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藝術

《溝通的藝術》的讀書筆記範文8篇

藝術6.52K

《溝通的藝術》是2009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溝通的藝術》的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溝通的藝術》的讀書筆記範文8篇
  《溝通的藝術》的讀書筆記範文篇1

《溝通的藝術》作者是【美】羅納德。我是在翻看好友的朋友圈中無意中獲得此書,閒暇之餘閱讀了一番,看似心靈雞湯,讀過之後回頭來看卻有不少營養,如溝通的重要性、溝通的原則以及如何提高溝通能力。對我今後的工作生活也有很多啓發:

先談溝通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作爲邢衡高速邢臺段信息調度中心的一名監控員,平日的主要工作是對本路段的路域進行不間斷巡邏,對沿線的交通運行狀態、路況、車流量等信息進行收集。將本路段的車輛故障、交通事故、路障路損、交通擁堵等求救信息迅速通知路政、交警、養護等有關部門聯勤聯動,及時處理,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實現事故救援、道路搶險。還要負責車戶的路況諮詢工作、投訴等等。

良好的溝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遇交通事故、火災等大的突發事件,監控員能及時有效的與高巡、路政、119、120等相關部門溝通,溝通期間不??倫齙接錛蛞悵唷>塗梢約霸縟範ㄊ鹿氏殖。?煬熱嗽鄙???跎偃嗽鄙送觶?跣【?盟鶚А?/p>

好的溝通還需要溝通者有良好的情緒。情緒穩定是一項非常高級而難得的能力,心理學家把理解和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稱爲“情緒智商”例如我們的工作中會經常遇到冬季惡劣天氣或因其它路段交通管制導致各站口關閉,各廣場滯留車輛多,車戶表示不理解,諮詢路況時有的會出現情緒暴躁,惡語相向,監控員接到這樣的諮詢電話時應管理好溝通時的情緒和氣氛,軟語溫言向車戶耐心解釋,不但安撫了車戶還提升了單位形象,減少了窗口單位因服務態度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投訴。

溝通能使高、中、基層協調有效、目的明確地開展工作。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工作進程、領導指示、傳遞信息、工作目標、工作方式方法、工作要求等因素只有通過溝通達成共識,才能使工作不折不扣的完成,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

良好的溝通在生活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在與同事之間不僅要樹立良好的工作關係,更要建立和諧相處的人際關係。才能想我所不能想,做我所不能做的。要懂得換位思考,互幫互助,相互體諒,以便達到心靈與效益共贏。美國的西點軍校有一個處罰叫做“沉默處分”,犯了錯的人不能和身邊的任何人有任何交流,這被稱作是最殘酷的處罰。想起以前上學的時候,女生之間往往會使小性子,有時候會一起孤立某個女生,這會給被孤立的人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傷害。再比如男女朋友之間因矛盾鬧彆扭搞冷戰,不管誰對誰錯,最終是誰先低頭,結果不可避免的都會對這段關係產生一些影響。

由此看來,我們的工作生活中的確不能沒有溝通,溝通就如同空氣和水一樣、是我們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必須的要素,更是我們獲得社會認同和維繫、增強關係所比不缺少的手段。

知道了溝通的重要性,我們該如何提高我們的溝通能力?溝通是人類生活中能夠和諧最重要的因素。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思維也會有很大不同,這就需要在溝通中互相瞭解,化解矛盾。所謂溝通,就是當事雙方心與心的交流和互換。溝通心態很重要,溝通不只是一種講話的技巧,更是要保持一種良好端正的心態,不要總以自我爲中心,要縱觀大局;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把脾氣拿出來,那叫本能;把脾氣壓回去,那叫本事);提高溝通能力,無非是兩個方面:一是提高理解別人的能力,二是增加別人理解自己的可能性。我覺得首先一點是尊重,尊重對方的人格,再就是學會換位思考,在給別人提出要求時,要充分理解他人能接受的最大限度,而你又能妥協到什麼程度,最大的能拉近雙方距離,達到相互理解,溝通就不是障礙了。

這本書給我以啓迪,就像作者在書中所說那樣:“總之,人際溝通———就像跳舞———是一個經由同伴間的互動而創造出的獨特活動。同樣你的溝通方式必然會因爲同伴的不同而發生改變”。讀完這本書我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時刻都要與同事、朋友建立良好的溝通理念,相互瞭解、促進學習,共同進步,豐富我們的工作經驗,使我們在工作中變得更輕鬆、更加得心應手,也使我們的生活變的更加美好!

