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音樂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

音樂1.6W

音樂本身即是一項才能的教育,它並不屬於專業者,而是一種人人觸手可及的學習與涵養。聽音樂能陶冶情操,同樣,寶寶聽音樂對身體的發育也有很多的好處,那多音樂在早期教育有哪些作用呢?寶寶聽音樂有哪些好處?如何與孩子一起玩音樂?如何教孩子欣賞音樂?下面隨小編一起看下吧!一、寶寶聽音樂的好處

音樂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

好處1、語言溝通

音樂可以是語言或非語言的溝通方式。當孩子聽到音樂,並跟着哼,跟着唱,這即是學習語言及口語發聲的開端了。

好處2、肢體

當孩子接觸音樂後,開始跟隨音樂的律動而搖擺、點頭時,就是一種空間感的啓蒙,並開始學着簡單動作的表現或模仿。

好處3、注意力

聽音樂有助於提升孩子對聲音的吸引力,由於孩子必須聽到之後才能對其迴應,所以我們可以從孩子聽音樂的行爲,判斷是否注意到聲音或音樂的出現,甚至孩子極專注在聽某個聲音時,可能是靜止不動的。

好處4、聽覺辨識力

音樂有不同的節奏及不同的表情,如:快慢、大小等、音色高低等,即使孩子從簡單的兒歌音樂聽起,對於孩子的聽覺辨識力有正向的刺激,對於之後欣賞各式風格的音樂也能提高實析的能力。

好處5、理解力

聽到音樂之後,可能會讓我們聯想到其他的情境,如:聽到上課鐘聲就知道該上課了;如果音樂裏面有歌詞,也可以引導孩子瞭解歌詞中的意思,來增加其語言理解力。

好處6、學習動機

聽音樂的主要目的不只是要啓發寶寶的音樂能力哦!而是要讓寶寶從音樂經驗中,獲得快樂及開放的心靈,通常寶寶愛音樂的前提下,音樂活動激發寶寶樂於主動學習的`強烈動機。

好處7、互動性

由於少子化的影響,現今的寶寶多半缺乏好的良性互動學習,若家長通過音樂活動建立親子良好的互動關係,不僅爲親子關係加分,並奠定之後在學校或是社團中與同伴進行音樂活動的良好互動關係,好青樂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

二、音樂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

音樂本身即是一項才能的教育,它並不屬於專業者,而是一種人人觸手可及的學習與涵養。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音樂在因材施教中的作用”的課題研究組人員對0—6歲兒童因材施教的問題進行了研究,並得出了初期的成果——

音樂可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嬰幼兒的注意力不僅短暫,而且很容易轉移,一般來說10分鐘左右就會產生疲勞。然而極具親和力的音樂能使孩子的注意力得到持續增長。

“音樂在因材施教中的作用”的課題組在實驗階段,讓一組5歲左右的孩子每天聽一首經典兒童古典音樂,如《小狗圓舞曲》、《電閃雷鳴波爾卡》、《時鐘店》等,一個月後,再經實驗測試表明,這些孩子的注意力廣度比未經訓練的孩子提高了4倍。

音樂可以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

音樂本身是一種語言,讓孩子把聽到的講出來是最好的語言能力訓練。 匈牙利音樂教育學家柯達依倡導過這樣一種教學法:先是讓孩子聆聽莫扎特、貝多芬或巴赫的古典名曲,孩子們可坐可臥,閉上眼睛,保持一種輕鬆狀態,老師跟着節奏、隨着音調的變化在一旁給他們講解,直到樂曲終了。然後,讓孩子們自己跟着音樂講解一遍。如此下來,孩子在音樂方面的提升暫不用說,意外的是,經過一個月的訓練,語言能力比同等水平的孩子提高了許多 。

音樂可以提升孩子的記憶力

沒有誰天生記憶就好,都是經過後天的訓練才能逐漸加速和延長記憶的持續時間,這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音樂正是培養孩子記憶力的最佳教材。 日本著名音樂教育家鈴木鎮一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請一些剛生過孩子的母親給嬰兒聽古典音樂中的精品,循環反覆,不斷放給嬰兒聽,不斷給他們講解。直到嬰兒5個月的時候,又進一步實驗,把一些他們從沒聽過的曲子夾在已經聽熟的曲子中放給他們聽,當聽到那些從沒聽過的樂曲時,嬰兒臉上帶着驚訝和不安的神情,而聽到那些熟悉的曲子時,他們則露出會心的微笑。這個結果說明5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能夠記住樂曲了。

