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二年級《我要的是葫蘆》語文評課稿(薦)

其他8.22K

聽了二年級洪老師上的合作教學《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我們都覺得這是一堂紮實有效的語文課。洪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至始至終以飽滿的情緒感染着學生,用富有魅力的語言吸引着學生,爲學生營造了一種無拘無束的氣氛,使課堂成爲學生學習的樂園,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爲主動學習。整堂課的亮點很多,下面我代表三年級語文組對洪老師的這堂課談幾點體會。

二年級《我要的是葫蘆》語文評課稿(薦)

1、以圖導文,激發學生興趣。

每篇課文的教學都有一個切入點。找準了切入點,將會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很大的方便。教學《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洪老師從兩幅插圖入手,讓學生找不同,比較葫蘆枝葉茂盛的樣子與被蚜蟲咬過以後的樣子,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以“變”理文,明確課文思路。

在教學過程中,洪老師獨具匠心,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力求創新與突破,採用變序閱讀法,讓學生觀察比較兩幅圖片後找到課文中相對應的自然段,自主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自然段,讓學生提出質疑,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緊緊圍繞文章的主線:“變”。剛開始時葉子長得怎樣?葫蘆長得怎樣?後來發生了什麼變化?

3、以讀品文,突破教學難點。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讀”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教學中,洪老師無時無刻都在努力營造着一種“我想讀,我來讀,我要讀”的讀書氛圍。課堂中,洪老師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有幾個蟲子怕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纔好呢!”通過品讀、評讀、個人讀、分角色讀、齊讀、選擇讀、表演讀等不同方式的閱讀,從多個角度引導孩子們體會種葫蘆的人的心態,以讀悟文,品析詞句。特別新穎的是洪老師還設計了“招聘啓事”表演課本劇這一環節,讓學生來讀一讀、演一演種葫蘆的人與鄰居的對話,讓孩子們在創設的情景中去感受,去體會。

一堂課總會留有一些遺憾的地方,我們組老師在評議時也講到了幾點有待商榷的地方:

1、洪老師在說“一模一樣”這個詞時,讀音有誤;理解“自言自語”這個詞時,有學生回答說是自己在心裏說,這個意思不準確,老師沒有及時糾正。

2、在學生交流種葫蘆的人“所想所說”的句子時,課件已經用不同顏色把所想和所說的出示了,應該先請學生回答後課件再顯示不同顏色以示區分。

3、表演課本劇環節的最後,洪老師是請全班同學一起帶上動作表情來讀句子,這裏如果是分男、女生或者分兩大組來分角色讀會不會更好呢?

4、引出道理的部分,節奏比較快,個人覺得,是不是可以這樣設計:當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時,他一定很傷心,很後悔。這時,請學生來當鄰居或者是那個人的朋友,通過對話的形式把道理告訴那個種葫蘆的人。

5、拓展部分環節不夠清新,老師的引導有點偏離主題。我覺得這裏是不是可以設計一個續編故事呢?比如: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了一顆葫蘆……(後來怎麼樣?)引導學生進行說話練習。

還有一些細節之處,比如頭飾區別一下可能效果會更好;“招聘啓事”的課件上好像出現了“第三關”“闖關”這樣的標題,但前面並沒有看到“闖關”遊戲,課件還可以更嚴謹一些。