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推薦】

語文1.91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古詩都很熟悉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古詩兩首》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推薦】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

一、教學內容,學習《望廬山瀑布》

二、檢查“預習”,作者簡介

(一)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麼是唐詩。

(二)預習中哪些詩句讀懂了,哪些還沒讀懂,並劃下來。

三、讀《望廬山瀑布》

把下面的字音讀準:

廬l*紫z!川chu1n

四、出示第一首古詩《望廬山瀑布》,理解詩意

(一)提問:這首唐詩是誰寫的?

這是學習古詩的第一步:知詩人。

(二)“望廬山瀑布”是什麼意思?

查字典“望”當什麼講?

“望”與“看”的區別是什麼?

“望廬山瀑布”就是遠看廬山的瀑布。

分別查出“廬山”和“瀑布”的意思。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他在遊廬山時觀賞了瀑布,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

這是學習古詩的第二步:解詩題。

(三)讀一讀古詩,弄懂詩句的意思。

這是學習古詩的第三步:明詩意。

逐詞逐句理解全詩,指導看圖。

1.日照香爐生紫煙

“日”、“香爐”、“紫煙”各指什麼?

“生”是什麼意思?讓學生加以理解。

日:太陽。香爐:香爐峯。紫煙:紫色的煙雲。生:升騰起(變成了)。

太陽照射在香爐峯,高高的香爐峯上升騰起紫色的煙雲。

2.遙看瀑布掛前川

“遙看”一詞說明作者站在哪兒觀察瀑布?

離瀑布較遠。因爲瀑布高大,遙看才能觀其全貌。

“掛”、“前”、“川”各是什麼意思?放在一塊兒是什麼意思?

掛:懸掛。前:前面。川:河流。

掛前川:指瀑布遠看就像懸掛在山峯前面的一條大河流。

遠遠望去,瀑布就像一條懸掛在山峯前面的大河。

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句的意思。

3.飛流直下三千尺

“飛”、“直”寫出了瀑布的什麼特點?

水流快、山勢陡。

真有三千尺嗎?這是一種什麼修辭手法?

(誇張手法)

長長的水流,飛快地從山上直瀉而下。

4.疑是銀河落九天

“銀河”、“九天”各指什麼?

銀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現出一條明亮的光帶,夾雜着許多閃爍的小星;看起來像一條銀白色的大河。

九天:天的最高處。古人認爲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稱爲九天。詩裏形容極高的天空。

“疑”是什麼意思?作者疑什麼?

詩句的意思是什麼?

疑:懷疑。

真讓人懷疑是天上的銀河流到了人間。

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句的意思。

由瀑布到銀河,這是作者的一種奇特的聯想;將瀑布的高大、急的特點展示無餘。

5.讓學生把整首詩連起來講一講它的意思。

(四)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感情:

這是學習古詩的第四步:悟詩情。

(五)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教師要給學生範讀,要讀出語氣、感情。

(六)學習有關的生字,教師重點指導。

“廬”和“爐”是同音字,要區別字形,會應用。

“紫”和“川”的讀音要讀正。

在學習生字時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已去分析、去記憶,培養自學能力。

五、小結

(一)你認爲這首詩寫得好嗎?好在什麼地方?你最喜歡哪一句?爲什麼?

(二)出示掛圖,說說詩人是站在什麼地方觀察瀑布的?觀察的順序是怎樣的?你是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出來的?

(三)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詩人觀察細緻?

“日照”與“紫煙”的因果關係?

“飛流”、“直下”對流速水勢的觀察。

“三千尺”、“落九天”是對瀑布的長、大、高的觀察。

除觀察仔細、細緻外,本詩還有什麼特點?

豐富奇特的聯想,如“掛前川”,“疑是銀河落九天”。

本詩的寫作特點:觀察細緻有序,聯想豐富。

學習古詩的方法:除去上述四步,那就是讀、查、究、誦、賞。

六、佈置作業

背誦、默寫古詩。

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文的意思。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會認“廬”等9個生字,會寫“吳”等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讚美之情。

3、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的實物投影。

2、課件。(瀑布映襯青山、飛流直下的情景)

3、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望廬山瀑布

一、情境導入,理解詩題

1、(投影展示插圖)老師以優美的導語,把學生帶進詩的意境。同時隨機講解“香爐”“廬山”等詞語。

2、理解詩題,認讀生字“廬”“瀑”。(注意“瀑”的讀音)

3、齊讀詩題。

二、吟誦感悟,想象畫面

1、自由吟讀,用筆圈出生字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自己讀完以後再讀給同桌同學聽。

2、結合插圖思考:

詩人站在哪裏?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景物?

3、夥伴之間交流,老師隨機點撥。

4、組織交流或提出不懂的問題,老師進行指導,結合課件的演示,幫助學生理解“紫煙”“遙看”“飛流直下”等詞語。

5、老師小結:

詩人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看着這“飛流直下”的瀑布,產生了一種想象──這飛流直下的瀑布,真好像是銀河從天上落下來一樣!(學生齊讀後兩行詩句)

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三、圖文對照,熟讀成誦

1、讓學生看圖讀文,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感情。

2、練習背誦,可同桌之間互相背。

四、鞏固生字

出示“廬”“瀑”“爐”“疑”,用卡片檢查學生認記情況,用組詞的方式理解字義。

五、學寫生字

1、出示下列要求會寫的字:

爐、銀、煙、流。

2、啓發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方法,記憶字形,老師點撥。

3、重點指導“流”字。

(提示:“流”右邊的上半部分與“雲”的區別,右下部分三筆之間的間距要勻稱)

4、學生先觀察範字,再書寫,老師巡視指導。

六、個人建議

對詩的意思只要大概明白,不必要求掌握。本案中設計的問題比較好:“你看圖明白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

第二課時

絕句

一、複習導入

1、小組比賽背誦《望廬山瀑布》。

2、填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揭示詩題“絕句”,簡要說說詩人杜甫。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藉助生字表的拼音讀準字音,再讀正確、讀通這首詩。

2、同桌互讀。

3、指名朗讀,齊讀,注音糾正讀錯的字音。(如“行”不讀xíng;“泊”不讀pò)

三、圖文對照,理解詩意

1、老師範讀,要求學生邊聽邊觀察插圖,思考:

畫面上有哪些景物?

(柳樹,黃鸝,天上飛的白鷺,山上的積雪,江面上的船)

老師在學生回答後板書:

黃鸝白鷺雪船

2、看圖思考:

詩人是站在哪裏看到這些景物的?

