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音樂課心得體會收藏

音樂1.39W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音樂課心得體會收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音樂課心得體會收藏

音樂課心得體會收藏1

不知不覺,我擔任專職的音樂教師已經一學期了,在此我對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進行如下總結來自我反思、發現不足、以求進步。

一、對音樂教育的認識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音樂的魅力在於您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一首好的音樂作品或是蘊含着一個美好的寓意,或是抒發一種溫馨的意境,這種立意與意境之美對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會在心靈留下美的烙印。如何把一音樂這顆美好的種子播種在孩子的心中併發芽成長是我最大的願望,我覺得音樂教學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須營造寬鬆愉悅的氛圍,而善於爲學生營造寬鬆、愉快的成長環境,我認爲甚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爲重要,因爲教師與學生相互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感情贏得感情。

有一位教育學家曾經說過“音樂教育並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爲了人的全面發展,是教育人、培養人,但決不是把每個孩子都有培養成音樂家,而是爲衆多將來不是音樂家的孩子們着想,鼓勵他們成爲積極的,有一定音樂能力的音樂愛好者,使他們從音樂中享受到喜悅、樂趣,從音樂中得到啓迪,使他們的智力得到開發,培養他們的創造力,併爲他們今後的成長髮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合理選材,精心設計,引起興趣

音樂課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過藝術活動來調動人的興趣,打動人的情感,讓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瞭解幼兒的發展水平及需求,選取那些適合孩子的內容。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幼兒實際的需求是帶有童稚的,孩子氣的東西,他們是從本能需要的立場出發,追求天然的、本能的、自發的、遊戲式的、趣味式的東西,因此,在音樂活動中要選那些旋律簡單、形象鮮明、或有遊戲性質的音樂,或者從幼兒生活範圍裏選取適當的內容。比如遊戲“照鏡子”就是選取了孩子們生活中的內容作爲素材,加上音樂讓孩子根據音樂對自己已有的照鏡子的經驗進行再次創作,這樣很容易使幼兒理解,使孩子們喜歡,學起來有積極性,並能運用音樂、律動等手段加以表現。也就是說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的設計充滿趣味性的,這樣,才能吸引孩子學習。我從選擇音樂最基本的結構要素入手,編制了臺階式、遞進式的活動目標及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近到遠,由具體到抽象的音樂遊戲及音樂活動,孩子們在這樣設計編排的音樂活動中興趣很高,使他們覺得象做遊戲一樣。

三、鼓勵幼兒動手動腦,積極創作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首先考慮爲了幼兒的學而教,採用積極的方法,努力做到通過教而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不再通過單純的重複去掌握知識,而是通過解決各種各樣有趣的、有意義的課題來掌握知識。比如:引導幼兒自由選擇各種不同音色的樂器,編出相應的節奏來表現“變化的天氣”“我們去郊遊”等等。幼兒將獲得的有關音樂知識,都在新情境中運用起來,雖然運用的有很多是複習與重複的方法,但也是建立在思維經驗的基礎上,它注重的是幼兒通過對物體(樂器、道具)的操作擺弄經過親身的感性活動,去真正理解知識。現在孩子在音樂活動中人人能敲奏各種樂器,並且中、大班孩子甚至小班的孩子都能用樂器來表現音樂內容。比如:小班一節音樂課《小兔和狼》,歌詞中提到“小兔子蹦蹦跳跳”、“風兒呼呼吹”、“樹葉沙沙響”等,我會啓發孩子用什麼樂器來表現這些事物,孩子們會想到用木魚來表現小兔子,用沙球來表現風兒和樹葉等等,這些都是建立在孩子們對各種樂器的音色、特性瞭解以及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理解來重新組合,進行創作。所以只有教師創造性地教,幼兒創造性地學,才能激發幼兒興趣,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如創編歌詞,創編樂曲、歌曲、舞蹈等,幼兒渴望充分地表達自己能表達的東西,他們自然地進行探索、創造。現在的音樂活動中,我儘量不在幼兒音樂操作前展示自己的範例或指導性意見,而是盡力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如“小熊運西瓜”遊戲活動,不管是小熊如何運西瓜,還是在音樂的什麼地方西瓜滾跑等等,我沒有進行示範,都是通過幼兒多次地嘗試遊戲活動,大膽地去理解探索創造,他們的樂感就漸漸形成了,也培養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另外,我不要求幼兒立刻把音樂成果創作得完美無暇,幼兒在探索,創作過程中的東西必定是稚拙的,帶有孩子氣的,那纔是幼兒自己的東西,這時教師的作用在於觀察傾聽幼兒的言行,然後加以點拔,使幼兒在過程中不斷提高。如在幼兒隨音樂自由想象動作的過程中,我不着力於幼兒動作的漂亮,而着重於觀察其形態,傾聽其想象然後進行點撥提高。又比如:樂器創作活動“我的一天”,孩子們最後用樂器給自己的故事配的音都很簡單,而且形式也比較單一,但是這畢竟是孩子剛開始自己創作的作品,而且是大家共同合作做出來的,雖然作品不是很成熟,但我給予了孩子們很高的評價,也使孩子們有一種成功感。我覺得教師不能着急:“這像什麼音樂”,應耐心等待,而且一開始建構出來的東西,一定是很簡單的,不像樣的,如果能認識到這一點,就會保護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之獲得一種安全感,逐漸讓幼兒從不像樣趨向像樣,從不成熟到成熟的一個成長過程中,不斷得到改造日趨完善,真正體現幼兒在學習中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四、情景式教學的運用

