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七年級語文世說新語兩則教案(人教版上冊)

語文1.37W

如何通過《世說新語兩則》一文更好地讓學生了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呢?以下是本站小編收集的《世說新語兩則教案》,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七年級語文世說新語兩則教案(人教版上冊)

世說新語兩則教案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2.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分析人物形象,獲取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

重點詞句的翻譯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上課交流。熟讀課文,複述課文。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教師: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教學方式:誦讀、複述、疏通、討論,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內容

這兩個故事都是寫古代聰穎少年的故事。《詠雪》講的是晉朝著名文學世家謝氏家族裏的一個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謝道蘊表現出了詠絮之才。《陳太丘與友期》講的是漢末名士陳紀七歲時,對父親的朋友侃侃而談的故事。兩篇故事雖是文言文,但語言文字比較淺顯,又是圍繞着家庭生活和親情,學生學習起來相對容易一些。

教學過程設計(第一課時)

《詠雪》

一、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

(播放《雪絨花》作爲背景音樂。)

多媒體展示雪花紛飛的圖片,學生賞析。

然後過渡到問題設計:你覺得雪花像什麼呢?用什麼比喻好呢?

進而問他們,既然這樣,你們想知道古人用什麼來比喻雪花的呢?從而導入所學課文.

二釋題:

1先指名讓學生介紹

2教師再放幻燈片 ,進行補充說明

《世說新語》,劉宋臨川王劉義慶編著,主要描寫從東漢到劉宋時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傳聞、軼事,以短篇爲主。全書共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夙慧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這部書不僅保留了許多珍貴的史料,也因爲其語言凝鍊、人物形象鮮明成爲古典小說的源頭之一。

三、整體感知 自主探究

1學生自由朗讀,教師作點拔。

2學生示範朗讀並做點評。

3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重點突出“讀”的環節,力爭當堂成誦。

4疏通文意

教師要求學生對照註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採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如重點詞語:“俄而”、“欣然”、“擬”、“未若”、等。把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教師要提示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加字法、換字法疏通文意。)

四、分組討論 質疑體會

• 教師導學

1 以小組的形式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質疑、討論、解疑,教師巡迴指導。

2 要求學生寫下討論筆記。把研討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難度的問題,以小組爲單位,推選代表提出。全班討論,得出結論。必要時,教師加以點撥。(可不必考慮學生提出問題的順序,教師靈活把握,如重點問題尚未提出,可由教師提出。)

《詠雪》問題組:(可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而定)

a文章開頭一句話,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內容?

b.“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c.聯繫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麼不同?

d.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麼用意?

多媒體投影下大雪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畫面,再討論分析。)

e.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學生從不同角度回答,教師給予鼓勵。對於詠雪的名句,讓學生拓展思維。

五、生生交流 拓展延伸

讓學生再舉幾例古人吟詠白雪時用的比喻的詩句。把事先找好的詩句和學生做交流。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李白《北風行》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高羣《對雪》

五、運用比喻 想像寫作

古人詠雪的詩句寫得如此精妙——(問題設計)怎樣的比喻纔是好比喻呢?

歸納:由“形似”到“神似”!

讓學生嘗試比喻句的寫作:

英語中有26個字母,從這些大寫字母中任選幾個,發揮想象,仿寫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進取。

B是兩個聯結的心,是友誼。

C是未滿的月牙兒,是缺憾

學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同時適時師生共點評!

六、教師小結及作業的佈置。

1教師小結

2佈置作業

(一)在讀準節奏,讀出韻味的基礎上,背誦《詠雪》一文。

(二)蒐集古人詠雪的詩句

(三)預習《陳太丘與友期》

板書設計

《世說新語》詠雪

形似——神似

比喻

美的意境

第二課時 《陳太丘與友期》

教學過程:

一、 導入:(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再逐漸地引入課文)

1、“誠信”和“禮貌”是我們在生活中常提及的兩個詞,是否有同學能結合自己的生活談談你對它們的認識理解呢?