(結合理解“窗含”“門泊”兩個詞語的意思)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釋疑。

(先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句,根據學生的提問師生一起答疑)

4、看圖讀課文,想象詩人欣賞大自然美景時的心情。

四、活動激趣,記誦詩句

1、找對應的詞語,老師讀一個詞語,要求學生找出與它相對應的詞語。

(如兩個—一行黃鸝—白鷺翠柳—青天窗—門西嶺—東吳千秋雪—萬里船)

2、師說生讀。

(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相對應的詩句)

3、讀詞連詩。

(老師出示詩中任意一個詞語,學生背出相對應的詩句)

4、情境背詩。

(讓學生扮演詩人,指點畫面上的景物吟詩)

5、集體背誦。

五、識字、寫字,完成課後練習

1、出示要求認識的字“鷺”“含”“嶺”“泊”“吳”,引導學生交流記字方法,練習組詞語。

2、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

“吳”“含”“窗”“嶺”“鳴”“絕”“泊”“柳”。

3、啓發學生說說自己記憶方法,識記字形。

4、重點指導“窗”與“柳”的筆順。

5、老師範寫。

(注意把字寫美觀,提示容易寫錯和不容易寫好的字)

6、學生先觀察田字格中的範字,再書寫,老師巡視。

7、完成課後“我會填”的第2道填空題。

六、課外延伸

回家收集有關描寫春天的古詩,試着背一背。

七、個人建議

背詩也要注意詩人欣賞大自然美景時的心情。帶者美好的心情去背誦。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3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學過很多的古詩,你還記得哪些?請背一背。這些古詩韻律優美,語言簡潔,好讀又好記。大家都喜歡讀古詩,今天我們要再學習一首古詩,題目叫《出塞》,板書課題。

2、這首詩飽含對出征將士的憐惜之情,表達了詩人渴望和平生活的思想感情。詩人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詩。

二、初讀全詩

1、自由讀全詩,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分組討論、交流,弄懂字詞。

2、交流學習的情況。

三、理解詩句

1、讀你喜歡的詩句,再說說喜歡的原因。

2、交流學習,教師點撥。

注意體會但使、飛將、不教等詞的意思。

引導學生體會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意思。

3、說說你對詩句的理解,同桌互相說,然後全班交流。

4、學習有感情地誦讀全詩,通過互評交流方法,提升朗讀水平。

四、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瞭解時代背景,體會戰亂給人民帶來的災難。

2、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詩的意思。

3、帶着憐惜邊關將士、渴望和平的感情再讀古詩。

五、背誦古詩

示兒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瞭解詞語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繫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學習重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熟讀背誦兩首古詩。

【學習難點】

領悟春天自然景物的美,激發學生讀書求知的樂趣。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課老師佈置的一樣特殊的作業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爲什麼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嗎?因爲,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讚美柳樹的古詩。

(板書詠柳)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學過一首古詩叫做

(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讚美鵝的意思,那麼詠柳是什麼意思?

6、出示課件中的圖,你們右圖中看到了什麼?

7、這首詩的作者就是賀知章。

(簡介詩人生平)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詩人是怎樣讚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讀一讀,邊讀古詩邊把課後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4、從讀詠、碧、妝、裁、剪要求學生會讀,讀準。

5、指名讀,請其它學生正音,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瞭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⑴(放遠處看到柳樹的照片)你看到了什麼?

⑵詩人從遠處看到了柳樹,發生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麗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的多好,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麼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讚美。

2、自讀第三、四句:

⑴接下來,詩人又是怎樣讚美柳樹的呢?請同學樣和同桌去讀第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⑵學生自讀,指名讀,讀到第三句時,讓全班看着採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⑶讀到第四句時,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讚美柳樹,也讚美了春的創造力。

四、指導說句寫句

1、詩人用古詩讚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讚美柳樹嗎?大家去和小夥伴互相說說柳樹的樣子。

2、指名說和同桌說。

3、把你說的寫下來,只要求兩三句。

4、講評學生的小綠筆。

五、指導生字

1、出示要寫的生字,學生提出難寫的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垂筆順要多次書空,記準四橫的長度不一樣。

裁要注意筆順,下面的部件與衣字要區別開來,一捺改成一點。

剪字下面是刀。

2、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六、作業

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檢查作業

1、背誦《詠柳》。

2、讀春,積累詞句。

(開火車,每人說一個詞語,看誰的膽量大,說一個含有春的詞語,看誰的普通話標準,誰的聲音好)

3、課前蒐集的有關春的佳句名詩,你們都蒐集了多少?

4、學生把自己蒐集的材料講出來。

5、老師出示課件(收集的詞語、成語、名詩佳句)請學生來讀。

二、詠春,享受春天

1、同學們,當春天到來時,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詩人對春天的讚美。他們對春天是那樣欣賞,那樣癡情,真可謂是把春天描摹的絢麗多彩,古人讚美春天的詩很多,我們今天學的是南宋詩人朱熹《春日》。

2、今天咱們學的這首詩,誰知道它們題目是什麼意思。

3、簡介詩人朱熹。

4、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讀朱熹的《春日》。

5、讀了這首詩後,你能猜一猜詩人在寫《春日》時的心情嗎?

(高興、喜悅、歡快、舒暢)

(學生板書在黑板兩側)

6、猜測終歸猜測,大家能從詩文中找出明確的詞句來證明詩人當時的心情。

(說出一處,請學生將詞語板書到相應的橫線上)

老師點拔如下: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設得、東風面、總是春

萬紫千紅

7、指導學生誦讀古詩,師範讀一次。

8、說一說古詩的大意。

三、惜春,書海求知

同學們,詩人朱熹在泗水濱春遊,心情爲何如此快樂?

原因之一是因爲朱熹欣賞到了萬紫千紅的春色;原因之二,請聽我細細說來(出示)《春日》這首詩,不僅是一首詠春詩,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勸學詩。(板書勸學)勸告大家多讀書,因爲泗水在山東地區是春秋時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鄉和他講學的地方,尋芳泗水就是說孔子在書籍中尋找知識,書中的知識道理就像是原野上美麗的春色使詩從耳目一新,深感快樂。

試想一個不喜歡讀書的人,能有春日尋芳與書海求知的聯繫嗎?我們大家要在書海中求知識,因爲書的海洋裏也有一片萬紫千紅的春色。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5

29 古詩兩首

教學目標

1.認識“乞、霄、燭、曉”4個生字,會寫“乞、巧、霄”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瞭解詩中蘊含着的民間傳說,並願意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難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瞭解詩中蘊含着的民間傳說,並願意講給別人聽。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教學掛圖、古典音樂。

2.收集牛郎織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已經學了很多古詩,誰願意把你喜歡的古詩背給大家聽?