情景式教學是指在教學活動中運用語言、實物、音樂、畫面等多種手段,創設一種情感和認知相結合、生動真實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教學氣氛中有效的獲得知識,對學生進行個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養,並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

我通過進行情景式教學的實驗,總結了情景式教學的幾個步驟:

設置情境——感受情境——表現情境——拓展情境——轉化情境

(一)設置情境。

1、特殊的學習環境的創設

這學期,幼兒園專門設了音樂教室,孩子們來到這個環境中,就知道是來進行音樂活動的,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中,教師帶領兒童綜合的運用各自的聽覺、視覺、觸覺、運動覺,並通過各種遊戲的方式來觀察、操作這些環境和材料。兒童通過與這種環境的相互作用,會自覺的把這種外部環境中孕含的音樂的各種因素吸收進去,最終構成內心的音樂體驗和音樂概念。

2、組織教學,設置與課堂教學目標相配套的教學情境。

組織教學主要包括安定學生情緒,讓學生聽着音樂律動進教室,感受音樂氛圍和師生問好幾個基本步驟。比如:遊戲“去尋寶”(音高練習遊戲),老師首先把教室佈置成一個模擬的尋寶探險區域,通過教師的語言導入:“今天我們要到大森林裏去尋寶,我們趕快出發吧!”把孩子引入到大森林的自然環境中,引發了孩子對接下來森林裏發生的一系列故事的期待,同時也能迅速的進入角色,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二)感受情境:

這一環節中,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熱身”,通過與教學內容配套的一些基本訓練,激起學生學習的情緒,同時有針對性的初步解決一些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爲教學設下鋪墊。仍拿“去尋寶”作例,當孩子坐好後,我設計了聽辨旋律的基本練習,通過教師生動的語言導入:“我們去探險的過程中要經過三道特殊的門,打開這個門的咒語是一句音樂,只有你唱對了每個門唱出的旋律才能通過,我們先來把自己的耳朵練一練好不好?”接着,我進行了一些模唱練習,整個課堂開始進入一種師生都全身。

音樂課心得體會收藏2

10月30日,我有幸聽了鄒平縣國小優秀音樂教師的觀摩課。這次聽課,着實給我一次學習、提高的機會。執教教師緊緊圍繞歌唱教學,貫徹“以審美爲核心”音樂課程理念,突出了音樂課堂的學科特點,以新穎別緻的教學方式和活潑有效的學習方式引領學生認識音樂、熟悉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在聽課學習中,收穫不少,感想頗多。使我感受到了音樂老師要想上好一堂課是相當不容易的。新課程理念下的音樂課已不是當初人們印象中的唱歌課,教學目標體現要從學生的表現中得到反饋,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裏談談自己參加這次活動的感想和反思:這次觀摩課,每位教師的課堂設計、授課風格各具特色,各有各的亮點,都有值得學習與探討的地方。

