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國小語文評課稿(熱門)

其他9.36K

作爲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評課稿編寫工作,評課有利於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那麼評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國小語文評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語文評課稿(熱門)

國小語文評課稿1

感謝鄭老師爲我們上了一節這麼好的高年級的語文示範課,我認爲這是一節成功的課,爲我們高年級的語文教學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主要表現在:

一、鄭老師的教學基本功紮實。

整節課教師以真誠的語言、親切的語調,鼓勵的言辭、溫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寬容的態度來有效地調控教學過程,使學生猶如坐春風、沐春雨,課堂總是勃勃有生機。

二、課前準備充分。

趙老師對課文的講解十分嫺熟,對文章的背景及相關知識熟悉,講解內容正確、到位,過度自然,由此可以看出趙老師課前備課十分認真,沒有這麼認真的備課

,就不能上出這麼好的課,我認爲,鄭老師這種敬業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三、學習方式上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

教師在整節課,以學生爲主體,老師通過組織、適當引導,讓學生通過讀書、質疑、討論、交流等形式,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教師引導學生採用上節課的學習方法:讀一讀、劃一劃、說一說的形式,放手讓學生自己找出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在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質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然後全班交流、解決,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思想。

今天我市語文研討會,研討的主題是:變教“課文”爲教“語文”。對這個主題的闡述,後面高主任將做詳細的闡述,這裏先談一下我們的理解:

國小語文評課稿2

本節課教學設計獨特,思路清晰,知識點落實很到位,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實現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xx老師簡單的表達將凡卡的悲慘凸顯的淋漓盡致。本節課林老師給學生搭建了學習的平臺,給學生提供了充分展示的空間,讓學生在輕鬆自如的氛圍中獲取知識,讓學生學得輕鬆,說得輕鬆,體驗得輕鬆。xx老師這節課猶如細細春雨,滋潤着剛種下的種子,讓他們慢慢發芽,長葉,開花,結果。這節課讓我真是受益匪淺:

一、整體感知,引出主題。

xx老師利用檢查預習,瞭解凡卡是一個怎樣的凡卡。通過凡卡的童心、孝心、愛心,在無聲無息之中引出凡卡的悲慘,真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啊!二、以悲爲線,緊扣主題。

整節課林老師緊緊抓住了“悲慘”二字,表達了凡卡內心極度的痛苦,將凡卡這個形象充分展示在我們面前。課堂中緊緊抓住第八自然段凡卡捱打、捱餓、挨困的情景,分析凡卡命運的悲慘。讓學生體會直接敘述的寫法。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林老師在無形之中,將寫作要條理清晰,順序清楚,說話明明白白地寫作方法告訴學生,提高了學生寫作的`能力。

二、形成對比,凸顯主題。

課堂中,老闆一家和凡卡形成看鮮明的對比。林老師緊抓“老闆揪着我的頭髮,把我拖到院子裏,拿皮帶揍了我一頓……拿魚嘴直戳我的臉……”這句中的幾個動詞,讓學生反覆的練讀,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朗讀中體會凡卡的非人待遇,悲慘生活。這一幕幕情景多麼令人心痛,一幅幅畫面多麼令人驚心。凡卡只是普通的學徒,卻遭受了老闆他們殘忍的欺壓,凸顯了凡卡是何其的悲慘。

三、以樂襯苦,深化主題

在音樂的伴奏中,林老師帶着學生跟隨凡卡的記憶追溯到家鄉,一起回味家鄉的美景,感受凡卡和爺爺之間的快樂。凡卡家鄉“那是個沒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個村子——白房頂啦……煙啦……樹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見。天空撒滿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天河顯得很清楚,彷彿爲了過節,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真美啊!美得如此潔白,美得如此生動。就在這個充滿祥和的家鄉里,凡卡和爺爺一起砍柴,一起玩耍,他們的歡聲笑語迴盪在整個樹林中,爺爺和凡卡一起的日子是簡短的,可是留在凡卡的記憶中卻是長長久久的,這快樂留在了凡卡的心中,凡卡心中的鄉村生活如此美好,留給凡卡的日子如此深刻。林老師以樂襯苦,苦更苦的方法,將凡卡的悲慘生活,完全深刻化。

整堂課下來,老師讀學生,讀文本,將學生的心理特點有機的和文本相結合,教學設計吸引人的目光,充滿了智慧性。林老師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地說、寫,提供了一個平臺。再則,林老師的評價語很親切,形式多樣,非常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學生學了這節課,肯定收穫了不少,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增強他們的信心,爲今後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國小語文評課稿3

《種一片太陽花》是鄂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整篇課文文辭優美,意境雋永。課文一共10個自然段,前半部分(2-5)自然段用細膩生動的描寫盡現了太陽花的外在美。第一課時,黃老師帶領學生初讀感知,品詞析句感受了太陽花的外在美,學生們對太陽花產生了無限的喜愛之情。後半部分(6-9)自然段是的重點部分,通過探究太陽花“始終保持着鮮豔奪目的色彩的原因”,展現了太陽花的內在美,這是本課時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既要抓住重點詞句,挖掘出太陽花的內在美,又要學習作者細緻觀察,抓特點描述的寫作方法;既要領悟太陽花樂觀的情操、飽滿的熱情、不懼困難的精神、謙讓的品格,又要由花聯想到具有太陽花品質的人,於潛移默化中陶冶學生情操。在教學中黃老師通過精心設計、紮實訓練來實現美文美讀品花美人美。縱觀整節課,呈現出以下亮點:

一、創設情境,渲染美。

開課,通過色彩斑斕的畫面、優美的音樂和詩一般的語言讓學生們重溫太陽花的外在美,更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太陽花的喜愛之情。這一環節的設計既對前半部分外在美進行了梳理總結,又由外在美過渡到內在美,提出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探究“太陽花始終保持着鮮豔奪目的色彩的原因”,讓學生帶着喜悅之情從美的畫面中走進文本。

二、紮實訓練,感悟美。

楊再隋教授有這樣一段經典的闡述:語文課就是引導學生學習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課,是進行字詞句段篇訓練的課,是教給知識、形成技能、學習方法、培養習慣的`課。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本學習語言、理解語言、品味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進行紮實的語文基本功訓練,使學生在學習語言過程中受到情感薰陶和潛移默化人文教育,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目的。具體地說,語文教學要念好“十字經”,即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書。緊扣“八字訣”,即知識、能力、方法、習慣。課堂教學中黃老師通過紮實訓練,讓學生感悟太陽花的內在美。

1、加強自主學習,充分感悟語言

開課提出學習目標後,黃老師給足時間讓學生按照自讀要求,靜心讀書,充分與文本對話,潛心會文,感悟語言,爲探究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個環節中老師也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和能力。

2、引導對話交流,充分理解語言

本節課,黃老師抓住“太陽花始終保持着鮮豔奪目的色彩的原因”這一條主線展開教學,避免了瑣碎的提問。在抓重點詞句進行品析時方法多樣。例如:在品析太陽花喜歡太陽的這句話的教學中,黃老師引導學生從句子的形式入手,通過比一比,讓學生知道了這句話用了對比和擬人的手法,然後通過理解“偃旗息鼓、慵倦無力、愈加”等詞語的意思來充分理解語言。

3、突出語文特色,充分朗讀語言

這是一篇美文,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例如:在教學“日出時”這一句時,黃老師帶領學生“三讀”這句話,第一次讀,聯繫上文讀出太陽花對太陽的喜歡之情;第二次讀,聯繫下文讀出太陽花不遺餘力地開放的飽滿熱情,第三次讀,讓學生讀出太陽花前赴後繼不懼困難的精神。這樣的讀體現了閱讀教學讀的層次性,效果較好。

4、加強實踐活動,充分運用語言

語文課要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學習運用語言。本節課,在體會太陽花“不遺餘力”、“前赴後繼”的精神時,爲了加深對詞語的理解,結合課文要求,黃老師安排了適時的造句。課後,結合本課在寫法上的特點,佈置了積累優美的四字詞語和觀察一種植物寫片斷的作業,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充分運用語言。

三、拓展延伸,昇華美

學習這篇課文的難點就是要從的字裏行間領悟太陽花樂觀的情操、飽滿的熱情、不懼困難的精神、謙讓的品格,又要由花聯想到具有太陽花品質的人,於潛移默化中陶冶學生情操。教學中,黃老師進行了兩次適時的拓展延伸,很好的解決了這一教學難點。第一次在理解太陽花不遺餘力、前赴後繼的精神品質後,老師很自然巧妙地提問: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像太陽花這樣的人嗎?第二次是在學完最後一自然段後老師設計了:你想對太陽花說些什麼?學生們很自然地就想到了太陽花內在的品質。

總的來說,黃老師的這節語文課實現了美文美讀品花美人美的教學目標,教學效果還是很好的。這也與她在名師工作室學習,得到劉老師和各位老師的幫助是分不開的。但是從課堂教學中我們也發現她存在的問題:一是課堂教學語言還要不斷錘鍊,過渡語怎樣承上啓下,評價語怎樣點撥指導,總結語怎樣激情昇華。二是課堂駕馭能力還要不斷提升。要做到在課堂上游刃有餘,一是解讀文本要深入,二是教學方法和策略要靈活多樣,三是心中要裝着學生。希望黃老師今後多向在座的各位工作室的精英學習,加強學習,錘鍊基本功;加強研究,樹反思的鏡子,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國小語文評課稿4

20xx年3月23日我在紅旗實驗國小瑞安優質課評比活動上,聽了李中華老師執教的《橋》受益匪淺。李中華老師這整堂課的構思非常完整,清晰。課堂無可挑剔,顯示出教師對教材、課堂與學生的良好把握。記得一位老師說過,作爲一線教師要“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爲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語文教學應做好語言文字的訓練,突出語言的理解,積累和感悟來構建簡約,實用閱讀教學的課堂。李中華老師執教《橋》一課正是體現了這樣的理念。他獨具匠心的教學設計,嫺熟的課堂調控能力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李老師的課樸實又出衆,他沒有用花哨的影像和ppt背景來渲染洪水侵襲村莊的場面。但是,老師直面主題,清晰明瞭,明確目標,集中感悟,很好地通過語言文字形象去感知人物形象。其實這一教學方式更能體現一個教師的教學能力、把握課堂和掌握學生的能力。這一堂課中有以下幾個亮點,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一、簡簡單單教語文——從預習反饋開始