2.同學們背誦的這些古詩,有的描寫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等,而今天我們學的這兩首古詩卻取材於民間神話傳說。

3.板書課題,理解“乞巧”。

a.認讀“乞”,組詞:乞求、乞丐等。

b.聯繫課後資料袋理解“乞巧”。

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讀正確、讀流利這首詩。

2.同桌互讀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認讀、組詞,與“宵”區別。(留給學生自己發現,爲《語文園地八》中的“我的發現”留下伏筆)

4.嘗試讀出詩的節奏韻味。

再讀感悟,品味詩意

1.學生自讀自悟。

2.小組合作,根據課後資料袋和“牛郎織女”的故事來理解詩意。

3.全班交流,吟誦詩句。

練說促背,趣味識記

1.教師激趣:一個節日中蘊含着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一首詩又取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同學們瞭解了神話故事,又學習了這首古詩,收穫一定不少,現在我們分成兩組,進行一個比賽,一組看掛圖講牛郎織女的故事,一組配樂背誦古詩,看誰故事講得好,古詩背得棒。□教學設計

2.小組練習。

3.進行比賽。

識字寫字

1.自主識字,仔細觀察怎樣寫好字。

2.教師範寫“乞、霄”,學生練寫。

拓展閱讀

閱讀《寒食》《元日》《清明》等以節日爲題的古詩。

第 二 課 時

複習導入

1.比賽背誦《乞巧》。

2.聽寫“乞、巧、霄、渡”4個字。

3.出示課題《嫦娥》,學生講關於嫦娥的故事。

自主學習,感悟詩意

1.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可輪讀、大聲讀、同桌合作讀、自讀等。

2.默讀質疑。

3.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感悟詩。

a.可查字典理解字詞來理解詩句。

b.聯繫收集的資料和同步閱讀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來理解。

c.可小組合作,也可獨立自悟。

4.有感情朗讀詩。

a.生練讀。

b.師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配樂,邊想象情景邊朗讀。

背詩比賽

1.練習背誦。

2.組內比賽。

3.各組隨機抽查比賽。

識寫生字

1.認讀生字。

2.指導書寫。教師範寫“屏”。

拓展練習

同學們,如果說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們渴望飛天的夢想,如今,我國的“神舟5號”飛船已實現了這個夢想。假如你乘坐飛船登上月球,見到廣寒宮、嫦娥,見到環形山等等,又會演繹出怎樣的富有現代特徵的神話故事呢?請用“廣寒宮、嫦娥、“神舟5號”飛船、運動會”等詞語編寫一個想象故事。

板書:

乞巧

乞—氣

宵—霄

課後反思

1、努力實現課內向課外的延伸,拓寬語文的學習空間。

2、未有挖掘詩的情感,才能讓學生真正讀出詩的神韻。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6

 【教學任務分析】

本課選自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所選的兩首詩都是描寫秋天景色的,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特有景色的喜愛之情。《贈劉景文》寫出了秋天百花凋零,但枝頭碩果累累的喜悅。《山行》寫出了滿山紅葉比二月紅花更紅、更豔的美麗深秋景色。教學上最主要是讓學生會讀、會背,感受秋天的氣息,領悟詩人內心的情感。由於兩首古詩原本都是出現在高段的語文課本里,所以在意思上只要求學生大致理解,不過高的要求。

【學情分析】

本課的學習對象是國小二年級的學生,在此之前,他們只學過《畫》、《靜夜思》等有限的、簡單的四五首詩。在課外也有一部分小朋友積累了一些古詩,但也只是會讀會背,對於詩的意思、詩的意境,並不能領會。但是他們又很喜歡古詩,因爲古短,讀來琅琅上口,他們能很快背誦下來。教學時,我們的重點就應該放在古詩意境理解,不是一字一句的理解,而是明白大致的意思,感受詩人的情感,重點指導朗讀,讀出詩的韻味,讀出詩的意境。

【教學目標】

1、認識“劉、菊“等10個生字,會寫“於、首”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讚美之情。

3、有積累、背誦古詩的興趣。

【設計理念】

整節課以朗讀古詩爲主線:先讀準、讀通古詩;再讀懂詩意,利用“畫一畫”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古詩的意思,領會古詩的意境;最後通過感情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

 【教學過程安排】

一、“賽詩”導入

1、激發興趣:

老師聽說,咱們班有一大批小詩人,今天可要好好賽一賽,看看究竟誰能稱得上是小詩人。⑴開始“賽詩”,評出小詩人。

⑵導入:

我國古代歷史上就有許多的大詩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位大詩人所寫的古詩。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並引導學生回憶以前所學的古詩,將學生帶入學古詩的氛圍中。

二、初讀古詩

1、活動板塊一:

⑴藉助拼音,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⑵同桌相互聽一聽,看看他讀得對嗎?

2、活動板塊二:

檢查朗讀情況,指名讀一讀兩首古詩,注意正音。

(重點:擎、猶、景、徑。)

設計意圖:很多小朋友在上課前就已經將古詩背得滾瓜爛熟了,但是仔細一聽就會發現很多字都背錯了,所以還是很有必要讓他們藉助拼音再讀一讀,同桌相互查一查,再指名讀幫助正音。

二、讀畫結合,理解古詩

1、活動板塊一:

想一想這兩首古詩寫的都是什麼季節呢?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重點抓住:橙黃橘綠、楓林。)

2、活動板塊二:

找找畫畫,學習《贈劉景文》。

⑴介紹背景:

我國宋朝有位大詩人,名叫蘇軾,號東坡居士,別人又叫他蘇東坡。一天,他和朋友聚會,其中一個叫劉景文的,學問淵博,詩又寫的好,蘇軾可欣賞他了,蘇軾喝着酒,非常高興,就寫了一首詩送給劉景文。你知道他寫的是哪首詩嗎?

⑵我們來當小畫家:

現在我們要把這首詩變成一幅美麗的畫,想一想:畫中除了有橙子、橘子,還應該畫上些什麼呢?請小組合作,一起到古詩中去找一找。

⑶小組彙報,老師做畫。

①指名彙報,根據彙報,完成整幅畫。

②在畫圖的過程中理解:

荷盡、擎雨蓋、殘、傲霜枝。

3、活動板塊三:

指導朗讀。

⑴體會詩人的心境:

詩人滿眼看到的都是百花凋零的景象,他的心情是不是很糟糕呢?爲什麼?