  《溝通的藝術》的讀書筆記範文篇2

想看這本書,已經有好幾年了。當年想看的時候,這本書是第12版,而現在這本則已經是第14版了。我這個人習慣在一本書之前,猜一猜書的大致內容。開始讀的時候,看看目錄,看看自己猜的是不是跟作者想的一致。在拿到這本書之前,只是猜想,這本書應該是講"如何說話""如何寫信""察言觀色"之類的,然而拿到書後,才知道我的猜測有多麼不靠譜。

我的不靠譜主要是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沒有想到這本書所涉及的範圍是這樣的大,二是沒有想到作者研究是如此深入。範圍大體現在,這本書不是單純地講溝通問題,而是涉及了不同人羣之間,不同團體之間,家庭成員,朋友之間的溝通與交往問題等等衆多的溝通現象。而深入則體現在,每種溝通現象都不是那種淺嘗即止的介紹,而是從多角度多層面來展開的,這面有心理上的刻板印象,有在溝通過程中如何傾聽的技巧,有如何擺脫溝通陷阱的方法……

雖然這本書是以美國文化爲背景而寫成的,然而因爲其研究的全面與深入,所以在多處能給人以啓迪。比如在自我認知方面,書中提出了更正面的構建原則是:

1、對自己有真實的認知。

2、有切合實際的期望。

3、要有改變的意願。

4、要有改變的技巧。

這四點無疑對每一個期望改變自己的人能起到明確的指導作用。

在思考問題方面,枕頭法則中的五種立場("我對你錯""你對我錯""雙方都對,雙方都錯""這個立場不重要""所有的觀點皆有真理")。我們如果把這個法則貫徹在平時的討論過程中,解決問題的時候,通過不同位置的思考,一定可以大大加強對問題的認知程度,而不致於犯下偏聽偏信,一葉障目的錯誤。

有時候,我們不瞭解別人性格特徵,會以爲不積極參加討論的人是對自己不滿或是有所保留。但是這樣的認識其實是不正確的。因爲不同的人所以採取的情緒表達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單方面的認知是不足以斷定他人情緒的。

溝通意味着傾聽,而傾聽有五個元素……當我們被別人抱怨獨斷獨行時,我們不妨看一看這本書。溝通決定着人際關係的變化,"我爲什麼和朋友疏遠了?"我們不妨來看看這本書。溝通影響着自己與親人之間的關係,當我們感到和家人漸漸疏遠的時候,不妨來看看這本書。雖然這本書不一定會給出我們所需要的標準答案,但是它卻能給我們以正確的思考方向。

這本書整體上所採用了一種社會學的構架,來分析人際交往中的溝通問題。這就使得溝通這個行爲,有廣闊的適用性,而新版所採用的衆多媒體的例證,無疑更增強了具體內容的可信度和趣味性。在編排上,適時插入的情景鏈接和具體案例,又大大地增加了書的可讀性。雖然我們在生活中可能不會遭遇到這本書中的所涉及的所有內容,但是這本書使曹雪芹所提出"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亦文章"不再是一句空話。

