價的呢?我們一起來朗讀最後一段。

(學生朗讀)

師:請同學們把這句話翻譯成現代漢語,寫在書本空白的地方。

(學生翻譯)

師:好,誰來讀一讀你的翻譯?

生1:狼也很狡猾,可是一會兒都被砍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

師:大家說翻譯得怎麼樣?

生2:最後的“耳”字沒翻譯出來,

師:很好,“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罷了。你覺得蒲松齡在笑什麼?

生3:應該在笑狼的不自量力。

生4:他還在笑像狼一樣的禽獸。

生5:他也是對社會上一些人的諷刺,像狼一樣狡猾,像禽獸一樣喜歡玩弄陰謀、耍花招。

師:笑狼的狡猾、笑禽獸的欺騙手段、笑像狼一樣的耍花招的人。我們要把這句話的嘲笑口吻讀出來。哪個同學試試?

(學生朗讀)

師:我們請同學來點評一下。

生1:他最後一句話讀得很好,前面的“幾何哉?”語氣要再加強一些。

師:除了這個地方要作處理之外,還有哪些建議?

生2:停頓要恰當。如“止/增笑/耳”。

師:好。還可以作什麼處理?

生3:把“幾何哉”的反問語氣讀得更強烈一些。“禽獸”也要重讀。

生4:我覺得“幾何哉”反而要讀得輕一點,更能體現作者內心的蔑視與嘲笑。

師:說得很好,還有別的建議嗎?

(學生沉默)

師:老師倒有個建議:這裏有兩個虛詞,一個是“矣”, 還有一個字“耳”,這兩個字都是第三聲,我們

要讀足語調。另外,我們還可以採取一種反覆的修辭手法,通過讀兩遍的方式來加強語氣。比如“禽

獸之變詐幾何哉?幾何哉?止增笑耳,止增笑耳。”這樣的話,我們可以把內心的嘲諷語氣讀出來,

我們來試試看。

(學生朗讀)

師:是不是效果也好一些?(學生點頭)其實我們在朗讀這類句子時都可以做這樣的處理。我還想問,你

同不同意蒲松齡這個觀點?你認爲狼與人的這場鬥爭,只是增加了笑料嗎?

生1:不同意。我認爲應該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他應該還嘲諷了像狼這樣的人。

師:按你的理解,那你應該是同意作者的觀點。

生2:它應該還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

師:也就是在這個笑的背後,應該有更多的思索在裏面。

生3:不贊同。蒲松齡說“頃刻兩斃”,而事實上,人戰勝狼並不是那麼容易的,狼是很強大的敵人。

生4:不贊同。因爲狼實在是太聰明瞭,他們高度配合,充滿智慧。憑這一點,我們人類有時還不及它們

呢!

師:從這點看,再可惡的狼也有我們可以學習的一面。

生5:不贊同。我覺得人太殘忍了。“暴起斃之”,這麼狠。

生6:不對,你是站在狼的角度看,人很殘忍。但如果在那樣的你死我活的生死關頭,屠夫不揮刀斃狼,他就成爲狼口中的骨頭了呀!

五、引導學生閱讀《聊齋志異》

師:我非常欣喜,同學們在讀懂作者的意思之後還能有自己獨立的思考,非常可貴。其實狼在我們的生活中、文學著作中的形象是豐富多彩的。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就描寫了多則關於狼的故事。(屏顯)《狼三則》講了三則關於狼的故事,今天所學的是其中的一則,另兩則狼的結局分別是“鉤死”和“吹死”。其實在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不僅寫了惡狼,也有善良的狼。我們來看一則故事。

(屏顯)昔一穩婆出歸,遇一狼阻道,牽衣若欲召之。乃從去,見雌狼方娩不下。嫗爲用力按捺,產下放歸。明日,狼銜鹿肉置其家以報之。可知此事從來多有。

如果你還想讀更多的故事,請大家課後去閱讀《聊齋志異》。

六、總結

師:今天,我們讀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也發現了文言文中一些解釋很特別也挺有意思的詞語,比如:洞,隧、股、意等,請大家課後做整理完成相應的表格練習。

標籤:實錄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