(感受到碩果累累的喜悅。)

⑵指導朗讀:

你覺得古詩該怎麼讀呢?

(試讀──指名讀──評議──齊讀。)

設計意圖:相對於枯燥的古詩來說,圖畫就顯得有趣多了。通過讀古詩,找一找,畫一畫,塗塗色,師生通過反覆讀古詩,共同完成這幅畫。變枯燥爲趣味,學生上着覺得有意思多了。

三、學法遷移,學習古詩

1、活動板塊一:

總結學法:

⑴我們是用什麼方法學習第一首古詩的?

⑵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指導讀。

2、活動板塊二:

用這種方法學習《山行》。

⑴小組合作學習,彙報:

上臺展示本組的學習成果:怎麼畫的?爲什麼這麼畫?齊讀古詩。

⑵理解:

石徑斜、白雲生處、霜葉紅於二月花。

設計意圖:剛剛用這種方法學了第一首古詩,緊接着讓學生利用這種方法進行遷移性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教學設計檢測

1、《贈劉景文》和《山行》寫的都是()的景色,我是從()、()看出來的。

2、秋天()、()都凋謝了,但是枝頭有()、(),還有滿山美麗的(),所以詩人還是覺得秋天非常的美麗。

3、請你回家後收集有關於秋天的古詩,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小資料袋】

1、作者簡介:

蘇軾:

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人。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爲“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放,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上獨具一格。

杜牧:

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人。杜牧的詩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詩豪放、曠達。其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後人稱“杜甫”爲“老杜”,稱“杜牧”爲“小杜”。

2、寫秋天的詩:

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子夜吳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灞上秋居

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循序漸進突破古詩教學。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讀懂詩句,

2、理解詩意。

3、有感情地誦讀古詩,並背誦。

4、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5、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想象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詩境,訓練語言。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揭題。

2、讀題。

3、注意“孟(mèng)”的讀音及寫法。

4、解題。注意黃鶴樓與廣陵的位置。

5、“之”的意思。

二、交流蒐集的有關資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麼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麼關係?

3、這首詩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

三、理解詩意

1、學生自學古詩。

自學要求:以學習小組爲單位,熟讀古詩,藉助文後註解和字詞典,理解字詞,翻譯詩句,做好

講解古詩的準備。

2、檢查交流自學情況。

(1)學生自願或學習小組推薦。

(2)學講解古詩。

教師注意指點,並點出這首詩中的幾個關鍵的不易掌握的字詞。“西辭”“盡”。

四、體會詩境

1、你認爲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想象描述“煙花三月”是一個什麼樣的圖景。李白這時有心情賞春嗎?爲什麼?

3、這時長江裏是不是隻有孟浩然的一隻船?李白爲什麼只見“孤帆”?

4、李白站在岸邊看好友孟浩然的船隻由近而遠,心裏會想些什麼?

5、藉助插圖體會詩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詩的意境。

五、藉助詩境,訓練說寫

1、引導: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師、兄長、朋友,往日他們生活上相互照顧,學業上相互幫助,情

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別,不知什麼時候才能相見,黃鶴樓前兩人分別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學們想象一下,他們的分別時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會是什麼樣的表情。我們能不能分角

色表演一下當時的情景呢?要演戲,先要有腳本,請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爲單位,集體合作爲這段

情景的表演,寫一個腳本,腳本要交待清楚事情發生的時間、環境,人們的動作、語言、表情等等。

2、學習小組合作撰寫腳本。

3、學生自願或推薦表演,表演後師生共同評議。

4、根據表演效果,重新修改腳本。

六、佈置作業

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愛好,選擇完成下面的作業:

1、有感情朗讀,並背誦這首詩。

2、《古詩三首》都寫到了春天,說說三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麼不同?

3、蒐集並閱讀有關友人送別的詩歌,體會詩人的感情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2個生字, 會寫2個生字(舍、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

3、感悟詩歌的內容, 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 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友誼。

4、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 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時局的意思。

2、想象詩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同學們, 你們還記得《贈汪倫》這首詩嗎?誰來背一背?(生背誦《贈汪倫》)

2、師:誰來說說這首詩的作者李白爲什麼寫這首詩。(因爲李白要回家鄉去了,汪倫很捨不得他,親自來送他,李白很感激汪倫)

3、師:從古到今,人們在離別的時候總是特別的難過。今天,讓我們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見證一段深厚的友誼吧。

4、師板書課題。(20 送元二使安西)

二、學習古詩

(一)複習學習古詩的方法:

師:誰還記得學習古詩的三大步驟?

1、解詩題,知作者。

2、抓字眼,明詩意。

3、多誦讀,悟詩情。

師:你們的記性都很好。現在,讓我們根據學習古詩的這三大步驟,來學習這首古詩。

(二)自主合作學習古詩

1、解詩題,知作者。

(1)師:通過預習,誰來說說這首詩的題目應該怎麼解釋?

送元二使安西

送:送別 元二:王維的好朋友 使:出使 安西:安西都護府

(2)強調題目讀法 送元二/使安西

(3)齊讀課題。

(4)師:王維的好朋友是元二,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李白送別的故人是誰啊?孟浩然)

(5)師:同學們的記性真好,現在誰再來介紹一下作者王維的生平呢?

2、抓字眼,明詩意。

(1)師:知道了詩題和作者,現在就請同學們根據學古詩的第二個步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這首古詩,可以用鉛筆在旁邊做批註,寫下你們的解釋或感受。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3)彙報。

渭城朝雨浥輕塵,

渭城(字眼,點明地點):秦時咸陽城,漢改渭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字眼,點明時間):早上(同朝辭白帝彩雲間)

浥:溼潤(注意字型)

輕塵:塵埃(注意“塵”字的“小”沒有勾)

解釋:渭城早上的雨溼潤了道路上的塵埃。

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旅店。

新:煥然一新。

解釋:旅店外的綠柳被雨水沖洗得煥然一新。

師小節:這一句詩都是描寫作者當時所看到的景物。

勸君更盡一杯酒,

勸:請。

君:對人的尊稱,表示“你”的意思。

更盡:再飲完。

解釋:請你再喝完一杯酒。

師:從這句詩中,你看見了什麼?感受到什麼?(王維和元二喝了好幾杯酒卻還沒離開,看出他

們依依不捨)

西出陽關無故人。

西:向西行走。

故人:老朋友。

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解釋:等你西行出了陽關就再也沒有一個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師小結:從這一句詩你體會到什麼?(詩人與好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3、多誦讀,悟詩情

(1)複習誦讀方法。

師:剛纔我們學習了古詩,瞭解了古詩的大意,接下來請同學自己帶上感情,把這首古詩美美地讀一讀,能背誦的同學就背下來。

師:學完古詩,應該做什麼呢?(多誦讀,悟詩情)誰還記得誦讀古詩的方法有幾種?(小組讀輪誦、疊誦、表演讀、唱誦……)

(2)現在,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以四人小組爲單位,有感情地朗讀這首古詩,朗讀的時候不要影響其他小組。

(3)彙報:哪個小組願意有感情地讀一讀這首古詩?