  《溝通的藝術》的讀書筆記範文篇3

看到推薦這本書就放到了書單裏,第一次錯買了《溝通聖經》,第二次買對了不過一直沒有看,結果過了一段時間發現自己買了兩本書,由此可見我是多麼想看這本書。一直以來我自詡是一個還比較善於溝通的人,那麼我爲什麼要買這本書呢?我最近對方法論比較癡迷,所以聽到說這本書是一本關於溝通的方法論書籍,就迫不及待的想看看。這本書從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多個方面論證了溝通的必要性,有效溝通的方法,影響溝通有效性的因素,但是必須清楚的是溝通不代表理解,更是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人之所以對溝通的需求格外強烈,源於人需要通過溝通來獲取自我認同,自我認同是通過內在和外在,以及與參照羣體的社會比較得到的。因爲獲取信息、生理因素、文化差異、社會角色多個因素會使人在知覺上有傾向,所以我們需要“知覺檢核(Perception Checking)”,方法是描述注意到的行爲——列出至少兩種詮釋——請對方對詮釋做出澄清,這樣可以消除知覺傾向帶來的溝通誤會。

認識複雜度是溝通能力的特質,複雜度越溝,溝通的效力就越強。枕頭法是一種提高認識複雜度的方法,從五個角度來分析問題:

1、我對你錯;

2、你對我錯;

3、雙方都對雙方都錯;

4、這個議題不重要;

5、所有觀點皆有道理。

通過五個角度的分析,可以對問題進行全面的剖析,有助於走出誤區。

溝通中,要努力減少無用的情緒,學會監控自己的情緒反應,注意引發情緒的事件,記錄自己的內心的想法,用建設性思考取代自我打擊,重新評估非理性信念。

溝通使用語言儘量避免使用“你”作爲開始,這樣會讓人本能的開啓自我保護的防禦心理,增加知覺傾向和誤解的機率。使用“我”更容易讓人卸下防禦心理。非語言的方法也可以起到作用,但是記住一點非語言的方法是模糊不清的,應該注意避免產生歧義。

有效的傾聽纔能有效溝通,可以不過多說話,順勢而爲,也可以真誠的提出問題,或者對別人的意思進行解釋確認,還可以對他人的內心掙扎提供支持,但不表達自己的贊同或者否定的想法。

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是發生在存在相互依賴關係的雙方,他們擁有共同的目標,但發現目標不一致,資源不充足的時候,所表達出來的鬥爭。這時要避免破壞式的模式,如批評、防衛、蔑視和迴避。要使用建設性方法處理衝突——合作,確認自己的需求和問題,描述需求和問題,思考對方的觀點,商量解決之道,追蹤解決方案的後效。

在我看來,溝通首先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做到對事不對人,積極尋求解決之道。還是那句老話,方法是拿來用的,只有在用的過程中才能夠體會到方法的好處和如何使用纔對自己有效。

  《溝通的藝術》的讀書筆記範文篇4

新年結束了,假期之間匆匆忙忙的讀了美國羅納德的《溝通的藝術》,看似心靈雞湯,讀過之後回頭來看卻有不少營養,對我今後的生活也有很多啓發:

一、溝通的重要性

我們的生活能不能沒有溝通?西點軍校有一個處罰叫做"沉默處分",犯了錯的人不能和身邊的任何人有任何的交流,這被稱作是最殘酷的處罰。想起上學時候,女生之間會鬧一些小性子,有時候會集體孤立某個女生,這對被孤立的人來說,心理上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再或者男女朋友鬧彆扭冷戰,無論誰對誰錯,最終誰先低頭,結果不可避免的都會對這段關係有所影響。因此,我們的生活不能沒有溝通,溝通就如同空氣和水一樣,是我們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必須的要素,更是我們獲得社會認同和維繫、增強一段關係所必不可少的手段。

二、溝通的原則

1、人絕對不能不溝通

2、溝通可以有目的也可以無目的

3、溝通不見得越多越好,過度溝通也會造成問題

4、成功的溝通並不表示彼此理解

5、溝通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溝通的侷限性)

三、如何增強我們的溝通能力

知道了溝通的重要性,我們該如何增強自己的溝通能力?其實,溝通的能力代表一個人通過溝通,某種程度上達到自己的目的,從而維護和增強一段關係的能力。比如工作中,上級對下級的溝通,很多時候是想掌控下級思想動態;男女朋友之間的溝通,除了表達自己,希望對方理解自己以外,也是爲了維護和增強這種關係。

