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音樂教學設計(通用15篇)

音樂3.14W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音樂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音樂教學設計(通用15篇)

音樂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欣賞《花兒與少年》,感受到樂曲主題的情緒、速度,以及描繪的畫面,瞭解“花兒”的相關知識,感受到民間歌曲的魅力,逐步增強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花兒與少年》的欣賞,並配以討論、分析、合作等方法,學生能夠了解花兒的音樂特點,提高音樂審美能力。

【知識與技能】瞭解“花兒”相關知識,瞭解作品結構,感受樂曲主題的情緒、速度以及旋律特點,並能簡單哼唱樂曲主題。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花兒”相關知識,感受樂曲主題的情緒、速度以及旋律特點。

【難點】瞭解樂曲結構,能簡單哼唱樂曲主題。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演唱《掀起你的蓋頭來》《茉莉花》《龍船調》,並提問:這都是什麼地區的民歌?

學生自由回答:新疆、江蘇、湖北。

教師總結:同學們的音樂曲庫知識儲備非常豐富,今天我們一起去青海,學習青海民歌《花兒與少年》,順勢揭示課題《花兒與少年》。

(二)初步感知

1.教師播放樂曲,並提問樂曲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歌曲情緒優美、歡快地,速度爲小快板。

2.教師復播歌曲,並提問樂曲的演奏樂器有什麼。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樂曲是一首管絃樂合奏,樂曲旋律優美、節奏明快,不僅展現了青海民歌的藝術魅力和舞蹈音樂的風格特點,還充分發揮了器樂的豐富表現力。接下來,請同學們跟着老師聆聽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

(三)分段欣賞

1.教師引導學生聆聽音頻並哼唱歌曲,並提問學生:第一主題情緒和速度有什麼特點?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歡快,活潑,速度較快。

2.再次感受第一主題,教師提問學生:旋律有什麼特點?

學生小組討論之後,進行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一部分運用了大量的四個十六音符節奏,節奏緊湊,旋律起伏較大,刻畫了青海女兒熱情、豪邁的性格。

3.教師請學生聆聽第二主題,並提出問題:第二主題音樂情緒、速度有什麼特點?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優美、抒情地,速度變慢。

4.教師引導學生對比聆聽第二主題,說說二主題與第一主題在旋律特點上有何不同?

教師總結:第二主題節奏舒展,節拍變爲3/4拍,運用延音線將旋律拉長,刻畫了青海女兒向心愛的人互訴衷腸、娓娓道來的動人畫面。

5.完整聆聽,教師提問學生:同學們覺得樂曲的結構是下面哪一種?(並出示相應的圖片,第一種結構:A;第二種結構:A、B;第三種結構:A、B、C;第四種結構:引子、A、B、A、尾聲)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這首作品最後樂段再現第一樂段,屬於再現單三部曲式A、B、A。並且樂曲前配有引子,樂曲最後加有尾聲。

6.完整聆聽並哼唱。

(四)鞏固提高

教師介紹《花兒與少年》是上世紀中葉根據青海民歌《四季調》創編的歌舞曲;引導學生聆聽青海民歌《四季調》;感受兩首作品的異同。

(五)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回顧音樂知識,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熱愛民族音樂文化。

佈置課後作業:蒐集其他民族民歌。

四、板書設計

音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緒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憶,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能用親切、優美的聲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紅蜻蜓》,表達對童年生活的嚮往。

教學重難點

感受音樂情緒,能用親切、優美的聲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養良好聆聽習慣,感受童年帶來的美好回憶。

教學準備:多媒體、音樂課本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美好的童年總是給我們太多的回憶,童年是美麗的,最讓童年的你開心的事是什麼?(在田野上放風箏;去爬山。)

2、多年以前,在日本美麗的富士山下住着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當山上的桑樹結滿桑果的時候,她就會在傍晚的'時候,挎着一個小竹籃上山去採桑果。這時候,天空中佈滿了美麗的晚霞,很多很多的紅蜻蜓在晚霞中滿天飛舞,這景色真美啊,小女孩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並深深的陶醉了。紅蜻蜓--這童年時代美好的記憶從此永遠地刻在了小女孩的腦海中,不能忘懷。多年以後,小女孩長大了,當她回到故鄉,重新來到山上,不禁回憶起童年時代的朋友--紅蜻蜓,童年多麼難忘啊!讓我們一起來走進小女孩那美麗的童年吧。(初聽歌曲)

二、學習歌曲

1、剛剛我們聽到的歌曲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歌曲《紅蜻蜓》。

我們再來聽一聽這首動聽的歌曲,想一想歌曲表達了什麼內容?你聽了有什麼感受?(通過在晚霞中看到的紅蜻蜓而引起的回憶,親切而又深情地抒發了對童年時光美好回憶。)

2、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優美抒情的)歌曲是幾拍子的?(三拍子)

3、跟老師用手勢表現歌曲(師生共同打拍子)

4、帶着優美抒情的情緒邊聽邊用‘’來哼唱全曲好嗎?(學生隨音樂哼唱樂曲)

5、下面我們就來有感情的,帶着對童年的回憶之情朗讀一遍歌詞(師起頭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6、剛纔我們用多種形式熟悉了全曲,下面我們輕聲地唱一遍,注意第三段“紅蜻蜓呀”“竹竿尖上”這兩處節奏要唱準。“

7、你感覺哪一句自己掌握的不太好?我們一起唱一唱。(重難點句教師教唱)

8、我們一起帶着對童年的回憶用優美抒情的聲音演唱歌曲。

9、唱得不錯,我們已經基本學會了這首歌曲,但是怎麼把它唱的更好呢?請同學們注意一下,在樂譜上方的強弱力度標記,歌曲每一樂句以弱開頭,漸漸達到中強,再漸漸弱下去。

10、音樂遊戲:找豎笛,老師將豎笛放在某處,請一位同學尋找,大家用歌聲告訴他,當他走近時,演唱的聲音漸漸弱;當走遠時,演唱的聲音漸漸強;下面我們試着用力度標記來把歌曲唱地更好一些。(教師引導學生用力度變化演唱)

四、表現歌曲

1、同學們,一首《紅蜻蜓》帶給我們如詩如畫的意境,下面我們分組表現歌曲,誰來唱?誰來打節奏?誰來舞蹈表演?

2、各就各位,童年音樂會現在開始吧。

音樂教學設計 篇3

一、教材分析

《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由周鬱輝作詞,寄明作曲,原爲兒童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題歌(原名《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作於1962年。

當時的隊歌名爲《中國少年兒童隊隊歌》,由郭沫若作詞、馬思聰作曲,是一首十分優秀的少兒歌曲。由於馬思聰在七十年代中受到迫害,此歌被打入冷宮。1978年少年兒童隊改名少年先鋒隊時將《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定爲隊歌。

《隊歌》的結構爲兩段體。第一樂段節奏寬廣,旋律起伏,表現了少先隊員們寬闊的胸懷和遠大的理想。第二樂段果斷堅定、鏗鏘有力,表現了少先隊員們堅定的信心。末句“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是全曲的核心和高潮。

二、教學目標

瞭解中國少年先鋒隊,背唱 《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準確演唱歌曲《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教學難點

背唱歌曲《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欣賞

初聽歌曲。

師生共同回憶成爲少先隊員的感受。

提問:當你戴上鮮豔的紅領巾的那個時刻,你是什麼樣的.心情?

(二)《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歌曲學習

1. 欣賞並進行簡單表演。

(1)再聽歌曲《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聽辨歌曲情緒。

提問:這首歌曲表現了兩種情緒,你能聽出來嗎?

(2)按歌曲不同情緒簡單表演。

提問:你們認爲什麼動作能夠比較好地把歌曲情緒表現出來呢?