(4)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一讀這首詩,可以帶上自己的動作。

三、練習

比比誰的反應快

1、___________________, 客舍青青柳色新。

2、使:________。

3、浥這個字讀________。

4、柳樹的顏色是________。

5、古詩前兩句是寫景還是寫送別的?

6、這首古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同學們反應都很快, 有興趣的下課後自己出幾道題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

四、課外拓展

你們還記得以前學過的送別詩嗎?(生自己說說以前學過的或讀過的送別詩)今天我們學習又學了一首送別的詩,這裏還有幾句送別的詩句,讓我們一起讀一讀。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五、總結

一首簡短的古詩, 往往包含着詩人的不同感情, 希望同學們課後能自己找幾首古詩來反覆誦讀,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生字書寫本。

3、背誦、默寫這首古詩。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首、眠”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多、知、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學生喜愛春天、喜愛大自然之情。

【教學準備】

有關春天的圖片及春天的古詩。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畫面導入,揭題簡介

1、出示圖1:多漂亮的畫面呀!誰知道這圖上畫的是什麼季節?從哪看出?

2、師述:桃花靜靜地盛開着,花瓣是那麼新鮮,像剛被雨水洗過似的。各種各樣的鳥兒從巢裏飛出來,有的站在枝頭歡叫,有的在樹間飛來飛去,自由歡快,沒有人來打攪,這是一天中的什麼時候呢?

(早晨)

3、春天的早晨多麼美麗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唐代詩人孟浩然寫的一首描寫春天雨後早晨美景的古詩《春曉》。

(板書課題)

4、(指“曉”)這個字讀什麼?日字旁表示與什麼有關?“曉”是什麼意思?

師:在文中指“早晨”。

5、齊讀“春曉”。

“春曉”的意思就是──?

6、過渡:理解詩題後,你想知道什麼?

(啓發學生質疑)

(出示卡片理解詩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聽錄音範讀。

2、自讀。

3、指讀。

4、過渡:下面我們來理解詩句,在這基礎上體會詩情。

三、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1、前兩句:

⑴出示圖2:詩人本在幹什麼?詩中哪個詞表示睡覺的意思?

(眠)

正音。

你怎麼看出來它表示睡覺?“春眠”是什麼意思?春天的氣候暖和,睡起來會睡得怎樣?

(很香)

那“春眠”的意思就是──?

(春天的夜裏睡得很香)

⑵(指“覺”)這個字讀什麼?

再讀。

我們平時常用到這個字,誰來組詞?這兒是什麼意思?

(覺得)

⑶“曉”呢?跟詩題中同一個字,是解釋爲“天亮”呢,還是“早晨”?

(天亮)

⑷指說第一句的意思。

(春天的夜裏睡得很香,不知不覺地天已亮了。)

⑸指導讀第一句:春眠/不覺曉。

(師範讀、指讀、齊讀)

⑹詩人睡得很香,朦朦朧朧中聽到什麼?

(鳥叫聲)

你從哪句看出?“聞”什麼意思?

(聽到)

“啼”是一個生字。齊讀。意思是什麼?

(叫)

“啼鳥”解釋的時候倒一下,爲“鳥啼”,就是──?

(鳥叫)

這句話的大意是什麼?

(到處聽到鳥的叫聲)

⑺看圖1,想想可能有哪些鳥在叫?這些鳥在唧唧地歡叫,我們來聽一聽。

(放錄音,聽鳥叫)

練說:( )的鳥叫聲

再來說說第2句的意思,把( )填的詞放進去。

⑻想想這時候詩人的心情怎樣?

(喜悅)練讀:處處/聞啼鳥。

⑼請大家把自己當作詩人,閉上眼,睡覺。

師述:“睡着,睡着,朦朧中聽到鳥的叫聲,一聲,兩聲(放鳥聲)你睡意全消,睜開眼睛,一看,天都亮了,天也晴了。你觸景生情,於是哼出了兩句詩: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能借助註釋理解生詞;

2、讀懂詩句意思,體會作者詩中的哲理;

3、背誦古詩,默寫《題西林壁》。

【課時目標】

〖第一課時〗

1、藉助字典弄請詞句的意思;

2、明白古詩意思的基礎上理解詩中所含的哲理:

觀察角度不同,觀察效果不同。

3、培養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

4、通過學習古詩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

〖第二課時〗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並能默寫詩中的名句。

2、能借助詞典等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詩中的詞句,並根據需要蒐集信息,擴大知識面。

3、能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說出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

4、能發表對詩的獨特見解。

5、學會一類生字豚。

(設計理念:樹立問題的探究觀,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和啓發學生善於以現問題,勇於提出問題,勤於分析問題,樂於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愛動是他們的天性,老師要允許學生動一動、說一說、想一想。學生纔會從自己的實踐中學會知識,也會從實踐中得到創新。)

【教學重點】

理解詩中所含哲理,培養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詩中所含哲理,培養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

【教學準備】

風景畫、錄像、實物投影儀、實物三棱柱。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複習古詩的學習步驟及學習方法

學習步驟:初讀感知→理解詩題→理解詩句→品讀悟意境→熟讀成誦

二、按學習步驟學習《題西林壁》

1、初讀感知,讀通讀正確:

學生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讀通讀正確,然後抽讀。

2、瞭解作者,理解讀題:

⑴讓學生課前查閱蘇軾有關資料,課上互相交流。

⑵結合註釋理解讀題目的意思

3、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讀句意思。

4、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詩句意思:

⑴分組合作學習,在組內各自交流自己對詩句的理解,理解詩句時,既要藉助註釋,又要聯繫上下文,既要聯繫課文插圖,又要補充詩中沒有的一些詞句。

⑵全班交流。

5、品讀悟意境:

⑴啓發談話悟意境:作者瀏覽了廬山,不只是看,而是細心觀察廬山的特點: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用心思考,爲什麼同樣是廬山,卻有不同的面目呢?經過思考,作者發現其中的奧祕: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詩寫了廬山的千姿百態,身處山中也難以看清它的真實面目,你從中悟出了一個什麼道理?