想要增強溝通能力,首先,要知道"我是誰",要有清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主觀多元的,隨着時間而形成,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被稱作"認知保守主義")。小時候,我們身邊重要他人(家長、親戚、老師、同學)會不斷給我們評價,你學習不好,你性格內向,你語言表達能力差等等,他們的描述如同一面鏡子不斷積累和強化着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在這種自我強加和別人強加的評價中,我們形成了思維慣性,便很少去認識和突破真實的自己。

溝通除了認識自我外,還要用同理心去理解別人。同理心意味着我們把自己設想成他人,去切身感知感知他人的觀點和情感,進而有更好的心態和策略去處理這種關係。同理心,做到很難,因爲我們存在的需求衝突,因爲我們的刻板印象,要想跳出這些,作者建議"枕頭法",用五種立場"我對你錯、你對我錯、雙方都對也都錯、議題不重要、所有的觀點皆有道理"。看似是一個老好人的立場,卻幫助我們站在多方立場考慮問題。

除了認識自己和用同理心來理解他人外,好的溝通還需要溝通者有好的情緒。情緒穩定是一項非常高級而難得的能力,心理學家把理解和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稱爲"情緒智商"(我的情緒智商就很低,情緒經常像坐過山車,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都深受其害)。過分的壓抑情緒和過激的表達情緒,對我們的健康都是不利的,好的溝通能幫助我們建設性地表達情緒,除了有利身心外,也增進人際關係。

情緒有好壞之分,我們要管理困擾的情緒(盛怒、嫉妒、沮喪、恐懼等),首先要理解爲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壞情緒。壞情緒來自於懷的自我內言,自我內言指的是根據某件事情自己引發的思考,而這種思考往往會導致實際的感覺和情緒。在溝通時,我們要避免產生一些由完美主義、對他人贊同的極度渴望、對因果關係強行鏈接、對生活失去信心等情況導致的負面自我內言。

溝通,除了有管理自己的情緒外,還來自於很好的傾聽。而信息爆炸時代,很多時候我們都在虛僞的傾聽、自戀的傾聽、選擇性傾聽、防衛性傾聽、隔絕性傾聽,很難去傾聽別人,理解別人,蒐集更多有價值的信息。作者提出可以通過借力使力(捧哏)、問話、釋義和支持的傾聽技巧,更好的去傾聽。有了自我概念、有了同理心,仔細傾聽、管理好溝通時的情緒和氣氛後,我們可以藉助一些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方式來進行溝通。

四、溝通如何避免對方的防衛心理

防衛是一種毀滅性的溝通行爲,防衛通常包括反擊,反擊又會引起自己的防衛,溝通氛圍會被破壞。攻擊、口頭侵犯、諷刺都可以導致防衛。我們要避免讓對方和自己產生防衛心理,因此作者建議:不要用"評價式"溝通去評價別人,而用"描述式"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試圖支配式的態度去控制別人,而要用問題導向將焦點放在自己和別人的需求上;不要用策略把自己真實的動機隱藏,要向對方坦誠;不要用中立或者冷淡的態度體現出對別人不幸的漠不關心,而要同理心去理解別人的處境,安撫別人的情緒;不要說話自帶優越感(這點讓我相當討厭)……

五、溝通如何化解衝突

衝突是一種表達出來的鬥爭,衝突雙方因爲不相容的目標、不足的資源和達成自己目標時令一方的阻撓。解決衝突是考驗溝通能力的終極大關。我們必須學會建設性的處理衝突的技巧:首先要避免防衛心理,確定你的問題和未滿足的需求,把重點放在你爲什麼不滿意,不要情緒化地給別人貼標籤;其次,需要提前預約溝通時間,讓雙方正視你們的問題,而不是讓別人突然把關注點放在你身上,然後,描述你的問題和需求,商量解決之道,最後跟蹤調整。