一、授課教師共存的優點。

1、教師基本的音樂素養比較好。

音樂課首先也是實施美育的重要的課程之一,因此,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是美的使者和傳遞者,教師的教學儀態美、語言美、歌聲美…是音樂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通過聽課,我作爲一名音樂教師感到驕傲,這些教師都具備這些良好的音樂素養,言談舉止間流露出美,教師自身氣質深深地吸引聽課者的眼球,讓人感覺賞心悅目。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她們具備了美的使者的氣質。

2、課的設計方面。

教師的.備課可操作性更強了,更加註重實效性,每一環節的設計能夠緊扣主題,步步爲教學目標服務,屏棄了那些形式化的東西及做秀的環節,並且,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與培養。

二、多媒體使用方面。

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更注重實效性,多媒體的運用得恰到好處,能夠做到畫龍點睛而不是畫蛇添足。

三、音樂教師要善於把握一個“度”

1、注重把握學唱歌的“度”。

在聽課中發現,教師們都注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自主的學唱歌曲,這種方法很好,無形中減輕了學生學習新歌的負擔。但在每一遍聽歌曲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緊扣主題提出問題,使學生帶着問題有目的性的聽音樂,如果教師盲目或者目的性不強,只是一味的體現學生自主學習歌曲,我想,這種做法沒能充分體現“自主學習”的真正含義。

2、注重把握教師在課堂上“演員”這一角色的“度”。

一節課的主角是誰?得看師生誰展現的機會多。我覺得音樂課上教師更應該注重“厚積薄發”,教師充當演員的角色只要恰到好處即可,關鍵是做好導演的工作。尤其是當一堂課接近尾聲時,在驗收學生對所學歌曲是否學會時,教師應是一位很好的聆聽者,而不是一位領唱者。如果教師過多地關注了自己在課堂上自身風采的展示,最終會讓人感覺學生變成了教師的配角,是來配合教師的演唱。

3、把握“學科綜合”的“度”。

“學科綜合”的理念要求教師全面提高素質,拓寬知識面,有機會合理地進行各學科知識的穿插。一個好的音樂教師應明確教學目的,把握課堂的時間,有選擇地進行知識穿插,而不是漫無目的,發散性講解,不能偏離了方向,因爲學科綜合應體現學科特點,不是本末倒置,而是圍繞教學目的來實施。

通過這次聽課,每位優秀的教師的課都爲我的“桶”注入新鮮的“水”。要做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自身要高。它不僅包括紮實的基本功,還包括個人的文化素養,駕馭課堂的能力,課堂的應變能力等。一節成功的音樂課,不僅僅是教師唱得好或跳得好,而是教師怎樣感染帶動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地體驗到音樂的美感。