⑵對於比較複雜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觀地、冷靜地進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現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確認識這個事物。

三、品讀詩名,讀書讀意

1、反覆練習古詩。

2、指名朗讀,讀後評價。

3、學生齊讀。

4、熟讀成誦。

第二教時

一、複習第一首古詩

1、指名背誦讀詩。

2、指名說詩。

二、讀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教師指導檢查讀詩情況。

2、個別讀。

3、組內讀,並在組內說說自己是怎麼理解的。遇到不會的字查字典。

4、完成課後練習1:

提問:你有哪些字還不太清楚具體意思?可以什麼方法解決:查字典諮詢老師,同學討論。

三、再讀詩,感語交流

1、仔細讀詩,試着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2、重點理解: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3、學習先抑後揚的寫法:

山重水複疑無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揚。

4、感情讀詩,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感受,並能用連貫,正確的語言表述。

四、熟讀成誦

採取小組競賽,組內競賽等不同方式背誦。

五、合作,探究學習再次感悟詩的意境

1、小組內討論《遊山西村》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詩的首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寫出了山西村豐收之年的景象,讓人感受到農家款待客人的熱情和民風的淳樸。表達了作者對農家豐收景象的由衷讚美之情。

詩的次聯描繪了山間水畔的美景,寫景中寓含豐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寫的範圍,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不同感悟。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留傳幾百年,是因爲這不是詩人單純描繪景物,而是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獨到體會,是面對困難,迷茫的另類人生體驗。寫景中寓含豐富哲理,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理解,不必求同。

2、結合資料豐富對陸游的認識組內口頭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

⑴生卒年代;

⑵生活時代人品介紹;

⑶著名作品;

⑷自己的見解。

3、班內交流提升對詩的認識:

說說你找到的有關本課,作者的一切資料。要說得儘量流利,完整,不羅嗦。針對同一類話題,相互補充。訓練歸納總結的能力。

教師針對學生髮言作適當說明,要尊重學生的認知差異,相機點撥即可。

六、製作“陸游小檔案”

教師鼓勵學生自己設計,不要拘泥課本中的形式。可配畫,編目錄,題寫前言,後記,也可做成本週的綜合學習資料。

第二教時

一、複習第一首古詩

1、指名背誦讀詩。

2、指名說詩。

二、讀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教師指導檢查讀詩情況。

2、個別讀。

3、組內讀,並在組內說說自己是怎麼理解的。遇到不會的字查字典。

4、完成課後練習1:

提問:你有哪些字還不太清楚具體意思?可以什麼方法解決:查字典諮詢老師,同學討論。

三、再讀詩,感語交流

1、仔細讀詩,試着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2、重點理解: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3、學習先抑後揚的寫法:

山重水複疑無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揚。

4、感情讀詩,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感受,並能用連貫,正確的語言表述。

四、熟讀成誦

採取小組競賽,組內競賽等不同方式背誦

五、合作,探究學習再次感悟詩的意境

1、小組內討論:

《遊山西村》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詩的首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寫出了山西村豐收之年的景象,讓人感受到農家款待客人的熱情和民風的淳樸。表達了作者對農家豐收景象的由衷讚美之情。

詩的次聯描繪了山間水畔的美景,寫景中寓含豐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寫的範圍,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不同感悟。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留傳幾百年,是因爲這不是詩人單純描繪景物,而是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獨到體會,是面對困難,迷茫的另類人生體驗。寫景中寓含豐富哲理,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理解,不必求同。

2、結合資料豐富對陸游的認識組內口頭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

⑴生卒年代;

⑵生活時代人品介紹;

⑶著名作品;

⑷自己的見解。

3、班內交流提升對詩的認識:

說說你找到的有關本課,作者的一切資料。要說得儘量流利,完整,不羅嗦。針對同一類話題,相互補充。訓練歸納總結的能力。

教師針對學生髮言作適當說明,要尊重學生的認知差異,相機點撥即可。

六、製作“陸游小檔案”

教師鼓勵學生自己設計,不要拘泥課本中的形式。可配畫,編目錄,題寫前言,後記,也可做成本週的綜合學習資料。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0

 一、識字寫字

1、在語境中整體識字:

⑴通讀古詩,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圈畫出不認識或認爲容易讀錯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嶺”是後鼻音,要讀準。

⑵用自己習慣的方式自主識字。如,在課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圖中找生字的讀音;可以請教老師或周圍的夥伴。

2、調動生活經驗識記生字:

出示生字,隨着提示語“我會認”,學生自願認讀自己會認的生字,並說說自己在生活中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曾見過這個字,是用什麼辦法記住這個字的。在交流中老師要注意多鼓勵學生,激發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興趣,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調動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如:

“廬”:我遊過廬山,認識這個字。

“爐”:火爐,冬天我們家要生火爐。通過和“廬”比較,記住字音、字形及字義。

“吳”:我媽媽姓吳,口天吳。

3、個人情感體驗識字:

讓學生在會認、會寫的字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字,聯繫自己的情感體驗,說說爲什麼喜歡。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喜歡的熟悉的字組詞說話,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字義。如:

“嶺”:我喜歡“嶺”字,因爲山嶺是我們的綠色屏障。

“疑”:我喜歡“疑”字,因爲我喜歡質疑,老師經常誇獎我,說我是個不懂就問的好孩子。

4、寫字指導:

⑴ “我的發現”:

“口”在左邊高又小(鳴),“口”在上下小而扁(吳、含)。“山”作偏旁豎折斜(嶺),“火”在字左捺變點(爐、煙)。

“含”字上邊“今”,“嶺”字右邊“令”,有點和無點,細心分辨清。

⑵示範講解:

“銀”字有兩個“豎提”,“艮”的豎提應略向下,長於金字旁的豎提。“窗”字字形複雜,學生容易忽視“囪”字上的小撇,建議邊示範邊領着學生一筆一筆地書空。

二、朗讀感悟

1、創設情境初讀:

⑴介紹詩人,激發讀大詩人詩作的熱情:

李白、杜甫是我國唐代著名的詩人,一個稱“詩仙”,一個稱“詩聖”。他們倆漫遊祖國的山山水水,寫了許多著名的詩篇。你們讀過他們的詩嗎?還想讀他們的作品嗎?自由朗讀本課的古詩。