音樂可以提升孩子的想像力

音樂是培養一個人直覺思維和想像力的有效手段。一個年僅8歲的小姑娘立志當一名文學家,她在語言學習和寫作上下了很多工夫,但成績偏偏不能令人滿意。後來經過著名音樂家的指點,開始練習鋼琴。奇蹟發生了!她的作文開始了突飛猛進,她說:“音樂讓我有了靈感,我有寫不完的想法。我再也不相信自己沒有寫作天賦了。”其實,小姑娘的變化是很自然的,因爲她在接受音樂訓練的過程中,大腦得到了強烈而有效的刺激,從而培養了想像力和藝術的直覺。

三、蹦蹦跳跳一起玩音樂

孩子喜歡以動作來表達所理解的內容,所以,教孩子欣賞音樂,不妨將音樂與遊戲結合到一起,讓他邊聽音樂邊唱唱、跳跳、玩玩,把音樂和玩耍融於一體,慢慢地,他就會對音樂產生濃厚興趣,並學會欣賞了。下面就介紹幾則適合父母和孩子在家庭中玩的音樂遊戲:

《誰來了》

爸爸、媽媽先將描寫雞、鴨、貓、狗、兔、大象等動物的音樂放給孩子聽,讓孩子熟悉音樂,再逐步教他做各種動物的模仿動作。在孩子熟悉音樂、會做模仿動作的基礎上,由爸爸或媽媽帶着孩子一起做,聽到描寫哪種動物的音樂就模仿該動物走路或叫聲。然後,父母可任意進退磁帶,打亂動物出場的順序,讓孩子進行模仿。

《拍手跺腳》

爸爸或媽媽和孩子對坐,手拿鈴鼓拍節奏,孩子拍手、拍腿、跺腳,拍打出相同的節奏。父母拍出強音,孩子也拍強音;成人拍出弱音,孩子也拍弱音;等孩子基本掌握後,再加大難度:成人拍強音,孩子拍弱音;成人拍弱音,孩子拍強音,訓練孩子的節奏感。

《接龍遊戲》

選擇旋律簡單的音樂,父母和孩子分別填歌詞,一人唱一句,還可做動作,反覆輪流。如小喇叭嗒嗒嗒,小銅鑼噹噹噹,小銅鼓咚咚咚;鴨子叫呷呷呷,公雞叫喔喔喔,小貓叫喵喵喵;汽車叫嘀嘀嘀,火車叫嗚嗚嗚;我高興哈哈哈,我生氣哼哼哼,我傷心嗯嗯嗯(裝哭的樣子)??孩子接不上時,父母可以啓發、提醒,以此激發孩子對音樂遊戲的興趣,同時發展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 《貓捉老鼠》

在音樂的伴奏下,父母做“貓”,孩子做“老鼠”。遊戲開始,“貓”坐在椅子上裝睡覺,“老鼠”聽着音樂,模仿老鼠的行爲舉止自由走動。當音樂一停,“貓”醒來,“老鼠”就趕快躲起來。待孩子熟悉遊戲後,可以調換角色重新開始。

四、父母該怎麼教孩子欣賞音樂

讓孩子經常聽和看

父母可以選擇一些富有感染力的幼兒歌(樂)曲,把孩子帶入歌(樂)曲的意境,感受樂曲的情緒。另外,還可以帶孩子欣賞音樂會,從環境着手,擴大視野,讓他感受音樂的氛圍。

啓動辨別力和想像力

孩子睡覺前,父母可讓他聽搖籃曲;情緒高時,可讓他聽歡快的歌舞曲??讓他感受搖籃曲的溫柔、優美,欣賞歌舞曲的歡快、熱烈,逐步訓練他的分辨能力和想像力。

可以讓孩子唱一唱,記一記

特別是歌曲,可讓他們邊聽、邊唱、邊欣賞,體會內容和情緒。可以讓孩子隨着音樂的節奏和旋律,自由地手舞足蹈 讓孩子的創造力在樂曲的歡樂情景中

淋漓盡致、無拘無束地表現出來。

溫情提示:

父母教孩子欣賞音樂時,常會犯以下錯誤:

選擇的音樂不當

父母隨意拿出音樂帶就放給孩子聽,不管他愛聽不愛聽、能不能理解。 不注意孩子的情緒,父母在放音樂給孩子聽時,不注意他的情緒。 如孩子正在興奮地玩耍時,讓他聽搖籃曲。

教孩子欣賞音樂的方法不恰當

只用語言將音樂的內容描述給孩子聽,忽視讓他自己用動作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缺乏經常性

父母有空閒、情緒好時就教孩子欣賞音樂,忙或者情緒不好時就中斷。

標籤:早期教育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