2、總結學生髮言,由此導入新課:

是的,幾千年來“人無信而不立”、童叟無欺的故事不斷地薰陶着我們。老祖宗們反覆地告誡我們,誠於中必信於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得誠實無妄、信守諾言、言行一致,也就是我們必須講誠信。

當然在爲人處世中,我們還得講禮貌,因爲這樣更能使自己受到別人的尊重,爲自己迎得別人的信任。還記得歌德曾說過的話嗎?——“一個人的禮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鏡子。”禮貌待人對於個人來講是一個人內在美的體現,是社會交往的需要。接下來,我們就要學習一篇與“信”“禮”相關的文言文。

二、口頭表達活動:

那麼,誰能講講這則小故事?(講故事,不是翻譯)(教師進行評價 )

三、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放錄音(或師範讀)。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師正音,辨形。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2—3遍,爭取讀熟。

4、教師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並糾正閱讀中出現的問題。

四、疏通文意

1、生譯爲主,師提示重點詞、句。(放幻燈片)

期:(古義)約定、(今義)星期。不:現寫作“否”,表示不。

引:拉。 過:超過。顧:回頭看。 委:丟下、拋棄。

2、〈1〉、小組成員結合課文註譯進行翻譯,並把不理解的詞句勾畫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

〈2〉、師生共同明確這則短文的重點詞句,並識記。

五、分組討論 質疑體會

師預先準備,與學生的質疑相結合。

〈1〉友人未到,陳太丘就獨自走了。假如你是陳太丘,你會怎麼做?

(可以選擇陳太丘那樣“捨去”,因爲友人不守時,也可以選擇再等等或打電話問明情況,表現你的態度)。

〈2〉哪些言行表現了陳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當父母問年僅七歲的元方“尊君在下”,元方不是簡單的回答“已去”,而是詳細地回答“待君久不至,已去”。當友人怒斥其父“非人哉,與人其行,相委而去”時。元方義正嚴辭地進行駁斥:“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這些都表現了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3〉“友人漸,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你認爲元方這樣做是否失禮,爲什麼?  (如答失禮,理由可參考:元方批評友人無理,自己更應做到有禮——友人已經認錯,又是父親的朋友,是長輩,即是有錯,也應以禮待之。如答不失禮,理由可參考:友人失約在先,是無信;友人罵元方之父,是無禮;對七歲的孩子不應求全責備)

〈4〉假如第二天陳太丘與友人見面,請設想一下,他們倆各自能說些什麼?(開放性試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去做答,言之成理即可)

針對上述問題及質疑採用多形式解答:問題1、2由小組內成員自行討論解答:問題3、4、5、師指導生解答。

六、 美文共賞活動(拓展延伸)

下面短文,同出自《世說新語》。與《期行》進行比較閱讀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並獲全。

七、一文一詩活動:

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之習乎?——孔子(讓學生識記)

八、小結

比較兩篇文章在內容上的異同:

《詠雪》描寫了人物羣像,

側重表現了謝道韞的文采。

與孩子有關

主要描寫了元方,側重表現了

元方的懂禮識儀,聰明剛正。

九、佈置作業

課本劇表演活動

課外小組成員根據《期行》的內容,適當分配角色,自編臺詞,編排課本劇。(目的:深入體會文章主旨,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

附 板書設計

陳太丘:與友其行、期日中,過中不至,捨去 (守時)

期  友人:過中不至      (無信)     守時

行     對子罵父      (無禮)     守信

元方:怒斥友人,有理有據

主題思想:通過陳大丘與友期行的故事,說明了“守時”、“守信”、“有禮”的重要性。

世說新語兩則教案二:

○教學目標

①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識與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③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上課交流。熟讀課文,複述課文。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教師: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教學方式:誦讀、複述、疏通、討論,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內容

這兩個故事都是寫古代聰穎少年的故事。《詠雪》講的是晉朝著名文學世家謝氏家族裏的一個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謝道蘊表現出了詠絮之才。《陳太丘與友期》講的是漢末名士陳紀七歲時,對父親的朋友侃侃而談的故事。兩篇故事雖是文言文,但語言文字比較淺顯,又是圍繞着家庭生活和親情,學生學習起來相對容易一些。

○教學設計

課前兩分鐘訓練(講故事)

請一名同學講述“司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導人

同學們,其實像司馬光這樣聰明的中國古代少年還有很多,如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和他們交個朋友。

學生簡介作者及作品,教師補充。

[參考資料]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爲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世說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誦讀課文

教師教讀

(由於學生文言文知識不夠,誦讀可能有一定困難,所以,教師要一句一句教讀。教師教讀時,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正音和句讀,把握感情基調,體會語感。)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奏。

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重點突出“讀”的環節,力爭當堂成誦。

(過渡)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複述,爲疏通課文打好基礎。學生四人小組複述,也可以全班交流複述。

疏通文意

教師要求學生對照註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採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如重點詞語:“俄而”、“欣然”、“擬”、“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教師要提示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加字法、換字法疏通文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師導學

① 以小組的形式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質疑、討論、解疑,教師巡迴指導。

② 要求學生寫下討論筆記。把研討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難度的問題,以小組爲單位,推選代表提出。全班討論,得出結論。必要時,教師加以點撥。(可不必考慮學生提出問題的順序,教師靈活把握,如重點問題尚未提出,可由教師提出。)

《詠雪》問題組:(可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而定)

a.“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b.聯繫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麼不同?

c.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麼用意?

