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藝術

關於紫砂藝術成功根基五色土的研討

藝術7.5K

人說:“巧媳婦難爲無米之炊”,此話對於宜興紫砂藝人來說可謂千真萬確。如果把已經載入史冊的紫砂先輩們的豐碩藝術成果和當今紫砂藝人們的精品佳作視作爲“炊”的話,那都得感謝上蒼施給宜興紫砂人的“陽羨溪頭一丸土”的“米”,追根溯源沒有這“米”,紫砂藝術的炊煙裊裊不起,紫砂藝人也當不了現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門“國宴”的烹飪大師。“五色土”和藝人的關係亙古至今生生不息,親密而又自然。

關於紫砂藝術成功根基五色土的研討

關於紫砂“富貴土”的傳說,如周高起在所著《陽羨茗壺系》中描述的:正德年間有一僧人,沿街呼叫賣富貴,一日,僧人行至村落,呼叫着:“賣富貴!賣富貴!”村人譏他,僧反問:“貴不要買,買富如何?”於是僧人就帶着幾個村叟向着附近出“富貴土”的山上而行,而後,村人即在該處發現了五色繽紛的寶土,紅的、黃的、綠的、青的、紫的……燦爛光亮,美麗至極。從此一傳十、十傳百,村民們都來挖掘這山間的“富貴土”,開始燒造最早的紫砂器具。這雖是人們神話般的傳說,但在現時我們的丁蜀地區發現了這優質的紫砂礦土是不爭的事實。“五色土”被稱爲泥中之王,它的奇妙獨特之處已漸爲世人知曉:世界陶瓷七大品類中,唯有紫砂陶藝用純一種礦泥———紫砂泥,它深藏於岩層之下,鑲嵌於其他泥料之中,所以又被稱爲“泥中泥”,紫砂礦泥從礦井中採出經風乾研磨水洗、陳腐、捶鍊而成“軟如棉,粘似膠”可塑性極強的'紫砂工藝原料,用它製成的壺藝質樸、渾厚、靈巧、逼真、俊逸、耐觀。

清代吳梅鼎在《陽羨名壺賦》中形容說:“忽葡萄而紺紫,倏桔柚而蒼黃,搖嫩綠於新桐。曉滴琅軒之翠,積流黃於葵露,暗飄金粟之香。或黃白堆砂,結哀梨兮可啖;或青肩在骨,塗髹汁兮生光。彼瑰琦之窯變,非一色之可名。”意思是說紫砂顏色千變萬化,紫的像成熟的葡萄,黃的似經霜的桔子、柚子,嫩綠又好比是剛剛放開的桐葉,青翠猶如早晨帶露的琅軒之竹,橙黃色宛若積聚了含露葵花的精英,暗暗的飄散着金黃稻穀的清香。有的在黃色裏調入白砂,效果像可口的香水梨。或以紫砂做胎骨,塗上各種顏色的化妝土,就像油漆一般勻和發光。還有奇麗的窯變,更不能用一種顏色來命名。其實紫砂壺中朱有濃淡,紫有深淺,黃有變化。紫砂藝人又運用調砂、鋪砂、鑲嵌等手法,如細心觀察泥色裏還有銀砂閃閃,雲母片片,宛若閃爍在夜空的繁星,流動於江底的金沙,日光映射之珠翡。紫砂壺豐富的色彩可謂琳琅滿目。

宜興紫砂古時就有“價埒金玉”之說。而現時泥比金貴,已不是天方夜譚。紫砂藝人就在創造這種奇蹟。用幾兩重的紫砂泥料,經過獨運匠心的堆、雕、捏、塑及源遠流長的江南文化精髓囿於砂壺之上,讓紫砂藝術佳品飄然出俗,超越一般的欣賞和實用功能,登上大雅之堂,併成爲“價埒金玉”之藏品。“五色土”爲紫砂陶藝品贏得了世人的親睞。縱觀陶都千年發展史,紫砂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也緣於天賜宜興人的富貴“五色土”,它是紫砂藝術成立之根基。

本人從一個普通紫砂從業者的角度來述說目前紫砂礦源的一些狀況。我想既然上蒼已經施給我們陶都人這得天獨厚的“五色土”,紫砂又成爲被國家立法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需要;上至有關部門,下至我們平民百姓齊心協力,共同獻計獻策,怎樣更科學更合理的用好這每一塊“五色土”資源,把“五色土”用在精處和深處,把有限的地球資源賦予無限的藝術創意,製作出更有品位更有價值的藝術作品,爲陶都人及子孫後代創造財富。我們紫砂從業者首先努力從自身做起,即使是物慾橫流時,本能地拒絕貪婪,不讓銅臭味薰了心迷了路,在“五色土”的合理科學配置運用上以人爲本,以人體健康爲基準,用紫砂藝人真誠的心來製作營銷紫砂藝術這亮麗的品牌產品,讓世人心目中這朵“五色土”奇葩開得更加光彩奪目,讓世人更加讚賞紫砂,嚮往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