⑵欣賞課文插圖,幫助學生感悟詩意:

出示掛圖或投影片,讓學生觀察本課兩幅插圖,感受大自然的美。

2、小組交流:

教師引導:李白看了廬山的瀑布,寫了《望廬山瀑布》這首詩;《絕句》描寫的是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周圍美麗的景色。你們看了插圖,讀了古詩有什麼感受,快說出來給同學聽聽。如:

讀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感悟到廬山瀑布的壯觀。通過看插圖體會到雲霧繚繞,瀑布像從天上流下來的一條河。讀杜甫的《絕句》,感悟到春天的色彩明麗,景色迷人。“黃鸝、翠柳、白鷺、青天”組成的春景圖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注意不要要求太高,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自讀自悟。

3、合作學習,熟讀古詩:

在小組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決。在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或者自己認爲特別有意思的問題,提出來在全班討論和交流。小組集體讀古詩,爲背誦做準備。

4、指名、全班齊讀兩首古詩。

5、進行朗讀、背誦比賽:

⑴以小組爲單位進行集體朗讀古詩的比賽,評出優勝者,大家議一議,他們爲什麼獲勝。

⑵自薦參加背誦比賽,並評出幾名優秀者。

三、積累運用

1、讀下面兩首古詩,不認識的字查查字典:

《絕句》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2、完成課後練習我會填。

四、實踐活動

課外選一首古詩,自己讀讀背背。在班裏開一次“古詩朗誦會”,讓學生展示自己課外學到的古詩。

五、資料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一生主要生活在唐朝的鼎盛時期,同時也經歷了唐朝由極盛到衰落的轉折時期。李白一生懷着遠大志向,但是生活道路坎坷,在政治上也未能施展抱負。一生中寫下了上千首詩歌,其詩風格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暢,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詩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內容豐富多彩。前人編注的李白詩文集中,以清王琦所注《李太白詩集》較爲詳備。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著名詩人。天寶三載(744)在洛陽與李白相識,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安史之亂前,居住長安近十年,抱負不能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的黑暗政治有較深的認識。杜甫的詩歌廣闊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過程中的社會面貌,真實地反映了各階級階層的動態、思想及矛盾,多方面表達了當時人民的願望,是現實主義詩人。杜甫以古體、格律詩見長,風格多樣,意境廣闊,情感深沉。有《杜工部集》。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1

【學習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在學習中養成讀書、識字、寫字的良好習慣。

3.喜歡學習古詩。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秀美、神奇。

【課前準備】

識字卡片、掛圖、小黑板。

一、引入

1.交流有關詩人李白、杜甫及他們的詩歌的信息。

2.從《絕句》引出“五絕”“七絕”,適當介紹該類古詩。

二、學生字

1.檢查預習情況:試讀課文。

2.自主識字:自己拼讀生字,邊讀邊想怎樣記住字音、字形。

3.認讀9個生字,介紹識記生字音、形的方法。

4.學生用卡片清讀生字。

5.認字遊戲。

三、學習《望廬山瀑布》

1.讀題,瞭解題目意思。

2.自讀課文、練習讀通順。

3.合作學習:讀詩句,看圖說話,感知詩意。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意會詩的意境。

5.自主選擇方式背誦古詩。

四、寫字

1.認讀第一首詩4個要寫的字。

2.共同研究並寫好“流” 字。

五、遷移方法,學習《絕句》

1.談談自己想怎樣學習《絕句》。

2.小結方法。

3.獨立或合作嘗試。

4.學習彙報。

六、總結

本課設計着力從如下方面體現立足基礎,促進發展的指導思想。

一、紮紮實實,爲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奠定基礎

語文素養是靠點點滴滴的語文基礎和長期持之以恆的語文實踐積澱、整合而成。低段語文教學的基礎和能力,是語文素養摩天大廈的基石。根基的紮實、牢固程度至關重要。本課教學在識字、寫字、讀書、說話等基礎教學方面目的明確,嚴格要求,一絲不苟,像“流” 字的書寫,從觀察,到揣摩字的結構,筆畫的改變、位置、疏密及在田字格的佈局,再到一筆一畫認真臨寫,既抓住了寫字的能力培養,又注重陶冶情操,讓學生感受漢字書寫所體現的規範美,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如朗讀訓練,從認清字詞的通讀,藉助插圖意會詩意的熟讀,到直抒胸臆,昇華情感的美讀,循序漸進,重在精品的積累,形成語感,獲得美的享受,激發學習興趣和期待。

二、改革方式方法,激勵自主實踐並實現超越

方式方法的選擇、確定,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和實效爲原則的。本課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實際,以教材爲憑藉,創設了各種各式、寬鬆和諧、富於情感、能讓學生充分展示自信心和聰明才智的活動。例如開課時的信息交流,能引起對課外積累的重視,擴展信息量,讓知識面廣的同學露一手;介紹生字的學習方法,能點燃思維的火花,共享資源,運用方法解決問題,提高自主識字的能力。自擇方式的朗讀展示,看圖寫話,讓他們口吟、眼看、耳聽、手寫、腦記,各種感官參與,有利於個性發展、差異發展;舉一反三學《絕句》,更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自由的時空,發展的平臺。整節課,獨立,合作學習適時安排,學生在這種情境中,不是等待別人的授予,而是在師生、生生間的互動中自主建構生成知識、形成能力,經歷實踐,情感、價值觀同時獲得轉變,在自奮其力中實現超越。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春雨》。

2、學會本課生字,知道這些字在詩句中的意思,認識1個多音字。

3、初步理解《春雨》的詩意,感受作者對春雨的喜愛讚美之情。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知道這些字在詩句中的意思,並初步懂得詩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的美。

預習要求:

看拼音讀讀古詩。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古詩《春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春天到了,春風拂面,百花齊放,人們心情舒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首古代詩人抒發自己對春天喜愛的古詩。

2、板書課題:1古詩兩首

二、揭示《春雨》

1、今天,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

你們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

2、簡介:

杜甫:字子美,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歌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社會現實,被後人稱爲“詩史”。《春雨》原題《春夜喜雨》課文節選了前四句。

三、精讀《春雨》

1、師範讀,領讀兩遍。

2、指導看圖,說說春雨的特點。

3、理解第一句:

時節:時令,季節。當:正當,就在。

乃:就。

這一句詩的意思是:這真是一場“好雨”,像知道什麼季節需要什麼雨水,春天一到,就下起來了。

爲什麼說春雨是好雨呢?