??鋁蘇餉炊啵?涫迪腖檔鬧皇牽?低ㄊ且恢炙?虻男形???胗瀉玫墓低ǎ??巳鮮蹲暈液退?送猓??魅匪?降奈侍夂託棖螅?≡窈鮮實氖奔浜頭瘴В?芾硨酶鋈說那樾鰨?苊饉?講??牢佬睦恚?低ㄖ幸?閭?苑劍?刈⒍苑降母惺埽?餐??濤侍獾慕餼齜椒ā?/p>  《溝通的藝術》的讀書筆記範文篇5

看這本書的感覺,不像是國內見到的常規意義上的書,倒像是一篇論文。作者大量地引用了其他人的研究,可以窺見作者輸出這本書有多大的輸入。同時,本書也給出了很多具體可執行的建議,也難怪能再版14次,深受大學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了!

一、溝通和自我

1、自我的生物性和社會性根源

研究發現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決定的。

即使你的人格特質具有害羞或者攻擊傾向,你仍然可以在實際溝通的過程中進行調整或控制。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人格不僅是變化的,動態的,而且是可以被經驗塑造的。

我一直相信,性格也可以隨着環境和閱歷改變。從小我很害羞,但媽媽一直教我,見到長輩要打招呼問好,我就一直這麼做,到後來主動打招呼並不覺得害羞了。所以我給別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熱情的,外向的。

而在深入交談方面,從小就被要求少說多做,家裏沒有鼓勵閒聊的氛圍,因此受到的訓練較少,以至於現在和別人一聊天,老想着解決問題,而不是去傾聽,不願和人聊有的沒的,很榮幸地成了羣聊終結者。

所以,非常認可後天的訓練對改變性格,改變溝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慢慢地去做一些改變,學會愛、信任、獨立、自強、表達和分享,把這些好的東西不斷地在人生中進行一遍又一遍的重複。終有一天,會看到一個更加喜歡的自己!

2、社會化與自我概念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得出的自我概念反映的是我們認爲別人看待我們的方式。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不可愛和沒能力,很可能是因爲他人釋放了破壞自我的信號。同樣,如果我們自我感覺良好,很可能是因爲他們承認了我們的價值。

這些形成自我概念的原則在我們未來的生活中會持續進行,特別是來自“重要他人”(家人,某個特別的朋友,某個老師,約會過的對象)的信息。

此外,我們每個人還通過社會比較形成我們的自我形象,即與他人對照的方式評估自身。

由此可見,重要他人的意見是多麼重要了,這一點我也深有體會。從小是周圍人眼中的“別人家孩子”。可是在媽媽眼中,我既不會幹家務,也不會打理自己的着裝,做什麼事也都慢里斯條,做不利索。因此家裏給我的評價都是“笨手笨腳”、“書呆子”、“反應遲緩”、“不會說話”……長期下來,我在學習上很有自信,而在社交上總是缺乏自信,不敢開口跟人聊天,在動手能力上,更是深深的自我懷疑。工作以後,我也覺得有些事是自己無法勝任的。直到現在,看了一些書,有了一些實踐,我才知道,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一些方法技巧,我也是可以做到的。相信自己,沒錯!

3、自我應驗預言和溝通

自我應驗預言有四個步驟:

(1)持有某種期待(對自己或別人)

(2)表現出與期望一致的行爲

(3)期待如實發生

(4)強化期初的期待

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會成爲自己相信的那個樣子,也就是說,我們和我們身邊的人在不斷地建構和重構着我們的自我概念。

想起畢業前的一場面試。

(1)在準備的時候,我告訴自己:哎呀是個外企,面試都要用英語,我肯定不行的。

(2)既然不行,那就不去吧!不準備了,免得耽誤時間

另外一場面試:

(1)我想進這個公司,我認爲自己的條件滿足要求,希望非常大

(2)全力以赴,準備面試,包括專業問題準備,形象準備

(3)非常自信地參加面試和交流,收到面試通過的電話

(4)看吧!我還是可以的。這類工作於我小CASE

這告訴我們:

(1)要清醒地知道2和3的關係,是2行動導致3結果的發生。而並非1的作用。

(2)要認識到好的預言的好處。樂觀,多給自己加油打氣!