學生聽歌曲做簡單表演。

(第一樂段可設計爲踏步,第二樂段設計爲敬隊禮。)

2. 介紹歌曲歷史。

教師:《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由周鬱輝作詞,寄明編曲,是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題歌,原名《我們是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創作於1962年。1978少年兒童隊改名少年先鋒隊時將其定爲隊歌。

3. 學唱歌曲第一段。

(1)聽歌曲畫旋律線。

請同學們邊聽邊用手按照旋律的走向畫出旋律線來。

(2)看譜聽錄音跟唱。

學生聽錄音跟唱歌曲。

(3)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

(三)完整演唱歌曲

音樂教學設計 篇4

《三隻小豬》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在欣賞《三隻小豬》的過程中,感受樂曲輕鬆、活潑的情緒。

2、熟記音樂主題,能聽辨主題出現的次數,初步瞭解小提琴的音色、外形和演奏姿勢。

3、能結合音樂完整表演。

教學重、難點

1、感受音樂活潑歡快的情緒,熟記音樂主題。

2、初步瞭解小提琴的音色特點,學習其演奏姿勢。

教學過程

一、認識小提琴

1、師:我們來認識一位樂器朋友。它就是:小提琴。

2、聆聽小提琴的音色。

3、隨音樂片段模擬演奏。

師講解小提琴琴身擺放的位置,左手“握”琴的姿勢,右手持弓的姿勢。學生模仿。

二、聆聽片段,揭題

1、師:小提琴和小動物是好朋友。這位好朋友是誰呢?它藏在音樂中。仔細聽,它到底是誰。聽出來的小朋友舉手,但是要把答案藏在心裏哦!

2、交流:是小豬。

3、師:你覺得,音樂中的小豬在幹什麼呢?它的心情怎麼樣?

4、揭題。這是一首管絃樂作品《三隻小豬》的其中一段。

三、欣賞主題

1、師略講故事。

從前,豬媽媽有三個孩子。三個孩子長大了就離開媽媽獨自生活。他們每人都蓋了一座房子。豬大哥蓋的是草房子,豬二哥蓋的是木房子,豬小弟蓋的是磚房子。

2、唱主題。

師:小豬們都是多才多藝的,一邊蓋房子一邊還唱着歌。你聽,豬大哥是這麼唱的:“我的草房子蓋好啦,蓋好啦蓋好啦。我的草房子蓋好啦,啦啦啦啦啦啦!”你能來學一學嗎?

①活潑歡快地唱。②“啦”尾字收住唱。③有彈性的聲音唱。④跟音樂唱。

3、加動作唱。

師:你們唱的真棒!那你們能像我一樣,邊“蓋房子”邊唱歌嗎?(師示範)老師要提醒大家,在蓋房子的旋律中一共有兩句,在唱第一個樂句的時候,我們在左邊蓋房子。在唱第二個樂句的時候,就在右邊蓋房子。(跟老師唱,跟鋼琴唱,跟音樂唱。)

4、唱一唱“木房子”和“磚房子”。

5、指明生上來唱一唱,演一演。

四、聽辨主題出現的次數

1、師:這段蓋房子的旋律在整首樂曲中一共出現了幾次呢?讓我們靜靜地聽。當你聽到蓋房子的旋律是,可以在心裏默默地唱,同時用雙手交替蓋房子。注意,你拍一次手,就表示蓋房子的旋律出現了一次。小豬們還說啊,有幾次旋律聲音很輕的,他們要考考小朋友呢!

2、聽後交流:6次。師:這6次蓋房子的旋律有連在一起的嗎?

3、再次聆聽,交流。

五、律動表現

1、師:我們一起來幫小豬蓋房子吧!第一次、第二次蓋房子旋律出現的時候,請第一大組的同學扮演豬大哥,邊唱邊蓋房子。聽到第三次、第四次蓋房子旋律出現的時候,就請第二組的同學扮演豬二哥邊唱邊蓋房子。那豬小弟就是第三大組了,當聽到第五次、第六次蓋房子旋律出現的時候邊唱邊表演蓋房子。

2、生隨音樂律動。

3、再次表演。

師:在音樂中,我們還能聽到什麼聲音?(小提琴)那時小豬們在勞動之餘,開開心心地拉起小提琴。我們請每組的幾位同學擔任小提琴手,在聽到小提琴聲音的時候拉起小提琴。

4、出示樂曲結構圖。

師:蓋房子的音樂和拉小提琴的音樂就是這首樂曲的全部了嗎?

還有幾段不同的音樂出現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做什麼?(生:??)

六、拓展

師:我們今天聽到的《三隻小豬》是根據一部美國動畫片《三隻小豬》改編而成的,這部動畫片還獲得過奧斯卡優秀動畫短片獎呢!

課後反思

《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漢族民歌《蕭》感受歌曲流暢、起伏的情緒,體驗歌曲所表的抒情、愉悅的情感,體驗歌曲所蘊含的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能用連貫、有支持的氣息和舒展流暢、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簫》並用適當的表情記號演唱。

教學重、難點

1.能唱好歌曲中出現的一字多音處。

2.能運用適當的表情記號來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

幻燈片、節奏卡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聽音樂進教室,師生問好。

二、學吹歌曲最後一樂句

1.師指導學生拍擊附點四分音符節奏。

2.集體拍擊最後一樂句節奏。

3.請學生自己學吹旋律。

4.展示學習成果。

三、學唱歌曲《簫》

1.導入。

提問:你知道口風琴是哪個國家的?請學生說說我國的民族樂器。

2.聽師範唱。

提問:歌曲中唱到的是哪種樂器?

3.出示幻燈片:教師講解“簫”。

4.聽師再次範唱。

提問:歌曲是幾拍子的?

5.請學生跟着音樂拍擊歌曲的強弱規律。

6.學習歌曲歌譜。

(1)分組拍擊歌曲前四樂句的節奏。

(2)在音樂的伴奏下,各小組以開火車的形式拍擊節奏。

(3)出示字母譜,生試唱歌譜。

(4)師生合作唱歌曲歌譜

7.學唱歌詞。

(1)請學生自己跟音樂唱歌詞。

(2)教師指導歌曲一字多音處。

(3)完整演唱歌詞。

(4)用高興得心情演唱歌曲。

8.歌曲處理。

(1)提問:講講你所知道的表情術語?

(2)分組討論:爲歌曲《簫》加入適當的表情術語。

(3)各小組展示,點評。

四、總結、結束

課後反思

音樂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一、聆聽《憶秦娥·萎山關》、《誰不說俺家鄉好》、《我和我的祖國》及《祝酒歌》感受、體驗歌曲的音樂情諸,認識歌曲所反映的時代特點及社會內容,進而瞭解當代創作歌曲的基本特徵。

二、在感受、體驗、理解歌曲的基礎上,認識歌曲的體載及風格,掌握藝術歌曲及羣衆歌曲的基礎知識。

三、瞭解新中國成立以來專業創作歌曲的繁榮景象。

教學內容:

一、欣賞《我和我的祖國》

二、音樂知識:羣衆歌曲和藝術歌曲

三、欣賞《憶秦娥·婁山關》

四、欣賞《誰不說俺家鄉好》

五、對比欣賞《祝酒歌》與《飲酒歌》

教材分析:

一、《我和我的祖國》歌曲創作於1986年,表達了中華兒女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讚美,表現了人民對祖國滿懷深情的高尚愛國主義情操。歌曲爲二部曲式結構,圓舞曲節奏貫穿全曲,曲調流暢、激越、抒情、歌詞真摯,親切感人。

二、毛澤東詞《憶秦娥·婁山關》作於1935年2月,1935年1月紅軍長征途中,遵義會議後,毛澤東指揮轉回貴州改打黔軍,搶佔婁山關,殲故兩個師,取得長征途中第一個大勝利。

憶秦娥爲詞牌名。婁山關,在貴洲省遵義市北的婁山上,是由黔入蜀的要道。婁山,橫亙於遵義桐梓間,是烏江與長江的分水嶺。“憶秦娥”詞牌在結構上由上片和下片組成。曲作者在音樂上也隨之而佈局。在旋律上,曲作者吸取了我國民族音樂中戲曲與曲藝音樂的素材,以及進行曲的要素進行創作。

三、《誰不說俺家鄉好》是電影《紅日》中的插曲。作於1961年它吸取了山東民歌的音調,曲調優美、委婉。歌詞樸實無華,通俗生動,真摯深情,唱出了家鄉好,解放軍好和解放區好的思想內容,表達瞭解放區軍民對家鄉自然風光和魚水深情的由衷讚頌。

四、《祝酒歌》作於1977年。歌曲表現了粉碎“”舉國上下、億萬羣衆歡慶十月勝利,沉浸在喜悅之中的情景。歌曲爲帶再現的復二部曲式結構。1980年被評爲優秀羣衆歌曲。

五、相關音樂知識:羣衆歌曲和藝術歌曲都是在不同的國家,在一種特定的條件下產生的。從歌曲本身說,並無截然不同的明確界限。一般來說羣衆歌曲多爲分節歌曲,音樂通常是概括表達歌詞的思想,而藝術歌曲則詞曲緊密,細緻地結合在一起。

教學重點:

欣賞《憶秦娥·婁山關》和《誰不說俺家鄉好》。

教學難點:

感受、體驗歌曲的音樂、情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國》,學生在抒情流暢的.圓舞曲節奏風格的音樂聲中進教室。

師:請問同學們是否聽過老師播放的這首歌曲?