4、理解第二句:

潛:暗中,悄悄地。潤物:滋潤萬物。

這句詩的意思是:春雨在夜間,趁人們不注意的時候,隨着春風輕輕地灑落,無聲地滋潤着萬物。

5、指導朗讀、背誦。

教師範讀,強調節奏。

學生練習朗讀:指名讀,齊讀。

6、總結:這首詩讚美了春雨及時而下,無聲地滋潤着萬物,反映了詩人對春雨的喜愛之情。

四、作業

課堂:背誦古詩。

課外:臨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古詩《春曉》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指名有感情地背誦《春雨》。

2、用自己的話說說《春雨》的詩意。

二、揭題

1、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板書課題:春曉。

2、解題。曉:指早晨。春曉就是指什麼呢?(春天的早晨)

3、你們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

4、簡介孟浩然。

三、精讀《春曉》

1、指導看圖。圖上畫的是什麼人,他在幹什麼?

2、練習朗讀古詩。

3、學習古詩。

學習第一句:

眠:睡覺。曉:天亮。

聞:聽到。啼鳥:鳥的鳴叫。

這句詩的意思是:一覺醒來,不知不覺天已亮了,聽到四處都有鳥的動聽的叫聲。

學習第二句:

這句寫得是什麼時候的事?

昨天夜裏,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呢?

4、有感情地朗讀《春曉》,注意讀好停頓。

四、總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描寫了春天一個雨後的早晨的情景,表達了詩人愛春惜春的真摯感情。

五、作業。

課堂:背誦並默寫古詩。

課外:

1、說說兩首詩的意思。

2、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詩,請寫下來。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3

  【教學目的】

1、認識8個生字,會寫6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3、能背誦兩首古詩。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目的】

  第一課時

  一、看圖激趣,揭示課題

1、圖上都有些什麼?

2、仔細看圖,猜猜圖上的人在幹什麼?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3、揭示課題:有一個叫賀知章的人,他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家鄉,到了老了纔回來,這首詩就是他回到家鄉後寫的。(出示課題:“回鄉偶書”齊讀。)

  二、初讀課文,認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用“□”標出生字,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順。

2、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自由觀察生字,爲喜歡的生字組詞。

3、抽生說說記住了哪個字?是怎樣記住的?

4、遊戲:

教師讀一個生字的音,學生從卡片中找出這個字讀三遍。

  三、再讀課文,瞭解詩歌大意

1、自由讀課文,圈出不理解的地方。

2、小組合作學習,通過讀文,看圖,理解詩詞大意。(教師適當點撥)

鬢毛衰:頭髮都白了。

3、教師範讀,學生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4、抽生說說。

5、生根據理解自由讀課文。

  四、試背課文

1、老師敘述詩意,學生根據詩意練習背誦。

2、學生互背古詩。

3、抽生背、齊背古詩。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4

教 學

目 標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全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 等詞語。

2、背誦兩首詩。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知識點

梳 理理解古詩意境 背誦並積累春天的古詩

教 學

過 程第一課時(學習《詠柳》)

一、背誦古詩,導入新課

二、先學習《詠柳》,自讀完成以下要求

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詠、絛" 2、指名讀詩,提醒讀準“絛”“妝”“裁”

3、根據註釋瞭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交流;互相釋疑,討論難點。

三、朗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指名讀詩句,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機點撥:

(1)“碧玉妝成一樹高"這句裏把什麼比作什麼?(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

(2)“綠絲絛”指什麼?爲什麼說柳技是“綠絲絛”?(想象體會柳技的綿長和柔軟)

(3)說說自己對“不知細葉誰裁出”的理解和體會(體會柳葉的小巧整齊,體全大自然的偉大神奇)

(4)“二月春風似剪刀”又把什麼比作什麼?爲什麼這麼比喻?

3、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 (學習《春日》)

一、複習導入(指名背誦《詠柳》,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二、學習《春日》,自讀完成以下要求

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泗、濱”。 2、指名讀詩,提醒讀準“勝”“泗”“濱”

3、根據註釋瞭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交流:互相釋疑,討論難點。

三、朗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指名讀詩旬,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機點撥: (1)作者到泗水邊尋找春天,他看到了什麼?能想象都有什麼“煥然一新”嗎?(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積累具體感知“無邊光景一時新”) (2)“萬紫千紅”是說春天的什麼?能具體說說嗎?(藉助圖畫形象感知花兒的繽紛色彩,春天的美麗景象) 3、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背誦古詩。

第三課時(複習舊知;指導書寫生字;交流古詩)

一、指名背誦《春日》,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二、識字寫字 三、書寫練習。

四、拓展閱讀: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互相交流,背誦。

五、作業:背誦古詩給家人聽,默寫古詩。

課 後

反 思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遊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佔。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遊春吟賞。其實詩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爲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絃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聖人之道。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5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的實物投影。

2.課件。(瀑布映襯青山、飛流直下的情景)

3.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學習《望廬山瀑布》)

情境導入,理解詩題

1.(投影展示插圖)老師以優美的導語,把學生帶進詩的意境。同時隨機講解“香爐”“廬山”等詞語。

2.理解詩題,認讀生字“廬”“瀑”。(注意“瀑”的讀音)

3.齊讀詩題。

吟誦感悟,想象畫面

1.自由吟讀,用筆圈出生字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自己讀完以後再讀給同桌同學聽。

2.結合插圖思考:詩人站在哪裏?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景物?

3.夥伴之間交流,老師隨機點撥。

4.組織交流或提出不懂的問題,老師進行指導,結合課件的演示,幫助學生理解“紫煙”“遙看”“飛流直下”等詞語。

5.老師小結:詩人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看着這“飛流直下”的瀑布,產生了一種想象──這飛流直下的瀑布,真好像是銀河從天上落下來一樣!(學生齊讀後兩行詩句)

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圖文對照,熟讀成誦

1.讓學生看圖讀文,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感情。

2.練習背誦,可同桌之間互相背。

鞏固生字

出示“廬”“瀑”“爐”“疑”,用卡片檢查學生認記情況,用組詞的方式理解字義。

學寫生字

1.出示下列要求會寫的字:爐、銀、煙、流。

2.啓發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方法,記憶字形,老師點撥。

3.重點指導“流”字。(提示:“流”右邊的上半部分與“雲”的區別,右下部分三筆之間的間距要勻稱)

4.學生先觀察範字,再書寫,老師巡視指導。

標籤:兩首 古詩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