音樂課心得體會收藏3

通過學習我對音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都有了新的認識,要實踐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就必須改變過去陳舊的教學方法。那麼,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把新的課標理論融入進去呢?這正是需要我們從事一線教學的老師們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一節新授課,課程標準怎麼設計,教學目標怎麼選擇,教學重、難點怎麼解決和突破,師生互動怎麼處理,課後教學怎麼總結等一切問題我們都要科學全面地考慮到。另外,不論從事哪一科的教學工作,我們的專業基本功都要勝任你所教的專業,不然的話你就會在同學們面前出醜丟人。老師們專業基本功的訓練提高顯得多麼重要,我們要本着學習提高的目的,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但是,專業基本功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過短期的訓練就能達到,我們非要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勤奮練習才能在不自覺中體會到進步的快樂。教師的基本技能我認爲應該包括教育教學方法,主要指撰寫教案、說課、教法與做學生思想工作的方法;還包括聽、說、唱、寫、做。聽主要是指應該學會傾聽,這是一項交際的基本技能,主要指師生間與生生間的相互傾聽,我覺得學會傾聽,可以提高課堂的有效性;說(朗誦)應該是指普通話水平,幷包含課堂表達、講解,如果教師課堂說出的話學生不明白,那肯定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唱,我覺得除了聽,說之外,更重要的應還是應該讓學生多唱,在學生演唱歌曲的過程中,老師邊彈琴邊傾聽學生的'歌聲,對於發聲不準的樂句和節奏不對的樂句單獨加以練習,要力爭使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學生學會。基本的樂理知識以及唱歌技巧掌握好以後,同學們會在老師悠揚琴聲的伴奏下盡情的歌唱,課堂氣氛也會空前的高漲。這樣一來,師生同樂的教學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既學到了應學的音樂知識和歌曲,又使同學們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極好的發展。同學們在中國小時代學習到了各個學科的知識,又具有多才多藝的高雅素質,我們試想一下,當你看到我們的學生數年後在一個個工作崗位上大顯身手,瀟灑倜儻,爲國家和人民做出了不菲的成績時,做爲他們的導師高興而愉悅的心情是他人不會理解的,這也是我從教多年的親身體驗。

最後,我真誠的希望我們的音樂同行老師們,苦練本領,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把青春的智慧和力量奉獻給新鄭的教育事業,爲家鄉的繁榮和輝煌做出我們的貢獻!

音樂課心得體會收藏4

很高興這學期開設了音樂欣賞課,在陳老師耐心、滿腹熱情地指導下,我深感受益匪淺。正所謂,師傅領進門,造化在個人,在短短8次課的學習中,我覺得我對美好音樂的欣賞能力,對各種樂器的鑑賞能力,以及對高雅音樂的敏感程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當然,在欣賞的過程中也遇到一些麻煩和困惑的事兒。下面我來細談對這門課程學習的的心得體會:

首先來談談我們的陳老師。第一節課,初次接觸陳老師,被她的認真勁兒嚇一跳,因爲陳老師一上講臺,就來句“上課”,班長接上“起立”,我們集體來場正式的見面禮儀活動,而且還實行每節課點名制度,不得讓在座的各位咋舌詫異。在後來的課堂交流中,越發覺得老師很可愛,第一:老師很負責,課上的很充實。第二:老師很有魅力,她在教學中,樂理知識說得很生動,樂曲鑑賞得很有感情,重要的一點是,她試唱得很有味道,圓潤的嗓音中跳動着對音樂的熱愛,豐富的表情更傳達了對音樂的陶醉,具有相當大的感染力,有時我們覺得,光聽老師試唱就是享受了。第三,老師很大方、熱情,不論在講課還是試唱中,眉宇之間都散發出一股豪放之氣,學音樂的.就是不一樣。

再來談談對音樂欣賞課認識和體會。我認爲,沒有音樂是乏味的,不懂音樂更是悲哀的,有旋律、有節奏、有音符的生活是享受的,這門課的學習正提高了我們對美好音樂的欣賞能力和感受能力,引領我們走進音樂、瞭解音樂、感受音樂?具體地說,通過這門課的學習,第一、我瞭解了許多樂理知識,如旋律、節奏、復調等,認識了音樂的曲式美,知道了音樂欣賞的審美實踐,欣賞音樂應從音樂感知入手,然後進入感情體驗,再喚起我們的想象和聯想,最後通過理解,認識領悟音樂的思想和生活的意境,最終獲得音樂的美。第二、瞭解了國內外民歌的風格特色,比如日本民歌的演唱方法很獨特,採用獨特的顫音,一次多音的拖腔,表現了日本的民族風格,民謠《櫻花》便是典型的代表;再如藝術歌曲---咱中國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她以浙江的越劇唱腔爲素材,把中國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融入到西方交響樂當中,深入而細膩地描繪了梁祝相愛、抗婚、化蝶的情感與意境,再創經典,她感傷的旋律,柔柔輕撥,是微痛的驛動,是心愁的緩瀉,深深的哀怨、濃濃的情殤;她感人的故事,表現了中國兒女對美好愛情的嚮往。第三、瞭解了多種樂器的音色演奏特徵,如銅管樂器(圓號、小號、長號、大號)音色特點是雄壯、輝煌、熱烈,雖然音質各具特色,但宏大、寬廣的音量爲銅管樂器組的共同特點,這是其它類別的樂器所望塵莫及的。絃樂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音色特點是柔美、動聽,在古典音樂乃至現代輕音樂中,幾乎所有的抒情旋律都由絃樂聲部來演奏。