4、自我的展現:認同管理

我們使用的溝通策略會如何影響他人看待我們的方式?我們傳遞的很多信息是以創造我們想要的認同爲目的的。認同管理意味着選擇自己的哪幾個角色或者哪個部分加以展現。

溝通者可以通過三種方式管理他們的認同:舉止、外貌和配備。在職業溝通中,職場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試圖傳達你很可靠的信息,而對方並未從你的言談舉止和形象中感受到。這也是作爲新人的我們時常忽略的問題。

這三個方面可以通過這樣幾個途徑改善:

1、禮儀學習視頻

2、健身、學習化妝、服飾搭配

3、挑選合適的身份象徵物(手錶、汽車、佛珠等)

二、知覺: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1、知覺檢核

如果我們一廂情願得認定我們對事情的解釋就是事實,恐怕會產生很多嚴重的人際困境。就像大多數人一樣,我們也不喜歡別人對自己行爲的原因草草下結論。

即便你的詮釋是正確的,然而義正詞嚴、一針見血的評論很可能讓對方產生防衛。知覺檢核的技巧提供了處理這些詮釋的更好辦法。

知覺檢核完整的程序包含三個部分:

(1)描述你注意到的行爲

(2)列出關於此行爲至少兩種可能的詮釋

(3)請求對方對行爲詮釋作澄清

知覺檢核是幫助你正確瞭解別人的一項工具,它並不假設你的第一印象是正確的。

打破先入爲主的思路,承認自己有時看問題並不準確全面。先客觀地描述取得對方的認同;然後給出幾種合理的詮釋;最後由對方澄清正確的詮釋是怎樣的。非常聰明的技巧,不僅得到對方的反饋,而且還保住了對方的面子和雙方的關係。

  《溝通的藝術》的讀書筆記範文篇6

書分爲很多種,有的書可以讓你掌握某項知識和技能,在某個領域有所長進。而有的書旨在開拓你的視野,更新你的觀念,給你一個看世界的不同角度,幫助你重新構建認知的底層。

起初捧讀時,以爲《溝通的藝術》是前一種書,讀完之後才發現,他應屬於後一種。

每個年輕人,在完成學業,踏入職場的最初那段日子裏,應該都經歷了一段惶恐不安、戰戰兢兢的歲月,適應新的環境、學習工作的技能、學習職場遊戲規則……那時整個人的狀態都會繃得有些緊,甚至走路都是輕聲細步,雙目低垂。

我想很多人都是這麼過來的。

在人生的那個階段,多數人都會臨時抱佛腳地找來一些《職場祕籍》、《辦公室生存法則》、《商務溝通技巧》之類的書來讀,以此來求得一份心安和內心強大起來的捷徑。熬過那幾年之後,回過頭看,這些書裏講的`東西,除了最基本的常理之外,其它都是沒用的。

於是明白,有些東西是書上學不來的,只有經歷過焦慮苦痛的煎熬、血淚傷疤的洗禮,人生纔會有真正的收穫。

最初看到這本《溝通的藝術》是抱着不屑一讀的態度,並且它的書名用的不是技巧或是法則,而是藝術,可見在裝上又上了一個臺階。

翻了翻簡介,以及噹噹上的一些書評。發現說的跟自己想的不太一樣。這本書上世紀70年代出版,如今英文都已經出到第12版了,一本行銷40年的書應該不會是一本爛書。

縱觀全書,35萬字的厚重篇幅超過了絕大多數這一主題的快餐書。並且,結構如教科書般嚴謹細緻,且條理分明,有理有據,從理論,到分析,再到實例,構建了一個完整的關於溝通的知識譜系。全書分爲除了第一章《溝通入門》(算是綜述和前言)之外,共分爲《看入人裏》、《看出人外》、《看人之間》三個部分。分別從情緒心理、語言傾聽、人際溝通等三個維度全面分析了人際交往的各個方面因素。