生:……

2、老師歌唱《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新中國伴隨着歌聲成長,歌聲鼓舞我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點題第十七單元。

二、欣賞《我和我的祖國》

1、剛纔你們聽得《我和我的祖國》感受到什麼樣的音樂情緒呢?

2、生:……

3、師:由調流暢,激越、抒情、歌詞真摯,親切感人,圓舞曲節奏貫穿全曲,歌曲創作於1986年爲二部曲式結構。

4、介紹曲作者——秦詠誠:生於1933年,江蘇菱榆人,1948年參加革命文藝工作並開始學習作曲。1952年入東北魯迅文藝學院音樂系學習,1954年畢業後留校任都,瀋陽音樂學院院長等職。作有《我爲祖國獻石油》等歌曲和聲樂協奏曲,交響詩等作品。

5、欣賞樂曲(帶問題:歌曲表達什麼情感?)

6、生……

7、師總:歌曲表達了中華兒女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讚美,人們對祖國無比熱愛的感情,也是人們發自心靈深處的愛國情感的昇華。第一樂段以敘述性的音樂語言展開樂思,運用比喻的手法訴說我和祖國的親密關係。第二樂段曲調轉入高音區激情迸發,情緒逐步高漲,最後結束在高潮上。這首歌屬於聲樂藝術中的羣衆歌曲。

三、音樂知識:羣衆歌曲和藝術歌曲

師: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羣衆歌曲和藝術歌曲。

羣衆歌曲的歌詞通俗易懂,其內容大多與政治、社會活動有關,它體現人民羣衆的理想願望,表達人民羣衆集體的思想感情。它的曲調以雄壯豪邁者居多。音域不寬,結構整齊,節奏鮮明,易於上口,適於羣衆集體齊唱。如《歌唱祖國》《我們走在大路上》等,我國羣衆歌曲的歷史,可追溯到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抗日抗爭、解放戰爭以及社會主義建設中,羣衆歌曲都起了巨大的宣傳鼓動作用。

藝術歌曲源自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盛行的一種抒情歌曲。其特點是歌詞通常採用詩歌,着重個人感情的抒發和內心體驗的揭示,曲調與歌詞緊密配合,表現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較複雜,深刻體現整首歌詞和各句歌詞的內容,感情細膩,優美感人,抒情性較強,伴奏不只是做和聲的襯托,而常在渲染意境和刻畫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五四”以來,我國作曲家也創作了大量的藝術歌曲,如《玫瑰三願》、《我愛你、中國》等。

羣衆歌曲和藝術歌曲都是在不同的國家,在一種特定的條件下產生的,有時,很難嚴格地將它們區別開來,從歌曲本身來說,並無截然不同的明確界限。一般來說羣衆歌曲多爲分節歌曲,羣衆歌曲的音樂通常是概括表達歌詞的思想,而藝術歌曲則詞曲緊密、細緻地結合在一起。

四、重點欣賞的歌曲

今天我們欣賞的幾首歌曲分別創作於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等不同時期,因此,其風格不盡相同,並在類別上又可分爲藝術歌曲與羣衆歌曲,有的特徵較爲明顯,大家有共識即可,有的特徵不明顯,大家可以討論研究,不一定下結論,不要糾纏在某一歌曲屬哪一類。重要的是探究過程。

(一)欣賞《憶秦娥·婁山關》

1、介紹作詞創作背景:1935年1月紅軍長征途中,遵義會議後,毛澤東指揮紅軍轉回貴洲攻打黔軍,這次戰鬥,打了兩天:2月25日黃昏,微雨陣陣,乍陰乍晴,直到26日拂曉,經過反覆多次肉搏,擊潰王家烈部四個團,再克婁山關,大霧瀰漫,山黑月小,毛澤東的《婁山關》詞,即作於此時。當時,婁山關戰鬥是勝利了,但長征的戰略任務受到挫折,毛澤東的心情不免有幾分沉重。憶秦娥爲詞牌名。婁山關在遵義市北,是從四川入貴州的要道。

2、出示地形圖等

3、學生朗誦《憶秦娥·婁山關》詞: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倉山如海,殘陽如血。

(提問學生詞寫的什麼內容?)

生:……

師總:“憶秦娥”詞牌在結構上曲上片和下片組成,上片是大軍過婁山關的情景,有聲有色。風吹聲、雁叫聲、馬蹄聲、嗽叭聲、長空、濃霜、殘月,下片是描寫大軍向婁山關進軍的情景。

4、介紹曲作家——陸祖龍

生地1928年,江蘇常熟人。1946年在清華大學學習並參加校管絃樂隊吹單簧管,同時學鋼琴及作曲。1949年參加解放軍南下工作團。50年代任中國人民志願軍文工團指揮兼創作組長,總政歌舞團指揮等職。曾參加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音樂創作。主要作品有合唱《祖國永遠是春天》、重唱《三個戰友》等。

5、師:憶秦娥詞牌在結構上由上片和下片組成,曲作者在音樂上也隨之而佈局在旋律上曲作者吸取了我國民族音樂中戲曲與曲藝音樂的素材以及進行曲的要素進行創作。歌曲的前奏是全曲的概括,長短、強弱錯落有致的音調三連音的號角聲與連續附點馬蹄聲陣陣響起,一下子把我們的聽覺視野引入緊張的戰鬥場景之中。

6、欣賞樂曲(帶問題欣賞上、下片音樂如何表現?)

7、生……

8、師總:上片把戰地緊張肅穆的氣氛,紅軍戰士慷慨赴敵的英雄氣概和堅毅沉着的革命鬥志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下片“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紅軍戰士踏着前進的步代,表現出頑強的意志和人民必勝的信心,接着重複歌唱“雄關漫道……真是行神如空,行氣如虹,多麼豪放勁健,把音樂推向高潮。在號角聲的過門後,疊唱“從頭越”昂首遙望,無邊青山,像大海的波濤一般,一輪落日,垂掛西天,發出鮮紅的血般光芒。音樂在重複“蒼山如海”時出現了全曲的音、高八度的主音do,然後音域音量逐步淡出,令人回味無窮,其氣象闊大而雄渾,神韻雋永而悠遠。這正是視險如夷、無堅不摧的紅軍戰士的抒情,偉大詞人的革命精神和博大胸懷的形象顯現。

(二)欣賞《誰不說俺家鄉好》

1、介紹作品:是電影《紅日》中的插曲。作於1961年。故事片《紅日》是描寫解放戰爭——山東孟良崮戰役大捷的故事。這首歌曲是由在戰爭的硝煙中,爲解放軍送糧食的農村女青年唱出的。

2、介紹詞曲作者——呂其明,安徽無爲人。八歲入新四軍文工團。1949年到上海電影製片廠從事音樂製作,後任上海電影樂團團長。1959年入上海音樂學院進修作曲和指揮。先後爲《白求恩大夫》、《廬山戀》等近40部電影作曲,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等歌曲廣爲流行。還創作管絃樂序曲、交響敘事詩等。

3、欣賞樂曲(帶問題、曲調表達什麼感情?)