李老師沒有用花哨的導入,矯揉造作。在用一句簡單的話引出新課題後,就開始進行預習反饋,從抓住文章的關鍵短語入手,分爲描寫洪水的短語、描寫人的短語、描寫漢的短語和關鍵詞入手,通過字詞學習的同時,直接讓學生走進文本,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之後,讓學生概括寫作順序和內容。這讓學生對文章有了整體把握,在學生腦子裏有了對四幅畫面的大概輪廓想象。之後,李老師引導學生帶着任務,開展紮實有效的自主學習,展開對第一幅畫面的進一步感知和聯想。他要求學生默讀課文1-6自然段:用“——”劃出“水猛”的句子,用“﹏”劃出“人慌”的句子,用“ ○”圈出深深感染你的字詞,發現作者表達上的祕密,想一想這樣寫的好處,簡要批上你的體會。

李中華老師的課題上簡簡單單,非常明瞭的告訴學生要做什麼,他設計的每一個步驟都符合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思維邏輯,使學生進入文本快,掌握文本也快。

二、本本分分爲學生——抓詞品句,讀中升情

李老師首先以第一段爲例,提問學生:作者寫了什麼,怎麼寫的?在此,老師指導學生運用換一換,比一比的方法,通過比較閱讀感悟;同時讓學生聯繫生活,體會作者用詞,語言的形象生動和恰到好處。比如,在評讀“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這句時,老師抓住“潑”,“倒”兩個關鍵字進行語言感悟,李老師讓學生用“注”,“瀉”進行比較感受;此外,感受句子特點上,李老師將句中句號改爲逗號,再次讓學生參與課堂,去感受此時用句號的好處在哪裏。

在感受山洪可怕時,李老師雖沒有播放《山洪暴發》等這樣的視頻,給學生帶來了鮮明的視覺衝擊,但他通過語境、情景設置,讓學生切身去想象自己身處當時環境時的所思、所想等,由此引領學生深切感受到山洪的可怕,爲下文的理解洪水瘋狂的魔鬼形象打下了基礎。比如:李老師抓住“人們翻身下牀,卻一腳踩進水裏。”這句,提問學生,“如果是你,夜裏驚醒,翻身下牀,卻一腳踩進水裏,你會怎麼想?”等情景創設,讓學生如入此景此境,讓學生自主參與想象,聯想,從而自然引出下文的“喊了一嗓子”等場景,這時李老師又追問學生,他們會怎麼喊呢?。再比如,李老師抓住“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提問:“你想,一個村莊的人,在危急之下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會發生什麼事?”由此,讓學生去感受人們的驚慌奔跑、混亂無序的場面。在這堂課教學中,李老師擅長於用言語去創設情景,帶領學生展開語言聯想與想象,讓學生在聯想與想象中悟情。在此過程中,李老師不停地進行朗讀指導,每品一句就用多種形式讀讓學生從讀中進一步悟情,生情。李老師在課堂中所做的一切,都以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情緒,烘托氛圍,教導學生要始終以讀爲本,於讀中感悟,讀中入情爲最終目的。

三、紮紮實實求發展——少講多練、以讀促悟,感悟形象

堂課還是一堂充滿語文味的課堂,是紮紮實實的語文課堂。教師抓詞品句,做得十分到位,把“讀”貫穿於教學的始終。課堂四分之一時間,李老師在充分讓學生感受水猛人慌語段後,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老漢。在這裏李老師通過兩個層次進行教學引導,第一層次:啓發想象受“擁戴”的老漢曾爲他們做過什麼?在此基礎上朗讀,學生又感悟到老漢是一個全村都擁戴的人。第二層次:在“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時,老漢出現了,課堂中,李老師做到以讀來品味文章的內涵,培養學生讀書能力,讓學生個別讀,齊讀,帶着理解、感受讀,不同層次的朗讀,讀出山洪的咆哮,肆虐。讓學生真正進入課文情境,使學生與作者、文本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閱讀課的教學,不是老師灌輸式的教會學生知道人物有這麼一個形象,而是要讓學生自己慢慢體會到怎麼會有如此高大的一個人物。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李老師的課也體現了閱讀課中書聲琅琅的場面,通過默讀,自由讀,小組讀,男女讀,在讀中促學,在學中促悟。如果能在指導學生情感朗讀的時候更明確些,那效果可能會更好。

課堂上,李老師通過讓學生充分感受水猛人慌的場面後,結合不同形式的充分的讀,非常流暢地引出下文關鍵人物——老漢。老師不用說文章採用對比等手法突出老漢形象,學生早已在之前的品味和感悟中對比出了老漢的臨危不懼、鎮定,“像一座山”的形象,學生早已經感悟到老漢這個人物的高大。

總的來說,李老師這種把閱讀教學看成了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以讀爲本,於讀中感悟,讀中入情,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教學方法很值得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