最後談談我對音樂欣賞課程的意見和建議。第一、我覺得應該配教材,這樣利於老師的特色教學和學生的自主學習,講樂理知識的時候,光是老師“講”學生“記”,不利於學生思維的發散。第二、老師應該讓學生也參與試唱得環節,這樣讓學生自己參與,主動體驗,更能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提高學生感受美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學習音樂的樂趣。

總之,從這門課程的學習中,我對音樂有了新的認識,對民歌、藝術歌曲以及通俗歌曲有了新的詮釋,現在也不會像以前一樣,耳朵裏只容得下流行歌曲了。

音樂課心得體會收藏5

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們深刻感到《音樂標準》中關於音樂課程價值理念的表述,課程總目標的建立:以及要求從“感知與鑑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四個領域構建教學內容和標準,是強調了學生經驗與學科知識與社會發展三方面內容的整合,表明了突破傳統上以(學科知識)教材爲中心的舊格局,上升到一切從學生的需要和發展爲出發點,培養學生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整合發展的新局面。

一、課改帶來的驚喜是什麼:

1、教學理念的滲透。以音樂審美爲核心,以培養學生興趣音樂爲動力,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因爲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覺體驗是音樂學習的基礎,教師聲情並茂地演唱、學生的齊唱,對唱,領唱、小組唱、聽錄音機中的對歌曲不同處理的合唱等等,都是圍繞“聽”(聽覺的體驗)這個中心來進行。引導學生參與聽覺體驗這個音樂教學中心環節,讓學生通過聆聽深刻地感受到歌曲的美妙,學生就會有了學習歌曲的慾望。

2、教師角色的轉變。“音樂教育並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師生間互敬互愛,給彼此建立一種健康,向上的學習與合作的氛圍,對課堂教學無疑是積極的。音樂課上老師關注不只是音樂知識和技能,而是幫助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提高音樂感知和鑑賞能力,拓展音樂綜合文化視野,從而形成對周圍世界和自己的一種積極而理智的,富有情感審美的探索、創造的態度與方式。因此在這樣的認識的前提下的教學老師和學生都比以前愛上音樂課,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們欣喜地看到教師與學生走到一起,教師以組織者、參與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之中,對於學生回答的各種答案始終面帶微笑,讓學生能大膽地發表自己的具有獨特的看法,因爲音樂不追求統一答案,音樂儘量不結束真理。教師既是出色的導演又是忠實的觀衆,將自己對作品的理解、要求學生掌握的音樂知識通過教學活動不知不覺地讓學生接受。

3、以生爲本,重視學生音樂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整合發展。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教師對學生資源的合理開發。教師不是全才,更不是完人,學生也不可能可能永居老師這下,面對飛速而來的多種媒體,學生受教育的範圍已不僅僅侷限於學校課堂,爲此我們的課堂應該及時改變教學模式,讓課堂不公成爲學生學習的場所,更是學生展示自己能力才幹的天堂,這節課中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學習,教師從中傾聽、觀察、隨後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作出判斷,藉助小組活動,學生資源開發通過通過小組的學習活動可以得到很好的體現。每個小組成員能力各有高低,小組學習可以幫助他們取長補短、互幫互助,更有利於學生的交流合作。“表現”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本節課利用了有效的教材資源,運用了多樣的學習方式,爲學生提供各種音樂實踐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學,在實踐中用,在實踐中學習思考,學會汲取,學會總結,最終將知識的獲取過程自覺轉化爲一種實際的學習能力。總以爲學生隨着年齡的長大,自我表現的意識,對成功的體驗,沒有年齡小的學生強,孰不知,只要給他們機會,給他們時間,他們比任何時候都喜歡將自己的才能展示出來,這是始料未及的,面向全體學生,發展學生的個性,大膽放手展現自我,課堂氣氛活而不亂,學生的小組合作,交流配合,讓聽課老師都深受感染,這是這節課最亮的閃光點。達到了讓學生興趣音樂先讓其喜歡上音樂課的目的。