4、生:………

5、師總:它吸取了山東民歌的音調,曲調優美、委婉,歌詞樸實無華、通俗生動、真摯深情,唱出了家鄉好,解放軍好和解放區的思想內容,表達瞭解放區軍民對家鄉自然風光和魚水深情的由衷讚頌。歌曲爲一段體,加上襯字拖腔的運用,更顯得民歌特色風味十足。“哎,誰不說俺家鄉好,得兒喲依兒喲”恰到好處,親切自然,給人回味無窮。這是一首羣衆喜聞樂見的歌曲,它喚起了人們對家鄉無限的眷戀之情。

6、同學們學唱《誰不說俺家鄉好》

7、請一些同學們站起來演唱。

五、拓展與探究

聆聽《祝酒歌》與歌劇《茶花女》中的《飲酒歌》,加以比較,研究歌曲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一)、《祝酒歌》作於1977年,作者施光南,生於四川重慶,祖籍爲浙江金華,1951年入北京一0一中學讀書,開始學習作曲,1957年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1959年入天津音樂學院作曲系,1978年調中央樂團創作組,1985年被選爲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1990年病逝於北京。他的代表作有《打起手來唱起歌》等歌曲,小提琴獨奏曲、歌劇、芭蕾舞音樂,還有京劇等。

(二)、欣賞《祝酒歌》

(三)、歌劇《茶花女》根據意大利作家小仲馬的同名悲劇小說改編,由威爾弟作於1583年。同年首演於維也納。《飲酒歌》選自《茶花女》第一幕

(四)、欣賞《飲酒歌》

(提問學生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

師總:兩者相同點:同是“酒文化”,

不同點:內容、形式、風格截然不同。

《祝酒歌》歌曲內容表現了粉碎“”,舉國上下、億萬羣衆歡慶十月勝利,沉浸在喜悅之中的情景。《祝酒歌》是歌曲形式,帶再現的復二部曲式結構。風格是音調糅合了多種民歌風格的素材,即有新疆、西藏民歌調,又有江南民歌的風味,即有抒情歌曲、舞蹈音樂的風格,又有進行曲的特點。音調活躍、跳蕩,很好地表達了歡欣、喜悅的情緒。

歌劇《飲酒歌》內容表現主人公阿爾弗萊德借酒抒發他對真誠愛情的渴望和讚美,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微噢萊塔的詠歎調,則表現女主人公複雜微妙的心理矛盾。《飲酒歌》是歌劇形式(歌劇是綜合音樂、詩歌、舞蹈等藝術,而以歌唱爲主的一種戲劇形式。通常由詠歎調、宣敘調、重唱、合唱、序曲、間奏曲、舞蹈場面等組成。)是單二部曲式爲基礎的分節歌。這是的歌劇合唱代表作。風格是輕快的舞蹈節奏,明朗的大調色彩和貫穿全曲的大六度跳進動機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六、課後作業

列舉你所知道以“歌頌祖國”爲主題的歌曲,並說明這首歌曲的體載(“藝術歌曲”、“羣衆歌曲”、“頌歌”、“進行曲”“抒情歌曲”或其他)。

音樂教學設計 篇6

課題:

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1、對學生進行愛心、親情教育,使之理解愛、體驗愛。

2、視唱旋律,鞏固la、da、re、mi、sol、la各音。

3、學會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並能深情地表演。

4、培養學生互相合作、積極表現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視唱旋律,鞏固la、da、re、mi、sol、la各音。

2、學會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並能深情地表演。

3、結尾樂句的音準和整首歌曲的情感。

教 學 過 程

一、欣賞導入

1、教師談話:今天老師請同學們來欣賞一首歌《天亮了》。邊聽邊想,歌詞主要說了什麼內容?帶給你怎樣一種感受?(點擊播放flash歌曲《天亮了》,師生共同欣賞。)

2、指名交流:這首歌講了有個小女孩,她的爸爸媽媽過世了,她在這個世界上覺得非常孤獨和寂寞,她非常想念爸爸媽媽。

3、提問:歌曲帶給你怎樣的感覺呢?(傷心的、悲傷的)

是啊,這首歌曲從歌詞上、畫面上以及感人的旋律上都讓我們感到很悲傷。其實,這首歌的來歷有一個非常真實、感人的故事。

4、師講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

一天,一家三口出去玩,在坐纜車的時候發生了意外,纜車從半空中跌落山谷。爲了孩子的生存,他爸爸把孩子高高地舉起。等營救人員發現時,車上其他人都遇難了,唯有這位兩歲的`孩子卻活了下來!這是多麼偉大的愛呀!煤體報導這則新聞後,許多人都被這對父母的舉動深深感動了!韓紅看了更是激動不已。她連夜寫下這首歌《天亮了》用來紀念這對勇敢的父母,並且還領養了這個孩子!每次聽這首歌,我都會感動!被這對父母的愛感動!被韓紅的善良感動!更被這首歌曲所感動!同學們,讓我們再一次走近韓紅,在來聽聽她唱的這首歌,再來感受一下這對年輕父母偉大、無私的愛!(點擊播放韓紅現場演唱的歌曲《天亮了》,師生再次欣賞。)

5、復聽歌曲。

二、學唱新歌

1、談話:這是多麼偉大的愛啊!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孩子!其實,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爲了我們的健康成長,她們一定付出了很多很多!現在請你回憶一下,你能說說爸爸媽媽最讓你感動的一件事嗎?

2、指名談自己的事例

師:相信你一定不會辜負媽媽對你的期望!聽了同學們的介紹,我心裏特別感動!雖然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不一定驚天動地,但是,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裏,她們對我們的愛卻不經意地滲透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上!可能是一個愛憐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頓熱呼呼的早飯……但是他們對我們的愛卻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該怎樣來回報?怎樣來感恩?讓我們來聽一首歌,看看歌曲講了什麼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3、初聽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指名回答) 生:媽媽伏在桌上睡着了。小女孩把燈熄滅了,並給媽媽蓋上了小花襖。

生:她把桌子當成給媽媽的搖籃,看着媽媽在夢裏微笑。

師:多麼懂事的孩子啊!如果你媽媽也像這位媽媽一樣靠着桌子睡着了,你也能像這個孩子一樣做嗎?

生:能!

師:好!現在你就是這個懂事的孩子,讓我們帶着對媽媽深深的愛再次來欣賞這首歌,邊聽邊跟着音樂的感覺用眼神、手勢、動作來表現對媽媽的愛!

4、復聽歌曲並簡單律動。

師:從同學們深情的眼神裏可以感受到大家很愛媽媽!請你仔細的找一找,這首歌裏哪一句最像小女孩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5、找出難點句,聯繫鞏固難點。 師:歌聲真美!下面請老師唱唱歌曲。

6、教師範唱

7、指導學生用la模唱歌譜。

8、分小組檢查

9、讓我們一起讀讀歌詞,再次體會歌曲的美麗。(師生有感情的分段讀歌詞。)

10、學生跟琴輕唱全曲。

師:唱得不錯!這是一首唱給媽媽的搖籃曲,我們該用怎樣的表情和聲音,媽媽才能睡得更香更甜呢?

生:靜靜的,好像在哄媽媽睡覺一樣唱。

生:輕輕的、甜甜的、溫柔的

生:深情、輕柔、寧靜的

師:同學們講得非常好!能不能做到呢?用你的歌聲來回答我吧!

11、學生跟琴有感情地再唱歌曲。

師:唱得非常好!老師聽了也很感動!誰願意站起來表現一下?

12、全班起立,大家躍躍欲試。

13、分段演唱。

第一段全班同學一起唱,第二段男生演唱,第三段女生演唱。

(看着大屏幕,同學們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現歌曲,並相互交流,氣氛活躍。)

三、拓展、欣賞

師:從同學們的歌聲中,從大家的表演中,我看到了大家非常愛自己的媽媽!當媽媽長期離開我們的時候,我想我們一定會非常思念她。有一個叫魯冰花的小女孩,她媽媽離開了她。她是怎麼想的呢?讓我們來欣賞一首歌,邊聽邊想,歌曲主要講了什麼內容?是啊!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1、師生初次欣賞歌曲《魯冰花》。

生:這首歌曲主要講了魯冰花非常思念自己的媽媽。

師:魯冰花愛媽媽!小女孩愛媽媽!我們也愛媽媽!讓我們祝天下所有的母親都安康、幸福!

2、復聽歌曲《魯冰花》。

3、練習:這首歌曲用什麼情緒、什麼速度演唱。

4、再聽歌曲。

四、小結

師:愛是無私的,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父母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孩子!讓我們用我們最美的歌聲來表達對父母的那份愛!(課件播放歌曲,師生同唱)

音樂教學設計 篇7

教學內容:這是一首歌唱曲,計劃用一課時完成。通過分析聆聽《媽媽之歌》和《媽媽的心》、範唱、帶領學生分段練唱、講解休止符、引導學生自編動作表演唱等方式來教唱這首歌曲,讓學生體會不同民族孩子對媽媽深切的愛,學會感恩。

教學目標:

1、聆聽《媽媽之歌》,分析出該曲演唱形式,感受童聲音色的基本特徵,體會雲南納西族少年對媽媽深切的愛;

2、能夠親切、流暢地演唱《媽媽的心》,把握好四分休止符的停頓時值,體會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

3、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樹立愛祖國、愛人民、愛長輩的崇高品格。瞭解不同民族的.孩子對媽媽深切的愛,學會體會身邊最“近”的愛,學會感恩。

教學重、難點:能夠親切、有感情地演唱全曲,把握住四分休止符的停頓時值。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導入:師:今天,我們要來聆聽一首雲南納西族民歌《媽媽之歌》,請同學們看着歌詞聆聽,說說歌曲演唱了什麼內容?