多媒體投影下大雪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畫面,再討論分析。)

d.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學生從不同角度回答,教師給予鼓勵。對於詠雪的名句,讓學生拓展思維。

[教師導學]

以上的學習,同學們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得很好。運用以上的學習方式學習下一篇,希望同學們的收穫更大。

《陳太丘與友期》問題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稱謂有什麼不同?

b.“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元方義正辭嚴地指出了父親的朋友的哪兩點錯誤?

c.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d.多媒體放一段錄像,讓學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錯誤,如無條件,可讓學生討論:家裏來了客人,家長不在家,你是怎樣接待的?談談你的具體做法。

作業

① 完成課後練習

②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查閱《世說新語》,講給其他同學聽。

小結

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入手,聯繫生活實際,注重所學知識的運用,是這節課的重要的內容。閱讀淺易日文言文,積累文言詞語,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有助於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世說新語兩則教案三:

教學目標:

1、瞭解古代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瞭解劉義慶和《世說新語》。

3、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解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教學重點:誦讀課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針對文中內容,談談自己的見解。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學生齊讀課文前言,然後讓學生說說古代有哪些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的故事,如:司馬光砸缸、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而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中的古代少年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詠雪》

(一)瞭解相關的文學常識

1、先請學生介紹。

2、教師補充: 劉義慶(403——444),南宋人,愛好文學。《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爲主,在寫法上一般是直敘其事,不作任何誇飾。《世說新語》全書原8卷,按照類書的形式編排,分爲《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世說新語》內容主要記述自東漢至東晉文人名士的言行,尤重於晉。所記事情,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精神風貌爲主,作爲史實來看,絕大多數無關緊要。書中表彰了一些孝子、賢妻、良母、廉吏的事蹟,也揭露和諷刺了士族中某些人物貪殘、酷虐、吝嗇、虛僞的行爲,體現了一些基本的評價準則。《世說新語》的文字,素稱簡潔雋永,筆調含蓄委婉。它沒有鋪敘或過多的描寫,更絕少誇張之處。但寥寥幾筆,卻能表現出相當生動的人物形象。這是因爲作者採取遺貌取神的手法,刪落枝葉,抓住人物本身最有特徵、最富於意味的動作和語言,直接呈現在讀者面前。並且,它所記載的人物語言,大多是活的口語,使人如聞其聲。

(二)誦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背誦。

2、全班齊背,再抽查個別學生背誦。

(三)疏通課文大意

要求學生對照課文註解和《詞語手冊》,自己先把課文口譯一遍,然後在班級交流,逐句請學生來翻譯。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

(四)合作研討

1、文中第一句話交代了哪些內容?

明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2、文中營造了怎樣的家庭氛圍?就此談談你自己的感受。

明確:融洽、歡快、輕鬆。後一問要學生各抒己見。

3、文章結尾交代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麼用意?

4、文中的兩個比喻,你認爲哪個好?爲什麼?你還能說出一兩個形容飛雪的好比喻嗎?

明確:言之有理即可。如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三、當堂完成課堂練習,並再次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

1、背誦《詠雪》,並當堂默寫。

2、文學常識回顧。

3、文中重點字詞解釋:內集 講論文義 俄而 欣然 差可擬 未若

二、學習《陳太丘與友期》

(一)讀課文,說大意。

1、 要求學生反覆朗讀課文,讀至熟練爲止。

2、 讓學生同桌合作,理解疑難詞句,並口頭翻譯課文。

3、 請一位學生說說課文大意。

4、 之後班級交流,逐句翻譯課文。疑難字詞,教師加以強調。

(二)讀課文,說人物。

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集體揣摩對話的語氣、語調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 試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要求準確、流暢和有感情。

3、 從文中任選一個人物,根據其言行舉止說說自己的整體感受。

如:元方——聰明、懂得爲人的道理。

(三)讀課文,說語言。

1、默讀課文,理解一些文言詞語的含義。如:期、舌去、乃、尊君、不、委、家君、則、引、顧。

2、默讀課文,理解一些文言語句的含義。

(四)讀課文,說看法。

1、 文中哪兩個詞語是全文的核心?(無禮、無信)

2、 這篇文章的寫作意圖是什麼?(借陳記義正辭嚴的斥責,從反面來說明“信”和“禮”的重要性。)

3、 你認爲文中的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

(五)當堂背誦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