4、爲貫徹新音樂課改的精神,音樂教研、音樂培訓等活動出現前所未有的活躍,多層次多形式的教研培訓得到廣泛的發展,一年來,我們分別在實小、二實小、城小、五中、六中、七中、梅仙中學、聯合中學、阪面中學組織開展了全縣性的及片區性的音樂課改課堂教學活動;召開了課改階段性小結會議;舉辦了全縣音樂課改實驗教學設計評選活動;教學課件評選活動;優秀論文評選活動;成立了縣中國小音樂教育教學研究會;組織部分音樂課改教師培訓班;各中國小分別舉辦了觀摩教學、教學研討。

二、教材教學建議

(一)重視歌曲教學方法的研究。三年級要打好歌唱(獨唱、合唱)基礎,良好的習慣和技能要建立起來,課前要充分備好每首歌曲;教學中要採用模唱、接唱、對唱、編唱、表演唱的方式訓練學生的齊唱、合唱;要以審美體驗爲核心,在歌唱內容和內涵的感悟和審美。

(二)要以生爲本,大膽調整教材歌曲內容,動聽的歌曲應該讓學生多體驗;不好聽的,建議不唱,選擇課本外好聽的歌曲,儘量使學生保持對歌唱以及對音樂的興趣。

(三)欣賞教學是培養學生感知與鑑賞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幫助學生拓展綜合文化視野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重視上好每一課的欣賞教學。

如何上好,提出幾點建議:

1、圍繞主題,安排有歌唱和聆聽的內容(演唱春天歌曲,欣賞春天的音樂或景象,或者跳春天的舞蹈),避免只有聽樂說樂的單一、枯燥現象。實際表明,在動中欣賞音樂效果更佳;

2、要採用情感體驗和理性分析相結合的欣賞教學方式(教材已有明顯要求,如聽辯樂器的音色變化、人聲與器樂聲的不同藝術形態、旋律的起伏發展特點,並能以肢體動作或者語言表達相應的感受和理解),才能使學生較深刻領悟音樂的內蘊和風格;

3、要根據音樂作品內容引導學生從音樂入手,探討相關文化和民俗(爲什麼遼闊的草原會產生牧歌;爲什麼山歌與小調的歌聲不同);

4、要多采用對比鑑聽的方法,讓學生在多種音響的對比中,豐富情感體驗、提高鑑賞能力(如,“牧歌”有多個演繹版本,小提琴、童聲合唱、成人混聲的都讓學生對比聆聽,體會更豐富)。

(四)、“編創與活動”的教學是音樂教學的重要任務要把創編活動貫穿於各個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音樂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因爲,音樂創造性活動是審美的主要形式,音樂教學脫離創造性活動就失去了生命力。在一、二年級已形成一定的節奏感的基礎上,要加強多聲部節奏練習(朗誦的、打擊樂的、聲勢律動的、合樂拍手、跺腳等)。同時也要關注聽唱、聽辯、編唱、即興旋律接唱和模唱。

課本中提供各種內容和教學要求與方式,要儘量完成課本要求,除了按課本的方式,建議大家要設計和編排激勵學生學習和促進提高的教學方式與手段:

1、節奏和旋律接龍、開火車;

2、聽旋律短句接唱尾音;

3、按提供的唱名(音符)即興編唱短句;

4、師生共同創編歌曲(搖籃曲、進行曲)

5、旋律創編:(1)加減音符;