師:下面請同學們再聽這首歌曲是由男聲、女聲還是童聲唱的。(復聽全曲,分析演唱形式)

師: 我們聽了一首關於媽媽的歌,現在我們再來學唱一首跟媽媽有關的歌,好不好?(引出課題“媽媽的心”)

一、新歌教唱

1、聽音樂。師: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26頁,聽音樂用手指歌詞,再去感受一下媽媽的心。

2、學習歌譜。學生跟師用“啦”分句練唱,完整唱全曲;

3、熟悉歌詞。帶領學生根據2/4拍強弱規律擊掌念歌詞,加進歌詞演唱全曲;

4、講解四分休止符

師:你們有沒有發現歌譜上有“0”的符號

生:有

師:什麼意思呢? 生:自由回答

師:這在音樂中叫休止符,旋律中有休止符表示要停頓,在簡譜中就要用“0”表示出來。這個“0”下面沒有橫線,後面也沒有,就叫着“四分休止符”,它與四分音符的時值是一樣的,都是一拍。

二、創編表演

師:這麼好聽的歌,怎麼能少了表演呢?請同學們起立,跟着老師來表達你對媽媽的愛吧。

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聆聽了《媽媽之歌》,學唱了《媽媽的心》,希望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能夠體會我們身邊最近的愛,學會“感恩”。

音樂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詞語積累與運用

2、瞭解音樂巨人貝多芬

3、瞭解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過程與方法:

1、理清客人訪問貝多芬的全過程,瞭解的:脈絡:

2、理解文中含義豐富的語句,瞭解貝多芬的內心世界,體會字裏行間所蘊含的情感

3、體會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寫和語言描寫,學習作者通過肖像描寫展現人物個性特徵,通過語言描寫展示人物內心世界的寫作方法

4、揣摩語言,理解貝多芬對待厄運的態度和感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培養學生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1、學習肖像描寫

2、理解貝多芬的精神世界。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艱深語句的含義,理解“心裏的音樂”的深刻內涵。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蒐集有關貝多芬的資料;聽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教師:準備多媒體,準備音樂文件《命運交響曲》。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基本過程

教學要點:

領會貝多芬不屈不撓地同不幸的命運抗爭的精神。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苦難是人生中最好的學校”“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難成正比”“磨難能使人優秀”“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看來,對個人而言,經歷一些磨難,的確不算是壞事,況且,磨難的來臨與否並不以你的意志爲轉移。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音樂巨人貝多芬》一文,看看耳聾後的貝多芬,這個被命運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樣的形象?

二、簡介貝多芬:

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材料,簡要介紹貝多芬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安排學生朗讀課文

2、教師提示學生注意字音,積累詞語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利用圈點勾畫的方法,篩選關鍵信息,整體把握文意

教師提問:“客人”是怎樣訪問貝多芬的?其間寫了哪幾件事?着重表現什麼?: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客人”來訪——女傭開門——女傭介紹貝多芬的情況——參觀貝多芬的工作室——貝多芬下樓並開始和“客人”談話——貝多芬和“客人”共進晚餐——貝多芬回憶往事

主要事件:“客人”參觀貝多芬的工作室,貝多芬和“客人”會面,貝多芬回憶他最後一次指揮音樂會的情形

着重表現貝多芬內心的痛苦和對不幸命運的'頑強抗爭

四、研讀課文,揣摩文中難句,理解貝多芬的內心世界:

1、學生默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感觸最深的句子,用筆畫出來,以小組爲單位,共同研討,理解句子含義,暢談自己的感受,然後全班交流。教師根據需要,適時給予點撥,儘量讓學生更多地品析貝多芬說的話

成果展示::

(1)“我將永遠聽不見音樂,但是在我心裏發出的迴響,比任何樂器上演奏的都美。”

音樂是心靈的顫動,是天籟之音,樂器奏出的是演奏者的心聲。美是自然的,自然的美是最高境界。貝多芬在這裏強調“我心裏發出的”,表明他極度的孤獨和內心無人企及的心靈震撼,從而也顯示出音樂社會性的特點

(2)“一個人到田野去,有時候我想,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這需要聯繫貝多芬耳聾後的心理來分析。一方面,耳聾給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礙,常常被人誤解,他的社會交往受到極大的約束,耳聾的他比不上一棵樹,因爲一棵樹尚且可以諦聽大自然的聲音;另一方面,耳聾後的貝多芬遠離人世的喧囂和紛爭,獲得了心靈的純淨和安寧,就心靈的純淨而言,社會中的人不如樹好

(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岩內燃燒,拼命巴望掙扎出來。”

貝多芬把耳聾的自己比作是“倒落了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創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說,正當他對音樂的理解更進一步,創作慾望旺盛之時,遭到耳聾的打擊,他不甘心就此放棄他的音樂事業,“拼命”“巴望”表現他與不幸命運做鬥爭的決心

(4)“聽我心裏的音樂!你不知道我心裏的感覺!一個樂隊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鐘裏希望寫出的音樂!”:

貝多芬以他整個的生命和熱情從事音樂創作,音樂在貝多芬的筆下和心裏,已經成爲生命的象徵,而樂隊只能奏出有聲的音符,卻不能完美傳達心靈的律動和生命的節奏,即貝多芬“心裏的音樂”

(5)“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恆’爲伴”,這裏的“永恆”指的是什麼?:

“永恆”指作爲心靈載體的音樂藝術。這句話是說,貝多芬雖然因爲耳聾,與人的交流和溝通發生困難,但是這種侷限又使他超越形體和言辭,直接感知人的心靈世界,進而領悟音樂的真諦,音樂成爲他忠實的朋友,撫慰他的心靈,並傳達他的心聲,朋友會離去,會誤解他,但是音樂不會,音樂永遠陪伴他

(6)“請看一看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書裏流着一條大河,那條大河就是從貝多芬身上流出來,並且加以引申開的。”:

《約翰克利斯朵夫》以集中表現克利斯朵夫的生活遭際和人生追求爲基本內容,貫穿在小說中的是克利斯朵夫對藝術和生活的熱愛,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克利斯朵夫的經歷和性格與貝多芬相似。《約翰克利斯朵夫》最初就是受貝多芬精神的感召而創作的

2、學生就“我心目中的貝多芬”這個話題,暢談對貝多芬的認識、評價,更深切地感受貝多芬不屈的鬥爭精神

五、賞析文中的肖像描寫,學習高超的肖像描寫技巧:

好的肖像描寫總是會表現人物的個性。下面我們就來品析文中的肖像描寫,體會貝多芬的性格特徵

1、學生速讀課文,找出描寫貝多芬相貌的段落,請幾名學生朗讀。

2、學生精讀6、7、8、9段,勾畫出關於貝多芬外貌描寫的句子,並說說這些句子反映了貝多芬怎樣的內心世界

學生討論,明確::

寬闊雙肩:能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

衣服陳舊不整潔,衣服後面拖着失效的助聽器:經受着生活的窘迫和苦難的壓力,不拘小節

悲劇一般的神情,含蓄愁苦和力量的臉,火一樣蓬勃的頭髮,略帶灰色深遂的眼,長而笨重的鼻子、略帶方形的下頦:一位剛毅、頑強、善良、執著的人,透出堅韌無比的意志。

總之,貝多芬是一位獨立而驕傲、沉鬱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的藝術家

3、老師小結:描寫人物外貌,要像作者一樣,抓住最能反映人物個性的外貌特徵重筆刻畫,以形傳神,展現人物的個性特徵與精神氣質

六、體驗反思:

學生們用兩三句話談談學習本文後的感受

提示:可從理解的思想內容與寫作知識兩方面來談感受,談收穫

七、課堂小結:

學了本文,我們瞭解到,貝多芬的一生,是不屈不撓與苦難抗爭的一生,是對藝術不懈追求的一生,是對人類傑出貢獻的一生。想做第二個貝多芬,很難。但我們完全可以做一個像貝多芬一樣的有追求的人,一個敢與命運抗爭的強者。