如同一位網友的評論,「往往大多時候我們只是看到問題的表象,卻沒有深究其源」。人際關係是在人與人互動中建立的,而我們往往不是絕對理性的,很多時候溝通產生問題除了「硬技巧」問題就是「軟技巧」問題,把握了人際溝通中的心理學因素,可以大大提高溝通「軟技巧」。這本書並不是枯燥地陳列心理學詞彙,而是通過有趣的詩歌、漫畫、影視劇、電視節目等材料吸引讀者,將心理學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絲毫不會讓讀者產生晦澀難懂的感覺。

當然,看明白一個道理和真正懂得一個道理,永遠都不是一回事,僅就溝通和人際交往而言,技術層面的學習和改進其實都不是問題,關鍵還是性格層面的障礙,你先天的性格,氣質、後天的經歷、視野,已經決定了你95%的行爲方式。你能夠改善的可能只有剩下的5%左右。不是說,之前的95%改變不了,但是非常困難,需經歷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爲總和自己作對的生活是很分裂的。

隨着成長,每個人終會同自己和解,試着以一種平常心,將所有的處世處事迴歸到根本,立足於現實,立足於自身,選擇自己合適的表現形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因爲,你就是你,不一樣的煙火!

抱着這樣的心態去讀這本書,還是會收穫一些知識,澄清一些認識。

第一,對“溝通”這個行爲的認識。

溝通時人的基本需求,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實現需求,溝通則是滿足以上各層次需求最必要的方法。

關於溝通我們經常忽視的幾個事實:

1、溝通可以是有意識也可以是無意識的行爲。

2、溝通不可逆,不可複製(不能總用同種方法不同時間場合溝通,人時刻在改變着)。

3、溝通不是越多越好,溝通不僅限於字眼裏。

4、溝通是相互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應對方式。

5、要有溝通動機,願意主動去交流。

6、溝通不足容易產生問題,溝通過頭也會製造問題。有時候過度溝通只會浪費時間,而且適得其反。

第二、提高溝通技巧的階段:

1、覺醒期:學習任何事物的出發點,比如,讀到這本書。

2、笨拙期:初次使用新技巧與人溝通的時候同樣也會有些尷尬。這就需要反覆的練習,並且不斷總結,這階段要進行“自我袒露”,“知覺判斷”,“情緒控制”,“語言理解”,“傾聽”等等方面的嘗試,隨着多次嘗試,慢慢熟練,這些技巧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3、熟練期:克服了尷尬之後的持續練習階段,熟練的把握自己。這個階段由大量的前期思考與計劃以及好的結果組成。

4、整合期:沒有特意思考一件事情,卻能表現得很好。行爲舉止自然而然的,成爲了你行爲資料庫的一部分。

第三,處理人際衝突的方法

所謂衝突,就是在至少兩個個體之間,感到不相容的目標、不足的資源和達成自己目標是來自另一個個體的阻撓。

必須承認,衝突是無處不在的,尤其是在職場中,更尤其是在機關這樣錯綜複雜的地方。如何處理衝突則凸顯出一個人的成熟程度。衝突的解決最終會造成建設性和破壞性兩種後果。

建設性的處理衝突技巧包括:

1、確認你的問題和未滿足的需要。

2、訂立約會。

3、描述你的問題和需求。

4、思考對方的觀點。

5、商議解決之道。

6、追蹤解決的後效。

  《溝通的藝術》的讀書筆記範文篇7

在認真拜讀了卡耐基的書《溝通的藝術》之後,從中受到了很多的啓發與教育。結合自己工作和生活談點學習體會。

一、與人相處的原則

不要隨意的批評別人,要儘量去理解別人,設身處地去爲別人去想想,他們爲什麼要這樣做?這比起批評責怪更有益處。如欲採蜜,勿蹴蜂房,你的努力要讓人生同情、忍耐和仁慈。

從精神上幫助一個人要比給別人物質要好上多少倍。比如:成長、幸福、成功的人際關係在於我們要真誠的學會讚美別人和捕捉他人觀點的能力;看一件事須兼顧對方的角度,能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這樣就不會擔心形成內耗,只會形成合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二、保持穩健快樂的習慣