(2)改編歌曲,如,加上朗誦、拍手、律動等。

(五)“表現”是音樂教學活動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是學生價值取向的反映形式也是教師實施教學方式、策略、評價的依據。從各個版本的教材中,都能感到,對於各類音樂學習都有提出具體的音樂表現的要求和做法(如,藝術教材有:歌唱表演、聆聽表演、律動表演)。對此我們要重視“表現”的研究,新的音樂課標在“表現”領域提出具體的要求,說明了一切音樂教學活動都離不開“表現”。都應該是邊學習邊表現,特別是音樂雙基的學習更要求在表現中落實。大家知道音樂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必須在玩中、動中展開教學,表現“比”玩、動“從本質上講,要求更高,如果是沒有質量盲目的活動是無意義的。”表現“應該是學生將自己的音樂經驗、見解、感受通過一定的音樂技能技巧表達出來,是有技能含量的。換言之,在”表現“中學習才能進步。既:欣賞、唱歌、編創、奏樂、識譜都應該在表現中進行。建議:

1、學習常規要加強,養成愛表演的良好習慣;

2、重視節奏、律動、聲勢表演的訓練,訓練以及會表演的能力,以及較深刻感受音樂文化提高審美能力建立基本素質(簡單的踢踏舞步就能反映出藏族、蒙族、維吾爾族舞姿和不同和民俗文化的不同);

3、歌唱教學除了要聲情並茂,表演也要同步跟上。

三、課改存在的問題及音樂教師的反思:

(一)存在問題:培養時間短,對課改理念不透徹,無法將理念帶入課堂教學,僅僅是流於形式;存在教師對課改缺乏熱情、主動。

(二)音樂教師的反思:

1、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因材施教、因勢利導,發揮音樂教育教學優勢,體現音樂課堂教學的人文特徵。音樂教學的人文特徵與其他人文學科不同的是:在音樂要素的探知、音響感受以及歌唱、奏樂等表演活動中發現音樂獨特的藝術形態:和諧、優美、歡快、激昂並從中獲得語文學習、美術學習不可替代的審美和情感體驗。根據這樣的理解,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挖掘音樂作品的藝術和文化價值,儘量向學生傳遞優美、生動和多樣式的音樂,如a老師的奏樂、歌唱、表演、語言都要力求準確、優美;b課堂教學設計應從學生的經驗和需要入手考慮不好聽,不好唱的音樂不要強調學生聽和唱,或者學生會遠離音樂課堂;c不要爲了綜合而削弱音樂丟失了音樂的個性的特質。

2、“綜合”應從兩個層面來理解。一是課堂上和綜合;二是課程的綜合。音樂課堂的綜合,應該是以音樂爲主線的音樂間以及相關文化間的綜合,要自然、生動。如欣賞電影音樂,首先想到的是音樂,爲了探索電影音樂的性質和牲,必然要涉及到電影表演藝術形態和情節等。總之,主和次要明確。而課程上的綜合應該是分別由不同藝術學科的形成單獨切入教學,構成的藝術綜合課程。不要片面的把“綜合”理解爲在一堂課內多門藝術的拼湊和疊加。

音樂課堂不應該只關注音樂教學舞蹈、戲劇、電影也應適當的、有計劃的進入音樂課堂,拓展我們和學生的藝術視野,提升審美品位。

3、合作學習不能流於形式。“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新理念,有的學科包括音樂教師實話這一理念後,提出質疑。我個人的看法是:”合作學習對於音樂教學是教學的主要形式,一直存在於音樂課堂中,關鍵是合作質量和效果。音樂課堂教學切實離不開合作(全班、小組)。那麼,我們要深入研究“合作學習”理論和方法,使之科學地運用音樂課堂中,優化教學過程與質量。

4、課堂教學內容和模式要多元多樣,不應該還是沿用傳統習慣和教學模式,既:純粹地圍繞一個音樂作品以歌唱、欣賞爲主的教學,或者是歌曲和欣賞綜合的教學。應該建立更多樣的教學模式,如,主題下的音樂要素體驗與探索的綜合音樂感教學(節奏、旋律、力度、音色)如,民族基本舞步、歌曲創作、打擊樂器等的教學。努力拓寬教學內容和模式,讓學生感受更豐富的藝術文化獲得更生動而多樣的藝術養分。