音樂教學設計 篇9

一、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的漸強與減弱

2、大膽創編動作,自由表達

3、能跟隨音樂的變化使用樂器,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大巨人與小矮人的音樂

2、漸強與漸弱的符號

3、小矮人圖譜

三、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師:小朋友們,今天方老師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要和大家分享,請小朋友們仔細聽一聽。“在茂密的大森林裏,住着一羣會魔法的小矮人,他們每天快樂地勞動,快樂的生活着,這一天,小矮人準備去森林裏打獵。聽,小矮人唱着歌出發了。

2、教師示範唱:(啦···)教師:小朋友們,小矮人上山時唱的歌有什麼變化呢?(聲音逐漸變強)工作了一天,小矮人哼着歌下山回家啦。(啦···)教師:小矮人下山時唱的歌又有什麼變化呢?(聲音逐漸變弱)

3、師:像這樣聲音逐漸變強,我們就叫他“漸強”,聲音逐漸變弱,我們就叫他“漸弱”。有誰願意嘗試唱一唱?(師幼嘗試表演)

(二)欣賞音樂,感知漸強與漸弱

1、師:小矮人打完獵下了山,高興地往家回,突然傳來了“咚咚咚”的腳步聲。“咚······”聲音越來越強,誰來了呀?(出示大巨人)。來了一個大巨人,頭頂天,腳踩地,你們猜一猜小矮人會不會害怕呀?小矮人有魔法呢,他沒有害怕,那我們來聽一聽他是怎麼變魔法的?

2、教師播放音樂的第一句“我變變···變成大巨人”。師提問幼兒:魔法的咒語是怎麼說的?請幾位幼兒講述。師:那咒語的聲音是怎樣的?(越來越強)師幼共同說咒語。此環節出示小矮人逐漸變成大巨人的圖片。

3、師:看,小矮人變成了大巨人,比那個大巨人還要大,把大巨人給嚇跑了。越跑越遠,聲音越來越弱“咚···”(漸弱)接着,我們再聽一聽小矮人又是怎樣唱的。教師播放:“我變變····變成小矮人”。

4、教師:小矮人這次的咒語又是怎麼說的?師:咒語的聲音呢、怎樣變化的?(聲音越來越弱)師幼共同說咒語,此環節出示小矮人逐漸變化的圖片。

5、師:小矮人用魔法與勇敢戰勝了大巨人,你們想不想也學他們變一下魔法呢?我們一起來變魔法吧。

6、教師完整播放《大巨人與小矮人》,幼兒聽音樂。師:咒語師怎麼說的.?我變···變成大巨人,我變···變成小矮人。然後呢?變大,變小,變大,變小。變到不見了。(教師變唱邊出示圖譜)

7、師:小朋友們,咒語我們會說了,那老師想請小朋友們想一想表演一下。大巨人可以用什麼樣的動作來表現?(幼兒創編)小矮人又可以用什麼樣的動作來表現?那我們跟着音樂表演一下好不好?(此環節播放音樂表演2~3遍)

8、師:小朋友們表演的都很棒,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樂器,我們用樂器來變現小矮人的魔法好不好?當變成大巨人的時候,聲音要漸漸變強,變成小矮人的時候聲音逐漸變弱。我們先來試一下。教師邊說邊帶領幼兒表演。

9、師:下面我們帶上樂器跟着音樂一起變魔法吧!(師幼表演2~3遍)

(三)活動結束:小朋友們,想不想繼續變魔法?下面我們帶上自己的小樂器一起到戶外變魔法吧!跟老師們再見吧!

音樂教學設計 篇10

一、 傾聽音樂,激情導入

1、導語:

同學們,你們覺得,對於一位畫家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眼睛——因爲要用眼睛來觀察世界、調配色彩;對於一位歌唱家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嗓子——因爲要用嗓子唱出美妙的歌曲;那麼,對於一位音樂家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耳朵——因爲要用耳朵來聆聽音樂、譜寫樂曲。

可是,有這樣一位音樂家,在他最需要聽力的時候,失去了它。(點第2、3張幻燈片)

2、分析幻燈片的內容。

他是誰?——貝多芬。看過他的生平經歷和主要作品創作時間表,你會發現什麼?——貝多芬最輝煌的作品,都是在他罹患耳疾、逐漸失去之後創作的。對此你們有何感想?

3、引用學生作文中的話,引入正課。

上週末給同學們佈置了一個小作文:我心中的貝多芬。很多同學寫得不錯。其中有一位同學的作文中這樣寫道:“一個什麼也聽不見的人,卻能用音樂展現出這樣美好博大的世界,表現出這樣純潔高尚的理想,這真是奇蹟,怎能不使千千萬萬人爲之感動呢?”

今天,就讓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與作家何爲一道,共同體驗貝多芬的心路歷程,感受偉人高貴的靈魂。(點第4張幻燈片)

二、 瞭解內容,整體把握

1、自讀交流。(點第5張幻燈片)

首先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94頁,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瞭解內容,思考下邊兩個問題。

2、整體把握。

(1) 本文記敘的線索是什麼?——客人拜訪貝多芬的經過。

(2) 客人拜訪貝多芬的過程是怎樣的?其間主要寫了哪幾件事?

來訪者來訪——女傭開門——女傭介紹貝多芬的情況——來訪者參觀貝多芬的工作室——貝多芬與來訪者談話——貝多芬與來訪者共進晚餐——貝多芬回憶往事

三、品讀賞析不同視角塑造人物形象

1、 女傭眼中的貝多芬(點第六張幻燈片)

本文所寫的內容並不複雜,但作者的高妙之處在於:通過不同的視角來塑造人物形象。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女傭眼中的貝多芬。書中哪些語句談到貝多芬的哪些情況?

——需要孤獨和安靜,生活基本能獨立自理,不拘小節。

2、 客人眼中的貝多芬(點第七張幻燈片)

作爲初次拜訪的客人,貝多芬的外貌會首先映入客人眼簾。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客人眼中貝多芬的形象。請找出對貝多芬外貌描寫的語句。

我們特別來看看這一段對貝多芬外貌的描寫。(點第八張幻燈片)

這一段描寫抓住了最能反映貝多芬個性的外貌特徵重筆刻畫,以形傳神;外貌描寫還加上提示性格特點的語言;進行外貌描寫時使用修辭,如比喻、誇張,以其更好地表現人物性格。(點第九張幻燈片)

3、 外貌描寫的實戰演練

學習了課本提供的範例,讓我們來一次實戰演練。(點第10張幻燈片)

其實可以不止是班上的同學,在座各位,包括我們聽課的`老師,都可以成爲我們描寫的對象,看同學們能否做到以形傳神。

請幾位同學來念念他們所作的人物描寫。

4、 貝多芬自己的言行(點第11張幻燈片)

外貌只是對一個人外在形象客觀的描繪,要窺見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最好是通過他自己的言行來展現。請同學們找出對貝多芬自己的言行描寫的句子。來看看,透過這些描寫,我們看到怎樣的貝多芬?

四、品讀人物,感受靈魂的對話

1、走近貝多芬之凡人貝多芬(點第12張幻燈片)

一般

的傳記作家寫貝多芬,大都喜歡錶現貝多芬是個“音樂巨人”,,稱他爲英雄主義的“樂聖”,但作家何爲卻與衆不同,他筆下的貝多芬不僅是一個巨人,更是一個凡人!,他也有凡夫俗子的喜怒哀樂。

首先看看書中對他外貌的描寫,個矮(1.5米左右),肩寬,頭大,據豐子愷先生的描繪:他的臉上多痘瘡疤,臉皮作赤茶色而粗糙,頭髮多而黑,永不梳櫛,常蓬頭散步,起風的日子,他的頭髮吹得像火焰一般,人們於荒郊中遇見他,幾疑爲地獄中的魔鬼。就一個詞:醜陋

其次他的穿着,陳舊,不整潔。——可以看出他生活的窘迫。

其三,從貝多芬的表情中,我們可以看出他被人打攪也會不耐煩;

其四,從貝多芬談話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因爲耳聾被人捉弄、嘲笑,他的性格也因此變得暴躁;可以看出他也會孤獨、軟弱、苦悶、絕望;而他所有的痛苦,都源於他的耳聾。

2、走近貝多芬之偉人貝多芬(點第13張幻燈片)

如果貝多芬只展現出他這一面的話,世界樂壇不會深深鐫刻下貝多芬的名字。面對厄運,貝多芬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來看看透過文中的描寫,貝多芬的偉大之處在於什麼?