無論什麼時候都要保持自我本色,要了解自己的能力,並在身心中保持自我,一個人最糟的是不能成爲自己而無效的模仿他人。要改變不良的工作和生活習慣,因爲不良的工作和生活習慣都會影響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凡事要分輕重緩急,形成穩健從容處事的方式,並掌握科學的合理的工作方法,才能完成好工作。同時,把工作做的更出色,更完美。

要學會放鬆自己,解除疲勞,不要對事情感到倦怠,要有持之以恆的工作熱情,對待工作,尤其是工作跨度較長的工作,要有一個對工作充滿樂趣,並有長期奮鬥、不知疲倦的態度,千萬不能有前緊後鬆,並逐步放鬆工作熱情和責任心的態度出現。

不要對自己認爲不對的人進行議論,那樣傷害最大的往往是自己,要做到對事不對人,同樣不要指望任何人對你的善舉心存感激,因爲付出是一種享受施與的快樂。每天要盡力帶給他人快樂,一個人要想得到快樂,就要時刻想着他人。

不要把別人的看法看的過重,對的接受,不正確的要心中有數就行了……不要以批評他人爲榮,批評別人往往是一種自我滿足,做事情要盡力而爲,在工作、生活中要撐起一把希望之傘,避開責難之雨,走下去,便會迎來一片藍天。

要學會反省自己,因爲生活中最大的對手往往是自己。卡耐基的書是一貼工作和生活上自我清醒劑,學習他人的長處,即使不能全部做到,但其中確實能夠吸收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但願通過學習,能夠爲自己的現實工作和生活帶來良好的指導作用。

  《溝通的藝術》的讀書筆記範文篇8

最近粗讀了《溝通的藝術》,感覺很有收穫,之所以會讀這本書,看重的是它從初版至今已經超過30年了,已經修訂到了第14版,個人覺得一本書如果出版這麼多年仍然不斷修訂,必然有其可讀之處,溝通的藝術讀後感。藉着這次的讀書節,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一些粗淺的想法,如何溝通呢?

1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1條侮辱+1000條讚美=1條侮辱"。

我們常說"不做情緒的奴隸"。但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真的很難。情緒是複雜的,既有生理的因素,也包括非語言的反應,還有認知——這是決定情緒狀態的最重要的因素;並且,情緒是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的。如何表達情緒,決定了溝通的質量。

2傾聽:不只是聽見

"少說話,擺脫注意力分散,不要過早評斷,尋找關鍵意思。"

傾聽本身就包含了對信息的處理,如果無法有效地處理和理解所聽到的信息,人際交往就會出現障礙。因此,傾聽是溝通的基礎,是很有技巧的。

3自己不喜歡的,不要強加於人

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再也無法收回。特別是那些傷人的話,即使你再道歉,也不可能完全抹去。

所以,我們在講話時,一定要快快地想,慢慢地說。如果你對某一句話該不該說把握不定時,就先問一問自己:我這話說出口以後,對方會有什麼感受?會不會傷了人家?或者說,假如別人這樣說我,我會有什麼感覺?今天我說了這話,以後會不會後悔?

4你喜歡的東西,別人不一定喜歡

文化背景不同,會產生很大的差異,有時候在一種文化之中行之有效的技能,在另一種文化中可能完全不適合甚至帶有冒犯之意。

所以,溝通中,知己知彼,非常重要。與此同時,還要對每一種文化和習俗保持開放和理解的態度,尊重別人的習慣,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到別人身上。

總結

就像作者在書中所說的那樣:"總之,人際溝通——就像跳舞——是一個經由同伴間的互動而創造出的獨特活動。同樣,你的溝通方式必然會因爲同伴的不同而發生改變。"

粗略啃完一遍,可能有些生澀,對"溝通"這門學問我有了更深的感觸和體會,多了一些理性認識。很多事情,當明白了背後的科學性和實然性之後,我們就會豁然、豁達許多——溝通先有"技術",纔有"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