音樂課心得體會收藏6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音樂形象是通過各種表現手段塑造出來的。不同的聽衆,由於其觀念、文化水平、經歷、情緒與愛好的差異,對同一音樂形象的感受必然不同。所產生的效果或印象甚至大相徑庭。幼兒由於其年齡水平的差異,各年齡班的音樂欣賞能力也各有特點。

大班幼兒能正確辨認熟悉的音樂作品的情緒、性質。能感知作品中的細節部分,區別不同類型的作品。他們初步瞭解了各音樂手段的表現作用。同時他們的音樂記憶力和審美能力有所發展。表現出自己對某類作品的愛好。爲了幫助幼兒學會欣賞各種音樂作品,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指導。

一、選擇生動、易記、有鮮明形象的音樂作品供幼兒欣賞。

我在指導幼兒欣賞音樂作品之前,總會對作品的選擇下一番工夫。由於年齡的特點,幼兒對那些生動、易記、有鮮明形象的音樂作品總會很偏愛。因此,一個好的音樂作品是引導幼兒音樂欣賞活動成功的一半。如:《龜兔賽跑》表現的內容豐富,現象鮮明,故事化的情節內容使大班幼兒對它情有獨鍾;《夢幻曲》曲調優美,表現手段獨特。它悠揚、恬靜的旋律能爲幼兒提供豐富的想象空間。這些作品很適合給大班幼兒進行欣賞。

二、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幼兒正確感受音樂,調動各種感官充分表現音樂。

設計欣賞活動時,我注意引導幼兒正確感受音樂,初步理解音樂。使幼兒在欣賞過程中感到愉快,感到音樂的美妙。在初聽時,我注重用語言來集中幼兒的注意,將其思想感情引入欣賞作品的情景。喚起幼兒的有關聯想。在初聽《夢幻曲》的時候,我會這樣引入:“今天,我們要一起來聽一首非常好聽的曲子,聽了這首曲子你好象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有誰?在做什麼?”帶着這些問題幼兒的思緒隨着旋律一起運轉。有些時候,我也會運用一些直觀的教具,幫助幼兒形象的感受音樂。比如,在給幼兒欣賞《冬日旅行》時,我配上了與旋律相一致的花和藤。讓視覺和聽覺的統一進一步幫助幼兒分辨旋律的.旋轉性和舒展性。從而更生動地理解作品。

幼兒對音樂的理解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因此重複欣賞音樂作品能使幼兒由表及裏,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內涵。在重複欣賞音樂作品之前,我會對幼兒提出新的要求。啓發幼兒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感受、理解音樂的表現手段。這是指導欣賞活動的重點。在重複欣賞《化裝舞會》時,我會設計這樣的提問:“整首曲子是不是始終一樣?開頭部分表現大家在幹什麼?中間部分表現的是什麼?最後部分的音樂和哪一部分相同?”這樣幼兒便對樂曲的a—b—a的結構有了更深的瞭解。在欣賞《冬日旅行》的時候,當幼兒已瞭解了作品,可以讓幼兒把音樂的內容畫下來;在重複欣賞樂曲時,我則指導幼兒用自己的身體動作與音樂的旋律匹配,跟隨音樂做動作。反映音樂的特色。體驗到音樂作品所帶來的歡樂、愉快的心情。在重複欣賞的活動中,我會讓幼兒重複地聽,全面、完整地感知作品,理解作品。掌握作品的各個細節。在設計方法時,特別注意靈活多樣。重在啓發幼兒的創造性活動。

三、在日常生活中滲透音樂欣賞活動,提高幼兒鑑賞水平。

單靠一堂音樂課給幼兒欣賞是遠遠不夠的,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播放一些欣賞過的作品或是片段;來園後,音樂角的活動;進餐時,背景音樂的提供等等。一方面可以檢查欣賞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爲了複習。以加深鞏固對音樂作品的印象。從而更進一步提高幼兒的欣賞水平和鑑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