還是先看看外貌: “彷彿要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的寬闊的雙肩,那種“凝重不可逼視”的深邃的眼睛,緊閉的嘴,又顯示着他對於不幸遭遇不妥協、不屈服的堅韌無比的生命意志。

其次,他的動作、語言看出他對音樂狂熱的摯愛,視音樂爲生命;

其三,他的語言看出他意志堅強,敢於與命運作殊死搏鬥。

3、走進貝多芬(點第14張幻燈片)

從凡人到偉人,這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但要跨越這道鴻溝,貝多芬告訴我們: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讓我屈服。魯迅先生也說: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4、感悟(點第15張幻燈片)

走進貝多芬,讓我想起了傅雷先生翻譯的,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寫的,以貝多芬爲原型的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多夫》裏的譯者獻辭。(點)我們一起來高聲朗誦吧!

五、結束

有一句名言說得好:“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爲我們是跪着的。”同學們,如果你不想成爲平庸的奴隸、世俗的奴隸、命運的奴隸,那麼,請把你跪着的雙腿站立起來吧!

下課!(點第16張幻燈片)

音樂教學設計 篇11

一、設計理念:

音樂是積聚靈感、促發情感、激活想象的藝術,它作爲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質,而且有助於開發智力,特別是在激活學生創新潛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於以上認識,我設計了本節課。

二、教材分析:

《愛我中華》這首歌在本單元中起着總結全單元的作用,它體現了“弘揚民族音樂的教育理念”,《愛我中華》是一首集我國南北地區較有代表性的少數民族歌舞音調創作而成歌曲,四四拍,曲式結構爲三段式,全曲旋律流暢,變化豐富,有張有弛,一氣呵成,營造了熱情奔放的情緒。

三、教學目標:

包括了我對學生音樂技能技巧的訓練,能力的培養以及品德的教育。

1、通過學習,使學生們能用熱情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歡快情趣和喜悅心情。

2、從民族音樂出發,讓學生進一步瞭解民族生活、民族文化,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從中滲透對學生心靈美、行爲美的品質教育。

四、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愛我中華》

難點:計劃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準確掌握多變的節奏,及時呼吸,吐字清晰。

五、教法、學法

自主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知識搶答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爲主題,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六、教學流程

現代音樂課程標準力求體現,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體現以音樂審美體驗爲核心,本課的教學過程是由導入新課、學習歌曲、知識講解、拓展延伸四個部分組成。

1、首先我用知識搶答導入新課,並對學生的回答給予鼓勵和表揚,以此讓學生了解我們祖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民族衆多的國家,有56個民族,這56個民族由於生活地區環境等不同,因此他們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歌舞音樂也不相同,以此切入課題。

2、學習歌曲,先用聆聽法讓學生欣賞全曲,欣賞是因爲只有讓學生在聆聽中去體驗、感悟音樂才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感性認識和審美經驗,學生在欣賞的同時帶着不同層次的問題:(1)這首歌運用了什麼樣的演唱形式?(2)這首歌曲的情緒如何?接下來是教授歌曲,在聆聽的基礎上來教授,我彈琴協助,這樣就增強了學生自主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和信心,在學生完整演唱之前提出演唱歌曲的要求:熱情、自豪、歡快的。

3、知識講解:

4、拓展延伸:通過簡單介紹不同民族的歌舞,讓學生了解個民族的生活習俗和民族文化,目的在於激發他們繼續探究更深更多的民族音樂和民族文化的興趣,從而產生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

最後給學生留的課外作業是讓學生爲這首歌重新創編歌詞,引導學生從愛祖國的情感聯繫發展到愛家鄉、愛學校、愛班級,這就再一次讓學生的自主創編能力得到了鍛鍊,讓學生的情感從創作中得到昇華。

音樂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內容:

1、唱:《乃喲乃》

2、動:簡譜“do、mi、sol”及相應的柯爾文手勢;認識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音樂遊戲“小音符找朋友”

3、拓展:瞭解土家族的歌舞節日“社巴節”中最具特色的“擺手舞”

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do、mi、sol三個柯爾文手勢及相應的唱名。

2、通過表演,加深對歌曲《乃喲乃》的印象,配上柯爾文手勢,幫助認識和唱準do、mi、sol三個音。

教學重點:感受歌曲《乃喲乃》的獨特旋律賦予歌曲的濃郁民族風格。

教學難點:視唱《乃喲乃》時配上柯爾文手勢,幫助學生認識和唱準do、mi、sol三個音。

教材分析:歌曲是一首土家族兒歌,全曲由do、mi、sol三個音構成,獨特的旋律賦予歌曲濃郁的民族風格。

教學用具:鋼琴、譜表、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發聲練習

《螢火蟲》

要求:聲音柔和,氣息平穩,腰部有力支撐,唱出三拍子的韻律及夜晚的寧靜感。

三、複習

1、複習do、mi、sol

(1)do、mi、sol三個音的柯爾文手勢。

(2)聽音訓練

教師操作:鋼琴彈奏每個音數遍,學生閉眼聽,聽出是什麼音就用手勢來表示,錯的坐下,對的繼續聽音。

學生活動:聽音練習得“聽音冠軍”。獎勵一顆“紅星”

2、視唱複習

535︱531︱553︱531‖

教師操作:鋼琴伴奏

學生活動:跟着鋼琴邊唱邊做柯爾文手勢。

四、新授歌曲《乃喲乃》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土家族的兒歌,這首歌只用了do、mi、sol三個音,下面請同學們來欣賞《乃喲乃》

1、播放錄音範唱。

教師操作:播放錄音

學生活動:欣賞錄音演唱。

教師解說“乃喲乃”的意義:跳吧。

2、學習歌曲演唱

教師操作:鋼琴彈奏

學生活動:跟着琴聲輕聲哼唱。

教師操作:鋼琴伴奏

學生活動:跟琴輕聲演唱歌曲《乃喲乃》

教師操作:鋼琴伴奏,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學生活動:分組及個別進行有感情地演唱。

3、歌譜學習

教師操作:鋼琴伴奏

學生活動:跟着琴聲輕聲分句唱譜。

學生活動:全班齊唱樂譜。

教師操作:示範樂譜演唱並加進柯爾文手勢。

學生活動:自由練習五分鐘。

學生活動:分組練習柯爾文手勢。

交換樂句練習手勢

將全曲連起來邊唱邊做柯爾文手勢。

三、小結

教學反思:

《乃喲乃》一課是一節以唱,奏,跳爲主的綜合課,這節課的重點就是引導學生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情緒來表現歌曲《乃喲乃》。瞭解土家族文化特點,學唱歌曲。學跳舞,採用多種形式豐富課堂。本節課,不管是土家族民俗風情的介紹,還是歌曲學唱前的'聽音遊戲和學會歌曲後的擺手舞的學習,它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爲了讓學生更好的表現歌曲的意境,而不是爲了體現多樣的教學形式,創設完整的教學情境,爲設計而設計。

首先,通過簡單的歌曲學習。引出土家族這個古老的少數民族。並通過他們的傳統節日讓學生了解他們的擺手舞,在從學習擺手舞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擺手舞的伴奏樂器及節奏特點,並加以掌握。最後通過故事把整個教學結果呈現出來。並行成一個ABCAB的曲式結構。

從教學方法上來說,奧蘇伯爾根據學生進行的學習方式,把學生的學習分爲接收學習與發現學習。我在教學中更注重的是採用發現學習的方式,運用“不把學習的主要內容提供學生,必須有學生獨立發現,然後內化。”這一理念貫穿教學。這首歌曲雖然是由簡單的三個音組成,但是對於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很難唱準。首先,用複習Do、Mi、SOL入手,根據整首旋律的音符節奏特點,從“135”的單音練習到旋律練習,不僅讓學生熟悉這三個音,還爲後面呼喚的場景打下了基礎,我對識讀樂譜的教學有了突破。

歌曲雖然是由簡單的三個音組成,但是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很難唱準。因此我採用了手號的教學法。讓同學們既能更好的集中注意力,而且在手號的幫助下更好的注意音準。這種學習過程中學生學得很輕鬆,在不知不覺中就化解了平時課堂中識譜視唱教學的難題。然後我又用“師生接龍演唱”這個遊戲讓學生自主地學會了歌曲,學生在遊戲中熟悉了音高、掌握了節奏,這個過程設計的環環相扣,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

學唱歌曲時我在這節課中巧妙地將相關文化滲透到教學中,音樂與相關文化的融合是音樂課人文學科屬性的集中體現。本課中土家族風土人情的介紹,讓學生帶着問題和好奇心來了解,恰到好處,加深對土家族的印象。擺手舞的學習也是過渡得非常自然,先了解舞蹈的來歷,再觀看教師示範,總結舞蹈特點,最後進行學習。直觀的視頻教學讓學生能很快的瞭解並掌握擺手舞的特點。在加入伴奏樂器後,課程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被完全激發出來。

總之,我從音樂本身的需求出發,在適當的時候巧妙地進行了相關文化的滲透,讓學生獲得豐富的音樂體驗。最後的展示是對一節課的總結與歸納。上完這課我認爲這節課教學內容很豐富,形式多樣,結構的完整性保持的很好。

音樂教學設計 篇1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並記住打擊樂器的名稱。

2.通過操作,運用不同方法體驗不同打擊樂器敲擊的聲音,培養對節奏樂興趣。

3.知道打擊樂器的使用方法。選擇自制的打擊樂器爲音樂伴奏,感知聲音的強和弱。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運用各種不同材料進行打擊樂器製作。

難點:運用不同方法體驗不同打擊樂器敲擊的聲音。

三、活動準備

1、各種紙盒、橡皮筋、各種瓶蓋、各種飲料盒子、種子、瓶子、石子、各種種子、紙片、木塊、沙等。

2、節奏卡若干、PPT課件。

四、環境創設

各種打擊樂器:碰鈴、串鈴、鈴鼓、三角鐵、響板、木魚、雙響筒、蛙鳴筒、沙球等。

五、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一)認識打擊樂器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箱寶貝,大家想不想看看?

2.這裏面有什麼?我們來看一看(一一出示打擊樂器,並演示使用方法。)

3.我們的這些寶貝是一個大家族,他們的名字叫做打擊樂器,他們可以用來演奏打擊樂或者打節奏。

(二)學習使用方法

1.每個小朋友上來,選你喜歡的樂器。

2.自己試一試,聽聽你的樂器發出的聲音。

3.聽老師打幾段節奏,小朋友用你們的小樂器來模仿一下。

(三)嘗試分類

1.我們聽過了自己的小樂器發出的聲音,請你們來說說你的'樂器發出的聲音是什麼樣的。

(教師總結:叮叮、篤篤、沙沙等)

2.請你們根據自己的樂器聲音排成小組。(教師指導)

3.每個小組的小朋友來試試,分別來給我們的歌打打節奏,還記得我們的節拍符號嗎?

(播放樂曲,讓幼兒分組打節奏,分別對各種樂音有感性認識。)

(四)製作打擊樂器

1、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材料進行製作。

2、活動過程中發現問題教師及時給予幼兒幫助。

3、提高多種節奏表現形式讓先做好的幼兒進行練習。

4、討論活動:

a、介紹自己做的打擊樂器

b、引導幼兒說說在製作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問題?

(五)遊戲:我們來做演奏家

1、幼兒合奏進行表演。

2、相交換打擊樂器進行表演。

音樂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一、能夠積極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喜歡黃河地區的民歌及民間音樂,並樂於瞭解其音樂文化。

二、能夠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並能給這首歌曲設計一種演唱形式。

三、聆聽女聲合唱《看秧歌》,感受、體驗歌曲歡快、活潑、風趣幽默的音樂情緒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點。

四、聆聽河北吹歌《小放驢》及板胡獨奏《大起板》,能夠聽辨管子、嗩吶、板胡的音色,感受、體驗《小放驢》那風趣、潑辣的音樂情緒及河北民間音樂的地方特點,感受、體驗《大起板》那熱情、奔放的音樂情緒及河南民間音樂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學習歌曲

聽賞樂曲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師生問好

——同學們看過《鐵道游擊隊》這部影片嗎?

——能說說這部影片的主要內容嗎?

——學生做影片的簡單介紹

——聆聽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邊聽邊想:

歌曲可以分爲幾部分?

每部分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學生聽歌曲,用筆在書上劃分部分,並做記錄

——學習歌曲

——再次聽範唱,學生在心裏跟着唱

——跟着老師一起學習歌曲

——放錄音,以四人小組爲單位自由地學習

——老師巡邏指導唱得不好的地方

——學生和老師一起跟着錄音演唱歌曲

——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歌曲分析與處理

——歌曲的第一、三樂段歌詞和旋律基本上相同,演唱時要注意把握民歌的風格,用自然圓潤的聲音和較深的氣息演唱

——歌曲第二段要用彈性的聲音和充沛的感情來演唱,其中“就像鋼刀插入敵人的胸膛,打得鬼子魂飛膽喪”最能表現中國人民愛憎分明的感情

——分角色演唱:

請學生給歌曲設計演唱形式,按自己設計的方式來演唱,四至八人合作

——評價

——小結

——師生再見

第二課時

——師生問好

——大家聽過山西的秧歌嗎?

——今天我們來欣賞一首根據山西祁太秧歌改編的女聲合唱曲

——以敘事的口吻及風趣幽默的音樂風格,表現了山西人民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精神面貌。

——讓學生初聽歌曲,邊聽邊想:

歌曲可以分爲幾個部分?(三部分)

——分析:第一段歌詞爲第一部分,第二、三段歌詞爲第二部分,第四段歌詞爲第三部分。第一、三部分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在結束部分有所區別。這兩部分的旋律基本上保留了原民歌的原始素材,但改編者給它配上了合唱。第二部分旋律,在原民歌的基礎上進行了發展變化。

——學生與老師一起欣賞分析

——欣賞《小放驢》

——《小放驢》是一首在河北廣爲流傳的民間樂曲。體裁屬於河北吹歌。

——初聽:邊聽邊想:

樂曲表現了什麼?

——分析:樂曲的主體部分,具有濃郁的河北民歌風格,它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強。從結構上看,它採用了起、承、轉、合的'形式

——復聽

——學生跟着想象

——小結

——師生再見

第三課時

——師生問好

——今天我們來欣賞一首板胡獨奏曲《大起板》

——《大起板》是根據“河南曲子”中的《小調大起板》改編而成的板胡獨奏曲,《大起板》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它將河南人民那種熱情奔放、豪爽粗曠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

——請學生邊聽邊想:

樂曲分爲幾個部分?

——分析:樂曲的第一個段落帶有河南曲子的典型特徵:使用了常用的典型音調,具有敲鑼打鼓的節奏特點,採用對答呼應及句幅逐步增大的方式。從音樂情緒上看,它給人的印象是熱情奔放的。

——樂曲的第二段落與第一個段落形成明顯的對比。它頻繁地變換節奏,採用跳動的節奏,在調性上進行對比,從而造成一種歡快、跳躍的音樂情緒。

——樂曲的第三段落音區移高、速度加快,重現了熱情奔放的音樂情緒

——學生跟着老師一起分析樂曲

——復聽

——小結

——師生再見

音樂教學設計 篇15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生動、活潑的說唱情趣,體驗歌唱的快樂。

2、知道“功夫茶”是廣東潮汕地區的`民間習俗;嘗試用潮州話說對白;學習用歌聲表現“廣東小主人”的熱情和好客。

3、學習∣×0×∣x∣xx∣×—∣的節奏型。

活動準備:磁帶、錄相帶各一盒。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

1、幼兒隨歌曲旋律拍手進活動室。

2、練聲、節奏型練習。

(1)以“拍手向客人打招呼”的形式,學習節奏型:

∣×0×∣x∣xx∣×—∣

(2)“用歌聲歡迎客人”歡迎客人的形式練聲,唱準旋律。

(3)“唱一首歡迎客人老師的歌”,幼兒欣賞並學說潮州話對白。

3、幼兒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觀看有關“功夫茶”的錄相。

二、學唱歌曲

1、學習歌詞內容。

(1)師生在一問一答中學習歌詞的第一、第二句。

(2)在動作表現中學習歌詞的後半部分。

2、欣賞老師範唱歌曲。

3、幼兒用動作感受、表現歌曲。

4、幼兒學唱歌曲。

(1)幼兒聽音樂,邊用手打節拍邊輕輕跟唱。

(2)學習有感情地唱好×0×∣x∣xx∣×—∣

請你品嚐功夫茶

(3)請小木偶喝茶的形式,鼓勵幼兒用歌聲表現小主人的熱情

好客。

三、遊戲、表演

師生共同扮演角色隨音樂邊唱邊表演。

標籤:教學 音樂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